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1
主题式案例教学逐渐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要想用好主题式案例教学,必须把握好“五度”取向,即主题选定的适切度、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师生互动的倾心度和教学活动的效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有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式案例教学;“五度”取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高校中的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主题式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主题式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编写以某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案例并作为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研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1]主题式案例教学所具有的情境性和形象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愈加的生活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主题式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要想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必须把握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五度”取向。
一、主题选定的适切度
(一)正视存在的问题,走出主题选定的误区
主题式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选定主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关于主题的选定一直存在着来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上而下的“自命题”式的误区。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来选定主题,有些教师高举“经验丰富”的大旗,全靠自己的所谓“主观经验”来选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甚至还有教师完全以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点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完全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可想而知,通过这些完全来自教师的“自命题式”的主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无法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应然目标。
(二)宏观上定方向,微观上选主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式案例教学要真正走出“自命题”式的误区,主题选定需要把握好适切度,即主题的选定既要适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特点,又要切实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教师要真正做到主题的适切,可以通过心理普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众所周知,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问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选择。有选择就可能会有迷茫和困惑,如大一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大三或大四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且不管是适应问题还是择业问题,都只是宏观层面上的。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的选定只从宏观上泛泛而谈,不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的微观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无法扎根到细处,落到实处,其结果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和被“束之高阁”的境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微观指的是主题选定的内容上,而不是数量上,更不是大学生群体的人数上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既要在宏观上定准方向,更要在微观上选好主题。
二、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
(一)积极:案例选取的应然取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选取案例的关键词往往是“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词汇,甚至有教师在呈现教学案例时的引导语也已经高度模式化,脱口而出的就是“来看这样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教师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心理问题呈现课”或“心理疾病诊断课”,也难怪有大学生抱怨“上完心理健康教育课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学生每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都被“问题”“障碍”“疾病”等消极词汇所包围和浸润,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消极”取向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当代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积极心理学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2](P2)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积极”应为成为案例选取的主导词汇。
(二)积极案例:引领学生的积极发展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发展的无限潜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积极特质,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教师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就是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营造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发展的无限潜力。当然,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并不意味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就要完全抛弃对心理问题的阐释。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依然很有必要了解个体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只是问题和困惑不应再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主旋律。如果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真得了解到自己可能存在某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话,可以向校内或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寻求帮助。
三、问题设置的开放度
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随案例呈现的是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如果说科学选编案例是前提,那么恰当科学地设计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是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不可或缺、不容忽视。[3]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实现问题与主题式案例的无缝衔接和有效搭配,问题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使问题能真正的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用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案例,用问题启迪学生思考案例,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教学案例的总结和升华。
(一)通过开放的问题体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同一个案例,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可能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信息。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预设的心理通道走进案例,帮助学生实现对案例的深入解读,完成对案例的剖析,领悟案例呈现的意义。如,在“情绪的调控”主题中,笔者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案例,案例的大意是一位女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诸多复杂的情绪和压力,面对自身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实现对自身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凭借不屈的意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考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在个人发展上由量变达到了一个新的质变。针对这一案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就其涉及到的心理活动来说,既有情绪也有意志。人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很有必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来有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对案例进行解读。当然,问题也必须具有开放性才能真正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比如,针对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案例中的学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情绪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出现?”“案例中的学生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谈谈你对这些情绪调控方法的认识。”“你还能想到哪些情绪调控的方法?”
(二)通过开放的问题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
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教学案例的作用最大化和最优化,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弄懂案例所阐释的显性价值的基础上,探究教学案例内在的隐性价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同时,开放的问题也为学生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更好的现实条件。学生以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开放性问题为引导,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真正振荡心灵的共鸣,激发自身内在积极发展的动力,获得自主发展的力量。
四、师生互动的倾心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的倾心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倾心意味着用心,代表着真心。教师与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倾心互动,教师倾心去聆听,学生倾心去表达,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预期目标。
(一)教师倾心去聆听
聆听是一门技术,倾心聆听则是一门艺术。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当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进案例去感悟、走出案例来阐述时,教师要学会倾心聆听,用心聆听学生的体会,真心聆听学生的心语。教师通过倾心聆听,鼓励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去表达;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更深入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不断地反思课堂、醒悟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倾心聆听不仅体现了对“人”尊重的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实践策略。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能知晓他们心底的真实呼声。[4]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只有倾心去聆听,也才能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同理心”,才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困扰,体会他们的喜悦和悲伤,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准确敏锐地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和反映他们的情感状态。[5]
(二)学生倾心来参与
理想的师生互动,不仅要有教师的积极主动,更需要有学生的倾心参与。学生的倾心参与是指学生能够用心地走进课堂,真心地融入师生互动中,用心参与、真心表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的倾心参与将有力地推动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学生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而开设的,离开了学生,尤其是离开了学生的倾心参与,那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将成为摆设,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五、教学活动的效度
教学活动的效度即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就是教学活动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活动的效度是衡量主题式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活动的效度也应该成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价值追求。
(一)丰富学生体验是提高活动效度的关键
当前,主题式案例教学之花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悄然绽放,但不同的教师对其运用和掌握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教师对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使用情况如何,关键看教学活动的效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效度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教师在充分准备专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多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授课的风格也尽量幽默、轻松,避免简单枯燥的讲授,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际体验进行学习。[6]
(二)提升教师水平是增强活动效度的根本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为响应政策号召,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从教资格审核,严把入口关,同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后专业培训,并为教师职后专业培训配备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职后培训不断学习最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教学胜任力。
作者:王福臣 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
参考文献:
[1]张春燕.主题式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0).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3]严卫林.思想品德课主题式案例教学问题设计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5,(9).
[4]薛春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特点及其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
大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2
关键词:公安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49-02
建设一流的公安院校,第一位的标准是要有一流的教学,培养一流的人才。现代教育界普通认为,公安工作涉及的专业大多是融文、理、体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物理学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物理学课程是公安高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物理实验课是大学物理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公安科技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公安科技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1]。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高等公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以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为主要目的实践性课程。在我国理工类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2],公安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展却十分缓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目前各公安院校办学层次的差异,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不一,整体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很不平衡。首先,国内许多公安院校未开设物理实验,也未开设物理学课程,仅有极少数的公安院校开设了物理学课程。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课与物理理论课合在一起并称为大学物理课,并非像其他理工院校那样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开设。其次,由于物理学总学时的限制和公安专业课学时的增加,公安院校对物理实验课的学时作了大量删减,远未达到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物理实验课程一般不少于54学时)。最后,学院对公安专业课的实验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相对较多,而作为基础课的大学物理实验的投入却相对较少,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而影响了公安学物理实验的改革与全面发展,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国内公安最高学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校级精品课程《普通物理》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分两学期授课,总学时共126学时,其中实验课36学时,共设12个实验必修项目(每学期6个必修实验),未开设实验选修环节。此种大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师近几年取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寥寥可数也就不难理解。这是公安院校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难题。
第二,未构建具有公安特色、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目前在公安院校实际教学中,与公安专业实验课相比,我们发现物理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未构建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对比国内其他理工类高校,公安院校缺乏自成体系的教材、参考书、课件、试题库、习题库以及实验教学录像等资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各公安院校开设的实验内容大同小异,不够新颖,缺乏前沿性和先进性。且实验内容是分散、孤立的,缺乏实验教学体系自身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物理学与公安科技之间是有很多彼此联系的窗口。然而,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与公安科技的结合十分薄弱,没有很好地把大学物理学延伸到公安科技领域中去,对公安专业学生也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此外,我们使用的实验教材一般都是以理工科的实验为模本,或使用不太成熟的自编讲义,在实验类型上也大多都是单一的传统验证性的实验项目相对较多,而结合公安专业特点设置的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则相对较少,从而忽视了公安科技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结构,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下一步如何有序地开展研究型物理实验,开发与公安科技相关的研究性实验内容,给我们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研究课题。
第三,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弊端。目前,公安院校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过程一般都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仪器的选择使用等,然后再给学生演示操作一遍,学生只是“照方抓药”,按老师的指令进行操作。此外,现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模式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实验报告的内容从头到尾已经格式化,互相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很难看到有特色,有创新,具有一定水平的实验报告。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实验教学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物理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忽略了对自然科学规律和本质的探索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严重制约了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公安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作用的发挥,实验教学亟待改革。
第四,公安专业学生对待物理实验学习的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甚至是轻视。公安专业的学生目前学习和就业压力加大,对待不同课程的态度不同,像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这类基础课普遍不受学生们的欢迎。许多同学认为,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物理知识,做过一些物理实验,到了大学没有必要继续学习物理。或是用中学时的物理思维和习惯看待大学的物理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受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实用主义影响,片面地认为物理实验这门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的学习和公务员的考试没有一点帮助,在以后的公安实际工作中用处也不大。因而上述这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课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他们在物理实验课上积极性不高,只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做完实验,实验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如何提高公安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是我们实验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全国公安院校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在公安人才培养中的科学引导和奠定基石作用。首先明确公安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制定出符合公安科技类学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的教学大纲,按照“填补空白、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思路,抓好物理实验课程建设规划,逐步建立并完善面向公安类大学生的科学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本着“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为原则,物理实验部门应积极探索应用型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开展具有公安特色的物理实验教材建设项目,加强信息技术在公安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开设计算机仿真实验、开发与公安专业相关的实验,注重积累与公安学专业相结合的教学资料,逐步建立相对完备的公安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库。积极搭建面向全体公安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开放式应用型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灵活、快捷的开放式的教与学,使学生和教师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实验教学及实验教学的改革中来。
今后,我们公安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研究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措施,有力推动公安学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我国公安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方.结合实际探讨公安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13(2):99-102.
大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ANSYS;建模;结构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117-01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批大型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ANSYS以它独具的极大分析功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土木建筑行业分析软件的主流。通过ANSYS可以进行结构静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等,可以绘制受力分析图,如:弯矩图、剪力图等,可以显示结构受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变形图等。现就此简要介绍如下:
1ANSYS简介
ANSYS是融结构、热传导、流体力学、电磁学、声学、生物力学、爆破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是由美国著名力学专家John Swanson博士于1970年创建发展起来的,总部设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洲的匹兹堡,目前是世界CAE行业最大的公司。
ANSYS软件功能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前处理模块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体建模及网格划分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构造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模块包括结构分析(可进行线形分析、非线形分析和高度非线形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电磁场分析、声场分析、压电分析以及多物理场的耦和分析,可模拟多种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灵敏度分析及优化分析能力;后处理模块可将计算结果以彩色等值线显示、梯度显示、矢量显示粒子流迹显示、立体切片显示、透明及半透明显示(可看到结构内部)等图形方式显示出来,也可将计算结果以图表形式显示或输出。
2基于ANSYS进行静力分析的要点及步骤
2.1 建模
①定义单元属性等:在建立ANSYS实体模型和划分网格之前,需要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指定工程名称和分析标题、定义单位、选择分析的学科、定义单元类型、定义实常数、材料属性等。ANSYS单元库中有超过150种不同的单元类型,用来模拟工程中的各种结构和材料。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编号和一个标识单元类型的前缀。对于结构静力分析,常见的单元有LINK1(平面连杆单元)、LINK8(空间连杆单元)、BEAM3(平面梁单元)、BEAM4(空间梁单元)等。如:本例选用平面梁单元BEAM3。②构建结构模型及划分网格:有限元分析中,各单元之间是通过节点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过程和得出的结果也是以节点的相关量予以表示,而单元内的相关量则由选定的数学插值公式计算得出。为此节点定义是有限元分析中重要的环节。ANSYS应用程序的用户可通过交互式和非交互式(用户界面菜单和命令形式),并利用该程序的许多技巧,很快建立起计算模型各节点的位置。对于杆系结构、组合梁结构,也就是运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知识求解的问题,多采用直接法(通过连接节点形成单元)构建有限元模型;对于实体结构,如板、壳等,多采用间接法(采用与一般CAD软件类似的方法构建结构实体模型,然后调用ANSYS的内置程序自动划分网格形成有限元模型)。
当节点建立完后,必须选用适当的单元将各节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有限元的分析单元,并确立单元相关的性质。如单元形状、材料性质、几何尺寸等。
2.2 施加荷载并求解
ANSYS中有不同的方法施加负荷以达到分析的目的。负荷可分为边界条件和实际“外力”两大类。相应不同的元素定义,相对于种类繁多的负荷情况,ANSYS灵活多样,都运用自如。
2.3 提取评价和分析结果
丰富的ANSYS对结果处理建立了有效的方法。不但把单元的相关结果用数值表示出来,还可以将各量之间的关系及前后结构形状,以表格、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在ANSYS后置处理中,用户可以检查结果的收敛性,了解所分析结果的一些基本行为,进行误差分析等等。
3在力学中的应用举例
已知刚架结构形式如图示,AC=5m,CB=8m。分布力q=6KN/m。横截面面积=0.25m2,面积矩=0.0052m4,梁高=0.5m。材料弹性模量=80E9 KN/m2,泊松比=0.33。确定刚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
图1 平面刚架结构受力图
软件计算分析结果图表附后(在此仅例举了分析结果的部分内容):
4结语
总之,ANSYS的学习和应用,不但可解决许多工程计算问题,进行有效的辅助设计,特别在新产品开发中,灵活快捷,而且精度高,速度快,可节约大量的产品试制,试验经费。在学校引进该应用程序,对于提高学生智力,开拓学生视野,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实例,仅表明ANSYS在结构分析中的一点应用。其实其复盖范围之广,应用领域之多,几乎可涵盖理工科学校的所有专业。今后的实践将表明,ANSYS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会使某一领域的教育状况发生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任重.ANSYS实用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大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4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分析法其含义是把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交给受训人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受训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以及业务操作能力该方法在1880年由哈佛大学开发完成后,最初被哈佛商学院应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随着时展,案例分析法被应用于各种行业
一、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案例,指对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的描述以此推之,教学案例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对真实又具有典型的包含疑难问题的教学事例的描述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含义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不同典型案例,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指引为辅的教学方式,是锻炼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以含有初中物理知识概念的典型疑难问题为描述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讨论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特点有三点其一,目的明确案例分析法是利用初中物理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索,以此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搜集相关资料或补充相关知识,为分析案例做准备这过程中,就体现了案例分析法的目的――学生相关物理知识的积累以及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以人为本在教学案例分析中,教师以辅导为主,真正的案例分析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这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其三,方式特殊案例分析法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得出结论于本质上说,这属于一种归纳式的学习方法
二、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作用
[HTK]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如果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很有可能会觉得平淡枯燥只是被动接收信息,大脑缺失对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效果也会降低案例分析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用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
[HTK]2增强直观效果,便于学生理解
有些物理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教师教学时也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而案例分析法把抽象的知识概念引入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增强了抽象概念的直观效果,为学生的理解降低了难度
[HTK]3加深概念理解,强化理论掌握
物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属于一个陌生领域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理解物理知识经过对物理知识板块中的疑难问题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理论的掌握进行强化巩固
三、当前案例分析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案例分析法自引进中国之后,无数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根据我国教育模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今,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普遍应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教学目标,积极使用案例分析法,以此突破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案例分析,并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身,使得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效果取得较大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分析法的使用会由于各种因素而降低其教学效果比如选择教学案例环节,如果教师在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难易程度上作出了不恰当的选择,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分析不到位,不能充分掌握到知识要点在用案例分析总结理论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的案例分析作出评价,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四、新课标下案例分析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标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重点在于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加强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给予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还要适当进行开放式教学从新课标的理念来看,案例分析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就尤为重要了
大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5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范院校不仅成为重要的教育基地,更成为培育下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摇篮。师范教育学课堂,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场所。
用案例教学法优化教育学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能提升教师的素养。用真实的案例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关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以及使用关键,才能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的效率。
教育学课程是教育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从事教育行业所必修的课程之一。只有掌握了专业的教育学知识,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才能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最近几年得到了提升,但教学中产生的新问题仍不容忽视。巧用案例教学法,弥补教育学课程的不足,对于大学生成长与进步均有益处。
二、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中巧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
1. 教学案例真实可信
教学案例的真实性,影响着教学案例的教学价值以及权威性。所谓真实案例,是指案例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一件真实事件的描述。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中所用的案例应当是系统且全面的,案例中不能只有事情的结果,还要有来龙去脉,有充足的论据。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应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去搜集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学。选入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的教学案例,应当来自于真实的教育活动之中,是真实存在的事情。在使用教学案例时,教师也应当真实地讲述,不能夸大其词或者有意隐藏。只有这样,师范院校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有真实、全面的感受,理解案例中所蕴含的教育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之处,感受到教育学课程学习的益处。
2. 教学案例具有矛盾冲突
具有矛盾冲突的教学案例,才能促进师生在课堂中积极讨论,积极思考。具有矛盾冲突的教学案例,可以给师生制造一个两难的教学情境,无论是选择还是处理方法都是未定的,师生可以利用课堂实践去寻求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具有矛盾冲突,就等于给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师生不需要参与到教育实践或者社会实践中去,就可以接触真实的教育事件,在案例中快速成长起来,了解更多的实践教育问题。利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组织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质疑,是必要的环节。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是实现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
3. 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
典型性也就是代表性,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价值,就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教学案例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矛盾与冲突,从而揭示教育工作的本质。典型教学案例中的各类关系更加全面,对应的教育学知识点较多,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利用一个教学案例复习与强化多个知识点,得出最科学的教育结论。
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面,尽可能选择与教学情境、事件相符的教学案例,给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去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案例问题结合在一起。典型性案例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发现教育学规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中巧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
1.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准备环节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保证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点都是学生已经学会或者即将学习的。这样的案例,才能促进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强化已学知识、了解未学知识。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用多媒体展示案例。而适合于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的案例难度不宜过大,案例中的矛盾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答案进行预设,从而在教学中把握好案例分析活动的方向。
教师对案例本身有全面且正确的认识,才能让学生利用案例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案例教学前,教师要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在教授新生时,鉴于其刚刚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热情高,但没有完全适应师范院校的教育模式,教师应该多多参与学生的案例学习,并积极帮助学生选择与分析案例材料,降低案例分析的难度。到高年级时,教师则要选择相信学生的专业素质,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只在学生有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2.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小组讨论环节
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小组。结合学生的教育学素养以及性格特点,分成实力均衡的小组,组织学生积极讨论。
像《人民教育》中的“蚂蚁唱歌”是教育学的一个经典案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首先,在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自信心。其次,当发现一些小组偏题或者跑题时,教师给予引导,让学生讨论与教学案例相关的问题。最后,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各个小组对于同一教学案例的不同看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与他人进行有理性的讨论。
3.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全班讨论环节
巧用案例教学法实施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但要重视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环节。让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肯定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各小组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推动案例分析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4.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总结环节
在案例教学法模式中,从学生的自主分析、小组讨论,到班级讨论,学生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分析思路、学习习惯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总结环节的内容。当班级范围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对整个案例分析活动进行总结,向学生公布案例中所涉及的全部教育学知识点以及其中的重难点。
让学生在充分思考之后获取全部知识点,会给学生“柳暗花明”的感觉,在豁然开朗的情绪中感受到教育学知识的深奥以及学习的乐趣。在总结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在未来的案例分析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以此提高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与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需要教师花时间去思考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中积极创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方法,让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才能给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借案例教学之风,给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创新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推动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师范人才。
大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55―02
1引言
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而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直接和企业的实践活动相关。如何适应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注重学生在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被广泛用于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案例教学法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和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与独立学院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把财务管理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提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点评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2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独立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母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达不到独立院校的培养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就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研讨会、角色扮演、模拟练习、自学、视频资料等9种管理教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分析的综合效果最佳,尤其是对于学生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企业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且不追求唯一策略,而是多方位的发散型思考,这和企业的实际运作一致。这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3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来源与选择
3.1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来源
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效用良好与否的关键。目前,国内教学中的案例主要来源于两类:一类是成熟的国外企业的财务管理案例;另一类则是国内较少的财务管理案例教材。“洋为中用”本无可厚非,然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和案例研究是建立在其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并不完全一致,因而案例教学内容往往与我国的现实脱节。而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案例的开发和整理工作则处于尚不足够被重视的地位。
因此,本团队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来源并不局限于以上两个高校教学案例的常规渠道,主要可分为四种来源渠道:
(1)教材。中外企业成熟的财务管理案例,此类案例历经多年的分析仍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具有分析的价值。但是需注意此类案例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也已被整理成一定的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结论,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容易被已有的信息锚定,故因避免锚定效应的产生。
(2)时事新闻。如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即使当代大学生对财经新闻并不感兴趣,但是仍会被动的了解到很多实时的财经新闻,这些及时新闻是财务管理教学中极具讨论和分析价值。如可拟定“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其对该行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阿里巴巴上市对阿里巴巴的财务影响和战略影响”等,可在时事新闻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课程拓展和课程之间的渗透交叉。
(3)教师深入企业,实地获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制作成案例。教材中的成熟案例和时事新闻案例通常都是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案例,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且学生将来实习和工作的对象并不一定是大型知名企业。为了让学生有更直接的感触,本团队教师深入身边学生所熟悉的企业,实地收集企业信息,制作成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应用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此类案例虽并不成熟,但是却是学生所真正熟悉的、够得着的,达到与企业的真正的“零距离”。
(4)学生自家企业财务管理案例。独立学院的生源中有部分学生拥有家族企业,其企业在发展过程正遇到或者曾经遇到财务管理相关方面的问题,也是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较佳的来源之一。此类案例在分析过程中并不追求唯一答案,而是能真正的让学生发散地、独立地、主动的去思考并提出多个解决方案。
3.2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选择
以上四种来源提供了多种案例,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筛选才能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使用,选择案例的原则主要如下:
(1)针对性。案例的内容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教师在课前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考虑案例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
(2)启发性。教学案例应有思考点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除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应用之外仍有一定的启发性。
(3)时效性。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案例的选择要紧跟最新的经济形势、经济热点,真实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问题。
(4)目的性。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教学案例的选取应针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培养具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财务工作者。
4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合理组织教学环节,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效果,发挥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教学效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程序:
4.1案例准备阶段
在课程开始时视班级学生人数,提前将班级学生分成规模适当的组别,并且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至少提前1-2周,根据前述案例来源和选择原则,确定合适的案例选题。学生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数据,准备陈述材料,准备课堂讨论。
4.2案例讨论阶段
学生分组讨论、阐述观点。在这一环节中,可以不拘一格、不限形势、各抒己见,甚至可以是相互辩论。最后由每组选派代表,总结其小组观点和结论,提出其解决方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讨论的引导,教师在必要时应发挥引导员的作用,但要避免代替学生做出判断,而是由学生真正的发散型思考,全程的参与。二是对整个过程的控制,随时把握学生讨论的切入点,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注意不偏离主题,防止恶性无效的争论,有效控制课堂讨论局面。
4.3案例评价阶段
在学生各小组完成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总结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的评价。评价并不是一定要给出标出的唯一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案例分析和人生一样并非为了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这一阶段的真正重点在于,首先评价学生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清晰、方法是否恰当、解决方案是否合理等;其次,指出各小组本次案例分析的优点和不足,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给予肯定;最后,留几个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4.4案例报告撰写阶段
作为案例教学的最后总结,撰写案例报告是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培养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以上三个环节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撰写符合基本格式和基本规范的案例分析报告。在报告中,需要清楚的阐述分析的过程,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或提出一个或者数个方案。
4.5案例教学的总体评价
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每次案例分析之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记录,结合案例报告的评价,到课程结束时给每个学生分别进行评价打分,目前采用五级制。另一方面是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课程结束之后,选取部分教学班级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以及改进建议,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
5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