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音乐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音乐教育

农村音乐教育范文1

关键词:农村 音乐教育 薄弱 提升

“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位教师心中永恒的词汇,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每一位音乐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专注,而提起农村音乐教育,可以说,更是音乐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主体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在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时代前进的总趋势。同时,我国广大城乡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状况和教学水平。而农村的音乐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身为音乐教师的我,从小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来自农村。记得小时的自己就非常爱好音乐,每天都爱唱爱跳的,到了上学的时候更是期待着自己向往的音乐课。可作为农村教育来讲,特别是在九几年的时候,农村的师资力量本就薄弱,更别说音乐教育了。小学这一块相对还算可以,至少它是开设音乐课的,至于音乐教师专业水平那就另当别论了,只能是肤浅的听歌学歌,而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更只能是闻所未闻的泡影。

相比其他的农村学生,我算是幸运的,我所在的小学还算不错,音乐老师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我学到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了吹竖笛,参加了学校的鼓号队、乐器队,并且在恩师的指导下多次参加了小歌手比赛,并成为学校音乐队的佼佼者,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学习乐趣和自身价值,也为我今后真正的走入音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相信在那个时候,也有很多像我这样喜欢音乐的小学生,可他们并没有那么幸运的去接受相对专业一些的音乐教育,所以,可想而知他们小学的音乐教育基本是为零的。

后来升入初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也许是因为领导不够重视音乐,也许是因为初中面临中考的升学任务,也许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初中音乐老师,也许是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压根就没有开音乐课,记得那时候的我心里真的特别的失望,似乎我找不到了自己学习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可想而知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学校开设完整全面的学科教学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一名学生一生的命运。

毋庸讳言,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艺术课程依然是薄弱学科,在许多地区和学校,艺术课程开设情况令人担忧,通常是不能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开足音乐课时。完全开足艺术课时的学校不多,且基本没有课外作业,这表明音乐课并不是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科目。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音乐课程没有减轻学生负担的任务,反之,不切实际的、过高过难的课程内容和可有可无的、平庸无效的音乐教育一样,都是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有限的精力无形中就是在加重学生的负担。

如果说性格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么,环境亦能主宰一个人的命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放眼寻觅身边的农村学校,能有几位学生在音乐方面是出类拔萃的?又有几位能在一定的场合大方、自然的进行一次表演的,寥寥无几。众所周知,又有机所农村学校能够真正的关注音乐教育,开展音乐活动,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大力支持的?屈指可数。悲哀,真的很悲哀,音乐这门学科不受重视,也恰恰是对音乐老师的轻视,身边也好,社会也罢,有很多人士对艺术类老师评价的语言是很刺耳的。例如,上音乐课就是放歌听,上体育课给学生个球就能玩一节课,上美术课就是随便找个物体照着画。不得不承认,上述现象有个别存在者,但局部不并不能代表整体,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否定了所有的全部。

如果你觉得音乐也好,美术也罢,都是这么的无关紧要,那么试问,各个国家为何要开办奥运、音乐会、画展?如果你觉得音乐课是那么的好上,那么请你来为大家上一节真正的、有特色的专业性的音乐课试试?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一个词语“谈何容易”?

试问,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体音美老师,那将会是怎样一种氛围?可想而知,他将犹如一座冰冷的城堡,没有灿烂的阳光,犹如一盘不加任何调味品的菜肴,只能是索然无味的。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请您不要以一个外行者的身份去轻易的评价类似于音乐等这样非主科的课程,更请您不要站在一个非专业角度的立场去评定音乐老师是多么的好当,所以,在举办一些和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关的活动时,请您不要用那种不屑一顾的表情和语言,去轻易的说,就画成这样啊?就排成这样啊?试问每年的央视春晚,云集的是顶级明星,应用的不说是数一,也是数二的服装、灯光、音响,那么,又有几个节目能入得了观众的法眼呢?试问奥运赛场上奋斗终生的体育健儿们?又有几个能夺取金牌的呢?可是,您却要求我们音乐老师、体育老师、美术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去把那些没有多少基础的同学,调教的节目演的好,作品画得好,篮球打得好,这不是在开国家玩笑么?如果体音美能在一朝一夕就出来成绩,那么,那些所谓的音乐家,画家是不是每天都在吃闲饭呢?又何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呢??农村学生在这方面的底蕴本来就不多,再加上没有服装修饰,场地排练,专业器材等等因素,就想吃大餐,只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农村音乐教育范文2

关键词: 奥尔夫 音乐教育法 农村 运用

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音乐教育正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它从一个孩子入学到高中毕业一直充斥在学生们的学习课程当中。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学校重要的美育手段之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就在城市教育如此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农村的音乐教育还没有步入正轨。如此大的两极分化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因为,中国的本质是个农业大国,大量的人口是农民,我们只有改善占大比例的农民的音乐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全国整体的音乐教育质量,从而缩减两极分化的程度。

一、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据统计,农村专业音乐教师数量极少,不足教师总数量的3%。在农村一个老师可能要负责好几门课,尤其是音乐课这种在他们眼里可有可无的科目,基本上不会有专门的老师来负责。有的老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会深入思考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会什么就教学生唱什么,这根本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有的可能从心里很希望学生能学好音乐,但是由于自己是半路出家,对音乐的知识一窍不通,甚至不认识五线谱,也只能力不从心了。如此的教师情况,如何能让农村们的孩子们学好音乐呢?连老师都忽视音乐的重要性,又有多少孩子能重视音乐呢?

除了师资力量不足之外,在农村,音乐教育的相关设施也是十分简陋的。有些学校没有钢琴、手风琴;有些学校有,却由于长久没有人使用,都结满了“蜘蛛网”。设施的简陋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所以想快速改善农村的硬件设施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材也是问题之一。要不就是教材太过简陋,万年不变,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不就是教材太过深奥,与农村的现状不符,缺乏专业知识的老师由于看不懂,无法讲解,最后只好放弃使用教材。

总体来看,想要解决农村的音乐教育问题真的是很严峻、很复杂但又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其实,农村的孩子们对音乐还是十分向往的。在他们的联欢会上,每次都会有几个同学自己通过家里的电视学会一些流行歌曲和舞蹈来表演,极少数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补充自己的音乐知识。可见,孩子们对音乐还是十分渴望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没有什么大型的形式;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儿童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儿童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展下去。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在农村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这对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这两方面较弱的农村音乐教育来说是推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巨大障碍。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把音乐教育难度降到最低,一首世界名曲,四五岁儿童听一到两遍便可准确地用打击乐器演奏。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既经济又实用。

按照奥尔夫的音乐思想,广大音乐教育者,尤其是农村的音乐教育者必须认清一点,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人们沟通的一种语言和本能。所以我们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欣赏音乐,真正懂得欣赏音乐的人也会有一个很健康美好的内心世界。

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和农村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简便易行训练方法:

1.朗诵入手――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原本的音乐”,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要,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而能够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训练在这里既是入门的先导,又是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节奏教学除了使用节奏性乐器外,还可以通过朗诵来进行。朗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A.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

B.成语、谚语做节奏短句教学的练习;

C.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

D.语气的游戏;

E.嗓音的声响游戏;

F.节奏朗诵“小品”。

2.结合动作――动作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声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时间、空间中的运动,再加上身体的造型活动,配合游戏、身体表演,乃至即兴的民族间集体舞蹈结合起来,等等,将这些内容交叉、揉合,又可以形成新的内容与教法。结合动作可以采用以下练习方式:

A.声势:是由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有跺脚、拍腿、捻指三种基本形式。

B.节奏训练:包括行走路线、声势的部位、节奏型,等等,尤其是听着鼓声或进行曲速度的音乐由学生自己领走与做声势。

C.空间运动:包括行走、爬、滚(前滚、后滚、横滚)、跳(单脚/双脚)、跪走、躺着走,等等。

D.创作:通过对声响(语言的、自然界的、生活中的及音乐中的)作出动作的即兴反应。

E.曲式结构的学习:了解乐句(这是曲式结构分辨的基本方法)、乐段、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和简单的歌曲、回旋曲、变奏曲曲式等,诸如音高、音量、音色、音乐特征、音乐情绪、曲式、风格等都可纳入到动作的教学之中。

F.听力训练:通过动作培养和发展听力、敏锐的感知力、听觉记忆力和领悟理解力,把动作教学从原来只重节奏感的训练中开拓出来,成为音乐要素,成为音乐能力全面开发的全新的音乐教育手段。

3.演奏乐器――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小型打击乐器人手一件,是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最广、最简便易学又受学生欢迎的乐器。生活中只要可敲击发响的,拿来即能当打击乐。

A.节奏训练:根据朗诵、声势提供的节奏基石、节奏小品均可从“说”、到“动”、到“奏乐”。

B.音乐要素的学习:对音量、音色的训练以至曲式结构的学习,都可通过节奏乐器进行训练。

C.打击乐器为节奏朗诵、歌曲、声势伴奏:通过固定节奏型来担任伴奏。

D.即兴创作: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4.听力训练――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课题。

A.通过对自然界、生活中熟悉的声响学习――观察、体验、分辨、判断,以及尝试用嗓音、打击乐器、图形符号将它们加以模仿,训练学生的听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

B.把日常生活的声音汇集起来可以构成一个故事,或表明一个内容,比如“早晨”这个题材,可以把早晨闹钟响,起床、刷牙、漱口、水龙头放水,以及下楼梯、走在地板或石板上或摩托车发动等各种声响录成一个故事带。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音乐教育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抓紧时间进行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普及是重中之重。虽然农村的音乐教学受到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但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育当中去,扬长避短,借助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这一先进的音乐教育方法,就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云.论农村音乐教育边缘化现状.

农村音乐教育范文3

(一)音乐基本素养

农村学生音乐基本素养普遍较低。在此基础上,亦有鹤立鸡群的佼佼者。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国农村的客观物质条件及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良好,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脱节。农村音乐教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学校和学生家长对于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音乐课在农村中学处境尴尬。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课外学习一门音乐技能。

(二)音乐审美能力

农村学生在音乐审美、音乐鉴赏方面水平低下,涉猎范围较小。调研时针对问题“你主要以哪种方式接触音乐”的回答中,出乎意料的是有89.81%的学生都选择了“网络媒体”,60.65%的学生选择了“电视节目”,46.3%的学生则选择了“大街上播放的音乐”,2.78%的学生选择了不接触音乐。这反映出在当今社会学生群体中,网络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有利有弊。网络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涉猎更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是由于缺乏音乐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平时听的最多的是一些劣质的流行歌曲,以及当前泛滥的网络歌曲。在心智快速成长,由儿童向少年转变的过程中,听一些新鲜通俗的音乐是少年心性使然,流行音乐和网络音乐也不乏精品。在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后发现学生课余听到的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显然不在精品之列,毫无美感,更没有适合其心灵生长的养料。除此之外,学生们不再有意识地听任何音乐,不仅对西方数百年音乐的精华闻所未闻,更是对我们的母语文化、数千年的灿烂的音乐宝库也知之甚少,甚至连当代的通俗音乐精品也丝毫不知。

(三)音乐感知能力

农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感知能力主要是对声音各种属性的感知。针对音乐中的诸多因素如:调式、调性、织体、旋律、和弦、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听觉上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正确的感知上述各种要素,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教学实验将同样的音乐材料给不同情况的学生聆听。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年龄相同的情况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相同音乐材料的感知能力是基本相同的。这一点证明,农村的学生虽处于较为落后且闭塞的乡镇,但是并不比同龄的城市学生缺乏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能力,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农村的学生完全可以具备优秀的音乐基本素养,具备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材方面

农村授课所使用的大部分音乐教材对音乐全面鉴赏能力、音乐基本水平提升方面的力度较为薄弱。教材中选取的音乐片段单调、枯燥,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不能吸引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在教材的整体布局上,没有能够使音乐教育形成一个逻辑紧密的体系,内容上极为缺乏对农村地区学生的针对性。在中西方音乐的结合和对比上,在各种音乐风格相关知识的介绍上有所欠缺,与当代的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脱节,没有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质量。在众多音乐形式上也未能包罗万象,起不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作用。音乐具有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获得健康的音乐审美,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音乐修养出发,以点带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从当前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里,我们不难发现,音乐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够成为文明衡量的标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孩子的未来也许就是我国农村的未来。因此,农村教育任重道远,而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二、结合顶岗支教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教学建议

在调研中,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选取了中西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审美教学。发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己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无论是西方的古典音乐还是我国的传统音乐,当代或者古代,学生都能在引导下获得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非常突出,对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反应敏感。实验证明优美的音乐是不分国界与时期的,而具备正确的音乐审美也是如此的。例如在欣赏当代某作曲家的一首鲜为人知的钢琴小品时,学生们能够在引导下描绘出明媚春色,山野烂漫的景象。一些能力突出想象力丰富的学生甚至能够将钢琴的高音旋律和冰雪消融的河水联系在一起,他们描绘的画面与作曲家构建乐思时想要表达的情绪是完全吻合的。而在城市的普通初中里,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也能得到类似的答案。可见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面对完全陌生的旋律时基本感受是相同的。而在听配器略微复杂的多声部管弦乐作品时,农村学生能够听辨出来的不同乐器不同声部明显比同龄的城市学生要少。例如在欣赏某当代作曲家的管弦乐小品时,农村学生虽然能区分诸多乐器的音色和不同声部的进行,但只能明确的说出小提琴和小号两种乐器。而同龄城市学生在此基础上则能说出更多的乐器。可见客观的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对其欣赏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音乐的鉴赏、音乐审美是不分国界与时期的。其目的是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提高个人音乐素养,拓宽视野。因此,对音乐的感知不应拘泥于一种音乐形态,应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音乐类型引导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由于条件所限不具备大量学习乐器演奏,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也不利于歌唱教学,因而建议以音乐鉴赏教学为主,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以及音乐感知力的目的,将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以专题方式呈现,内容要全面应包罗万象,涉及古今中外,力求让学生全面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主要应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西方经典作品

西方音乐可以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着重欣赏古典和浪漫时期。形式上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从单声部的器乐声乐曲到多声部的交响乐和歌剧。通过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专题式教学,使学生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风格有所认知和了解。在西方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音乐欣赏中,由于年代久远且作品抽象,所以在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上难以让学生迅速接受。故应该放弃繁多复杂的大型作品,以精致优美的小型作品为主。器乐作品应从常见的钢琴或小提琴独奏逐渐过渡到多声部重奏作品,以达到最终欣赏简单交响乐作品的目的。聆听作品时,在演奏版本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当代音乐家演绎的跨界风格作品。以极具冲击力的现代方式演绎大师的经典作品。如当代克罗地亚钢琴家马克西姆演奏的《野蜂飞舞》、《格里格钢琴协奏曲》、《匈牙利狂想曲》。当代小提琴家大卫格兰特演奏的贝多芬《谐谑曲》维瓦尔第《四季》,二人演奏技艺精湛,形象英俊,其演奏的古典作品既尊重了大师的原谱,又采用了当代最流行的电声乐队全新编曲,旧曲新歌,令人耳目一新,更易于青少年接受。

(二)民族优秀作品

在中国音乐的欣赏中,可以以著名的中国器乐曲为切入点,同时欣赏戏曲音乐中的精粹。中国音乐中的器乐曲可以由浅渐深,从单声部的乐器独奏到多声部的器乐重奏。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如诗经楚辞,加深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在民乐作品风格的选择上,注意把握中国文化中的意和境。尽可能选择旋律优美又言之有物的经典作品,真正起到音乐的美与教育作用。由于农村的客观环境,民族器乐在农村有较大的普及率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少不了吹打班子的身影。水平暂且不论,能让许多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和听到真实乐器的演奏已经是一件好事。所以,农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熟悉程度要远远超过西洋乐器,故而欣赏民乐,更容易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因为所听到的东西,他们很熟悉,只是格调高雅些,演奏更精致些。教学中结合当地的特色音乐文化进行欣赏。许多村镇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中均留下了别具特色的地方音乐文化,将当地的风土民情融入其独有的音乐文化中进行体验,进一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直观感受和认同感。

(三)当代流行作品

1.当代音乐的欣赏主要分两部分,声乐作品以我国经典的流行音乐和当下格调别致的民谣为主。主要是以学生熟悉的音乐风格,引导其健康音乐审美,同时了解我国并不长的流行音乐发展史。例如在摇滚乐专题中,摇滚乐的风格首先就符合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可以迅速与之取得情感上的共鸣,而我国摇滚乐发展史不过区区二十几年,短暂而灿烂的摇滚史很容易让学生获得清晰的信息。在其他类型的流行音乐欣赏中也可采取专题式教学,选取经典作品和某年代某地区代表人物进行介绍和欣赏。例如宝岛台湾,可以从罗大佑到齐秦再到周杰伦。香港地区可以从张学友到陈奕迅。

2.民谣作品的欣赏,是要通过“野生”状态下的民间音乐,以贴近生活的歌词和简单优美的旋律获得学生的认同感。我国当前的民谣多出自混迹市井多年的艺人之手,多年的积淀让他们看到了这世间的繁华和荒唐,也见过了美丽和荒凉。故而这类作品往往朴素大胆,直抒胸臆,易于亲近。词曲简单而深刻,随意而诗意,既有熟悉气息,又不乏对生活的独到见解,适合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观。

3.当代音乐欣赏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器乐作品。这一类型的作品建议选择经典电影配乐。电影配乐是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电影艺术的逐渐发展随之兴起的崭新音乐形式,在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精品层出不穷。电影配乐多以纯器乐曲为主,单声部或多声部,旋律优美,构思精巧,格调高雅。在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方向把握上意义重大。例如日本著名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为电影《菊次郎的夏天》谱写的钢琴曲《summer》,旋律质朴优美,音乐线条清晰流畅,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夏日中一个的孩童形象。此曲在我国传遍大街小巷,耳熟能详。又如其为我国鬼才导演姜文《太阳照常升起》谱写的管弦乐作品则充满了魔幻主义的浪漫气息。在欣赏这一类作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不同乐器不同音色的区别,注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塑形能力。例如使用了小提琴,大提琴,小号等乐器,且不同乐器的声部旋律线清晰。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感受弦乐的律动,在机械式的弦乐进行中,将电影中出现的火车形象和其结合。而小号这种音色明亮的管乐,学生往往能敏感的辨识,但受认知水平限制,难以准确说出乐器名称。这种情况只需要给予简单的介绍,并将小号与战争场面中必不可缺的冲锋号相联系,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电影配乐的创作目的是为了烘托电影剧情的气氛并帮助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因此配乐往往有一个与电影相匹配的主题。电影音乐的欣赏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和音乐的结合,更加直观的感受不同音乐风格与情感表达,有助于生活和社会阅历较浅的初中学生对音乐的把握和理解。有些当代的电影会使用古典时期或浪漫时期的音乐,百年时空交错的碰撞更容易让学生获得非凡的情感体验。较为经典的例子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1812序曲》本是为一座在反法战争中被摧毁的教堂重建而写的。而在当代电影中却使用了这支百年前的曲子作为配乐。正是因为《1812序曲》的反抗精神与电影的主题非常贴切,故而有了这次穿越的合作。加入单独聆听,通常难免会感到不知所云,但电影的剧情就像这支曲子的完美解读,孩子们完全被吸引,听的津津有味、大有所获,对音乐中的各个要素达到准确感知。

三、结语

农村音乐教育范文4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农村的中小学中,音乐教育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在我国总体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极大的。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强大、优秀

在教师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教师资源不足、教师素质低下,这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行十分不利。教师资源不足。在农村中小学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资源不足,尤其是专门的音乐教师,一般,就算是农村中小学有音乐教师也无外乎是两种情况:一是音乐教师是从市里来的,参加“走教”活动,另一种则是半路出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反映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源的不足。教师素质低下。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资源不足使得音乐教育无法正常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中小学便出现了“兼任”现象,所谓兼任就是指从事非音乐教育的教师兼任音乐教师。兼任教师最明显的不足就是不够专业,音乐实力不强,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传统观念限制,各级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

在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浅薄,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不赞同音乐的学习。通常,在农村,人们愿意花钱供孩子上学,却不愿意让孩子学习这些无用的音乐,这是由于农村人思想观念淡薄,没有长远的认知。另外,就是由于各级教育管理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便使得各级的执行人员忽视这一点。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面都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表示了不重视。音乐教师的资薪也是十分有限,因此,就会有越来越少的人选择音乐教师这个行业,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师。

(三)教学条件有限

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农村经济水平十分落后,而且在教育上的投资也很少,这就意味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条件的有限。音乐教育所需要的设备多是一些淘汰品,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也是不太明显,而且,多数学校的音乐设备也不齐全。总之就是这么一个现实:社会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大,教育经费不足,难以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下的改革

(一)引入大量资金,全面建设音乐教育环境

为了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社会的关注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要对当地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然后再依据实际情况分配资金。农村中小学引入大量的资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设音乐教育所需要的环境,例如:利用一部分资金购买一些正规的音乐设备以及教具,另外,还需要为学生配备一些统一的音乐教材、音像资料。

(二)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

音乐教师也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当下,需要做的是扩大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音乐教师的质量。在扩大音乐教师队伍方面可以从教师扶持方面下手,也就是讲,社会也给予农村音乐教师起码的尊重以及一些补贴、奖励之类的,使农村音乐教师这一职位充满吸引力。在提高教师质量这一方面,建议采用培训的方式,可以从一些质量较高的音乐教师的队伍中选取一些质量较好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教师的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从政策上入手,国家可以制定大力开展免费音乐师范生,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便利,不仅免除大学所需的全部学费、生活费,还予以补助,已解决免费师范生的大学学习问题。这样,既能够保证每年向农村中小学输入一批音乐教师,扩大教师队伍,还能够保证教师的质量。

(三)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改革方向

在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审时度势,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改革方向。由于我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都会影响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中,不能盲目的跟随一些成功的实例,将其改革方向一味地进行誊抄。因此,在实际的改革中,应该先分析清楚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再确定科学的改革方向。

(四)设计艺术实践活动,扩大音乐在农村的影响力

在进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需要明确农村大众的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音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自己的孩子没必要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这上面。基于这种理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就必须设计一些艺术实践活动,通过将音乐教育教学效果呈现给大众,收获观众的反应这一过程,对实践活动进行改进,以满足农村大众的需求。长此以往,音乐教育就会被农村大众所接受,于是也便为农村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音乐教育更应该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也就意味着农村音乐教育的改革是一场必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认真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到底,以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孙连辉 单位:农安县农安镇第三中心校

参考文献:

[1]陈新宇,葛超.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8):76-78

农村音乐教育范文5

随着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建设的加强以及对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音乐教育也普遍被幼儿园所重视,但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施现状却不尽人意。通过对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以及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不难看出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一些误区:第一,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音乐教育不被重视,幼儿园音乐课程所占比例极少;第二,音乐教学设施不足;第三,教师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开展音乐教育的能力有限;第四,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歌舞表演为主;第五,幼儿园音乐教育方法过于单一,主要为机械的模仿和重复练习;第六,音乐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对幼儿艺术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丰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农村不仅具有植物、动物、特产、石头、泥土、沙子、山川、河流、田野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以及农机具文化等等,精神文化包括英雄人物事迹、传说、民间艺术、民间儿歌、民间童谣、民间游戏及民间风俗等。把这些资源都充分的应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上,不仅丰富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丰富了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弥补幼儿园音乐教学设施的不足

农村幼儿园一般既没有雄厚的经费有缺少现代化的音乐教学设备,但是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和物资资源都能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所用,换句话说就是幼儿园可以引进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农用产品、废旧的农具等来制成简易的乐器等音乐教学设施,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还弥补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设施不足的情况。

(三)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效果

将农村乡土资源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取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一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对家乡的认识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不仅贴近农村幼儿的实际生活,还有助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培养幼儿对生活以及音乐的敏锐观察力,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实施的效果。

三、选择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儿童是生活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自身经历的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农村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选择教育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方面,必须以地域性和适宜性为原则,充分发挥老师的自身特长以及专业能力,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挖掘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且具有教育价值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二)趣味性原则

一切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因此,为了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积极效果,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遵循趣味性的原则,选择跟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感兴趣的、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能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三)教育性原则

幼儿阶段是个体想象、思维、情绪、个性、气质和能力等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幼儿阶段的美育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及创造力具有极大的作用。而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农村幼儿园选择乡土资源开展音乐教育时,要遵循教育性原则,选择有积极引导作用的民间艺术资源,使之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促进农村幼儿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音乐教育的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

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滞后很大原因都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忽视。要想让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走出误区,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就要提高其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于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村幼儿教师学习培养活动,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农村幼儿教师积极参加职前职后的学习培训。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对于农村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鼓励学前教育和音乐教育方面的专家定期到农村进行乡土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结合农村特有的乡土音乐教育资源以及农村幼儿的发展特点编写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材。最后,为农村幼儿园输送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鼓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支援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投入到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

(二)幼儿园的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呈现着以私立园为主公立园为辅的现象,其中私立园大多都是依托于家庭的形式办园。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大多数都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院校的培训的非专业人士,因此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没有或极少拥有开展音乐教育的专业技能。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培养教师音乐教育的能力,提升其专业素养。首先,农村幼儿园的园长要重视音乐教育,提高音乐课程所占课时的比重,投入资金购买音乐教学设施。其次,幼儿园要鼓励并支持幼儿园教师脱产进修和短期培训,尤其是学习音乐教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另外,幼儿园也可以邀请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本园进行讲座或者对本园的老师进行音乐教育的培训指导。同时,幼儿园要成立音乐教育教研组,任用幼儿音乐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全园的老师们共同学习,一起探讨音乐教学实践的相关问题,讨论解决在开展音乐教育中的常见的问题,解答老师们的困惑,从而促进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更进一步说幼儿园也要秉承节约的理念,鼓励教师们到乡村去考察研究,了解农村的生产生活,感受农村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从而更深入地挖掘音乐教育的资源。鼓励本园的教师结合农村的本土化特征以及当地的乡土音乐资源创编适合本园的音乐领域园本课程。

(三)教师的努力

不仅幼儿园要鼓励并支持教师挖掘音乐教育资源,教师自身的努力实践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施更为重要。首先,教师自身要学习关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其次,教师要与家长建构友好合作的家园共同体,积极与家长互动交流,以便深入农村的具体实际,体察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培养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以更充分地挖掘农村乡土音乐教育资源。教师自身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提高自身挖掘音乐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自身要多欣赏和感受艺术活动,还要具有创新意识把农村乡土资源融入到自己的音乐表现形式上,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把音乐学习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将自身的音乐学习融于一日生活,从而培养其自身对于艺术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农村幼儿教师必须要重视学习音乐教学法,例如,教师可以将奥尔夫音乐法应用到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其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利用简易音乐教学设施开展音乐教学。因此,为弥补农村幼儿音乐教育设备不足的现状,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和独特的物质资源来创造音乐教学用具。

五、教师有效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践建议

(一)组织资源,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

教师要丰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不要仅局限于歌舞表演等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适当的将农村的民谣、戏曲、传说和舞蹈等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创编儿歌、音乐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等。另一方面,教师不要将音乐教学活动仅局限在幼儿园内,可以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乡村、田地、大自然等场所去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小朋友去大自然,如聆听自然中的鸟鸣、水流声等不同的声音来感受声音的差异性以及声音的高低不同等等。同时,教师的教学也不要局限于已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积极调动幼儿与教师一起改编已掌握的音乐素材,以及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和引导幼儿创编自己的音乐表现形式。例如,在乐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废旧的易拉罐里装上沙子代替沙锤,用铁丝将啤酒盖穿起来当做串铃等等,也可以利用废旧的桶、锅以及铁质农用具用三角铁等打击乐乐器。

(二)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将幼儿园音乐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

农村的幼儿园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时,可以将音乐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相结合,而且也要将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将音乐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使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还提升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例如,在幼儿入园时可以选取欢快的小儿歌,在幼儿盥洗时可以选用相关的律动或民谣等等。同时,在进行其他领域的教学时,可以将音乐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相结合。例如,在开展关爱牙齿的健康课时,老师可以引用刷牙的小儿歌、律动的等来让幼儿学习清洁牙齿。还可以在开展体育活动课时,可以让孩子在拍球的同时感受节奏的不同以及音域的高低等。

(三)创新音乐教育方法,将游戏与音乐教学相结合

农村音乐教育范文6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 音乐教师素质低  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  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