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财务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财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财务制度

乡村财务制度范文1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设想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于1997年1月1日和1998年1月1日起实施。近几年来,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不断地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笔者就实际工作中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想法,以求抛砖引玉促进工作。

一、关于预算平衡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这条规定对一般事业单位来讲是可行的,也是应该必须做到的,但有时候对于一些定额或者定向补助的事业单位以及自收自支未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则不太适合。例如,在现有资金不足又不得不开展的业务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只能借入资金解决。按照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借入款项不能作为收入入账,那么年终决算时会有部分借入款项形成的支出难于全部结转,否则将会导致赤字。同样的例子实际工作中还有存在,建议该款修改为: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一般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二、关于会计核算内容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涵盖的核算内容就当前来看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笔者认为应增加以下内容:

(一)累计折旧

现行事业单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日常只反映账面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其使用价值或效能会愈来愈低,相应内含的价值也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导致资产虚置,形成账实不符,从而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而且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能够带来一定的收入,则不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还会造成收支不相匹配,进而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增加折旧的核算,可设置累计折旧科目,该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同时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并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增加折旧费明细科目。这样,在固定资产发生增减时,可直接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二)在建工程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设置“在建工程”科目,而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如固定资产的自行建造、安装及装修等都有一个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客观上需要一个会计科目归集建造、安装及装修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因而应设置“在建工程”科目,待工程完成后,全部费用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三)低值易耗品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设置“低值易耗品”科目,只是规定了凡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一般设备为500元,专用设备为800元),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其余的财产物资列入“材料”核算。这样,事业单位日常购置的非批量家具用具、小型设备、耐用办公用品,从管理和效益的角度出发,往往既不宜在“固定资产”核算,又不宜作为“材料”核算,客观上要求设置“低值易耗品”科目合算。“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以“五五摊销法”为宜,购置时,借记“低值易耗品--xx”,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投入使用及报废时,分别借记“事业支出-低值易耗品”,贷记“低值易耗品--xx”。

(四)委托贷款

当前,部分效益较好的事业单位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较大数额资金闲置的情况,若将其存入银行,利率很低,投资于股票和债券收益仍相对较低,且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某单位急需资金,贷款手续短期内又难于办妥,且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又没有还贷风险,就可以委托银行对其贷款。这样就涉及到“委托贷款”的核算,可设置“委托贷款”科目。办妥委托贷款手续时,借记“委托贷款”,贷记“银行存款”;收到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收入”;支付银行委托费用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收回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委托贷款”。

三、非货币易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涉及“非货币易”的内容,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客观地存在着非货币易。例如广播电视、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介为社会提供广告服务,若对方出现现金支付困难,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广告业务委托方以一定的实物资产抵付广告费(如果不接受实物资产,将导致该项收入的流失),这就是典型的非货币易。帐务处理时,若该非货币易已经财政部门批准,则借记“固定资产--xx”(或“材料-xx”,或“低值易耗品-xx”,或“事业支出-xx”),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指在对方支付少量货币资金时),贷记“事业收入”;若未经财政部门批准,则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其他的例子还有“以物易物”等,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非货币易”进行帐务处理。

四、关于会计报告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说明,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及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为便于领导决策,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以及及时纠正实际工作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财会人员还应定期编写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与上述“会计报表”的内容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以数量信息和货币信息为主,但同时有大量的文字、非货币性信息并重,因而宜称作“会计报告”。从会计报表的组成来看,“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宜改“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因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静态的财务状况,而收入支出则是反映动态的财务状况,二者共同集中在一张报表中揭示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因此,应将“收入、支出”项目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其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部分予以反映;收入支出总表应按月结出余额,以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相关科目对应一致。另外,部分预算外资金较多或有一定经营项目的事业单位还有必要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对其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分析利用,掌握事业单位现金变动情况,帮助编制货币资金收支计划,考核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

五、关于记账凭证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收款、付款、转账三种格式的记账凭证,这对于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是适宜的,但对于有些财务收支总量不大、业务量较小的事业单位则显得没有必要,这样的事业单位采用单一各式的记账凭证更为适合。因此应规定:事业单位的记账凭证可由“收款、付款、转账”三种格式或“单一格式”,据实选择采用。

六、关于会计科目的名称

会计科目是把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管理的要求作科学的分类后确定的名称,每一个会计科目都应明确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要遵循完整性和互斥性原则,即会计科目既能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又要概念清楚、直观、明了。根据以上要求,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个别会计科目的名称宜稍作修改,如“应收票据”,该科目的实质内容是“应收的款项”,而不是“应收的票据”;再如“销售税金”,该科目的“销售”二字很容易让人误解,其实,事业单位除“销售”以外的其他应税行为如广告收入亦应纳税,但其非销售行为。为此,笔者建议改“应收票据”为“应收票据款”,改“应付票据”为“应付票据款”,改“销售税金”为“税金”。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经济科学出版社.

乡村财务制度范文2

一、问题及原因

(一)乡镇人民政府往来款项管理中存在许多不符合会计制度的问题:1、挂账时间长;2、核算内容杂,有专款结余、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应由个人支付而未向个人收取的多年挂账、已交付使用的未决基建支出等。3、余额大。

(二)乡镇违规购车现象十分普遍,超编制、超标准配车比比皆是,而且购车手段也是五花八门。违规购置车辆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以下设的附属单位的名义购置;二是通过拨款或借款给私营企业,由私营企业出面购置,汽车直接挂私企;三是通过借款给本单位职工,以个人名义购置:四是购置非集团控购车型;五是在购置标准车型后进行大量的改装,提高排量和车辆综合价格。总之,想方设法逃避集团购买力和政府采购的监控,以达到超编、超标、超额购车的目的。

(三)村级财务管理弱化。缺乏一整套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有些地方村务公开并未形成制度化,民主理财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村级财会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很低。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现在的乡镇特别是财力弱的乡镇难留住有学历又有会计工作经验的骨干。二是忽视了对基层会计人员的重视和培养,影响了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工作热情。三是业务管理工作不到位,缺少正常的监督检查。例如:违规购置车辆不仅大大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给国有资产安全带来隐患,并且为公车私用提供了便利,也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群关系。

二、几点建议:

(一)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管理,乡镇往来款项的核算应严格按会计制度规定,每年清理,减少挂账。

乡村财务制度范文3

【关键词】 规范; 村财乡管; 核算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新疆巴州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提高了乡村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按照自治区的规定,对经考试合格的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保障了全州农村财务核算的顺利开展。

一、新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衔接顺利,过渡平稳

2008年8月,巴州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对库尔勒、尉犁、和静、和硕、博湖等县的7个乡镇进行了调研,从2005年起,这7个乡镇所属村级财务已经100%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县财政、乡财局和农经局的同志提供的材料表明:全县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提高,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白条入账的现象。各村村民按照本村的人口、经济业务规模大小,推举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里的一切支出必须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乡农经站对被的村级集体经济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被访的村民都能对村里的支出说上一二,对村里的民主理财、支出和村务公开比较满意。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农经发〔2008〕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记账业务。

在调研中发现,各核算单位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该电算化软件基本能满足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的需要,也能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该核算软件操作简单,便于学习掌握,全州村级核算统一配备同一套软件便于软件供应商统一培训和售后服务,缺点是无法用一套软件同时核算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普及使用程度各县也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县、乡财政的状况不同。在调研时发现,和静县、尉犁县的乡镇农经部门会计人员仍在通过手工记账、算账。

为了全面了解全州农村财会人员的情况,我州向各县发放调查表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村,无证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基本不懂汉语言,个别村仍存在着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的现象,更换、变动会计人员比较频繁;无证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会计人员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二、当前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村级账务核算内容不全面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经济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除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外,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二)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会计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边干边学,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严重缺乏,既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因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三)加强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亟需改进。

巴州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少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表述、沟通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得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都没有填写;账簿使用存在随意性,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普遍没有缴纳印花税;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没按纠错规定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四)加紧制定和出台《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确保农村经济核算安全、完整

2006年,农业部发文提出将制定《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要求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据此建立和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但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仍未正式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建立只能由会计人员依据其他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和经验探索建立。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显而易见。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促进村级记账健康发展

(一)立足当前,规范农村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队伍

当前,农村乡镇正在积极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农经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所根据改革进度,目前是集中核算乡镇级财务收支。根据实际,建议现阶段我州应采取乡财政所和乡农经站并存,共同完成乡、村财务核算的方式,随着乡镇管理体制的推进,适时提出将农经站划并到财政所集中核算,这样既可减少人员,又可统一管理村级核算。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乡农税所(财政所)工作人员从过去的收农牧业税,转为为农村服务、核算转变;这些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少数民族人员比例大,收税是专家、是内行,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是新手,需要重新学习。

农经部门长期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核算,有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财会队伍,一些农经站从1993年就开始为村级财务记账;在调研中,这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

建议“村财乡管”目前仍由农经部门管理、记账;财政部门待条件成熟时将核算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给行政村,由农经部门统一核算。

鉴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一步改革将到乡一级,财政所同志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议财政所和农经站两个部门仍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划并事宜。

(二)积极从法律方面探索乡级财政、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权限

乡财政所、农经站目前是依据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村财账务工作的,是遵从改革阶段的行政规定。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法制化建设正在步入正轨,村级账务机构也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审批和管理。只有通过规范的“记账”许可的申请和批准,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章第十五条之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之规定,通过修订《农业法》、《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授予乡级核算机构法定记账权限,村级账务的核算才能符合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体现村民权益,保障机构合法运行。

2009年7月6日,在笔者修改此文时,获知新疆首届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班在博湖县本布图镇开班,该培训班包括汉、维、蒙、回等民族的114名学员参加培训,参加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员,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理财小组人员。新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吴解铭亲自指导,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货币资金管理、家电下乡、会计委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农村综合改革、三项资金管理等涉农政策、业务。

期望国家能够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中国农村的每一个村落,惠及各族农民兄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S].1993.

[3] 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S].

[4] 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S].2005.

[5] 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S].

[6]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S].2008.

乡村财务制度范文4

一、医联体在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中的作用

医联体的出现不仅可以明确各层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大型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和龙头作用,推进形成分级医疗服务模式,而且带动并提升了基层医疗能力,形成功能互补的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区域服务模式。充分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复回社区”的有需就诊、分级医疗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真正体现防治结合的大卫生理念。

二、医联体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国医联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对口支援,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通过带教、培训、进修、定期选派专家等形式将专家资源和技术引入对口支援的社区卫生机构或乡镇卫生机构,实现资源设备共享。

(二)是领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帮助乡镇卫生机构建立一些特色专科,提供特色服务。

(三)是托管,由大医院托管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工作,托管双方实行预约、转诊、配药一体化服务并搭建检查诊断会诊中心平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屏山县人民医院就采用了托管的形式,在托管期间,屏山县人民医院是作为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分院区进行管理;而屏山县人民医院又牵头与屏山县的龙华镇、龙溪镇、中都镇、太平乡四个乡镇卫生院形成医联体采取对口支援的形式,这样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医联体的财务运作模式

为加强医联体单位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医联体的财务管理结合基层医疗单位的特点进行管理。比如牵头的县级医院落实专门岗位对医联体下属单位财务进行统一管理,采取“单位预账户分设、收付分离、采购监管、票据统管”的模式,实行单独核算和考核,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监察、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作为牵头单位的屏山县人民医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依法指导和监督四个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收支活动,依法组织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各核算单位地财务状况。

屏山县医院财务科单独设立了医联体办公室,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其主要工作职责是:1、协助核算单位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预算制度和经济分配方案,及时向单位 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2、设置核算会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核算流程,统一设置帐套,分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分别对下属的龙华镇、龙溪镇、中都镇、太平乡四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会计核算,分单位按月编制财务报表。3、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核算单位地各项财务收支活动,及时制止和纠正单位财务收支中的违法违纪行为。4、根据各核算单位的资金申报计划及时审核划拨有关资金,并将需要支付村级的相应资金直接划入村医生个人账户。5、负责各单位财务管理业务指导和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建立例会和学习制度。6、准确、及时向核算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按要求妥善保管好会计档案。7、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一体化改革服务中心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

屏山县医院财务科医联体会计人员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核算单位报送的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对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并及时向屏山县医院财务科领导及分管院长逐级报告,对记载不准确、手续不完备、票据不规范的原始凭证退回报帐员,并要求更正、补充。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定期结账,定期分单位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与各核算单位报账员做好账目核对工作,以保证帐实相符、帐证相符、帐帐相符。作为牵头单位的屏山县人民医院分别为龙华镇、龙溪镇、中都镇、太平乡四个乡镇卫生院设置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往来明细账、固定资产台账。每月最后一日为结账日,次月5日至6日为上月帐务报帐时间,各乡镇卫生院报账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到屏山县人民医院办理报帐业务,以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会计工作的连续性。

对于药材的支出严格执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原则,不得以购代支,以领代支,以存定销,为确保基本药物货款的及时足额支付,屏山县人民医院直接支付相应金额到“屏山县卫生局基本药物采购资金专户”,由卫生局实行集中支付。对于经批准进行的工程建设资金必须进入“屏山县卫生局农村卫生项目资金专户”,经县卫生局项目办审核后,按工程进度将工程款项直接拨付到供应商或施工单位帐户。

同时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屏山县医院包括医联体的财务进行监管和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县乡村卫生机构的财务行为,不断提高基层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医联体产生的效益

1、医疗资源和技术共享 在现有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基础上,减少资本占用、降低资本成本,形成优势互补,使医疗公共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口支援和远程会诊的形式实现医疗技术的共享。

2、理念的创新 因地制宜,大胆尝试,不断探索适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屏山县人民医院的合作、托管方式以及屏山县人民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监管方式。

3、制度的更新 屏山县县委和县政府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的意见》要求,经过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局党政联席会议集中研究制定了适合屏山县医联体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乡村财务制度范文5

[关键词]村级财务 白条子报账 原因弊端 规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40-01

近年来由于一些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准确、公开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出现个别村干部利用手中权利使用“白条子”入账,从而导致贪污侵占村集体财产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白条子”入账是造成村级财务混乱的主要根源,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白条子入账问题在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甚至几十万元。据近几年的审计统计,我市村组白条入帐占到村财务支出的60%以上,甚至更多,且相对集中于招待费、办公用品购置费、租车费、工程费等,所以村级“白条子”入账现象亟待规范。

一、白条子报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上的误差和依法纳税意识的淡薄

个别村干部认为,支出使用正式发票要纳税,会增加村里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发包工程或商店购买办公用品时,不索取正式发票。

2.乡镇监管村财务的职责没有落到实处

个别乡镇领导对白条入帐问题重视不够,要求不严。虽实行了“村财乡(镇)代管”,但仍然存在大量白条入帐现象。

3.村级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个别村组财会人员对《会计法》等财经纪律、制度了解甚少,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不能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等。

4.财务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白条子入账、假票据入账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5.农村集体财务审查力度不到位

有关部门对农村财务审查仅局限于事后检查,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致使个别村组人员胆大妄为,直至违法犯罪的发生。

6.现行规章制度约束不强

由于现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审计的法律法规对白条子报账现象都没有明确的制约规定,所以执法部门职能弱化、管理制度缺失、处罚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是一个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在管理和处罚执行和力度上的乏力。

二、农村白条子报账的弊端

1.容易造成村集体虚假支出,掩盖村领导不法行为。致使村领导侵占村集体资金。

2.容易给对方提供可乘之机,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3.容易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级管理透明度不高。

4.容易造成经济业务反应失真,给套取现金留有余地,侵占集体资金留下可乘之机,造成集体经济蒙受重大损失。

5.容易造成坐收坐支,给借支挪用也提供了方便之门。

三、规范白条子报账现象的建议

1.加大税法、会计法等有关法律宣传,使乡村干部认识到白条入帐的危害性,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2.各级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加强和规范村级组织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及时公开财务,提高村级财务透明度,从制度上杜绝“白条”入账。

3.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加强审核把关严控“白条入帐”。

4.各级三资中心、经管站要严把入帐审查关,对每张入帐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规范原始凭证,非正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

乡村财务制度范文6

一、存在问题

(一)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统计数字失真,财务管理混乱,弄虚作假等现象在农村还存在。在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监督职能的独立性和会计人员的从属性,会计时时受制于领导,在违法违纪面前,就无法很好地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不具备监督者应有和独立地位和基本条件。各种财务管理在各项财经纪委面前留有形式,形成了“领导式”的农村管理模式。内部监督缺乏根本保证,会计人员根本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对会计人员的平时培训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是持证比例低;二是学历低;三是业务能力低;四是年龄老化。现在的村财会人员,普遍是就地选用,选用办法简单,随意性大,其文化素质比较低,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业务上只能当当“报帐员”,难以正确履行其管理和监督职责;农村财会人员不稳定,相当一部分农村财会人员的聘用由主要领导指定。因此,目前部分财会人员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十分严重,工作上依附权势,不能坚持原则,不能按照规定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农村会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老同志,对会计工作完全靠老经验、老做法,而面对新会计准则及会计法规不认真学习,理解不深、不透,严重影响了日常核算工作的规范性。特别是现在信息时代,农村会计记帐工作还是手工记帐,比较落后,而条件好、发展好的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均已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无纸办公。对于会计平时培训,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没有一个专门的常设培训中心,即使培训由于没有相应措施,也是蜻蜓点水,起不到很大的作用,致使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跟不上新知识的更新,造成一些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面窄,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会计机构人员管理混乱,影响了会计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入口把关不严。《会计法》明确规定,对于从事会计专业的人员都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乡村有些会计人员 ,根本没有经过统一的会计从业资格培训考试,有的财务部门人员配备不齐,混岗严重,有的财务人员即从事记帐,又从事出纳,严重违犯了《会计法》规定钱帐分管的原则,加上人员频繁调动,阻碍了乡镇财会队伍的正规化和长远化建设。

(四)会计政策、法规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够

《会计法》《会计人员基本工作规范》及系列会计制度的出台,使会计工作的要求比以前更加细化,更具有操作性,但是由于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有一些规范也就成了一纸空文,特别是单位内部的财务检查及审计等部门的检查,也存有一定的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对于违反《会计法》及财务纪律,乱收费、乱罚款、乱支出的单位或个人只是进行象征性处罚,而很少因为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而受到制裁的。

(五)乡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财务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各种补助、补贴、通讯费、差旅费、公务招待等各项费用的开支未做出具体的制度规定,对于部门和村级的财务检查也未出台明确的规章制度,会计人员在工作时无章可循。

二、主要原因

(一)对农村财务缺少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不力。实施新的刑法之后,检察院不能对村干部进行立案侦查,原因是村干部再也不是挪用、贪污等一些职务犯罪的主体;村干部也不是挪用和侵占单位金钱等犯罪的主体,这样一来公安部门也不能对其进行依法查办;以民事案件立案法院也不能这样做;导致村干部经济问题成为一项法律空白了;纪检机关监督不强。纪检部门只能查处是党员的村干部,不能查非党员的村干部;群众监督力度不够。

(二)对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很到位

表现在如下:村级财务管理公开不力。虽然有些村公开了一些信息但是不具体,较为笼统,对于资金的用途人民缺少了解,去向也不知道;一些村不没有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样人民的民主监督就无法实施了;改革乡镇机构后,经管乡镇的部门和人员相对较少,部门乡镇经营管理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管理放松了;没有落实帐前的审核制度,一些乡镇部门审核不认真。

(三)对农村财务问题重视不够

由于认识上的不同,导致乡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不重视,对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混乱的蔓延,给某些不廉洁干部开了方便之门。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村干部不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一片混乱的局面。

(四)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

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出纳、会计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也“持证上岗”。还有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好恶、凭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

三、整改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好乡村会计管理体制,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工作,凡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一律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采取多样式,如短期培训等形式开展发会计职业道德新准则、新制度为重点的会计人员教育活动,要大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会计的基本内容,对会计人员进行党性修养教育,建立一支讲政策、懂财会、善管理、讲奉献的会计专业队伍。

(二)强化会计监督,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进一步宣传《会计法》,提高社会各界对《会计法》及其他会计法律法规的认识,举办《会计法》和财务制度培训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建立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对于经济业务事项与会计事项有关的人员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实行岗位分离,相互间形成制约关系,定期进行财务检查、财务审计。会计人员加强事业心、责任感,对于各项不符合要求的支出,要坚决给予拒绝。加大乡镇财务公开,对于每月收支情况,及时张榜公布,接受外部监督。实行会计委派制,减小会计人员管理上的从属性,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人员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资金审批和拨付分开,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现金管理规范。

(三)加大对《会计法》等法规制度的落实力度,建立健全乡镇财务管理制度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准绳,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会计管理工作的根本。采用各种措施,加大落实力度,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确保会计标准体系落到实处。对于乡镇财务收支情况,制定各种开支标准和定额,如乡镇干部工资补贴、补助、通讯费和公务接待标准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为财务管理规范运作,提供依据确保乡镇财务公开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