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范文1
[关键词]引导;主体;探究;发展;能力;策略;创新
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教学就是指物理教师应该注意创设恰当的物理思维情境,以学生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启发诱导学生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中。学生自己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不断发现新问题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自觉地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求得真知,得到真理,体味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和不怕吃苦的探究精神,以及具有审视反思的良好习惯和批判性思维的高贵品质,从而达到提高其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能力(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以及知识的类比与迁移的能力,达到提高其实验技能,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发展其智能。
案例展现:
情形1 是《大气压强》教学片段
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空试管放人大试管中。若手拿大试管倒置,小试管如何?
生:(齐声回答):会掉下来。
师:为什么都说会掉下来呢?
生:小试管受重力的作用。
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实验现象吧!(实验操作: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反而在水逐渐滴下的同时,缓缓上升)
生:(疑惑不解):啊!怎么会这样?
师:是什么原因使小试管上升的,我们学了这节课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情形2 是《汽化和液化》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知道水的沸点和纸的着火点,哪一个高一些吗?
生:当然是纸的着火点高了。
师:非常正确,通常情况,沸水的温度是100℃,而纸的着火点则是183℃,这就是说只要纸的温度达到183℃,纸就会自动的燃烧起来。你们知道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吗?
生:不知道,但一定高于纸的着火点。
师:聪明。普通煤炉火焰的温度约60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大约400℃-500℃,你们想想用纸做成的锅在盛水后,能不能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把水烧沸腾呢?
学生意见出现分歧:
师:说说看,你说为什么能烧开?
生:我也不知道,但我想老师这么问一定能烧开。
师:原来是这样,你很会思考,那我们就来试试看,到底能不能用纸做成的锅把水烧开。
(老师演示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但对教科书中的器材做了改进,用一次性纸水杯代替,用厚纸的小纸锅盛上水,用酒精灯加热)
(学生观察到水在纸杯中沸腾了,但纸杯却安然无恙。)
生:我猜对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为什么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了,纸却没着火?
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这个实验还可以在家里做,家里没有酒精灯,我们怎样给纸锅加热呢?
生:用蜡烛、用打火机……
师:非常好,有些实验通过改造后,在家里也可以自己亲自做一做,感受和检验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
情形3 是《神奇的升力》中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大家都来做活动1“倔强的纸片”。
b
a
生:自己左右手分别拿着下垂的纸片(a)向中间吹气,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沿着下垂的纸面上方吹气,观察发生的现象。
师:从这两个现象中,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生:沉思、探讨、讨论。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2“不听话的乒乓球”,如图示:
先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用力向玻璃漏斗吹气,此时松开手,乒乓球会下落吗?
生:每个人自己亲自做实验,观察现象。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生:思考、探究、分析、总结。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简单喷雾器”如图示:将一根塑料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打一个洞,插入水中,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每个人亲自做实验。
师:从这三个实验现象,你们可以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生:归纳得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师:进一步点拔:“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提问:为什么鸟能飞?飞机能飞?
生:提出假设、进行验证。
生:取一个飞机机翼模型,装在支架上。
生:把电风扇置于机翼模型的正前方,通电运转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师:巡视学生状况。
生:每个人做实验。
生:再进行类比联想,概括总结。
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机翼模型上方处的空气压强比下方处的空气压强小,于是就产生了使机翼模型上升的力。
师:你们真聪明,如果把机翼模型的凸面向下,再向它吹风,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生:进行实验,观察情况。
生:进一步分析鸟会飞的原因。
生:有的学生自觉地想到把知识运用到乒乓球、足球比赛中把知识进行类比,迁移、运用。
案例评析:
情形1
是《大气压强》的教学片段。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演示了大气压的作用,以往老师在将本节课时都是与固体、液体、压强作对比分析,即固体由于有重力作用,所以对支持它的表面有压强,液体由于也受重力作用,并具有流动性,不仅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我们的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这厚厚的大气也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和液体一样也具有流动性,那么大气有没有压强呢?这样的引课比较简单,且没有生动感。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语言的表达总是没有太多的兴趣。学生不会因为这样的引课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开端不容易,把学生带入主动学习的境界,引入的效果不理想。而本情形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了演示实验的主导调控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本情形教师通过实验后的启发思考和逐步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不是看完热闹就了事,而是带着问题走进新的学习。
情形2
是在《汽化与液化》一课中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水沸腾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教师给学生演示了一个拓展实验――纸锅烧水,这个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也给学生一个提示:有时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变成可能。可见一个恰当的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
创造能力。本情形在演示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改进的实验与教科书中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优劣,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改进方案。这样的创新演示实验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开拓学生思维,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形3
是《神奇的升力》的教学片段,面对飞机使人类实现了翱翔蓝天的梦想和万吨巨轮却能在海面上自由航行的现象,浮沉条件给学生们产生了种种困惑与沉思。学生自己去提问去探索,去发现新的东西,这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自己亲身实验,亲身体验,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抽象概括、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并且推而广之,这种远距离联想能力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求的,这是科学家的素养。这是每个物理爱好者应具有的品质,这是创造思维的体现,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成果,更是人生快乐的源泉。我发现;我发明;我创造。
理论提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教师的“教”。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引导,引领学生去思考,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迅速地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一堂课的优劣就是看教师是否唤醒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程度,学生是否感到满意。
一、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教学的基本策略
(1)教师的备课重点应放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学”,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如习题讲评课,多数教师习惯从头到尾讲,又结合知识的迁移,教师讲得紧张、匆忙,有的学生来不及认真思考。教师在获取试卷反馈信息后,有针对性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自己讲评当时答题时的思维状况,这样就会更有启发性,有些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判,有些题可以不公布答案,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论,有些计算题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几种解法都写出,让学生去分辨,激励全体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2)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善教法与指导学法有机统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立足点是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发现分析问题的新思路,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相应的创新能力。教学程序的设计不应该受固定模式的限制,要有开放性,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设计出有梯度、有较高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有深度和较大思维空间的新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学生都有成就感。
(3)发挥实验教学功能,激励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会观察、会思维、会操作和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方法上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把以实验为基础落到实处,能用实验说明的问题不搞纸上谈兵,学生自己去探究比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述效果要好得多。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找实验小课题,开展课外小实验,也可以把学生带来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取实验器材,得出结论,再由学生相互评析。学生在亲自做实验中开阔了视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在快乐学习中探究知识和学习创新,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意志和品质,促进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了解他们对物理学科原有的基础和兴趣,了解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和习惯,还应预测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所遇到的困难,学生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可能提出的问题,才能准备对策,引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要注意引领内容的导向性。课堂导人的内容安排要合理,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外,还要有很强的导向性,为后续的教学设置悬念,做好铺垫。
(3)要注意引导时间的火侯应及时,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只有这样的启发,学生才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才能更体味到老师的知识博渊,才能更感到学习的快乐。
(4)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的良好习惯,做一个研究型学生。通过实验、通过学习、通过探究、通过自己的成败得失,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恼。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自己对自己所做之事的反思的良好习惯,否则若对所做之事漠不关心、麻痹大意,那永远是不会成功的,做一个探索型、研究型学生是我们每个学生获得快乐学习的前提与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范文2
【关 键 词】 新课程 ;教学;“开放性” 策略 ; 思考
【作者简介】 刘金龙,江西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基础物理教育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物理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开放性”的喜人局面。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将“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列入到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纳入到课程资源中。从教育学角度而言,知识的获得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主观构建,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就是知识的贡献者、分享者。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问题和困惑等等一旦进入课堂,就进入了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相互交流、探索,使学生的心态开放,使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大大增多,思维活跃的学生“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开放、高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这种“开放性”是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问题,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中这种“开放性”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同时也是教师新的课程观念、教育智慧的体现。
一、调控各种教育综合因素,把握好“管”与“放”的关系
【课例一】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征》的学生探究实验中,笔者在两个不同的平行班级,由于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学生实验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实验Ⅰ班在进行实验分组时,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考虑性别搭配、学生性格特征、动手能力的强弱等等因素,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教师对各小组活动的开展作了指导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提示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合作,选出小组的中心发言人、组长,提出对小组表现的奖惩建议等等。而实验Ⅱ班是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探索,实验小组是随机组成,教师未作任何调整,也没有给出活动指导,实验中出现的情况教师也作了相应的引导,结果小组的表现不佳,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比较活跃的学生在动手、积极回答问题,而小组的其它成员表现冷淡,还有个别成员完全没有参与到小组的活动,无所事事,起不到探究的作用。有个别小组的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为了争着回答一个问题,发生了争吵……课堂上很乱,讨论没结束就下课了。
【策略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需要师生共同营造,课堂的“开放性”利用不当,往往会出现课堂“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管”与“放”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能够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多让学生去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勿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教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际遇等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适当的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再者,在探究式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学习,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要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合理地进行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教师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表现。
二、“带着问题自学”与“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教育价值的不同取向
【课例二】下面是某老师在学习《弹力》时的一个教学片段,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伴随着美丽的画面,电脑展示出了几个问题:(1)弹簧测力计上的单位是什么?(2)弹簧测力计上刻度的原理是什么?(3)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两分钟未到,就有学生争先恐后举手,轻而易举地回答了问题。
【策略思考】本课例主题是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片面地认为“自主学习”就等同于“自学”,认为这部分教学内容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就能理解掌握,这也是我们多年来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带着问题自学”,从现象上看,读书目的明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兴趣也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尊重。鉴于此,试想:这种“带着问题自学”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形成和构建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一方面“带着问题自学”,所带的问题都是老师给的,而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些问题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控制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只迷信书本和权威,学生自己提不出任何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得不到任何的提高,创造力的发展更是不可能。另一方面“带着问题自学”,学生只是按照问题寻找答案,根本没有认真阅读课本,没有在自学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问题,不难想象,学生一旦离开了老师的问题,学生自己还会学吗?再者,教师的问题像“绳索”一样捆绑着学生,学生完全按图索骥按照老师的要求读书,按照指定的问题思考,从发问、看书、思考、回答,每个环节都在老师的严格控制之中,学生没有一点自主发挥的空间。由此可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变“带着问题自学”为“在自学中发现问题”, “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是学生自己在自学中,在已有的知识与教材中新的知识发生碰撞而产生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是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终身发展才是更有价值的。
三、从“学生的物理”到“科学的物理”思考自己的教学视角
【课例三】“安培定则”的教学。历史上,当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实验传至法国一个星期后,安培就向法国科学院递交了论文,提出了判断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关系的方法。这一方法由于有趣且有效而被人们使用至今,并称之为“安培定则”。初中阶段,由于仅研究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安培定则”又被称之为“右手螺旋定则”。
应试形态的教学中,教师们关注得更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样固然能解决应试问题,但课堂平淡乏味。于是常想,一个如此有趣而有效的方法为何教起来如此乏味呢?笔者的一次教学尝试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备课时,笔者将目光从“右手螺旋”转移到“定则”一词上。众所周知,所谓定则,是指为描述某个现象而用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的课堂上何必只讲安培的方法而不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法呢?
依此思路而进行的教学效果果然精彩凸显,开放活跃。学生A说:“凡是螺线管上电流方向向下的,螺线管的左端便是N极。”学生B一开始说得不是很完善,其他同学一下子否定了B的看法,他有一丝懊恼但并未放弃。临近下课时,他拉着我对我说:“让我们从螺线管的任一端的截面看过去,如果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则我们看的这一端便是S极,另一端就是N极。”
【策略思考】美国物理教育家霍尔顿曾提出了“科学的二元成长”理论,意思是说,物理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私人科学”到“公众科学”的过程,也就是说物理学家刚刚有所发现时,他自己并未意识到该发现的意义,甚至还可能用了不是很确切的概念或不是很系统的理论来描述他的发现,这个阶段被称为“私人科学”,待其理论被公众认可后才成为“公众科学”。
上述课例告诉我们,学生们自己想出的方法应该是基于他们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一方面超越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另一方面又没有达到“科学的物理”应有的要求,这或可称之为“学生的物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科学的物理”的原始形态――一种满含学生思维但又不够科学的形态。那么我们需不需要重视这种“学生的物理”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传统的物理教学十分重视“科学的物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物理”则重视不够,甚至完全扼杀,这就造成了学习主体与科学知识间的断裂,事实上也是造成学生普遍觉得物理难学的原因之一。而依赖一个断裂的教学程式实施的教学,又如何能让学生有切实运用物理科学方法的体验呢?更遑论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了。
由此笔者大胆地猜想:当教师的教学视角由只重视“科学的物理”转到“科学的物理”与“学生的物理”并重时,当“学生的物理”登“大雅”之课堂能成为常态时,或许,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便会有质的进步了!这一见解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研究学生的学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从“灌输刚性预设”到“追求弹性预设” 思考教师备课视角
【课例四】笔者在《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当学生利用老师准备的实验用品以及各种材料,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时,某学生正好带了一些硬币,于是他用磁铁去吸这些硬币,结果发现一角硬币能被磁铁吸引的现象。
学生:老师,磁铁能吸一角的硬币。我一愣,一角的硬币是铝做的,以前自己试过了,吸不起来的,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说:“不会的,你自己搞错了吧?”,话刚说出我就后悔了,应该让他验证一下。其他的同学也都喊了起来:“不会的,不会的,一毛钱的硬币是吸不起来的,我早就试过。”没想到他居然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大声说:“一角硬币的确能被吸引起来,你们瞧!”他举起了用磁铁吸住的一角硬币的一霎那,尴尬让我脸红,我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怎么办?沉默几秒钟之后,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并说:“科学就是需要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谢谢这位同学。”我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拿起他的一角硬币一瞧,原来是2005年的新版的一角硬币,当时还刚刚上市。于是我趁势提出问题。
师:“那么一角硬币中是否含铁呢?”
生:“是”。
师:“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除了铁,还有钴和镍,因此不能肯定一角硬币中一定含铁。”由于我的这段话,对硬币材料问题的探究就到此结束了,使本来很好的一个探究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策略思考】反思传统物理教学设计,就是“灌输刚性预设”,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教学设计追求教师的权威性,教参的标准化,过程的规定性、细节化,即无视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面,简单、封闭而主观。学生的思维总是在教师设计的“圈套”下运行,缺乏令人振奋的闪光点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只会停留在模仿阶段,一旦遇及新的问题便束手无策。这种状态,由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的扭曲而愈演愈烈,导致呆板僵化,并由此衍生出烦琐、被动、了无生机的课堂,这样强行灌输的刚性预设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缺乏个性和思想,导致师生间形成了深深的鸿沟,老师成了圣人、权威,学生不善于提问、不敢反问,绝不越雷池半步。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以学情为依据,以谆谆诱导为手段的优化设计,而且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富于变化的立方体多边的群体活动,极富创造机制。基于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科学、精心预设,应该留有弹性和余地,从而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机械地完成“教案”,而是根据教学的进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顺应学生真实、精彩地动态活动。虽然有时未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在笔者看来,恰恰相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能体现出我们在备课中所制定的三维目标的顺利完成。“追求弹性预设”预留下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展现课堂思维的自由,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要明白:预设是为了生成,预设是为了精彩的过程;同时,超出预设的生成不仅不是异类,更是精彩中的精彩,是精彩之中最绚丽的风景。
五、学生参与的“过程与方法”和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教育价值的不同取向
【课例五】“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片段,教师安排四五个学生围座在一起,利用桌上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带线的石头、一只溢水杯、一只小烧杯。
(1)将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将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让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3)利用公式F浮=F1-F2,计算出石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
(4)用量筒测出被石块排出的水的体积V1;
(5)用公式G排水=pgV1计算出被石块排出的水的重力;
(6)将上述数据填入表中;
(7)比较F浮和G排水,得出结论。将上述问题呈现出后,每个小组都迅速活动起来,气氛也很活跃,而老师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来回走动,无所事事,只是偶然参与到小组的争议中。
【策略思考】随着课改的深入,物理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有一部分老师只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与方法”,而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却很少考虑。传统教学实际上也重视过程与方法,但主要是把它作为服务于课程学习的手段。虽然理解并掌握规定性的学科知识的确是重要的课程目标,但如果不经过学习者一系列的比较、怀疑、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活动,结论很难获取,也难以理解并巩固。即如乒乓球比赛,资深教练的战略意图仍然需要经过运动员的试误、反思、比较至于内化,才能实现赢球的目的,奥运冠军的培养应该只能是短期目标,运动员的成长和成熟才是最终目的。 显然,思维活动和评论分析不应该只是学习的手段,而更应该内化成为学习者的学习品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出自《老子》。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鱼是结果,渔是方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都会讲这样的话,可讲着讲着,就渐渐忘记了它的根本。在应对各种考试的忙碌中,在迎接各种教改的混乱中迷失了方向。笔者在学习魏书生老师的案例时突然醒悟,魏老师的带班和教学不都是“授人以渔“的实践吗?魏老师带班,凡是学生能管的班委不管,凡是班委能管的班长不管,凡是班长能管的班主任不管。在教学上,凡是学生能讲出来的老师不讲。这不正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典范吗?“勤快母亲懒子女”――凡事都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做事情的方法,这才是教师职业的正道。
参考文献:
[1] 刘金龙.“对物理新课改的几点体会”[J].中国基础教育,2009,(1).
[2] 钟启泉等.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