管理学管理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管理思想

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1

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活动,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发生,然而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管理学的发展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短短一百年时间里,管理学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形成了丰富、系统的理论结构。中外管理思想史是古今中外关于管理的理论和观点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中外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中国和国外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发展历程。对中外管理思想史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对于引导中外管理思想史学科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二、中外管理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一)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主要包括在从管理学的角度专门对古、近、现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以及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企业史所体现的管理思想的研究。王平一(2005)认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理论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导现代管理活动。贺竞择(2009)从儒、道、兵三家管理思想出发,评析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陈志龙(2009)认为,注重管理活动中人的能动作用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史的主要优点。陆瑜芳(2011)指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有顺应历史潮流、以人为本的优外,还存在一定意义的消极部分,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还需借鉴西方的科学管理思想。张金山(2012)通过研究先秦儒家的和谐管理思想,认为我国对西方文化的完全生搬硬套,忽略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了现代化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

(二)西方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李宏图(2009)研究了从改革开放以来30年来的西方管理思想。黄小晏,张全新(2009)则研究了杜威“思想五步说”方法论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大量学者对西方管理思想的研究,使其有了长足发展。王宏(2014)对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演变及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管理思想时代、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管理时代这四个阶段;是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大环境需求的产物。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邱伟伟(2008)对其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科学管理思想中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启示。王永民(2005)对泰勒的管理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泰勒的管理思想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在1901年以前,泰勒的管理思想体现的是如何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是技术主导阶段;在1901-1911年,泰勒逐渐注重人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在1911年以后,泰勒认为没有一成不变且在任何情况均可用的管理理论。

(三)中西管理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中国管理思想及西方管理思想各有千秋。在当今世界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传承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还需学习借鉴西方好的管理思想。然而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有必要对中西管理思想进行具体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发展。孔德龙(2009)、陈晶(2011)、朱宝玥(2012)深入分析中西方管理思想及理论,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有效方法。章迪诚,张星伍(2012)从人文视野下研究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了中西方在管理视角、管理基点、管理方法、管理行为和管理原则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陈勇(2013)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愈发激烈,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管理才能抵御风险。任志安(2001)从中西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出发,发现中国管理思想从人本管理开始逐步走向与西方科学管理的有机融合;而西方管理思想则从科学管理开始逐步走向与中国人本管理的有机融合。陆瑜芳(2010)认为借鉴西方管理思想的可取部分对我国现代化管理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陈志龙(2010)认为中西管理思想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管理活动中,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群体合作也越来越重要。大量学者开始探析中西管理思想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张丹(2009)对中外管理思想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企业需加强人性的管理。宫敏娜(2011)比较分析了中西人本管理思想,认为理清中西人本管理思想的关系对建立中国特色人本管理具有借鉴意义。陈诗(2006)、郭磊(2010)认为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传统文化对人性的认识也不同,构成管理的出发点不同、管理目标不一致,造成了中西管理思想的差异。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本管理思想,需要吸收借鉴西方人本管理中的精华进行开拓创新。

三、总结

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2

老子对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运动做了哲学概括,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将之前的古代辩证法成果,如:五行说、阴阳思想中差异、矛盾、依存、转化观念,孔子强调的“执两用中”,进行合理的吸收,纳入到自己的辩证法体系中。老子辩证矛盾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辩证法矛盾观的形成。《老子》一书提出了一系列矛盾概念,诸如:大小、高下、前后、生死、进退、古今、始终、正反、长短等,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的存在都是依赖于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对立方是另一方存在的根据。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章)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也就知道了什么事丑;当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了恶。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的存在不仅仅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转化的趋势,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向反面转化是“道”的自我运动,把向反面转化作为运动的内在普遍内容。老子认为对立面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运动的普遍法则,任何时候无论是处事、治国、用兵以至个人品格修养都能够用到这个法则。在自然界中“物壮则老”,“木强则折”;在社会生活中,“兵强则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思想,揭示出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合乎规律的运动,其中包含了否定式发展的必经环节的重要思想。老子认为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是一个由弱变强、由低向高、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柔至刚的变化发展过程。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这其中也包含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思想。

二、贵柔思想

当老子看到任何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状态,否定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也隐含出世间万物,只有在柔弱之时才会生机勃勃的道理。老子的辩证思想中又提出贵柔的思想。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剩。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超过水,然而攻破坚强的东西也没有能胜过水。抽刀断水,水依然流淌不止;世界上最顽固的岩石,日积月累的滴水就能滴穿。水是天下至柔之物,不仅能滋润万物,也可以驰骋天下无往不胜。

三、老子哲学思想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老子的无为而治以及天道自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运用老子的朴素辩证思想将有助于管理者们深刻反思现代企业如何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尊重“人”并发挥人的主体性老子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在老子看来,人是与道、天、地齐肩,人是万物之灵,对人的尊重也应当同道、天、地一样重要,这就对管理者提出如何尊重人的问题,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不仅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管理企业,即所谓的遵循价值规律这个“道”,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应当看到“人”的主体地位的显现,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者要用尊重、关心和培养的心态去发掘每一名员工的主体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通过将人的主体地位纳入到企业管理当中,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生产环节,使人与社会、自然达到一种和谐,进而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更加高效地创造社会财富。“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必须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满足了人的内在需要,符合民意,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人的主体创造能力。老子的这一思想同现代管理学当中人本学原理不谋而合;二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企业要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条件,摆脱束缚人才发展的桎梏,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管理者的“三宝”品质老子认为,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基本素养。一个企业的兴衰发展关键是看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和管理者的知识背景、对前景的预测以及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判断有密切的联系,而这又与管理者自身的素养密不可分。管理者要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够有能力对企业的前景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也具有管理企业、领导员工的人格魅力。老子提出“三宝”作为提高管理者自身道德素养的标准。“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慈”,即“慈爱”,作为管理者的个人美德,体现了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管理者只有具备“慈”的至仁境界,组织内成员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才会为组织积极进取,忘我奋斗。“俭”即“节俭”,要求管理者从自身做起节约不奢,爱惜财务,节制过分的物质享受和欲望。“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在企业组织中管理者是作为一个榜样而存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员工对企业和自己的看法。企业要形成一个节俭淳朴的风气,管理者的自我表率则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不敢为天下先”即管理者要具备不争的品德,把不争作为一条重要的管理道德要求。管理者要怀着谦卑的心,虚心请教比自己有才干的人。不论自己处多么高的位子,对方处在多么卑微的位置,只要对方有而自己没有东西,都应该虚心请教,只有这样才能使被用的人尽其才、尽其用。

(三)韬光养晦的管理策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如,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超过水的,同样水也具有净化一切污垢的东西,老子认为如果一个君主能够容纳国家中污浊的东西,那么这个君主就是贤明的君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也应当具有这样的品格,管理者应当用宽广的胸怀来对待组织成员,对组织成员中的一些差异缺点应当具有包容精神,再者管理者也要努力培养自己一种平稳的心态,用沉稳来面对危机,只有临危不乱,才能使企业在危机中求得生存。优秀的管理者往往具有自知之明,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短处,善于发现员工身上的闪耀点,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的管理者往往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吸取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思想,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逐渐使自己形成谦卑自省的高贵品格。

四、小结

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3

1 项目管理教学的特点

项目管理是一门具备高度实践性的管理学科。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项目管理实践、协会(特别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和学术界的努力推动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并已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方式。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项目管理的优势就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把传统的基于运营的管理模式转变为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受到的热捧凸显了其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项目管理这门课的教学呈现出综合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三方面的特点。项目管理教学的综合性体现在课程集成了技术领域知识和管理领域知识;项目管理教学的系统性体现在项目管理的内容体系之间相互依赖并相互制约,需要从整体考虑,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项目管理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项目管理的本质就是一次性解决好特定问题的方法,所以要教会学生以做项目的思维和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力争一次把事情做好。

2 项目管理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关系

2.1 庞大知识体系与较少课时之间的关系

由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推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和职业项目经理资质考试(PMP)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大多数项目管理的教材的编写都是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撰写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依据的,涵盖了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十大知识领域和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在内的五大过程组,知识体系纵横交织、非常庞大。另外,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项目管理的学时多数安排36~48个学时之间,这就形成了大量知识点和较少课时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地筛选以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项目管理核心知识和技能地学习和掌握。

2.2 项目管理的通用方法与具体项目之间的关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在总结了项目管理在实践中的优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通用性。这些方法和工具同具体项目结合起来时就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项目的行业或者技术特征,如建筑、航天、软件和流程再造等不同项目就有不同的项目生命周期和实施办法;二是具体的项目环境,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特的,因而项目的目标、资源和项目干系人等项目环境因素是不同的。在项目管理教学中,既要掌握通用的项目管理方法,又要能够针对具体项目进行项目管理方法的选择和调整。

2.3 传统项目管理与现代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区别传统项目管理和现代项目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围绕着质量、成本和时间三重约束条件来进行管理,注重的是以经济效益和效率等指标的达成。现代项目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相对于传统的项目管理已经大大地拓展了,不仅仅考虑项目中的物的因素,还更加重视项目中人的因素,认为项目管理就是要满足所有项目干系人的需求,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4 运营管理思维与项目管理思维之间的关系

项目管理教学中要辨析运营管理思维和项目管理思维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从区别的角度看,运营管理是处理常规问题的,因为运营的工作是重复而持续的,运营管理是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式;而项目管理是处理特殊问题的,这是由项目的特点(独特性、临时性和渐进明晰性)所决定的,项目管理是持经达变的管理方式。从联系的角度看,两者都服务于组织目标,且相互衔接和配合,通常是项目完成后开始运营,运营一段时间之后通过新项目来升级,如此循环发展,推动组织实现其组织战略目标。

3 提高项目管理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考核

项目管理教学的目标围绕着知识、技能和观念的三个方面来进行设置[2],即使学生够较好掌握项目管理相关知识、培养基于团队运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学会以项目管理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情境,改善心智模式,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完善教学目标系统,使得项目管理的教学工作从单纯的知识导向往应用导向和创新导向升级。教学目标应进一步具体化,使得这些目标在考核时能够找到依据。在教学考核方面将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以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考评,以获得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方位评估。

3.2 教学内容体系的梳理

项目管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为核心的横向主线,注重项目管理知识的概括;另一条是以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为核心的纵向主线,注重指导项目的实务操作。学生在学习时对这两条纵横交织的主线会产生困惑,教师在讲授时需要兼顾这两者,可以先分知识领域讲解,再通过项目案例和实训的方式从项目实施的视角串讲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

3.3 理论结合实践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如辅导、答疑、研讨课、作业、实训、考核等方面,将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课外辅导和自学指导结合起来,细化作业的批改和讲解,注重学生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3.4 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

由于学生缺乏项目管理的实战经验,对项目管理中的重难点理解得不深入,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项目管理的重难点集中体现在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核心技术和经验这三个方面。首先,理解项目管理思想的重难点在于:一是理解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满足项目干系人不同的项目需求和期望,二是理解项目管理的系统性,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和要素。其次,项目管理的核心技术如工作分解结构、网络计划技术和增值管理技术也是在整个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最后,缺乏实践经验使得学生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在处理项目管理教学重难点时应在教学进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这两方面下功夫,做到循序渐进和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搭配,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设问、思考、解析(讲授法为主)、练习(小组项目任务和案例分析为主)、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和小组总结的流程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

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4

关键词:管理学在中国 理论开发 理论构建

中国管理理论已经走过了全盘引进西方管理理论的阶段,但是囿于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大量相关研究还是处于“空对空”的阶段,真正创新性的中国管理理论还很鲜见,我们一直渴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多数架构依然处于“本土材料、西方概念”的状态,在基本概念、命题和理论预设方面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甚少。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融合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精髓,指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管理实践,这些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如何构建自己的管理理论。

1、对当前“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反思

反思与批判是理论创新与学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中国面对已经较为成熟的西方管理理论来创建中国的管理理论时更应如此。中国管理学界在中国管理问题的探讨中已有反省,但缺乏思辨和论证,鲜有探索创新精神,思维单一而片面,这就出现了“概念模糊”的问题,学者们各自界定,结果使其成为文人彼此间打口水仗的主要话题。

1.1、对管理概念的反思

管理概念的过多和混乱是造成管理学界自乱阵脚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研究者必须首先对“什么是管理?”进行科学界定。而对管理这一关键概念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几乎任何编写管理学教材的作者都有自我的定义,权威人士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依据管理工作实践的基本特性,“管理”应该包含人、组织、目标和协调这 4个关键词。理论是由概念或者变量组成的系统,通过命题将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因此,概念的明确界定,是进行理论构建的基础。

1.2、对“话语权”的反思

西方管理学在中国的话语权可以解构为:引领学术共同体的学者、先入为主成为管理理论的主流、自诩为普适的管理理论、控制大量国际学术期刊等方面。西方管理理论的引入,在让我们学会了大量管理学知识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本土管理学研究的迷失(李平,2010)。我们必须改变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霸权”地位,敢于去质疑,同时要能够敏锐地关注到西方框架之外的关键因素,不要盲目地服从,要能够在某个特定情境下识别主要的变量,按着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来考察当前的现象,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管理理论,能够高效地解决当前遇到的实践问题。

1.3、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我国管理领域的论文多偏重理念、概念和新理论框架的介绍,而在具体实证、方法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这势必会影响学者们对前沿问题的判断和研究。但是,全盘西化,盲目地追崇实证研究方法,又会掩埋科学研究的多样化,扼杀创新。“管理学在中国”的研究是采取全盘西化式的数理模型与实证分析,还是对这种主流研究范式进行修正?机械式的“拿来主义”,类似于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和行不通的;“范式移植”,这种做法考虑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问题,不过,“范式移植性灾难”却屡屡发生。我们应该基于中国的国情,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下,借鉴科学的理论开发范式,构建自己的管理学理论,走一条管理学发展的科学理路。

1.4、对理论价值的反思

在中国式管理研究中存在着“理论泡沫” 现象,大量的管理学论文、著作除解释了部分管理现象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基本上很难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管理者、管理对象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大多数管理学研究者陷入了“客户迷失”的尴尬处境,从而导致了对实践“插不上嘴”,只能“自娱自乐”、“做练习”式的研究,这是管理学界存在的严峻问题。中国的管理理论究竟是“生搬硬套”西方理论,亦或是“西体中用”,还是说我们要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借用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切切实实地构建出自己的管理学理论并且能够高效地解决中国情境下的实践困惑和疑难问题。

2、“管理学在中国”研究面临的挑战

欧美管理方式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其诸多无奈,在发展中国家中暴露其缺乏包容性,在环境治理中暴露其缺乏责任性,在面临危机时暴露其缺乏承担性(齐善鸿等,2010)。人们开始质疑西方管理理论的普适性,而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与西方管理学研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于是开启中国管理理论的构建之路成为必然,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这是一条布满荆棘之路。

2.1、研究方法的挑战

关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是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特色”。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实证研究方法却“一统江湖”。过于偏重定量研究的倾向与缺乏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论有关,因而,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亟需开展规范的定性研究。“管理学在中国”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提出当前管理学研究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反对实证主义的“霸权”,但是在反对的同时,如何建构非实证的方法又是颇为头疼的事情;反对研究中的简单唯方法论,即把科学的方法当作发表文章的工具,而不是本着科学的态度,探寻对现象的理解与解释。

2.2、文化“路径依赖”的挑战

中国管理研究多数是沿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条路径进行研究的。相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言,目前的研究仅仅只是初步或者说表面性的概括,还远未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核。进行本土研究,构建中国自己的管理理论,就必须在中国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下,对当下中国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根至叶,追根溯源地创造契合性高的管理理论。

2.3、理论发展视野的挑战

目前,中国管理理论研究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圈子式的交流与孤芳自赏的情绪化表达,很难与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进行对接式交流,进而无法实现理论的重大突破,自然也就不能有效的解释和指导管理实践。语言不通、研究不规范,思路不科学,缺少公约性的理论语言,于是很难在国际平台上与人交流,结果导致无法了解最先进的西方理论,对理论前沿后知后觉,自己“闭门造车”的东西着实难登大雅之堂。

3、“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内企业的迅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按照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构建转型经济条件下的管理理论,以更有效地指导企业管理实践。有学者提出以下规则:科学的研究方法;文化嵌入性;以问题为中心(邹国庆等,2009)。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思路之一是,首先东西方各自进行本土研究,然后东西方互补整合,建立跨文化管理理论来完整解释东西方/全球管理现象,走“先分后合,多元统一”之路(徐淑英等,2005)。

3.1、进行高水平的本土研究

本土研究初期以理论建立为主,就应擅长理论建立的综合/归纳/ 定性方法。因为定性研究是在理论和文献匮乏的领域里进行理论构建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些方法尤其适合在中国背景下创建新的管理理论。开展高水平的本土研究,不是简单地检验西方理论或模型的适用性,不是用来证明用欧美以外的样本进行研究的正确性或合理性,也不是现有测量的简单翻版,更不是比较研究或跨文化研究。高水平的本土化研究要跳出现有理论框架的约束,基于现象本身进行思考,在特定情境下来观察样本的独特之处。

3.2、构建科学的管理理论体系

朱道立诠释了中国管理学者在构建管理理论体系时应该具“顶天立地”精神的确切内涵。所谓“顶天”包括三点:熟悉前沿理论、规范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国际化。基于前沿理论,针对热点问题,运用与国际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论文。所谓“立地 ”包括两点:抓准中国管理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管理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只有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立地。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新的管理科学理论,打造中国自己的管理科学学派。

3.3、强化问题意识

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而又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产生2。问题意识是一个学科生存、发展和是否具有生力的关键。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或者说,“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具有问题意识是对学术活动主体的基本要求,而缺乏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是难以想象的(邹国庆等,2009)。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能够指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管理实践问题,因此在理论构建的路上,“问题意识”是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关键。

3.4、寻找新光源

当西方理论在中国情境下无法适用,而我们又死死抓住西方理论,不能投身于发展管理的中国理论时,这样一种情景在我们脑海中浮现:某人在街头遗失了钥匙,却只在路灯下寻找,因为在他(她)看来,那是光明仅有的地方。“管理在中国”的问题,可能需要我们离开西方理论的“光明”,来开发照亮中国经济和组织中黑暗部分的新光源。中国管理理论应重点研究在中国人文社会情景下的“人”和“组织”的问题,重视规范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同时加强国际化交流。

4、结语

欧美的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应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情境,西方管理理论在应用到中国的管理实践时会不断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使得管理学者逐渐意识到,管理领域中已有的研究并不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徐淑英等,2005)。作为中国管理学者,最迫切的任务一定不是与“国际接轨”,而应该是提倡真正的科学精神,更加全面地、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管理学的研究成果,是鼓励研究中国管理问题,解决中国管理疑难,建立更加开放、多元、公平竞争的学术平台(王学秀,2008)。

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还正在兴起,这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和动态演进特征的发展过程,事前我们是难以对其最终结果进行预言的(Arthur,1994)。需要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研究“真”问题,不断地将“管理学在中国”问题的研究深入,提炼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概念、理论,检验或建立能够解释并预测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特定现象的理论。为此,需要我们突破学科化的思想学术方式,回归问题本身,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当代学术思想(邹国庆等,2009)。重视国际学术的合作与对话,构建出自己的管理理论,从而使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走向世界。当然,这着实是一条任重而道远之路。

参考文献:

[1]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J].管理学报.2008(005),320-322.

[2]李平.“试论中国管理研究的话语权问题.”[J].管理学报.2010(003)321-330.

[3]齐善鸿,白长虹.“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J].管理学报,2010(11):1685-1691.

[4]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观点评述[R] 2008(5):3.

[5]徐淑英,张志学.管理问题与理论建立:开展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策略[R].南大商学评论 2005(4):1-18.

[6]邹国庆,高向飞.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学理论构建与研究进路[J].软科学,2009(002),135-139.

[7]孙继伟.论管理学界的价值迷失――实践迷失和客户迷失的深化研究 [J].管理学报2010(008):1117-1122.

[8]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J].管理学报 2010(5):656-665.

[9]波普尔,K.R.Popper.猜想与反驳 科学知识的增长[J].

[10]Barney,J.B.,张书军.中国管理研究之展望――中国管理理论与管理的中国理论.[J]中大管理研究 2009(003):1-15.

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管理;高校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态度,陶冶着我们的思想情感,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对现代社会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引入到学生管理领域当中,汲取其中的经验,提升管理质量。下面,笔者就将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同现代学生管理相契合的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进而分析其具体应用方式,以期对广大教师的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一、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教育管理思想

1.“以人为本”的管理基点。在春秋齐国名相管仲所著的《管子·霸言篇》中有这样一段陈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由此可见,早在古时人们就已经有了以人民即被管理者为根本、为出发点的理念。此外,“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在儒家思想中有所体现,孔子曾说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其意义就在于劝诫国家的管理者要施仁政,关心百姓疾苦,以此巩固统治。这些思想借鉴到现代教育管理体系中,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集中体现为在管理工作的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顺应人性,达到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2.“修身正己”的管理作风。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正己”,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正己”思想表现更为突出。在《论语·颜渊》当中就曾有相关论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看出,古人将自身德行的树立摆在首位,讲求“正人先正己”。将这一思想引入到现代社会中很好地解释了管理主体的自身规范问题。具体到高校学生管理中,管理工作者要首先做到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自身的良好品德形象作为管理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因材施教”的管理原则。孔子是最早认识到因材施教重要性的教育家。他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他们进行教导,有差别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在“闻斯行诸”这一问题上,就对公西华和冉有给出了“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和“闻斯行之”两种不同的答案。以此鼓励办事犹豫不决的冉有,劝诫行事莽撞的公西华。将“因材施教”引入到现代教育管理当中,就是要求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差别化的管理手段,以适应他们的发展需要。

4.激励机制的管理手段。赏罚分明的管理理念早在先秦就有具体记载,在诸子百家中法家学派的著述当中表现更是明显。法家认为贤明的君主应该对有功绩的贤臣进行提拔和奖赏,对有过错的臣子要按照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方能使臣民更加恪守法度,争相为国效力。将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当中,就是要依据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新的社会环境和其自身的新特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学生行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思想,早在十七大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同样,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多元化的人物,所以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总的指导原则,关注、尊重每一位学生。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基本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分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部分: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则是任何行为主体的基本需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其次,要解决好学生的高层次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属于高层次的需求,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都会面临好多困惑和迷茫,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改变传统强制性、说教性的管理理念,从“师本位”的神坛上走下来,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工作中。要从高校学生管理的专业性角度出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坚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以及责任心来管理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2.教育工作者要遵循“修身正己”的做人原则。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不仅仅是学校行为规范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同时也是制度的执行者和履行者,他们的行为举止具有示范性作用和领导性作用,会在无形之中去被效仿、去谈论。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严格遵循“修身正己”的做人原则,在校园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谨记“身教重于言教”,要将教育工作做到细致化,随时随地、抓住一切行为机会来将管理工作渗透到各个角落。若教育工作者知法犯法,不履行相应的制度,那么就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局面。首先,高校教育工作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自我修养,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其次,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确保言行一致,在做事情之前“三思而后行”,在于学生平等相处的过程中也要保证自己的威严性。

3.教育工作者要实施“因材施教”的管理方针。早在两千年以前,孔子就提出了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不同的研究,挖掘其潜力,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理念和行为举止来灵活变动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创新,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个体需要。其次,要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实行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构建不同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和能力培养。再次,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思想上的交流来了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4.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基础之上,对学生实施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奖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产生危机感,从而不敢胡作非为。现代高校要建立起“双赢”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满足学校“大利”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学生的“小利”,并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大河有水、小河也满”的管理目标。具体而言,激励模式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刚性激励,一种是柔性激励:刚性激励即对学生的行为举止采用强制性、威严性以及不可抗拒性的激励方式,形成强制性的保障;而柔性激励则是根据不同学生灵活采用较为缓和的方式,以情感刺激和道德反省为主,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行为举止是否恰当,相比于刚性激励制度,这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

三、结语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为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借鉴。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到一起,努力挖掘两者的融合点和切入点,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外在的制度约束与内在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炳林,方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则与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5):24-26.

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6

【关键词】国学思想;儒家;企业管理

一、以“仁”为本,是员工发展的根本

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尽管不同,但它们对管理的本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认为管理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正己正人之学”,或者说是一门“以人为本”的“修己治人之学”。强调管理是始于“正己”(或“修己”)而终于“正人”(或“治人”)的过程;强调管理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内在道德素质,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实施成功的“形象管理”。人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企业必须以人为核心才能开展工作,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爱,对人的支持,就是对人的本性和本质的认识。“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企业中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激发和再教育,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打消其消极的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是国学思想中以“仁”为本的核心所在。

二、以“义”育人,是培养企业团队的核心

国学是一种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中庸和谐的“价值理性”文化。中国人把管理的本质定义为一门大写的“人学”,认为“人”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国学智慧与企业伦理的“大融合”。和谐的团队是企业平稳发展的保障,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战胜市场的核心。企业中要能够对人才进行识别,发现人才的长处,将其放到合适的岗位,由此也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领导者要将企业的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发挥其各自的长处和强项,提供给起良好的平台,供其发展和创新,重视员工的个人价值,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人才凝聚力,体现人才的价值。企业中更要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帮助其找好角色的定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技能水平,在岗位上发挥余热。与此同时企业更应该尊重和爱护员工,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能够自发的去工作,而不是在某种驱使下进行工作。让员工在企业中有归属感,而不是排斥感,员工始终能够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才是企业中以“义”育人的核心所在。

三、以“礼”待客,树立企业的好口碑

企业的对外关系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的供应商、经销商等都是企业的对外关系,如何维护好这些关系,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是企业的对外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能够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的纷繁复杂,无论是供应商、经销商、还是消费者,最多看重的是企业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诚信精神。所以企业要一直能够秉承诚信、安全、优质的服务理念,始终保持以客户至上,让客户满意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企业的好口碑,提升企业的诚信度,这也是以“礼”待客的精髓所在。国学的精髓与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内容并不违背,而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两者都不能相互代替,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所服务。企业的发展,除了要制定自身的短期的和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外,同时还要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始终为消费者着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创新市场,从而拓宽市场。现代化的管理需要秉承责任、诚信、安全的理念,而国学思想中的以“礼”待客,正是与其遥相辉映,这也说明了你以什么心态去工作,将会换来什么样的结果。

四、以“智”为贵,保障企业的发展源动力

国学智慧在企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企业在发展中,员工去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份薪水,而额外的想要提升的还很多,如:岗位、能力、技术、经验等,与此同时,还包括短期内实现的目标、得到企业的鼓励嘉奖等,另外,一个企业的工作环境、发展方向、对员工的重视度等,都是考虑在内的。企业在管理中应该注重感恩,以感恩文化为基础,来处理与企业的各种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内部关系就是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外部关系就是与合作企业的关系、与个人客户的关系等,以感恩为基础,有感恩的意识,才能处理好企业的各种关系。每个人都要懂得感恩,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同事、朋友、领导等,才会真正的担负起一定的责任。企业在发展中,更要以“智”为基础,对懂得感恩的人进行培养和提拔,对全体员工进行感恩教育,使其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危机意识、公平公正的办事,客观的处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附的,没有员工,就没有企业,没有企业,更何来员工,员工是通过企业来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企业来施展自身的才华。所以,员工更应该感恩于企业,企业更要感恩于员工,员工感恩企业,就是要在企业中踏踏实实做事,不断的完善自我,用于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企业要感恩员工,就是要帮助员工成长,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进行员工的人生规划,为员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的高度,企业中首先要尊重和诚信与员工,企业中员工受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所以企业要感恩与全体员工,要以诚信为前提,感恩于员工。企业的管理层不可一味的对员工进行压制,要感恩员工对工作的努力,这样,即使管理层不在,员工也照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将企业作为一个平台,去施展自身的才华,而不是当领导不在的时候,对工作怠慢。企业之所以能够长期发展,与全体员工的努力工作息息相关,只有提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五、以“信”为善,是企业的诚信之本

在国学中,一直以来所提倡的价值观之一是爱心,爱心同时也是从古至今所一直传承的。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懂得感恩,对社会有所回报,是企业发展中的国学精神所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所以企业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企业中的员工,无论是管理层人员,还是生产技术人员,都应该通过企业的公益活动来感恩社会,企业通过公益活动来感恩社会,不仅仅是回报社会,同时也是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企业要想长期立足,必须以“诚信”为本,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以及经济活动中,要能够注重诚信,做到以诚信为本。“言必信,行必果”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同时应用到企业中,就是以人为本,客户至上,服务好客户,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的口碑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长远,所以,企业中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加强全体员工的道德建设,使员工树立诚信观念,时刻以诚信的态度去工作,增强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企业中通过培训、座谈会、专家讲座、户外拓展的方式,对员工进行道德培训,使其能够以端正、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并能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队伍,使员工树立“诚信为本,失信为耻”的思想观念,自觉的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结语

国学思想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领悟,在企业的发展中,要不断的学习、体会、深入的钻研国学的思想,将其中的知识与智慧完全的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助力企业的腾飞。综合国学的思想,企业中建立伦理道德体系,将企业的治理推到最高的水平,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能够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锦.国学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4(28):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