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建设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充分挖掘我县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延续文化生态的基因,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增强我县文化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化名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全局观念,统筹规划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相配套,做到立足长远,切实可行。同时分阶段提出目标、任务和要求,循序渐进,逐步实施。

2.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试点先行与面上推进相结合,重点抢救与整体保护相结合,典型示范,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建立比较完备、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制定规划、组织力量、落实经费、加强指导。县文化行政部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要与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坚持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4.属地管理、分级保护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的,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保护为主,上级指导和支持为辅。建立县、乡镇(街道)、村分级负责保护责任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完善的非遗保护县乡两级工作机构及保护制度,完成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八个一”工程,建立系统的非遗宣传展示体系,开发一批非遗旅游景区、产业基地,建设非遗生态保护区。力求做到以下三个确保:

(一)确保名录内非遗项目得到传承保护,不遗不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技艺、流传范围等均有明确详细的记录,有可供查阅及教学的文字、图片、音像档案,大力推进优秀项目的传承。

(二)确保重点特色非遗项目精品培育成功,以点促面。通过精品非遗项目的培育,积累发展做强的经验,以精品项目的交流展演,促进各项非遗项目质量的全面提升,打造非遗项目名片,做大做强文化品牌。

(三)确保生产性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有所突破,凸现价值。在传统传承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工艺方法,挖掘非遗项目的内涵,扩展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合理开发商业价值,重点非遗项目产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局面。

三、工作任务

通过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注重抢救保护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现时性、完整性,优先抢救保护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且处于濒危状态的品种、项目和传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注重传承创新、合理开发和保护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下五套体系:

(一)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保护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创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人生存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

(二)构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在非遗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县级保护项目名录管理体系,命名传承人,建立传承基地、传承教学基地、民间艺术特色村和民间艺术家,建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途径,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从而推动国家、省、市级名录的申报工作,使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

(三)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展示体系。以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民族民间艺术活动为展演平台,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以及各类民间博物馆为展示平台,以对外交流与邀请其他优秀非遗项目来我县表演为载体,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使全县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得到展示和弘扬。

(四)构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体系。通过各类博物馆、民俗馆等场馆的实物与录像展示,并利用各种媒体、三年一届的书画节和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系统的宣传展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扩大影响力,打造我县民族民间艺术的形象和品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

(五)构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运作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外贸、会展等相结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培育民间艺术经典旅游景区和民间艺术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保障措施

(一)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项目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章,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保护办法,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要成立专家委员会,同时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对列入县级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扶持项目、研究课题等均要制订具体的保护计划、工作重点、完成期限和保护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监督,加强对有关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

(二)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建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列入县级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扶持项目、研究课题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偿使用原则,依法征收和管理资源开发补偿费。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特质和谐社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2003年,“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该《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公约》对此定义作了具体说明,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广、涉及面宽、内涵丰富,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的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独特民众载体的文化积淀。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人类文明的财富,它凝聚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用心灵和双手创造的文化,用多元形式表达了人类的情感、愿望和要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已被大家所关注,但作为人类文化源头和核心内容的民间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

首先,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好,一个民族才能“形神兼备”,神韵独具,有别于其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现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而被逐渐消弱,其生存状况堪忧,甚至部分“非物”项目处于濒危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没有更好的文化保护体系状态下,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断层”和“失根”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其一,现代经济的发展冲淡了非物质文化形式,人们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不足,重视度不够。其三,外来强势文化的流行、泛滥造成文化同化现象。

三、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精神,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再现,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历史聚合体,它具有文化的承继性和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录了各族人民的荣辱史,也为人民记录了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等等爱国主义的种种象征。比如:“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习俗祭奠了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屈原,也是对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情怀的缅怀。这诸多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对于现今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体,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基石,脱离文化就无法谈及精神,它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学文化体系为基础,提倡的是“仁义治天下”、“以礼治国”,这就造就了平和、宽容的民族精神。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需要这种宽容、和平的精神,需要各民族间的相互包容,用集体民族认同感来开拓和谐社会的精神领域。

一个民族的思想、个性与传统不仅体现在精英和典籍文化里,也生动地流传在民族民间文化中。如:民间民族节日舞蹈、祭祀、礼仪、各类民间音乐及乐器制作工艺、各种精湛杰出的传统工艺、口头传说、史诗、游戏、故事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形式用人民的生存行为和生存情感积淀了一部民间文化史,这也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家国一体的社会意识,在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与现实社会发展相结合,挖掘其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用以形成整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人为本、和谐精神,为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相一致。人类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并传承者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的创造者、传承者、传承载体是各自独立的,它以“物”为核心,通过“人化物”来沟通创造者和传承者;后者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传承载体则是统一于具有能动性的“人”。人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通过自身的口述、身体动作、观念等来展示和传承。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是一种人的精神创造、交流和传递的过程,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遗留,是人类过去实践过程的现实演变,是一种活的“精神”,对它的传承和发展是历史与现今的直接沟通,能够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与和谐社会所提倡的尊重人的能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这种共通的因素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关键。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相一致。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反映的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其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就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体现了人类热爱自然、歌颂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既体现了我国传统社会民众对自然世界的尊重,又反映了民众积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价值取向。这种天人合一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大量的神话故事里,比如:在《绎史》卷的《五运历年纪》记载的“神话”中人们认为世界最早是由开辟的:“首生,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民。”这是所谓的“天人同构”思想,除此之外还包括“天人一体”、“天人感应”等都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从产生、繁衍都与自然息息相关,现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在人们价值观的认知中实现“天人合一”。

并非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也崇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注重完美圆满。这体现在中国传统岁时节令活动中,以民间的形态历代相传:除夕习惯吃“年夜饭”;仲秋节要一家团聚,吃月饼、赏月;重阳节要“遍插茱萸”去登山……还有一些祭祖、敬老等活动,他们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民众那种追求和谐圆满的文化心理。

不管是崇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追求“和谐圆满”的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是以“和合”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这一精神对和谐社会下的思想文化建设与价值体系重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方案

站在时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突出强调要切实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对于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走上教学岗位。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实战化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1.实战化教学意识不足。

目前文职教员主要从事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课程教学内容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联系实际较少。加上文职教员缺少部队生活学习经历,缺乏对实战的认识,不懂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围绕武器装备搞教学,没有采用实战化教学方法手段,整体实战化教学意识不足。

2.不了解武器装备。

随着近几年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深化,院校自上而下有了较为浓厚的实战化教学氛围,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实战化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联系武器装备不紧密,实战化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的问题。由于没有学习过武器装备,不了解武器装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缺少实战素材,文职教员实施实战化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几乎只能生搬硬套贴近武器装备,讲一些空话套话。

二、培养计划

文职教员从走上工作岗位,就要经过一些培训和学习,才能从一名新教员逐渐成长为适应新形势教学要求的老教员。为了加快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结合学校目前在培养文职教员方面的政策和学校现有的条件,可以分阶段为文职教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1.入职培训阶段。

军校招收文职教员近10年历史,各个院校已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文职教员培训模式。对于新晋文职教员,我校会对他们统一进行入职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学要素培训,培养他们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学形势发生了变化,入职培训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为了深化实战化教学的意识,可以增加现有入职培训的培训周期,在完成基本教学能力培训之后进行实战化教学专项培训。实战化教学培训包括参观武器装备、随堂听课等环节,让新教员对贴近装备、贴近实战教学有一个初步印象;通过举办实战化专题讲座,强调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性,强化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意识。

2.前期学习阶段。

我校文职教员在经过入职培训后,会由教研室指定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员作为新教员的导师。新教员跟随导师听课学习,导师负责培养新教员的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管理、课堂授课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能力。导师周期一般为2年,导师制对于加快新教员教学能力建设具有直观效果。为了让新教员更方便贴近武器装备教学,可以将现有的导师制模式改变成1+1模式,即第一年指定教研室内部导师,第二年跨学院聘用相关专业系导师。跟随专业系导师听课学习,便于了解武器装备,便于学习实战化教学方法手段。相τ来的导师制模式,增加专业系导师,就架起了文职教员与武器装备和实战之间的桥梁,让文职教员可以有目标的学习提高,这对加快新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中期提高阶段。

新教员在经过前期的培训学习后,已基本具备实战化教学的能力。为了让文职教员更直接了解武器装备,我校实施了文职教员跨学院到专业系代职机制。专业系代职机制,就是文职教员直接参与到专业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中,可以更加细致的学习研究武器装备,能够获得更多武器装备素材。把这些实实在在的武器装备素材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杜绝空洞的贴近武器装备。目前文职教员在专业系代职周期为一个学期,但每次安排代职人数较少,以至于大部分文职教员在工作好几年以后才有专业系代职的机会,这样增长了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周期,不利于快速提高文职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水平。在学校条件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提前文职教员专业系代职的时间,在工作第三年即可安排代职,同时增加每批次代职教员的人数,力争让文职教员可以较早完成代职。随着规章制度完善,资源丰富,条件放开,甚至可以为文职教员提供部队代职机会,让他们亲身体会部队生活,直接参与部队的训练演戏、战场抢修,这将为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培养提供宝贵经验。

实战化教学是军队院校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走上教学岗位,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建设方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校现有的文职教员培养机制为模版,对各个阶段的培训模式进行了升级和扩展,串联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建设方案,对院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锡伯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品牌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66―02

随着时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冲击,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提到,许多传统技艺面临消亡,面对急剧变迁的人类社会,保护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成为人类的共识,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外提出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这给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机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招牌,《辽宁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并强调弘扬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化改革发展广泛弘扬“辽宁精神”。通过对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社会价值的研究,弘扬辽宁锡伯族文化特色,建立具有“辽宁精神”的文化品牌,以此为契机提升辽宁文化软实力。

1 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1.1 辽宁锡伯族基本概况

辽宁省的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沈阳,其历史要追溯到1699年,当时政府因“整顿锡伯骑兵,加强盛京防务”,锡伯族南移盛京。沈阳的锡伯族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聚居区人口众多,沈阳有兴隆台锡伯族镇、黄家锡伯族乡和石佛寺朝鲜锡伯族乡等。

因此,辽宁省锡伯族文化的保护以沈阳为中心,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和锡伯族村的浓郁特色,为保护和传承锡伯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 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喻为“活着的人类财富”,辽宁是多民族的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挖掘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建立锡伯族非物质文化民族品牌,在更高更宽层面宣传和保护锡伯族文化,起到较好的宣传和推介作用;有利于促进辽宁特色旅游业发展,增强城市文化的对外交流,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这种精神将成为辽宁建设文化强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2 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锡伯族世居东北,辽宁地区的锡伯族不仅仅在人口上占据优势,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锡伯族喜利妈妈、锡伯族民间故事、H嘎拉哈、锡伯族家庙祭拜仪式、锡伯贡米、锡伯族灯官秧歌等等很多锡伯族传统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沈阳的锡伯族当中都有着较好的保留和传承,成为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辽宁锡伯族民俗节日活动、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方面为例,分析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2.1 缺少原汁原味的民俗节日活动

人们最为熟悉的锡伯族民俗节日活动要数锡伯族西迁节。节日当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弹奏民族乐器冬布尔,大家纵情歌舞。除了西迁节,锡伯族民俗节日活动还有抹黑节,婚俗活动活动也别具风格,婚姻礼节过程繁复,婚礼一般举行三天。汉族的一些节日,锡伯族同样盛装庆祝,如春节、中秋节等。锡伯族民俗活动丰富,除了自己民族了解和熟悉外,较少为大众所熟知,人们一般通过其他媒介了解,如网络、报纸等,如何让更多人走进锡伯族民俗活动,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是目前其存在的较大问题。

2.2 缺失手工技艺传承人

锡伯族手工技艺包括蛋壳艺术和木雕等。蛋壳艺术是辽宁农村锡伯族习俗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民间手工艺形式。它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较深厚的、且又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锡伯族手工技艺传承人大多是祖辈相传,在技艺传承存在着局限性,一旦这种传承关系打破,将造成技艺失传,锡伯族手工技艺正面临这样的困境。

2.3 民间美术作品缺少艺术独特性

锡伯族民间剪纸与刺绣是锡伯族民间美术作品中最普遍的造型样式。在民间从事剪纸和刺绣创作与制作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民间艺人与妇女,她们有的很小便开始学习剪纸与刺绣技艺,跟随长辈妇女一起剪贴花样,描画衣服、鞋面、被罩、枕顶等生活用品上的刺绣底样等等。

现今,锡伯族会剪纸和刺绣的人越来越少,能够真正做民间美术方面创作的人越来越少,本族人对其传承意识淡薄,导致锡伯族民间美术作品匮乏,缺少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另外,经济利益诱导,民艺作品良莠不齐,做工粗糙,也影响着锡伯族民间美术作品的发展。

3 打造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建议与策略

以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探讨提升城市软实力,将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通过锡伯族非物质文化文化弘扬“辽宁精神”,丰富“辽宁精神”内涵,为加快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建成文化强省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添上砝码。

3.1 传承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民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独立精神,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想要了解一个民族,其民俗活动成为了最直观的方式。

人们熟知的锡伯族民俗活动包括西迁节和抹黑节,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我们应保持锡伯族文化的原生态,这里所说的原生态有两层含义,一是锡伯族民俗活动本身具有的原生态特点,二是与锡伯族民俗活动相关的原生态环境,具备了两方面的条件,才能充分保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展现锡伯族民俗活动原生态的生命力。

3.2 创新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民艺作品

原汁原味的民艺作品,直接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独特。性,成为传递民族特色的载体,城市中的民艺作品与市场观念结合,大多注重经济回报与利润,导致民艺作品粗制滥造,冲淡了其本身具有的民族性特质,形成恶性循环。

潘鲁生的《民艺学概论》中提及台湾在民艺技艺保护方面有所创新,开展民间传统技艺传习活动,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使传统民艺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锡伯族民艺可借鉴台湾的特色,传承手工技艺,同时需要吐故纳新,以新的形式和艺术手法,创新民间美术作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推陈出新,抵制伪民艺作品,创作具有锡伯族特色的真民艺作品。

3.3 丰富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普及教育

锡伯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单只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力量,林保尧先生对民艺的保存和传承曾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措施,他指出,根据民艺的“属地主义”,即地域性特征,传统艺术研究中心与各地文化中心相结合,共同实施保护,建立地方性的民间传统技艺传习所;“广结善缘”,国家、社会、全民都老关心民艺,而不限于文教机构。―方面以社会公众角度普及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开展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培养青年人的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美育教育,在辽宁地区的锡伯族学校里,增加对民间美术的教育,引发学生对其民族美术的浓厚兴趣,培养民俗审美情趣。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作用

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人们对获取信息的速度和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传统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传统图书馆必须进行转型,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然而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于是,提出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设想。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它需要传统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和资源组织的经验,其核心就是各种数据库的集合。数字图书馆不仅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的精华部分,更重要的是数字图书馆在服务手段、服务质量、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比传统图书馆有明显优势。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所以,未来的图书馆仍是传统服务与数字化服务并存。

二、数字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图书馆的职责

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图书馆,它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保存人类记忆,积累人类知识,传承人类文明,这个职能贯穿图书馆工作的始终,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质。因此,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其中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所当然地成了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增加信息受众与本民族、本地域文化

遗产的接触渠道,促进地域文化内涵在知识经济中的发展与成长,各国图书馆都在政府的倡导下,积极展开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却让人担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较为单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等种种原因,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就从一个方面确认了图书馆传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它规定公共图书馆有12项使命,其中包括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科技创新、支持口述文化的保存与传播等。所以,图书馆就应该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尽快实现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多媒体数据库,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便于公众获取知识与查阅。

三、数字图书馆在非物资文化遗产保中发挥的作用

(一)数字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也就是数字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

(1)数字图书馆是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手段。为了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用的生命,确保其最大完整性和永久存取性的方式就是保存。数字图书馆能够顺利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不仅拥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充足的知识,知道如何对其进行编目和保存。所以,数字图书馆应该积极地投身于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去,这样,人类文化传统的积淀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方可得以永久地保存和发扬。

(2)数字图书馆是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经济、科学价值,是维系中华民族、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中华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材料,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更有效的保存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子孙后代留下绵延不绝的精神灵魂,增强人民的文化荣誉感,就要对它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记录,这样能使其不断地传承下去。这就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价值的前提,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数字图书馆是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便捷方式。数字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使它成为馆藏的一部分,对便捷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户可以快速、便捷地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应该积极收集、安排、宣传和保护它所服务领域的文化遗产,为学者的科学研究提供便利;

(二)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

(1)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图书馆的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图书馆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共享提供了平台,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广泛空间。

(2)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开发与运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

(3)图书馆数字化技术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即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平衡,数字化技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

一、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为企业在前进的方向上始终不偏离正确的航向,使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遵循科学发展观,更是企业构建社会主义道德相一致的企业文化的保障。

(一)非公企业的员工急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非公企业的员工因为长期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不少人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潮的熏染,对人生、世界乃至人的价值有着不太正确的看法。[1]有些企业一直弘扬唯目的论的思潮,员工为了达成业绩目标不惜使用任何手段,采取没有底线的竞争乃至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这些员工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的开展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正是他们缺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表现,企业应当有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但是正确的底线并不能缺失,这就需要在正确的三观塑造上加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

(二)思想政治工作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怕没有钱、没有人才,就怕企业的领导者缺乏正确的发展观。[2]在发展的过程中揠苗助长、急功近利,为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商誉,采用不实的宣传或冒进的发展战略,或者在发展中没有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式,以牺牲环境和不人道的方式强行采掘,最终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些都需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指导企业的健康发展的,可以说企业的发展确实有其自由发展的必要性,但是每一个企业都肩负这社会责任和全人类的发展的神圣使命,要提高认识,达到全局观的统筹,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跟上来。

二、非公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具体指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精神、企业愿景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整齐划一的企业文化,形成公司上下员工的共同认识,有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凝聚企业的向心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凝聚企业向心力的重要方式

企业毕竟和普通的社群的形式有着不一样之处,其除了一般的人合性之外,更多体现的是资合性,但是虽然一个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构建的,但并不表示大家一切向钱看就是能一道努力的同志。[3]而要形成一定的企业向心力就必须提供企业文化的路径。企业文化使一个企业的员工即使来自不同的领域,来源于五湖四海,都能够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共同创业。

(二)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走出个性化道路的重要方式

如今市场的大潮起起伏伏,一个企业也许一时风光无限,但要能屹立与浪潮的尖端,始终是要有与众不同的魅力的。而这种让一个企业从千万企业中脱颖而出的特质正是来源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以自己的行为代表这个企业的整体形象,为了构筑这么一个不同的企业而思量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从而有一个全局的观念维护好来之不易的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员工的共同价值和思想观念进而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在科学先进的理论的指引下,保障企业的发展壮大健康进行的必要保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融合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为企业文化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4]企业文化在有了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就不会走入邪路,而能将企业的利益、职工的利益乃至社会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这就保证了一个企业能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二)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

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为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企业的发展和其社会使命结合起来。然而非公企业往往在这些方面投入的并不足够,相比之下,企业文化的构建因为有其天然的商业利益,而备受非公企业的重视。因此在非公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融合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良好的企业文化极大的便利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

四、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精神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应当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所以在融合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谋求一个共同的落脚点即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精神,注重尊重每一个企业员工、理解和关爱每一个员工的发展,正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纽带。这就必须对两者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到两者都不能偏废,而且也必须通过两者的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改变过去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同时在塑造企业文化的同时确保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两者围绕这个共同目标相互映衬,员工既能够在思想上获得人文关怀,又能在行动上获得人文的体验。整个公司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二)革新形式,将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过去的思想工作的开展方式往往充满了说教意味,员工的接受度不高,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觉得很难办,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随着这些年在非公企业中备受重视,方法层出不穷。有集体的培训也有小组的素质扩展,有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也有精彩纷呈的知识竞赛。

非公企业只有既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又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杜凤君.以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探析[J].才智.2011(24)

[2]胡安纲.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J].理论导报.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