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 意义 具体措施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乐观、安全生产体系不完善以及煤矿生产面临的困难多是严重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基本现状,违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

煤炭作为我国现阶段主要的能源,不仅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燃料和化工原料。但是,无论它的重要性有多大,都不应以矿工的鲜血和生命来换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一切的工作都必须以人民群众作为核心,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意义及现状

1.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意义。安全生产不仅关系着煤炭企业能否持久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安全生产是人们不断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更是煤矿生产工作的重点。一次次的矿难让我们失去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在每次事故背后,人为因素是事故原因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正是“安全第一”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手段,对人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实施现状。(1)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有利因素。首先近年来煤矿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其次,通过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煤矿三大规程的《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推进人本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2)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不利因素。煤矿企业并不缺乏管理制度,缺的是能持续保持并能不断提升的执行力。而且煤矿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自觉的执行安全生产相关规定。以上种种,不利于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实行。

二、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措施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安全不仅仅是为了生产,首先是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受损失。而现实中安全生产仍然是我们煤矿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根治矿难、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已经是刻不容缓的第一课题。我们必须要采用思想教育与培训、管理和装备等相结合的手段,让安全管理深入人心,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1.思想教育以人为本。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加强矿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从根本上认识安全与煤矿生产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安全其实是关系到自身生命安全的事,这样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放弃过去生硬死板的安全教育方式,大力推进人性化思想教育模式。在教育中把个人的平安健康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深刻领会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使职工发自内心地重视安全。

2.安全培训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丰富课堂活动,增强培训的趣味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职工达到应知应会,提高自身技能。有针对性的培训各岗位员工,不走过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学习的力度,不但会说,更要会做,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3.装备和技术创新以人为本。要努力改善职工的劳动和环境条件,加大安全投入,淘汰落后的装备、技术、材料、工艺,提高矿井的安全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用现代化技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安全。让职工在体验新科技新装备带来的工作方便之余,更能体会其带来的最大效能和安全保障。

4.管理以人为本。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都是靠人去完成的,要充分调动人在安全生产全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突出人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培养职工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杜绝冒险蛮干和各种违章行为,把职工执行规章制度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职工保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后勤服务中的以人为本。后勤服务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仅要做好企业内部和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更要做好职工生活、住房、交通、学习等后勤服务工作,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充分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获得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6.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是企业与职工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的各项工作应竭力让安全文化融入到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人的范畴,其推行的效果,也要看其员工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和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因此,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真实体现,我们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为构建和谐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文2

[摘要]19世纪60~90年代,晚清洋务官僚为“自强”和“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化军事和民用工业,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人事管理、企业产品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受封建衙门作风和旧式企业管理方法的影响,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总体来看,洋务企业起点低,弊病丛生,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洋务企业;洋务官僚

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为维护其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目的在于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船舰和利器,实现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这场近代化的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对此,学术界早有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洋务企业管理制度为切入点,对洋务企业管理制度的封建性和落后性作初步探讨,以期更准确地把握的历史使命。

一、洋务企业概况

晚清洋务官僚将创办近代化事工业作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1861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在“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演习试造,以勤远略”①的意愿下,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揭开了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序幕。但是,此时正值清军与太平军在长江南北进行最后决战,清廷无暇顾及投资近代企业,创办的军事工业规模比较小,技术落后,效益并不大。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则是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1865年,在的鼎力支持下,由李鸿章筹集资金在上海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之后,洋务派官僚陆续创办了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这些军事工业主要制造各式枪炮、弹药、钢铁,同时兼造地雷、轮船等。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洋务官僚逐渐认识到“求强”必须寓于“求富”之上,在创办军用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经营方向由军事转向民用。主要的民用企业有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织布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此外,还有火柴业、电报局等。这些企业涉及采矿、冶炼、织布等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邮电等交通运输业。虽然,这些民用工业“构成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整体”,②但是,“在当时条件下,离开资本主义这一新生产关系的充分发展,便等于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是不可能开花结果的”。③同时,受帝国主义的压制和排挤,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二、洋务企业的管理模式

所谓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中指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力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产品的管理和分配、民主制度等,而洋务企业管理制度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洋务官僚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制度。

近代洋务企业是晚清洋务官僚在列强的刺激以及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企业在人事管理、产品的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带有浓厚的西方引进色彩,同时又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沾染了难以摆脱的封建性,打上了既进步又落后的时代烙印。

(一)以洋务官僚为指导的企业管理模式

晚晴洋务企业不管是以官办形式组织的军用企业,还是以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形式组织的民用工业,这些近代化的企业是晚清政府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同时,由于本国生产力的落后,植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军工和民用企业只能依靠政府创办。运动失败以后,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地方督抚掌握了晚清政府的部分实权,而这些人大都是效忠朝廷的洋务官僚,在洋务企业管理中形成了以洋务官僚为主导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些洋务企业受总督、巡抚辖制,总督、巡抚之下有总办、提调、委员等人,这些人都是由总理衙门或南、北洋大臣委任的,既享有经济利益,又有官位品级;既在朝廷任职,又管理企业。企业原料采购、产品的调运、企业用人等完全听命于官府。当时就有人指出:“官督商办之不能无弊也。夫泰西虽官督一体,然商务则官保护之,维护之,必侵其权也。”④而洋务企业的总办、帮办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知之甚少,企业的重大决策权也由这些人控制。1878年,上海织布局筹建期间,总办彭汝宗在招股、购置机器、建厂等方面急于求成,购置机器800部,结果这些机器都是劣质机器,根本不能运转。郑观应向李鸿章揭发彭汝宗的劣行时说:“或独断而不相谋,或会商而不见纳”。⑤1880年,李鸿章让郑观应管理上海织布局,郑观应上任后,在招股、建厂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整顿措施,并制定了相关的厂规,织布局出现了好转。但在1883年,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上海股票大幅下跌,郑观应则投机倒把,私自挪用民股做生意,严重影响了织布局的筹建。由此可见,这些所谓的总办依仗官府,利用手中职权,干涉企业经营管理,而股民则处处受封建官吏的宰割。“企业的重大决策权操之于官,只有官监督商股,而无商股制衡官权”⑥。正是由于难以摆脱的封建性,使得企业在运营管理上丧失了灵活性和自主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当时就有人批评道:“试观二十年来,到处创办,到处无成,究未尝参一官,治一罪,以昭炯戒。”⑦

因此,以洋务官僚为指导的企业管理机制和清廷无视民意,不顺应时代潮流,政府和官员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做法使众多洋务企业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大多数洋务企业经营惨淡,不是亏损就是倒闭。正如李时岳先生所说:“洋务派既是洋务企业的创办者,又是洋务企业的扼杀者。”

(二)人事管理上,委任制与工头制并存

所谓委任制,是以企业内部管理层为基础,上级委任下级,下级服从上级的制度。在这种人事管理机制下,上级选用下级时很大程度上依靠个人关系,完全不考虑下级的能力、才干和技术的熟练程度。而下级则效忠于上级,按照上级的计划和命令行事,这完全与以考核为主要方式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相背离。

洋务企业在人事管理上,企业的上层领导和下层的工人没有像近代资本主义企业那样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和意在提高工人素质和技能的培训机制。洋务企业上层领导层中,各局、厂内部经营管理者有总办、会办、提调、委员等人员。主持生产的又有监督、总监工、总考工、总工程师、领班等名目。这些人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企业管理层,他们并不是靠个人的管理才能和技术熟练程度进入企业领导层,而是凭借个人关系进入企业管理层的。“总之缺,向归总办分派,非唐即润,间用他姓,必须打通关节。”⑧[盛宣怀担任几个洋务企业督办期间,利用手中职权,在天津电报总局的各机构中安插亲朋好友达30多人,而这些人都是一些不懂经营和管理的无能之辈。下层的工人管理则是封建的工头制,官办企业的工人大都来自军队,沿用军队的管理模式。每五人设什长一名,每十人设队长一人,什长、队长由勤快士兵担任,对工人的衣食住行严加稽查。官督商办企业或官商合办企业工人虽都雇佣而来,但这些人大都临时拼凑而成,在进工厂之前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技术训练。1861年,黄君宇主管上海织布局时说:“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布质随劣。”⑨工人也没有任何人身自由,有的局厂设有刑庭,公然对工人进行处罚,处处受官吏的压迫。1893年11月3日,捷报登载一名刚任湖北织布局监工的英国人的一封信,信中写道:“这个工厂都是男工与幼童……(工人们)离开工厂出去散步的机会都很少,因为厂中做工是从早晨直至下午六点钟……这些人很可怜,因为他们瘦到只有皮包着骨头,五十人里面也找不到一个体格健康的人。”⑩

(三)企业产品的非商品化

盈利是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企业的盈利要建立在商品化管理和经营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商品销售,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比较之下,晚晴洋务官办企业首先要服从政治和军事需要,企业产品不参与市场流通,而是作为军用物资调拨给湘、淮各军使用,这就限制了企业内部资金的积累,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初,官办企业普遍存在效益低下、生产管理困难的现状,对此,钟天伟认为主要是由于官办企业缺乏商务观念,脱离市场,经营管理腐败所造成的,因此,他建议官办军工企业实行市场化管理,使官办军工企业在满足军事需要的前提下,适当生产民用物资。钟氏建议道:“以其余力听其民制机器、轮船及救火水龙,并一切开矿、挖河、抽水磨麦、纺纱、织布机器,以收其利。”11钟氏主张转变企业经营方向,按市场原则办事,那么就会“风气大开,人才日出,工艺日益推进,不凡国家之提倡矣”。12实际上,钟天伟的主张是将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商务观念导入军工企业生产之中。然而,洋务官僚创办军工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其统治,防止民变。1865年,李鸿章几次上凑清廷,军事工业必须由政府严格控制,不许民间私自制造,这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市场化管理截然不同。

如果洋务军工企业是洋务官僚为防止民变而进行垄断,那么洋务民用企业应以商品化观念为指导,按市场买卖原则和市场规律办事,但是,洋务官僚创办的民用工业也首先要服从政府和军队的需要。如轮船招商局首先要保证军粮和武器的运输,各煤矿所产之煤首先要满足各局、厂机器用煤和南、北洋军舰用煤的前期下才能流向市场,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生产不但没有面向社会需求,反而受官府限制和干涉,其衰退、亏损和倒闭是必然结果。

三、结语

总之,洋务官僚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揭开了封建中国应运西方先进技术的序幕,在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建立我国近代工业体系,推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洋务近代企业的封建性大大妨碍了西方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13因此,由于无法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没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即便是洋务官僚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耗费巨资,引进大量近代化的机器和设备,但还是难逃失败的厄运。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近代化运动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封建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是不可能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的,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必须对封建的、落后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注释]

①:《未刊往来函稿》,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37页。

②夏东元:《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1页。

③13 黄逸峰、姜铎:《论引进西方近代技术的经验教训》,《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115页、第116页。

⑤⑦11、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0页、第245页、第52页。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进步 核心竞争力

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带动下,国内对煤炭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煤炭的价格和销量也双双创出了新的纪录。在这一背景下,大量资本涌入煤炭领域进行投资,开采了规模和数量庞大各类大中小型煤矿,也因此,带动了煤炭建筑业的发展。一时间,很多相关的矿山建设队伍都投入到了煤炭建设项目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是,随着建设队伍的不断扩大,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建设项目中取得竞争优势,以及如何保障煤炭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从而进一步确保矿山煤炭生产的安全,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煤炭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煤炭建筑业行业的特点和问题

煤炭行业是一个对安全生产有着严格要求、而且主要是在地下进行生产作业的一个能源/资源开采性行业。这也就决定了煤炭建筑业行业施工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作业强度和工程量大的特点。作为矿山建筑行业的一个分支,煤炭建筑业与其他矿山项目的建设相比,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比如在施工的地质条件上,与铁矿、铜矿等金属矿的地质特点有所不同。再比如,与其他一些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相比,作为一种蕴藏量比较丰富的能源型矿产,煤矿项目的规模一般比较大,煤炭建筑施工的作业量也比较容易上规模。而最关键的,就是由于煤炭生产的特点,使得在煤炭建筑施工的方案设计上,要特别注重对今后煤炭生产安全的影响,这也是煤炭建筑设计和施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2 煤炭建筑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煤炭的价格上涨和需求增加,刺激了对煤炭行业的投资,为煤炭矿山建设和煤炭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矿山建设的巨大需求以及煤炭建筑企业的良好效益,也吸引了更多的矿山建设队伍参与竞争,使得煤炭建筑企业面临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在一些小型的煤炭建设项目中,由于盲目的价格竞争和不规范的施工管理,所造成的一些问题和隐患,也为整个煤炭建筑行业所警惕和思考。此外,为了保障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对煤炭建筑施工的标准,也做了更为严格的规范。如何适应这些新形势下的变化,是煤炭建筑业企业所要面临的挑战。

3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技术上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源自于技术的进步。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进步能够最直接地给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能够最直接地创造出企业的竞争优势。现在矿山建设已经从传统的机械化向自动化、信息化转型,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就必须要重视企业在自动化施工作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建设。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在于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根本还是在于人,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去管理和运用。一个企业有没有凝聚力、能不能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真正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讲,还是取决于人的意志、动力、智慧以及执行力。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地形成团队的力量,而不是相反(形成消极怠工或内耗)。

从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上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符合政策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要有大局观。从政策上讲,现在对煤炭项目的建设、开采环节的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的,这既是因为各类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所造成的影响,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而从经济发展的趋势上看,尽管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共识,但是,由于能源短缺和新能源的开发和成本问题,煤炭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将仍然是我国能源和资源产业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升煤炭建筑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认清形势,不仅要注重施工安全,同时也要对煤炭建设项目提出更好的更能保障生产安全的方案。同时,抓住时代的机遇,不要为新能源的发展所迷惑。

4 建立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体系

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离不开自主创新。通过自主创新,企业的技术力量才能有别于通过对设备和人员的简单“堆砌”组合所形成的可复制的建筑施工能力。自主创新,一方面是对现有设备和技术的消化,另一方面则源于对施工环节技术细节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的积累总结。在煤炭建设项目中,面对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施工要求,能不能做出最好的方案,能不能最快最有效地解决在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是最能考验建设队伍的真正实力的地方。只有那些已经消化吸收了现有设备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以往的各种经验和项目做出了很好总结的,以及自己自主创新技术方案的施工队伍和企业,才能真正克服在各种条件下的技术困难,才能真正地展现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优势。

5 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

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和人才优势,离不开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技术规范与经验总结基础之上的,是保证施工安全、工作效率、建设质量、项目进度的重要前提。一个成熟的企业、一个项目经验丰富施工技术优秀的建筑队伍,与那些不成熟、缺乏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企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否能严格地实行这些管理制度。而同时,一个企业、一支队伍,能否保持良好的战斗力,能否吸引住人才,也在于这个企业、这支队伍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否能够解决一些管理和制度上的问题,从而形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 以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水平,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科技的进步,包括新材料的出现、新型设备的出现、新型施工方案的出现,以及新的勘探、施工技术手段的出现,都能直接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很多自动化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过去我们在煤炭矿山项目施工中所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一些信息化的设备(包括软硬件)在设计和施工环节中的广泛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进一步促进了项目施工的协调和管理。今后,随着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更多更好的技术方案的推广,矿山建设的技术水平必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7 总结

本文立足于对煤炭建筑业行业的特点和问题的研究,揭示了煤炭建筑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体系,以及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并以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推动煤炭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步与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煤炭建筑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守科.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J].建筑经济,2008(S2).

[2]金国辉.中国入世后提高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1).

[3]成强,王行.浅议建筑业企业安全预控体系.江苏建筑[J].2009(04).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57-01

“安全生产”是煤矿开采行业长期坚持的作业理念,这不仅关系着企业生产产量、效益的大小,也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面对目前在采矿阶段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企业必须要根据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策略,从安全生产角度考虑煤矿生产流程。

1 煤矿机电运输的故障危害

当前,机电设备已经成为企业自动化生产的主导工具,既方便了生产人员的日常操作,也为企业的煤矿产量提升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但是,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在逐渐上升,给企业生产及人员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险。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对设备性能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破坏了机电系统结构性能的持续发展。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危害体现在:

1)破坏生产秩序。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改革发展,煤矿行业逐渐依赖于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机电设备在这种自动化生产体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而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其原先的生产流程则会被破坏[1]。如:主运输机或采煤机故障发生后,则会导致整个生产流水线中断运行,对煤矿生产造成不便;

2)引发安全事故。煤矿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危险行业,每年国内煤矿开采发生的意外事故案例不计其数。机电设备故障发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往往让现场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应对。如:提升中的保护失灵造成断绳跑车、坠罐事故;漏电保护失效造成人员触电或引爆瓦斯事故;电气设备失爆引爆瓦斯事故等。这对于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破坏力是相当大的;

3)造成经济损失。机电设备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来源于多方面,主要的经济费用则是设备的更新、维修。因煤矿机电设备多数是高科技组装设备,其不仅采购成本大且维修费用昂贵,煤矿企业需为设备维修支出较多的费用。这直接造成生产成本增多,扩大了煤矿开采的生产成本。

2 煤矿运输安全意外的因素

导致煤矿机电运输意外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企业在生产期间要注重各项危险因素的控制。由于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煤矿运输过程常会发生不同的意外事件,给各道生产工序造成了不便。目前,引起煤矿运输安全意外的主要因素如下:

1)管理因素。煤矿开采现场,生产负责人对生产人员的具体操作缺乏管理,未能全面贯彻“安全第一”的引导理念。这造成煤矿运输时发生“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现象,给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2]。此外,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煤矿运输安全意外频频发生的一大因素;

2)人员因素。企业在安排采矿人员时没有详细考核技能,一些不专业或未经考核的人员从事采矿作业,这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如:在机电运输设备操作时,生产人员因专业技术不足而出现操作失误,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流程,也容易造成运输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3)设备因素。各种机械设备是煤矿运输的重要工具,也是维持生产流水线顺利运行的保证。而煤矿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投资,对机电运输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保养和维护,部分老化的设备依旧运用在煤矿生产中。设备性能的残缺容易引起操作意外,给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

3 防范生产意外的有效策略

企业在煤矿开采期间不仅要对设备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也要对生产操作环节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人员培训、技术更新、规划管理等方案,进一步协调好每个步骤之间的生产控制流程。根据煤矿机电运输的实际需要,其安全管理策略的实施要顾及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1)人员管理。企业在从事煤矿生产之前要选择合适的生产人员,对煤矿开采各个岗位上的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后才能上岗操作[3]。用工制度的推广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办事效率,在煤矿机电运输期间能按照标准要求作业,为后期的生产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生产管理。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还需要借助于监督体制,安全工作的开展需在监督管理的指导下进行。因而,企业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引导各层次的管理、生产人员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各种操作规程;

3)技术管理。业务培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需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引导煤矿生产人员接触到更新的作业技术;二是安全技能培训,从理论、实践等方面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其在设备操作、煤矿开采等环节强化安全生产标准;

4)安全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4]。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4 结论

总之,由于煤矿开采流程的复杂性,生产作业期间要用到许多不同的采矿设备,这是减小煤矿生产难度、提升开采效率的保证。但在生产作业期间,必须要全面贯彻安全管理理念,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雪琪.煤炭开采期间机电设备安全操作规范[J].矿井开采技术,2010,40(12):7-10.

[2]赵子强.分析煤矿设备故障处理的经济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2009,31(14):30-32.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文5

一、会计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率

统计是企业会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计和统计工作的结合运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能使企业的人、财、物得到合理的分配,在一定程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的成本降低,使企业内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提高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企业会计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发展状况给具有密切关系,它能够直接影响企?I的整体管理及发展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制度建设,而且还能稳定煤矿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地位。

(三)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度

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础,是企业对经济形势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和微观主体对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企业会计工作的有效管理能使会计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企业可以根据准确的信息及时的了解自身的经营状祝,并根据这些情祝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二、煤炭企业会计中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煤矿企业对于会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会计管理意识,且会计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人员职责分配不清楚,直接造成会计信息的漏记或丢失,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等。企业会计管理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

(二)会计档案管理不太规范

会计档案是会计活动的产物,是重要的经济资料,怎么严格保管都不为过。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凭证装订不统一、整齐,凭证封面填写不规范,会计账簿打印不及时,归档档案无台账,会计档案调阅权限不明、手续不健全,档案保存环境不符合规定要求等。

(三)会计核算工作不太规范

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会计工作管理水平。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记账凭证管理不规范及单据审核流程不规范三个方面。多种原因有可能导致单位职员在无法提供真实原始凭证的前提下获得原始凭证,同时会计部门对于其他发票代替真实的原始凭证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这直接影响原始凭证的管理水平。在单位会计部门的记账凭证中出现摘要描述不准确,记账凭证金额与原始凭证金额不相符,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签名不全等现象;领款人由于事发紧急等原因,造成单据的审核未严格按照“业务人员填制凭证――会计审核凭证――主管签字――出纳复核――领款人签字”的流程进行。

(四)会计监督机制不太健全

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会计核算及会计管理等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部分煤矿企业由于管理方式不当直接影响会计部门的正常工作,这不仅影响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影响会计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方式的不当直接降低了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执行力,即使有些企业具有内审机构,但是由于监督者无法处于独立的地位,致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形同虚设;社会审计监督由于执业环境的不规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审计监督效果也差强人意;政府审计监督因为受人力和财力等的制约,存在职能不到位的现象,没有形成应有的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

三、煤炭企业会计问题对策研究

(一)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煤矿企业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仅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管理水平,而且能够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领导首先应该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明确其他部门应该积极主动配合会计部门的工作。企业领导从意识、行动上都给予会计人员有效支持,不仅从根本上调动起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财务管理的主动性,而且为会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力度,让会计人员能够积极投人到工作当中。

(二)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化

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化不仅能够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及会计信息的精确性,而且能够完善企业的制度化建设。由于特殊情况无法依据流程进行项目办理的行为,会计相关负责人应该及时与相应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并确认,对于填写不规范的单据及时进行处理解决。为了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与记账凭证规范化、制度化,会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该对会计人员进行有关制度及规范的讲解培训。对于不规范的记账凭证,以及凭证装订不规范统一的档案不予入档,并追究相关会计人员责任。同时,完善会计档案借阅制度,明确借阅权限、借阅手续和归还期限,严格按照会计档案保存环境的规范执行。

(三)提高专业会计核算水平

为了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会计管理意识,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会计核算水平。无论是对待简单还是繁琐的会计业务,都能够认真负责的对待,正确指导业务人员规范填写凭证等。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深层次审计,并制定相关审计预警与监督制度,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四)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及工作内容较多,为了确保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必须加强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更好的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主要从完善煤矿企业的财务凭证稽核制度、增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两方面展开工作。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煤矿生产系统和环境较为复杂,井下巷道狭窄,条件恶劣,地面辅助生产环节繁多,防范不当极易发生机电事故。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机电事故率在各类事故中居第四位,且90%以上事故是由于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主要任务就是针对管理对象,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预防措施,控制事故的危险源,通过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消除和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不断延深,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机电事故危险性明显增加。规避危险源,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目标,必须要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加强机电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抓起,实行对机电设备及操作人员的常态化管控。下面就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必要的浅析:

1 当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阻碍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一些矿井重生产轻机电,野蛮使用设备,只要机电设备能转圈就行,机电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检修时间得不到保证。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还有一些矿井没有按照管理制度和标准去要求自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只是流于形式,实际不落实。因此制度缺失或者不健全,不少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查到设备隐患后,轻松放过,执法不严,导致同类隐患长期存在。

1.2 管理制度执行力度较低

在部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中,没有按照管理制度来进行对照,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达标规划,而是对工作敷衍了事,根据经验进行工作。在认识上面存在问题,没有牢固的树立安全第一,质量长存的管理观念,从而导致了工作任务的松懈,甚至忽略了安全管理标准。例如部分带班班长为了赶工作进度,进行超计划及违章指挥,对机电设备安全保护设备进行屏蔽操作,修改其安全保护参数,也没有按照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标准进行严格的操作,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3 使用不规范

煤矿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在我国众多的煤矿行业之中,其主要的煤矿机电系统及设备普遍存在着超期服役现象, 或处于服役期限的后半期,企业为了减少煤矿生产的成本,坚持使用超期设备。

(2)违章操作。煤矿机电设备需要进行日常维护,需要做好检查工作,但在实际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却没有抓好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对设备出现的故障,仅仅是进行临时的处理,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检修,缺少对设备的了解,或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在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进行违章操作。

(3)超负荷运行。随着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矿企业为了保障生产,加大收益,让大部分煤矿机电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1.4 综合管理不到位

煤矿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造成了机械设备大粉尘堆积、腐蚀性气体漂浮等问题,这些对机电设备的破坏是很大的,导致机电设备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煤矿机电设备在生产中所占分量重,投入量巨大。一些矿井井口把关不严,设备管理混乱、无规划,技术管理手段落后,安装使用不正确,更新报废不及时。一些矿井只重视固定设备如提升、通风、排水设备管理,对流动设备管理却很不重视,导致采区机电设备状况差、事故多。煤矿机电设备的腐蚀和损坏,机电设备故障运行、陈旧、维护装置不到位,不仅增加了煤矿经济运行的成本,更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 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2.1 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搭建有效管理平台

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基础,基础不牢,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管理与维护工作就无法发展。煤矿企业要按照这种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标准,实行机电运输设备全面达标,顺利实现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煤矿领导要高度重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积极支持质量标准化制度建设,为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搭建有效的工作平台。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技术规程手册》的要求做出全面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监控机电设备的运转,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问题并进行维护,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证。我们在改变管理模式的同时,还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果断报废超期服役的老旧设备,变被动为主动,注重实效,形成了良好发展势态,逐步向自主化的管理模式迈进。

2.2 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我们要从企业管理制度上人手,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不少煤矿企业的部分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期服役,给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老旧设备。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我们还要制定各个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建立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依照有关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机电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监督各部门坚持贯彻执行,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我们要增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制定防止煤矿机电安全隐患的综合措施,加强电气设备失爆管理。另一方面,我们要落实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就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从源头监管,重视和加强事前预防,发挥广大职工监督作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煤矿企业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体作用,鼓励职工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有效改革,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同样的设备的操作效果,有责任心和没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效果完全不一样。为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与安全性,我们还要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考核,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实行动态管理。

2.3 加快技术创新,建立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至关重要。我们要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率,就必须尽快采用新技术,依靠科学进步,加大改造设备的力度,保证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选好、用好、维护好机电设备是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关键。在机电设备的选购过程中,我们要辨别真伪,把好购进设备质量关。在安装方面,我们要对于安装的关键工序把好分阶段性验收安装质量关。在检修方面,我们要制订严格的停产检修计划和作业规程,加强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对机电设备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保证每一项目的检修质量,降低机电事故率。

3 结束语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广大煤矿机电管理者应切记企业的重托,牢记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做到超前谋划,时时为企业挂心,处处为职工着想,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虚心学习各类煤矿安全知识,特别是机电专业知识,要博采众长,学他人知识为己用,从而运用到实际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之中,要坚决从心里上、工作中克服机电安全管理中的难点,最大程度上为煤矿奉献自己的能力和热情,用扎实的工作态度和辛勤的汗水,从根本上为煤矿企业把好安全关,努力使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始终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