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1
预收账款即销货定金,会计业务中的预收账款的定义是指企业(即销货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这笔款项构成了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它之所以成为流动负债,是因为企业必须在收款后的一定时期内向预付货款单位发送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如果到期后企业无法履行合同,则应该如数退还原预收款项。
港口企业的预收账款指托运方与港口企业签订合同或协议,并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 向委托人或收货人、单位或购货单位等预收营运收入款项、为其他运输单位代为预收的运输款项和为其他有关方面代为预收的运输款项。
由托运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港口企业而发生的一项负债。“预收账款”账户用于核算港口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托运单位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账户下应按购货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港口企业同一般工业企业的生产相比,港口生产业务更为复杂,变化因素更多,其特点是企业吞吐量大,装卸堆存业务收入较多。港口生产过程高度连续性、复杂性及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港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使得港口企业预收款项比较多,可以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核算,待用劳务偿付了此项负债后,再进行结算。这种方法能完整地反映这项负债的发生及偿付情况,并且便于填列会计报表。
二、港口企业预收账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部门预收账款明细账中反映的各货主的账户余额与业务部门业务台账上的货主账户余额可能因各部门各自下账错误而导致余额不一致,缺乏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各部门的工作。
如果业务部门的数据产生错误而造成余额比实际数据大,则会造成因不能及时催缴预收款而负费装运,甚至在办理退款时,造成多退少退的情况。
如果财务数据有误,会导致各账户余额混乱,错误发生时间愈长,查找调账难度愈大,严重影响装运工作及与和各货主单位对账、办理退款工作。
三、建立预收账款对账制度的重要性
有建立每月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对账制度,及时发现差异,查找更正错,为货主提供准确的信息,不仅能方便货主单位随时掌握正确的资金状态,为托运装运筹备充足必要的资金,提高港口的各方面的服务质量,还能减少因退款不及时,不准确而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损失。
四、建立预收账款对账制度,加强企业预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预收账款数据仓库和收款制度,即预收账款登记管理系统,逐笔办理预收货款合同登记,在预收货款实际到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登记,建立定期与不定期核查制度。
2、建立“预收账款登记管理系统”与核查制度联动机制。
(1)定期检查“预收账款”账户明细账,注意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金额及其业务记录有无异常的疑点。
(2)若发现疑点则跟踪追查,审查有关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必要时与业务部门随时对账调查,经相关人员核实后,确认企业债务的真实性。
3、建立完善严谨的退款制度,规范退款业务流程。当货主向业务部门提交退款申请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同时与货主单位对账,当三方数据一致后,由业务部门开具允许退款单据,经由业务主管签字,企业负责人签字后,由财务部门办理退款手续,财务部门应严把审核关,经由两个人员审核款项与账户一致时,再填开退款单据,办理提款。
4、根据账户对明细账进行分类,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
(1)对于短期的预收货款(账龄在一年以内或一至两年),采用每月与业务部门一一对账制度。
(2)对预收货款长期挂账的明细账应进行标注,定期审查并归类,依据相关的业务合同,逐笔核对企业是否存在长期未提供劳务、长期挂账的情况。超过三年以上的预收账款,在通过业务部门查对并确认无法退还时,应及时转入营业外收入,并上缴税金。
5、建立严格的考核与责任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与责任制度,多方协调、监督、检查,实行月、年双重考核。制定每个部门当年和每月的考核指标,在每个会计期间,密切监督个部门的指标的完成情况,最后在会计期末,系统分析,奖惩分明,最大限度地加强预收账款的管理。把具体工作与个人利益挂钩,奖罚分明,责任到人,把好各个关口,使工作的失误率降到最低。
6、为货主提供方便的账户查询系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总结
港口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腹地的竞争和货源的竞争,货源的竞争也就是客户的竞争,只有提高港口业务的服务质量,加大对港口企业预收账款等涉及客户切身利益的具体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在各方面加强优质服务,把各项服务工作量化、细化,完善健全服务体系,使客户方便,满意,才能真正提高港口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其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祁燕.港口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
预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2
一、企业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其流动性从财务报表所列行次已得到表现,流动性仅次于货币资金。然而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财务报表中所列示的应收账款并非真正具有其流动性。
(一)销售收入确认不规范,应收账款空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确认必须同时满足: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等条件。但实际中有很多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有些企业采用以开具销售发票确认收入,这种收入确认方式会计核算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相应增加应收账款,财务报表则反映了应收账款的增加,从而体现流动资产总额的增加。然而销售发票开具往往与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相脱节,存在提前开票确认收入、空挂应收账款的情况。如购货方为了提前抵扣增值税,以支付少部分前期货款为条件要求全额开具销售发票,从而造成销售收入提前确认,应收账款虚增。另外,有些企业为完成上级单位销售收入的考核指标而增加经营业绩,在货物尚未发运或尚未完工,且尚不具备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企业自行确认销售收入,而这种情况同样造成应收账款空挂,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二)坏账准备计提不合理,财务报表失实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估计坏账准备的方法包括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个别计提法等。由于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企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及标准的确定显得极为重要。如有些企业单纯的采用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法,年末对应收账款按账龄计提了坏账准备,然而通过成因分析,其中有些应收账款尚未达到收款节点,实质上属购货方未确认的应收账款,对此类应收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又如对质保期限内的应收账款、已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按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都将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因而,不合理的坏账准备估计,会影响财务影响报表数据使用者的正确判断,影响企业运行资金的周转及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负债虚增
一般情况下,制造企业在出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时,通常采用预收款、进度款、质保金等三段式的收款方式,当购货方支付预付款时,会计核算计入预收账款科目,进度款的收取则会随着销售发票的开具冲抵应收账款或计入预收账款,而质保金的收取需待质保期限到期后直接冲抵应收账款。然而,有些企业由于会计核算的不规范,会计核算人员粗枝大叶,致使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未及时进行核销,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科目长期挂账,造成财务报表资产、负债总额同时虚增,从而影响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下,赊销作为企业促销的一项重要手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对企业扩大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日益严重,致使企业应收账款上升过快且居高不下,控制难度加大,应收账款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应收账款风险认识不足,客户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有些企业片面追求销售,而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评估,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匮乏,致使货款回笼逾期,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增加。客户信用管理机制缺乏主要体现在:未制定完整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客户信用进行管理、未定期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考核、客户信用额度以及收款期限确定依据不充分等。
(二)企业内控管理意识淡薄,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
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有些企业只注重生产经营,关注利润的增加,而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致使应收账款上升迅速且居高不下,周转速度减缓。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应收账款成因分析不透彻、应收账款客户台账记载不清晰、经济业务相关的资料保管不完整、应收账款对账机制缺失等。
(三)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薄弱,应收账款核算不规范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密切相关,有些企业一味追求销售虚增收入,而忽视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评估,致使销售与核算脱节,应收账款虚增。应收账款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体现在:销售收入确认与准则规定不符、坏账准备计提不足、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含义混淆,科目使用随意且重分类不到位等。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控制策略
应收账款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是被占用的企业资金。由于商品的赊销行为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通过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抑制应收账款快速上升趋势,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一)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机制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建立应收账款定期对账机制,避免因会计记录、核算而造成的差错。一般企业由财务部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核对往来款项,及时发现、调查并解决存在的差异,以确保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对账单需经双方财务部相关人员签章并加盖财务印章,并由财务部妥善保管,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后续可能开展的法律诉讼提供支撑。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机制,对客 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以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从源头遏制应收账款增加和降低坏账风险。一般企业由营销部门的项目经理通过对客户的品质、货款偿付能力和财务报表质量等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出具客户信用状况评价报告。企业再根据信用状况评价报告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以减低由于赊销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二)加强应收账款成因分析,创建应收账款催收机制
应收账款分析是企业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定期分析、报告机制。一般企业由财务部门会同营销部门相关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定期分析,及时了解逾期的原因,针对应收账款成因制定相应的跟进措施,并形成书面文件报告管理层。应收账款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账龄、应收账款成因、应收账款结构、应收账款收现率等分析方法。企业应建立统一的货款催收机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根据应收账款分析结果落实专人实施跟踪催收,并定期向管理层汇报货款的回收情况,确保问题货款能被及时的发现、跟进和回收,保证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例如:按月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存在的性质(货款、调试款、质保金、自行确认部分等)进行具体细化分析,按项目合同建立跟踪档案,即 “一事一袋”,且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负责跟进催收,待整个项目闭环后按照奖惩管理办法实施奖惩考核。
(三)规范应收账款核算,完善坏账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建设,完善会计核算相关规定。企业应根据产品制造特点,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制定销售收入确认、应收账款管理及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明确销售收入确认标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职责,规范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例如:财务部对计入当期损益的销售收入所对应的销售合同、销货发票、发货运单逐一进行核对,并结合货款回笼状况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有效,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估,对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进行综合分析,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有关的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应按企业授权审批体系规定的授权限额进行审批,确保坏账准备计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预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3
往来账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发生供销产品、提供或接受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它主要包括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按其基本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应收账款类和应付账款类。往来账款是用来核算债权债务关系的款项,往来账款的产生涉及采购、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其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代表的是企业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是成本费用、经营成果核算中不可缺少的经济信息。
一、 往来账款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只注重资金和成本管理,而忽略往来账款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加强企业中往来账项的管理,对提高资金周转率,有效地防止虚盈或潜亏,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经营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往来账款的流动性较强,业务内容较多,企业应加强管理。例如应收账款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往来收取款项的权利。企业的应收账款应该适度,但不能过多的拥有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过多会加大企业收款的难度,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会导致企业资金运作困难;应收账款过多还会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产,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和资金支付能力,使得企业的资产机构不合理。应付账款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一定金额的应付账款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但应付账款过多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使企业债务量过大,企业应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使企业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确保企业的资金偿付能力。
二、 往来账款形成的原因
往来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效益观念、时间观念、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投资资金长期在往来账款中挂账。有时由于责任不清,手续不全,虽已发生损失但难以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二是管理意识淡薄,监督失控。特别是往来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造成往来账款管理失控。随着账龄的增长,企业不能有效地回笼资金,使资金流量处于非正常状态,甚至发生坏账,造成资金严重损失;或者只满足在资金收回未损失的程度上,而不考虑由于时间的推移,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所丧失的时间价值。三是财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财务人员习惯上重视资金和成本核算的管理,往往忽视对往来账款的监督管理。即使进行监督管理,也因力度不够或者管理方法落后,影响往来账款催收工作的开展。另外,财务内部管理脱节,失去相互控制、制约的作用,同样也使往来账款管理工作受阻。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也是造成往来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之一。
三、 往来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账务处理不规范
有些财务人员在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时,未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科目核算内容进行经济业务核算和分类。如一些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款项计入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应计入应付账款的业务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同一客户的预收、应收不分业务随意对冲后余额记账,人为的造成往来账目的混乱。
2.利用往来账目弄虚作假,将应作收支处理的款项不作当期收益核算,而是列入往来科目核算,从而达到转移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肆意调节财务收支,造成会计资料核算不真实,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借用往来账款转移资金。
如有些单位将本单位不方便支出的费用通过往来账转入本单位职工食堂或下属单位列支;还有的单位将本单位的账户出借给个人或其他单位,通过往来账的形式为对方结算收支业务。
3.往来账清理不及时,形成呆账、坏账。
不少单位对于往来账款是“只挂不结”,甚至出现旧账未清有挂新账,长期不予清理,致使有些往来款项的债权、债务人或单位已经倒闭,剩下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形成呆账、坏账;往来长期不清不结,导致资金糊里糊涂地被占用或流失了。
4. 往来账对账方法不对。
一些企业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或者提供采购业务、修理性劳务等多重业务。而在企业中,销售、采购、维修业务一般都是由不同的业务部门负责,在财务上处理相应的经济业务也是分离的,这就出现一个客户挂多个会计科目的现象。在实际对账时,因受会计工作水平和工作习惯的影响,有的会计对同一个往来客户,既设有应收、预收账户,还设有应付、预付账户,甚至还有借款等多个账户,可在对账时,往往只给对方提供应收类账户的数据,对应付及借款类账户的数据很少甚至从不提及,从而导致双方在对账时经常“捉迷藏”,加大了对账的难度。而正确的对账方法是,要将涉及到一个往来客户的所以科目放在一起,经过相互抵消和对冲以后的余额,确定为最终应付或应收对应客户的金额。
5.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不完善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完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销售部门往往只追求销售业绩,不重视销售的回款,有些企业没有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随意给予客户优惠的付款条件,结果造成日后应收账款的回收困难,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 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措施
1.强化管理者财务意识,正确决策,防范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机制的改变,财务管理工作主导作业日渐明显,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只有单位负责人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才能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做出适合本单位科学、正确的经营决策。
在往来账款的管理中,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管理。对合同签定、采购过程、借款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严格控制。对投资性、决策性事项,领导层要对其做好事前的充分准备,以减少失误。往来款项形成后,相关业务部门要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财务部门予以协同监督。
2.完善往来账款的管理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控制应收账款的收回期限
往来账的产生涉及采购、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因此影响往来账核算的因素比较多,往来账的核算难度也比较大。
3.加强企业内部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
企业应制定信用政策,规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含信用期限,信用额度,折扣率)及收款政策,对客户的赊销均应授权批准,客户信用期限、额度的调整必须经过相应权限审批人员审核批准。
预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往来账管理;问题;审计方法;研究
一、前言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往来账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财务信息管理,其自身问题比较突出,不仅涉及到企业投入成本,还涉及到了企业的实际收入。从账目上能够判断出企业的盈利与亏损。对于企业而言,为了做到知己知彼,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把好往来账的关,帮助企业理清债权债务,以达到维护企业利益的作用。
二、往来账管理弊端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于往来账的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首先是往来账的核对方面存在着问题,阻碍了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其次是往来账管理方法上比较不科学。
1.往来账的核对方面存在问题
企业财务部门通过对账的方式来核对企业月季度的收入与支出,针对实际余额与账面余额进行对比,发现企业财务发展中问题,以及了解企业财务动态。然而,事实上,财务对账工作比较繁琐,在很多企业中都忽视了对于企业往来账的对账。在缺乏对各个部门月份、季度、半年度、年度账目的核对,不能确定账目上的偏差,最终导致企业查账环节对不上账。
2.往来账管理方法不科学
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之间的往来账时,将同一个往来客户的账目通过“客户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分项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对账过程中,企业一般只将应收类账户的数据信息告知对方,甚少提出该用户名下的应付、借款类账户信息等。该种方式无疑加大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往来账对账难度。此外,企业被延迟的处理项目在数年以后都未进行对冲,导致多年以后每一个账户上都存在余额。
三、基于审计的往来账管理方法
在企业审计部门中,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都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基于审计的往来账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企业预付账款的审查、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审查、对其他类型账款的审查。
1.预付账款的审查
在审查企业往来账中的预付账款,需要立足于对于对方企业的经济资本的审查。企业的资本审查合格时,才能够具备后期资金偿还的能力。首先,对方企业需要出具与预付账款相关的购货合同,并且证明该合同的合法性。审计人员通过这些信息确定客户在订购产品的真实性,并且判断其是否存在着隐瞒收入和虚报账款等情况。例如,对于一个大型的建筑企业而言,企业往往都会通过企业账户增资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资质,投资单位在对建筑企业缺乏了解的基础上,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于投资企业的往来账审计,需要严格的按照企业审计原则,对建筑企业增资之前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出资情况进行调查。实际审计环节中,可以通过翻阅企业近几年的收入报告数据信息,与企业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深入到企业主营项目中,对其项目的实际收入与总体利润情况进行{查。如果报表中的数据显示为该企业每年的预付款项目余额较大时,还需要对建筑企业的工程结算进行调查。最终通过结算数额决定建筑企业预付账款的正常与否。
2.应收账款的审查
企业之间的往来账目中,能够通过对对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了解,掌握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此时,对方企业为了掩护企业现状,可能会出现应收账款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借助审计工作,对对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深入的审查。具体的审计环节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确定应收账款记录中的销售部门核准发票以及发运凭证;第二,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定期按照应收账款的明细来收款的能力。第三,企业是否独立应收账款管理,并且将虚列的账款项在报表中标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注册会计师能够将以下目标作为函证:账龄较长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交易频繁且余额小的项目、非正常项目。
3.其他类型的账款的审查
在企业之间的往来账管理中,除了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还包含了其他类型的账款。这些账款真实性也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带来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类型的账款进行审查。非主营业务中包含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企业会计一般不了解这些账款的重要性,在实际审查中的样本较少。在实际的审查环节中需要关注企业对其他应收账款的审计管理机制。
四、往来账管理的优化
为了提升企业的往来账管理质量,在后续的往来账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对以下几种优化方法的应用加以重视:
1.观念优化方法
在企业中,管理观念的优化对象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往来账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的直接操作对象。为了提升往来账管理质量,会计人员首先应该纠正自身的不合理认知,充分意识到往来账对企业的重要性,更加尽职尽责、认真细心地开展各项往来账管理任务。第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重要的决策职能。他们的不合理认知会影响往来账管理的效率,同时,会计人员对往来账管理工作的态度、重视程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帮助高层管理人员建立其合理的往来账认知。在积极管理态度的作用下,及时配合会计人员开展往来账的审批。当会计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往来账信息之后,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与会计人员进行沟通。在正确了解往来账信息的基础上,及时根据会计人员所得的具体的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的管理决策,变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2.制度优化方法
在制度方面,具体的优化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影响因素控制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往来账管理经验可知,采购环节、销售环节等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后,往来账的核算质量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企业需要保证会计人员能够按照规范的流程,在保证各个环节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合理开展往来账核算及管理工作。第二,惩罚制度增设方法。在企业中,员工出于主观因素伪造会计信息的行为防不胜防。为了保证往来账管理质量,企业可以将惩罚制度应用在管理制度中。例如,如果员工出现故意伪造会计信息行为时,视情节轻重控除员工一定比例的工资,甚至予以辞退处理。这种管理制度的增设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员工伪造会计信息心理的出现。第三,奖励制度增设方法。这种方法的作用原理为:通过提供奖励的方式,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开展往来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将奖励制度设定为:会计人员无错误完成往来账管理工作3个月,当月发放自身工资5%~12%的奖金。第四,责任制应用措施。企业的往来账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当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会计人员可能会互相推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会不了了之。事实上,高层管理人员的这种不作为行为助长了部分员工的气焰,企业的往来账错误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增加趋势。对此,可以将责任制应用在管理制度中,使得往来账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当管理工作再次出现问题时,负责该部分的员工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于往来账的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首先是往来账的核对方面存在着问题,阻碍了企业财务信息整理。其次,往来账管理方法上比较不科学。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企业应该分别从管理观念及制度两个层面,开展往来账管理的优化工作。在企业审计部门中,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都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基于审计的往来账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企业预付账款的审查、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审查、对其他类型账款的审查。
参考文献:
[1]祝青.往来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N].财会信报,2012-12-03B04.
[2]盛江.往来账项管理及审计实务初探[J].财会研究,2012,22:37-39+69.
[3]李莉.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5.
[4]黄忠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策略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
预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5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风险表现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货款、税金和代垫的运杂费等。应收账款对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金流短缺。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数额大,加剧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企业在赊销产品时,确认收入,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使企业陷入困境。赊销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2.机会成本增大。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用于强化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项资金占用,而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因该部分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而丧失投入其他方面为企业带来的收入。在正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天数越多,维持赊销所需的资金量越大,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就越大。
3.坏账风险增强。《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对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按照5%计提坏账准备,该笔应收账款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40万元会减少企业利润。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片面的追求竞争,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现代社会激烈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服务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在尚未对购货方做好资信调查的情况下,任意给予企业信用政策,并未经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而是凭个人感觉任意调整信用额度,造成企业大量难以控制风险的应收账款,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潜在损失。其次,相应部门未有效行使监督职能。作为业务部门的支持部门,财务部门一方面应与销售部门做好定期对账工作;另一方面还应根据管理制度对业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其是否有超越管理制度的行为。但在实践中财务部门往往会忽略后一职能的行使,造成应收账款的不合理存在,却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纠察。
2.企业内部控制不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些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管理规章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相应制度,但却并不照章办事,造成有章不循。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不到位,信用审批程序不通畅,不能对客户信用进行有效控制,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沟通,销售与核算环节脱离,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其次,企业销售激励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只将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工作量挂钩,而并未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量,只关心销售量的高低,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再其次,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对销售人员追求个人业绩产生的应收账款,企业没有建立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回,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及其风险控制
为了减少或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企业决策者风险意识。企业决策者应该增强对应收账款风险性的意识,尽量将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一方面企业决策者应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分析,确定最佳投资方案,使企业的产品能够占领市场或以质取胜,在销售过程中取得主动地位。在目前供过于求的市场经济中,若销售者能处于主动地位,那么即使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风险性也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决策者在制定销售政策时,不应该盲目追求销量的最大化,要考虑到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成本、费用及其风险性,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和激励体制,以避免或减少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建立应收账款的预警管理,做到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应收账款积累过多,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单纯的事后催收和控制远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清除应收账款对企业各方面的消极影响,同时催收和控制本身也给企业带来诸如费用增加、市场丧失、内部失衡等新的麻烦,这就督促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即结合建立预警管理,把目光投向事前控制。建立应收账款预警管理,首先就要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即企业在平时和客户交往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客户建立一个信用档案,详细记录其有关资料。企业应从自身业务实际出发,事先决定档案的有关内容,以便信用控制人员能够搜集到完整的资料。客户档案的主要内容一般可以包括:客户与企业有关的往来情况以及客户的付款记录;客户的往来账户、资产抵押状况等情况;客户的一些主要财务指标;信用评估机构、银行、税务等部门关于客户的有关记录和财务报告等资料。这样,通过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为应收账款的预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其次就是在客户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利用预警机制加强对客户的管理。
3.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如:①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条件销售。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因此企业可与客户签定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另外,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如分期收款等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提高竞争力。反之,则应当选择风险较小、约束能力比较强的结算方式(如预收货款等方式)。
4.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涉及到企业的销售、财务、市场等多个部门,企业必须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有关职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因此,企业应建立起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配合的应收账款内部管理机制,做到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部门之间分工明确、配合协调,以提高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应收账款占用,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舞弊和差错,避免或及时发现销售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减少应收账款风险。
预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核算体系;策略
一、前言
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来看,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加快,二是知识化经济和信息化经济逐步处于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在这两大背景下,人们观察经济动态的理念、指导经济活动的思路、组织经济运作的方式、乃至追求经济发展的目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上市企业而言,人们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对经营目标的定位、对经营方式的选择,乃至对日常经营活动管理方法的实施都有许多新的发展,比如:对上市企业的界定已经从传统企业论发展成为契约经济学导向下衍生的企业契约论;对上市企业目标的定位已经从企业利润最大化发展成为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上市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向外向型、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正是由于此,现行会计系统已不能满足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变化对会计的要求。特别是会计核算体系的缺失或不足,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无法做到会计信息流与资金流、物流和人流的同步,大量经济活动信息被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而过滤掉,降低决策的有效性。全文希望通过分析当前上市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策略,期望全文研究对于提高上市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上市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上市企业发展营运资金越来越大,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暴露出的会计核算问题越来越多。具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不当
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目前,由于在大部分上市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上市企业中,其承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很多是需要跨年度方可完成的,加之财会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使得上市企业跨年度科技项目的会计核算相当不规范:一是部分企业年终结账后在“产品销售收人”以及“其他业务收人”科目中保留未完成研发项目的经费收入余额;二是部分企业将跨年度研发项目的收入放在“其它应付款”科目中核算,以使“产品销售收人”和“其他业务收人”科目在年终结账后余额为零;另外还有一些上市企业,对于跨年度科技项目,收到研发经费后却不开发票,而是将研发经费记入“预收账款”科目,等到研发项目完成后再开发票、对利润进行核算。
2、未对间接费用进行真实核算
间接费用是指制造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在一般的上市企业中,会计部门通常是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对这些费用进行归集,然后在每个会计期间终了,按一定的标准(比如生产各种产品所耗的工时)再把所归集的制造费用进行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之中。由于上市企业间接费用目前在我国无可参照的体系和指标这种由各类间接费用提取间接费用的做法过于粗糙,造成上市企业一些间接费用在核算上出现以提代支,未能按实际成本核算。另外,一次性提取研发间接成本,也给审计机构留下“虚列支出”的印象。
三、完善上市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对策
通过上文对上市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的探讨,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
1、正确处理收入的确认问题
对上市企业来说,目前研发项目合同签订后会收到一定数量的前期资金,这些资金在到款时会计入“预收账款”科目中。因而,预收的合同款对企业而言是一种负债,所收取的款项是预收账款,不能确认为收入,只能等到研发项目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后,再从预收账款转入主营业务收入。但是,由于研发项目的周期较长,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来确认收入的话,使得企业在项目前期是大量的成本支出,而少有收入,反应在会计报表上是大量的亏损,而后期阶段又少有成本支出,是大量的收入出现,反映在会计报表上是大量的利润。这就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上市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研发项目收入,应根据合同于其实现时及时入账:
(1)实行合同完成后一次结算价款办法研发合同,应于合同完成、进行合同价款结算时,确认收入实现,实现的收入额为双方结算的合同价款总额。
(2)实行旬末或月中预支,月终结算,完成后清算办法的研发合同,应分期确认合同价款收入的实现,即:各月份终了,与外部单位进行已完工程或工作价款结算时,确认研发合同已完成部分的收入实现,本期收入额为月终结算的已完成研发项目部分的价款金额。
(3)实行按研发项目进度划分不同阶段,分段结算价款办法的研发项目合同,应按合同规定的研发项目进度,分次确认已完成研发项目收入的实现。即:应于完成合同规定的进度或阶段,与外部单位进行研发价款结算时,确认为研发项目收入的实现。本期实现的收入额,为本期已结算的分段研发项目价款金额。
(4)实行其他结算方式的研发项目合同,其合同收入应按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在与外部单位结算工程或工作价款时,确认为收入一次或分次实现。本期实现的收入额,为本期结算的已完成研发工作价款,或为合同完成后一次结算的全部合同价款。
2、采取全成本核算方式
对于间接费用,笔者建议采用全成本核算。即凡是与公司在建项目有关的各种成本费用都应该由该项目负担,无论项目经费性质、组织管理体系,均实行此办法。一个企业有多个在建项目,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应在所属项目间进行分摊。这些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都可以按需纳入相关项目成本费用范畴。
四、结束语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急需研究上市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指导策略,为提高上市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