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1
由于中国的国情所限,医疗范畴还是限制在“低水平,广覆盖”,在短时期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很困难的,但以预防为主的预防保健将有利于减少患病概率,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问题。21世纪是预防保健的世纪,“用最小的投入帮助人群获取最大程度的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生命”,这一健康管理主张正成为理性健康消费的新趋势。但健康管理服务区别于传统的医疗服务,百姓需求的增加与行业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的缺少更是制约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进程。为适应现实需求,全国首届健康管理硕士课程研修班于4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课,这是该校培训学院康亚健康管理学院成立以来迎来的第一期学员。所以这期研修班被业内称之为健康管理专业的“黄埔一期”。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康亚健康管理学院院长陈元平教授介绍说:“这是我国第一所,目前也是唯一一所校企合作性教育培训机构,以培训为主要手段,以帮助亚健康人群解决实际健康问题和提升大众健康管理水平为基本目的。”旨在以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为导向,塑造健康管理职业化专门人才,实现健康医疗机构管理从传统的人、财、物模式到以营销、服务、发展为主的“健康医疗经营”模式的转变,进而实现改制、连锁经营、品牌合作、融资上市等全方位的管理;健康医疗机构管理就管理者在“管理师-管理专家-管理院长”的成长轨迹下,实现“专家管理”到“管理专家”的转变,培养健康医疗机构管理者向既是“专家”又是优秀“管家”迈进;立足健康医疗机构管理者“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关注管理者个人素养的提升和对管理哲学的领悟,将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升健康医疗机构管理者个人价值和管理科学实践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的“健康医疗机构管理方向MHA课程”,是目前国内唯一针对健康医疗机构中高层管理者设立的MHA课程。课程设计引进了联合国先进的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知识、技能体系,以体验教学方式授课,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实用性、灵活性。课程涵盖品牌管理、人力健康绩效管理、健康信息决策管理、健康产业营销管理、健康服务流程管理等多个层面,旨在帮助学习者增强健康管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健康服务企业的职业管理团队以提高企业发展的战略执行能力。
学院办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切入点”,即:以大众健康管理需求为中心,以系统性健康管理课程学习和普及性短期培训为切入点,促进社会精英阶层健康管理水平的战略升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管理学、医学界的知名专家教授参与教学,亲自授课,通过互动教学模式,深度探究实践中的焦点问题,促进健康管理信息交流和思想沟通,教、学、用相结合,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以促进精英人士的健康管理意识及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唤起国人健康意识的觉醒。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2
1美国老年医学现况
自1909年美国IgnatzLeoNascher医生提出老年医学(Geriatrics)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老年医学专家的医疗和教育工作使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1965年设立老年人医疗保险,1966年开始老年医学专科培训,1974作者简介:杜文津,硕士,主治医师,第四军医大学兼职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神经病学。丰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创建老年研究所。20世纪0年代,设立老年医学研究基金开始资助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和科研人员探索改进医学生课程中的老年医学内容,职业卫生局资助建立老年医学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成立老年医学科研、教育、临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国新型老年医疗模式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nursinghome)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CCRC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3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1988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1995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1998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目前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3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1.3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3.1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3.2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脚。第1类用于达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2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第3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第4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5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6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3.3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认证的2级专业组织。ABMS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ABMS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1—2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4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4.1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4.2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PACE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4.3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老年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嘲。虽然,老年医学已纳入医学生的学习课程,但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没有系统完整的教学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南不够完善。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养老年医学人才的教育计划并大力实施。如在医学院校本科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老年医学研究要重点突出老年医学整体特色,在医学生每年度新生招录时设置针对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定向生;在青年医生中开展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加强系统规范的专科训练,完善老年医学资质认证制度等。另外,医学院校还应重视老年医学课程的设置,其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借鉴美国的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3
关键词:工作过程 现代服务业 旅游管理专业 导游实务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99-02
德国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基点,开拓了职教课程改革的新维度。但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我国目前也正在大力推广德国的这一做法,强调职业教育应通过职业情境中的典型职业活动,即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的案例学习来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与职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但是否全面适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是否全面适合我国现代服务业,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根据开发现代服务业的特点,提出按过程重要度梯度开发现代服务业课程的构想,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1 过程、项目与知识的统一性是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与加工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制造与加工业类企业一线员工主要面向的是以机器、工具和加工材料为对象的“人―物”关系的制造与加工业世界,执行的是固定的操作程序和刚性的技术标准与规程,其工作过程具有程序固定、产品可客观测量等特征。现代服务业类企业一线员工主要面对的是人,机器工具退居次要地位,由于人的复杂性和服务与过程的不可分离性,使得其工作过程没有刚性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标准,其工作过程具有无固定答案、工作情景复杂、服务结果的评价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成交量等特征。这种差异直接带来了两类职业对一线员工职业能力要求的不同。制造与加工业类职业更注重员工对机器、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动作精细化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看作是一种外显的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动作展示出来、明确规定下来并序列化,而现代服务业类职业更关注一线员工面对服务对象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固定性、灵活性,需要面对变化的工作情景及时调整策略、选择可行的路径完成任务,这种能力可以看做是一种过程性的、策略性的程序性知识,只能通过过程观察和结果判定,难以外显、固定并序列化。这种能力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去建构,其成长过程是螺旋式向上的,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遇到不同的、具体化的问题情景,只有进行变通或者说是创造性地运用规范和经验才能解决。
进一步分析,现代服务业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过程性,其工作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在部分典型工作岗位表现非常明显。这个程式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六要素,技能、知识、态度三维度。
二是项目性,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一直存在着性质与项目类似的工作。如果将企业中一次性任务,没有标准的执行文件,独特的、不重复的工作转化为项目,项目团队完成特殊使命后,就随即解散,回到原来的部门中,可以采取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往往更有效率。
三是知识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的全球化。知识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生产要素上的竞争,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和创新能力上。如保险公司属知识密集型行业,知识对其增值和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按过程重要度梯度开发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一种典型的工作课程、一个特定的技术知识领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造,实质是将原有学科课程知识根据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知识体系重构,为职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其形态可能具有学科课程的特点,但课程逻辑主线发生了质的变化,或是从以知识本身为中心转向以知识的功能为中心,或是转向了工作任务的规定性知识。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在开发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的时候,应按过程重要度对上述进行梯度开发,并对上述每一类中的典型专业进行梯度开发。
第一梯度:过程重要度最高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即过程管理法开发课程。生产业是作为其它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包括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两类。
第二梯度:过程重要度次高的半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建设或模块管理为主要形式即项目管理法或模块法开发课程。包括商业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五类。
项目管理法是指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现代服务业中大部分工作任务序列化不是特别明显,适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用项目管理法或模块法开发课程,
第三梯度:过程重要度较低的现代服务业以知识管理法为主开发课程。主要包括教育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两类。
知识管理法是指管理一种知识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知识被产生、发现、获取、分享、萃取、确认、转移、调整、采用以及应用,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现代服务业中过程性较弱、知识性较强的工作任务,就应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前提下,使用知识管理法为主开发课程。
应当指出的是,现代服务业过程重要度的划分要采用调查评估法,通过调查典型工作任务受过程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再进行梯度划分。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分析是指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程序,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并进行过程重要度的评分定等。
3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梯度开发基本思路
(1)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工作任务。
经过专业社会调研,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
经过分析,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3)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模块方式组合的旅游管理专业新的课程体系:①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普通话等课程;②管理能力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政策与法规、应用数学等课程;③导游技能模块:包括导游原理、导游实务、旅游商品与导购、导游语言艺术、导游文学等课程;④计调能力模块:包括计调业务、商务谈判、旅游地理等课程;⑤外联技能模块: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外联业务、旅游攻关礼仪等课程;⑥湖南旅游开发能力模块:包括湖南专项旅游、湖南英语导游、湖湘文化、湖南景点讲解实训等课程。
(4)梯度开发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思路。
①以过程管理法开发的课程:旅游电子商务、计调业务、商务谈判、湖南专项旅游等。其开发要点是: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记忆的习惯,并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②以项目管理法开发的课程: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学、导游原理、导游实务、旅游商品与导购、导游语言艺术、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外联业务、旅游攻关礼仪、湖南英语导游、湖南景点讲解实训。其开发要点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项目或模块进行课程开发;③以知识管理法开发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普通话、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应用数学、导游文学、旅游地理、湖湘文化等课程。其开发要点是:适当运用工作过程理论,重点使用知识管理法开发课程。
4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模块)管理法开发《导游实务》课程的基本思路
导游实务》是旅游管理主要的一门最核心的课程,同时具有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的一般特征。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模块)管理法开发《导游实务》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结构以行业专家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地陪服务操作流程为线索,结合岗位工作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共包括三个大模块12个子模块,即“带团前”“带团中”“带团后”三个大模块,其中“带团前”模块包括认识地方陪同导游工作、导游词讲解与设计、接站准备3个小模块,“带团中”包括接团服务、入住酒店服务、商定旅游行程计划、参观游览服务、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旅游营销、餐饮娱乐服务7个小模块,“带团后”包括送站服务、后续工作2个小模块。
按照请你接任务任务分析案例考考你知识要点模拟导游的过程安排教学和教材编写。
请你接任务:要求均为各小模块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小模块标题为动宾词组。
任务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这一环节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根据任务分析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5 结论
根据我国现代服务业“过程、项目与知识的统一性”的基本特点,进行按过程重要度梯度开发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第一梯度即过程重要度最高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即过程管理法开发课程,第二梯度即过程重要度次高的半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建设或模块管理为主要形式即项目管理法或模块法开发课程,第三梯度即过程重要度较低的现代服务业以知识管理法为主开发课程。其步骤是:首先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工作任务,其次是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是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第四是确立以何种方法开发课程,以过程管理法、项目管理法、知识管理法等。如《导游实务》课程就是使用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模块)管理法开发效果好。
参考文献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疔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医疔体制的变革、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疾病多样化的改变、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等等问题,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社区护理服务将在提高国民健康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社区护理也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疔护理地点更多地从医院病房移向社区和家庭;未来的护理人才也将由在医院工作的专科护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因此,相应的社区护理学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革新也势在必行;中高职护理专业的社区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也巳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开展社区护理教育,特别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社区护理的教学实训和实习环节,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出适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的高技能型护理人才,使护生毕业后很快找到工作,安心的在社区护理基层岗位上为民服务,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2.核心概念界定
2.1 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是在护理学、临床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为适应公众的健康需求,在护理实践过程中综合发展而成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学科课程。主要目标是使护生掌握为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目标人群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全科性的服务方法和手段。具体内容包括社区护理程序、家庭健康护理、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老年人保健、社区常见慢性病病人的保健护理等。
2.2 社区护理
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等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服务对象为个人、家庭和社区,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融预防、保健、医疔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是一种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它实现了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向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增添了新的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范畴,使护理服务从医院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变封闭式的服务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服务。
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主体;服务综合性;服务连续性;服务可及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分散性;服务自主与独立性。
3.社区护理教学和社区护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着力负责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该文件的颁布,对社区护理的教学和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照该文件的要求,结合笔者多年的社区护理教学和实践经验体会,归纳出以下存在问题和差距。
3.1 社区护理教学起步较晚;实践教学体系滞后;教材难以体现社区护理的特点;课堂理论授课学生参与性不强;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巳经开始将社区护理课程纳入护理教育大纲中。东南亚等国家的社区护理和社区服务从法律制度的制定及具体的工作实施,也早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较晚,开设此课程历史短暂,至今还没有一所学校单独设置社区护理的专业。从事社区护理教育工作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极其缺乏,多为从事护理学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目前使用的教材也多为国外教材的翻译版本,部分章节理论性很强,内容却空洞。案例大多是国外所开展的社区护理工作,很多护理服务项目在国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开式,使得多数学生认为这些社区护理工作在我国还遥不可及,以后干这行了再学也为时不晚。另外,社区护理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和内容与临床护理、老年护理课程重复,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巳经有所掌握,因缺乏新鲜感而造成学习兴趣不高,而教师也认为社区护理学的课程难讲。这种不完善的教学体系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2 社会和各级政府对社区护理认识不足;政策及财政支持不够;社区护理服务普及率偏低;社区护理人才严重缺乏;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社区护理服务缺少专业特色;社区的卫生服务现状也给社区教学实训和实习以及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组织及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各个医院或当地的社区卫生机构承担。各级政府尚无具体的社区护理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社区护理机构均没有形成独立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没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政府和社会对社区护理的宣传、提倡力度不够;有关政策及财力方面支持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发展。另外,社区护士角色单一,主要承担起了照顾者角色。而健康教育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康复训练者、研究角色者等社区护理的功能较少。再加之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社区护理服务又缺少专业特色,使得社区的特色护理开展举步维艰,社区护理工作只能求生存,不能求发展。
4.建议和对策
4.1 重视并切实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的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教材和课程体糸;建立以全科护士为主体的社区护理服务专业技术队伍,推动社区护理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护理教学中把培养适应未来的社区护理人才作为长远的培养目标,在中高职院校开办社区护理专业,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
4.2 建立校内社区护理实训场地和校外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家庭,直接参与社区护理工作的设计、实施,加深学生对社区护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社区护理素质。使护生真正做到四个转变:服务功能从医疔护理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服务对象从为病人服务向为群体(家庭、社区)服务转变;人才培养、岗位培训从临床护理向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边缘性学科转变;工作方式从医院院内护理转向院外、社区、家庭服务的转变。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必要性;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0前言
改革开放后,高考制度进一步恢复实行,抱着对知识的追求,高校入学率与时俱增,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过程中人才济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国家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学生教学模式一直比较单一,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文化理论课成绩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学生个人体质健康问题,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培养[1]。虽然未来社会需要智商和体质齐飞,才华和健康共有的学生,然而体质健康在学生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凸现出来。所以,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学生体质健康成为国家主要在教育中主要研究的核心内容[2]。于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随着部门的变换不断实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改变,所以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上不能仅仅依靠入学体检或每学期体检一次等方法来观察,应全面了解,采取措施,加以干涉。就目前来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和医务室、校医院、体育部等紧密相连。而最开始的入学体检就成了体质健康管理的起点,然而后面数据源的采样却没有持续进行,所以缺乏权威性。虽然某些高校通过每年体检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管理,借助多种仪器对学生各方面身体状况进行检测,有利于数据采样的进一步展现[3]。然而,体质健康的核心离不开学生的身心各方面,虽然学生在高等学府能学习到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学生体质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大数据应用于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的必然性
现代社会,知识爆炸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在对高校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众多数据鱼龙混杂,而对其的管理离不开大数据的引用,学校的战略规划离不开自身校园的诸多信息,学生的课程安排和运动处方也离不开海量数据呈现的规律性和可探讨性[4]。在大数据的统计上,现场采集和数据录入确实有利于学生体质信息数据的管理,然而随着大学生体质健康危机的不断出现,以及高校体育课猝死现象的反复发生,使得对学生体质健康成为高校日益关注的对象[5]。虽然学生学习压力在学生健康问题上占有很大份额,但是怎样使的学校紧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务系统、学工系统校园卡系统、短信平台等都在学校的信息管理中各自分工,互相协助,才有学校数据中心的形成,通过不同的数据模型将学生遗留的问题进行不同种类的划分,有利于进一步观察学生中体质减弱的学生的主要动态[5]。而学校不断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学校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比如在班级内部进行学生的体质健康信息采集,有利于学生引起重视,明确自身身体素质,通过对比专家模型图,使学生不断珍爱自身身体。
2大数据环境下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2.1开发模式
新处理模式对学生健康测量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一般来说,C/S与B/S混合的开发,有利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管理系统的形成。就现在而言,这是符合时代的最好方法,通过结构的不同实现结构间的取长补短,利用计算机来管理,有利于将高校数字化中央数据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和其他系统更好的结合[6]。C/S模式在系统内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的数量随着管理权限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差别;B/S模式在系统外部中作用效果十分显著[7],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学生与管理部门之间融洽的关系。系统结构拓扑图如图1所示。图1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拓扑图内部网(C/S模式)是系统管理者办公中不可缺少的环节[8],通过与数据库的交互达到持久化的数据,以满足实际需要,系统设置和管理都依赖于内部网模式,(B/S)模式属于外部网模式,学生在对自身成绩进行查询的过程中,外部网模式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9],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查询与浏览。除此之外,虽然在校园网的帮助下,系统模式才得以形成。然而,在进行管理查询的过程中,校园网外的VPN虚拟专用网支撑平台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用户的信息认证、加密、安全等问题都离不开VPN网络系统的全面支持[10]。
2.2功能模块
(1)系统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行离不开系统管理的控制,在系统管理中,一共有用户、新学年管理、系统设置和密码修改等四个基本的目录管理类别[11]。不同的管理类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用户管理主要是对用户的添加、修改或删除进行管理,除此之外,用户权限的划分也离不开用户管理的功劳;新学年设置功能必须进一步管理其数据,在数据中实施添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密码修改主要修改不同的密码以及找回密码等。(2)基础数据设置基础数据设置系统中下设具体的设置类别,其中项目、标准、评价指标及免测人员等都属于基础数据中的主要类别[12]。而这些类别又进行进一步的划分,项目设置中,类型与测试设置是其主要设置环节;标准设置中,评分标准与评价等级标准是其主要环节;评分标准离不开《标准》评分数据的标准[13];免测人员依据《标准》相关规定,格外关照由于生病或残疾导致很难进行测试的学生设置的,只要他们有医院证明,就可以通过书面申请免除测试环节。(3)查询统计系统查询统计系统是对不同统计数据的查询进行设计的,在这里面学生成绩查询、统计以及学生毕业成绩统计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14]。学生成绩查询和其信息查询直接挂钩,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进行不同阶段的查询;而学生成绩统计栏对学生各方面情况都进行了集中的统计;毕业成绩则是针对学生体测的相关情况进行一个综合整理。(4)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中将大学公共体育课、上课教师、班级管理和学生选课及选课信息等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导入与设置,在系统中独具一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教务部门离不开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师的集中管理[15],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施自身教务系统选课的功能。一般来说,教务处管理全部课程,无论是公选课还是系统选课都离不开教务管理系统。(5)移动终端数据管理通过进一步了解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突出特点,现在公共体育课地点和教学时间的多样化成为系统移动终端手持机在进行数据录入时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该模块中下属的“考勤记录”“测试记录”“测试项目”等功能是最基本的测试功能[16]。学生刷卡后教师和测试人员就能保存相关测试记录。一旦测试结束,系统管理员统一收取手持机导入数据并保存,这有利于正确率的提高。手持机(移动终端)里面有学生全部的数据信息,作为一个微型移动储存器来说意义重大。(6)生成上报文件《标准》明确要求,各学校必须在每学年上传自身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因此系统管理员必须根据数据库中的分类,找出符合要求的身份证号码、学籍等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表格软件形成规定的数据格式,最后上传国家体质健康中心完成自身的上传上报工作。
2.3查询功能
对学生测试情况的了解离不开对其体质健康测试信息的反馈和把握,这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制定相关的体育锻炼课程,符合学生的个人体质。在本系统中,C/S和校园网B/S的互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账号、密码查询体质健康测试信息等基础功能[17],与此同时,随着体质健康测试留言板的开通,学生和学校的互动性大大加强,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此之外,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访问和校内网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查询功能的进一步加强。
3结语
随着数据的不断优化升级,大数据时代到来已成现实,于是诸多有利的实验接踵而至,在本文中,深入探讨分析了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在进行整理和搜集中的重要作用,于是适用于大学生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从而有利于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管理保驾护航,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健康档案全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平,李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5):128-130.
[2]沈旦.学生健康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3]屠菁,韩启红.基于SOA架构的移动项目管理平台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2):7227-7229.
[4]袁冲.刍议学生体质健康的大数据支撑[J].运动,2015,(4):120+71.
[5]潘凌云,王健,樊莲香.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思考:问题与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1):18-22+28.
[6]石晓峰,王飞,赵阳.SOM和PCA对体质健康数据的模式识别及可视化分析———以学生体质地域特征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4):282-287+30.
[7]李维.依托高校资源构建体质健康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可行性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7.
[8]贾建辉,孙洲,刘梅.现阶段建设我国村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与现实基础[J].运动,2013,(17):11-12.
[9]余姜德,梁本来.适应云计算时代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J].新课程(下),2014,(10):190-191.
[10]陈培友,孙庆祝.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J].体育学刊,2014,(2):34-39.
[11]宋学岷,赫秋菊,张绍礼.健康促进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137-138.
[12]霍兴彦,林元华.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组织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32-36.
[13]姜卫芬,金宗强,于楠,等.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闭环机制设计及质量控制方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262-267.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6
1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奥运争光计划基本完成。北京奥运后,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也借着奥运之东风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要想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于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因为社会体育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调查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疾病状况,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背景和原因,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就难以有的放矢。[8]在预防为主观念上建立起来的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在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体育运动正是属于“一级预防”。[9]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不合理和不正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10]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体育锻炼和预防医学的根本宗旨都是预防疾病,提高大众抵抗疾病的身体素质。那么,两者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都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可见,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医体结合”的健康中心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所以在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