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艺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
文化负载词汇(culturally-loaded words)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一般简单地分为民族专有词汇、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普通词汇和习语[1]。一般来说,包括替代式翻译、音译、解释性翻译、和意译。
1.替换
替换指在保留原文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某个指代意义不同但比喻意义相近的词语代换原文词语的方法,即用译入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2]。例如:开夜车(burnthe midnight oil);钻牛角尖(split hairs);低声下气(pocketone's pride);背水一战 fight with one's back against the wall(背墙一战);马后炮(mustard after dinner);耳边风 water offa duck S back;当电灯泡(play gooseberry);过河拆桥(kick down the ladder);昙花一现 a flashin the pan;酒肉朋友 fair weather friend。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如何克服障碍取得文化对等就成为翻译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实践证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能为译入语读者接受的文化对等的翻译方法。通过各种必要的变通手段,至少可以做到语用上的对等。
2.音译
汉英文化差异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了困难,汉语中的很多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形式和内容完全对应或者类似的表达,这时可以把原语里的词汇直接音译过去。音译的词经过长期而广泛地使用,会逐渐融入英语文化中,丰富英语词汇,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融合[3]。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功夫(kungfu)、阴(ying)阳(yang)已经普遍为英美人士接受。再比如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的翻译。“福娃”最初翻译成“friendlies”,自诞生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首先,friendly作为形容词意为:“和蔼可亲的,友好的,对环境无害的”。但是作名词是“友谊赛”的意思。既然在此用了复数形式文学艺术论文,必是名词无疑,意义上就说不过去了[3]。其次,friendlies听起来像是friendless(没有朋友)。每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都能体现主办国的民族特色,而friendlies这样的翻译从对外宣传的角度说,无法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该词的争议结果是最终选择了音译,直接翻译成Fuwa。既简单易记,又能体现了民族特色。
3.解释性翻译
音译只取其音、不取其义,虽然能让读者从语音上准确地接受,但译文成了完全的记音符号,原词的内部意义和文化意象完全消失,成了一种空壳。对于这种情况,在音译之后如果辅以一定的解释,则形式和内容可以得到有效统一。如:“三个代表”译成Three Represents (to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production forces, to represent the orientation of advancedculture and to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of the people in China);“四项基本原则”译成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four principles of adherence to the socialist road, the people’s democraticdictatorship,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and Marxism-Lenin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
解释性翻译固然在表意上力求详尽、清晰,但容易给人拖沓的感觉,因而这一翻译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就表意而言,这一翻译方法与音译可谓两个极端。折中的一种方法就是意译。
4.意译
中文读者因为同原文作者具有相同的文化预设,所以能够通过词的表面形式去理解交际信息的全部内容,而英语读者通常不熟悉中国文化,会按照自己的文化预设理解译文词汇,产生的联想也是不同的,甚至可能误解原文。
例如“拖后腿”,如直译成英语pull one’s leg,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中国话里的“馋猫”比喻人贪嘴,常含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按中国人的心理, “山羊”是个褒义词,如留着山羊胡的老人,而英国人却视“goat”为“色鬼,的人”。
因此在翻译此类词汇时,译文必须改变形式,以表达或补充与原语内涵相关的信息。比如鲁迅小说《祝福》的标题翻译成New Year’s Wish就不恰当了。“祝福”是指旧历年底文学艺术论文,有钱人家备办酒肉等,恭请天神祖宗享用,以求上天保佑。作者以“祝福”为题,写的却主要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实际上是拿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相对照,揭示社会的黑暗。如果把“祝福”译成wish,英语读者就会费解,因为英语wish仅仅是一种祝愿,并不包含祭奠神灵的意思。因此注重再现原文的内涵意义,把“祝福”译成sacrifice(专指供奉,献祭之意),并加上时问限定词the New Year,更能体现其所有的隐含意义。
5.结论
不同的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信仰和价值观造成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形成翻译中的文化冲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则是冲突的焦点。为了保持源语的民族特色,保证翻译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同时译文具有可读性,译者不仅要意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而且要熟悉文化背景知识,用不同的策略处理翻译文化负载词。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译林出版社,2002.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文学艺术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误用辨析
1. 引言
本文以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为对象,对日语学习者经常出现的错例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解析其误用的形态和原因,对容易混淆的错例加以辨析,探求更准确的把握这一词的使用方法。
2. 何谓复合格助词
有的日语语法书是这样定义的:“表示关系存在方式的动词テ形与格助词「に结合,整体表示助词功能的词组或与此用法相同的其他词组称之为复合助词”①文学艺术论文,砂川(1987)指出,“复合助词是指复数个词结合在一起,整体起到相当于一个助词功能的词组”②对于多数日语学习者较难,且容易滥用。
关于「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有称为复合辞、后置词、复合助词、格助词相当句等等,本文中称之为“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这三个词从形态上,都是以动词テ形为中心,加上助词「に从而构成复合格助词。在语义上,复合格助词表示句子中各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表示对象、关联。
还有一些学者没有把「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等列入助词中,认为它们含有内容词、与助词“没有形态变化,不具有具体的、实质性的词汇意义的功能词”的定义不相符。
3. 「に対して的意思和用法
「に対して表示动作、行为、态度的对象或目标,通常在书面语中使用,可与格助词「に进行置换。因而,在实际运用中文学艺术论文,学生经常会将其与格助词「に、「を以及复合格助词「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混同。单纯从表达对象的意思说明上,难以正确把握和区分「に対して的用法。
「対して或者「に対して在一般的日语词典中不作为单独条目出现,在修饰名词时,表现为「外国人に対しての偏見或「外国人に対する偏見中的「に対しての或「に対する。
同样作为复合格助词的「について、「にとって,只存在「にとってのN、「についてのN的形式,而没有「にとるN、「につくN的形式。也就是可以说「について、「にとって已经完全助词化。与之相比,「に対して保留较多动词本来的意思。
森田松木(1989)说,「対して继承动词「対する的「他のものに向かう、応じる之意,具有较多的暗示表示目标的方向性、对人或物的反作用等含义,他指出「対して保留着浓厚的动词「対する的意思。因此,在把握「対する的意思基础上,将「に対して的主要意思分为以下两类。
A “两方相对”
1 两方进行比较
表示前述事项与后述事项相互对比或相互对照。相当于中文的“与…相对”“与…相反”等。
(1)南方は山が多いのに対して、北方は平野が多い怎么写论文。
南方山多文学艺术论文,北方平原多。
(2)男の学生は20人いるのに対して、女の学生は3人しかいない。
男学生有20人,而女学生却只有3人
(3)陰は陽に対するものだ。
阴是与阳相对的。
2 两方对应或对照
表明对应关系,表示两者之间的比率是怎样的,常用于理工科中描述实验结果。
(4)活性化エネルギーの値はに対して6.1J/molであった。
与活化能量值Pdh0.62相对应6.1J/mol。
3 表示比例
描述两者的比例如何,表示比例的基准,特别是用于表示基准为1的情况下。
(5)配分は東京都5に対して神奈川県3、千葉県2とした。
分配为东京都5、神奈川3、千叶县2。
(6)子供1人に対して年間10万円の教育費が必要だ。
一个孩子一年10万日元的教育费是很必要的。
4 表示位置的基准
在描述两者以怎样的位置相对时,表示基准物的位置或物体。文理科都有使用到。
(7)地軸は地球の公転する面に対して傾いている。
地轴相对地球公转面倾斜。
(8)傾斜面に対して体の中心が垂直になっていることは重要である。
相对于倾斜面,保持身体中心垂直很重要。
B “一方以另一方为对象”
5 表示态度、感情等内心活动的对象
主体为人,谓语为表示态度、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客观描述动作主体的行为、态度。可译为“对…”、“对于…”等。
(9)父は子供に対して優しかった。
父亲对孩子很亲切。
(10)先生のご厚情に対して心からお礼を申し上げます。
对老师的厚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11)成績は別として、学習に対する態度は大事だ。
成绩姑且不论,对学习的态度是重要的。
6 表示反应、作用的对象
主体为不具有感情或意志的物,谓语由等表示“强、弱、有效的”等状态的词构成。通常用于表示科学性、物理特性的文章。
(12)この薬はインフルエンザによる発熱に対して効果がない。
该药物对于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没有效果。
7 表示对抗、抵抗、处理的对象
(13)国民は政府の政策に対して反対しています。
国民反对政府的政策。
(14)産業廃棄物処理業者に対して行政処分を行ないます
对产业废弃物处理业者进行行政处罚。
8 表示动作作用的对象
(15)病人に対してそんなことは言えない。
对病人不能说那样的话怎么写论文。
(16)客に対してこのような言葉遣いをしてはいけない。
对客人不能使用这样的语言。
4. 错例分类与分析
学生出现的错例,主要可分为“格助词的误用”、“复合格助词的误用”和“其它”三种类型。
4.1 格助词的误用
「に対して的第二种意思用法表示“对象”时文学艺术论文,与格助词「に、「を的语法性质相似,因而容易出现误用。学习者可能未明确的认识到:即使同样表示“对象”,「に対して与「に、「を这三者在描述“谓语动词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
一般而言,表示感情、态度的动词多与「に搭配,也可以用「に対して替换。但是,当表示态度的心理动词是「尊敬する、「差別する、「軽蔑する、「無視する、「賛成する等词的时候,只能用「に或者「を。
(17)(误)タバコ税の増税に対して賛成する人は少なくない。
(正)タバコ税の増税に賛成する人は少なくない。
(18)(误)祖父に対して尊敬する。
(正)祖父を尊敬する。
但是,当表达的动词包含宾语、把“祖父”作为“尊敬の念を持つ|这一动作整体的对象时,可以用「に対して。
(正)祖父に対して尊敬の念を持つ。
(19)(误)外国人児童に対して差別する。
(正)外国人児童を差別する。
(正)外国人児童に対して差別態度をとる。
(20)(正)妻は夫を軽蔑した。
(误)妻は夫に対して軽蔑した。
(正)妻は夫に対して軽蔑の念を抱いた。
如上所述,当表示动作、作用、感情、态度的对象时,多数情况下「に対して和「に可以置换。但当表达“相对·对应、对抗·抵抗等”的对象时,强烈保留着动词「に対する的意思文学艺术论文,此时不能与「に替换。
(21)(误)このディスクを利用していかなる事態や有害に製造側は一切の
責任を持ちません。
(正)このディスクを利用していかなる事態や有害に対して製造側は一切の責任を持ちません。
(22)(误)隣国の侵入に勇敢に戦った。
(正)隣国の侵入に勇敢に対して戦った。
因此,在表示“对象”时「に対して与「に在显示方向性上具有共通性,但从谓语动词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方面来说,「に具有直接性、结果紧密性,「に対して可以说具有距离感、整体性。其中,表示“心理动词的感情对象”时,有时候也会用「を与动词搭配,这是强调该动词是意图性的、作为一种心理推动的动作进行理解的。
4.2 复合格助词的误用
在具有关联性的意思功能方面,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和「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极其类似。但由于都是从动词派生出来的、多少还保留着原来动词的意思,因此各自所表达的关系不同且构文上的共起制约也相异,也就是各自都具有特异性,辨别这种特殊性正是区别使用的重点。
(23)(误)環境問題に対して話し合った。
(正)環境問題について/に関して話し合った。
当「について可以和「を互相替换时文学艺术论文,则不能用「に対して替换。
(24)(误)この文型は初級の学生に対して難しい。
(正)この文型は初級の学生にとって難しい。
「に対して表示“态度、感情的对象”的主体必须是人。因此,例子的错误之处很明显怎么写论文。
(25)(误)当人に対しても迷惑な話だ。
(正)当人にとっても迷惑な話だ。
(26)(误)私に対してこれは簡単だよ。
(正)私にとってはこれは簡単だよ。
「に対して和「にとって的区别从基本使用方法上来看,「に対して的对象(人或事),谓语是动作主体,表示动作、作用、感情、态度。「にとって的对象(人)是说话人从立场和资格上作出的一种判断、评价。
进一步从构文上看,「に対して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还可以是有情物和无情物。但「にとって的对象一般为“人”。在「に対して句中,谓语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にとって句子的谓语部分多为形容词、“名词+”的无意志用言,表达说话人的价值判断、评价等。
4.3 其他(构文上的问题)
此类错误主要是构文上的问题,具体为「に対して的连体形「~に対する的误用、接续时的错误等。其中,「~に対する连体形的误用为多。
(27)(误)人々が職に対しての観念が変わってきた。
(正)人々が職に対する観念が変わってきた。
接续上的错误文学艺术论文,主要在于「に対して的前置词(节)接续形态上的错误。
(28)(误)日本人は「letterだと思うに対して、中国人は「tissue paperだと思う。
(正)日本人は「letterだと思うのに対して、中国人は「tissue paperだと思う。
5. 结语
日语学习者通常受到已习得的日语知识的影响以及母语的干扰而出现误用。通过以上列举的错例分析来看,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最好将「に対して作为复合的或惯用词组来讲解,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另外,为了更好、更准确的区别和使用复合格助词,作为日语学习者不仅要利用各种工具书、语法书掌握词义、用法之外,还应该多多阅读日文原著,培养语感丰富自己对日语语言的认识,辨析词语的语义差别。
注:
①加藤彰彦.日本語概説[M].桜楓社,1989,142頁
②日本语教育,日本语教育学会编,大修馆书店1987年6月号
参考文献:
[1]加藤彰彦.日本語概説[M].桜楓社,1989,142頁
[2]顾明耀.标准日语语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9-230
[3]张晓希.日语复合助词的认定与分类[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3)
[4]森田松木.日本語表現文型[M].アルク,1989
[5]李濯凡.日语句型例解活用辞典[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文学艺术论文范文3
(一)将文学性引向消费化、娱乐化
中国式当代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学性已经逐渐向现实展示一种特有的文学视野,且在消费化与娱乐化的引领下与当代生活方式实现统一,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消费文学、网络文学等具有更强的消费性与娱乐性。消费文学与网络文学不但是一种新型文学形式,也可以为人们带来新式文化体验。消费化与娱乐化的文学性体现了文学对于当代生活中新感觉、新品味的追求,同时也适应了现代人构建标新立异式生活的需求,从而使现实生活变得具有艺术化。另一方面,文学性的消费化不仅是生产形式、生产结果,同样也反映了文化的符号性。消费文化出现后,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文学发生深度连接的桥梁。此外,当代人在理解文学性时,也会受到现实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消费化与娱乐化的生活体验中,对文学性的理解也更倾向于消费化、娱乐化。在这样的文学性观念影响下,文学性将可能会逐渐失去统一性、自足性的立场,但同时也使文学性在现实中的研究领域实现了扩大化,审美体验、文学体验不仅仅局限于符号性与情感性,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这就为当代文学性观念的重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体验文学性的方式变得多样化
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在体验文学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互动性体验、多向交流体验或双向交流体验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再加上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也使体验文学性的方式变得非经典化、大众化及个体化,因此文学性可以得到多种体验。在当代文学中,网络文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学逐渐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文学而言,网络文学体验逐渐拉近了文学性与阅读性之间的距离,并进一步解开了文学性神秘的面纱,使文学性逐渐成为文学艺术自由精神的一种体现及文学艺术生命活力的象征。另一方面,文学消费与文学市场的不断延伸也逐渐将文学性的东西转变为一种享受性明显的载体,这就可能造成传统式文学性中的精英意识、经典意识被逐渐削弱。当精英意识与经典意识被削弱时,就会对文学性知识的重构带来许多难题。为了避免传统观念中的文学性意识被不断弱化,则需要高度警惕当代中国文学中娱乐性文学观念不断蔓延的趋势,以避免因体验文学性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而造成文学性变为娱乐性,并由此阻止文学彻底沦为一种社会需要的商品,保证文学具有一定的审美性、情感性及符号性。
二、结束语
文学艺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数学教学;轻松;愉快;点拨;幽默
一、以简单问题切入,层层递进
中职生较差的学科基础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学生甚至连小学、初一的知识都没掌握好,若按现中职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是想学也学不懂。而一些教师在教学形式及方法上仍存在单调、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的问题,仍处在“填鸭式”的被动局面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教师首先要从课堂导入上下工夫,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焦虑和恐惧感。以简单问题为切入口,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处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同时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接着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浓浓的兴趣之中解决问题,才能快乐学习。例如,在计数原理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重温了一次儿时的快乐生活:给布娃娃搭配服装。让班上特长绘画的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几件短袖、长衫、长裤、短裤和裙子,然后问学生用这些服装给洋娃娃搭配穿衣,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用课本中的新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自然就与讲授的内容联系在了一起;在充要条件教学中,以“光头是和尚,和尚是光头”为例,展开对充分必要关系的讨论和理解;在几何内容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简易制作,用简单的实物来想象几何图形,再由几何图形来想实物形状。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兴趣很浓,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利用效率的问题,学生动手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和铺垫。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融洽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长期坚持,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点拨记忆,提高数学能力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是解决了一些很不复杂的问题,学生也会像完成了一个重大的研究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学习产生亲切之感,此时必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向着下一个目标迈进。中职生毕业后可以参加职业高考继续升学,对这部分渴望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文化课仍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上。要迎战高考,就要有成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针对中职生基础不好的现状,运用记忆来弥补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许多概念、公式、定理、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达到理解。然而记忆的东西太多,难免就会乏味。只有通过教师的创意,学生的创新,师生的共同参与、合作、交流,找到一些记忆的窍门,才能让记忆变得轻松起来。例如,在指数函数教学中,为了记忆根式与指数幂互化的一个公式:a-mn=1amn姨,我编了一个顺口溜:看指数,分母开方,负号取倒数。在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我教学生利用指数函数的图像记忆对数函数图像:把指数函数图像画在一张纸的右下角,把纸角折起,纸的背面就会印出一个图像,给它互换坐标轴,就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在锐角三角函数教学中,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记忆起来很不方便,有的学生就很聪明,他这样总结: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全部开平方,正余弦分母填二,正切分母填三;在记忆向量的垂直与平行的判定公式时,学生也总结了一句话:平行减异(音同“以”)垂直,相反,全没了。学生的进步,让我欣慰,更让我感动。
三、幽默风趣是活跃课堂的法器
文学艺术论文范文5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尤其是数学知识,逻辑性很强,很多问题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答案。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能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肯定,给予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对待失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传递对他们的期待。如“再想想”“你能行”“相信你一定会”“细心的你一定能发现”“谁来帮帮他”等。运用启发性语言要注意抓住时机,把握启发的度,避免未启已发和启而不发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透彻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具体情况,准确地把握难易程度,课堂上要自始至终贯彻“启发”这一教学原则,运用鲜明生动、引人入胜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二、语言要风趣幽默
如果教师总是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讲,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压抑感,时间一长,便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相反,教师如果适度、适时地使用一些风趣的语言,便会打破沉闷的局面,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然,必须注意将幽默与耍贫嘴区别开来,要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知识的丰富,不能为幽默而幽默,更不能用幽默去挖苦学生,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那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语言要富有亲和力
文学艺术论文范文6
实践教学中通过与优秀民间艺术的结合,教师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民间美术所传承的美学价值,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情趣,循序渐进地掌握美学赏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例如:笔者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民间陶瓷艺术,开展了如下美术鉴赏活动:【结合图片,引导观察】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碗、碟等器皿可能都是陶瓷做成的(播放幻灯片)。接着提问:而在艺术历史上,同学们知道最有名的陶器是什么吗?【个例分析,引导细赏】艺术历史上最出名的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唐三彩(出示《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单彩壶》等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其造型美不美;(2)其形态是否自然;(3)其装饰性是否强。结合学生的回答及《三彩马》课件,引导学生逐步赏析唐三彩的釉色、整体及局部造型特色及高超的制作技巧,如比例准确、线型流畅、神韵逼真等。【举一反三,欣赏作品】结合《三彩马》的鉴赏,教授学生美学欣赏方法,指导学生分组欣赏《三彩女俑》、《三彩骆驼载人俑》、《三彩载人俑》等作品。然后让学生推荐一件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感悟。【总结感悟,提高审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感悟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美学创造能力
我国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树立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更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在实践操作中逐步理解民间艺术的语言特点和艺术创作理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美学创造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优秀民间艺术,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美学创造能力。例如: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的游戏玩具,同时它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实践活动:【引导欣赏,追溯起源】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筝,通过对风筝实物的观察和触摸,感受其形象的逼真、色彩的艳丽;然后,讲解风筝的起源、流派、色彩图案特点,并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左右对称的特征,认识、熟悉风筝的种类。【解释美学原理,指导制作技巧】通过对风筝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引导学生观察与探究风筝的美学艺术特点及艺术魅力,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并讲解风筝的飞行原理。同时,通过师生合作,让同学们探知风筝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察与思维能力,奠定美学创造的基础。【总结归纳,培养美学创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风筝扎、糊、绘、放的“四艺”以及美学特点:图案美观、色彩鲜艳、和谐对称。【交流评价,艺术延伸】通过生生、师生评价,巩固风筝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传统风筝文化的魅力。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