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1
主持人:
“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是我们教师最想让刚入学的儿童获得的一种体验。为此,我们的教师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情境,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体验;我们的教师因势利导,敏锐地、及时地抓住学生的发言,甚至是小声的耳语,进行引导、发掘,培植并强化这种情感体验;我们的教师“微笑俯身”,以“平视的目光”对待学生,与学生同欢同乐,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语言褒奖毫不吝啬……课标中“热爱祖国语言”、“喜欢学习……”、“乐于与人交流”、“感受……乐趣”、“乐于运用……”这些字眼,我们从课堂中寻找到了形象的有力的支持。请看案例——
上学了
在刚入学孩子的眼中,小学生活充满陌生而新奇的色彩。如何把握契机,在孩子心田种下爱学习、爱语文的种子?
【片段1】
(教室里,桌椅围成大圈,讲台暂被“弃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贴着大幅教学挂图,上方用彩色粉笔写道:“欢迎你!”黑板左右分别贴有丁丁、冬冬的头像。墙上崭新的专栏,分别以金丝猴、苹果树等为“主角”)
师:一大早,丁丁背着崭新的书包出门啦。路上,他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摸着长胡须,笑眯眯地说:“小丁丁,我要带你去一个神奇的乐园。在那里,有亮闪闪的金钥匙,快乐的小伙伴,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树和香甜的知识果……”丁丁刚想说:“快带我去吧!”可老爷爷不见了……咦,这神奇的乐园到底在哪呢?”
生1:我知道,在童话书里面!
师:你一定读过许多童话故事吧!能不能告诉伙伴们,你还没上小学,是怎么读童话的呢?
生1:(自豪得很)我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我看着书上的图,自己也可以编故事!
师:真棒!将来你认识更多字,可以把故事写给全世界小朋友看呢!
生2:(小声对生3)神奇乐园是不是在小学?
生3:(小声)我也觉得是。
师:(微笑着俯身)说说看,为什么?
生2:我爸爸妈妈说在小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很有用!
生4: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
师:这么说,现在我们就在这个神奇乐园里啦!那么,小朋友们想在这里学到什么知识呢?
生5:(手指着挂图)做小飞机!
生6:我想认很多很多字,这样就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啦。
生1:我想学写童话故事!
师:好孩子们,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后,我们要和丁丁、冬冬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学会听、说、读、写……瞧图上这些伙伴们,已经学到不少本领呢!
【评析】好的教文秘站:师应当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的。教师深谙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动听的故事将学习伙伴丁丁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对于满怀憧憬踏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新生尤为重要。
【片段2】
(播放课件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做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
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
生:(争着答)我们也来介绍自己!
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师、生共同抽取图标)
(教师很快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
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生7:(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1班。
师:真好,又清晰又响亮!(向全班)小朋友们,咱们开始游戏——听到小木琴敲响了,就离开座位,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图标的小伙伴,握握手,做自我介绍。当小木琴第二次敲响,就结束自我介绍,把图标放回纸盒。听明白了吗?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群、五个一组,自由组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较胆小的孩子,提醒不够礼貌的孩子)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2
主持人: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间接的认识(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体)也都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丰富,更具情境性。下面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对“动物尾巴”和“蔬菜”的认识是较为丰富、真切的。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在获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求知的欲望受到一次呼唤,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一次培植。《比尾巴》教学案例
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认识了许多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觉得十分有趣。现在,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们准备好自己带来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谁先上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生:我带来了一张老虎的图片,老虎的尾巴长长的,上面还有许多花纹。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他能用“长”来生动形象地介绍老虎尾巴的特点(板书:长)。大家在介绍时,要向他学习,看谁也能用上本课学到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如“短、扁、弯”,还可以发挥想像,用上“好像”这个词。还有哪位小朋友们想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举手啊!这样吧,大家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等一下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
生:四人小组交流。
生: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发言情况举例如下:
生a托着小鱼缸上台:这是我养的小金鱼,金鱼的尾巴扁扁的,好像一把小刷子。
生b举着图片上台:这是我昨晚在电视栏目《动物世界》上看到的一只长颈鹿。我把它画了下来。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好像小辫子,又好像一根毛笔。
生c拿着玩具袋鼠上台: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袋鼠经常把它当作椅子坐。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理论;教学实践
教学案例主要是指现实中的教学实践活动,它利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把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一些经典教学法、教学理论展示出来,其中包含课堂上的教师讲课方式、使用的原理、运用的思想和感情,是在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中让学生逐渐归纳出知识脉络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巧。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对曾经优秀教学例子的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的巨大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可以为我们日后教学的革新提供范本,也可以为老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方向,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新课改。
一、小学案例教学的特征
1.真实性
教学中的案例只是实实在在地记录现实中发生的教学情景和过程,没有经过任何的评价、建议以及修改,具有很强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是现实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写照。
2.典型性
并不是任何教学活动都可以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教学案例,它必须能够鲜明地反映教学中现实的教学规律,表现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且能够包含深刻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有明确的主体思想,可以给教师和学生以启发,蕴含着深刻的典型性和很强的积极的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
3.启发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一定的启发。所以能被记录成安利的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反映出具体鲜活的教学方法,并且意义深刻,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开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掌握并有效地运用知识。
4.研究性
之所以被记录为案例就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很值得被探讨,从而总结出科学的教学经验,并应用于以后的教学中。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吸收别人的优点,还可以学着避免别人的错误之处,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案例教学的基本实践
1.基本过程
首先,老师提出案例,学生感受其中理论。老师要提前选好案例,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给学生总结思考。它的形式多样可以口头表达出来,也可以用PPT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案例情况,并整体体会案例。其次,分小组讨论、分析案例。虽然每个案例都包含着许多的知识原理,但多多少少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老师应该在正确引导的同时把学生分成各种小组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研究和分析,并总结出自己的感悟,从中吸收好的学习方法。再次,老师对学生总结出来的观点开始分析、评论,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指出案例中的精髓,加深他们对案例的理解,从而学到更多知识。
2.基本取向
一方面案例教学的主要取向为对话,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案例教学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它主要是对话式的教学,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再讨论,最后再集体解决问题,所以就加强了师生情感。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以评论为取向。案例教学中,学生要不断地采纳其他人的意见、想法和建议,并融进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另外,在实施案例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解决教师获取案例不畅及案例实用性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师写作本土案例的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指导为保障,和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和具体,并通过自己的体会以及和老师、同学的讨论,探究出了问题的重点,加强了师生联系,汲取了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找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这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有极其重大的作用,我们应共同努力,不断促进案例教学的推广。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4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1.009
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高效课堂教学行为是指引发学生高效率学习的那些课堂教学行为。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在数学学科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概念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高效与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哪些差异呢?本文对两者的导入环节做些比较研究。
案例选自江苏省一所重点示范高中的两位教师Z和W所教授的同一节椭圆概念教学课。在听课时先将教学过程进行录音,课后结合辅助记录把录音转为文字,主要是教师提问的问题(以下以Q作标记),部分记录了学生的回答。
Z老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Q1: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圆,它是如何定义的?
Q2:如果我们把圆的定义中,“到一个定点的距离”改为“到两个定点的距离”,那么“定长”对应改为什么呢?
Q3: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这时Z老师引导学生在准备好的纸板上作图,见右图)
Q4: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见过椭圆?
Q5:我们如何定义椭圆呢?(学生思考片刻)我们画椭圆是在一块纸板上,这说明什么?这里的“常数”有条件限制吗?若常数等于|F1F2|,我们画出的是什么图形?若常数小于|F1F2|,我们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概括椭圆的定义)
W老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先在PPT上显示一张“神舟七号”图片)
Q1:今天我们着手研究卫星运行的轨道――椭圆。
Q2:在高一我们已经学过圆的定义和方程及圆的轨迹,那么,从右图这张图片来看,椭圆是不是由圆压扁而得到的呢?它和圆有关系吗?(先引导学生画一个椭圆,然后找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再作一遍,再用“几何画板”演示)
Q3:这些椭圆是怎样画出来的呢?从画法中能找出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画出一个椭圆吗?(生:F1、F2点固定,是定点。师:还有什么条件吗?生:MF1+MF2就是细绳的长度。师:很好!这里面有没有隐含着什么呢?生:……师:从图形来看, F1、F2、M三个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生:MF1+MF2大于F1F2的长度。师:请你们根据这些应满足的条件归纳出椭圆的定义来。)
Q4:下面我们来看看, MF1+MF2小于、等于F1F2的长度时,M点的轨迹是什么情况。(学生思考,然后个别回答)
从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两位老师的教学可以概括为“情境引入―探究辨析―总结概括”三个基本环节,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差异:
一、 高效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再创造”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发现和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Z从数学概念本身启发学生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设问“将‘到一个定点的距离’改为‘到两个定点的距离’,那么‘定长’对应改为什么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W仅从直观形象出发,设问“椭圆是不是由圆压扁得到的呢?它和圆有关系吗?”学生面对这样的提问感到茫然。其实,椭圆是可以看作把圆做压缩变换而得来的,这是很好的引入材料,但教师W没能好好利用。
二、 高效课堂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
概念的生成基础在于感性的材料和经验,倘若感性的材料和经验太少,学生感知不充分,表象不丰富,就难以辨析概念的本质属性。
教师Z引导学生尝试画出椭圆轨迹。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从直观上理解了“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就体现在两个图钉间的绳子长度不变上。学生在作图过程中还会体会到:图钉之间的距离与绳子长度相等时,这时画出的图像是线段;而当绳子长度小于两个图钉的距离时是不能画出任何图像的。同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椭圆的实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适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动态地展现图形和图形的变化,使学生从变化的情境中感受不变的本质属性。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创设出一个“多元联系”的学习环境,能使得概念的动态生成过程和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以揭示。
教师W在用PPT演示椭圆的画法后,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椭圆,而其他同学则只是在观看,缺少动手实践。另外,在概括椭圆的概念的时候,学生对“MF1+MF2大于F1F2的长度”这一结论缺乏感性的认识,应当安排学生探索条件“MF1+MF2大于F1F2的长度”的必要性,再让学生概括椭圆的概念。
三、 高效课堂更注重学生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课堂参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师生平等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体验知识的生成,体会学习的乐趣,才能实现高效教学。在教师Z所提的问题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比教师W要多;而教师W所提的问题,偏向于识记方面,多数为自问自答型的问题。从课堂反应来看,教师Z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而教师W的课堂相对比较沉闷,效率比较低。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活动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44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任课教师能够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活动安排的合理性,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率、高收获。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任课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讨论。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十分有限,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也是以趣味性为首要判断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小学语文课本主要是以故事为学习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故事讲解,从而使学生明白人生道理和成长道理。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能够和蔼可亲的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需要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完成。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学习。
二、建立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小学语文的课堂内容讲解主要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任课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故事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在讲解过程中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在课堂开始前对学生趣味性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形成极大的学习兴趣。
(一)以悬疑式故事作开头
小学生对身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和探索力,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容开始前设置一个悬疑式的故事,只讲解故事的开端,将结尾留给学生自己猜测。学生会对故事的结局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然就会对故事的结局充满兴趣。这时任课教师再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讲解,学生会对此热情高涨,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然后会更加期待故事的结局并继续进行猜测,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夸父逐日这篇文章时,可以先将夸父逐日的前期故事背景讲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夸父逐日的结局进行猜测,学生一定会针对结局展开积极的讨论。这时任课教师再通过结局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学生理解了之后再对故事结局进行解答。学生便会对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二)从生活的角度入手
小学生平时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任课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故事入手,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进行回顾,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讲解,方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也会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会领悟到从生活中得到的一些启发,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学习,会令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更加细心的观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静夜思》这篇古诗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有没有细心观察过月光从窗户上照进家里是什么样子,学生便会认真思考并对此展开讨论。任课教师再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学生便会对月光照耀的情景记忆尤深,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背诵和理解。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格外留意月光的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内容产生想象,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利用故事背景创设情景剧
前面提到了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通常是以故事、古诗的形式进行编排,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任课教师在讲解这些故事、古诗背景时仍然是以讲解为主的形式,学生并不能做课堂的主人,无法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和古诗背景内容编排一定的情景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扮演角色,这样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需要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校园生活也逐步被校园网络覆盖。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丰富学生的阅历,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很多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可能在课堂中无法创设课堂情景,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向学生展示课本内容的背景,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例如任课教师讲到钱塘江大潮时,可以借助校园网络,让学生看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讲解,学生便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方便学生对文章进行掌握和理解。
四、构建探讨、合作的学习模式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乐于和周围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的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前面提到的对《夸父逐日》这篇文章的结局的讨论,学生在对结局进行猜测时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对同学进行讲解,这一过程中会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教导学生要善于聆听,吸取他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6
1.在思想品德课上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相对于教师只以课本理论知识作为讲解内容的课堂来说,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学生对于死知识不理解而导致记住了也容易忘的状况。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好处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易于接受。
2.当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会随着案例的思路一起思考讨论,这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评价剖析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描述能力,更重要是的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极有好处的。
3.实际教学中,总是会出现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正是一种减小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案例是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它可以将课堂与现实接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思考,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4.如果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而且很难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就不同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5.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应该予以肯定。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约束得过死,教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成了学术权威而不可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不敢也没有信心和意识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有关研究表明,要想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
1.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要使用的案例要经过仔细的筛选,这些案例一定是与当堂所学的知识是相对应、相联系的较为典型的案例,因为这些案例是为了教学目标而选定的。
2.教师在上课时候,要用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案例,运用正确的方式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对于事件的关注,这样所要学的知识才可以融会贯通被学生吸收而达到教学目的。
3.当学生对案例产生兴趣后,一定会进行深层次的思索,一旦他们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其第一反应会是找寻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解惑。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条理的列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接受与思考,如果还是无法理解,教师就可以进行进一步讲解。这是理论知识最好的导入时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产生抵触情绪。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再将疑问反馈给老师进行解决。
4.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当中,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是预习得到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当讨论过程中出现状况时候教师要以正确及时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得讨论活动顺利进行。
5.在利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课堂上,最后教师一定要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对讨论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收集,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剖析,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要运用广阔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得知识内化。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