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案范文1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网络文化,必须把握网络文化的规律与趋势,确立科学的原则与方法,通过对话方式、阵地文化建构方式、“网语”开发与运用方式,建构起网络文化多样价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体系”与“信念体系”,形成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支撑与保障机制。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时代社会思潮的重要载体与形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式与机制,形成舆论引导与利益引导、政策引导、理论引导的统一与互动,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新的时代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原则与方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原则
网络文化环境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环境有了根本改变,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网络文化的有效引领,就必须充分把握住网络生存方式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和规律性,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就是要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给多样混杂的网络思潮以正确价值指引,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思潮与精神家园,为网络化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中全体人民团结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其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相比之下要把握并遵照“规律性”却要困难得多,一是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本改变了传统媒介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二是网络文化自身的虚拟性、多样性、开放性、多变性,也不断对主旋律宣传的方式方法提出新的要求。能否真正把握住网络传播规律、切合网络文化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真正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能否最终实现对多样价值的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法论探索
(1)对话方式。一是“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的对话。根据唯物史观的揭示,意识形态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实践而言具有滞后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超越、引领其他文化价值形态的强大逻辑能量,体现自身在多样价值中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比较优势,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性。马克思指出:“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实现反省和超越自身的“理论自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趋圆融与严密、日臻科学与完善。“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的对话包括:与经典对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对话;与国外理论及其新发展对话;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话:与西方国家建设经验和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对话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网络化生存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体系内外的知识、价值系统对话无处不在。通过不断地沟通、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无限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与开放知识信息、多样价值系统中,不断实现自身理论自觉,发挥整合其他文化价值的强大力量。
二是“信念教育体系”建构中的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构建网络受众信念体系的过程,必然是摒弃了单项度的刚性灌输方式,必然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包括多样价值环境中对人世的探求、对人世活动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对话;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追寻中的对话: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公共性价值渴望和呼唤中的对话;对人的尊严和主体性高扬中的对话;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人的终极关怀问题进行反思中的对话。在网络文化的虚拟世界中,尽管人的社会性、生活的现实性被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任何时刻都存在着的。在多样价值混杂的网络文化中,关于人的价值与信念的对话有其独特魅力,因为这种对话所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发展和人文关怀,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向度,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先进性。通过对话的方式,切合网络受众主体性不断提升和价值性需要,进入受众自主的价值世界,为广大受众营造精神家园、提供价值指引,进而建构网络文化中为网络受众所广泛接纳的科学信念体系。在网络文化多样价值环境中,网络受众有多样价值选择的自,但却容易迷失在杂乱价值世界中。只有交往、对话、厘析与明辨,才能在多样性价值世界中找到主导性、科学性价值。
(2)阵地文化建构方式。阵地文化建构的第一步是阵地资料管理,它是指网上意识形态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具有强大的存储、检索和互动功能的信息与传播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体系通过专业网站、网页、栏目或消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网络上,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阵地资料的建设与管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强自身阵地建设,不断开发和完善适应网络文化环境的技术模式、软件模式、资料模式和教育模式,构建丰富、全面、即时、灵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阵地资料。
阵地资料管理目的在于形成强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阵地文化”,并以之为出发点实现对其他文化价值形态的整合与引领。建基于阵地资料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阵地文化培育,一方面要引导广大网络受众坚定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信念;另一方面,又要倡导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合理解决网络受众的现实生活难题与切身利益需要,科学解释现实社会道德问题,有效解决多样社会下的人们价值冲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价值导向与精神动力作用。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本数字化建设与人文精神培育结合起来,既重视引领人的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又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与生命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建构的阵地文化,是多样性文化中的主导性文化,也是网络文化多样价值中的先进文化、科学文化,发挥着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凝聚与整合其他文化形态的巨大能量。
(3)“网语体系”运用方式。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话语方式与言语表达是人类社会不同文明方式最集中、最直观的揭示。网络作为现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它对人的精神价值世界的深刻影响的途径之一就出于网络对人的语言环境 的改变。马克思说:人们“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网络语言是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以网络生活为主题创造出的“键盘语言”,是网络文化下的社会思潮的载体,是网络时代网络受众“新的言语”形式。
网络语言生成于网络多样价值的环境中,是网络时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话语形式。它的前卫性、叛逆性、简约性、直观感性化,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网络受众求新、求异的个性特征,及其对社会生活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网络语言出现与兴起,很大程度冲击着传统规范化、样板化的思想教育的话语体系,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在网络文化多样价值环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及其对其他价值的引领,将无法回避网络语言兴起带来的挑战。网络语言就其性质而言是中性的,它给思想教育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为现代人的思想解放、主体性发展、个性创造提供了沃土。网络境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应对之策,恰恰在于如何使中性的网络语言为自身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直面“话语权”挑战,一方面要把握网络语言的规律与趋势,对个性张扬的网络语言以科学有效的引领与规范:另—方面又要汲取与借鉴网络语言的积极因素,开发并运用自身的“网语体系”,通过网络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与表达形式,找准理论宣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己的“网语体系”,使其有效融入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交往话语”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支撑体系与保障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新的时代课题,也是复杂而艰巨的难题,它不仅需要确立科学的原则与方法,而且还需要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与保障机制。
1.经济基础支撑。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和人们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必然造成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复杂利益关系、多样思想文化中占居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它所代表和反映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因此,只有不断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2.价值事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是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客观的价值事实基础上的,后者对前者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在多样价值并存的网络时代,要让广大网络受众选择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必须在客观层面上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条件,让广大网络受众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事实。为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基础,进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多样文化中的整合力与引领作用。
3.导向合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是一种舆论导向,它务必建立在科学的利益导向、政策导向、理论导向基础之上。利益导向必须着眼于创造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事实,政策导向在于形成公平正义的政策条件,理论导向在于推进相关理论教育,形成广大受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认知,建基于此,舆论导向旨在实现对社会思潮和网络文化的有效引领。在利益构成、文化形态、社会思潮多样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只有形成利益导向、政策导向、理论导向与舆论导向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合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才具有强大的力量源泉。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案范文2
一、高强度落实疫情防控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始慎终、再接再厉,毫不松懈做好“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排查力度不减,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排查工作;小门“管控”力度不减,坚持24小时值班执勤,严防死守,确保抵疫情于场区之外;卫生消杀频度不减,严格落实每日消杀制度,阻断病毒传染途径;宣传热度不减,以“疫情不退、宣传不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
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工程
(一)“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
社区建设:11号楼竣工后,按照相关手续分配到职工手中,新型社区建设基本完成。后续将对社区基础配套设施进行维修、维护,职工群众们提供便捷、温馨的生活环境。
依托经济开发区搞好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林果及蔬果种植同时探索林下养殖。由于近些年原盐市场不景气,2021年计划将农场5副盐滩收回,由盐场改为虾池,转型升级找到一条绿色、高效发展的道路。
做好生态园区建设,在农场畜牧队、农业队继续进行造林绿化,栽种适宜生长的多品种林木、果木。同时筹建蔬果大棚、蔬果集贸市场。2021年计划再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5-10个,提升产量、质量,形成规模化种植。
(二)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进农场殡葬改革事业,完成农场祠堂建设。
三、高水平做好帮扶工作
按照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2021年我场将继续真心真情做好帮扶工作,给予脱贫对象更多关怀、关注,严防返贫现象发生。加强后续帮扶,确保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感情。
四、严要求防治环境问题
(一)在大气污染治理上,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加大建筑工地管控力度,持续开展工地扬尘管控、秸秆焚烧、荒草及生活垃圾焚烧专项整治,力争辖区内无着火点。
(二)在水污染防治上,深入贯彻河长制,严格落实两级巡河制度,对辖区内河渠进行日常巡查、保洁。
(三)在土壤污染防治上,继续推进造林绿化,同时加大对位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畜牧队的巡查力度,防止出现新违建。同时下大力度规范辖区内畜禽养殖业,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严禁养殖业污水、粪便私排乱放,造成环境污染。
五、高标准完善民生事业
(一)根据属地管理体制,继续完善推进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工伤等保险覆盖,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二)始终大力防控重要时间节点期间各种风险特别,制定详细方案、预案,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稳定。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融资,大力防控安全生产风险,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和谐稳定、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依法依规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利益诉求,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的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和每月一至两次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及时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按计划逐一抓好落实,组织做好节前、节后矛盾纠纷大排查.坚持小问题边査边化解,难点、重点问题及时落实防范措施,拟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安排资金,明确具体负责人,定期限整改完成。真正做到接访一批、解决一批、化解一批、稳控一批、息访一批,最大限度解决因社保导致的问题。
六、高效率完成其他工作
(一)持续开展好“三创四建”活动,以工作专班的形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将工作清单化,扎扎实实完成好此项任务。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识形态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承载了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日趋成熟的社会发展机制使社区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基本载体存在,演变成具有独立特性的实体,毫不夸张的说社区可以看成是人们生活中继工作单位和学校以外的最为稳定的区域。人们在社区内从事相对独立并有一定共性的活动。由于机制和体制等诸多因素,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针对校内的青少年、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要对象开展进行,而忽略了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社区及其他特定范围的生活区域,这些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出现了些许空白。时代在变化,“自然人”的社会属性也终将显现出来,这也加速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凸现,针对社区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增强实效性等问题的探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对社区加强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 在转型时期加强社区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区域的稳定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思潮的激荡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这使传统意义上社区的功能得到了强化和扩大,如今的社区在功能上不仅涵盖了户口、计生等内容,更增加了如对再就业人口的安置、百姓的业余文化活动、医疗卫生保健、公共资源建设与维护等诸多内容。与此同时,社区也成为典型社会问题的交汇点,社区内活动着大量的离退休老人、农民工、下岗职工、小商贩、无业人员,他们是社区频繁活动主体,左右着社区意识形态的走向,由于社区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不完善,使他们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及时有效的疏解人们的情绪波动,是加强社区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关键。
1.2 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需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强烈的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反之,如果在内容、渠道、任务等要素上沿用陈旧的教育模式,只能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长此以往,将失去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能力,不能为社会的平稳发展提供思想保障。针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大胆运用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增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1.3 针对社区居民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领社会主义思想进驻社区意识形态阵地的关键所在
将社区内的意识形态领地看作是待开垦的土地,如果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进行,其他不良的、腐朽的思想就会进驻,腐蚀居民的思想。如今的城市人口处在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大环境,居民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如果放松对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反、唯心主义、反科学、资产阶级、封建主义就会卷土重来。因此,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社区思想阵地、提高居民的素质十分必要。
2 红旗街道大兴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2.1 红旗街道大兴社区现状
红旗街道大兴社区位于文化广场西侧,东起西民主大街西至建设街,南起解放大路北至西中华路。辖区面积0.31平方公里,总人口10,935人,共3665户,党员215名。14岁以下儿童125人;60岁以上老人751人;35岁以下妇女756人。大兴社区党委重视社区教育,着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工作,通过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了社区的文明程度。
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红旗街道党工委和大兴社区党委以及社区干部、广大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兴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绩显著,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旧的体制又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现代观念相互冲突,东西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正在调整的利益冲突,社区中群众的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评判方式都发生着很深的变化。由于大兴社区的暂住人口较多,人口的结构较为复杂,失业问题严重等,使得该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众多问题。
(2)当前的社区工作人员中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较少。辖区内一万多居民,但专职的思想教育人员不足10人,通过居民与教育人员的比例明显看出师资力量的薄弱。同时辖区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一般,为群众普及深刻的思想知识较为困难。对于居民摸不清、弄不懂的问题和现象,水平不高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存在理解上的困惑。对于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果在普通社区引导和普及,水平一般的工作人员会感到很棘手。部分群众提出尖锐问题,若不能做到客观、良好、公正地把道理阐明,不能令群众信服,就很难达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3 如何改进和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要的关键之一
在当前社会,互联网、多元化思潮不断影响人们的思维、生活和交际方式。社区工作人员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也直接决定了社区居民意识形态正常发展的成败。因此,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十分重要。随着社区管理改革的深化,其职能不断向综合方面发展,以“居委会大妈”为主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所以,应在高校中选取优秀、热心的毕业生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并对这些新成员进行培训,强化其责任感和事业心。
3.2 将科学、完善的社区管理方案,运用于实际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抓住社区内人员构成关键:首先,把握社区管理的规律,统一原有管理机构,形成新力量,增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其次,将教育内容融入对居民的服务中,居民是反映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镜子,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是否显著,关键在于居民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度,只有居民认可,才能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真正取得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3.3 文化社区的发展是改善的关键,优化社区的文化环境,改善的社区文化氛围是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精神文明活动、优化文化设施等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促进社区思(下转第329页)(上接第153页)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文化设施建设要全面,如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网络学习室等,大力优化社区文化设施并开发新文化设施,丰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
4 结语
当代社会,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单一宣传部门的工作,是全党和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做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要齐抓公管,才能开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李清华.也谈强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J].探求,2000(5).
[2]厉忠教.试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创造,2000(12).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案范文4
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并审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要求广电和电信双方互相开放市场准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至2012年为试点阶段,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加快三网升级改造,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基本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为推广阶段,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①方案规定,广电总局独家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广电而言,开局良好。②
(一)广播电视的优势
坚持业务融合和战略合作,参与主导融合进程和产业格局构建,发挥广电战略优势和主力军作用,这是广电业在三网融合新阶段的战略方位。对“台”与“网”关系的处理是广电行业三网融合的关键。广电与电信行业在性质任务、资本准入、内容监管方式等方面均不同,因此,必须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③广电应发挥自身内容资源、制作播出能力、公信力和控制力的优势,从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以推进。
1.内容资源优势。三网融合的关键是内容。目前电信运营商构筑的一种互联文化还需要成长,主流节目和控制权广电拥有优势。广播电视所拥有的是新闻报道与评论的独家资源,优质影视剧以及播出平台,三网融合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④将从现在来源单一的有线电视月租收费向多种盈利方式演进。付费频道、影视、电视支付、游戏、购物等增值业务都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意识形态优势。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国家的宣传部门,其舆论引导功能是重中之重,肩负宣传和公共服务责任, 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
3.网络优势。目前广电带宽可达40兆~50兆,电信最宽的入户宽带也就是4兆左右,广电网络大容量、可管可控的优势是电信无法比拟的。⑤现在,国务院已经拨款800亿元支持广电有线网络整合,升级改造后网络优势更加明显。
4.内容监管审批优势。广电可以开展电信基础业务和互联网接入、网络电视、互联网国际出口等增值业务,而电信方面目前能操作的只有IPTV。同时,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集成播控业务都需要经过广电的平台分发,电信只负责传输与分发,没有内容的管理审核权。
(二)当前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三网融合使我国广播电视及视听娱乐行业走向一个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广播电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1.全国的网络整合困难。广电网络的现状是小、散、乱,把两千个小网整合成十多个、几个甚至一个大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工作。地方割据利益纠结,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尽快实现整合。
2.资金与市场运营经验不足。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1665亿元,而电信业务收入达8707亿元。2011年,全国完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9880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再次超过GDP。⑥资金实力成为广电的短板。同时,广电系统一直是事业单位体制,运营人才欠缺,市场经验不足。
3.视频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广电节目创新能力不足,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怪圈。
三网融合推动广播电视体制创新效果分析
(一)网络视频突破带动管理转型
2009年末,各地网络电视台在互联网上遍地开花,以应对网络视频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渗透性竞争。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一环,视网融合的推进对电视业的媒介形态、业务模式以及观众的收视行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更需要清晰的盈利模式来支撑。
2010年试点方案通过的当年,手机媒体即迎来高速发展阶段。手机开始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手机视频也成了视频传播的重要途径,内容分众化趋势日愈明显。云媒体电视在2011年集中亮相,为电视媒体加速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新路径,视听新媒体展现出多种业务形态整合发展的强劲势头。⑦
视网融合的快速发展使广播电视业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同时也为体制突破提供了借鉴。互联网渠道与广播电视的内容结合,为广电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路径。
打通融资政策渠道,支撑广播电视产业繁荣。2010年,多个部门联合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细化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完善了相应的配套机制。除了进一步推进和鼓励合适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外,还提出积极利用投资资金、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实现广播影视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直接接轨。
同时,积极探索发挥产权交易所的投融资服务功能,为广播影视充分利用手中的无形资产进行融资创造条件。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金融、资本市场对广播电视产业的支持越来越有力,广电产业化驶入了全新的航程。
(二)突破实践困境,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型
1.广电行业发展观念真正转变为“市场观”和“用户观”。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文化信息产业既具有商业性,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必须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提供“公共物品”。将播出平台与内容制作平台相剥离,将涉及公益性、舆论导向性以外的内容制作推向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文化信息产业“商业性”与“公共性”的融合。在广电行业发展中,观念问题仍是根本性的,广电人要真正转变“市场观”和“用户观”,⑧以便跟上数字化媒介融合带来的环境变化。
2.电信与广电两大产业发展战略思路的差异影响融合进程。从表面上看,三网融合的主要问题在于电信和广电双方的市场准入问题、利益和话语权问题,但核心问题还是整个广电行业(三网融合后的电信相关产业)在转向市场经营之后,如何保证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公益责任不被侵蚀。⑨
在有关融合走向上,有专家认为:要以媒介思维主导三网融合,构建一个以媒介为高地,以内容、网络和服务为骨干基础的崭新的媒·信产业,不仅是通信业与有线广电的融合,还是IT、通信、传媒三大板块的融合,是双面属性支配下的融合,这是现实国情下的现实选择。
(三)制播分离改革成效良好,广电产业实现体制创新
面对新信息技术融合带来的契机,以及其它领域的市场化步伐不断推进,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成为国有文化单位的要务,而广播电视的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在徘徊十年后,终于又被重新启动起来。
各地广电行业的发展实际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也不同。制播分离改革主要是从栏目、频道、全台制作部门三个平台进行,建立三种运作机制:
一是栏目的制播分离运作机制。主要表现为引进节目和剥离栏目的制作经营两种形式,如旅游卫视向民营公司购买节目《美丽俏佳人》,该节目已经成为其黄金时段的收视法宝。
二是频率、频道的制播分离运作机制。即以频率、频道为单位组建公司,探索非公益性频率、频道的企业化经营。部分大型广电集团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比如SMG旗下的第一财经和星尚传媒。
三是全台节目制作部门的制播分离运作机制。即从全台节目制作部门的层次进行制播分离改革。⑩上海文广正式分离成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是前者台属、台控、台管的控股企业集团公司,主要进行节目制作。
几乎同时,央视二套、五套与山西、陕西等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展开制播分离试点。制播分离成为加速推进广电业改革,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从制播分离实践来看,各电视台、传媒集团的运行效果总体良好,管理逐步理顺并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加大。首先是进入资本市场,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为集团公司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跨地区联合或重组,激发企业和行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推进了三屏融合,发挥多媒体协同效应,拓展广电发展空间。如东方卫视的节目既在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网播出,也在IPTV、东方宽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平台播出。以用户为核心,视频资讯传递,三屏融合。(11)三网融合后的媒体,正面临重新洗牌、重新组合的局面。
三网融合尽管面临着体制深层次转轨的问题,但是对电信和广电产业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各项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不断落实,制播分离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广电体制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化,伴随着新媒体产业群高速发展的推动,新的信息产业聚集也在起起伏伏中形成,广播电视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浪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媒大学郎劲松教授主持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项目编号:06BXW018)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2010年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就推进三网融合答问》,《NCTC·2010第十二届全国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②③⑦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6月版
④姜文波:《坚持自主创新推进三网融合》,《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年第10期
⑤赵子忠:《三网融合的关键视角:用宽带战略解读三网融合》,《现代传播》,2010年第6期
⑥工业与信息化部:《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2012年1月
⑧赵金红:《三网融合背景下制播分离改革的观念挑战和应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4期
⑨冯欣:《文化产业语境中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之路》,《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
⑩李岚:《关于制播分离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北方传媒研究》,2009年第3期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商务英语
1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
1.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
从“课程思政”的本质上来讲,这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思政课程”属于高校的一门单独的课程,但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高等院校的日常教学安排中,思政课程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门主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政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这几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以及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弘扬我国的“中国梦”精神。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要主修的一门课程就是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也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属于“思政课程”的一个延展。从具体的内容来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但是,“课程思政”的不同之处是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合理地融入一些思想政治的元素,将思想政治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得专业课的教材得到丰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让高校的各类专业课和课程思政都具备育人、育心的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1]。
1.2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
随着世界局势日益复杂,在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社会安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和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的有效推进,我国要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储备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需要在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的元素。因此课程思政需要和高校的商务英语进行有效的结合,商务英语教师需要从商务英语中挖掘出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内涵,要从各个方面塑造出大学生的优良品质,比如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一些方面。在高校中课程思政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以下的这几点:第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以为核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重中之重。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在商务英语的这门课程中会更多地接触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慢慢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加入更多的一些别的因素,比如我国的价值观、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方面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让大学生树立起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2]。第二,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一般会弘扬民族精神,而这一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直接的关系到我国民族发展。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需要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大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的优秀人才。第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商务英语课程中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接触的都是国外的文化,学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崇洋的心理,有部分大学生热爱过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的文化,对于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反而知之甚少。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需要加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学校的要求,也是如今社会所要求的。将课程思政合理地融入商务英语的课程中可以进一步向大学生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能进一步地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3]。第四,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国际化视野,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需要有好的职业操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热爱劳动以及诚实守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中,对大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方案进行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两者相结合,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重要任务。
2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目前的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德育课程的内容缺乏一些职业教育方面的内容,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和商务英语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还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学时的分配、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由于有部分的高等院校缺乏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面临着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困境。
2.2课程思成思想政治课程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的英语教学中与高校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有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没能做到有效的区分。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融入这些“思政元素”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将专业课教授为思政课。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为高等院校的思政课带来了改革的契机,可以充分发挥出育人的根本模式。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等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需要避免将“课程思政”转变为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此外,不可以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而强行对学生灌输“思政元素”。英语教师在传播英语知识的同时,需要合理地进行思政方面的教育,不能让英语课变成了思政课,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3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路径
在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好课程思政方面的改革,还需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结合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为了有效地推进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需要从高校以及教师这两方面入手进行讨论。(1)我国的高校是商务英语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组织者,是重要的保障。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高等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提高课程思政在商务英语专业中的有效性,进一步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需要加大对教材的研发和投入,商务英语教材是课程思政合理有效融入商务英语专业中的一种重要媒介。长时间以来,专业教材需要既能符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可以满足专业的教学需求并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重视好专业教材的研发,是有重要的意义的[5]。(2)有效地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加大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这是因为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是商务英语专业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一个实施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要功能。那么,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首先,英语教师需要反复地研究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在英语教材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思想政治的元素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不能当作是纯思政教育课程,商务英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专业的教学,具有提升学生英语专业素养的功效,思政元素在商务英语中的有效融合需要英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商务英语教材方面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才是英语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其次,英语教师在做教学任务之前需要做好备课的工作,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课堂的教学设计,使得思政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英语教师在上课之前备好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是教学内容方面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最后,在教学设计方面,也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管理者和商务英语教师需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不断地寻找出适用于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方法。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高校的教研活动与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从原来比较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转为了关注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激发出教师教学的欲望,使得教师能意识到教研活动的价值。与此同时,也需要采取更多的技术手段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晶晶,王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英语广场,2020(18):27-29.
[2]李朝云.高职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路径——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0(3):92-95,112.
[3]莫国涛.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商务英语视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172-173.
[4]李丽.高校“商务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53-56.
[5]闵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综合商务英语》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133-135.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医院;工会;组织优势;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个医院整体形象的外在体现,同时更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加强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若想实现医院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更需要医院文化这一内在动力,同时医院文化建设也是医院综合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内在要求。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致力于实现医院工会工作与文化建设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样才能使医院得以生存与发展。
1医院工会组织优势
组织优势是工会最大的一个优势,将工会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是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为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3方面入手:①医院工会必须做好自身建设,与此同时,还要致力于各小组、各分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工会干部,比如工会主席、工会委员、分会主席以及工会小组长在工会建设中的作用。②要做好医院工会的各项工作,必须扎根于群众,倾听群众呼声。长此以往,必定会获得群众的认可。③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全体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引领作用,逐步做到用精神引领行为,将理念付诸实践。
2如何发挥组织优势,推进医院文化建设
2.1推进医院人文环境文化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首要硬件要素便是人文环境文化。究其原因在于,人文环境文化是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具体外在表现,良好的医院形象有利于推动医院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推动职工人格魅力不断完善的有效措施。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使医院工会能够很好地参与医院陈列馆、文化雕塑、档案馆以及艺术文化长廊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去,最终使医院能够以优美的环境、深刻的外形文化,来引导广大职工在思想层面上实现对医院文化概念和医院文化内容的固定化、具体化。此外,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加强医院工会文化阵地建设,为满足职工逐渐提高的工作环境要求、文化生活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医院工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户外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职工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一直是医院工会较为重视的工作,包括职工活动中心、户外篮球场以及户外羽毛球场等一些硬件设施。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硬件设施能够为医院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场所与设施基础,比如职工活动中心是职工交流情感、休闲、娱乐的重要阵地。
2.2推进医院职工文化发展
2.2.1树立精品意识与良好的品牌意识
应树立精品意识与良好的品牌意识,重视对职工文化品牌的构建。从根本上来说,医院文化的核心层便是医院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行为方式与精神形态,其外在表现为有医院独有特征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从职工文化活动这一角度来说,医院文化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具有亲和力、广泛性和参与性等。通过推动精品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凝聚人心,还可以为医院塑造正面形象、营造和谐氛围等提供重要的帮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医院职工文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原因,医院工会应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利用集体活动、体育艺术的显著优势、凝聚力以及感召力,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凝聚医院全部职工的力量,共同为医院文化建设而奋斗,致力于构建积极向上、独具特色的医院职工文化品牌。
2.2.2利用职工文化活动,展现医院形象
通过利用职工文化活动,充分展现医院的良好形象。对于工会来说,应坚持将精品文化产品的构建与发展当作自身工作中的一项重点来抓,将具有积极向上特征的文体活动当作载体,尽可能地使医院形象、医院声誉得到提高与改善。医院工会应积极参加省级卫生系统或者是市级卫生系统举办的运动会或者是省级政府或者市级政府组织的文艺活动,紧紧抓住活跃医院职工业余生活、树立医院形象或者展现集体力量的良好机会。注意在医院之中举办有利于全员健身的训练活动,比如运动会等,做到组织发动有力、方案制订完备、执行落实彻底等。如果可以做到上述这些内容,不仅能够对职工产生凝聚、激励、引导以及教育的效果,还能够通过展现医院积极向上、健康的精神风貌,实现医院的形象、影响力以及美誉度的有效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综合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内在要求与内在动力。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切实做到认识超前、思路清晰、执行有力,并通过积极组织活动,实现职工力量的凝聚,并要注意将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医院管理水平、职工素质的提升。
作者:高瑜 单位:高邮市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晓静.浅谈工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J].管理观察,2016(24):71-73.
[2]陈雪瑶.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促进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01):54-56.
[3]余杰.浅谈“快乐文化”建设及其工会组织优势的发挥[J].东方企业文化,2015(24):94-95.
[4]祁尕萍.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煤炭工业,2015(0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