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活动课程 开发 设计

新的要求。我国职教界引进了国外不少成功的模式,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是,文化基础课程方面,改革

进展迟缓,课程体系仍以传统学科型课程为主要形式,教育内容和方式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与职业实践,这种现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在普通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其改革成果,探索适应职业教育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发展之路,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须思考的新课题。

为此,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应借鉴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在语文课程建设方面,把普通中学的语文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校本课程引进到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并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其加以改编。本文拟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设计方面谈一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

(一)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课程教材设计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与所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来选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1.结合阅读能力培养,设计活动内容

这类活动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如指导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阅读方法训练、摘抄、制卡片、阅读心得交流、读书报告会、古诗文背诵比赛、读、诵、演名著系列活动、诗歌散文朗诵欣赏、本乡本土的作家访谈等。

2.结合写作能力提高设计活动内容

此类活动是把学生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实践性、趣味性。如组织文学社、板报编辑、写广播稿、专题征文比赛、作文门诊、参观游览、社会调查采访、仿写等。

3.结合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设计活动内容

此类活动旨在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它包括:口头作文、即席讲话、人物采访、配音朗诵会、演讲辩论会、诗歌鉴赏会、课前一分钟新闻会、语文知识抢答、故事会等。

4.结合教材中安排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设计活动内容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实践能力,2006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修订版教材中,现代文单元和文学作品单元增添了“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这些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虽然数量不多,但可以抽出来纳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的系统活动中,这样既节省了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语文活动的效益。

(二)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程设计活动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与专业课程结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使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互相促进,使语文能力与专业技能力共同提高。如与德育课结合的辩论赛、与计算机专业结合的语文网页和课件制作活动、与导游专业结合的“与淮安”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等。

(三)结合普通中学部分语文活动课内容设计活动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是把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过来的,二者之间本来就有语文教育的共通之处,而且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借用普通中学部分语文活动课内容来开展活动是可行的。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毕竟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师生个性特点、具体实施条件等等,所以在借用普通中学部分语文活动课内容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增删或改造,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

(四)结合校园活动设计活动内容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也是开展语文活动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班级中经常进行撰写广播稿、办墙报板报、美化教室、班规制定、主题班会、竞选演讲、团员活动、小组竞赛等活动;学校组织的宿舍文化节、技能节、艺术节、运动会,都是学生学习观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机会。如果能把这些活动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动性,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使德育与语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

(五)结合家庭和社会生活设计活动内容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地方,在家庭中学习语文,有丰富的材料,听、说、读、写齐备。利用家庭语文活动资源的可以开展如下几种形式活动:(1)讲述。让家长讲述老一代革命家的故事,讲述自己家族百年的发展等。(2)谈心。父母子女一起谈天说地,纵论人生,评论文艺,讨论影视,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同时得到锻炼。(3)游览。全家人一起游览风景名胜、凭吊古迹、研读碑文,可陶冶性情,对语文学习更为有利。(4)亲情互动。在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在一些家庭纪念日或传统的节日里,用文字和语言问候亲友。

总之,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设计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意识,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取材,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方案从总体特点来看,与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方案一样,都是受一般活动的规律的支配,离不开一般活动的几个共同要素,即目标(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结果。因此在设计时有如下一般要求:

1.目标全面化

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既要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机整合,又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活动的多重教育功能,使每项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内容主题化

语文活动虽然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但绝不等于可以放任自由,随心所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课程计划和专业特点,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并在一个确定的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富有成效。

3.形式多样化

语文活动的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多种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对语文活动课充满向往。活动形式可以是竞赛型,如语文知识竞赛、优秀读者评选等;可以是表演型,如表演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等;可以是游戏型,如职业角色模拟,还有辩论型、赏析型、调研型等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喜好、活动涉及的内容挑选合适的形式展开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由于自身的特点,方案的设计与普通中学语文活动课程方案设计有着一定的区别,要体现职教特色。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的构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活动课程具体的方案应包括以下条目:活动标题、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场地与器材准备、活动程序、活动方式和方法、活动的总结和体会。

参考文献: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设计与开发 地方院校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42-0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融合了地理学、测绘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展现了超凡的学科融合能力,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迅速提升。到目前为止,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应用在国土、测绘、气象、地震、林业、军事、水利、环境、交通、环保等领域,全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1]据统计,全国共有350多所高等学校近800个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2]矢量化与建库、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GIS软件开发与系统管理分别是GIS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三个层次技能。GIS软件开发是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占GIS从业人员的32.01%。[3]各高校GIS专业越来越重视学生GIS开发能力培养。[4]地方院校GIS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GIS设计与开发以行业结合应用型为主。故地方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GIS设计与开发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GIS应用项目设计与开发能力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方院校受生源、基础设施以及师资条件等影响,GIS设计与应用教学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GIS设计与开发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设计与开发经验,同时需要丰富多彩的实例演示,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GIS设计与开发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功底。地方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类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女性比例较高,其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功底相对薄弱。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GIS设计与开发教学内容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GIS设计与开发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一、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目前以组件式开发为主流。[5]通过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开发组件,可以快速便捷地搭建自己的GIS应用程序,嵌入常见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为进一步与应用行业融合提供接口。目前,各高校GIS设计与开发大都采用组件开发,且一般选用ArcGis,SuperMap,Mapgis,Mapinfo的二次开发平台。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实践性强。GIS设计与开发以应用开发为主,需要依靠大量项目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学科交叉性强。本课程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学科和具体应用行业学科知识,学科交叉性强,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融入行业应用当中。3.教学方式灵活。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课程教学需要。GIS设计与开发常采用项目教学法[6]、分组教学法等,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趣味性、能动性。因此,GIS设计与开发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知识,而在于实践教学。[7]以实践操作深化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不断掌握软件开发技能的同时,完成理论知识的顿悟。

二、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优化模式探讨

(一)强化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设计

GIS设计与开发是GIS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需要配套一系列课程构建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来辅助教学。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2.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3.坚持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原则[8];4.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5.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课程可调整性原则。

基于当前对GIS设计与开发人才的需求以及地方院校课程设计情况,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应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GIS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设计模式、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软件开发、WebGis开发等课程,囊括了GIS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大部分知识,全面反映了“概念―原理―方法―操作―应用”五位一体的特征。

(二)多模式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大部分GIS课程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且实验教学过程多采用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即由教师进行程序演示与操作,再由学生进行模仿或根据实验指导书编程重现。在此模仿过程中,学生往往更多的关注了代码的书写,而未能主动思考,不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了程序运行成果所获得实践成功的成就感。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GIS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架构示意图

项目示范型。以教师科研成果作为典型案例,从项目的背景、需求、设计、编码、测试进行分析、讲解、示范以及实践,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和具体工程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展现“读、想、练、用”的教学要素。

团队协作型。GIS设计与开发设计项目过程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达到最大工作效率。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教学知识点假设项目背景拟定题目,教师担任指导,由学生分组自学、协作完成教学工作。小组中一人负责问题分析,担任项目甲方,负责提出需求;一人负责与甲方沟通,建立规范化需求清单;两人负责系统设计与系统原型快速构建;一人负责项目测试;建立系统设计之后,全组分工协作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开发竞赛型。GIS开发大赛注重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选题、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最后的测试,周期长、任务多样、难点多,能锻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并磨炼学生意志,非常接近工作状态,能使学生尽早接受社会竞争。目前,除ESRI和SuperMap每年均会举办一次全国性GIS大赛外,很多高校会举办一些校内竞赛,其中GIS设计与开发均是其重要的竞赛项目,这为GIS设计与开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校企合作型。通过与相关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为学生提供进入社会和接触实际项目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辅助完成项目的同时,熟悉项目流程、认清重点和难点、提升开发技能等。同时加强校企技术交流,邀请企业技术总监、项目经理举办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项目阅读能力。

软件测试型。通过对GIS系统进行黑白盒测试,发现GIS设计与开发中的关键点、难点以及常见Bug分布情况,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并提升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避免自己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就业引导型。按照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就业意向进行应用行业分组,与相关行业企业、协会、就业指导中心建立联系,举办企业专题、行业发展前沿、就业指导等讲座以及到企业中参观学习业务流程、观摩企业成果,扩展学生学术视野与知识面,了解业界动态,建立行业发展与GIS应用交集,缩短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距离。

(三)围绕课程群打造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是学科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GIS设计与应用课程群学科交叉广泛,知识增长点众多,发展迅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扩展学科领域和提升知识结构,以优化与提升整个教学团队。地方院校多数将学校定位为“教学为主型”,教研仅限同门或相似课程教师间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团队建设。[9]众多实践表明,科学研究是团队建设的核心与抓手。科学研究可以以项目为纽带团结各层次、各学科人才,凸显学科带头人与技术骨干的作用,能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建立以点带面形成合力的局面。在项目资助与带动下,才能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结构更新、人才交流,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教学与研究,形成良性的“引进、培养、锻炼”长效发展机制。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凝练研究方向,覆盖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在科学研究中建立教学团队。

三、结语

GIS设计与开发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GIS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是GIS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GIS设计与开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性、系统性、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从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设计以及围绕课程群打造教学团队、多模式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可丰富GIS设计与开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转变,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GIS设计与开发教学质量优化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与总结,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质量稳固提升。

[ 注 释 ]

[1] 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问题、创新与发展[J].地理信息世界,2007(2).

[2] 董隽.高等综合院校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问题探讨[J].林区教学,2009(1).

[3] 赵银军.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1).

[4] 蔡菲,孙英君,单宝艳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GIS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J].测绘通报,2008(6).

[5] 钟广锐.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GIS设计与开发”课程实验设计[J].地理空间信息,2007(2).

[6] 黄猛,李攀.项目教学法在地里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2(5).

[7] 赵冠伟.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4).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主体性的原则。这是由于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不仅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将书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让学生感知科学世界,让学生能够自己构建科学知识的体系,让学生能够获得科学的知识与科学的技能,并且能够形成有价值的科学经验。这就需要科学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坚持学生参与的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长期工程,它需要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呼吁各界的支持,不仅是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之中,比如,教育部门、课程改革专家、学校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社区等等,他们都可以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帮助,通过调动各界的积极因素来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促成小学科学课程资源体系的形成,并且保证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发挥。

第三,坚持针对性的原则。针对性不仅体现在小学科学课程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要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来有针对性地开发校本课程,比如,根据不同地域文化以及民族特性之间的差异,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应该因地制宜,保持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特色。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本地区的文化、爱护和尊重本地区的文化,还可以通过学习将科学文化得到一定的传承。除此之外,针对性还体现在小学科学课程不同年级的开发上,比如小学一二年级与三四五年级所应该开发的知识面、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第四,坚持适度的原则。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能够做到物为其用,避免走形式、流于表面,因此,要适度的开发。比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必须要考虑所开发资源的对象、开发的内容、以及开发内容所涉及到的范围与表达方式等问题;必须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小学生能够理解的科学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总的数量上来讲要适度,不能过量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要考虑知识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首先,相关部门要从资金上大力支持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是教育部门要能够对小学基础教育重视,尤其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为了保证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应该保证资金支持,以确保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二是小学学校可以通过呼吁社会各界以及各个机构对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寻找相关的单位部门协助完成课程资源的开发。

其次,课程资源开发中,必须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小学教育等应该重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小学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也是小学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个人素养以及教育理念等,都是科学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来提高小学科学n程教师的素养则是实施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条件。教师不仅要及时了解科学的新动态,并且要多参加科学培训,多交流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最后,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一是小学都有图书馆,这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科学知识的很好的场所。图书馆必须全面向学生开放,并且安排专门的时间、指导老师来帮助学生查阅资料,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需要去图书馆借阅查询资料。二是学校的实验室应该对学生全面开放,并且安排相关的指导老师在特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观察、所想在实验室得到验证,为了避免学生盲目的进行实验,应该有专门的老师予以指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三是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比如,校外的很多地方蕴藏着宝贵的科学资源,科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就本地的特色取材,充分挖掘本地的自然资源。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互补的内容来为科学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服务,促进学科之间在资源上的共享与配置。

参考文献:

[1]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03).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4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课程;融人;体验[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11)04—0080-05科学史融人中小学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传统而又不断变化的课题。目前大陆中学阶段的科学史融入教育以科学课程做得较深入,“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具体提出融入的五种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模式设计,但是还缺乏系统 、长期和各学科的实证研究。小学科学史的教育较多还停留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辅助知识点的学习等层面上。笔者就此拟对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提出课程的选择、实施和教师的准备等方面建议 。

科学史走进小学的意义二战以后 ,科学素养逐渐成为公民教育中科学教育的主要 目标 。科学素养 (scientiifcliteracy)是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是一个人整体素质 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个人早期确立起 的对科学 的兴趣 、态度 ,对其成年时在科学素养方面所能达到的境界有决定性 的影响。在小学 ,科学教育的主要起步阶段 (国外较为正式 的科学教育 已经从 幼儿园大班开始),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的人性化如果有很好的理解的开端 ,对孩子们一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将有奠基性的影响。

学习科学史有两层意义 。一是科学 自身的,包括科学发展的过程性、积累性和可修正性。另一层意义是人文的,能够让孩子们理解近代科学发展史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从中领悟一些构成人的修养的东西 Ⅲ。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后者具有更基本、更普遍的教育意义。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 中的那些困难和挫折 ,对他们培养实证精神 ,不浮躁、克服困难有一定的榜样和激励作用。了解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史中那些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历史事件,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结合如此紧密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 的方方面面,正确的科学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巨大等等 ,自然而然地重视学习科学技术,逐渐培养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

二 当前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的

现状当前我国的小学课程与科学史的关联度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科学史在小学各科课程的融入 渠道仍 以教材 和教辅 阅读材 料为 主。二,“科学”对科学史的关注度在小学各科课程中最大。三,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 、课程指导纲要中科学史方面的教学支持不够,没有介绍主要的科学史教学策略。以 “科学” (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例,对科学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中, “对待科学”这点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第 4期 林海燕:科学史融人小学课程的研究 83可以多学习和分析 国外这方面的先进教育经验 ,把东西方技术史中适合小学生学习、体验的内容好好设计成课程 内容、学习和动手体验的资源,为公民科学素养中薄弱环节做好基础性的教育工作。

四 教师是影响科学史 融入小学

课程效能的关键因素(一 )教师 自身科学素养是最根本 的影响因素效能,达到系统 目标的程度 。影响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效能的关键 因素还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

个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已经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结出了辉煌的科技文明之果 ,但是中国科学和科学教育在 21世纪的进一 步发展还面临着 巨大挑 战。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科学精神还没有在中国扎根”。公民乃至教师的科学素养仍然不容乐观。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教师是否具备当代科学精神,是否理解科学本质,是关系到全体公民科学素养高低的根本性问题。小学所有教师 (不仅仅是科学教师 ) 自身的科 学素养对其教学和日常工作、生活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其科学素养的养成一是要靠职前教育,更主要的要靠自己终身主动的学习 ,汲取各种载体和渠道带来的科学营养。

(二)教师驾驭科 学史题 材 的能力影 响融人效能美国 《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中为何不强调用简化的科学史作为小学教育 的素材 ,主要原因是担心没有很好地处理历史素材,扭 曲和曲解科学史素材细节中的科学精神涵义。确实,教师如何驾驭HPS教育素材,对其自身理解科学素材、自身科学素养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即使教材和教学资源齐备 ,不 同的取舍倾 向、教学指导中的实践也可以区分出哪些教师真正树立起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真正理解和领会科学探究的内涵和意义,哪些教师对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哪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超越知识本身的价值,同样的素材不 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效果也是不尽相 同的。例如:如展示月相的变化是一回事 ,让孩子们连续观察并记录 28天左右的月相是另一回事。后者给予儿童更多也更重要 的东西,如 :坚持性 、客观性 、认真、严谨 。

不少专家针对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种主要的科学史模式:马修斯的适度模式、孟克和奥斯本的融合模式、互动式历史小故事模式、动手做模式等。1994年澳大利亚科学哲学教授迈克尔 ·马修斯 (MichaclR.Matthews)认为应 当把科 学史的教育 目标限制在让师范生或教师了解课堂上出现的有关认识论和科学本质的问题范围内。对课程中的认识论和科学本质知识,要提出:“知识什么意思?如何知道的?”之类 的问题,做初步 的哲学分析以使师范生或教师更好地理解科学史中所蕴含的独特经验和概念问题,同时,这种方法也在一般意义上促进 了批判性 思维和反省思维 J。在小学 的高年级实施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1997年,英国伦 敦 大 学 皇 家 学 院 的科 学 教 育 者 孟 克(M.Monk)和奥斯本 (J.Osborne)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关于科学课程改革的新观点 (如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科学史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假设学习的课题是科学史上某一科学家曾经研究过的 自然现象,当前国内有一些科学教育工作者依此设计了的初中科学 “神奇的激素”、“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和 “自由落体运动”等教学模式 J。但 在小学 阶段 鲜见类似教 学模式 实例。

高年级的主题式教学,可以采用这种孟克和奥斯本的融合模式进行科学史教学设计 ,选择的主题仍要挑选科学史上某一科学家曾经研究过的自然现象,学习的难度、科学概念的数 目要有所控制,但是方法是一致的。希望通过研究,对科学史走进小学课堂探索出一种切合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

(三 )教师必须掌握有效 的测评方法科学史的学习评价内容包括科学史的史实、科学本质的理解 、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科学共同体的作用等。科学史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精神、方法层面的养成 ,人的价值观、情感态度方面有表现反映在行为之 中,因此 ,单纯的卷面测试往往无法真正反映学生 的 “本我” 的变化 J。观察法 目前是 比较好 的测评方式 。例如结合录像 ,学生熟悉 的教师在观察小学生科学史学习前后对科学探究、科学合作以及学习小组的成长自我反馈中记录学生的变化,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本质理解和体会的测评,以期争取取得客观地评价 ,但在班级集体教学中着实不易,教师的工作量大,难免以偏概全。教师还需多学 习、掌握 心理 学的一些 方法,例如科 学兴趣、科学精神的投射分析。常规考查工作,如佚事记录、教学 日记、行为核查等 ,兼顾学生互评和 自评也是有效的测评方式u 。82 集美大学学报 第 12卷限制,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科学阅读可以帮助儿童构建大观点 (bigidea)——学科的重要思想 ,这一构建过程是连续 、渐进的,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完成这一构建,但所指向的是这些大观点。科学阅读可以帮助儿童认识科学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 ,帮助儿童学会从科学的视角分析问题,帮助儿童理解科学家的工作HJ。

科学阅读可以一定程度弥补低幼儿童的科学教育缺失。由于上世纪末大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 “科学”课程放在 3—6年级才开设 ,学前到小学低年级的科学教育实际上成为一个空白段,从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 习需求看 ,这是很不合理的。

科学阅读可以提供低幼儿童的一个 自由、宽松的科学学习渠道,绘本是一种非 常受欢迎 的阅读文本 ,并将愈来愈受到欢 迎。对低幼儿童科学绘本 的推广 ,亚洲地区以 日本做得最好 ,台湾和韩国也开始跟进 ,近年来在大陆城市知识阶层较受欢迎 ,以引进翻译为主,出版的类型中,科学和自然的绘本较少。希望教师和家长 以及出版行业能加大科学阅读的推广力度,培养孩子终身科学阅读习惯 。

(三)课程内容要避免非科学的简化史历史为理解 “科学工作是怎样进行 的”提供通道。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的 《科学素养 的基准》并不主张学生们学习某种简化的科学史 ,它认为简化的科学史可能会将科学与历史都搅乱了,使深入学习变得更加 困难 J。但也认 为教师 和研 究人员仍可继续合作某种简化的科学故事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帮助,并从中受益。确实,非科学的简化史、片面强调 “灵机一动 ”的发 明创造史 ,往往 给小 学生带来科学不严肃的错误印象。怎样展现历史?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切 ,就要有合适的学习教材。在教学中有必要用翔实的传记、参考书和影片来研究历史上的实例,用各种信息展现方式来帮助科学史的学习。课程内容要注意区分科学史故事的传奇性和科学性的区分。如果把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等类似的故事当成科学发现的典型过程,忽视故事后面的科学家长期观察、思考、探究所付出的劳动和知识积累,科学家对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精神,甚至会给神秘主义和伪科学培育适宜的土壤 。

(四)课程实施注重体验 ,让历史动起来仅仅是 “读” 了科学 ,历史描述 的如果是他们不熟悉的事物或者是他们不关心的事物,例如风车产生地点这一事实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很大意义。

经历是关键的因素。对儿童学习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孩子们没有亲身经历在学校所学的事物时 ,课程想要传授 的知识往往对他们毫无意义。

儿童迫切需要亲身体验的部分原因在于今天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远离自然界。感性体验的缺乏意味着孩子们缺少对世界进行感知的资源,这与前几代人的情形截然不同。现在的孩子们也带着很多知识来到学校并带着大量的图像、事实和幻想。

但孩子们深深缺乏的是对世界上客观约束以及期望与实现之间区别的内在理解 J。因此,选取合适的科学技术史题材,让小学生进行适合他们年龄和身心发育特征的体验性的科学技术史学习,让书面的历史生动起来 ,将是一种可行的学习方式。从课程内容的编排次序上看,以教育重演论为指导思想的循序渐进模式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学习模式,尤其是小学阶段。一方面 ,这些历史素材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选用这些历史素材,与 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需求 自然地结合起来。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学习的发生,像奥苏贝尔所称的那样,更加 “有意义”。如英国某小学低年级以 “古罗马”为主题设计的系列 “综合课”案例 ,其小学的技术教育往往学习制造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 (相当于我们的南北朝)碾玉米用的水轮机等-1Jl。

(五)技术史学习不能忽视

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 了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大学习领域之一,但是,我们习惯上仍是把 “劳动与技术”放在德育的领域中,为其服务,而忽略了技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一个从小很少玩玩具的人往往成不 了好的工程师 ,一个从小没有劳动习惯的人很难成为热爱创造的劳动者。技术史的学习在小学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技术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可以成为小学生动手体验科学技术发展的好学习材料。在国外一些专门的科学史博物馆,复制实验成为一种很好的科学技术史学习渠道,在复制实验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当时科学技术的突破有多么艰辛。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思路和范式,这种思维的宝贵财富由于很难在文献和固化的成果中直接展现,往往是无法传承和被忽略的。我国历史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大实用科学体系,在技术方面也很 长时间走在世界前 列,教师和社会博物馆业以及青少年技术教育工作者们发展的”和 “不迷信权威”。“活动建议”方面给予的技术支持很不够 ,简单 的活动主题建议 ,缺少活动实施的具体建议和范例分析: “猜测 10年以后会有哪些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 明;搜集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故事,与同学分享”。相关的 “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用科学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科学的双重作用”,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经常与关于科学史的学习割裂开来,或者简单地叠加。小学教师教学辅助资料和网络支持等教学资源中也鲜见介绍科学史教学策略,提供教学策略学习、探讨的参考和范式。查阅 2000年以来 的科学史融 入小学课程案例 ,来 自第一线的教学案例发表很少 ,个别课程案例出现在一些小学 自建网站中,孤立地探讨教材的执行 ,没能从科学史深层的教育意义中挖掘教学资源和进行教学设计。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实施困难。科学史的学习评价重点应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小学生 “科学学习的态度”具体可以评 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 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 ;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能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 ,乐于改进 自己的学习或研究 ;能不能关心科学技术 ,热心参与有关活动 ,发展对 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有必要关注小学生的实证兴趣和习惯的养成程度 ,以及主动探究和科学实验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及手段 的规范程度。现在 ,这研究方法的养成和规范 ,在大陆的基础教育中仍是比较薄弱的,其结果反映在不少大学生学习、研究方法不规范,这与台湾地区及港澳教育较重视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有很大的不同。实证的精神没有倡导、正确的科学态度没有养成、基础的学习和研究范式没有规范 ,会对整个民族的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带来 隐忧和不足。

三 科 学史 融入 小 学 课程 有效途径及关键点(一)小学设置的课程均适合科学史融人小学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仅 限于 “科学”课程的教与学,其他学科也是很好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渠道、领域和载体。比如小学语文、历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在小学合适的课程中融入科学史 (包括技术史 ,以下同),追求的 目标是不生硬、师生乐意、愉快地学习。从而为科学史扎根基础教育实际提供一种有益的教学科学研究。教育家叶澜指出,教育科研一是要明确教育的特殊性,越是基础教育,越要把握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否则就会脱 离底线 ,二是改变思维方法。在她看来,现在改革的基本思维方法是做加减法,但实际上我们需要 “化”。比如 ,一说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先想到开一些课程,课程可以开 ,但更重要 的是 “化 ”到里面去 ,让知识 和技能的传授成为培养学生智慧和动手能力的过程 】。

开发小学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时 ,要以统一的观念和角度看待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不同课程的共同的教学资源方面较好地进行融人和融化,自然、妥 帖、恰切地安排科学史内容,可以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起到基础性的匡正和引导 ,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有力的引导。除了融人不同课程外 ,还需细致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安排不同学段的科学史内容,总体上高年级的教学科学史涉及较多,低年级科学社会学涉及部分要比科学史多。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源的细节方面也要注意科学与性别、角色分工的潜意识暗示等等问题 。

(二)科学阅读仍是科学史融入小学教育的良好渠道科学 阅读 (sciencereading)是通过科学 阅读材料,包括科普读物、科学文章、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等,以增进科学学习。在学习内容丰富、学校课程时间有限的矛盾中,科学阅读仍是科学史融人小学 的良好渠道 ,科学史本身就是丰富的科学阅读素材。科学阅读很受小学生欢迎。关于科学素养,Wellington和 Osborne认 为其包含两种 观点:其一是学习者需具备有与科学相关的说、读、写之能力,也就是包含科学素养基本定义中的技能、情意与沟通 。台湾地 区 2002年 的第一次全台湾科学教育会议 中制定 的台湾第 一部 “科学教育 白皮 书”中也把提高科普读物的水准、提升公民阅读兴趣作为提升大众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通过儿童科普读物以及科学新闻的阅读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的主动学习、科学知识之理解与科学新闻的判断,进而提升科学认识观 以及学 习兴趣 -3J。科学素养另一个衍生 的观点指的是对于科学知识 的体认 ,包含科学素养中对科学主要概念的了解与应用。由于教材编写篇幅 的限制、课 时的约束、教学时间的控制等,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科学阅读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科学阅读可以不受时空的集美大学学报 第 12卷目前 ,我国大陆仍缺乏多学科、长时间、较大范 围的科学史融人中小学课程的实证研究 ,因此鲜见本土化的小学科学史教学模式 ,课程研究需要实证 ,笔者在厦门市一所小学进行科学史融人小学五年级 “科学”上册 的小 型实证研究 ,希望通 过研究 ,对科学史走进小学课堂摸索出一种结合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农村小学;兼课;课程开设;教育政策

很多人认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如今教育均衡已进入质量均衡阶段,优质均衡、高位均衡的声音充斥于媒体报道、学术研究,似乎义务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广大农村,近年来,一笔笔专项资金使得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大大加速,大大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但令人不安的是,电子白板安起来了,学校电脑教室里仍然是256M时代的电脑在运行;跨栏、蓝板买回来了,学校操场、跑道仍泥泞飞扬;基础教育改革以来的新课程在课表上出现了,语文、数学教师的包班制“优势”更加发扬光大……种种反差,显著出农村小学教育的标准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而进一步说,在教育质量均衡之先,课程开设这个最基本的标准化问题长期并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和充分的重视,本文即围绕着农村小学课程开设问题中最重要的教师兼课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兼课现象及其困境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兼课现状

人们一般会将乡镇及以下的学校称为农村学校,乡镇中心校尽管统领起全镇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但其远离城市资源中心的境遇使它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它所承担的引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任务也难以真正落实。在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及其以下的小学仍然占据着大半江山。以广西为例,各地乡镇中心校及以下教学点的学生占到小学生总数的50%-75%不等,也就是说,乡镇及以下学校的课程开设中的问题,影响波及到全区半数以上的小学生。

据对1135名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周课时量平均为10节,教师的平均兼课课时量在县城(城区)、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点)分别达到了4.23节、4.6节和5.33节。以一个班的语文计6-7节,数学5-6节为合理,小学教师们兼课数直逼其主任课程,在农村小学,一个教师的兼课数量为其承担课时量的一半以上。我们观察到,在乡镇中心校和农村学校,基本上就是包班制或变相包班制,乡镇中心校往往是一位语文一位数学教师承担所在班级的全部课程,而农村学校更是一个教师,不论其专业出身如何,基本上承担一个班的所有课程的教学,甚至一名体育出身的教师就承担着一个年级的语数英科等所有科目的现象也绝不罕见。

(二)农村小学教师兼课的结果

与“兼任课程”现象相对应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挤占课时”。什么科目最有可能被其他科目的教师“挤占”?答案很明显:“副科”,或者说,非统考(考核)科目。

小学课程的简单区分,就是传统中的“主科”与“副科”。主科说到底就是语文和数学,课时多,专任教师充足;“主科”以外的课程都被称为“副科”, 副科课时少,以传统的小科目以及近十年增加的新课程科目为主。“副科”科目品种繁多,有新课程科目如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等,有设施设备有特殊要求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这些课程在农村学校课时开设不足,还经常被占用,大多数由主科教师兼任。另外还有一个近十年在农村学校处境极为尴尬的英语课,乡镇中心校中尽管开设有英语课,但专职英语教师不足一半,大部分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则根本没有一名专职英语教师,于是,英语课即使写在了实在课表上,但要么不上,要么由语数教师兼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教师包班的农村小学是否能完成一周25节课的标准课时,都是一件让人存疑的事情了。

(三)农村小学课程开设和教师发展的困境

说起课程开设中的问题,人们往往指责语文、数学教师随意侵占其他课时,岂不知语文、数学教师却为他们所不得不承担的这些额外的工作感到巨大的压力。大量兼任非专业课程,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有教师坦言,就算一个劳动课,除了大扫除,还真想不出什么值得开发、利于操作的劳动项目,更不用说新课标中需要综合多类知识的综合类课程、探究类课程,以及那些年年有不同梯度的教学任务的专业课程了。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因不熟悉兼课课程的要求而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既然兼任其他课程有压力,那么不如从事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这就造成了一个“专业性”的困境:一、课程开设的专业性不足;二、教师发展的专业性不足。当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时,这两个专业性的不足也为当代农村小学的发展埋下深深的隐忧。

二、农村小学教师兼课困境的成因分析

“兼任课程”及其结果“挤占课时”的现象如此突出,以致于成为课程改革与教育专业发展的阻碍,教师的原因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学校与管理部门的压力。现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各科目教师结构性失衡,以及教师老龄化严重,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直接原因。

教师结构性缺额问题严重,小学阶段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和外语专业教师缺口严重。以L市的数据为例,80%以上的乡镇中小学没有音乐、美术、体育专业教师。此外,多地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X县专任教师2450人中,30岁以下的仅有145人,占5.92%,也就是说,很多地方近十年来没有进过新教师,新课程的观念和新课程的领域在广大农村小学基本是空白。〖JP2〗

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我国积弊已久的“编制”核算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地编制已满甚至“超编”,尽管内部结构问题丛生,但外部核算总是总体达标。小学英语及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科学等副科专任教师的极其缺乏,导致语文、数学老师无所不教。人们在指责语文、数学教师随意侵占其他课时的时候,语文、数学教师却为他们所不得不承担的这些额外的工作感到巨大的压力。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政治化、城市化导向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求,成为教师兼科、占用课时合理化的内在心理原因。

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城市化导向久已有之,远离农村教育实际,此外,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探究性课程以及传统科目中的新要求,都需要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支撑,但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学校,学校条件和家庭教育的支持都极为匮乏,新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此外,以省、市为单位制定的一些地方性课程刻意突显地方特色,强制进入学校课表,而这些相应的教学内容通常已在思品课、团队课、班会课、健康课等国家课程中多有涉及,并完全可以由任课教师自由发挥,其开设意义值得怀疑。地方课程本应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但在这种情况下它反而成为学校教学的负担。至于非教育部门的行政介入,也常常干涉学校课程设置,如环境教育、三防教育、创城教育、廉政教育等都要求进课表,这种政治性的任务固然有其因由,但侵蚀课程开设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让学校和教师以为无谓。

凡举种种,既然这些“新”课程“新”内容并不为我所需,那么正好来上“我以为重要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心安理得地违背规范要求,而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权威也悄然丧失。这种中国人的实用主义选择是学校和教师漠视课程开设标准的内在原因。

(三)课程开设所需基本设施设备仍然匮乏,后续管理难以到位,导致标准化办学条件迟迟不能建立,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外部原因。

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与标准化的要求相距尚远,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计算机更新问题、实验室设备问题、体育场地问题、音乐和美术教室和设备问题。

计算机设备数量不足、老化、更新滞后、难以维护等问题,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及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受到影响。尤其在村级小学,计算机配置落后,不能联网,可以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极为有限。此外,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的不足或缺乏也大大影响这些课程的开设效果。

相对于一次性的设备添置问题,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问题更为突出,现有的管理制度使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难以建立常态机制。一些学校为了少惹麻烦,对设备和器材的使用严加管理,少用甚至不用。

(四)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培训机会少,课程开发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能力原因。〖JP〗

当前县城以上学校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项目似乎很少进入乡镇及以下的学校,教师们普遍对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认识不是很清楚,对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新课程内容的内涵、领域和教学方式也不甚了了,对于传统科目的教学,仍停留在1990年代的人教版模式之中,很难接受新教材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的课程意识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造成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新课程形同虚设,教师们仍只习惯于过去的教科书指引的教学,当没有了现成的教科书,教师们便深感困惑。

(五)考试导向的教育评价导致“副科”地位低下,为求平衡要求教师都兼职副科,是兼科、占用课时现象的制度原因。

评价是重要的指挥棒,目前中小学的考试导向,导致主副科的地位悬殊。部分领导和学校对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随意增减课时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片面追求统考成绩和升学率,因此在某些学校出现课表虚设、主科挤占课时现象,使大量的小学生成长必须的课程被忽视。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为了所谓“平衡”,强制性要求大家都兼任副科。这种看似悖论的管理措施实际是大锅饭的分配制度的延续。在绩效制度实施以后,主副科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很明显,如果实施专业教学,主科教师很容易完成工作任务,而大量副科谁去教?教几门?为了平衡这种矛盾,很多学校采取了平均分配兼任课程的做法,不论什么科目出身,在主任一个班级的科目后,一律去兼任其他课程,为了达到满课时的标准,教师的兼课课时常常会高于其主要科目的教学课时。比如写字和口语,本是语文教师的擅长,但语文被安排去兼音乐或美术,而让数学教师、体育老师来兼任写字和口语。究其原因,除了前述的专业教师不足的原因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大家平均用力,每个人都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平均分配课时,这样学校进行绩效考核时少引起一些同课时不同力气争议的矛盾。坦言之,这种兼课求公平的分配管理模式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背离了教育发展的专业化趋势,使得大量的专业力量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因兼课而导致的占用课时情况就成为一种上下默许的局面了。

三、破解农村小学兼课困境的政策建议

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兼课现象导致的问题,提出如下的政策性建议,以便能更好地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一)因地制宜,关注城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差别化问题

新课程的分权精神,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但广大农村小学并无能力,也无意识要开发农村特色的课程,要真正落实国家赋予学校的自主办学权,除了农村小学的自觉努力外,他们还更需教育权威部门的专业指导。中国的改革一向是自上而下的,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业力量,研制开发有弹性的国家课程标准的适应性问题,要关注到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状出发,建议实施差别化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

(二)改革教师编制核定办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结构。

近年来,教育部门会同共青团组织、财政部门、人事部门等制订了不少农村各科教师的补充计划,像“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制度等,为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杯水车薪,舍本逐末,因为农村财政和农村人口减少的问题,常规性的教师补充机制——即正常减员与增员因为编制问题无法解决。另外,人事权集中于人事部门也使得教育部门的统筹资源的能力无法发挥。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教育发展政策最基本的考虑。结合现存在的问题,教师编制制度的改革,一要改变现行主要按学生数核定教职工编制数的办法,试行市区、县镇学校按学生数为依据、农村学校按班级数为依据的核编办法(大班额按人数,小班额按班数)。二要改变由县(市、区)编制部门直接核定到学校的做法,实行由县(市、区)编制部门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总额内,实现县域内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确保规模较小的学校专业性较强、难以用兼职教师代替的学科都能够有专业教师教学,同时对边远山区学校和必须保留的教学点给予编制倾斜,为全面开设课程提供教师编制保证。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是解决农村小学课程开设问题的条件保障。农村小学不仅先天不足,更是缺少家庭与社区的支持,学校作为地区的文化高地更承担着服务学生、服务社区的重要使命。为了开齐开好课程,要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教育项目,完善配备计算机,完成中小学实验室改造,配齐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相应经费,保证实验课程的开出率,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在此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推进“班班通”建设工程,开发丰富的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尤其是英语、音乐、美术等小学紧缺师资学科的教学资源,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电子白板进入乡村学校,大大改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获取状态,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顺教师管理体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针对兼课教师及转岗教师的培训,秉承先培训、在上岗的动态管理考评方式,强化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甚至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强调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因此,通过覆盖面更大、有效性更高的各种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

针对各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的新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真正平衡各个学科教师地位的新型评价方法,和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并将成果转化为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对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实行特殊津贴政策。研究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片区使用政策。如片区学校共同使用音乐教师,研究交通补贴、业务补贴的政策等,实现教师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在可能和情况下,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借鉴原来中师生的培养方式,培养全科教师,教师能在各个学科上发展,这类教师尤其在农村小学,既可教语数、又可以教音体美等学科。

(五)淡化应试教育,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制度。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取向;研究

1“实践取向”的本质

1.1理论滋养:其价值在于实践,是将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形成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省性态度,再经过反省和升华教育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滋养。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虽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是不等于完全离开教育科学知识去盲目的实践。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更加期待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甚至通过这种结合,衍生出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的新经验。1.2知行统一的教育:知行统一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当下时代变革中,减弱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将两者的差距融合到最小,使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在当下时代变革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的新生命。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是用实践中各个教育环节,在教育情境中来进行实践,形成一个知和行的师培养体系。并将实践作为培养小学教师和成长的重要项目,加强其课程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达到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新高度和变革。知行统一的教育必然是从理论与现实差距入手,不断的改善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使得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之时,注重实践的运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有机统一,完美体现教育之美,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则

2.1系统设计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系统设计专业的原则。在对小学课程设置时,老师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眼光的基础上,以促进小学儿童的全方位学习发展为课程设置,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设置经验入手,注重小学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的对小学课程教育内容进行设计,掌握小学教育实践的系统性,便于小学教师掌握教学的本质,围绕实践教学的核心,从多个角度对小学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估和系统评价。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是在逻辑教学基础上,对实践内容的整合。2.2突出实践的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突出实践专业的原则。贯穿于小学教育的整个理论。通过教育实践改变教学的焦点,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的高度统一,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激发教师的潜能,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并充分的做好教学准备。突出实践的特质,摆脱理论性教学的局限性,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改革。突出概念原则,以实践知识的呈现方式,突出实践的内涵。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围绕实践教学为核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便于小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2.3终身发展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终身发展专业的原则。从教师职前的学习,入职后的教育实践和若干年的教育经历来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课程设置也要以专业的发展角度来制定。保证小学教育得到终身持续发展,并从实践教育的本质入手,发展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成果,奠定小学教育课程全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价值,在于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不断的将小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创造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取向具有终身发展的原则。

3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议

3.1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的建议。明确小学教师的定位,应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并熟悉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授流程和方法,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了保证小学教育实践取向教育课程的实施,应严格要求小学教师具备教学经验,尤其以多年教育经验者优先考虑。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将学科课程、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相融合。平时小学教师还应该相互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学习,长短互补,取其精华,最后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知识。3.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专业课程的建议。建议学校、老师,对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改革,老师之间强强联手,互相取长补短,将优秀的实践教师组织在一起探讨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及时反馈信息,将空洞的理论课程,枯燥的教育方式,尽早的摈弃,实现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3.3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构建合作伙伴关系专业课程的建议。有效的合作关系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改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的问题。建立大学-小学合作伙伴关系是小学教育实践取向的重要设置和保障,可以通过大学-小学之间合作培养全面协同的优秀教育者。可通过共同研究课题、参加论坛互动,学校之间相互观摩学习,相互教授课程,进行深度的学习和实践,由单一的教授实践方法转变为多层次的教授实践方法。相互之间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素养,为教师专业知识成长提供了一个资源互补的高效平台。

4结论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并通过对小学教育课程进行设置的价值导向的选择,应用实践构筑实践与理论的统一。立足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教育的内在特性。基于实践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理论诠释。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寻找内在的规定和诉求,构建经验主义情景,支持教师的实践工作。从现实的实践统筹小学教育专业的全局发展。小学教育的实践取向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或者是技术的投入,是知行的高度统一,有机结合。从根本上保证小学教育理论的学习、扎实基础以及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国权,刘树仁.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年06期.

[2]兰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