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评一体化案例

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文1

基于以上分析,软件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寄希望从学生、教师和组织管理部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及标准,提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提升就业竞争力;(2)教师通过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按照企业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3)教学组织和实施部门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改革的质量监控与质量保障制度,构建新的教学改革绩效评价体系。

2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框架

(1)课程建设。一体化课程建设,要求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一体化教学的师资、教材、教学场地诸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表现形式是按职业技能需求不同分别制订课程建设方案。(2)师资建设。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提高教师的一体化教学水平,成立一体化教学教师团队,并从技能训练、顶岗锻炼、专业培训和教学观摩等四个方面入手对团队教师进行培养。(3)评价机制。一体化教学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一体化教学评价机制。一体化教学过程评价阶段,将从课程反馈、学习收获、行为变化和工作绩效四个过程着手;一体化教学过程评价的方案制定,将从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和为什么评等四个维度着手。(4)质量监控。一体化教学还构建了符合一体化教学特殊性的监控机制。一是加强教学秩序的监控管理,二是采用纵向监控和横向监控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

3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为了指导教师理解改革的意义与内容,规范教师授课过程,经过反复地研讨,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被归纳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师教学案例化、学生学习项目化、学习组织职场化、考核方式过程化和资源管理平台化等“六化”。(1)理论实践一体化。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缝对接。理论实践一体化方面的重点在于教师团队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打破原有的知识组织体系,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设计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2)教师教学案例化。通过实践项目和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以案例驱动教学,并通过案例传授完成知识的讲授。案例选择必须以应用技术能力需求为目标,将知识模块分解到教学案例中,通过案例讲解行业技术要求及标准。(3)学生学习项目化。通过学生做项目为主的任务驱动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生学习项目化方面的重点在于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合理的项目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展情况随时调整,以适应学生学习过程。(4)学习组织职场化。通过“1-7项目组”的组织方式,提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学习组织职场化方面的重点在于对不同的案例,要选择合适的学习组织方法。(5)考核方式过程化。通过学生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将传统的理论能力为主的纸质考试向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过程性任务考核转变。考核方式过程化方面的重点在于要按照应用技术能力需求与知识模块的分配,设计过程考核,分别对项目组不同的角色分工进行不同的考核。(6)资源管理平台化。通过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集中管理,使教学资源在教师之间实现共享和共建、学生自主利用。资源管理平台化方面的重点在于学院要构建并提供管理资源平台,为教学资源、课外答疑指导、项目组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4师资技能要求与培养

4.1师资技能要求

围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学生层次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及标准,提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提升就业竞争力”,参与改革的教师应具备以下技术管理能力:(1)能够熟知软件工程行业的研发管理标准。(2)能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独立解决企业软件研发中的实际问题。(3)能够有一定的以项目案例为驱动的教学技能;能够借鉴企业授课方式,实施“案例式教学、项目驱动学习方法及1-7项目组组织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4.2师资技能培养

在师资技能培养中,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将一线的工作经验带入课堂。但企业员工频繁跳槽也加剧了兼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所以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才是一体化教学改革师资技能培养的关键[6]。具体措施,一是选派教师进入企业工作和学习,按照先进技术学习、项目管理方法和入职顶岗锻炼等三种方式,为一体化教学项目储备技术和管理资源。二是加强培养效果的考核。在企业学习过程,由企业进行监控与考核。教师返校后,需进行“三个一”考核,即一场技术报告,一个独立项目,一节课程教学。

5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5.1一体化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体系

为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取得预期效果,经过广泛研讨,我们制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质量监控实施办法》中从三个角度对效果进行考核。一是教研室考核,主要对课程改革方案及教学规范性进行考核;二是同行考核,主要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三是学生评价,主要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分值在总评价中的比例为4∶3∶3。考核采用调查表形式,分为“好”、“较好”、“一般”及“不好”四个等级。考核分别由质量监控组及学生工作组负责,考核结果交给数据分析组,进行横向与纵向数据对比分析,归纳典型性问题,并提交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研讨,分析原因并提进策略。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学期学院会适时召开教学研讨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共性问题。教研室在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召开不少于3次的专题教研活动,解决项目中的具体问题。学生工作组召开不少于2次的学生座谈和2次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

5.2一体化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结果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软件工程专业三个专业方向共计18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试验,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纵向和横向分析可以看出,从教师能力、师生认可度、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教学规范与保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的教师通过在企业系统锻炼,对工程项目开发的整体能力明显增强,对教学案例和学生学习项目的设计能力有明显提高,在“企业锻炼对提升双师型能力的影响”调查中,认为“较大”及以上的教师达到100%。(2)师生对一体化教学改革课程认可度提高。从调查结果来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体会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在教研室、教师与学生层面的认可度“(较好”以上)平均达到97.41%,其中学生层面认为“好”的达到95%。从学生期末评教结果看,18门课程最高值为96,最低分为87.03,均在“良”及其以上,其中有14门课程评价为“优”。(3)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明显,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在连续两年的麦克思《平顶山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竞争力全校排名第一,就业竞争力指数从2012年的91.9%,上升为2014年的94.8%,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从2012年的3565元,上升为2014年的4253元,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生的平均月收入水平。

6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文2

关键词:图像处理;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1.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问题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逐渐采用了项目驱动下的探索式学习模式,提出“图像处理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的课程教学改革。

2 图像处理课程分析

《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网站以及广告业的蓬勃发展,更使该课程充满生机。从开设图像处理课程以来,软件从最低版本到现在的PS5,更新换代快,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坚持使用较稳定较新的软件进行教学,同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创意设计能力,锻炼学生动手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院最初该课程没有独立,Photoshop知识依附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随着岗位分工的细化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专业的图像处理人员,于是开设了图像处理相关课程并得到迅速发展。制定了教学大纲,规范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实践操作。从2009年底开始研究项目化课程改革,重构课程教学体系,以突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图像处理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1:1的形式,即先在教室上两节课,进行理论和操作知识的讲解,以后再在机房进行实操训练,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间断,使得学生跟不上或者忘记原先所讲授的知识,更不能突出“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一体化教学改革。我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与实践计算机图像处理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研究,实现“教、学、做、评”一体,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因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相继开展了两次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岗位需求调研,采用企业走访、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网络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结果显示,网页设计与开发以及多媒体技术方面的需求占总人才需求岗位的30%,而网页美工又占了网页设计与开发的需求量的34%。

3 图像处理一体化教学的解析与实施

在教学中我们把整个图像处理课程分为三个大部分来演练,分别为数码照片处理、平面广告制作和网页图形图像处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更有效的促进一体化教学。

3.1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图像处理》课程的开发思路,首先根据人才市场、多媒体企业、行业所需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定课程指向的职业岗位为:数码照片处理、广告图像处理和网页图像处理等,根据职业岗位对态度、技能、知识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从职业岗位中选择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重构教学内容,然后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总体设计,包括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技能训练、考核评价和教学资源,然后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实施,通过督导组、学生、同行评议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教学总结与改进,推进课程的改革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培养图形图像处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构建了“模块式技能训练——项目演练”的实践课程结构,前大半学期以知识模块的形式进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在后半个学期以综合项目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得到整体的提高,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其次实施“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建在实训室,把理论课堂与实践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通过精选案例,把知识点融入到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做到“知识案例一体化”,采用任务分解法使困难的问题简单化,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做、评”一体,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3.2 教学内容的整合

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项目,12个具体的知识模块。形成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同时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竞争力,尽可能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制定了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整体设计、单元设计、PPT课件以及教案,实验实训内容以及实例素材等。

课程主要以了解和掌握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同时引入大量实例、企业案例和一些项目的形式进行讲练结合、任务驱动式的教学,使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之时又能提高图形图像处理和创意设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紧密围绕工学结合,模块技能化的教学形式进行多元化发展,并签订了阿拉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春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易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作为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3.3 教学改革

通过斟酌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教学方法改革:由原先讲授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转换为启发式和案例式的互动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插入大量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将知识由难化简,同时采用课堂互动的方式,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考核方面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组成,更好的反应了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表现。

(2)教学模式改革:在工学结合背景下课程初步展开了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知识模块整合,确定大量教学案例,将知识点以模块案例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学期最后按照企业岗位的项目要求进行项目化训练。如图1所示,采用模块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自编了一套实验文档,包括基本任务+扩展任务+课外任务三部分。

图1 一体化教学模式

(3)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板书、PPT课件,教案,整体设计,单元设计,课程视频演示,统一控制操作演示等。应用这些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反映良好。

(4)以赛促学,以考促学:在职业技能考证方面,引进ADOBE产品认证证书,通过率95%,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再通过各级别的竞赛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学以致用,牢固掌握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平面设计和处理能力。多名学生获得了各项大赛的奖励。

4 结束语

基于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实际任务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因此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很适合于整体教学。

从学生就业方面来看,经过多年的教学后,大量毕业生都在从事图像处理、美工和网页设计等工作,并从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很多毕业生成为企业的骨干设计人员和制作人员,这也真正体现了该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彤彤.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J].职业.2011(11):177.

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文3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基础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33-02

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化改革,它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任务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起引导、指导与辅导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在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与之前相比有三个转变,即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

目前,一体化教学改革正在高职院校全面铺开, 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更新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总体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在新形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教师方面的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协调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分析、讨论和探索。

一、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之前,虽然教师首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造,用一两个项目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范围广,教师对该选择哪些项目拿捏不准,总觉得选择的项目有种种不足,如项目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知识覆盖面不够,容易对学生的职业能力造成缺失;项目的来源和内容过于简单化和随意性;项目之间缺乏有效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已经完成了一个个的项目训练,但一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综合性项目,学生就会束手无策,即学生仅能完成工作过程中的某个独立任务,而无法独立完成整个工作;同时对操作性强的章节,容易对教学内容实施一体化改造,而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内容,很难融合到具体的项目中,教学内容有缺失等,这些都是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先做,教师后教,但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甚至是零基础,有的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结合到实际的操作应用就无从下手。况且与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匮乏,即没有相应的应用范例、视频资源让基础差的、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先行了解,自行学习,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给这些学生讲解相关项目的应用案例,学生也无法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相关项目的感性认识,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让学生练习的项目或教学案例单一,无专业特色,也无法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案例学习。

(三)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存在不够协调的问题。实施一体化教学后,教师通常错误地认为:进行项目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做与练,让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进行实践操作,从中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教师只负责指导即可,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以对知识尽量淡化或不讲,不必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支撑知识,这些思想已经走进了教与学的误区,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开展。

二、解决一体化教学问题的对策

对教师的问题,首先,我们对教学项目的设置不要追求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我们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通过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实践中获取不断充实、完善、改进、提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得到成就感。

其次,教学设计要打破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学项目不但要融合各专业学生的特色,同时更要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让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基础并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转变教与学的模式,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每个模块的教学都应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应用、综合应用、高级应用。基础应用是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对办公自动化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高级应用是每个模块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的能力向高、精、深方向发展。

对于学生的问题,首先认清在新形势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正在加大。因受高校扩招的影响,来自各地的高中生、中职生、技校生及职高生纷纷涌进高职校园,高职入学新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毕竟原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没有顾及到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这样就会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故我们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的项目不能是单一的,它还应具备专业特色,并能让基础不同的学生从案例资源库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项目。通过不同案例的学习,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学生自己最清楚,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来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从过去的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感兴趣到体验快乐,并逐渐向志趣方向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及相关教学资源库建设,如建立与项目相对应的应用范例、视频资源库,让基础差、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先行观看相关案例的视频资源,从中学习了解,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否则,我们一体化教学的“先做后教”的教学原则将无法实施。故完善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将无疑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高职的教育特色、形成职业意识的有效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成为职业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我们遵循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是以做为主,以做为基础、以做为方向,做是学和教的基础和出发点。故我们教师应该首先纠正原先的错误认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以学定教,以学导教;同时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做,而且还要教会学生领悟为什么这样做,这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

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我们所要达到的改革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解决方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使经过本课程体系学习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使用计算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类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必须构建与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资源、管理制度、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

对于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通用操作能力以及与专业知识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才能使教学从传统的“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转变,这需要我们通过收集资料,总结及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每一章节的内容,让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对做什么事或具体的项目都作认真的分析讨论,不断丰富、充实我们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案例不仅要融合各专业学生的特色,更要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转变教与学的模式,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推进,让每一案例或项目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能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缺失。

对于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大,要实施的教学项目多,如果没有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为了使我们的一体化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了常规的教学管理外,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集体备课、学期听课、测试评估及学生评教等,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的制定,对于实现课程一体化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毕竟科学可靠的教学评估体系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我们只有秉承对教学评估标准的全面性、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的原则,才能激励、促进教学良性健康发展。为此,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我们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学生评价、目标评价三结合的评价激励办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首先分组讨论总结项目实施过程,填写《项目实施评价表》,通过自评、每小组派代表集中汇报工作情况并相互评价,最后教师集中逐一点评项目实施情况。

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保障

进一步完善与我们一体化教学相关的资源库建设是成功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对于学生而言,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面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对社会及企业的认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它能辅助教学的开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极大转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得到充分积累,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只有完善我们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创造”的实践能力才会成为人们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

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素养人才,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强有力的改革。为止,我们应尽快落实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及进行相关教学资源库建设,整合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并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课程的全部内容按照层次和递进关系划分成模块,使理论内容、实训项目和技能训练整合在一个模块中,使多个模块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连贯、系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

[3]吕聪敏,赵悦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2007(7)

【课题项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科研项目(2013zz21)

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文4

关键词:Linux;教学方法;理实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2

Linux以其较低的购买成本、实施成本和维护成本,日益成熟的技术实力及嵌入式领域的天然优势得到了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国家机关、外事机构、企事业单位环境中。随着Linux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对Linux技术人才的需求空前膨胀,但与广阔的市场需求相对应的却是Linux人才的严重匮乏,不仅高级的专业型Linux技术人才缺乏,就连基础应用人才也没有形成规模。红帽的调查报告显示,对Linux人才需求最多的是IT行业,主要集中在软件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招聘企业主要以中小型IT企业为主。在Linux岗位具体需求方面,开发类岗位与运维类岗位均人才需求旺盛。在开发类岗位中,软件开发超过8成,软件测试占1成。运维类岗位较为均衡,系统管理、技术支持、网络管理均需求较大。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所以学校的课程教学要紧跟市场需求,才能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我院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的Linux课程教学。

1 以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确定培养目标

基于Linux或windows企业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能力是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岗位的核心能力。而Linux课程正是培养学生基于Linux平台配置与管理企业应用服务器的能力。所以本课程对本专业的典型职业岗位中的核心能力有直接的支撑作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shell命令,用户及组的管理,常见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能够进行简单的shell编程。

(2)能力目标:能够基于Linux平台对企业服务器进行配置和管理,能够分析和解决系统问题,能够对网络进行架构与设计,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

(3)素质目标: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沟通,有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里面,Linux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先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和《Windows 2003 Server的管理》这两门课,将有助于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可进一步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课程。

2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按照“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和开发一系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做、导、考一体化”,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最终培养学生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岗位技能。

在一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之后,经过一轮教学试验,认真收集主讲教师、学生、督导、课程开发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的多方反馈意见,科学评估教学效果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进行下一轮课程开发,从而优化和完善学习情境和教学单元的设计,直到开发出既适合工作岗位需要、又便于组织教学的学习领域课程。

3 面向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Linux课程经过不断改革,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学体系,总结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是按照“任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化,强化能力培养。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内容,本着知识够用适用的原则,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按照“相关知识”、“项目设计与准备”、“项目实施”、“企业实战与应用”、“故障排除”、“拓展提升”的梯次进行组织。在“相关知识”环节,我们做到明确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展示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在“项目设计与准备”环节,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对项目仿真示范;在“项目实施”环节,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实践操作,教师从旁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企业实战与应用”环节,以具体案例为载体,配以案例分析,最终提出完整解决方案,掌握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从而达到对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在“故障排除”环节,对服务器配置常见错误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培养对服务器常见故障的维护技能;在“拓展提升”环节,提供一个更加完备的工程项目,包括项目背景、网络拓扑、深度思考等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Linux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引导法,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以赛促学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1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通常,人们都利用虚拟机软件搭建Linux的实验实训平台,并在虚拟的Linux 操作系统中演示其各种实验。但是使用虚拟机软件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学生不用担心操作系统损坏而无法恢复,因为有备份文件在。通过对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回访调研发现,即时你能够在虚拟软件上完美的做出各种实验,未必就能够胜任真实的实验环境,因为没有一个企业会用虚拟机作为自己的Linux平台。说明虚拟软件技术在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与企业应用相脱节。

因此建议在校内实训室直接把理论和实验课合并教学,学院有专门的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为Linux实验教学提供场所,实训室可以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为实训教学的实施提供硬件保证。所以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以技能训练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案例教学法

每个典型的工程项目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案例,例如“samba服务器的故障排除”,“apache服务器的虚拟主机设置”,“邮件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器的架设”以及“防火墙的配置”等项目。在samba服务器的故障排除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先抛出一个典型故障,让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找出故障的原因、进行故障调试和排除。如果学生懂得排除故障了,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抛出工程项目中发生的综合性故障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而排除故障。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研究故障现象,不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保证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企业真实项目。如apache服务器的配置与故障调试项目。首先,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项目需求,让学生对项目有个基本的了解。教师分解项目任务,下发项目任务书。其次,教师就相关的知识,准备一些对应的小案例,用案例来引领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的基本应用,以便能够更好的把知识应用到项目上。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关联知识后就开始分组,引导每组学生去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方案,教师对学生制定的方案进行完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学生分角色开始实施具体配置方案,项目实施完成后,需要将项目进行测试,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态度等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最后,由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点评方案实施情况,讨论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对于项目完成较好的小组,给以项目成果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进一步拓展提升。对于项目完成较差的小组,要给以二次机会,直到他们熟练完成任务为止。

4.4 以竞赛促学法

为满足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要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企业帮助培养师资,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把优秀的企业案例、工程项目等资源引入课堂,学校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实习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2012年12月份举办的“厦门市首届高职软件专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比赛”,其中有部分就是关于Linux的知识,通过我们学校和企业的联手培训,我们的参赛学生均取得不菲的成绩。以后加强校企,联合组织各种竞赛,通过以竞赛促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社会竞争力。

5 结束语

Linux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行很强而技术更新又特别快的课程。教师在寒暑假要多下企业锻炼实习,把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理论、实验、实训各个环节的技能培训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际需求实施教学与培训,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Linux教学体系,树立以能力为本和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虞江锋.Linux网络系统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0,3:59-61.

[2]羊裔高,张伟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95-96.

[3]唐建清,穆振海,邹国霞.Linux在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J].软件导刊,2009,7.

[4]张大雷,孙淮宁.教育系统中推广Linux软件的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

[5]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职业教育,2012,9.

[6]柳义筠,熊建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高职Linux课程教学模式[J].2009,7:7459-7450.

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文5

通过对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教材的调研,分别分析了机电一体化传统教材和以项目式教材的内容体系,并指出传统教材和项目式教材在编写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通过在教材中开辟“小栏目”的方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实用性,并体现教材特色。最后对传统教材和项目式教材内容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给出项目式机电一体化技术教材内容体系的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内容体系;项目式;小栏目;特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48-01

1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从机械电子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典型产品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实质及机电一体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综合这些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传统教材的内容体系

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五大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机电一体化是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其主要相关技术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即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化传统教材正是按照以上机电一体化的五大组成要素或六大关键技术而构建内容体系的,其典型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表2所示的内容体系,全书围绕机床工作台的驱动这一大项目,以进给传动机械系统、工作台单片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步进电动机的环形分配系统四个分项目分散于对应章节内容的最后一节,通过四个分项目来串接整个教学内容,并在最后一章列举了其它机电一体化项目教学案例。表2所示的内容体系将子项目和章节内容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既实现了项目式教学模式导向的目标,又不失传统教材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学生在学习各章节并完成相应子项目的过程中均要考虑对总项目“机床工作台驱动”这一系统的影响,由此使学生形成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思想,而“系统论”正是“机电一体化”的精髓所在。

在编写项目式教材的过程中,除了考虑要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还要考虑所选项目的针对性和难易程度。

4 增设“小栏目”体现教材的特色和亮点

小栏目是以“豆腐块”的形式置于章节的前面、后面或穿插在章节内容中间,并以不同于正文的字体或字号来表达。例如,开辟一些实践性、经验性和工程性较强的栏目,如“工程背景”、“选用思维”、“应用点评”、“工程案例”等,以引导学生培养工程意识;也可增加如“知识目标”、“小结”、“延伸阅读”、“学习方法”等栏目,一方面可以方便学生自学,另一方面可体现相关技术应用的最新成果、研究的前沿热点等,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5 项目式教材改革举措

将传统教材和项目式教材内容体系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一本理想的机电一体化项目式教材除了要体现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导向外,还应完整传达机电一体化的知识体系,所选项目要具备典型性、难易适中,与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同时,可通过增设的小栏目的方式,以引导学生培养工程意识、增强可读性、趣味性、方便自学等。

参考文献

[1]徐航,徐九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晓苏,范超毅.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教学评一体化案例范文6

【关键词】多元整合;职业学力;教学做评合一

一、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的现状

教材建设是高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高职教材的改革与建设,开发出既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又满足职业发展要求的教材。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选用的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借用本科的“学科导向型”教材。这类教材忽视了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差异,偏重于人类职业行动历史结晶中的“知识结构”,而轻“业务结构”。另一类是基于德国“双元制”和新加坡“教学工厂”等人才培养模式,编写的诸如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工作过程导向”教材。此类教材混淆了教育过程和工作过程的概念,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过程规律,侧重于人类职业行为历史结晶中的“业务结构”,而轻“知识结构”。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在“工作过程化课程”中扮演的是“工具理性”的角色,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铺垫,“职业认知”缺乏渐进性和系统性,可迁移性差,发展后劲不足。

二、多元整合型一体化教材的出版

在中国即将迈入“十二五”之际,面对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从“培养制造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转型。课程设计也需要从“专注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专业能力培养”,向“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兼顾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突出‘解决问题’和‘革新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整。与此相适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率先在全国实施了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主体的“多元整合型一体化”系列教材的开发。

“多元整合型一体化”系列教材,是在原有的学科型教材和现有的工作过程导向教材的基础上,以“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基本内涵,以多维“整合论”的“健全职业人格”③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学力”,特别是“学习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方位训练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中国创造”之经济管理人才的21世纪新概念教材。教材以各领域“高等职业知识的纵向铺垫”为经线,以“业务要素”的“同步链接”或“横向穿插”为纬线,依照“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建构课程的“职业学力结构”。

三、多元整合一体化教材《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的基本思路

下面以我院编写的“多元整合型一体化”教材《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为例,介绍其基本思路。

(一)关注“工学结合型”教育所要求的“双证融通”与“互补”。

在把会计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与标准的同时,着眼于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重要区别,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学力”,特别是“学习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方位训练,提出了建构以“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基本内涵、以多维“整合论”的“健全职业人格”为导向的教材赋型机制的更高要求(见表1)。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7种会计核算方法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而且还能掌握适应产业升级、工作岗位变迁要求的7种职业核心能力,即“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能力有关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一般职业道德。

表1 “健全职业人格导向”的“职业学力”结构表

健全职业人格导向 职业学力 领域 内容

职业知识 专业知识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7种会计核算方法)

职业核心

知识 “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详见本教材“附录一”)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详见本教材各章后“单元训练”中“实训操练题”的“专业能力领域”

职业核心

能力 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7种职业核心能力)。(详见本教材“附录二”表2-2-1-2)

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

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一般职业

道德 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良心、

职业作风

(二)紧紧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依照“原理先行、实务跟进、案例同步、实训到位”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展开教材内容。

(三)“教学”、“训练”与“考核”环环相扣,“案例”与“实训”的比例适度加大,引入了兼顾“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全面考评体系。

(四)以“问题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全书。

四、多元整合一体化教材《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的特色与创新

(一)创新了教材编写的体例,采用“原理+实务+案例+实训”多元整合一体化模式。

每章的内容都由“学习目标”、“单元教学”、“单元训练”和“单元考核”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是指通过每章学习,要达到的理论目标、实务目标、案例目标和实训目标。如第一章理论目标是:学习和把握会计的概念、特点、基本职能、对象和目标,会计的基本前提与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等陈述性知识,并能用其指导“总论”的相关认知活动。实务目标是:学习和把握资产和权益平衡表编制、利润计算、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及“业务链接”等程序性知识;能用所学实务知识规范“总论”的相关技能活动。案例目标是:运用所学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知识研究相关案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特定业务情境中分析问题与决策设计的能力;能结合“总论”教学内容,依照“职业道德与会计伦理”的行业规范或标准,分析会计行为的善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实训目标是:引导学生参加“会计概念和基本理论运用”业务胜任力的实践训练。在其了解和把握本实训所及“能力与道德领域”相关技能点的“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切实体验“会计概念和基本理论运用”各实训任务的完成,系列技能操作的实施,《资产和权益平衡表编制实训报告》的准备与撰写等有质量、有效率的活动,培养其“会计概念和基本理论运用”的专业能力,强化其“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和“革新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初级),并通过“顺从级”践行“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守则”等行为规范,促进其健全职业人格的塑造。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包括“引例导入”、“教学环节”、“本章概要”三部分内容。全书以“引例”方式导入,共设计了9个“引例”,旨在为每章的单元教学提供“学习情境”。

“单元教学”的理论、实务、案例等教学环节,采用简洁、直白的方式,系统地展开各章“专业陈述性知识”、“专业程序性知识”和“专业策略性知识”。针对这些应掌握的各项知识,同步穿插了“同步思考”、“同步案例”、“业务链接”和“职业道德与会计伦理”等栏目,为各章理论目标、实务目标、案例目标、实训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书116道“同步思考”、“同步案例”、“业务链接”和“职业道德与会计伦理”问题,旨在既有助于每章理论目标、实务目标、案例目标、实训目标的实现,又为章后的“单元训练”提供系统的知识铺垫和业务示范作用。“单元教学”最后部分“本章概要”,通过“内容提要与结构”、“主要概念、观念和公式”和“重点实务和操作”等形式,既对“单元教学”中学生应重点把握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操作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又对学生在“单元训练”中应掌握的重点提出了要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部分“单元训练”,通过“理论题”、“实务题”、“案例题”和“实训题”四大类型的自测题和主观题两类题型的操练,使学生复习和巩固“单元教学”的习得,促进其“学习迁移”,强化“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学力结构”的阶段性建构。受教材篇幅所限,每章“单元训练”只保留了理论题、实务题、案例题、实训题的主观题部分。

第四部分“单元考核”,是对“单元教学”和“单元训练”成果的全面验收,旨在通过“理论考核”+“实务考核”+“案例考核”+“实训考核”的多元整合、突出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来评估学生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方面达到的阶段性水平。

(二)教材资源丰富多彩,“主教材+助学光盘+网络资源包”形式多样。“多元整合型一体化”教材除主教材外,还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助学光盘收纳了涵盖每章“单元训练”全部自测题在内的“自测及考核”系统和“课业范例”两部分内容。全书共设计730道自测题、20道课业范例。《网络资源包》包括PPT电子教学课件、《习题、答案与提示》(涵盖各章全部自测题、主观题)和各章学生考核手册三部分内容。大家只需登录到东财出版社的网站省略就可下载,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课后自学辅导、训练和考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三)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自动化、无纸化,符合会计成本效益的原则。助学光盘的“自测及考核”系统是东财出版社专门开发的软件系统,具有随机组题、自动评分、显示答案和输出成绩单等多种功能,使学生的课后训练、自我测评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无纸化,解除了教师出题、阅卷之苦,符合会计成本效益的原则。

(四)充分体现了“教、学、做、评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职教新理念。“课业范例”为每章“单元训练”中的案例分析题和实训操练题提供了示范、参照作用,化解了学生完成课业中的难点,为学生独立、顺利完成课业提供了帮助。

(五)教材各章“单元训练”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考核标准、题型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一致,有助于“双证书”制度的推行。

如何培养适应中国产业升级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兼备的,具有“健全职业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如何使我们的课程改革、建设与我国的产业需求保持同步?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共享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宝贵资源,还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多元整合一体化教材《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许景行.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M].大连:东北财大出版社,2010.

[3]周雪艳.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M].大连:东北财大出版社,2010.

[4]梁胜龙.高职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