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艺术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艺术技术

影视艺术技术范文1

关键词:VR虚拟技术;影视艺术;应用;影响;发展前景

近几年,随着《阿凡达》《魔兽》等科幻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人们开始尝试将IMAX、4K等现代技术运用于影视的制作过程中,而技术的更新换代极大地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发展。其中,VR虚拟技术正成为继3D技术后影视行业的新宠,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对VR虚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充分地说明了VR虚拟技术光明的发展前景。例如,2014年Facebook公司并购了一家专营VR头显的公司Oculus,我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也相继制定规划,希望成为国内VR技术界的领先者,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员涌入VR领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VR虚拟技术必将成为影视艺术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1VR虚拟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实际应用

现阶段,我国影视领域运用VR虚拟技术进行拍摄和制作尚处于一个摸索与发展的过程。VR电影和VR电视,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伴随着VR虚拟技术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是影视领域的一次从软件到硬件、从内容到终端的大胆尝试,将对整个影视制作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以VR电影的制作为例。首先,VR虚拟技术的实现需要大量设备支持,机位与GoPro的数量比差不多是1∶6,甚至更多,才能全方位地进行拍摄;其次,所有的机器都必须连接同一个WiFi,才能保证同时开机进行一个片段的拍摄,否则后期画面修补时可能会出现因画面帧率不统一而无法合成画面的情况。除此之外,VR电影的技术要求也十分严苛。拍摄过程中,尽管有超过6台的机器,但是拍摄主体必须只对准其中的一台,才能完整地将摄体的细节记录下来。为了生动地表现动作场景,使其进行得更加流畅,VR电影需要在至少每秒85帧的条件下拍摄,而普通电影一般多为每秒24帧。后期制作之前,需要对前期运用VR虚拟技术拍摄的素材进行整理。由于前期通过6台机器进行拍摄,此时的素材数量随之发生变化,即同时输出6条素材。对于后期制作而言,最重要的是进行画面的缝合,需要用到像Kolor…AutopanoGiga之类的编辑软件进行制作和修改,将其导入输出素材中。此时,电脑会自动编辑,使6个素材的画面在捕捉的某一点上实现声音和画面的同步,基本修改完成以后,我们可以在PRO等软件上开始进一步细致的制作。

2VR虚拟技术对影视艺术造成的影响

第一,传统导演模式会受到VR虚拟技术的影响。过去的电影由于对沉浸式体验要求不高,一般只需要搭建一个半景棚就可以进行正常拍摄,而在拍摄VR电影时,观众希望看到全方位的视频,获得三维的空间体验,这种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对导演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多维的制作思维,同时还要精通全景棚和露天的画面拍摄。其次,观众在观看VR电影时,可主动改变座位与电影屏幕之间的距离,观看体验的灵活性使观众更容易身临其境,被剧情吸引。为了使观众能够在自己喜欢的视角和位置观影,导演需要作为一个引导者从电影的视角出发,抓住观众的视点,引导观众直至整个故事的结束。需要注意的是,VR电影频繁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方法,甚至是多线性叙事,而不同的观众选择的观看视点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导演自身能够熟练地掌握VR虚拟技术与故事整体架构之间的结合。导演为了满足观众对于主要剧情的预设,还需要增加主人公之外非主人公的故事结局,即把握故事主要剧情的同时,也要照顾故事细枝末节的发展。第二,镜头语言也会随着VR虚拟技术的运用发生变化。镜头语言是传统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在VR电影中,镜头语言的作用逐渐淡化。传统电影通过荧幕表现故事,镜头语言是其最主要的辅助工具,而在VR电影的创作过程中,VR机器的位置较为固定,并不存在惯用的推、拉、摇、移等拍摄行为,采集运动镜头时,VR机器会被安置在一个轨道滑板上随着摄体的移动同步拍摄,这里就完全摒弃了传统电影里的远、近、中、特等镜头转变,镜头不再是影片的最小单位,某一空间位置取而代之。第三,演员表演也会受到VR虚拟技术运用的影响。传统的演员表演是按照场次来演出,而VR电影的表演要求是,给定演员一个特定的区域,让演员按照空间形式演出,类似于话剧的表演形式。以VR电影全景拍摄为例,要求导演和工作人员离开现场,导演在摄影棚外用对讲机对现场进行拍摄指挥。并且,传统的录音设备由在场的录音挑杆人员进行录制,而在VR电影拍摄录音环节中,由于现场的工作人员全都退居摄影棚外,录音完全是演员自己来录制。演员表演的自由性使拍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意外事故,如忘词、笑场,甚至还包括录音设备损坏,所以VR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于传统电影较高。

3VR虚拟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尽管VR虚拟技术已经成为普通大众口中的热门话题,但是这种“受欢迎”仅限于概念上,影视艺术中并没有广泛地运用VR虚拟技术,甚至国内院线都没有正式上映过一部纯VR虚拟技术制作的电影。科技是一把双刃剑,VR虚拟技术既存在一定的优势,也有着自身的局限。VR技术在提供给观众全方位观看体验的同时,也因设备的局限性,导致影片时长过短,多控制在20分钟以内,并且在增加观众的自由选择之后,VR影视制作难度也随之变大,鉴于这种情况,导演在情节设置上趋于简单化。当然,VR虚拟技术也不尽然都是缺点。现阶段,VR虚拟技术在影视领域的运用主要分为VR影视体验、影视短片及风景类电影制作三个方面。导演经常利用VR自身的技术特点,结合影视的具体需要,进行一些始于VR电影的制作,从而满足新时期人们对于VR虚拟技术的期待。例如,空间密闭类电影,就可以借助VR虚拟技术的力量、密闭的空间、VR的多视角,营造出影片所需要的紧张、刺激氛围。又如,未来恐怖片的制作,必然会用到VR虚拟技术,强烈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让观众处于第一视角经历惊悚的剧情。再如,一些强调空间感的纪录片,如《动物世界》就可以使用VR虚拟技术,使观众既可以站在动物的视角学会自然知识,同时拍摄技术上的创新也会明显增强纪录片的教学效果。

4结语

VR虚拟技术在影视艺术未来的发展版图中必然会占有一席之地以及拥有光明的应用前景,但前提必须是导演能够充分认识到VR虚拟技术的技术特征与影片自身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氛围,给观众带来充分的沉浸式体验。切记不要强行运用VR技术,将VR技术作为影视的噱头,否则影片的内涵和水平将会失去平衡,进而得不偿失,只有合理地融合艺术与技术,VR虚拟技术才能更好地在影视行业中得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芳瑜.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J].艺术科技,2016(9):121-122.

影视艺术技术范文2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响;影视艺术

影视作为一门技术化的艺术,对最新的科技成果总是源源不断地进行使用。影视作品经历了无声到有声、黑色到彩色、小屏幕到宽屏幕,这些发展变化.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影视艺术开创一片新天地,它使影视艺术在审美取向、生产工艺、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的巨大的改变,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这场由数字技术引发的影视变革必定会给带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人文思考。目前,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到了影视艺术制作的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宣传推广以及发行放映全过程之中。同时,通过网络、卫星等数字技术手段,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观看形式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选择在电影院观看,也可以选择在有线电视以及网络上观看,同时大大地提升了影视作品的感染力。

1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1.1使影视艺术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影视艺术的生产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其能够为影视艺术的生产提供新的创作手法和思路,使其拥有全新的创作空间,使其能够挑战传统影视的表现极限,并具有突破性的进展。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到影视生产的整个过程之中,数字高清摄像机可以对人眼无法观察到的视角进行拍摄,使人们能够欣赏到更多奇妙的景观,而且数字技术使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更简单,不仅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和压力,还能够制作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影视艺术非常注重对影像时空的呈现和构建,数字技术则为其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为影视艺术多维空间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传统摄影机只能完成现实画面的再现和重组,在应用了数字技术后,影视创作不仅能够模拟真实,还能够建造真实空间,甚至可以超越真实,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视听奇观,从而使影视作品更具吸引和欣赏价值。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纪实美学的影像与客观现实的统一论,拓展了影视作品的功能性,使其不仅能够记录现实、复原现实,还能够完成对现实的虚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虚拟美学论,从而成为影视艺术的审美拥有了新的取向。

1.2对影视艺术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

数字技术的运用是一种超越真实的表现,它淡化了影视作品中的人为干预痕迹,同时也使其视觉感受越来越完美,使观众越来越难以察觉到其中的破绽,彻底颠覆了纪实美学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影视艺术本体的态度。数字技术给人们带给的全新体验,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这也使影视艺术创作的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重形式轻内核的现象,使影视艺术更趋向于景观艺术方向的发展,这使影视艺术发展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到底是该重内容还是应该重形式。其实这也与影片的创作环境、观众的审美需求等因素有关,不能单凭一点来断定影视艺术创作的倾向。我们要认识到数字技术既能够给我们带全新的视听效果,同时也能够展现人的精神内涵,所以数字时代的影视创作发展方向是要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在一起。数字化浪潮迎合了影视艺术改革的需求,但也有一些人对数字化影视艺术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数字技术确实给影视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影视创作拥有多样化的创作手段,也大大地降低了影视制作成本,同时还能够充分地展现作者的创意,解决传统影视艺术中一切的不可能。但一些资深摄影师不能适应数字摄像机的操作模式,更依赖自己的拍摄经验,但我们不可否认数字化影视艺术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数字技术应用于影视艺术建议

2.1注重影视创作中人文关怀的表现

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目的在于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和情感交流。但目前数字影视艺术的发展方向更趋于形式化,过分注重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而忽略了对人真实情感、审美体验的表露。人文关怀也能够充分地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作者在创作时一定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

2.2避免影视特效的过分应用

数字技术虽然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但同时也影视了观众对真实信息的判断力,尤其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会更大一些。所以,在影视创作中应用数字技术,要考虑上下语境的衔接,而不仅仅是特效的制作,以便于观众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影像识别。要能够将叙事与影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3有选择性地借鉴西方影视艺术理论

为了保证数字化影视艺术的健康发展,我们要能够汲取本文影视艺术理论中的养分,以此为参照和依据来推动我国数字化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首先,是视觉文化理论,视觉文化是建立在图像学、艺术史和媒体研究等多领域之上的一种多元化学科理念,它着重于视觉意义的制造、视像的中心性、幻像的构建和传播渠道的权利关系等核心问题;其次,是数字理论,它更突出表现为一种新的娱乐类型、新的交流系统、新的表现系统和新的音乐风格方面。由此可见,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影视艺术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使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看成是决定影视艺术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影视艺术主要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升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多方面发挥其综合影响作用,使观众不仅获得超乎寻常的视听体验,同时在情感方面也有所体验和感悟。只有将数字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使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对影视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惠恭健.数字技术应用对影视艺术的影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03).

[2]申偲.数字技术下的影视艺术[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影视艺术技术范文3

一、适用范围广泛

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动画产业基地已经超过20个,3D动画影视迎来了春天。从几秒的电视动画广告到长达几十集的电视剧,3D动画技术都可以找到发挥作用的空间。国产动画片借助科技的发展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喜羊羊与灰太狼》、《大闹天宫》、《青蛙总动员》等国产3D动画片都取得了不菲的票房收入。当前,使用电脑技术制作3D动画,助推影视艺术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09年电影《阿凡达》的热播,在全世界掀起了3D动画技术融入影视艺术的,也推动了我国在3D影视制作方面的积极尝试。3D动画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活力。例如电影版的京剧《霸王别姬》,就是通过3D动画技术制作出了逼真而极具层次感的画面,既保留了京剧的美,又拓展出了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摆脱了传统戏曲电影在表达时对舞台表演的局限。3D动画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通过采用3D动画技术进行后期制作,能够对实际拍摄场景进行充分的补充完善和优化。尤其是在表现一些大的场景时,3D动画不仅能够表现宏观场景,而且能够兼顾细节。通过3D动画技术制作的场景不仅角度丰富、时空转换不受限制,而且灯光、色彩等应用自如,能够实现画面的完美衔接,尤其是在表现魔幻场景、历史场景以及虚拟场景时具有特别的优势。例如在《骇客帝国》中,通过3D动画制作出了一个人和多个人打斗的场景,画面紧张激烈但镜头衔接有序,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

二、形式多样

3D动画技术的创作内容较为灵活。由于受到拍摄技术的限制以及拍摄内容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画面都可以通过摄像机直接拍摄获得,3D动画技术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大楼玻璃粉碎、人物高空坠落以及交通事故等场景,直接拍摄的难度比较大,通过3D动画制作就可以展现这些场景,使影视剧中的故事环境和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丰富。3D动画技术具有独特的创造能力。在后期制作中运用3D动画技术,可以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特效镜头,将拍摄不到的或者不好拍摄的画面逼真地制作出来,甚至可以在影片中适当加入动画元素,丰富影视艺术的表现力。3D动画技术所创作出的光影形象和奇特的世界,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3D动画技术具有高度的创作自由。3D动画是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想象的艺术,其能够充分利用光线、颜色以及线条等元素,在体积、力量、速度、运动形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创作空间。3D动画技术能够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突破种种条件限制,既可以表现巨大的场面,又可以表现微小的细节;既可以单独成片,即3D动画片,也可以成为影视作品的辅助元素,赋予影视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带给观众新鲜的视听体验,甚至是意外的惊喜。影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可以通过应用3D动画技术实现,这种超越了物理表演限制和时空限制的艺术创作形式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使影视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到达新的境界,为观众打开一扇神奇的艺术之门。

三、效果显著

影视艺术技术范文4

电视编辑的意义,可以说同电影剪辑的意义在根本上是相同的。无论是电视片还是电影片创作,都离不开剪辑。这首先是因为技术手段的局限,不可能一气拍完一部电视片或电影片,极短的新闻片除外。第二是因为艺术的要求。“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电视同样如此。无数个镜头的电视素材,只有经过剪辑,才能将最合适的画面段落,按照最理想的方式组合起来。电视和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早已告诉我们,在画面与画面的组接关系中,蕴含着极有生命力的艺术因素。孤立存在而无意义的数个画面,按照一定的顺序及方式组接起来,则会产生出艺术的意趣。同样的几个画面倘若按几种不同的顺序及方式组接起来,则可能表现出几种迥然不同的含义。所以,电视编辑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完成其最基本的使命,即将零散的、个别的画面素材按照电视语言规范和电视艺术要求组合成完整的全片;另一方面还在于通过画面的组合,进发出艺术的火花,从画面与画面的组合关系中,产生出画面内部本身并不包含着的艺术意趣。

电视编辑的艺术,从根本上来说,可以从两句话来把握,即:要善于从上下两个镜头的内容中寻找建立连贯关系的因素;要善于在上下两个镜头的形式上寻找建立连贯关系的因素。为了要做到这两个“善于”,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理解。

(一)影视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段——蒙太奇

1.叙事蒙太奇。又称“叙事性蒙太奇”,是影视片中最基本的、常用的蒙太奇结构形式。叙事蒙太奇根据叙述方式一般又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或称交替)蒙太奇、重复(或称复现式)蒙太奇等。连续蒙太奇。就像通常讲故事、说评书惯用的方式,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述,表现出其中的戏剧跌宕。连续蒙太奇不包含不同于实际生活本身运动逻辑的时间、地点、场面的突然变换,所以易造成平铺直叙的感觉。故很少有影视片全片均采用单一的这种蒙太奇结构形式,多与平行、交叉、重复等叙事蒙太奇形式综合运用,相辅相成。但不论一部影视片中,采用了怎样多种的叙事蒙太奇形式,在相对独立的一个情节片断中,占主导地位的总是连续蒙太奇的结构形式。平行蒙太奇。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互有关联的情节线索(不同时空、同时异地或同时同地)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之中。或将几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互相穿插交错表现而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中。交叉蒙太奇。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其特点则是它所并列表现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的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和迅速频繁的交替表现,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或决定另一条或数条线索的发展,互相依存,彼此促进,最后几条线索汇合在一起。由于交叉蒙太奇较之平行蒙太奇在交替表现上的更为迅速频繁,所以更能造成激烈紧张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悬念感。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尤其为电影电视片的结构创造了无限自由的艺术时空,为电影电视剪辑提供了“重新安排素材,重新设计事件运动流程形式、顺序”的巨大创作可能性。重复蒙太奇。即让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或场面在特定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以及某种特殊节奏等艺术效果,体现出鲜明的艺术匠心。

2.表现蒙太奇。是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旨的蒙太奇结构形式、是以镜头的对列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上或内涵上相互对照、冲击,来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不具有或更为丰富的涵义,以表达某种情感、情绪、心理、寓意或思想。其美学作用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思考,获得一种独具魅力的影视文化修辞的审美享受。表现蒙太奇具有广阔的内涵和丰富的形式。可以说,各种文学艺术的修辞、表现手法,都可以在影视文化中通过表现蒙太奇加以体现。

(二)画面合理连接的基本原则

1.画面连接应符合逻辑。一是要符合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逻辑,一是要符合人的思维逻辑。在画面连接时,如果能体现出或让观众体会到这种逻辑,那么,镜头画面的组合就是顺畅的,观众就会自然地接受。相反,如果画面连接后的效果违背了这种逻辑,观众就会感到唐突、别扭,而产生排斥的欣赏心理。就画面连接应符合人的思维逻辑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探究和把握人是以什么思维规律来认识和理解画面的组接关系;二是要探究和把握人的思维能力能在何种程度上理解因画面组合所创造的时空关系及内涵关系。

2.形式上具有可能连接因素——剪接点。这是电影电视剪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电影电视剪辑中,最大量面临处理的是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声音剪接点。动作剪接点。在电视摄制过程中往往要把一个动作分解成不同角度、方位、景别的镜头来拍。当这些镜头拍好以后,再在后期剪辑中把它们连接起来。拍摄这些镜头时不可能一下完成好最适宜作剪接点的起幅和落幅,所以都要在每个镜头的首尾相应地拍上二段与相连镜头重复的动作,便于剪接时做到精确。剪辑时,要在两个将要接在一起的镜头上找到一个点,在这个点上进行剪辑使该动作最连贯、晟自然。情绪剪接点。当以人物的内部动作即情绪变化为依据时,可产生情绪剪接点。即在人物激情的处,利用前后两个镜头在情绪上的一致性来切换镜头,不必依靠任何形体动作或声音等,同样可以使镜头衔接得十分流畅自然。不过,在一部影视片中,有情绪剪接点的镜头是少数,因为人物不能经常处于激情的中,这也是由剧本和表演决定的。声音剪接点。即剪辑声带时,每段声带切断并和下一段声带衔接的交接点。各种声音都有其本身的规律性,不是在声带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切断。只有结合画面内容,按照声带的特点找准声音剪接点,才能使声音转换得流畅自然,不露“剪接”的痕迹。同时,语言的间隙有长有短,若忽略间隙的合理长度,声带剪得过松过紧,都会影响到语言的节奏,从而影响到影视片中人物本身隋绪的准确体现,所以必须结合画面所表现的情绪来恰当处理。

(三)剪辑的基本技法

1.动接动。两个在视觉上都有明显动态的相连镜头的组接方法。动接动应与动作剪接点严格区分。动作剪接点是同一主体的镜头切换方法,而动接动则是不同主体镜头的切换方法,并且,上下两镜头中不同主体的运动节奏宜大致相同,这样才能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要求。在剪辑处理中,要善于抓住各种动的因素,如人物的运动、景物的运动、镜头的运动等,借助这类因素来使观众感到上下镜头中某种内在的相似,从而给观众以镜头组接上的自然感,节奏贯通的协调感。

2.静接静。两个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相连镜头的组接方法。静接静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在电视电影的表现方法中,没有绝对的静态镜头。即使有些形式上看似处于完全静态的镜头,也由于其在整部影片的内在发展事件中具有某种特定的、推动故事发展的动态的能量,所以,它仍使观众在心理上感到其活泼的动态,那种潜藏着的内在的运动节奏。因此,静接静主要是指上下镜头在剪辑点前后的部分画面所处的状态。

3.静接动。动感不明显的镜头与动感十分明显的镜头的组接方法。静接动是镜头组接的特殊规律。主要用于希图通过节奏上的突变来对剧情进行有力的推动。因为由上~个镜头的静止画面突然转换成下一个镜头动作强烈的画面,这本身在视觉上就对观众形成了一个冲击,实质上运用上下画面在运动节奏上的突变,向观众暗示了某种强调。

4.动接静。在镜头动感明显时紧接静感明显的镜头的组接方法。这也是镜头组接的特殊规律,这种组接方法乍看起来,似乎是在视觉上和节奏上造成突兀停顿的感觉,实际上,却往往是获得让观众更强烈地去感受到运动节奏,去玩味余音绕梁般的“余动”韵味的特殊表现手段。

5.动作转场剪辑。借助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在动作和动势的可衔接性以及动作的相似性,作为场景或时空转换的手段。

6.语言转场剪辑。利用后一场戏对白首句与前一场戏对白末句的有机联系(或衔接或重复)来达到场景自然转换的剪辑技法。

影视艺术技术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数字影像技术;影视艺术设计;人才水准

电影和电视艺术都属于动态媒体艺术。电影和电视艺术作品在拍摄、编辑、合成、三维特技等方面,使用数字艺术设计和制作的手段上来说是可以相提并论。所不同的是:在国内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电影艺术作品是在电影院通过电影放影机在银幕上进行播放,电视艺术作品是通过有线网络在电视机屏幕上进行播放,各自传媒载体的形式不一样。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电影艺术作品能够在电子录放设备和计算机上运用数字影像技术转换成电视网络、Inter网络、移动网络等载体上进行播放的数字影视格式,其通过有线或无线纲络传输到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屏幕上进行播放,这是数字化时代使电影和电视在传媒载体上共享兼容的伟大创举。如今电视机、计算机、手机屏幕上播放影视艺术作品的现象,已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视觉享受。这种电影与电视共享传媒载体现象的基本原理也是具有一定数码知识人士的常识了。

影视艺术发展到今天,如此灿烂辉煌的业绩是依赖科学技术与影视不断交融汇聚的成果。随着计算机视频合成制作设计、非线性编辑系统、MD音频制作系统、数字三维特技设计、数字化智能化摄像机、编辑机、电脑灯控系统等先进的数字影视制作设备和数字影像艺术设计技术的问世,改变了影视艺术传统的制作模式,形成影视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影视艺术所依赖的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即CGI技术(Computer-Generated Images),计算机成图像技术可以用来创造在实际拍摄中无法创造或难以实现的影像。比如:数字影视艺术发展史上记载,卢卡斯创立的美国光幻公司在世界上最早运用了数字影视技术,1991年推出的《终结者2》是具有早期数字影视艺术意义的一部作品。针对数字影视技术的效果问题,美国数字影视技术专家科林・布朗指出:“有两种特技效果存在,一种是展现在你面前的,可见的特技效果,产生震撼惊叫的效果,这就是《侏罗纪公园》的恐龙和《异形》的外星人等等。”其实这一类可见的电影特技效果属于纯数字电影,是通过计算机生成影视三维动画,对影片的内容进行造型设计,创造出一种“虚拟现实”。这种亦真亦幻的三维空间,更多适用于科幻、魔幻、神话、动物等题材。这样的三维动画影视,“拍电影”的说法已不能成立,确切的说,是通过计算机工作站“做电影”。 科林・布朗又指出:“还有一种是不可见的、隐性的特技效果,为影片增加许多叙事成分”。那么,这一类看不见的电影特技效果适用面更广,在各种常规题材中都有用武之地。比如:在《阿甘正传》中,由1000名群众演员出演的反越战示威场面,被复制成有5万人参加的浩大规模。又如:1997年获得美国奥斯卡11项大奖的史诗巨片《泰坦尼克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数字特技再现了70年前的海上灾难,标志着数字电影时代的来临。虽然该电影仍然借助了胶片实拍、缩微模型制作和传统电影特技等手段,但《泰坦尼克号》以其令人震撼的数字视觉特技再塑了冰海沉船的历史镜头,堪称数字电影的里程碑。这种产生震撼的数字视觉特技效果归功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的仿真造型技术和数字影视艺术设计的优秀人才。

数字影视艺术是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这就要求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才必需具备计算机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影视艺术在影片制作中使用数字设备、数字图象造型技术和工业设计、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信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再说,数字影视艺术设计是基于数字影视媒体,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数字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一门艺术。数字影视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影视艺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所以培养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才的重点是如何掌握数字影视艺术的创作工具,比如:Combustion、Adobe Premiere、Adobe After Effect、Macromedia Flash、Discreet、3ds max、Alias Maya、Avid Softimage xsi、Animo、Toonz、Axa、USAnimation、Lightwave等影视、动画、三维设计和编辑软件。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艺术设计规律来创作和表现具有视觉美感的数字影视艺术作品和数字影视商业服务类的创意产品,并基于数字影视艺术的发展来延伸和发展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想像力。

我国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业发展的历史已有20年之久,早期数字影视特技制作软件主要应用于电视广告、MTV、电视片头等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三维动画制作开始成为数字影视广告制作的新手段,可是数字影视艺术设计的设备性能较低,许多数字影视艺术设计公司的制作水平一般,技术水平和设备都比较落后,再说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员在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存在不足,阻碍了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业的发展,当时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业举步艰难。那时一些电影和美术学院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和多媒体制作中心,但与三维动画和影视制作对软件水平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人才培养系统与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业的人才需求有脱节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计算机等数字影视设备性能迅速提高,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才不断涌出,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才是随着数字化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涌现。目前,数字影视艺术作品划分为四个类型:含有“数转胶”计算机特效的影视大片、纯数字影视作品(包括3D动画片)、数字化制作的Inter网影视作品、个人化制作的DV和手机摄像作品。可以说这四类影视艺术作品在编辑和制作过程中进行数字特技效果的设计和加工是不可缺少手段,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才显得特别重要。现在个人计算机的处理器、内存、显示器等性能越来越强。数字摄影机、数字摄像机、个人DV机的性能和质量在不断的提高,这三种影视摄录设备之间的功能越来越接近,影像分辨率的差距在缩小。个人数字音乐MID系统等这些数字影视设备价格越来越便宜。这三种数字影视制作硬件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如果个人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水平,有独特的影视艺术的创意题材,掌握了数字影视艺术设计的技能,都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制作数字视频和数字音乐,所以个人数字影视创作作品的不断问世已经不足为奇了。这样一来,就突破了制作影视节目企业化、集体化的陈规,从前拍摄到剪辑合成的过程,现在全部可以由创作者一个人独立完成,揭开了DIY影像文化的新纪元。一小批从高校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人才和社会自学成才的敬业人士,他们已经具备数字影视艺术的创作素质,这一批新型人才只需添加些数字影视的制作设备就可以开展各种为社会服务的数字影视艺术设计的经营活动。比如:影视后期合成设计、影视广告传媒设计、影楼MTV制作设计、影视动漫制作设计、电视节目包装设计、网络数字影视制作设计、网络游戏制作设计等影视艺术设计业。这些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艺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今后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热点。社会需要数字影视艺术设计人才,这一点已经引起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影视艺术技术范文6

关键词:影视艺术;后电影时代;美学革命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78-02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电影和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准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当今,人们对于影视艺术在内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而影视艺术作为一门人类历史上最年轻的艺术,他是如何发展起来,受到人们的认同的呢?影视艺术的每一次发展都笼罩在技术的光环之下,在这个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中,影视艺术将发生什么样的转变,这正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影视艺术过去的回顾

电影“作为艺术,它实际上是20世纪的产物”。电影的诞生不过百余年,电视的历史就更短,众所周知,两者诞生之初都没能在艺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电影和电视的每一次飞跃,都笼罩着技术进步的耀眼光环,当人们瞩目并惊叹于技术的伟大时,艺术之被忽视就是自然的了。因此“在艺术理论界,电影也被视为一种不入流的东西,所谓‘电影不是艺术’曾是德国吐林根大学美学和艺术史教授康拉德?朗格的著名结论……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也曾经是一个最瞧不起电影的人,他可笑地预言说,‘电影要成为艺术,惟一的办法就是摄制一部完全用字幕构成的影片’”。最初的电影是无声的,只用作客观世界的记录,必然强调电影的复制能力,但即使是电影获得了声音之后,一些电影理论家如安德烈・巴赞和克拉考尔等人仍对电影能否称为真正的艺术表示怀疑,克拉考尔说:“如果电影是一门艺术,那么它便是一门不同寻常的艺术”,“是惟一能保持其素材的完整性的艺术”,尽管他们没有直指电影不是艺术,但是这种论调对电影成为真正的艺术起到了消极的阻碍作用。他们认为电影仅仅是“照相艺术的延伸”,电影的早期就是“活动的照片”。巴赞―克拉考尔学派对电影自身形式和电影内部语言的轻视,至少从客观上助长了“电影不是艺术”观念的流行。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导演开始在实践中尝试镜头的运动,段落的剪辑,逐步摸索电影特有的语言,此后,随着有声片的出现,色彩的应用和特技的使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电影叙事手法,电影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法和修辞手法,尤其是以探讨镜头的不同组接为核心的蒙太奇理论逐步完善,使得电影渐渐被人们视为独立的艺术。一批造型派理论家如雨果・闵斯特堡、谢尔盖・爱森斯坦、鲁道夫・阿恩海姆等人在这个过程中贡献巨大,发掘出电影影像的表现力,从而确立了电影作为艺术的美学特性,确立了电影的艺术品格。

二、影视艺术现状的发展

虽然影视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年轻的艺术,但它们带给人类的多重教益及艺术享受却超过了年逾千年的古老艺术。人类创造了影视艺术新形式,而影视艺术则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影视艺术的丰富内容促进了人类欣赏和理解影视艺术的能力,教会观众如何去“看”电影和电视。影视艺术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观众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史。

首先影视艺术有四大特质,可分为运动性、造型性、假定性和逼真性。影视艺术中可分为影视流派、影视类型、影视语言和影视结构等。流派中有三大主义,分别是戏剧主义、写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类型可分为记录片、故事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影视语言又可分为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我们着重从影视语言来分析。

(一)影视语言艺术―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也随着电影艺术的进步而不断获得其内涵与样式的拓展与丰富。

正是因为有了蒙太奇,电影才从机械的纪录(包括影象声音和色彩)转变为创造性的艺术。蒙太奇一词,原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这本是一个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引申在电影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这是电影导演或剪辑师将拍在胶片上的一系列镜头及录在声带上的声音(包括对白、音乐、音响)组成影片的方法与技巧。在电影制作中,首先需要按照剧本的要求,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加以组织剪辑,使之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衬托、悬念及形成特定的节奏,从而组合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到成为一部为广大观众理解、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影片。然后,又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为这部影片配上声带。这种声音的构成,是按照音响蒙太奇的组接方法,与画面组合的。即使是同期录音拍摄的影片,也主要是同期录制对白。英国人对它的称呼则更为简单、粗糙――Cutting,亦即切开。在国际上,习惯的称呼,以英美为代表的称电影剪辑(编剪)。(电影剪接:Film Cutting电影剪辑:Film Editing)以苏法为代表的称蒙太奇,中译意为镜头的组接或剪辑(电影蒙太奇:Film Montage)。

如果就影片的画面而言,那么蒙太奇无疑是一种“镜头组接”技巧。但是,它却不仅仅限于技术性的镜头组接,也是一种艺术创造。

(二)影视语言艺术―长镜头

另外一种与“蒙太奇”想对立的影视语言艺术就是“长镜头”。

“长镜头”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其中运动长镜头包括摄影机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由于长镜头能把镜头中的各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角度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出人物,同时也能给演员的表演带来充分的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绪的连贯,使重要的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长镜头的拍摄,由于不会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空间与时间的连贯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

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长镜头”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了该电影流派一个突出的标志。几乎每一部影片都有几个或更多不间断生活流程的“长镜头”的运用。而在中国电影《黄土地》中的“祈雨”、《人生》中的 “巧珍出嫁”、《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目送宋妈远去”等已经成为中国电影“长镜头”运用的经典范本。

“长镜头”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方式,作为电影“纪实”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电影生产创作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也对电视生产与创作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如对电视纪录片生产与创作的推动)

三、新世纪影视艺术的展望

新世纪是真正受高科技影响的时代,面向高科技时代的影视呈现出与传统极大的不同。翻开电影艺术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电影的每一次革命与更新、进步与发展几乎都与科学技术的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从单声道到多声道,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在给电影带来变革和飞跃的同时,也带来对电影本身的新见解、新争议,也标志着最新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后电影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