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1

1、发挥政府在体系建设中的调节作用。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高,并不适合纯商业化运作。世界各国大多建立了政策性的担保机构,以支持本国经济产业发展为目的,而非盈利为目的。为保障该类担保业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大都予以资本金的支持,项目若产生赔付,也有政府承担。另外,政府还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形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用担保资金也主要来源于财政,但支持力度仍有欠缺,担保规模仍较小。政府仍需增加信用担保体系中的投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2、政府担保机构需坚持“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政策化资金”的原则,避免过多政府干预。为了保证这种原则的实施,政府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政府不过多承担连带责任,尽可能明确政府与担保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可适时的推出将担保基金委托专业机构运作与管理的模式,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干预,同时又可以利用专业机构的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共赢的局面。

3、不断建立、完善担保机构资金补偿机制。该情况主要针对政府担保机构,因为政府担保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主要依托财政拨款补偿资本金,故其资金来源不稳定、较单一。如何才能解决补偿资金机制,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可定期由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一定比例来补充,或者将中小企业税收总额的固定比例作为担保资金的补偿来源。这样,既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同时稳定了补偿资金的来源。

4、适当调整信用、互助、商业等担保形式的比例,鼓励互助和商业担保组织机构的建立、发展。这是优化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结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作为担保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1)支持中小企业建立互助担保组织。受资产规模及企业资信等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单个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自身力量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众多的中小企业可共同出资形成互助担保组织,以组织的资产和信用为成员企业共同提供贷款担保。这样互助担保组织能够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而且可以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续、节省贷款成本支出。除此之外,互助担保组织可以形成利益集团,在借贷谈判过程中发挥平衡作用,争取到贷款利率等的优惠条件。影响互助担保组织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资金来源与规模,目前较多的互助担保组织就是因为规模小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扩大资金来源及规模上,除了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外,也很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允许互助担保组织从社会募资。我国也可以鼓励内外捐赠资金支持互助担保组织,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鼓励社会捐赠资金支持互助基金能产生更佳的效用,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

(2)进一步促进商业担保机构的发展、壮大。虽然商业担保以营利为目的,且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风险高、缺少担保品等特点,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市场还是有其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民间资本的介入。一是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使用缺口,需要外部资金支持,但受资信等方面限制,所以其离不开外部融资担保。所以,中小企业担保市场即存在且市场需求容量也较大。二是商业担保机构可寻求多种方式化解自身的担保风险。如:再担保、贷款保险、反担保条款、多元化经营等。对政府而言,除了建立风险控制及分散机制外,仍需从工商、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

5、担保机构与合作银行之间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方式,规定适当的担保所占比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需同合作银行之间明确保证责任形式、责任分担比重、担保范围、违约责任、资信评估结果、代偿条件等内容。担保机构需确定合理的担保比例,对商业银行普遍不愿承担过多风险的做法,央行可制订相应的引导政策,在风险分担、放大倍数、业务开展等方面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信用担保业务。担保机构与合作银行可在合作中积极寻求业务创新,推动合作模式的多方面发展。

6、健全再担保基金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该依靠再担保体系来分散和规避企业风险,降低单笔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担保机构的运作方式,担保机构的资信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再担保机制。可效仿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由地区财政遵循统一担保规则建立相应的再担保模式,亦可建立多种选择模式的担保形式。我国可组建作为“最后担保人”的全国性再担保机构,建立适合本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处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信用网络体系中。

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押农村信用社;支付体系;资金结算

中图分类号:F830.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07-0029-03

一、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体系及发展情况

(一)结算体系正向现代化支付体系靠拢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逐步畅通农村信用社汇路,不断改善其支付结算手段。通过网络系统改造,2007年10月24日,农村信用社已实现存取款业务全市通存通兑,异地汇款实现系统联网,发展的新型银行借记卡-金牛卡通过在内部员工试发行后,已于2008年5月12日在全市范围内使用。目前,农村信用社异地资金汇划主要通过三种渠道:一是通过特约电子汇兑汇划。部分县联社、农信社相继参加了特约电子汇兑业务,成为农信社支付结算的重要渠道;二是通过其他银行汇划系统办理业务,成为农信社支付结算的辅助渠道;三是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汇划。大、小额支付系统,汇划款项快捷方便,支持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向现代化支付体系靠拢。而且跨地区及统一结算渠道逐步畅通,2007年10月,实现全区存取款业务通存通兑。

(二)支付结算基础保障得到加强和巩固

网点分布渐趋合理,农村信用社共有营业网点232个,其中农村107个,城镇116个,结算网点遍布全市55个县(市)乡(镇),员工2969 人。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的加快,其实收资本增加,业务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已分三批完成了全市7家农村信用联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工作,共计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3.51亿元,占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21.57%,7家农村信用联社已有5家顺利挂牌开业,成为统一法人金融机构。截至2007年,全辖农村信用社股金余额比2002年末增加21505.83万元,不良贷款余额降幅达47.91%。巴彦淖尔市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市城乡分布最广泛的金融机构,成为巴彦淖尔市农村支付结算的主要金融机构。

(三)主结算业务发展速度相对提高

存贷款业务作为其主要结算业务,近年来随着结算渠道的畅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截至2007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开立个人储蓄账户35.5万户,各项存款余额621065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2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52148万元,居全市各金融机构第1位,占全市金融机构市场份额34%;各项贷款余额466501万元,贷款规模居全市各金融机构第1位,占全市金融机构市场份额25%。

(四)业务品种已有所变化

巴彦淖尔市信用联社依据农牧区生产的特点,不断丰富自身的业务品种。存款类产品发展齐全,主要有活期储蓄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本取息定期储蓄、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定期储蓄和单位定期存款等;贷款类产品更适合农村牧区特点,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各类贴息贷款、各类抵押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等。而且结算方式逐步向非现金结算方式转变,非现金结算占比逐步提高,截至2007年末,农村地区通过农村信用社办理的现金结算金额31.5亿元,非现金结算金额19.4亿元,其中通过现代汇付系统办理的资金额16.7亿元。百名农牧民使用结算工具调查也显示,开立账户2个以上的已占到34%;年存取现金次数10次以下(含)的占78%;汇款等非现金结算年使用次数5次以上的占23%。

二、资金结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适合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发展缓慢

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仍然以传统存、贷、汇服务手段为主,缺乏服务品种创新,电子化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乡镇结算资金在途时间长,资金到账不及时。同时,非现金结算工具发展相对较慢,存、贷、汇等现金结算占全部结算的85%以上,银行汇票、本票、银行卡等结算方式使用少,支付结算票据化程度低,网上银行、项目理财等现代银行业的创新业务基本未延伸至农村信用社的农牧区网点,银行自助设施农村牧区尚属空白。而农村经济对农村信用社服务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多层次,农村信用社能够提供的金融工具单一、服务品种少的现状很难满足农民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信用社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支持和保障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支付系统较完善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基本退出农村市场,工、中、建在农村的网点全部撤消,农业银行已缩减至1个,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成为农牧区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而农村信用社在农牧区机构网点数占全部农村金融机构的80.14%,居主导地位。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分布呈现乡镇分布多,自然村分布少的特点,受管理体制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环境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电子化设备、网络设施建设落后,农村信用社人均占有支付用电子设备0.13台,每万名农村居民拥有支付用电子设备3.94台,缺乏推广新型结算工具的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百名农牧民使用结算工具调查显示,认为农村信用社结算环节多且结算效率低的占76%;希望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城镇银行一样的占63%,希望业务品种更多的占23%,希望提高效率的占11%;年平均到城镇办理业务次数5次以上(含)的占64%。

(三)农牧民支付结算工具及资金结算方式使用偏好的环境未得到改变

由于现金结算简单和方便,因此在农村牧区日常交易中,农产品交易方式都使用现金交易,农牧民也普遍乐于接受。在百名农牧民日常交易结算方式的抽样调查中,72%的农牧民选择“现金”为日常主要交易方式,原因调查中,有69%的农牧民选择“现金比较方便”,而且100%的农牧户习惯于使用现金结算,而汇款等非现金结算年使用次数5次以下(含)的占到77%。在对农村信用社依赖度调查中,67%的农牧民通过农村信用社办理结算业务,22%的农牧民有一半结算业务须到农村信用社办理。同时,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宣传难以深入,造成农牧民对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难以适应,在对“银行卡结算方式”的调查中,85%的农牧民表示,因看过电视、广播经常报导银行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例,对这种“看不见的现金”的交易方式存在较多担心。

(四)现行支付结算管理制度束缚了农牧区非现金结算工具的推广

一是收费制度制约了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各金融机构对非现金结算普遍实行收费制度,如转账手续费、跨行交易手续费、结算账户银行卡年费等,对农村地区使用者来说,结算业务量较小,相对而言结算手续费偏高,为节省费用,更愿意使用现金交易,而不愿使用其他支付结算工具;二是现行现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现行现金管理制度更多的关注企事业单位,对农村牧区个体工商户资金管理涉及较少,因其面广量大、经营灵活、运作快速等方面的特殊性,目前对这类账户尚没有形成规范严格的管理模式,客观上为农村牧区个体工商户大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创造了条件。三是农村支付结算体系不健全和支付系统覆盖面不广,相比现金结算,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环节相对较多,且手续复杂?熏客观上束缚了农牧区非现金结算工具的开展。

三、加快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现代化支付体系在农村牧区的辐射范围

一是发挥好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牧区支付结算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多渠道解决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对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问题,畅通基层农村信用社汇路,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农村信用社全部对接大、小额支付系统,使其尽快得到安全、高效、多层次和低成本的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二是农村信用社发挥其点多面广的优势,依托现代化支付系统,改进结算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三是扩大资金清算对象范围,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组织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平等竞争,吸纳其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参与资金清算,以提高农村地区资金清算效率,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二)提升经营理念,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加大非现金结算工具和结算知识的宣传。农村信用社针对农民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深度宣传支付结算工具使用常识和操作技巧,培养农牧民使用支付结算工具的意识。通过上门服务、利用农牧区广播和电视台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广泛宣传结算业务知识。二是积极鼓励农村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创新,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支付工具的业务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电子支付的交易规则,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消除农牧民使用的后顾之忧,为农牧区提供更多更安全更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工具和支付结算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牧区不同层次群体的结算需要。三是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和推广对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立足“三农”,创新金融产品,从推动金牛卡等银行卡特色服务入手,引导农民牧民减少现金使用。

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医院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2.154

[中图分类号]R1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围绕计算机展开的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使用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医学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意识,服务于医学相关应用。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等。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中进行信息管理和联机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全覆盖的系统,涵盖了医院及相关医疗组织的所有业务和和业务处理过程,是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各级医院和医疗相关单位都组建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同时各级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是医学生未来工作的主要场所,其工作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本研究的目标以实际工作中医院信息系统计算机技能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实施医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寻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1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研究者对辽宁省的10所医学类院校(涵盖了医院一本类、二本类、高职及三本多个层次)进行了计算机课程调查。100%的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相应课程内容按国家教育大纲要求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基础理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化,75%的院校开设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几乎所有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的选修课,如Photoshop、Flas制作等。在对学生的调查中96%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内容没有医学特点,76%的学生表示学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对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同时,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计算机相关选修课感兴趣,每年相关选修课的报名都处于抢名额的状态。在对医院信息系统的认识调查中,基于医院的实践教学和亲身经历,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医院信息系统有一定的认识,几乎100%学生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对开展以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表示欢迎,体现出极大的热情。

2 医院信息系统中计算机技能需求分析

医院信息系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从职能角度其包括:临床管理信息子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放射学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经济财务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子系统以及外部接口等。从计算机知识体系角度分析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系统组成知识、数据库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分析及智能处理知识等。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院及医疗机构的工作者,从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的角度应该掌握以下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运用与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常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的设置与安装、常用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彩超等)与计算机了连接与设置;无纸化办公技能,主要是办公类软件的应用技能;网络应用技能,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两个部分。局域网相关技能包括办公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信息共享的实现,广域网相关技能包括资源及资料检索应用技能、电子邮件应用技能、即时通信相关技能等;多媒体数据处理技能,包括医学图像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能、医学视频影像数据计算机处理技能、音频及无结构文本数据处理技能;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技能,医院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应用者应具有基本的相关技能,了解医院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及维护知识和技能。

3 基于资源、师资和学生的多维课程体系

图1给出了医学院校教学平台下,以医院信息系统应用需求为出发点的,基于资源、师资和学生的多维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示意图。教师、学生和资源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者在医学院校的教学平台上有机整合,以未来职业化的计算机技能需求为目标构成一个科学的、健全的、高效的教学体系。学生端充分分析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计算机技能需求,进而进行相应的教学计划,并进行相应的技能竞赛和技能性认证考试等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学资源是教学开展的基础,资源端进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共享,同时基于计算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开发相应的实践教学实验室和技能实践基地。多方向的计算机师资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师资建设和相关科研师资建设是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

图1 计算机多维课程体系

以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实现了以学生未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的转变。传统的医学计算机教学依照教学大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不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导致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以学生职业需求为目标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提升课程的针对性。

研究以医学院校教学平台为基础,从计算机课程相关的师资、资源和学生多角度进行教学体系构建,将教学体系中的三个主体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使新体系具有完备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极强的针对性。

4 建设实践

锦州医科大学的计算机课程基础应用课程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程体系建立之前主要包了两部分内容:计算机公共基础和Visual Foxpro两个部分。在以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进行了课程的多元化改革(课程内容根据医院信息系统需求扩冲了医学图像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数据库、医学网络化应用等课程)并进行整合,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在师资方面,通过定向培训建设多课程的教师队伍,依据教学内容的划分建立相应的专项的教师团队,依据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带动学科发展。在学生的教学环节上进行了新的教学形式的设计和规划,如依据不同专业在医院信息系统的不同应用需求区别对待,针对性划分计算机不同内容在总课程中的学时比例。依据相关的技能认证性考试开展了相应技能的强化性教育与实践。

5 结 语

以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在未来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展开的积极的教学改革和新环境下的适应性发展和探索。通过一年多的发展,在学校教学平台基础上的新型教学体系正逐步发展,从反馈信息中发现新的教学体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接受,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性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新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必将推动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智涌.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4).

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 煤矿建设 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C9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109-01

1 前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煤矿企业中普遍的应用,这一阻挡煤矿产业高速发展的“瓶颈”有希望发生质的变革。煤矿的矿井综合信息化的技术革新,就是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平台对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井下环境的安全参数以及设备运行时的状态等等重要的生产参数实现实时监测、控制以及分析,使得煤矿能在最大的限度内实现安全、高产以及高效的有效统一,是科学发展的必要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所必要的重要方面。综合信息化自动化在煤矿矿井的广泛应用给煤矿企业的管理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意义中的管理方式,使得各个煤矿企业都快速的实施了矿井的综合信息化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技术,但是在这股浪潮之下也反映出了不少在认识以及使用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急需及时的解决。

2 JE确认识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真正内涵

2.1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有比较强的实用功能

矿井的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内容包含的非常广泛的,就一般情况来说,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各管控子系统,二就是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信息平台。各管控子系统就是针对煤矿中不同种类的电气、机械的设备进行管理、控制以及监控的子系统,它们都是一个一个比较分散的独立系统,自己各成一个体系,自我掌控和运转,来实现各个管理信息的采集以及传输。然而综合自动信息化的信息平台,它的与各个管控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大脑与肢体的关系,相互的交融,缺一不可。子系统能及时的为平台提供数据,然而平台同时能充分的利用各个管控子洗头膏来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被相关的管控子系统利用,同时也为管理和指挥提供决策的根据。

2.2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整体的颠覆了传统管理模式

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模式从实质上看,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的体现,但是表面上只是先进管理的手段之一,两者关系类似于机械化的生产本质与小农经济的区别,是先进的新生产力代表,同时也是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必经之路。但是在还没有实施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之前,煤矿的指挥中心主要是通过了网络系统能够被动的接受信息来进行以人工呼叫的方式进行事物处理。这样即使存在数量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但是系统一直都是以配角的身份来进行的一些数据备份、下井考勤等等的工作。这样使整个煤矿的管理系统指挥中心出现杂乱和邂逅的现象,几乎也都是穷于应付。

但是在建设好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之后,就可以根据各种监控设备以及井下视频做到井下各现场同步监控,还可以了解和掌握到各种类型的井下作业生产的安全环节的检测数据,使得综合系统做到有效的决策,超前预防。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指挥中心展示的井下安全生产的状态来分析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这样便于智能的对井下进行控制。总之,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实时型、现场型、智能化、预测性等的特征。

所以,我们在建设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的本质就是要建设煤矿的管控和现代化调度指挥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计算机深入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使计算机更加符合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但是计算机的网络管理系统只是一种手段,真正体现内涵的还是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变革。

3 结束语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注重互动、依赖技术的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企业和数字出版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在未来的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这两种形式会长期互为补充,相互并存,并且结合两种形式共同发展,使得计算机真正的体现出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在调整经营思路以及确定媒体的观念同时还需要尊重市场的准入原则,以推动出版作为传统出版企业的主要任务。总之,解决出版怎样才能不被数字化淹没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侯吉祥;崔小立;综合灰分等值线图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李恒堂;雷宝林;杨光明;;我国煤矿地质的保障体系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董金岳;循环经济在煤矿生产中的实施和发展前景[A];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5

“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了上层的政府、政策,中层的产业、教育资源与科研机构,下层的用户需求。“政产学研用”的合作能使得分散的多方资源发挥“五位一体”的综合效应。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近千所,如何摸索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院校均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探索。长期以来,在“产学研”的背景下,湖北高校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艺术设计教育尝试着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很多学校尚处于借鉴、摸索的阶段,再加上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社会资源等客观因素,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都还比较偏重课堂教学环节,建立在课堂以外的实践体系也大多依托于有相应专业设置的合作企业或老师的部分研究性课题,而基于“政产学研用”的大背景而言,教学平台中很少涉及到对社会、产业发展的关注,与科研企业与平台的合作也较少,整个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的教学体系不健全,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设计综合能力的提升。

艺术设计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为基点,与社会政策、产业链对接,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通“五位一体”上下游的合作渠道,以期全面构建融合学科要求和现实需求的专业教学平台,从而切实提高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教学平台的建立也需要依托于多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一个有机的发展。其中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实践环节,要以相关学科技术前沿、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为导向,并融合科研院所的研究优势,融合社会创新应用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导向、两融合”的教学平台建立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宽阔的认知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并将高校转化为协同合作的窗口。

此外,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及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学科建设与资源配置方式,也能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下的教学平台。

1 传统“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1)“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能促进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更大意义是打通了高校与社会的合作平台,让科研成果能更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在此过程中能充分调配各种资源因素。长期以来,高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方法探索、数据积累等,而这些原始创新的结果没有合适的渠道全部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而产业界又迫切需要原始创新的力量来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改造,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通过产学研的协同合作,可以满足相关产业的原始创新要求,取得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2)“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艺术设计教育的权重则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是艺术设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产学研的协同合作能充分调动高校以及社会平台在人才培养上的各项资源优势,高校能解决理论、方法层面的问题,而社会平台为人才培养孕育了一块更好的实践土壤。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模式较好地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链”,由此也有利于高校教育制度的改变。

2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

(1)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无法真正达到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作用。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在于通过社会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各项资源、利用技术方式,最终以产品、服务、体验的多种载体形式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来协调相应层面的社会生产关系。而当今社会中,资源的消耗、技术的研发应用都不一定是以规划的设计蓝图为先导,由于各方利益的着眼点不同,引发了生产关系中的诸多问题,现代生产的大投入与社会需求量之间的不平衡,使得能源、材料以及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学生无法有效达到社会对相应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高等教育最终目的是人的需求的满足和市场发展,因此可以说设计的本源是在设计和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常规的设计流程是从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开始的,要善于用观察的眼光去捕捉到生活或者现有设计中的问题;其次,用合理的设计方法、流程去分析问题的成因以及提出问题的相应解决渠道;最后,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人群定位,从众多可解决问题的渠道中寻找相对合理的答案。从社会层面而言,用人单位都是希望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能善于捕捉问题,并能有效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并通过设计的各种变现手法对结果予以呈现,教学方法的差异化以及教学资源的不平等化造成了高校人才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各种层面的专业能力要求的局面。

3 “政产学研用”背景下实现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渠道

(1)上层的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建立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协同创新,唯有在源头上有积极的引导与激励,在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方针,并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家、政策层面而言,政府的有力扶持以及在政策上的积极引导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带来更好的孕育土壤,因此,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要关注政策导向,紧跟政策步伐。

(2)中层的产业与教育界融合、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艺术设计学科体系中,专业的实践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践过程中能锻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成果的快速转化。在政产学研用的中层因素中,要综合考虑到产业与教育界、教育界与研究机构以及产业届与研究机构的多方合作关系,将协同合作的方式真正融入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之中,寻找人才培养计划与政产学研用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我校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正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修改与制定2015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结合社会装备制造业的人才能力要求,旨在培养能在相关专业设计机构、科研单位、特别是在装备制造行业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专门人才。此外,在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中,不仅要考虑到教育界与研究结构的合作,更应该充分促进高校相互之间的协同,由于高等院校的平台不同,造成了各校的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等现象,加强高校间的协同合作,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相互之间的社会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我校在研究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此方面也有积极的探索,通过校内与管理学院的协同合作,联合培养艺术管理专业硕士,此外还与武汉其他兄弟院校联合培养设计艺术学的专业硕士,充分利用到不同学科间以及不同学校间实践平台的优秀资源。

(3)下层目标用户的需求满足,建立鼓励原创的动力机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社会与产业需求,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多以社会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设计问题,倡导学生多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来做原创设计,并大力扶植原创品牌以小批量制作或者生产的方式来满足一定层面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更积极引动学生到社会实践平台去历练个人能力,让学生在能力提升的同时认识社会。

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食品安全 信用制度 美国 欧盟。

“信用”的范畴很丰富,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不需要提供物质保证,不需立即支付现金,凭信任进行的商品货币交换[1]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用体系已成为市场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不仅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有效整合。

根据《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中心的信用调查显示,2005-2012年,中国的政府公信力、企业信用、人际信用以及中国信用小康指数均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在中国诚信形象不佳的十个行业中,2011年食品行业排名第二,2012年排名第六[2][3]

可见,食品安全领域的信用机制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体系的有效经验,在对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框架的发展对策。

一、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

我国食品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禁不住市场诱惑和利益驱动,违背了食品安全和社会诚信的原则,违法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更损害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声誉和形象。因此,研究美国和欧盟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对于构建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美国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

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美国政府特别重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了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并及时食品市场检测、不合格食品的召回等信息,使消费者及时准确的了解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政府对媒体的报道有严格的规定,媒体必须以客观、准确、科学的食品信息服务于社会,不得炒作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来牟取经济利益。美国法律有明确规定允许国内外的任何个人和单位获得政府决策依据的信息,并进行评论,提高政府公务的透明度。

美国农业部(USAD)设立有消费者热线,为消费者解答关于食品安全知识、风险防护、营养搭配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知识指导、教育和培训。美国有专门的食品投诉系统,主要接受来自消费者的投诉确认是否确有致病、致伤,以及产品不合法的报告。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美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完善。

美国建立有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有严格的食品安全召回制度,如果食品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生产厂家有义务将其召回。不仅有《食品质量保护法》、《公共卫生服务法》、《联邦肉类检查法》、《禽产品检查法》等诸多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而且对食品安全违法者的惩罚也比较严厉,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且要受到行政甚至刑事制裁。

2.欧盟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

欧盟将食品安全管理局实施的人类与动物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其他的一些科学建议公布于众,增强了食品安全工作的透明度。

消费者或相关组织可以参加观察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的一些活动,使公众可以广泛获取该局掌握的文件和信息。在食品标签管理方面,欧盟的前身欧共体于1979年颁布了《食品标识说明及广告法指令》,作为一部食品标识规范的总则,通过这部法律保证标签能为购买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关信息。促进消费者自由选择,并保证消费者不受标签的欺骗和误导。该管理法案进行多次修订,对食品标识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1990年了《关于食品营养标签指令》,对特定的项目、特定类别的食品有特殊的管理规定,即专项指令。这些都使消费者能够充分的了解食品信息,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作为食品可追溯制度最早的倡导者,欧盟也是最早实施食品可追溯制度的地区。欧盟法规《食品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欧盟食品安全及有关食品安全程序》(EC178/2002)为食品追溯提供了法律依据。欧盟通过一些其它的法令和控制系统来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比如,提出了《良好生产实践指南》来监控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潜在危害。建立了以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和食品标签管理体系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二、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发展现状与完善对策。

1.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发展现状。

为了加快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4月7日,会同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的通知》(国食药监察[2004]99号),《意见》中确定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从2004年至2008年,为全面推进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5年,通过5年的建设,要逐步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制、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奖惩制度等六项制度体制。

同年4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试点工作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分三个阶段完成,并确定了五个试点城市(吉林省辽源市、黑龙江大庆市、福建省厦门市、湖南省常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三个试点行业(肉类行业、粮食行业和儿童食品行业)。

随后,山西、河南、吉林、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也了相应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至2004年11月,全国又有33个市被确立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城市,部分省、区、市还在饮用水行业、乳制品行业和调味品行业开展了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4]。至此,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从法律层面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规定。

为落实国务院工作部署,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同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工信部消费[2010]549号),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企业诚信信息征集体系、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确定了以建立和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制度和标准体系、诚信管理体系、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诚信评价体系、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奖惩机制建设为主要任务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2.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经过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食品企业不断探索,我国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食品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我国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比较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制建设和食品安全诚信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实际执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且仅仅依靠食品安全法来解决食品安全诚信建设所需要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加快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促进法律法规有效衔接,完善食品安全诚信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修订。

(2)宣传教育方面。我国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还存在法制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食品生产经营者信誉度普遍较差,因此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仍需加强。

建议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科普宣教,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科学知识等培训,同时,利用社会舆论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5],不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专业技能与道德水平。

(3)信息共享方面。建国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过数次改革,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规定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涉及卫生部、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各个监管部门在各自负责的领域从事各自的监督管理职能,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政处罚等有关信用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和利用,在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的情况下,使得监管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针对以上问题,应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晰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消除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综合协调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效能。强化中央与地方及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健全资源共享、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机制。

(4)信用档案方面。企业诚信档案是为了全面反应企业经营过程中诚信相关行为而形成的记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体系,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将某些企业的失信行为通过一定的媒介向社会公示,使企业接受社会公众的谴责和惩罚。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和管理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

因此,建议依托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和身份证信息,全面建立并动态更新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细化完善档案记录信息,逐步实现信用档案电子化和全国联网。

(5)信息公开方面。我国的追溯制度相对比较欠缺,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且大多信息都是从新闻媒体等途径获得,而非政府、行业协会等官方机构,这不仅会降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更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增加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于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培育先进的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借鉴国外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食品从业者必须详细记录进货来源,并将相关信息保存好,同时要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三、结语。

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在今后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政府指导、企业践行、公众参与的原则,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加强诚信自律,将那些缺少安全信用的企业驱逐出市场,从而彻底扭转我国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

参考文献:

[1]周利丽。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的现状和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06):15-16.

[2]欧阳海燕。2011中国人信用大调查:诚信危机刺痛中国[J]小康,2011(08):25-27.

[3]鄂璠。2011-2012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社会信用趋于好转,透明度对政府信用影响最大[J]小康,2012(09):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