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龄化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龄化报告范文1
一、我们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双重压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总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口基数过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庞大的人口数量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这是一个新的重要国情。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整个21世纪,这两方面压力将始终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养老保险的负担日益增加
老年人口在青壮年时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年老体衰时,需要得到社会、家庭的保障和赡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相应的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随之连年猛增,农村老人的赡养费用不断增加,政府、企业、社会、家庭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三、老龄社会的服务需求迅速膨胀
随着老年人口的急速增加,老年人口的生活、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需要急速增加,衣、食、住、行、用的需求特殊,医疗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增加。但现在老龄服务业发展状况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四、养老保险城乡差别大
据有关部门报道,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压力更大。比城镇更重。在养老保险方面,城乡差距大,城市的养老保险相对比较好,城镇的国家、企业、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比较完整,但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城市以社会养老为主,比较有保障;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因家庭情况不同而出现呈现出差别很大的养老问题,养老投入和保证效果的不同,就产生了城乡养老的差距和不同。
五、建议加大在养老保险、老年用品、老年人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1、国家养老、企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会救助、保险公司相结合。
有养老能力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可自行养老。养老能力不足或没有养老能力的家庭,可与社会救助、保险公司相结合,具体到计划生育家庭,即国家、集体出一部分险金,社会救助出一部分险金,计生家庭出一部分险金,让没有支付养老保险能力的老年人口参与到社会保险之列。根据不同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分险种、分几类别进行援助养老,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
2、倡导有关企业加大老年用品投入。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培育、支持与老年人有关的饮食、起居、服饰、用品、娱乐等各行各业的兴起,使老年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大力开发老年专用消费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场,满足老龄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老龄化报告范文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时,就意味着该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当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就标志着从“老龄化社会”过渡到了“老龄社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6亿,中国占了30%;2011年发展中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平均是5.2%,中国高出该数值3.9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处于明显的超高状态。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每年增长800万,到2015年将突破2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
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包括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两种趋势,底部老龄化是指在低生育率人口增长环境中,人口金字塔的底部相对缩减,儿童人口占比减少和老年人口的占比相应提升;而顶部老龄化是指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使人口金字塔的顶部相对加重,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加。据国家计生委的报告,自从1991年以来,我国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8左右的水平,低于2.1的国际生育率水平。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我国人均寿命为73岁,相对于20年前提高了5岁;同时,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少年人口占比正在加速减少。低生育率和寿命延长两个方面演绎的结果是,中国老龄化的步伐一路提速。
问题的关键在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先富后老”的方向性特征完全不同,中国老龄化社会表现出了“未富先老”的基本生态。观察发现,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均在5000到1万美元;而我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只有806美元。即使是今天,人均GDP也只有5000多美元。这就意味着,我国居民自身承担老龄化的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在老龄化人口数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所承担的养老金负担将格外沉重。由德意志银行和中银国际等牵头完成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另据中国社科院编撰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从1997年各级财政开始对养老保险转移支付算起,补贴规模迅速扩大,财政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
“人口就是命运。”用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孔德的名言来描述中国经济再恰当不过。应当承认,正是过去30年中每年高达1000万的劳动力供给量所产生的“人口红利”,使中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预测,到2015年,中国会出现劳动人口供需的“刘易斯拐点”,每年会减少劳动力近800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人口红利”10年后将进入“关窗期”。
老龄化报告范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养老产业;养老模式
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老龄化的问题早已引起了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老龄化是我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根据美国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那么,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养老的发展有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的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自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健康水平堪忧,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造成人口“未富先老”。另外,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老年人“返贫”较为常见,城镇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涉老侵权案件、老年人受害受骗事件、老年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存在真空等等。可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
从以上叙述的内容来看,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对社会养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造成巨大压力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计算,在近十几年,我国老年人口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长,离退休人口则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养老金给付方式是以现收现付为主,缺乏足够的历史积累,因此退休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养老保险金的供给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和拖欠的现象,并有逐渐蔓延和加重的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赡养系数加重了赡养负担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又称赡养系数,指赡养人口占劳动人口的百分比,即60岁以上人口与15~59岁人口的比例)逐年增长,也就是说劳动人口供养老年人口的负担将越来越重。预计到2050年我国劳动人口供养老年人口的负担等于 2000年的3—4倍。不仅如此,劳动人口除了供养老年人口外,还要抚养未成年孩童。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的养老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社会的。可以说,未来几十年我国劳动人口负担之重是可以预计的,这就极易打击我国劳动人口的工作动力和热情,也提高了社会不稳定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三、人口老龄化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影响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养老方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但是,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和抚养系数比上升将使得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实现养老目标。这种情况下,一些独居老人选择了雇请保姆。近年来保姆工资不断上涨,除了有经济条件的老人还能勉强承担,其他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大多只能望洋兴叹;加上老人与保姆相处未必融洽,许多老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独自生活。
我国现有的家庭养老模式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也给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消费人群和消费需求,孕育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老年产品市场,也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日本自197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把第三产业视为老龄化社会的 “救世主”。可以说,养老产业发展的好的话,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论
总的来说,我国的老龄化现象不可避免。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然而,其他国家都是在经济充分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化对他们经济社会发展不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较高的收入水平也大大降低了社会的赡养负担。我们制定合理灵活而又不乏活力的人口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在全社会加强敬老爱老的教育宣传,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发展壮大老年产业等等。
可以说,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是势在必行的。然而,从我国老龄化的特征来看,我国老龄化不仅形势严峻,而且问题复杂,对此我们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减缓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成为世界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持续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与战略应对——第五届中国老年学家前沿论坛综述》,《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15卷第6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龄蓝皮书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老龄化报告范文4
这意味着,再过3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将是比美国还要老龄化的国家。
为防止老年人陷入贫困、发生社会灾难,中国从198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起,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之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多次变革。今年6月,政府又出新规,宣布将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项针对农民养老的政策得到了海内外的积极评价。
然而,问题仍很突出。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日前的报告《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提出,中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仅覆盖了整个劳动力的一小部分,私营的养老金系统刚刚起步;中国储蓄率很高,劳动者中却仅有少数人为其老年积蓄了足够的金融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部分的老年人仍依靠子女度过晚年。
在中国甚至亚洲许多国家,依靠儿女的家庭养老模式是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经济比重的降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使得社会安全主要依靠一个大家庭的模式逐渐难以为继。
问题尚不止如此。尽管经济取得了令人眩目的增长,中国仍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当老龄化浪潮袭来时,中国可能仍然相对贫穷。有专家提出,“未富先老”是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即将面临的最大挑战。
养老制度需要改革,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但关键是,需要什么样的改革。本刊此次特别约请的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晓和北京香柏领导力机构特约研究员吕彦博认为,国际经验表明,大的经济危机往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的重要时机。因此,应当尽快推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政策措施。
老龄化报告范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养老服务体系;劳动力资源短缺;老龄产业
我国在1999年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虽然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呈现出不可低估的态势。从现在开始,提前准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和对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21世纪初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亿,200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 97%,同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约为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亚洲的1/2。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日本用了24年的时间,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我国只需25年或26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起步较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5. 6%,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比例只有3. 7%;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老年人口比例为7. 0%,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为303255人,其人口比例为5. 6% ;2005年,全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7. 9%,而齐齐哈尔市的老年人口比例为7. 2%。虽然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较全国起步晚,但增长速度比全国快。预计到2010年时齐齐哈尔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9. 1 %,到2020年时将达到14. 3%。
3.区域间人口老龄化进程差异较大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人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人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预计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齐齐哈尔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介于二者之间,在2005年进人老龄化社会。
4.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在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如日本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和10%时,人均GDP分别为1967美元和11335美元。我国2000年老年人口比例为6. 96%时,人均GDP只有840美元。2005年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时,人均GDP也仅为3000美元。闭因此,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齐齐哈尔市的GDP更是在全国平均值以下,齐齐哈尔市2000年老龄人口达到5. 6%时人均GDP为590美元,2003年时人均GDP也只有780美元,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20年人均GDP预计在1600美元左右。
老龄化报告范文6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养老金缺口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长的一种趋势。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作为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速最快的国家。由此反映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伴随人口老龄化必然出现养老金支付在社会保障总支出所占比重的上升趋势,与GDP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转轨后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是否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及持续性,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养老金支付负担。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特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 .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cssci期刊目录。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示养老金缺口,“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头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第一阶段,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第二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第三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至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1.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
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6亿,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实现从人口成年型向人口老年型转化只用了短短的18 年时间(1981~1999年),而发达国家一般持续了几十年养老金缺口,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发展来势之凶猛。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下半叶,我国将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老年人口大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我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2.老龄人口的城乡二元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距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
3.老龄化先于现代化,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养老金缺口,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是在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大背景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因此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另外,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一千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之列,从此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时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给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影响,是对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就在于养老保险已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庞大的开支项目。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试点,到1997年国务院正式推动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经过十余年的实践,目前已形成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参保人员逐年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也逐年增加,养老金缺口问题也日益严峻cssci期刊目录。《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
2002年以来,我国养老金当期缺口(当期养老金支出与养老金收入的差额)每年一直徘徊在500亿-600亿元人民币。据测算,全国基本养老金收入的15% -20%要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近五年来,中央财政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补贴金额高达2093亿元。据有关研究表明,如果现行政策不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社会统筹养老金赤字”将在2016年后真正凸显出来,在2035-2040年达到高峰,每年将产生1000亿元的“社会统筹养老金赤字”,高峰时将累计达到8000亿-10000亿元, 2050年回落至4000亿元。而据亚洲发展银行统计,目前中国养老金的资金短缺已达62亿美元,到2033年,将升至533亿美元。
三 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预算拨款。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民生状况”重视和关注程度的提高,以及由于我国财政收人的逐年增加,社会保障经费的支出也在逐步扩大。2003—2008年期间,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平均年增幅近15%,但与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相比,增幅仍然较小。如果要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仅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自身的财务运行机制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依靠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的财政补贴是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养老金缺口,因此,应当逐步调整和优化未来中国财政支出方向,使其朝养老保险进行适当倾斜,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巨大缺口。
(二)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尽管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已经形成,然而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计划而言,第二层次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第三层次的个人储蓄计划的发展明显滞后。由于这两个支柱过于薄弱,也大大限制了它们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因此,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尤其是加快推动第二、第三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是实现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基础上的特殊的部分积累筹资模式,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这客观上就要求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偿运营,以化解通货膨胀对养老基金造成的贬值和基金支出负担增加的风险。因此,必须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较为广泛的投资,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市场不完善,金融风险较大,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必须把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注意防范各种风险。
(四)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严把提前退休关 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多数学者对退休年龄偏低及其造成的养老基金压力已达成共识cssci期刊目录。但对于是否应提高退休年龄,大家的观点并不统一。我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机会有限,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退休年龄确实会带来就业压力。但从长远角度看养老金缺口,提高退休年龄势在必行。延迟退休年龄既可增加养老基金的积累年限,又可相对减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严禁提前退休。提前退休可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严重侵蚀,是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应严把提前退休关。同时可以适当推行弹性退休制,在一定年限范围内,允许员工在退休或继续工作两者间进行选择,采取灵活多样的做法,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以期实现既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又能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双重目标。
(五)加快制定并颁布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法》
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项目,制定并颁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养老保险法》关系到养老保障改革的兴衰成败,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养老金支付、养老金运营和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养老保险制度才不至于滑出正常轨道,才能确保养老保障制度规范有序地运行,为养老保障制度创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建立起长效机制。
总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养老金的收支缺口必然呈加大的趋势养老金缺口,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近年来,中国从未停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不足,逐年扩大的资金缺口已使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鉴于此,我们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养老基金的预先积累,建立起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管理规范化,可持续运行的养老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第二版)[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尹良春.千方百计解决好养老金缺口问题[J]. 天府新论. 2009,6
[3]王胜谦.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J]. 财政研究. 2006,11
[4]杨燕绥,阎中兴.政府与社会保障—关于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思考[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5]蒋筱江.论社会保障与公办财政的关系[J]. 中国物价.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