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范文1
关键词:通信网络;传输;安全措施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已深入社会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两面性,通信网络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高效的同时,也给人们的隐私、财产和安全带来隐患和威胁,而且这种隐患和威胁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变得更多样性,复杂性。这些隐患和威胁一旦不能很好的解决,将会泄露个人以及企业单位甚至国家的秘密信息,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2.1 使用专用的网络线路
互联网的开放性意味着,大量的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时刻威胁着互联网网络,网络黑客层出不穷,所以依托于互联网的网络线路潜在的威胁非常大。为此,企业单位应使用专用的线路,根据现实需要规划好网络带宽,形成自己独立的网络,从而实现物理上跟互联网隔离,这样受到的威胁和攻击也就大大的减少。
2.2 采取加密手段
在通信过程中,常常有很多内容是涉及隐私或者是有着重要的价值,特别是企业跟企业之间的一些重要资料,对传输安全的要求更高。试想如果有关新产品的资料在产品还没有正式生产之前,其技术参数、性能、外观等资料就被泄露出去,将使企业非常的被动,遭受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应对网络木马、黑客等威胁很多企业单位选择使用加密手段。加密可以分为网络层上的加密和应用层上的加密。在网络层上加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就有了一份保障,数据不容易被窃取,资料就像是锁在保险箱里传输一样;而应用层上的加密给上述的安全又增添了一份保障,用户获得数据后,没有通过身份认证是无法打开和使用数据的,就像是拿到保险柜还得要有钥匙和密码才有用。
2.3 使用防火墙
目前,各类企业单位的内部网络都使用安全防火墙。防火墙是防止病毒入侵,阻止黑客攻击,保障网络安全的一道防御系统,防火墙通常被部署在本地网络和外界互联网中间。防火墙可以监控进出网络的通信行为,仅让安全、符合协议的信息进入,抵制对本地网络构成威胁的数据,并且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由于防火墙有很多种分类,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企业单位的网络环境不尽相同,对防火墙的功能要求也不一样,应根据本地网络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火墙。
2.4 网络行为监控手段
通信网络上的设备众多,多一两个设备接入或者缺少一两个设备都不易察觉,所以应利用监控软件,对网络上的设备和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对网络上的设备数量、型号和设备参数等情况了如指掌。增添设备要有入网认证,减少设备要进行退网登记;一旦发现没有进行认证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接入时立即告警并进行网络阻断,当设备长期不在线时进行告警提示,提醒维护人员注意该设备是否被盗,如果是设备自身原因即可及时维护;当企业自身独立的网络或网络上的设备接入其他网络时也告警提示,并迅速阻断可疑设备。
2.5 加强安全意识,定期检测维护
要加强通信网络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网络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网络管理人员是网络安全的维护者,对网络发展中遇到的新威胁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并熟练掌握应对的方法,时刻提高技术水平。隐患常常潜伏在微小的事情上面,要定期对通信网络进行检测和维护,对发现的漏洞及时补丁,对出现的威胁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2.6 严格的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制度来录用和管理网络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录用网络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除了要求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应当对其社会政治背景进行严格的审批,特别是录用为网络管理员的人应当慎之又慎,因为网络管理者保障着整个网络的安全,如果其本身是泄露者,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震惊世界的“斯诺登事件”让我们进一步认清网络安全防护的严峻形势,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我们清楚的看到,作为内部人员,其泄露信息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被病毒、木马和黑客攻击所带来的危害。要行使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在使用上应当实行实名制,没有通过实名认证不能使用网络,这样在网络上一旦发现某个客户端的操作行为出现问题,即可以马上查出相关使用人员信息,并及时采取措施阻断危害行为。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范文2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1、前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已经和网络密不可分,许多企业只重视利用网络抓生产、促销售,在全面发掘网络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对自身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建设,一旦发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往往追悔莫及,保障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可控,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每个现代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2、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对网络信息安全定义有多种说法,本人倾向于网络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及系统数据受到保护,不受意外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做好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首先要有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网络信息系统软、硬件技术保障水平、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开展工作。
2.1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
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2.1.1网络信息系统的脆弱性。网络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包括了操作系统的脆弱性,信息系统本身的漏洞、后门,硬件系统的故障和天灾人祸等,这些脆弱性使得网络信息安全受到攻击成为可能。
2.1.2缺乏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工具和产品。企业在利用网络信息开展生产、管理的同时往往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认为只要系统不出问题就说明没事,对保障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的必要网络安全技术产品不愿投入资金建设,从而造成网络信息系统的中重大安全隐患。
2.1.3缺乏正确安全策略和管理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认为只要购买了昂贵的网络安全产品就万事大吉了,缺乏正确的安全策略和管理监督制度,再好的产品也是需要员工按规定来操作和执行,没有管理监督制度和正确的安全策略,网络信息安全就无从谈起。
2.1.4缺乏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恢复、备份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缺乏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评估,对网络信息受到受到攻击、意外事件造成崩溃后缺乏网络信息系统的恢复、备份技术和工具,造成网络信息系统恢复的不可逆性。
3、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策略
3.1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和措施
3.1.1采取有效身份认证技术。采取有效的身份认证技术可对具备合法信息的用户进行确认,同时根据用户信息对授权进行判定,给予不同的网络信息操作权限,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信息认证、密钥认证、用户认证等。
3.1.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政策、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防火墙件和软件的结合,在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络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通过鉴别限制或者更改越过防火墙的各种数据流,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3.1.3防病毒技术。选择先进的反病毒产品,并定期进行更新,在防病毒技术上针对企业的用户数以服务器为基础,提供实时扫描病毒能力,确保反病毒产品能够部署到企业的每个工作站。确保企业所有的网络终端都能够部署到。
3.1.4入侵的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能自动实时的入侵检测和响应系统。它无妨碍地监控网络传输并自动检测和响应可疑的行为,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和响应安全漏洞和内部误用,有效弥补防火墙技术对内部网络存在的非法活动监控的能力的不足,从而最大程度地为企业网络提供安全。
3.1.5漏洞的扫描技术。通过采取漏洞扫描,及时,准确的发现自身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有利于系统管理员采取应对措施,封堵网络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隐患,从而有效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确保业务系统安全的运行。目前漏洞扫描主要分为ping扫描、端口扫描、OS探测、脆弱点探测、防火墙扫描五种主要技术。
3.1.6加密技术。通过对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加密,确保网络信息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密算法主要分为堆成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两类,并由此衍生出加密狗、加密软件等各类产品。
3.1.7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网络建立与互联网隔离。一些特殊产品的生产管理网络根据其安全的密级要求实行和互联网络隔离,确需联络的需采取单向光闸等措施保证其安全性。
3.2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应对策略。据统计,70%以上的信息安全威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员工,没有一套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来实现对信息系统使用人员的管理,再出色的安全技术手段和产品也无法发挥作用,通过制度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落到实处。
3.3采取有效的备份、恢复措施。对企业自身的网络信息系统做好安全等级保护评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针对评估情况采取对应的灾难备份及恢复措施,对重要的网络信息系统应采取包括对软件部分、硬件以及传输线路的备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取异地双线路双系统备份的方法,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的破坏。
4、结束语
随着信息产业化的不断深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在享受网络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建立完善、高效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从而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震.我国信息与通信网建设安全问题初探[J].科学之友,2010年24期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范文3
【关键词】供电单位 信息安全 安全检测 加密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化利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普及,对于社会信息安全中存在的一定问题,人们不断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引入,尤其是在县级电企业中,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网络信息内部存在很多的危险性和威胁性。针对于上述情况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综合性分析,如何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能是级供电企业中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与国家在信息化时代中主要关注的核心之处。不断完善计算机系统的供电单位安全性能的管理与设置,从而极大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特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特征对于县级供电单位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常情况下,引起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错误性特征的原因有多重,其主要的方面是信息安全的错误性特征,其中计算机内部的网络中有来自不同部门的用户,其中具有大量的网络数据信息,需要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送与传输,进行全面的网络通讯技术处理,这方面的运行主要应用在县级供电单位管理过程中,其中网络通讯技术信息的传送中主要面临的信息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即: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出现一定的被动攻击形式
被动攻击这种情况下在计算机领域中称作是流量分析现象。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最为典型的信息攻击方式是信息的截获,信息的捕获主要指的是在信息技术中,网络攻击者通过网络技术对他人的私人信息进行不断的窃取和攻击这一信息安全性的现状。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信息得到攻击者通过对数据信息的观察与分子,进行相应的网络信息的攻击,尤其是对其中的一个数据单元进行相应的攻击,其中攻击的是网络中的信息数据,并不是信息流。上述的这些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中,网络信息的攻击者和黑客是无处不在的,总是对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攻击,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些攻击者主要是通过网络中的数据协议PUD对用户的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与盗取,最终导致而来网络信息资源安全隐患的产生。
(二)主动攻击
计算机网络安全注的主动攻击是指,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中,攻击者或者是黑客,通过网络技术,连接到具体的数据通讯协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信息资源的获取。这个过程是一种目的性明确的信息盗取方式,对于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安全性攻击。
并且在整个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安全性攻击过程中,攻击者通过对系统中的数据协议进行攻击,延迟了PDU的运行,严重情况下,最终将一种伪造的PDU输送到相应的网络中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其中,此处所述的信息中断、信息篡改以及数据信息内容的伪造是上述所说的一种计算机网络完全的被动攻击方式。
通常情况下,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具有相应的主动性信息攻击,其中主动的信息安全性攻击是一种恶意的程序破坏。在计算机网络中,恶意程序具有多种形式,这些恶意形式的破坏对于县级供电单位信息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攻击,即:
1.计算机病毒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攻击与破坏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的病毒,计算机病毒主要将他人计算机中原有的程序把进行病毒化的破坏;
2.计算机蠕虫
这是一种多节点的病毒程序,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方式将病毒通过节点之间的传递进行信息的破坏;
3.特洛伊木马
这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程序,改程序主要是对信息资源进行蓄意的攻击与破坏。
二、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能
网络信息安全在信息环境中主要具有保密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能。保密性主要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中,给用户提供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保密,对于用户提交的信息给予相应维护,确保信息不受到任意的威胁与攻击,避免用户信息的泄露;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协议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于县级供电单位安全协议的设计,是针对具体的攻击设计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综合性分析,如何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能是级供电企业中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与国家在信息化时代中主要关注的核心之处。不断完善计算机系统的供电单位安全性能的管理与设置,从而极大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特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特征对于县级供电单位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该领域中全面的保证信息安全性的设计,通过该协议的设定,能够全面的预防攻击者和黑客对于系统的攻击,确保程序的安全性,对于其中的安全性能给予一定的保护,确保程序有效的运行,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指导意义。
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相关策略
在信息化环境中,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信息安全性的有效处采用的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对遭受攻击的数据信息进行信息技术的加密方式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在信息环境中,需要全面维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高性能型、可行性,确保信息技术产业的合理有效发展,最终确保级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好额可行性,保障国家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发展。通常情况下,在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管理,主要概括为下述形式:通常的数据加密模型是,用户A 向用户B 发送明文Y,在信息技术中采取信息加密算法E 运算最终获取带密文x。在这个过程中的加密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其中,计算机网络中的对称加密,主要是针对于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一致的;而非对称加密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一致特性。
另一种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方式,是通过防火墙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保护与维护。其中,防火墙是一种通过网络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全面的保护,在其中建立一层坚固的保护层,这层保护层的设立,有效地避免了攻击者对网络信息的破坏。在县级供电单位的网络信息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其中利用相应的防火墙技术进行网络连接的管理里安全性保护,在防火墙上进行检测和连接,这个过程只有被授权的用户可以进行网络的运用,这样可以极大地避免可非法用户对网络的入侵。
四、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化利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普及,对于社会信息安全中存在的一定问题,人们不断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引入,尤其是在县级电企业中,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网络信息内部存在很多的危险性和威胁性。针对于上述情况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综合性分析,如何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能是级供电企业中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与国家在信息化时代中主要关注的核心之处。不断完善计算机系统的供电单位安全性能的管理与设置,从而极大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特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特征对于县级供电单位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熊桂喜,王小虎
[2]《计算机与网络》第二期刊无线网络通信专业报王主办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 企业信息 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来越大,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生产中的业务数据、管理中的重要信息,如果企业自身的信息安全管理有重大疏漏,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当前,企业在黑客病毒日益猖撅的网络环境下不仅要保护自身信息的安全,还要保护业务数据的信息安全,因此有必要从体系管理的高度构建企业信息安全。
一、企业信息安全的二维性
当前,企业信息安全已涉及到与信息相关的各方面。企业信息安全不仅要考虑信息本身,还需要考虑信息依附的信息载体(包括物理平台、系统平台、通信平台、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例如PC机、服务器等)的安全以及信息运转所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例如员工素质、室内温度等)的安全。资产如果不对影响信息安全的各个角度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则难以实现企业信息安全。因此,需要从企业信息安全的总体大局出发,树立企业信息安全的多维性,综合考虑企业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扬长避短,采取多种措施共同维护企业信息安全。
1、技术维:技术发展是推动信息社会化的主要动力,企业通常需要借助于一项或多项技术才能充分利用信息,使信息收益最大化。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具有双面性,人们既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电子邮件等迅速把信息发送出去,恶意者也可由此截获信息内容。为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必须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因此,技术安全是实现企业信息安全的核心。
1)恶意代码和未授权移动代码的防范和检测。网络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的恶意代码(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特洛伊木马和逻辑炸弹等)和未授权的移动代码(如Javaseript脚本、Java小程序等)。这些代码会给计算机等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本身造成损害,需要加以防范和检测。
2)信息备份。内在的软硬件产品目前还不能确保完全可靠,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外在的恶意代码和未授权移动代码的攻击,也会造成应用信息系统的瘫痪。为确保信息的不丢失,有必要采取技术备份手段,定期备份。
3)访问权限。不同的信息及其应用信息系统应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低级别角色不应能访问高级别的信息及应用信息系统。为此,可通过技术手段设定信息的访问权限,限制用户的访问范围。
4)网络访问。当今,一个离开网络的企业难以成功运转,员工通常需要从网络中获取各种信息。然而,网络的畅通也给恶意者提供了访问企业内部信息的渠道。为此,有必要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控制内部和外部网络的访问。
2、管理维:企业信息安全不但需要依靠技术安全,而且与管理安全也息息相关。没有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是难以在企业中真正贯彻落实的。管理安全在企业中的实施是企业信息得以安全的关键。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和外部的安全管理、安全审计和信息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把管理安全落到实处。
l)信息安全方针和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信息安全方针和信息安全政策体现了管理者的信息安全意图,管理者应适时对信息安全方针评审,以确保信息安全方针政策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构建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为在企业内贯彻既定的信息安全方针和政策,确保整个企业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和协调,以及外部人员访问企业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的安全,需要构建有效的信息安全组织架构。
二、企业信息安全构建原则
企业信息安全构建原则为确保企业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企业在日常运作时须遵守以下原则。
l)权限最小化。受保护的企业信息只能在限定范围内共享。员工仅被授予为顺利履行工作职责而能访问敏感信息的适当权限。对企业敏感信息的获知人员应加以限制,仅对有工作需要的人员采取限制性开放。最小化原则又可细分为知所必须和用所必须的原则,即给予员工的读权限只限于员工为顺利完成工作必须获的信息内容,给予员工的写权限只限于员工所能够表述的内容。
2)分权制衡。对涉及到企业信息安全各维度的使用权限适当地划分,使每个授权主体只能拥有其中的部分权限,共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如果授权主体分配的权限过大,则难以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会存在较大的信息安全风险。因此,在授权时要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使各授权主体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通过分权制衡确保企业信息安全。例如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日志审核员就不应被授予同一员工。
三、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模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勿留短板。安全技术是构建信息安全的基础,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企业资源的充分提供是有效保证安全体系正常运作的关键,安全管理则是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恒久长效的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要全面考虑各个维度的安全,做好各方面的平衡,各部门互相配合,共同打造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主要环节:制定反映企业特色的安全方针、构建强健有力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依法行事、选择稳定可靠的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设计完善的安全评估标准、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文化氛围等。因此,为了使企业构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必须要以构建、执行、评估、改进、再构建的方式持续地进行,构成一个P(计划)、D(执行)、C(检查)、A(改进)反馈循环链以使构建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地根据新的风险做出合理调整。
四、结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企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全面分析影响企业信息安全的各种来源后才能构建良好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大量的企业案例来看,技术、管理和资源是影响企业信息安全的3个角度。为此,应从技术、管理和资源出发考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注意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不断改进的,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遵从PDCA的过程方法论持续改进,才能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长效。
参考文献: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安全及防护
1引言
大数据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可以将庞大分散的数据信息予以高效整合,构建多元化的数据库,具备传播效率高且成本小等优势;它作为一种数据存储集合体,可以辐射各个领域并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发展行业领域,有效拓展业务范围及运营模式,并对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予以创新,实现更多样化的管理,也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定位服务范围,预期企业的战略方向,实现企业及个人信息的存储和共享。
2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2.1遭遇黑客攻击
黑客的恶意攻击或用户的不当操作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特别是黑客的恶意攻击行为更是对网络系统有着极大的破坏力。这种恶意攻击行为主要包括2种情况:其一是出于主观故意的攻击行为,其攻击目标是对重要数据予以破坏,其摧毁性非常大。其二种是被动攻击,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些重要数据而在不破坏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的攻击行为。这两种攻击形式都会使数据泄露,进而严重危害到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2计算机网络病毒
病毒具备一定的隐蔽性,较难被计算机系统所识别,并且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当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便会利用正常程序来计算机系统中极速蔓延和传播,很在较大程度上威胁到系统的安全性。倘若病毒尚未造成较大影响,用户能够借助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处理,消除病毒隐患。但是倘若病毒侵入到计算机系统里,在用户访问网络时产生病毒,那么病毒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力是难以估计的,该病毒会在严重破坏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更会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3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对策
3.1加强人为防护
用户要充分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会遭受多方面因素的威胁,因此必须树立安全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环节中。在利用互联网时,要加强安全防范力度,定期修改网银密码,不点击非法网页及相应链接,做好密保安全保护,如此一来,就会大大降低网络用户信息被窃取的风险。其次,网络信息提供商在网络安全维护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数据内容的提供者,在网络数据分析及处理领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所以有比必要肩负着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任。网络信息提供商必须建立起较好的责任和使命感,严重遵守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法规》对信息内容赋予合理合法的开发和利用,进而确保网络用户使用信息的安全性。再次,网络监管机构要严格履行相应职责,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针对网络信息安全威胁情况,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全面增强信息安全的预见性,切实做好信息安全防范工作,要严重遵守《网络信息安全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监管,逐步改进并优化安全监管措施,将具体措施落实到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另外,网络安全监管工作者也要切实提高自身素养和技术水平,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3.2营造网络安全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环境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安全环境,首先要加强网络设施的维护,制定各类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数据库系统,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专业化全面化的建设与维护,加强数据库的后期维护和优化,确保数据存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以信息安全需求为前提创建数据库存储系统,实施分布式的数据管理模式,确保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可以构建网络信息安全评价机制,并以此为标准针对网络信息的运行情况、运行水平予以综合评估,确保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3.3强化数据保存和流通加密设置
设置数据存储及流通加密亦是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有效策略,信息存储必须把握好文件加密设置,因此必须采取文件加密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经过相应设置,其保密性和安全性能够达到大幅度提高。如此一来,重要数据信息被窃取或者被恶意毁坏的几率便大大降低。另外,在信息流通过程中也可以增加加密设置,例如可以采取数字签名技术等,以此方式来切实保障数据流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4强化实时监控
加强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实时健康。当前,网络数据频频遭受各因素的破坏,信息系统安全性受到较大程度的威胁,重要数据被窃取,系统被破坏的问题日益严重。基于这种背景,用户必须采取多重手段予以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组织来说,针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尤为重要。监管主体必须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安全监测技术,能够操纵检测设备对网络系统安全予以检测;可以利用分析研究,针对网络信息系统运行问题予以深入挖掘,明晰重点监测内容以及网络威胁的具体模式,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威胁;必须利用安全检测技术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坚实的监管保障。
3.5强化网络资源的优化工作
对网络资源予以优化,是遏制恶意攻击、增强网络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加强对网络资源的优化管理,相关部门必须针对网络中庞大的数据资源予以分类管理;加强对相关资源的监管,一旦发现不良资源,及时处理隐患;如此一来,才可以为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资源环境,便于用户能够便捷高效的获取相关数据资源。
4结论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范文6
1.立法的目的是促进发展。
我们应当明确立法是为了更好地为发展提供规范依据和服务,是为了确保发展能够顺利进行。针对跟网络有联系的部分,我们可以将其归到传统的法律范围内,并尽量通过修订或完善传统法律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果一些问题必须要通过制定新的法律才能解决,我们再实施新法律的制定也不迟。并且新法律必须具备良好的开放性,能够随时应对新问题的发生。
2.要重视适度干预手段的运用。
为了促使法律可以跟社会的现实需求相适应,我们应当积极改变那些落后的调整方式,将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重点转移到为建设并完善网络信息化服务,争取为网络信息的安全发展扫清障碍,从而通过规范发展来确保发展,并以确保发展来推动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跟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际需求高度符合的法治文化环境。
3.要充分考虑立法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在立法的具体环节,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消极性法律制定出来将造成的后果,还应当充分考虑积极性法律附带的法律后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制定出管理性质的法律制度,还要制定出能够促进网络信息产业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并涉及一些必要的、能够积极推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二、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及时更新我国网络信息的立法观念
当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及大多数发达国家正主动参与制定网络信息化的国际规则,尤其是电子商务的立法,这些国家的参与热情最高,欧盟、美国及日本正在想方设法将自己制定的立法草案发展成为全球网络信息立法的范本,其他国家也在加强对立法发言权的争取,于是国际电子商务规则的统一出台是我们指日可待的事情。从这一紧张且迫切的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在实施网络信息化立法时应当要适度超前我国实际的网络信息化发展进程,及时更新我国网络信息的立法观念,勇于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加快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速度,尽快将国内的网络信息化立法完善。与此同时,我国也应当积极争取在制定国际网络信息化规则时享有更多的发言权,切实将中国的利益维护好。
(二)加强研究我国网络信息的立法理论
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在从事我国网络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为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必要的理论依据。然而,这些研究工作并不具备必要的组织及协调,在力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够,至今也没有得出实际的法律草案,根本无法跟立法的需求相符。为了配合法律制度的完善,我们需要更加系统、更加深入地研究立法理论。具体地,我们要做好两个主要的工作:其一,建议我国的一些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专门的学术研讨会,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政策进行研究,掀起我国研究立法理论的热潮,积极推动网络信息立法的实现。其二,积极研究国外的网络信息立法,借鉴其中较先进的法律体系及经验,同时要处理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跟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三)积极移植国外先进的网络信息法规
跟中国相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更早进行网络信息立法的研究和实践,并已经制定出很多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个别发达国家甚至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所以,我们应提高对国外新的信息立法的关注度,争取把握好他们发展网络信息立法的趋势。但是,对于国外已经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我们并不能照搬,而是要以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基础,勇于借鉴它们先进的立法成果,致力于使我们制定出的法律制度跟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符,从而真正提高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速度,提升我们的立法质量。
(四)完善网络信息法制建设的反馈机制
在制定并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全过程中,我们坚决不能忽视反馈。反馈能够确保我们顺利实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并为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然而长时间以来,我国并没有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反馈渠道,从提出需求、编制条文到执行法规、监督法规,几乎都是立法领域的主管机构在负责,这种管理方式自上而下,将法规的执行者摆在了被动的地位上,没有跟法规的制定者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关系,对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可行性、科学性等有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建立起通畅的网络信息立法反馈渠道,构建完善的安全法律制度反馈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执法部门的反馈职能,全面收集运行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相关信息,确保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是科学的、现实的,促使法律制度在运行时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
(五)健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
网络信息化最重要的保障就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法,因此我们应当尽快制定出这一基本法,加快健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中国至今仍不具备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法,这对建设及完善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有很大的制约作用。随着网络信息化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当中信息网络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愈加关键,一旦网络瘫痪、数据丢失,人民的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都将遭受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也就是说加强保障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已经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网络信息化工作之一。目前,网络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影响及社会影响正在逐渐加大,一旦事故发生,受到影响的将是数以千百万计的国人,我们将要遭受的经济损失将是几百上千亿。因此,我们更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切实维护信息网络的数据安全、物理安全,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改革,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严厉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及针对信息网络实施的刑事犯罪。
(六)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执行重点
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执行重点应当体现在管理体制、网络信任、信息保护、等级保护、研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急处理、人才培养、监控体系以及应用推广网络信息安全标准、信息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在实践这一系列重点措施的过程中,我们应特别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效率的提高。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拥有的积极作用不仅仅是滞后和适应,还应当充分体现为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及主动规范性。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必须是能够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于是我们务必要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效率,在法律制度的创设阶段要科学借鉴主流的技术中立思想,重视法律对特殊技术要求的符合程度,超前为发展技术和完善技术留下一定的空间,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社会适应性。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研究国外先进的立法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中有益自身发展的成分,有效解决法律制度跟技术之间存在的矛盾,积极鼓励创新技术,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指标体系,提高法律制度的规范效率。换言之,在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时,我们不仅要遵循现有的法律体系,也要敢于跳出现行的立法理念,只要是跟现行的法律体系内容不符,我们就要将其突破;我们反对动辄立法,因为一些法律条文我们完全可以自行解释、执行。在创制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时,我们不仅要重视制定管理性质的规范,也要颁布实施能够促进网络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引导从业单位自律;积极防止对网络信息传播有害的管理机制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法规体系,建立起通过网络信息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激励机制。在执行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时,我们不仅要完善其行政执法体制,还应当加强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由具备专业的网络信息知识、拥有快速的安全反应能力的人员组成,以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我们的执法机构,力求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加强完善我国网络信息领域的司法公工作,力求通过司法的途径切实维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促使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得到保障,进而大力推动我国网络信息有序、健康、安全地发展下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