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课外阅读是有效拓展知识的渠道,是学生吸纳新思想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对世界的认知,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家长们要注意的问题,更是小学生提升自我品质的有效方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环节。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提高学生能力是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是其它学科教育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更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课外阅读是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学生可阅读的经典读物很多,如世界名著、我国古典名著、名人传记、诗歌、散文等,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可以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有助于消化课内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拓宽视野,获得更新的体验。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时,家长和教师要做好指导,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读物,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正能量,进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社会和世界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2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2.1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2.1.1教师与家长都要转变观念
教师和家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和成绩,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家长没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部分教师也不够重视课外阅读,只关注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学习,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建议家长为学生设置小书架,建立家庭式阅览室,学生在闲暇时间就可以阅读,家长也要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书海的浩瀚。
2.1.2班级建立图书角
小学各班级要建立图书角,将一些有益的文学杂志、科普杂志、适合小学生的读物放置在图书角,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捐书,用集体的力量建设图书角,增加图书量,将图书存放在固定位置,要定期更换图书角的书籍与杂志,家长要配合孩子将部分家中图书拿到班级与大家分享,教师选派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2.2激发学生的主w需求
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进而促进其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其求知欲。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作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些小学生不喜欢读书,但是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某一名著书籍中的一个片段,在讲故事时教师要讲解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学生认识善恶是非。教师在讲故事时要注意留下悬念,让学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进而逐渐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例如,语文教师为低年级学生讲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产生阅读的兴趣,进而逐渐开始喜欢课外阅读。
2.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注意力不够集中,较为分散。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环境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为有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放松、舒适的环境中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可以感受到阅读材料中的美感和蕴含的道理。教师要注意做好班级布置,除了前面提到的建立图书角以外,班级板报布置和书写都可以加上名言警句。学校要加大投入建立单独的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读书的场所,让书籍发挥价值。
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在家中为孩子安置书架,为孩子购买适合的读物,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还可以定期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书山如海,书籍里蕴藏着无限的知识和道理,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籍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家长还要定期带孩子去大型的图书馆,感受那里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安静、祥和的气氛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图书馆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场所。
2.4向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
书海茫茫,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国外名著、我国古典著作、现代小说、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生活常识类书籍等等。书籍犹如一个世界,色彩缤纷、多种多样。在众多书籍中,教师要选取那些有文化价值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的、具有积极内容的书籍。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少,他们对于课外读物缺乏一定的判断,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导员,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教师可以列出阅读清单,向学生推荐优质的读物,如我国《四大名著》、《格林童话》等,让学生走进阅读,陶冶情操。
3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小学生要学习什么,首先要培养其兴趣。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开拓学生视野。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让学生的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和真实的感受,从而促进心灵的成熟和思维的开拓。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范文2
1.推荐学生“读好书”
(1)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
朱永新教授在《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一文中说过,真正的好书,是经过大浪淘沙淘下来的最伟大的丛书、经典。但是每一本好书都有它相对特定的、最适合的阅读时机和阅读对象。因此,低中年级学生应以阅读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所增加,可以增加阅读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而高年级学生开始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作品感兴趣。此外,女学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学生则对史地、体育、军事、科学方面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引荐读物时可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有的放矢。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小学生扩大知识面,广采博识,重视多方面知识的积累,不能只凭个人喜好来选择书籍。
(2)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对于喜欢动物的学生,笔者推荐他们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热衷于侦探小说的,笔者引导他们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性格活泼的介绍给他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内敛沉静的则让他沉浸在曹文轩的美文小说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在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下转移和扩展。
(3)儿童文学是首选目标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50%的内容是儿童文学类,儿童文学是学生自己的文学、自己的读物,其间有他们自己的心灵花园和趣味天地。他们的趣味、情感、想象力、语言能够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得到滋养。
绘本阅读——图画书是用图画直接讲故事的书,其中的图画就是书籍的“语言”。这类书很容易讨儿童的喜欢,因为当中不仅有故事,还有颜色,还有神情,还有行为。从学生喜欢上绘本开始,他一生的阅读兴趣就由此起步了。没有图画书的童年就像没有玩具的童年一样,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童话阅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说过,童话是真的,要相信童话。因为它真实,所以它会流传。童话怎么是真实的呢?那分明都是想象的故事。可是它的美妙是真实的,它的美妙给我们的感动是真实的;它的诗意是真实的,诗意和情感在我们灵魂里产生的回响是真实的;它的哲学是真实的,哲学对我们的生命,对我们一生成长的方向和影响是真实的;它给我们的温暖和善良是真实的。
2.指导学生“会读书”
班级读书会作为集体阅读的最佳形式,在指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读书会的交流建立在个体自由阅读的基础上,书目的选择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读书会进行互动交流时,其间有碰撞中的认同,互动中的融通,有对文本进行的引读、回读、赏读和“深度阅读”。“深度阅读”使得阅读者体验到了超越感官的欢愉,其实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趣阅读”。 读书会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人与人,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的立体对话。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关键,是要选择好话题。话题之间围绕一个主题,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从浅显到深入,后一个话题成为前一个话题的延伸与深化,形成链状或梯状结构。
除此以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绘本阅读导读课,开启学生热爱阅读的大门。针对高年级学生也可以设计专题阅读会:走近诸葛亮、乡土文学专题赏读等,引导学生深刻阅读。
3.激发学生“好读书”
(1)营造氛围
在学校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设立学生阅览室、图书走廊、班级书库等阅读场地,开放学生阅览室;成批购买计划中要导读的书,便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步阅读;利用中午、阅读课、活动课组织阅览;发动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家庭中设立家庭书库,布置书房、书桌、书柜,定期评选书香家庭。
(2)建立机制
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各年级设立阅读课或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读物书目的推荐、阅读方法的指导、主题读书会、读书笔记的撰写、阅读心得交流等。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课课型的研究,初步形成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模式。学生把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确保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倡导校园读书月活动,把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比作为学校的惯例。
(3)活动推进
在学生眼里,作家是神秘的人物。当学生爱上这个作家的作品时,作家成了偶像,那么作家见面会就是一次隆重的相遇。如笔者所在学校曾举行过管家琪作家见面会,让学生激情迸发,一时间,校园里刮起一股管家琪作品阅读潮。除此之外,在校园举行红领巾跳蚤书市、画插图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等学生乐于参与的大众性读书活动,也是有力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举措。
(4)榜样示范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推评阅读先进典型,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发扬先进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范文3
一、潜移默化法
“潜移默化”是我国古代北齐教育家颜令推所著《颜氏家训・慕贤》中的“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引申而来的。教师地身教重于言教。我在校内时常是带着书的,午休回宿舍的路上学生会看到,上学、放学进校门的时候学生会看见。在午读、阅读课上我都会带上自己要看的课外书,在讲台上坐下埋头读书,并记读书笔记。既不看学生,也不被教室的声音所干扰。见我看书的神情,学生都会受到感染,自己静静地走进教室坐下来看课外书,并写读书笔记。学生看到我也写读书笔记很是好奇。我将自己的笔记本一页页翻开给学生看,一页页、一行行工整的书写,给了学生良好的影响。学生能感受到,人要终身学习,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要勤动笔,勤动脑。不仅仅对学生现在有影响,而且终生受益。正所谓“耳濡目染,不学自会”。
二、故意隐藏法
在学校的阅读课和午读的时间,有时我会带着课外书到教室与学生同时间看书。为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会在看书的时候“放大”看书的反应,看着看着就笑出声,看着看着就说出口“真有趣”。这时候往往我事先挑好学生也看的课外书。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而发笑、时而感叹……下课了,我把书放在语文书底下,让学生看见,但不放在最上面,故意藏起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我站到走廊上去后,有的同学就想知道是什么书了,偏着头看书背上的书名,有的就跑来问我看的什么书。在学生的日记中也发现了“老师今天拿了一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借了一本来看。”过两天我就发现有学生拿在手上看了。
三、巧设悬念法
人们总是对悬而未决的东西充满强烈的好奇心,追根问底。作者在文章中巧设悬念,吸引读者寻根问底,步步深入。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就可以利用文中的悬念,吸引学生自己在课外把文章读完,以达到情感的满足。如美国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一书,我先说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选了第七章《野性的呼唤》的第二节《与狼相遇》读给学生听。我读到:“一天夜里,布克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它的眼睛喷发出渴望的光芒,鼻翼不停地翕动,全身的毛都竖立起来。” 读到这里就戛然而止。我说:“布克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它想做什么呢?同学们自己从书中去寻求答案吧。”第二天,就发现有学生在捧着这本书读,很多人围在一起看了。
四、佳句分享法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我看到一些好的句子,我会板书在黑板上与学生分享。有一天,我在教师与学生一起午读,我看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人应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这句话我觉得对人颇有启发性,就板书在黑板上,午读结束前让学生读一读,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读书笔记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会用专门的本子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好词佳句,可以写读后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到学期末,班级评选优秀的“读书笔记”,评选出“阅读之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六、讨论交流法
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利用阅读课,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体会有其必要性。让学生交流个人阅读经验心得,展示精彩的知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能呈现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有了展现的机会,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课外延伸法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范文4
关键词:乐于阅读;学会阅读;快乐阅读
一、 激发兴趣,乐于阅读
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仅靠课堂的培养,其形式和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在平时的社会实践,人文景点的游览、亲子共读、丰富课余生活中都可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要依靠父母的诱导。进入小学以后,兴趣的培养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必须博学多才,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另外,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渲染文章的意境,魅力。使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语言独特的美。千万不可脱离文章整体,只是枯燥的讲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朗读,更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他要求各个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例如,如果科学老师讲到蝴蝶时,告诉同学们《昆虫记》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记载。我想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新宠。巧借课文激趣,当讲到《草船借箭》时,老师不妨告诉学生,要想详细了解故事原委,可以读一下《三国演义》。如在人文景点的游览过程中,激发孩子们了解人文历史的欲望;在鼓励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当好引路人,不断地纠正不良的课外行为习惯,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汲取各方面的营养的同时,寻求一种实现自悟、自得的课外阅读方式,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授之以渔”,学会阅读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 或上网查阅 ) 。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营造氛围,快乐阅读
读书是一项心静的活动。课外阅读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阅读氛围的营造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使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要想使课外阅读得以有效开展必须着力营造学生的课外阅读氛围。
(1)创造阅读环境。实践表明,要想营造必要的课外阅读氛围,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舒适幽雅的阅读环境,如建立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具体要求:无论是阅览室还是图书室,都应做到室内的安静整洁、通风采光。同时,在室内外的墙壁四周可酌情悬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还可适时播放一些轻音乐。如此则能使学生从一进入室内开如就能感受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并且能让学生的思想沉浸于音乐与知识的海洋之中,获得审美情感熏陶。
(2)树立阅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好多人好学。”①教者自身树立榜样;②树立同伴榜样;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如此则能通过长期间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间争相阅读良好氛围的形成。③树立名人榜样;“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轻松、愉快的领着孩子去书的海洋里遨游吧。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引导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自由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快乐,收获成功,相信你会爱上阅读。一切尽在阅读中!
参考文献:
[1]方幼红.加强课外阅读 丰厚语言积累.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范文5
关键词:农村学校;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语文课外阅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1)缺乏阅读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氛围难以形成。另一方面是家长不能成为课外阅读的榜样,一方面是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2)课外读物少。在农村,许多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未能给孩子购买一定量的课外读物。(3)时间的比重少。电视、游戏等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4)学生不会阅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何况是大量的课外阅读。
因此,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高年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如何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呢?
一、营造氛围,是创造课外阅读的有利条件
1.营造书香校园,点燃阅读激情
从幼儿园到大学,大约人生启蒙有意义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创设校园阅读环境尤为重要。
2.打造书香班级,放飞阅读激情
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既没有专用的阅读场所,藏书又少得可怜。另外,农村集镇没有正规的书店。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班级中围绕读书进行个性化布置,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
3.建书香家庭,升华阅读激情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有助于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我们竭力向家长推介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
二、激发兴趣,是推动课外阅读的直接动力
兴趣,是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的倾向。它是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动力。
1.榜样激励,激发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榜样示范,都能产生极好的导向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经常带着自己喜欢的书籍,选择恰当的时机翻翻看看,并向学生介绍书中有趣的知识或故事情节。
2.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制造悬念,谈某文章的精彩情节、片段,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介绍某一作家的奇闻趣事,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3.巧用故事,激发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到教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4.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开展与课外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到课外的乐趣。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的竞赛、收集春联的比赛、朗读比赛、办小报比赛等。
5.师生同读,激发兴趣
与教材同步,师生共同阅读一本书。读后,共同交流感受,理解和收获,享受阅读快乐。平时,教师除阅读规定的儿童必读书目外,还要阅读教师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促进师生共读。
三、指导策略,是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保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做好读书笔记,课外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1)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课后不少学生争看《三国演义》。(2)推荐与课文作者相关的书籍。学习《蟋蟀的住宅》时,我给学生讲了法布尔从小爱观察昆虫,毕生与昆虫为伍的故事,引起他们对这个人的好奇,然后推荐阅读《昆虫记》,去深入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和法布尔的过人之处,水到渠成。(3)推荐与课文相同题材、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方法转化为能力,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见闻,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之网。
2.指导读书方法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范文6
一、 鼓励学生养成 “好读书”的习惯
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自觉进行课外阅读,主动去发现、探索、获取,慢慢养成习惯。
1.树立阅读榜样,激发读书热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求学生好读书,自己首先要热爱书、尊重书、好读书,为学生树立榜样。苏轼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只有饱览群书,才能在课堂上厚积薄发,妙语连珠,出口成章,才有能力打造“魅力课堂”,成为学生崇拜的博学偶像。教师博学的形象魅力,无形中就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他们会效仿教师,博览群书,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老师。
2.创设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要使学生好读书,读书环境的创设,“书香”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如果身边有书,周边的同学爱读书,喜谈书,难道自己能闲置于书外吗?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一直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正中宣传语就是:让读书成为习惯。在教室设置“书香园地”,师生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大家共读。另外,我每周会联系好学校的图书馆,安排学生到馆内进行电子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班内定期举行关于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或竞赛;“书香园地”坚持展示学生的读书感受、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读书建议、阅读书目推荐表等。共同的书,不同的读者,谈的是关于书的话题,学生就在谈书说书的浓厚氛围中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3.想方设法保障阅读时间
中学生看课外读物,很多是课余时间抽空看,有时课业重就没空去看,难以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可以说,时间是养成好读书习惯的保证。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教会学生在一天中如何挤时间、争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早读,学校隔天就有半小时的语文早读,这是很好的诵读时间;午休,争取半小时;晚上,每天每科有半小时的作业时间,但我做语文老师,注重的是40分钟的高效课堂,课后作业则安排阅读任务。这样,一天下来,粗略估算,学生保证能有一个多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当然,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学校能将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由教师组织指导阅读。
二、教导学生选读“好书”
林斯基说:“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更无知。”“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好书”。为了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我进行以下的指导。
1.结合教材教学引导学生诵读更多的古诗文
古诗文承载着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东西,是经千百年的锤炼传承而保留下来的具有中国底蕴和内涵的东西,它对于滋养性情、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地传承中华文化。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必修、选修本,选用了不少经典古诗文,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李清照、柳永、苏轼的词,唐宋家的散文,《史记》《汉书》等名家名篇。教师教读课文,传授诵读、理解、欣赏的方法,再进行课外延伸式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作者不同而主题相同、风格相同的作品等,在诵读、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品位。
2.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选读中外名著
经典名著是世界文化的精髓,是全世界人文精神的结晶,它也是人生的教科书。阅读名著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滋润心灵,提高修养。教育部就明确给高中生推荐了20部必读名著篇目,对此,我有计划地从中引导学生进行选读:早读诵读《论语》《庄子》《孟子》《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等,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对于教材中的茅盾、鲁迅、巴金、等现代名家的作品,教读文章时,我会重点推介他们的代表作,引导学生选读;至于《红楼梦》《三国演义》《复活》《巴黎圣母院》等大作,我通过每周第二课堂的名著导读课向学生推荐和作必要的阅读指导。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多看优秀的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信息量大,信息新。如《读者》《语文报》《中学生天地》《青年文摘》《南方日报》等,它们是学生感知社会的窗口。鼓励学生每天看报,多看优秀杂志,做一个“两耳喜闻天下事”的现代中学生。
4.引导学生分学段精选优秀的作文书刊
现代中学生,对于作文方面的指导丛书绝不会少买,但盲目性、随意性大,大多没能很好地结合高中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需要而进行选择。因此,高中三年,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精选不同学段的作文书刊。高一,选择优秀的记叙性的作文书;高二,选择优秀的议论性的作文书以及素材书;高三,选择高考满分作文书以及《语文周报》。
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好好读”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阅读方法会有所区别。方法适当,阅读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1.学会诵读
古诗文、优美的现代散文语言韵律感强,节奏感美,引导学生早读时间大声诵读,培养语感,在诵读中领会语言的精妙。
2.学会慢读、精读
麦考利说: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法奇也说: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得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引导学生读书要有耐心,重要的内容、精彩的段落语句、需要积累的知识,都要深入细致,咬文嚼字地读,反复琢磨,细细欣赏品味,读完后能心领神会或印象深刻。
3.学会浏览、跳读
对于那些扩大眼界,拓宽视野的课外读物,或信息量大的报纸杂志,浏览一遍即可,有时要学会根据需要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会跳读。
总之,学生只要做到“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破万卷”,下笔就可能“如有神”。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谢象贤.语文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邱冠华.爱书人的世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