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1

STEM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强调的是跨学科的课程融合,追求的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它认为学习是现实世界上万事万物在实践过程中与头脑中的知识体系的关联,STEM摒弃知识灌输逐渐形成了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引,以项目学习为载体,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完成他们感兴趣的、源于生活的项目,并从中构建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由此可见,STEM教学具有跨学科、趣味性、情境性、合作性等特征,不仅能让学生将结构化的知识应用到非结构化的项目设计中,完成知识的构建,还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客思维。

作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模式,STEM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中互动,在探究中学习,所以STEM教学最能抹平知识理论与社会经验之间的鸿沟。在STEM教学中,教师以STEM的项目教学作为载体,运用适当工具和配套资源,促进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学生通过作品的生成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教师、同伴。

作为STEM教学的载体,项目的设计要符合STEM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项目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趣味性,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具有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特征,更要使学生容易解构成S.T.E.M各门学科的子项目,以达到引领其开展意义学习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项目更类似于自然状态下的实际应用,具有知识体系的劣构性,所以教师在选定项目的同时,还要关注项目的可解构性,将劣构的知识体系结构化,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知识负担,帮助学生良性地建构知识。下面以“设计Arduino音乐播放器”为教学案例,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论述STEM模型下的课堂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

图1是笔者在使用STEM进行教学设计的流程图。教师在实施STEM教学前,要做好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编写导学案、制作预设作品等环节。

1.学情分析

在STEM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状况会随着时间、教师、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他们在课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找出相应对策,这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笔者所教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也是科技的发烧友,经常脑洞大开,呈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他们认为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最好社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甚至想,如果能通过众筹的方式集资开发一个项目,解决一个社会问题,那该多么有趣啊。

2.确定教学目标

与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不同,项目教学中的项目是劣构的,是源于现实世界的真实应用。项目中隐含的知识体系是非结构化的,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进度确定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比较隐晦,但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明确。此外,教学目标还应是学生阶梯式向前跨一步的目标,是能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帮助达成的目标。考虑到STEM的教学模型,STEM的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S.T.E.M四个子目标。

在本案例中,笔者充分考虑学生特征,以STEM为理论依据,在不同学科设计了不同的S.T.E.M子目标,最后统一在“设计一个Arduino音乐播放器,播放器能实现随机播放乐曲、随时中断播放、随时启动播放的功能”这个项目目标下。被分解的四个子目标具体为:①理解单片机的音符是如何产生的,会用频率表示不同的音符(S)。②理解中断技术的原理,能在Arduino IDE中编写中断程序(T)。③能根据科学组的研究写出程序,控制Arduino随时播放、停止音乐,还能随机播放歌曲(M)。④将科学组、技术组、数学组的研究成果整合,协调整个项目的完成(E)。

3.编写导学案

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线索,以分解出来的S.T.E.M子目标为引导,撰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导学案。导学案是实施STEM教学策略的抓手,也是STEM教学模式的落脚点,它能将一个教学目标分解成四个子目标,又能将四个子项目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因此,STEM的导学案应根据实际需求分成四个,即科学组导学案、技术组导学案、工程组导学案和数学组导学案,分别对应S.T.E.M的导学案。每个导学案都由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设计制作和展示反馈四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为教学目标服务。每个环节又由导和学两部分构成:导部分主要体现了教师在该环节对学生的要求,或者说是该环节的小目标;学部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由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支架,学生根据学习支架开展意义学习。如果说S.T.E.M四个导学案是在空间上对项目人员的安排,那么每个导学案的四个环节就是在时间上对项目作业流水的安排,而导部分和学部分则是对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主体学习的安排。

下页表是笔者设计的技术组导学案。该导学案包含了技术组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及学习步骤,其中学习步骤包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设计制作、展示反馈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通过“导”的要求告诉学生通过什么手段能完成,通过“学”的要求告诉学生该环节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在O计导学案时,还要多关注一些难点如何解决,如合作交流中使用伪代码描述一个例子,笔者一般会在设计中预先隐含一个例子,然后通过学习支架的形式给出一个参考答案,让学生模仿完成,这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

4.制作预设作品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在备课时有必要制作一个成品,以便学生情境化地进入教师预设的状态,更具体地理解教学目标。

巧妙的分组策略

在STEM教学中,一个项目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知识,所以我们根据STEM的学科特征,可以将学生分为科学组(S)、技术组(T)、工程组(E)、数学组(M)四个组,简称S.T.E.M组。这样分组的巧妙之处在于,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能形成团队合作、同伴互助的氛围。但这样的同质分组不利于作品的设计,异质分组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同质分组的基础上,在每个大组中抽出一位学生,以四个人为一组,那这个组中的每个人就必然是S.T.E.M组中的一员,这种分组方式有利于开展项目设计,因为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课堂任务,都是项目设计中的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学生在STEM课堂中既有互为同伴、互相交流的并行分组,又有互为因果、流水线式的串行分组,这种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出现的分组方式充分体现了STEM教学理念的优越性。笔者也在实际应用中将这一分组策略付诸实践,下页图2是笔者采用的教室分布图。教室里摆放着四张大圆桌,对应着S.T.E.M的四个大组;每个小组有四把椅子,分别贴着S、T、E、M字样,对应着四位组员的座位,桌子上摆放着设计用的工具、器材等。学生会先以大组形式在讨论区进行合作、交流,然后以小组形式在设计区进行项目设计。

学生的学习设计

下页图3是学生的学习设计流程图。课堂上,教师先展示项目教学的成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分组情况将导学案分发给对应的学生。学生在明确S.T.E.M各小组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后,进入自主学习环节,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借助教科书、学习资料、互联网等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等到交流环节寻求同伴解决。

在合作交流阶段,四大组的学生带着各自的导学案和疑难问题,围坐在圆桌前讨论、交流,虽然四大组交流的主题、内容都不同,但都是为了项目学习。在本案例中,科学组重点讨论了音符产生的原理,技术组重点讨论了中断的原理和中断技术的应用,工程组重点讨论了各种传感器的极性和Arduino针脚使用方式,数学组重点讨论了如何使用结构体表示简谱。同伴间的互相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效率地内化知识,构建出符合作品设计的结构化知识,从而为设计制作环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质分组的合作交流结束后,进入异质分组的设计制作环节。每个大组的一位成员与其他三个大组的三位成员(每组一位成员)组成一个小组,四个人通力合作,各负其责,互为联系,互相协助,完成项目教学中作品的设计、制作。在本案例中,S同学负责音符的音频设计、音长设计,T同学负责中断技术的设计,M同学负责程序中数据结构的设计和算法的设计,E同学负责Arduino硬件接口的设计和统筹整个工程项目资源的分配。这个阶段是整个STEM教学的,它既能检验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阶段的成果,又能检验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学生不但能享受制作过程的乐趣,还能体验项目成功后的喜悦。

作品完成后,进入展示反馈环节。学生除了在同伴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外,还会收集教师、同伴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品,使其更完美。在本案例中,教师原本只预设了《两只老虎》《粉刷匠》《一闪一闪亮晶晶》三首儿歌来实现随机播放的功能,但有的学生从网上搜索了一些流行歌曲的简谱,来增加随机播放歌曲的数量,有位学生还听取了教师的意见,用扬声器代替蜂鸣器播放音乐,出众的音质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赞扬。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

[2]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2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oday's society,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and it has more and more high requests to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he new measures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were explored, to encourag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Guide the creative ideas, multiple perspectives, change the thinking of aspects of the mode of think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关键词: 探索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

Key word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multidisciplinary;cross;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289-02

1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建立创新教育理念 科学研究的理论越来越深。老领域的深入发展,新领域的创造性开拓,几乎都是横跨多个学科的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新的现象、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只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2 有利于开拓提高就业渠道 经济全球化竞争,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更快的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还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新的岗位上成为综合的高素质的技术或管理人员。

1.3 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进步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则注重挖掘创新能力。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技进步创新的新渠道,所以我们要大力建设交叉学科,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与培养一种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建立创新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这种创新思维方式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创新。

2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各教学及科研机构在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时投入较大精力资本但是却无法得到相应回报,往往受到具体学科的限制。教师往往都是从事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涉及外专业的知识非常少。这种教学形式就无形之中形成了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不断的强化了以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融合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阻碍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进度。因此,为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型人才,必须首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消除学科专业界限以及淡化专业色彩等。

2.2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在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学生选择专业、课程以及授课时间的盲目性,需要实行导师制度与之相配合。目前,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政策支持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对于学科交叉地带的新思想、新知识等还不容易被接受,这样就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教师队伍组织难以获得支持、难以成长壮大,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阻碍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

2.3 固化的学科专业设置障碍。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制约,影响学生参与跨学科课题的积极性。由于学科交叉研究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学科专业间距离较大,由于知识背景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无法按照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课程,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3 多学科之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策略

3.1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眼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营最有效的知识,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结合全校科学院广泛开展大讨论,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观念的转变。认清本学科目前所处的位置,存在的差距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目标,形成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共识。

3.2 优化资源,合理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要根据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这个模式下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的选择某一个专业或者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选择的空间,就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渗透,不仅推动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惠,更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了当今经济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做到文科与理科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以精品课,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积极编写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教材,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3 系统管理,构建科学教学管理制度。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允许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时间,自由确定修业年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选修课比例,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开展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又叫协同教学,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教师共同参与同一同一课程的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念,参与合作教学的教师可以来自相同或相近的学科,也可以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其专业的综合性决定其与交叉学科多个专业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跨学科合作教学合作形式及合作程度多种多样,根据专业多学科跨度的专业特定,可以采取部分合作的形式,有专业人员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显然,单靠某一学科的教学时难以出色地完成整个专业的教学任务的,而合作能够实现教学经验的分享,有利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

3.4 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机构,设立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专项启动基金。对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给予特殊的前期研究进行培植和支持,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平台配套。有重要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的课题,重点投资,加大投资力度。

以项目为纽带,直接组建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抓新兴前沿学科的纵深探索,学校投入的资金用于平台硬件建设,平台集中使用管理,开放共享,定期考核,补贴运行等。

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培养拔尖人才,组建由拔尖学术带头人领军的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创新团队。启用一位人才,带出一支队伍,建成一个平台,形成一个特色。加大投入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的力度。

总之,交叉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变革,这种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能力。突破了单一学科培养人才的局限,拓展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空间。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21世纪符合时代人才市场需求的品牌专业,培养一批善于打破科学壁垒,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容,陈金娥.化学专业开放型实验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1期.

[3]冰.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3

关键词:STEM;5-E教学模式;伪全息3D投影;科技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4-0035-05

一、STEM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STEM源于美国,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是以基于问题学习、基于项目学习、基于工程设计等方式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融合的教育。

其本质是在多个独立的学科中建立一个桥梁,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引导学生重新思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内涵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把学习的零碎知识变成相互联系、完整统一的系统。毕竟,学生最终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的纲领性建议,被视为STEM教育的开端。2015年12月W巴马政府正式颁布了STEM教育法案,从教师培训、社会协助、校内外相结合等角度详细规划了STEM教育的新动向。[1]

STEM教育在美国的蓬勃发展,究其原因,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影响深远,实用主义哲学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更重视学习者的实际经验,这些都是STEM教育的重点。

那么,STEM教育引入我国能否成功呢?有学者认为,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能够让学生体验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尽快借鉴。[2]也有学者仍坚持我国应注重学科分科,含蓄表达了对“整合”的异。[3]有学者更直接地表示我国特别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远没达到1996 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水平,现在大规模引入将欲速则不达。[4]

单凭几家争论决定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发展走势未免失之粗疏。适用与否以及如何应用还须用事实说话。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项改革目标备受瞩目,其中目标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目标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项目标与STEM 课程强调要将过程和方法置于复合的真实问题情境中,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处。

由于STEM教育在国外仍处于发展阶段,照搬经验或全盘引进我国易引起“水土不服”,也有貌似结合我国实际的创新应用。如有的学校以单独的学科形式呈现的STEM教育,将每一个学科作为独立的课程教授,学科之间只有一点或没有融合,这显然违背了STEM教育的初衷。

以STEM学科结合类型和重点学科为分类维度,Margaret Honey等人的研究团队将STEM整合项目分为以下几类:(1)教授STEM学科中的每一门,同时更强调四门中的一门或两门学科,如SteM、sTEm;(2)将一门学科融入另外三门学科展开教学,例如工程学科能融入科学、技术和数学学科。就像是E-S、E-T、E-M;(3)四门学科相互融合。[5]

探讨 STEM 整合教育的可借鉴性,本文认为结合类别――《工程教育:理解地位并改进前景》中所提出的“珠―线”(beads-and-threads)模型更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以项目为珠,线绳代表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数学、科学、技术三条线代表在工程设计中使用的学科领域。[6]

二、STEM与科技课程的结合

之所以选择科技课率先作为STEM理念的实践平台原因有三:首先,科技教育在重庆一中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育活动,也是重庆市第一所开展科技教学的中学。课程内容包括三模一电、科技四小活动、机器人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活动,其中科技四小活动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创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一级子课题,在科技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科学探究氛围浓厚,学生基础较好,便于开展实践研究。

其次,STEM课程强调真实情境、亲自动手、做中学、合作分享等理念,这与重庆一中科技教育的培养模式类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为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激发对科技活动的兴趣,重庆一中技术教研组的教师们在《课外科技活动策略》一书中提出了三段式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创造宽松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科学评价,增加激励措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最后,STEM教育形成发展于科学教育,STEM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思路。STEM名称缩写也是以科学开头,这一缩写暗示了STEM教育中科学教育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部分。[7]回看STEM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关STEM教育的研究项目和报告大多由科学机构赞助,如NASA(美国国家航天宇航局)、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B(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等。STEM教育的发展立足于科技教育,同时又在探索科技教学的改革路径,借助哲学上系统、联系的思维解析理工科,甚至文艺课教育之间的普遍联系。

在国外,STEM教育已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正逐步从本科教育向中小学教育推进,而在我国却是从中小学开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在很多中小学如雨后春笋般创客空间的建立。初中作为K-12阶段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结合我校科技课的浓厚氛围,本研究将以初中科技课作为实践STEM教育理念的主要场地。

教师解释:d.由于视频光线是从上垂直射向棱锥的侧面,而我们的习惯是平视观看效果,根据反射原理可得棱锥侧面与底面的夹角应为45度,此时反射光线会水平射入正面的人眼中,从而看到一个方向上的影像。如四棱锥侧面与底面夹角不是45度时,反射光线就不会平行射入人眼。当四个面的反射光线汇聚后,就形成了3D效果,但因为这个是由反射原理形成的影像,而非真正的全息3D投影技术,所以叫做伪全息3D投影。

4.详细f明阶段(ELABORATION)

活动重点:学生小组讨论,独立计算已知当四棱锥斜面与底面夹角为45度时效果最好,那以此为条件,如何确定底边与棱长的关系呢?

主要教学活动:由于本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在数学中已学过勾股定理,但从未接触过立体几何,可通过将立体问题平面化的方式完成计算,考虑到难度问题,本任务作为拓展内容。教师在学生讨论、计算一段时间后进行解释说明。

教师解释:e.线po为四棱锥的高,oaab,由于底面是正方形,得出a为底边中点,三角形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a=ab。由于该棱锥侧面与底面夹角为45度(即∠1=450),op=oa=ab,所以pa=ab(勾股定理),而paab,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棱长pb=ab,底边为2ab,所以得出之前的公式:棱长≈0.866×底长。

随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1.如何提高投影效果的清晰程度呢?2.用平面镜代替透明塑料卡可以吗?亚克力板、相片过塑板哪些材质会更好?(技术―材质选择)3.播放的视频如何获取?从网络下载或使用摄像设备拍摄并制作。分别使用摄像机从动态物体4个面拍摄4段视频、导入电脑,使用相关视频编辑软件,如电影模仿、绘声绘影等,将4段视频合成加工为一段具有4个面的特殊视频(信息技术―视频制作)。4.如何让播放设备更稳定地放在四棱锥顶端?可在四棱锥四周设计四个支架(工程―结构搭建)。

总结本项目所用的知识,包括S科学:3D投影技术、反射折射、成像原理、偏振光原理、视频处理技术;T技术:材料与制作、构件加工;E工程:设计、结构与稳定;M数学:勾股定理、立体几何―正四棱锥。

5.评价阶段(EVALUATION)

在本案例中的评价方式多样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生作品效果,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表现。为此,我们设计了详尽的评价标准,在课前就让学生熟悉并明确,也起到了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目标,教师可参照表1-3进行评价,学生也可进行自评。

五、总结

本课例中以伪全息3D投影的制作为载体,以STEM课程理念为指引,应用5-E教学模式(参与、探究、解释、详细说明和评价)展开教学。参与阶段:学生被吸引到一个有趣的挑战中,参与活动亲身感受3D成像之谜。探究阶段:学生开始根据教师的提示模仿完成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探索科学和工程学原理的过程。解释阶段:学生展示作品,从光线反射、四棱锥公式计算等方面解释成像原因,从选材、结构等方面描述他们认为可能形成影像效果的原因,随后教师补充释疑,这也是学生向同学和老师学习的过程。详细说明阶段:学生在老师给定先决条件下,演算出该装置的一个重要关系:棱长≈0.866×底长,并思考、讨论可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改进。评价活动贯穿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有利于学生随时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知识的解释,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评估标准,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整个案例融合了物理、数学、工程、技术、信息等多学科知识,使学生了解了科学乃至工程、技术和数学领域的知识概念,增进了学生对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的参与度,形成基本的科学探究和设计的意识以及主动性,同时也发展了其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提高了对涉及领域内容的兴趣点和关注度。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从分科到综合的改革阶段,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改革最重要的莫过于如何进行课程的有效整合。STEM教育是一种新兴的跨学科整合教育,通过整合各学科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本文基于对STEM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展开了STEM教育视野下科学课程的建构构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其实很多老师已经开始尝试将STEM教育理念渗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文以本校教学实践为基础,向大家展示了我们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与更多同行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7]李杨.STEM教育视野下科学课程建构[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

[2]张颖之.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沿图景――透视美国K-12科学教育的新框架[J].比较教育研究,2012(3):72-76.

[3]王磊,黄鸣春,刘恩山.对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前瞻性分析――基于2011 年美国《科学教育的框架》和1996 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对比[J].全球教育展望,2012(6):83-87.

[4]万东升,张红霞.美国 2010《科学教育框架(草案)》述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78-82.

[5]Margaret Honey,Greg Pearson,Heidi Schweingruber.STEM Integration in K-12 Education[DB/OL].http:///resources/STEM-Education/STEM-Integration-in-K12.pdf,2016-03-25.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4

关键词 融合式适应体育 智力障碍 体育教学 体适能

分类号 G764

1 问题提出

智障,也称精神发育迟滞,是个体在18岁之前的生长发育期,智力与适应行为两方面出现严重缺陷的表现。智力障碍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身的健康往往需要依赖别人的照顾,因此,智障者的体适能状况就需要特别关注。Beaseley(1982)指出,智障者有认知或语言能力障碍,大多数可能会从事劳力型的工作,因此,需要有良好的体适能才能胜任这些工作,智障者如果拥有较佳体格和优异健康的体适能,就能克服别人的歧视,获得社会认同与接受,另外,智障者如果具有慢性疾病或是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通过体适能方案改善身心状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及社会的关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带动了全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教育实践经验中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体育活动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培养的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近20年来,美国的融合教育运动影响越来越大。融合教育自然也影响到各国教育体系的制定,它的理论及实践也已成为各国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应体育对智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和身体活动等相关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因此,结合融合教育以及适应体育两种概念的体育教学理念——融合式适应体育便开始出现。

2 国内外智力障碍学生体适能的相关研究

对于身心障碍者而言,可以在从事体育活动中,经学习而获得各种日常生活的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身心障碍者生活品质的研究多将身体健康情形列为指标之一。就促进身心健康或体适能改善而言,健康相关生活品质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升体适能,进而对个体的心理、情绪、精神、社交与智慧各层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Moon和Renzaglia(1982)指出,身心障碍者的体适能比正常人要弱,且中重度的智障者又比轻度智障者弱;早在1959年,Francis和Rarick两位学者就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智能障碍者的健康体适能与同年龄之非障碍者进行了动作表现、年龄、性别与体适能关系的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智能障碍者的体适能不及正常者。Tomporowski与Ellis(1984)研究了中重度智障者接受心肺、肌力训练及学业培训的状况,考察实验组及控制组学生的智商变化情形,结果显示,接受体适能训练的智障者在心肺适能上确有显着改善,但是智商方面没有进步,并且体适能实验组的学生在不良行为上有明显的改善。Femhall和Pitetti(2000)两位学者针对26名轻、中度智能障碍儿童和成年者进行腿部肌力训练发现,腿部肌力与跑步持续表现有很大相关,通过肌力训练提升腿部肌力后,在六百米及二十米渐进性跑步测验中都有显著进步,腿部肌力会影响最大耗氧量及跑步表现。Memman、BarneR及Jarry(1996)以22名多重障碍成人(包含智能障碍)为研究对象,利用暖身运动、伸展操、音乐有氧运动、肌力训练、缓和运动等,经十二周体适能训练后发现:被试的身体组成及脂肪两者均无显着改变;但在心肺适能、肌力及柔软度上都有显著提升。

国内方面,戴听(2007)通过检索对大量研究有关智力障碍者体质特点的文献,对唐氏智障者与普通智障者在体能状况、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智力障碍者下肢肌力与平衡能力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而唐氏智力障碍者的各项指标更显著低于普通智力障碍者。研究认为肌肉力量是影响智力障碍者体能与平衡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研究者还发现,经过针对性训练可以增强智力障碍者的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

吴雪萍与章建成(2007)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动作技能活动方式对智力障碍成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对被试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结果表明,智力障碍成年人不论是参加开放性动作技能或封闭性动作技能练习,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轻度智力障碍成年人组平衡性好于中度智力障碍组,说明智力障碍群体坚持参加体育运动是有益的,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并提出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融合式适应体育及相关理念

3.1适应体育及相关研究

适应体育一词最早由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开始使用适应体育这个术语,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体育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协会认为,适应体育是依靠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来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从研究领域而言,适应体育应属于“适应身体活动”的分支,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强调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首先进行评估,然后由体育综合课程结合特殊的教学设计,来诊断并解决个体因伤残失能而引起的社会、情感、认知与心理动作等方面的终身问题。

我国大陆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使用适应体育概念,目前,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关适应体育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总体性地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论述。相对而言,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研究要多于其他残疾类型,主要涉及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康复、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施敏等研究显示,通过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可以提高弱智学生左手、右手、双手及下肢的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的潜能,弥补缺陷,发展协调能力;提高上肢力量潜能,促进力量素质协调发展;对提高弱智学生心智潜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绍志春等从体育与语文、数学知识相整合、体育与劳动生活相整合、体育与音乐舞蹈相整合、体育与游戏活动相整合等方面,对培智学校体育课程整合进行了探索。李红认为,弱智儿童班级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调节;教新技术时最好在小的教学场地进行,防止学生分心;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器械;设计内容时要考虑环境,并且应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成功完成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问题法、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及暗示法等。总体来说,我国关于适应体育的研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3.2融合式适应体育的理念

融合式适应体育(inelmive adapted physie~educa,tion)一词,是由“融合教育”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落实了融合教育的理念,通过融合的过程,使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都能够得到体育发展。

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协会的定义指出,融合式适应体育是以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来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且它是属于“适应身体活动”的一支,强调通过学校体育方面的综合性课程与特殊教学的设计,并且通过评价、诊断以解决个人因伤残失能而造成的社会、认知与心理动作等终身问题。融合式适应体育是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限制,设计出包括运动、游戏等的综合活动计划,希望特殊需求学生能够通过身体活动来达到情感与智力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

分析融合式适应体育的内涵,可以将融合式适应体育分为过程(指完成运动项目的动作成分)、成果(指运动成绩)以及变量(实施条件如器材、指导方法等)三个方面,而课程与教学的调整就是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整,而且能够随学生的学习进展与需求而改变。

4 如何开展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

4.1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类型

从事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课程时,调整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提高对班级与学生的行为管理技巧都非常重要。适应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以下几点:社会行为,学习与同伴互动的社会技巧;享受运动乐趣,促进身心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身体的融合(physical inclusion)。身体的融合指的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安置在一般的体育课堂当中,是目前国外最普遍的融合方式,但是,如果是中度障碍或多重障碍的学生,由于他们参加一般体育活动会遇到障碍,因此,这部分学生单独分开教学。

二是教学方式的融合(instruction inclusion)。教学方式的融合指的是和普通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而参与的程度则由身心障碍学生的目标以及他们是否接受足够促进融合的支持而定,如果学生的身心障碍情况比较严重,虽然可以在专业人员及同伴的帮助下进行体能活动,但是相对和其他同伴之间的互动较少,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轻微的活动方式,以便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

三是社会性的融合(social inclusion)。社会性的融合指的是身心障碍学生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情况。一般来说,社会性的互动是正面的、积极的,并有助于身心障碍学生和一般学生之间的互相接纳。

进行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需求来调整课程,这才能提升并达到学习目标。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很难把握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原则,经常造成教学的不一致,甚至产生混乱,因此,就必须要了解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模式。Shen411(1993)提出适应身体活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融合式的适应体育方案可分五种参与的层次。一是正常性体育活动:指完全的投入正常体育课,没有做任何体育活动上的修改。二是修正式的体育活动: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做一些弹性的调整以便普通学生与身心障碍学生可以愉快地在一起活动。三是平行的体育活动:障碍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但有他们自己的活动方式。四是融合式的适应活动:普通学生与障碍学生一起进行适应性的活动。五是隔离式的适应活动:身心障碍学生在隔离环境中参加体育活动。

4.2开展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4.2.1教学原则

我们建议,融合式适应体育活动的教学原则可遵循以下几点:不要对障碍学生“特殊对待”;游戏活动中不要进行淘汰;机会均等的竞争;运用同伴帮助法;及时调整环境器材和规则;不要诱导学生失败;不要强调技能为成就标准;在活动过程中要给所有学生选择机会;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4.2.2教学策略

融合教育是让所有学生有权利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获习技能,特殊学生也是班上的一员,学生良好的学习应以单一教育系统替代普通、特殊二分的教育系统,而且通过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力量来促使融合模式比分离模式更易成功。在群体体育教学课堂上,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常规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学生学习策略一直没有变化,难以满足学生多样性的特殊需要。为此,改变普通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系统化、整体化的融合体育教学体系,在常规体育教学中对特殊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5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军事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涌现出慕课、创客、翻转课堂、混合教学以及虚拟实践等新兴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慕课+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慕课是指大规范的在线课程,SPOC是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线上MOOC、线下导师制指导”,也被称为“后MOOC”时代。它将MOOC资源有效利用,取其高效、大数据分析、开放包容、翻转课堂等优势,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的教学内容,在小众私密的前提下翻转应用。

MOOC+SPOC+翻转课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给教改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模式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给了试点教员逐步认识和适应的空间。先学后教,才会让教有针对性。以学定教,才会让教有有效性。在线上,学员利用MOOC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进行自我评价。教员利用MOOC进行课程管理,及时掌握学员学习动态;在线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针对数据分析反馈的结果,教员需要将教学设计从知识层面向方法层面侧重。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多种形式,比如研讨、辩论、案例、头脑风暴、论文撰写、习题训练、问卷调查等,其主旨就是为学员学习提供科学的方法,推动学员学习专业化,激发兴趣,促进主动参与。同时,采取“线上与线下、过程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这种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创客教育模式

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带来的不仅是慕课,还有创客教育。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当创客文化与教育相遇,“创客教育”就诞生了。可以说,创客教育是基于学员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其终极使命是培植以创客精神为实质的众创文化。

创客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重点在于引导学员更换惯性思维,激发学员的创意。让学员从自身岗位出发,从部队需求出发,从未来战场出发,勇于不断尝试和挑战,使其具有超常的好奇心,对细节有探究式的关注,大胆创意,主动创作,乐于分享。最终提高学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三)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将虚拟仿真与实物实验深度融合,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开放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重点突出以下4个转变,即从主观命题向随机设定的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从实体化向数字化的转变;从理论向理实一体化的转变。

学员首先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其后,利用虚拟仿真系统,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根据模拟的未来战场瞬息万变的突发状况,进行对抗竞赛、通关练习,学员在虚拟训练中对知识结构进一步细化,对关键问题、重难点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在虚拟实践学习中,熟悉装备的使用、操作、维修以及突发状况的处置。

通过部队大型的综合演练和技术能手考核,锁定各专业领域掌握“绝招”“绝活”人员,通过示范引领、技能展示和传帮带等活动,提升学员对装备实操使用、挖潜增效、应急排障的能力,培养出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改变

新的教学模式的运行,使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一)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新要求

2000年伊始,“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网络教学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成为院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军队网络教学平台”的升级,以及全军梦课学习平台的建设及推广,使“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军营成为了可能。

1.在融合开放建设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爆炸式增长,涌现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加快突出姓军为战、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要能够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精品网络课程、学科信息资源等建设成果,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是建设数字化资源的基本原则。

促进信息化和军事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院校与院校、院校与部队、军队与地方的密切合作,多组织、参加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交流探索。拓宽视野,确保数字化资源建设立意高远、理念新颖、务实有效。以建设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为主,打造一大批“含新量”高的具有较强权威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优质信息资源。

2.以在线课程建设为主,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产生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作为信息技术成功运用的典范,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活力和前景的新型信息服务业,其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而我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包括培养方式、人才定位、学科建设等)却相对滞后。因此,究竟应该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依托什么样的理论教学体系,采用何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进行了各种探讨。本文将从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其中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途径和应对策略。

一、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现状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了浙江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开办电子商务专业,2002年教育部批准了83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2003年又批准了56所高校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截止2008年初,累计32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部分高校已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研究生。从总体上看, 从我国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取向:即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经济商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包括物流与市场营销);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三种办学模式均分电子商务专业的天下,其中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所占的比重更高一些。我国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有两种情况:一种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以管理为主,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平台,进行电子商务的应用;二是设在信息学院或计算机学院,以技术实现为主要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进行电子商务台开发、管理与维护能力。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为电子商务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各个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都处在摸索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必须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清晰的定位。许多院校缺乏符合学校实际和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适应性,缺乏竞争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缺乏针对性,找不到着力点,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这种培养目标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同时兼顾多个方向,可能造成学生没有“专长”;二是以“多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是能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人,比如网页设计、系统开发、出口报关、客户服务等等,而不是什么都懂,但什么都干不好的“全才”。

2.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跨业的学科,主要涉及的专业有:管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贸易学、法学等。虽然早2002年7月15日~23日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课程建设讲习班暨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就确定了十门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结构、网络营销、网络企业管理、网络金融、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安全与保密、电子商务法体系,但目前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解偏差,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电子+商务”,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课程设置是“对半开”,对学生的电子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对一”,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所设置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不大,这种割裂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知识构成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使得学生既不符合专业技术娴熟的当前要求,也不符合对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未来要求。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缺乏目的性和原则性,在学科专业基础课的选择和专业课选择上没有依据,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支持。

3.师资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型专业教师转行而来;一部分是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经济学专业教师转行而来。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来获得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和实用,还处在探索和学习阶段。由于大部分师资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的经验,而且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使得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薄弱,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4.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应用性和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网络营销、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尽管最近几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仍缺乏系统的实践训练。虽然很多高校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主要是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模拟软件,供学生模拟练习,而这些软件大部分依旧是脱离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这种模拟练习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各学校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三、解决思路和应对策略分析

由于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目前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也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从而导致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很低。如何摆脱困境,让我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逐渐走上供需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之路,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的策略有:

1.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

电子商务在理论上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特点是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和前沿性。它是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的相关学科的综合、融合和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电子商务的特点,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开出了融合文、理、工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的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据统计、现代商学、市场营销、网络营销、法律基础与经济法、电子商务概论、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语言、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电子商务人才是现代营销和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每个学校的资源优势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办学目标上有所侧重,充分考虑各学校的差别来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2.调查和分析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明确培养目标

各院校应根据市场的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及变化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全面介绍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应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进行培养,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每一个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都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充分分析和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和所在行业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重点高校侧重于研究型或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普通高校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个大而广的专业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专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综合素质比较高,在市场上才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3.课程体系设置要合理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商务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等进行简单的叠加,应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合理地安排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电子商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更新和优化,避免知识的重复、陈旧、冲突和遗漏。

4.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

电子商务人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实际应用的技能。一方面,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的网络试验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去实践理论。另一方面要产、学、研相结合。要让教师、学生走出学校,走工厂,深入社会,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因为人才的培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这就需要校充分了解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产业界则要明确校如何培养人才。学校应加大投资,建设具备一定水平的校内实验室,选择功能较为完善的模拟软件,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实践能力。在开设实践课程时,可根据某门课程的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实践;也可根据某一专业方向或不同岗位的要求,选择特定的项目进行实践,从项目的开始到结束应贯穿专业学习整个的过程。学校还要通过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教材问题要解决

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材的运用。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学科,目前能够真正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精品教材很少。因此编写内容实用、适合教学的专业教材,是摆在电子商务专家及有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6.师资力量建设要加强

要办好电子商务专业,必须有一支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电子商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这对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队伍。第一,跨学科培养电子商务教师,如让有志于从事电子商务教育的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类教师学习管理学、网络营销和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让从事管理和商务类课程教学的教师系统地学习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等知识,以满足电子商务教学对教师跨学科知识的需要。第二,激发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开展商务与技术结合方向的课题研究,以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其教学内容。第三,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在保证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到企业去兼职,以丰富教师的阅历,为其理论教学提供大量的实践案例。第四,在教学中引进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通过他们一线实战经验的传授,缩短高校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尤其建议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加入企业家或个人创业者口述的案例分析。

总之,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从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规律来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更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整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 玲: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管理,2007(10) :14~15

[2]周水平 涂传清: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4期,2006(12):157~159

[3]何丰如: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1~7

[4]李洪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C].第三届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论文集(2006.6,天津:南开大学).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2006.5:5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