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联网技术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联网技术总结

物联网技术总结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物流信息化;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全球化发展,物流信息的采集、分享以及应用等各方面工作的复杂性不断提高,这向物流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物流网技术为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何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物流信息化系统,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1 物联网技术概述

1.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采集物品信息,并应用定位技术、感应技术、识别技术、扫描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物品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包括物品信息的采集、存储以及物品的识别、定位、监管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物理数据向信息的转化、传输与应用,并有效提高了物流信息管理效率。物联网技术体系中,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

1.2 物联网技术结构

物联网技术系统结构是发挥物联网功能的基础体现,物联网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多个系统,为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物联网系统运行效率,必须建立合理的技术结构,为物联网技术的顺利应用打好基础。根据技术层面以及发挥作用的不同,物联网技术结构由感知部分、网络部分和应用部分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衔接,是各自功能实现的基础,其中,感知部分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主要功能是采集物品的物理属性等信息数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后传输至物联网信息系统以进行物品物理数据向信息的转变处理。网络部分的功能是对感知部分获得的物品信息进行存储、处理以及传输等。应用部分是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将特定的物联网信息与相应的技术相结合,为智能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物联网技术结构简单灵活,各个部分的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功能的实现及其过程中出现的调整不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功能的实现,这一结构设计在某一部分功能需要进行扩大或调整时,也有便于对各部分进行单独调整,不影响其它部分的运行质量。此外,为保障各部分功能的正常实现以及网络整体的运行质量,不同部分之间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功能模式以及操作规则等,共同组成物联网系统的支撑体系,保证物联网的顺利运行。

2 物联网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物联网技术对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促进物流各部分功能的整合,提高物流业的整体效率,提高各环节质量,对于推动我国物流业良好有序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物联网技术推动了物品与网络信息的融合,促进了物品信息交流工作,是促进我国物流业良好发展的动力,也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机遇,因此,物流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化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化应用要凑够物联网整体发展战略出发,明确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方向,保证物流产业发展质量,对于物流产业的关键领域及核心技术,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产业协调一致的发展,进而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价值。

3.1 物流信息自动化组织实施

在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建立的物流体系中,生产企业、客户与物流企业之间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共享,实现了物流信息组织实施过程自动化进行的目标,对物流配送、物流作业以及智能操作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过程具体体现为:客户向生产企业下达订单后,生产企业委托物流公司配送产品,生产企业在产品中嵌入与海关港口采用的RFID技术配套的芯片,利用RFID技术,物流公司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位置信息,自动进行产品的包装、拣货、出库等操作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实现产品通关自动化控制,并根据产品种类及特点自动选择仓库并进行配送。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保证了产品供应高效率、高准确度,推动了物流配送中各方企业的发展。

3.2 物流决策智能化运行

物流智能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物流智能化发展初期,大宗商品物流由于技术原因等,不能应用物联网技术,不利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大宗商品也逐渐应用物联网技术,推动了物流决策智能化发展,实现了商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供应与物流信息的同步。

物流决策智能化体现在物流配送的每一个过程中,供应企业根据产品配送特点,通过智能决策选择最佳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接受配送订单后,根据自身物流网络的分布,选择产品最佳配送方式和配送路线。物流决策智能化根据配送产品的不同实现了不同的物流环,例如生产原料的配送中,在原料进入生产车间后形成了物流闭合环,商品的配送中,商品进入商场后实现了物流闭合环等。此外,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商品,物流决策智能化为其提供了物流保障,通过对食品或药品的配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食品或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3.3 物流管理虚拟化

物流虚拟化管理是指通过对物流信息的管理,间接实现对物流产品的管理。物流虚拟化管理的典型就是在GPRS导航定位的基础上,对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产品的入库、出库以及运输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物流车辆等进行实时调度与监控,实现物流配送工作透明化管理,无论物流产品在哪里,都能通过虚拟化掌握物流产品信息,从而保证物流产品质量。物流虚拟化管理是通过采集物流信息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动态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物流产品的流通数据,对于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物流产品配送高效率、高质量进行。

3.4 物流信息共享

物流信息共享是通过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的,第四方物流平台依靠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产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以及服务、管理等优势,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供应平台,解决了第三方物流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物流服务需求的问题。第四方物流以物流信息为支撑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是产品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中介,也是保证物流过程中各方协调一致,保证物流安全、可靠进行的重要保障。

4 总结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是为了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保证物流网顺利运行的基础,在物联网技术环境下,开展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等工作要符合物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应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出发,从物流业发展全局战略角度出发,建立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的物流信息化系统,为我国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罗建萍.浅谈基于物联网下的物流信息化[J].科技创业月刊,2012(8).

物联网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农业;应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产业在继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后出现了第三次改革的浪潮----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两个物体相互连接的互联网,就是将任意的两个物体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在一起,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智能农业的物联网技术就是指在现代农业中,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各种传感器构成传感器网络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对农作物科学监测、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农户足不出户的就可以对农田进行管理,这样既可以解放劳动力,又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中发展现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农业的生产、流通领域和养殖业方面逐步推广这项技术。智能农业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应用三个结构层面。信息感知技术就是通过把各种传感器的节点相互连接来获取农田的基本数据,及时掌握农田的信息变化。信息传输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利用传感器接收信息,或者通过通信协议信息,使接收信息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信息应用技术就是把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归纳出科学管理方法,用于指导农田管理。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近30年来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资源紧缺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农业物联网将先进的传感、通信和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构建智能农业系统,是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的有效方法。

1.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充分利用GPS定位技术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光照进行采集,对农作物施肥、病虫害的防治、农田管理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状态进行监测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解决方法,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管理。

2.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我国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在建立了农业环境网络监测系统,对各地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并建立了对大气和水环境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水温、水质等参数。

3.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我国把农业管理经验与高新技术紧密相结合,以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我国在水产养殖方面已经建立了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能实时动态的监测水产品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找到解决方法。同时我国设施农业方面也取得进展,研制出了合理分配农机资源的调度系统,尤其在秋收时期,能合理调度各地区的农机具,使农机具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在农产品安全溯源方面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人们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国家建立了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通过条码、IC卡等技术,对农产品从源头开始直到到消费者手中都进行全程监测,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农产品每个流程的基本情况。

三、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发展趋势

现在物联网技术只是应用在农作物的育秧方面,即通过电脑对田间设备实行远程控制,及时了解田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当出现警戒值时,自动调控设备进行智能调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可以通过更精密的传感器和更严密的控制系统,对各个阶段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以期得到更好的结果。未来几年,在农作物的灌溉阶段,我们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并结合水库的水位、天气和农田干旱情况,进行合理灌溉。在农作物的收割阶段,可以利用农机资源的调度系统,及时掌握农机具的工作情况和具置,对农机具进行合理调度和实时监控,以实现农机具工作效率最大化。在农作物运输阶段,利用车辆的定位系统,及时了解车辆的行进路线和运行状态,通过实时画面和传回的数据了解车厢内的情况,及时调整车厢的温度,并安装防盗系统。在农作物的存储阶段,通过全球眼或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及时了解粮库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自动调节系统以达到室内温湿度的平衡,为把粮食安全送到消费者手中保驾护航。在农产品加工阶段,继续加大对食品溯源系统的开发力度,使其广泛应用到对绿色食品的加工检测上,用于乳制品生产的追溯源头上,用于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及贸易上。当然,未来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还很多,还会朝着更加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物联网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技术,属于智能技术的核心,也是新型网络技术的典型使用,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物联网技术还未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本文从实用性角度出发,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定可以成为辅助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发展的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耿军涛,周小佳,张冰洁.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2]周志德,刘全胜,陈玉平,蔡建军.为无锡新兴产业——物联网培养高技能人才并提供技术服务[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田义海.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运用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2)

物联网技术总结范文3

【关键词】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

1.1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

1.1.1国外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物联网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①大型机和主机联网;②台式机和笔记本的联网;③手机等其他一些移动设备的互联;④插入式的物联网发展。对于物联网的研究,美国提出了智能化基础设施,在智能化电网;智能互联的建筑取得了很大发展。欧洲则提出了微电子传感器技术。1.1.2国外物探设备管理现状在国外,物联网在石油的开采上面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市场中,物联网正不断在实践中开发,油田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物联网油田系统,国外的某些油气开采公司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石油开采设备实行了数字化的管理,淘汰了原有的人工记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设备管理变得简单规范合理。

1.2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1.2.1国内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随着这几年经济的发展,及党和国家对物联网技术研究的支持和重视,物联网技术总体在我国取得了比较快的发展,在有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还有可满足无线传感网;无线局域网;有缘射频识别技术,等特殊应用的“唐芯一号”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推进了物联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超市管理、农业的自动化管理、电子医院、图书馆的管理,还有一些其他的交通收费设施等等。1.2.2国内物探设备管理现状由于数字化油田的发展尤其是在石油的生产环节提高了其极大的生产效率,但是目前在我国的现状是油田的管理环节我国的物联网应用总体还是一片空白,不过随着物联网油田建设的发展,一些石油企业在管理环节也开始慢慢的引进互联网,如大庆油田利用物联网进行某些数字化管理,但大部分的石油公司仍进行着传统的人工登记,极大地影响着工作效率,所以我国目前急需要有一个可以实时更新与查询的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

2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

2.1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作用

总结目前我国物探设备仓储管理的不足,再在研究物联网的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能够适应油田仓储管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具体任务如下:研究国内外物联网现状;研究国内外仓储管理的现状;了解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了解数字化油田的概念;了解物联网构架的基本组成方式、原理及如何应用;初步提出物联网构架在物探设备仓储管理应用的构想。

2.2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

首先,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充分对国内外物探设备资料和仓储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总结物联网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时所采用的基本框架,进而为仓储管理系统的使用也设计出相应的框架,一定要对物探设备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为仓储管理系统提供数字基础。其次,在针对需要识别的物探设备信息物联网要提供相应的识别技术,在互联网上搭载感知层系统,使得仓储信息数据实现传输,并研究仓储信息数据的传输方案,实现最终的无线传输功能,再通过搭载能够对数据进行控制输入的软硬件设备,以便读取更改信息,在对仓储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优选出数据库管理和仓储管理的编程较短的软件,以便实现数据的快速传递[1]。

3成功研究完的工作和创新方面

3.1成功研究完的工作

研究了物联网在国内外发展情况和仓储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之后,详细分析了物联网的组成框架,并对物探设备仓储管理的数据进行详细地剖析,对完成数字化管理所需要的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也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针对我国仓储数字化管理的不足设计出了一套符合发展的物联网框架体系,比如手持式写读器,高分辨率显示器提供硬件支持,设计相应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提供了相应的硬件支持。

3.2创新方面

通过对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数字化的智能管理,并通过相应的软硬件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实时更改,实时查询,提高了物探设备信息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等等。

4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物联网架构设计

①首先要对石油设备进行编码,物联网的感知层方面要对编码进行相应的识别,对于编码方面所采用的技术有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采用的是光学原理,根据黑白条的不同频率进行信息表达,射频技术则采用载波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与信息的表达。由于考虑到石油勘探地质环境的恶劣,通常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对勘探设备进行编码识别。②在物联网的传输层上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有:移动传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采用的技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有不同的用处,同时也要考虑成本因素。③该石油管理系统的应用层上需要有能够让人与机器实现交流的软件,对于存在石油物探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实现管理,该开发工具可采用c语言,vb语言等,开发出来的软件要满足三大要求:安全、实用、经济。

5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运行构架设计

总系统运行框架可如图所示:总系统运行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①射频识别技术;②数据库服务器;③客户机组成。射频识别系统是物联网中的感知层,实现对信息的无线传输功能,对数据库进行交互处理,完成数据库中数据的修改和查询;无线传输是传输层,对各个部分发出的指令与收到的数据进行传输,使应用层与感知层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客户机也是应用层能反映数据库信息,可以方便直观管理整个数据库,继而管理整个石油物探设备信息。整个系统中,通过控制无线收发器的微控制器,使射频读写模块对电子标签进行录入,并将所得到的信息传给上位机,进而调用数据库相应的信息,通过收发器把信息传送给微调控器并显示在液晶屏上,如果要更改信息,单片机驱动无线收发器发送到上位机继而更改更新数据库数据。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在总结他人优势和不足的情况之下提出了更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一套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物联网构架、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运行构架和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是如何针对石油物探设备管理所需要的功能进行设计和运行的,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实时更新,查询的功能,并最终在物联网的应用下实现了对石油物探设备进行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参考文献】

物联网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物联网;校园迎新;RFID;3G网络;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2

Applied Research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Orientation of Campus

Liang Yufeng

(Heilongjia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Harbin150080,China)

Abstract:With the things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ngs more and more 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of things in this article to campus orientation system to do an in-depth discussion,stressed the things campus orientation in the power system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Campus orientation;RFID;3G Network;

Applied Research

一、引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与互联网本质上相同,但形式各异,物联网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M2M),用于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首先,物联网的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可以说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再次,物联网的客户端基于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巨大网络。其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将所有物品链接起来。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信息传输,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射频自动识别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管理。

二、旧式的高校校园迎新状况

高校迎新系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一度的新生报道是紧张而匆忙的,新生报道涉及到包括招生办、教务处、院系办、财务处、后勤服务中心、校医院、户籍管理科等很多学校部门。新生报道时,需要办理财务处交费、各系报道、分配宿舍、校医院体检、领取餐卡、迁入户口、转组织关系等诸多手续。由于报道过程涉及部门多,学校管理部门不容易实时掌握新生报道信息等,而且新生报道流程复杂,一些步骤需要顺序进行,新生初到学校,容易出现手续漏办、错办等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有一个能够降低学生报道复杂难度、提高学校管理部门管理新生报道效率的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采用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校园迎新系统

(一)应运而生的物联网技术――高校校园迎新系统

为了克服手工登记、人工查找、统计等传统迎新模式的费时、费力、容易出错等缺点,已经有很多高校研发或使用了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数字迎新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参加迎新工作的各部、处的相关新生信息,进行有效的共享和集成,规范新生报道程序,方便相关部、处、院系对新生报道流程的管理,提高各部、处工作效率,给新生提供方便、高效、一体的报道环境和服务。

目前,虽然不同高校所采用的数字迎新系统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所基于的迎新理念可以总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极大的优化了报道流程以及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二)依托物联网技术和3G网络的M2M式报道方式

虽然各种数字迎新系统都基于物联网技术,但是表现的形式却不同,本文主要介绍一种依托物联网技术和3G网络技术的新生报道方式。

1.主要功能。该方式是在学院现有的系统资源基础上,结合运营商业务、迎新工作流程管理平台和新生报道的引导平台,充分利用中国运营商所提供的3G网、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及短信业务平台,为校园迎新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服务。

该方式的设计,是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与天翼手机的组合,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考虑数据传输安全、各类管理系统接口、异常处理与电信运营商的系统接口、手机菜单等软件技术,使各管理系统,各读卡终端设备综合性能的智能化,达到最佳系统设计。

2.系统的使用流程。使用“高校校园迎新系统”迎新,学生到达学校后,持录取通知书换取翼卡通,手机卡中已经写入个人信息,使UIM卡具有“一卡通”的功能,持卡人凭借此卡,可在特定的区域内实现身份查验,取代原有人工方式进行的登记与查验。与此同时,学生办理报道手续时,系统会通过手机自动提示报到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菜单内置的功能,查询报道相关的信息。

迎新系统通过丰富多样的信息形式,高效、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提高了学校迎新管理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广大师生。

迎新系统整体上包括迎新网站和短信业务WAP手机菜单两大部份。手机菜单面向学校管理层,以终端软件形式提供查询统计功能。网站为新生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信息;短信业务能够为新生和院、校提供更加方便的沟通途径。

3.迎新系统功能。高校校园数字迎新系统各个模块的内容及具体功能,如表1所示。

表1.数字迎新功能详解

功能 具体内容

基础信息管理 学生资料管理 管理新生的账号信息,将来自招生系统的信息导入到迎新系统数据库中

银行账号管理 设置以及管理新生的银行帐号

组织机构管理 设置学校的部门信息

角色权限管理 进行角色、角色所对应的权限设置

用户管理 迎新系统操作员信息管理

数据导入 招生信息导入 将招生办处获取的考生信息(所有填报志愿的、所有录取的)批量导入

财务信息导入 新生银行卡上的到帐信息批量导入

分班信息导入 各院系新生分班信息批量导入

宿舍信息导入 宿管办生成的新生住宿信息批量导入

数据导出 通知书寄送列表导出 导出本次录取所需寄送的通知书相关信息

分班信息导出 将数据库中记录的,系统生成(自动生成或者手工操作生成)的分班信息导出

宿舍信息导出 将数据库中记录的、系统生成(自动生成或者手工操作生成)的宿舍信息导出

户口迁移信息导出 将数据库中记录的、考生在网站上选择的、是否迁移户口的信息导出

购买用品信息导出 将数据库中记录的、考生在网站上选择的是否购买用品的信息导出

交通工具信息导出 将数据库中记录的、考生在网站上选择的报到当日乘坐的交通工具信息导出

迎新工作 自动分班 针对当次录取的新生,按校方提供的分班原则,自动生成分班信息

手动分班 管理员手工处理的分班功能

自动分宿舍 针对当次录取的新生,按校方提供的分宿舍原则,自动生成分宿舍信息

手动分宿舍 系统提供由管理员手工处理的分宿舍功能

身份信息 提供读取手机翼卡通信息,查询数据库,若该新生还有未办理的手续,打印相应手续流程

调查统计 新生调查 调查以下信息

报道人数统计

户口迁移

档案移交方式调查

调查结果统计 查看调查的分析图表

信息平台 1.短信平台

2.WAP 提供新生报道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提供新生查询问题以短信的方式答复给新生。

四、数字迎新系统的主要技术

校园迎新系统需要的技术支持如下:

操作系统:Linux/Windows建议RedHatas5;开发语言:J2EE;数据库:SQL Server及Oracle建议Oracle10g;文档编辑:Microsoft Office2003或以上;ESB总线:Jboss ESB;服务器:服务器端平台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建议配置;Web服务:Tomcat/web sphere/jboss application server。

五、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校园迎新方案”的优势

综上“旧式的高校校园迎新”及采用“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校园迎新系统”,两种校园迎新方案的对比,总结出的优势如下:

(一)向导式报到流程,个性化迎新服务

系统的设计采用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全面、实时、周到的信息服务,使得广大新生未进校门即可了解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为快速熟悉校园生活,融入新的集体提供了信息基础;迎新网站提供的个人信息填报及迎新服务的预定,大大提升了学校服务学生的主动性;迎新现场个人向导式的指引单,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也将大大提高新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

(二)快速便捷的服务体系,创造协同、高效的工作环境

报到过程中,新生及家长可随时查询尚需办理业务的种类、办理地点以及顺序要求;不同职能部门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共享,协同高效的工作环境为新生提供便捷的报到流程,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校迎新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强大的统计报表功能,辅助领导决策,了解迎新进展

系统提供强大的报表功能,支持多种样式、多种显示内容的明细表、统计表、交叉表、对比表、历史分析表,不仅可以实时的对新生报到情况进行监控,随时调整管理策略,并形成第一手的新生报到资料,为校领导提供各类决策依据。

(四)高度灵活的配置,适应变化的需求及管理发展的需要

系统可根据迎新网站中对新生调研的结果,提供迎新方案的灵活配置,增强了迎新工作的针对性。众多可配置的内容,如报到流程的定制、灵活的用户权限分配等,使得系统能够适应学校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

(五)全面的安全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

系统可实现业务数据和身份数据的分离,权限控制粒度精细,同时提供对用户信息、用户访问、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多方面的安全控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六)良好的数据交互与共享机制,保证与数字化校园的完美结合

系统的设计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采用符合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的编码规则,提供多种数据采集、结转、身份验证方案的配置,在数字化校园的不同建设阶段,均能保证良好的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为学校数字化校园支撑平台的建设过程,提供平滑的过渡。

六、总结

数字迎新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实现跨部门的学生信息整合和数据集成,最终通过信息化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及提高工作效率,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为学校实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提供有力地技术支撑。数字迎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学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使学校信息化工作率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得到突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物联网出现和普及提供了肥沃的应用土壤。目前,高校校园物联网的研究正在起步,从校园一卡通到真正的校园物联网,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文探讨了物联网的定义以及物联网技术给校园迎新带来的巨大便利和优势,但在物联网的网络硬件方面,并未做太多的描述,这也是作者以后将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宁焕生.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电子学报,2006,12

[2]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

物联网技术总结范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行业;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F71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15-02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自动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现代建设中,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至智能化建筑当中,实现建筑结构、相关服务与管理以及住宅居住者的需求的科学组合系统的形成。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实现建筑项目稳定高效的建设实现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建筑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建筑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相关建筑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物联网技术下的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建设项目实现成本控制工作与工程造价管理中,对于建筑项目进行成本预算以及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实现前期成本预算工作的精准性,才可以避免实际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运转不周而出现的资金链条断开的状况,这是实现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与实现的基础。对于现代建筑项目来说,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于实现建筑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如通讯建设、安保监控以及智能消防系统等。利用物联网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首先要对相关建筑在服务工程与管理工程中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进行准确预算与评价估测,然后依靠信息数据的组合设计工程造价管理模型,为建筑住户的生活提供便利、节能。所以,对于现代化建筑建设工程来说,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相关建筑的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的分析管理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在建筑建设行业,在物联网的支持基础上,实现建筑成本控制与建筑工程造价的分析管理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在建筑主要成分的分析基础上建立的模型形式,其二是在物网的模糊与逻辑控制的技术支持下的模型形式,其三是在物联网本身具备的拟自然随机的乘拟合技术支持下的模型形式。但是,就目前的实行经验来说,分析模型的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实现分析模型的不断优化,才能使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的精准性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成本控制参量体系和目标模型设计

(一)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参量体系设计

建筑项目中的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资金投入的预估与核算工作,主要执行内容包括估算投入资金、工程项目所需资金结算以及工程完工后的决算工作等。在现代化建设中,物联网技术被逐渐深入应用至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与造价工程预算等方面。在实际运用中,相关技术人员首先要对该建设项目造价的限制性函数与参量体系进行合理分析,然后将物联网技术下的建筑规划、建筑环保、建筑消防等多种工程施工建造合理的参量体系与限制性模型。得出工程造价的合理评估与科学预测,最终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确保了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进度与施工质量。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的参数模型的设计,实现建筑材料选择合理与精确的施工成本预测。

在当前的大型物联网技术环境下实现的成本控制预算中,缺乏了对交叉因子的影响的实际考量,利用有限资源进行建筑项目的质量与成本的分析与预测。相关建筑项目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实现自动控制网络建设,最终利用建筑自控网络中的通信协议实现效益评估,最终计算得出建筑控制的工程成本。另外,为了使建筑所提供的生活环境更加便利舒适,有必要进行材料选择应用优化,利用物联网进行相关工程造价模型设计,确定最优的材料选择价格,并计算材料在实际成本预算中的限制性参数。由此可见,实现建筑成本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相关成本控制的参量体系的设计,精确的成本控制的参量体系是实现成本控制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二)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工程项目造价分析的目标模型

将工程建设中的固定成本预算的限制参量直接导入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链条当中,进行建筑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与项目工程造价中所包含的不确定资金投入。在进行工程预算计算时,应当依据制定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标准》来实现工程项目中的耗材分配,并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项目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目标函数与目标模型。接着,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根据之前的建筑项目的成本评估经验与建筑结构寿命的预测经验,利用物联网先进技术建立最优化的成本控制的博弈模型。随后建立合作博弈控制模型,并运用容错性的控制方法,把实现智能系统建设的设备表壳等相关设施的成本计算进工程造价的成本预算当中。除此之外,在建筑成本控制范围中,相关的信息设备建设与管理也是用新成本控制的参量因素之一。所以,为实现建筑项目的安全性能建设,在进行信息设施建设时,应当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并制定相关的成本控制模型。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工程造价目标模型的分别建立,之后进行综合性的工程成本控制的限制性向量的特征函数的求得并进行特征值的有效评估。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项目工程的工程造价在效益与代价方面的参数控制模型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的有效预测与评估。

三、实现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分析模型设计优化的措施

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工作,除了要利用相关先进技术进行工程成本的控制参量体系的设计与相关工程造价分析的目标模型之外,还要不断对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的分析模型进行完善与优化升级。在传统的工程造价评估中,大都是在自控均衡博弈的基础上的相关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的预测模型的设计与建立作为实现基础,然后进行相关工程造价的预测性目标函数的建立,最后运用科学估算法实现成本的预算制定工作。虽然利用这种预算方法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提预算与控制精确度提高,但是,由于实现该预算方法需要对大量先前经验数据与样本知识进行收集与囊括,所以在缺乏相关经验数据的情况下会很容易造成精度失衡,无法进行准确的工程预算工作。为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工作的精确度提高、考靠性增强,实现企业最大程度的成本预算降低,相关技术人员势必要对这种传统方法中的问题进行规避。在工程成本的限制参量贡献度的物联网技术支持基础上的成本控制预测模型的建立,就是对传统方案的技术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是基于实际问题的描述与相关参量分析进行的互联网技术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的分析模型建立,实现建设成本的最大优化。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相关设施的安全保障成本以及设施管理成本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分析并建立工程成本预算的参数模型。在物联网基础上,要实现建筑项目的科学化性能评价,就要在精确性度量化评价水平之上利用分数阶差分函数对行管评价进行限制与管理控制,最大程度实现建筑项目成本与建筑质量之间的最优配比。在进行实际模型建设时,要充分体现出建筑效益与建筑质量之间的正确关系,利用特征分析法实现成本投入的时间序列之间的特征采集,在限制关系的模型设计中,将工程项目中的多方面因素展开线性二乘拟合计算,并由此实现工程项目造价的评价参数模型的科学化建立。

另外,由于实际工程项目中,除了固定成本的产生,其还包括不确定因素的不固定成本的出现,所以要实现成本控制,还应当对工程项目中的不固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为实现可变化的不固定成本的有效下降,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时,也应当制定相应的完善的量化控制模型,以期实现物联网先进技术支持下的的最大化建筑工程效益。另外,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的工程项目造价的函数目标模型还应当在进行函数定点控制时适应非线性的特征方程中所限制的连续性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物联网技术下获得真正的优化并且精确的工程建设效益的控制模型,才能确保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在成本最优的情况下实现施工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并且,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匹配最优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建筑项目工程的代价值与效益值两者之间实现最大程度的均衡。除此之外,为实现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双重保证,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还可以依据累计方差,对建设成本的限制性参数进行自适应的加权处理。

以上即为在物联网基础上实现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优化的具体优化措施,意在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以及施工成本最优控制进行统一,在实现成本控制与降低的同时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结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建筑建设中不断深入,也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建筑建设中,物联网技术不仅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核算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相P技术人员不仅要顺应时展需求实现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还要不断对之前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方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实现管理模式设计的不断优化,加强控制性能,不断提高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工作的准确性,有效实现建筑建设的成本降低,实现现代化建筑建设的质量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鑫.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分析[J].工程经济,2015,(12):16-22.

[2] 魏云燕.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探微[J].四川水泥,2016,(4):175.

物联网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标准化;物联网技术

1引言

食品冷链物流与物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使信息达成一体化,促进食品的完好率,扩大生产效果,保证运输速度,提高食物质量。通过采用新型物联网技术帮助冷链食品物流信息的反馈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食品冷链物流的组织协调性。

2当前食品冷链物流突出的问题

首先,食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就是利用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生鲜食品的运输过程进行温度控制,保证生鲜食品温度适宜,包括加工、包装、采集、存储、运输及销售。最大程度保障食品的新鲜程度,控制生鲜食品品质安全。这一过程中,配送路程及时间,气候的不稳定产生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①由于信息系统分散造成食品冷链物流的实时监控性较差。由于现今每个冷链合作企业所使用的信息基本都是独立的,导致信息无法共享。从而导致冷链物流的管理效率低,无法及时追根溯源,加大了我国食品冷链企业的安全隐患。②彼岸准化程度低,食品冷链物流协调性不够。食品冷链具有时效性,现状的系统做不到一体化,此乃影响食物质量的一大障碍。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相对较多,其中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缺少配套的冷藏物流设备和现代化的冷链物流技术,无法进一步实现标准化规范管理,导致食品冷链物流整体协调性差。③冷链流通比例低,食品货损率高。我国现有冷链流通比例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够,使得食物在运送过程中损耗严重,导致零售价格飙升。根据近几年联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果蔬产品的流通腐蚀率高居第一,比例达到20%~30%,而发达国家的流通损耗率则普遍为5%~6%左右。落差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中仅有15%进入了冷链物流中。综合以上信息,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当前十分必要的。

3食品冷链物流环节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

“Internetofthings”缩写为“IOT”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种网络的存在促进了信息的快捷交换、传输和自动识别功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冷链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全程一体化的需求也更引人关注。在当今社会网络效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食品运输中物联网的作用逐渐明显。据美国权威机构预测,在2020年,物联网将超越互联网,其价值将会是互联网的30倍,可见物联网在当今冷链物流中的重要性。想要通过这种新型技术手段来解决传统物流带来的问题就要首先解决以下几点问题:(1)满足食品冷链物流加工环节均衡生产的需求。现阶段我国的加工生产数量不精确,难以进行有序的均衡生产是因为食品冷链物流没有达成一体化,所以无法进行全程跟踪和识别,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采用物联网技术相辅助可以增强订单生产,达成流水线的均衡生产,定时定量完成任务。(2)要求做到对食品冷链物流的智能调动。传统的冷链物流运输基本倚靠货车司机对线路的熟识度及速度快慢完成,难以做到实时监控和全程管理。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进行多种路线规划和统一调度,同时配备电子标签和接收装置,实现实时监测提高运输效率。

4食品冷链物流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扩展,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和业务模式也面临创新。总结为以下几点:(1)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采购环节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电子标签和FRID读写器在食品冷链物流企业中的广泛使用使得采购方案得到优化。确保每个商品中带有符合EPC(ElectronicProductCode产品电子代码的缩写)规则的商品信息使卖家输出采购订单前通过FRID读写器进行识别。从而就可以获取该产品的具体信息。同时能全面知晓所采购食品在冷链物流中的变化,提供精确的数据,为优化采购方案做出贡献。(2)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生产环节中的应用。当所有带有电子标签的食品进入冷链物流的生产环节时,读写器装置会自动进行识别。将程序写进电子标签,完成信息集合,提高生产力。(3)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储备环节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与食品冷链物流仓储的融合提高了库存的精准度。通过对电子标签的扫描将货物信息统一整合传送到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节省时间促使出入库作业更加准确便捷,同时减少人工量,降低人工成本。(4)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优化运输方案,减少食品腐坏率,降低成本具有很好的成效。通过安装无线通信设置、GPS装置、RFID读写器、传感器等设备使冷链物流达到自动化。从而使运输部门可以安全高效地对路线和车辆数量多出合理规划,达到物流运输全程可见的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依靠物联网技术与食品冷链物流相辅助,使物流信息全程可见,让物流达成一体化实现信息共享,降低食品腐坏率,提高生产效率,全面提升食品冷链物流水平,从而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周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研究[J].食品工业,2015(8).

[2]张俐华,时炼波.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企业经济,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