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创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1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在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其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地提升我国文化消费水平,使其能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创意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介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众传媒时代与文化创意的概述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处于大众以及职业传播者之间的一种媒介体就是所谓的大众传媒,包括对信息进行复制和传递的广播节目、影视节目、出版物、团体和组织等。一般来说,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杂志以及报纸等,而且这些传播媒体具有较大的影响、较广的范围及较快的速度等特点。
创意人通过对自身天赋、技能以及智慧的利用,并且对高科技进行积极地借助,创造兵提升文化资源,从而最终生产出的产品就是所谓的文化创意。必须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够进行文化创意活动,然而创意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传统的文化,其必须要通过对人的想象力和灵感的借助,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利用,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立足于产业领域方面来讲,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立足于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从而最终将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出来的这样一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中被认为必须要囊括智能产权、文化服务以及文化产品这三项主要的内容[1]。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广播、杂志、报纸、电视等各个媒体在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积极的开展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合作,从而能够保证实现共赢的目的,总之,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和大众传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融合互动的关系。文化产品的灵魂就是创意,如果一种文化产品没有创意,其就不具备生命力。与新经济产品相同的是,很多文化创意产品都具有较低的传播成本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等特点。所以大众传媒必须要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地利用丰富的传播手段从而能够将更多的受众吸引过来。然而在传播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够真正的使广大受众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作为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播的媒介,大众媒介必须要立足于宣传细节以及创意多元化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
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创意的影响。从大众传媒的层面来说,不能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进行创意,必须要真正的在实践中对创意进行利用。现在创意在大众传媒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首先是创新传播技术,也就是通过对现代传媒技术的充分利用从而能够将更多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其次是创新传播内容。大众传媒通过对具有较强创新性文化产品进行积极的传递,就可以将很多受众吸引过来,同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这样就能够实现采用吸附力经济的方式来取代注意力经济;再次是积极地整合大众传媒的内部资源。大众传媒通过对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积极整合,将信息资源的协同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保证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最后,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制度,从而使自身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2]。
三、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创意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对符号性信息和商品的消费就是所谓的文化消费,其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名胜古迹、自然山水、体育赛事、文艺传播、电视、电影、音乐唱片等。上述的这些都属于理性认知以及情感的符号性载体。人们利用这种消费就能够使自身的知识水准、认知能力以及情感体验 等得到充分的满足[3]。
各种新的媒介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开始迅速的对接各种文化艺术,因此也使得大众文化也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受众范围,精英文化的话语权已经出现了逐渐被消解的趋势,这样就将一定的群众基础提供给了大众文化的精神消费。由于大众文化教育的商业特征,因此其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现在文化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文化的消费逐渐取代的愉悦式的消费, 现在人类除了对工业产品附加愉悦功能的追求之外,同时还通过消费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行积极的追求. 比如人们对瑞士表的佩戴,其除了属于一种商品的消费之外,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和品位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人们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开始对在维系社会中媒介发挥出的作用具有越来越多的认识,人们往往通过消费文化符号的方式对归属感进行寻求,而且文化创意在大众传媒时代下的特点适应了现代文化消费的趋势,一些非常具有创意的产品将更多的眼球吸引了过来,因此其在文化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在受众追求的一个新目标就是创意和差异化的消费,比如最近几年上海的创意产业就出现了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其通过大力开展国际设计展、艺术节、音乐节、世界级电影节,因此其现在的创意产业已经颇具规模,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创意设计集聚效应。
四、结语
大众传播媒介在大众传媒时代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媒介利润的最大化在社会效益目标的约束下是其经营的主要目标,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创意已经被大众媒介经营的范畴全面的囊括,而且已经成为大众媒介获取利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而文化创意也会对文化消费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雅,傅琳晶.大数据时代的营销革命――一场席卷全球的商业变革[J]. 中国商贸. 2013(35)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秦腔;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43-01
秦腔是我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在我国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存留下来,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得到关注,秦腔文化创新得以推行,从而促使这一传统戏剧呈现出新的戏剧形态。
一、秦腔文化发展存在的弊端
秦腔,又被称之为乱弹,主要起源于西秦腔,广泛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陕西特色。在鼎盛时期,秦腔曾经享誉中外。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于秦腔的认知及喜爱不断递减,基于现状分析,秦腔在当前社会难以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冲击。现如今人们的娱乐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充满着现代元素,继而导致秦腔这一艺术形式逐u淡出大众的视线,无法再创当年的辉煌;第二,表现形式受到局限。现阶段娱乐形式多样化,而秦腔表现形式单一禁锢了其发展道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除此之外,秦腔剧目还需要创新,不能只停留在以往的单一化内容,在语言及形式上还需不断创新;第三,发展空间制约。秦腔发源于西北地区,但也只流行于西北地区,这是其发展的局限因素,无法将这种艺术推向更高的舞台,而且编剧人才的缺失导致剧目无法得以创新。
二、秦腔戏剧改革创新具体措施
(一)提升艺术品位。从目前情况分析,秦腔戏曲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改变自身的弊端,从内容与语言方面着手,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现状给予相对应的内容与语言创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秦腔从形成之初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表现内容及艺术呈现模式都是具有陕北特色,这是从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三秦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属于当地群众审美取向,还有价值观。如果仅仅因为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退出历史舞台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历史的丢失。因而推动秦腔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在创新上下足功夫,从时展需求层面进行艺术改革,丰富其表现形式,提升文化品位,完善其文化内涵,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现代生活。
(二)符合时代要求。秦腔戏曲改革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某种层面来说是为了更好地振兴秦腔,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顺应文化发展脉络,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演员表演:戏曲的精髓在于表演,这对于演员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借以吸引观众引起共鸣,特别是在舞蹈语言及动作方面寻求创新,不能延续以往旧的表演模式。现代表演对演员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应该以贴近生活的表演方式,并且在表演内容上不断丰富,有效提炼生活中的动作,或是语言,然后对其进行揣摩,从而吸引现代观众的目光,促使秦腔艺术发扬光大;第二,剧本剧目改革:以往的剧本剧目逐渐显现出弊端,与现代思想审美或是鉴赏都存在极大的出入,很多经典的剧目难以传承,因而需要对秦腔剧本剧目进行改革,在内容上不断完善,积极寻求新的戏曲资源,让剧本编排更贴近现代生活,剧情及思维设计方面蕴含现代元素,从而让秦腔戏曲艺术呈现出新的时代特色。
(三)不断创新戏剧呈现形式。秦腔戏曲表演形式比较单一,如果不能在这一方面实现创新,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要彰显自己的特色,由此秦腔艺术需要在表演方面获得创新,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从内容及形式方面着手,选取极具现代生活情趣的表现形式,传递现代生活元素,在表现上更清新,内容主题表达更为深刻,舞台表演增添新的元素。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戏曲活动,从而增加秦腔戏曲的知名度,让这种艺术文化形式在全国得以普及。此外,对秦腔演艺人员必须给予重视,特别是对编剧人才进行挖掘培养,只有优秀的编剧人员才能推进秦腔戏曲发扬光大,还需扩大戏曲表演空间,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促使秦腔戏剧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三、结语
总体来说,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秦腔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引起极大的重视,并且推动该艺术形式得以有效推进。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秦腔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使秦腔戏曲艺术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廖恒,邓朝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及模式创新研究[J].天府新论,2013(03).
[2]卓元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龙岩学院学报,2012(04).
[3]郑迦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6(04).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3
民族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集中了使用功能、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精神实践及传播的各种价值,而一旦成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特定审美意义的载体,便会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感召力、凝聚力的凸现而折射出特定的民族文化心态,这些非物质文化积淀是艺术创作最宝贵的财富。在大庆油田开发的几千年前,这片大湿地便生存着丹顶鹤等近百种飞禽。早期在这周围生活的先民们,大多过着渔猎生活,他们对丹顶鹤长寿、忠贞、形态、舞蹈等尤为喜爱、向往,因此,后来由于大多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都,也把对丹顶鹤图腾文化传入华夏大地,有了“松鹤延年”等以鹤为题的文化象征,北方少数民族中的蒙、朝、达、鄂的舞蹈、音乐、饰案等,丹顶鹤的形象是尤为推崇的,在大庆地的文化遗存是特别珍贵的。
非物质文化体现于艺术中,是一种声音的、肢体动态的技能,于是需要代代相传、口口相承、手手相接,如民谣、传说、歌曲、舞蹈、剪纸等等,是指各种以非物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随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生活在大庆地方的蒙、达等少数民族,在歌唱上仿生,在歌唱中有鹤鸣的痕迹,而哈库麦勒舞蹈中的仿鹤飞,呼号中的仿飞禽类鸣叫,蒙古族舞蹈中揉臂、拉背等,再有丹顶鹤图案的剪纸窗花也成为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普遍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可见非物质性文化艺术在弘扬鹤文化,光大城市主题文化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它对研究和推动浓郁的地方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艺术价值。
由于非物质性文化形态的特殊属性所决定,它还具有易滋生、易闪失或易缺失的明显特征,挖掘、搜集、整理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以文化艺术的综合理念去工作,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去探索,以对中华古老文明传承高度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才能较为完整地把文化遗存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搜集、整理、传承发展下去。所以,对非物质文化形态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应通过艺术的二度创作使其更趋于完善和成熟,更具有一定的社会传承价值。于是,如何在古老的文化积淀中不断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显得更加重要。近些年,我市高度重视鹤文化建设,把研究鹤文化、传播与传承鹤文化、提升鹤文化拓展成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并提到城市文化主题的地位。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鹤文化的建设力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大量搜集整理,深入开展鹤文化学术研究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组织挖掘丹顶鹤题材艺术创作方面成绩突出,在多项闻名国内外的重大活动中表现不凡。著名舞蹈编导王举创作的大型舞剧《鹤鸣湖》就是以湿地生态保护,以丹顶鹤为主体形象的一部艺术力作。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4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 创作 传播 苏北大鼓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49-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它蕴藏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现代科技文明、欧美思想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濒危状况。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很多文化形式、传统工艺不能及时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进入数字时代,利用高清数字影像直接记录和再现,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通过影像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播,将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在江苏省第4届“阳光校园”优秀微电影作品大赛中,中国摄像协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考评员、中国高教学会会员、艺术与传媒学院刘峰老师,负责指导拍摄创作的电视纪录片《熊仔成长记》《时光记》《苏北大鼓》分别获得全省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而《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以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崇光先生弘扬“非遗”项目“苏北大鼓”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该片纪述了江苏省“苏北大鼓”第八代代表性传人、宿迁市曲艺队队长牛崇光,以锲而不舍精神发扬、传承苏北大鼓的纪实。被苏、鲁、豫、皖观众誉为大鼓状元、鼓坛泰斗的牛崇光,在这部纪录片中,以唱腔优雅,悬念强、说白利索、精湛表演、唱篇锦绣、故事情节生动、唱腔形象稳重等特点,展现了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
1.1 精心选择“非遗”拍摄题材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所谓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诸如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题材的审美价值蕴含量、对受众的吸引力等等。”[1]
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通过对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的纪述,向世人展示苏北大鼓的魅力,从而赋予这部纪录片以史料价值。为此,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先期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介,对“苏北大鼓”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随后深入拜访牛崇光先生,几经交流,最后拟定好采访拍摄提纲。
1.2 做好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
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中,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多次深入牛崇光先生的家中。为真实展示苏北大鼓唱腔、技法,认真做好他在悬念、说白、表演、唱篇等方面进行声音、图像的现场演绎场景。从而以音像形式清晰完整且形象直观地呈现苏北大鼓的现状,从而激发人们对于“苏北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使得这项“非遗”项目得到很好的传承。
1.3 真实客观进行相关影像叙事
在《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着力进行真实的影像叙事,每一部分的纪述都体现出“真人、真事、真情”的叙事原则。为此,在现场拍摄中,非常重视画面、声音以及声效的同步性进行真实客观叙事,力求展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苏北大鼓”第8代传承人的真实形象。通过充分利用电视纪录片的光影手段,记录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独特的文化技艺,还原“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着力传播“苏北大鼓” 这一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该片中,既充分发挥了电视生动、声画形象的优势,又精辟概括和客观记录了“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文化艺术价值、传承技艺等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这一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为之留下了珍贵鲜活的历史影像。
2 通过相应技法增强影像魅力
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同期声采集、蒙太奇剪辑手法运用等,增强了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效地增强了影像的艺术魅力。
2.1 充分运用同期声增强现场感
同期声的采集是《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它采集到了“苏北大鼓”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与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此外,现场的环境音引起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整个画面影像内容,使得传承人牛崇光更加鲜活、形象,富有立体感,真实地把牛崇光先生洪亮圆润的唱腔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人们感受到苏北大鼓传承人技艺之纯熟深厚,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苏北大鼓的无穷魅力。
2.2 合理化运用解说词辅助叙事
“解说词是纪录片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延续或生活画卷的展开,自然而然地感受其观点,而不是通过解说告诉广大观众”[2]。合理化地运用好解说词,不仅能对纪录片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还能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领起影片或归纳影片作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中对于苏北大鼓历史的解说,对于其现状和传承的解说,以及对牛崇光先生的背景介绍,都有利于观众对整个这部纪录片的理解。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基本不用,而是要适度。对于《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难以理解的片段,通过解说词形式进行了相关阐释,比如在介绍传承人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时,对苏北大鼓的构造、用法、苏北大鼓的唱腔特点等给予了相应的解释说明,便于让观众有个深刻理解和认识。而对于牛崇光先生在周末书场上的表演片段,则没有使用解说词,而是以“留白”的方式,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使得观众内心被震撼的同时,引发对“苏北大鼓”现状及未来传承的深切担忧。总之。解说词的合理运用,使得这部纪录片各个片段之间衔接更加自然合理,更具系统性,增强了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录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3 以蒙太奇手法突出深化主题
前苏联纪录片大师狄加・维尔托夫曾经关于纪录片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纪录片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3] 《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通过对镜头的组合与拼接手段,更加鲜明地突出纪录片的主题,从而让观众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以此来实现“有意义的震撼”。
为此,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明了地认识唱书技法,我们在后期制作时,对采访到的相关素材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在剪辑中进行合理地组接,使得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主次鲜明而又富有节奏感,形象地诠释了苏北大鼓“板、鼓、唱”相结合的特性。体现了唱“苏北大鼓”,必须先练打板,再练打鼓,最后才学唱腔的“三眼对”学习过程。
此外,在《苏北大鼓》中,还通过镜头的组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以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在书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苏北大鼓的听众,这些听众大多是中老年人,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十分专注,有的甚至学起牛崇光先生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唱起来。观众的神情与牛崇光先生的神情相呼应,表现了苏北大鼓极强的吸引人与感染力。但是这些清一色的中老年观众,又不免让人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日渐式微,以及它的传承现状让人陷入深思,从而使得广大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对于苏北大鼓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价值。
2.4 围绕主题思想展开情节叙事
作为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首先要有一个核心思想,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都应该围绕这一核心思想予以展开。同时要分清主次,使得整个纪录片显得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也利于观众更好地把握整个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然要体现人文关怀,如,《舌尖上的中国》则最为典型,它展现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现的是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舌尖上的中国》把观众的视线拉回到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揭示人们内心深处最喜爱、最渴望的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民族的味道、传统的味道。而我们所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则向观众展示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它与现如今年轻人所追崇的流行乐、摇滚乐等大不相同,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从而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刻思考。通过围绕主旨思想展开情节叙事手段,使得这部纪录片在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
3.1 通过文化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意义上就是为了使它得以传播,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心授及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模式,后来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而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媒介则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方式便是纪录片。我们通过电视纪录片传播等手段,来实现对“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3.2 通过媒介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从而丰富当今文化的形式和内涵。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为有效实现传承,当前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介进行宣传相关纪录片,比如:在各级电视台设置纪录片频道或栏目,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实现有效传承。同时要吸引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投资并拍摄出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比如:某企业中的某一产品形象与当地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吻合,则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来宣传某一产品的文化意蕴,以此丰富该产品的形象,从而提高了企业形象,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而间接起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3.3 利用多种平台实现有效传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宣传,要重视手机和互联网这两大投放平台;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官方网站平台上,播放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提高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公交车载电视和广场大屏上进行投放,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4 结语
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为旨归,细腻把握这种情感,正是纪录片佳作的立身之所。他还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通过《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也深刻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之深厚,从而激励我们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与传承,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1.
[2] 金延莉.如何创作纪录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281.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偏好;消费行为
在当前博物馆发展的新形势下,博物馆与文化产业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将成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助推力。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基于此考虑,本研究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案例,透过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认知与偏好观察、思考当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经营现状。同时,亦尝试为博物馆依据消费者偏好对现有产品进行调整与开发,进而推动博物馆与文化产业有效结合提供数据支持。
一、研究路径:认知、偏好与消费行为
消费者决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经济学视角下的早期消费研究中集中探讨购买行为,并一度视消费的主体――消费者为“经济人”,即消费决策是购买者理性选择后的结果,消费者在偏好、产品及其价格等既定前提下,根据收入决定所需购买的商品并实现效用最大化。自20世纪50年代,学者在不满足于“效用理论”在解释复杂消费行为存在的局限性的同时,也致力于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一方面认为消费行为不仅限于购买行为及购后反应,也是个体或集体性选择、购买、使用或处理产品、服务、理念或体验以满足需求和欲望。另一方面,指出消费者受环境影响(文化、社会阶层、家庭和境遇);个体差异及影响力(消费者资源、动机和参与度、知识、态度与个性、价值和生活方式);心理学(资讯处理、态度和行为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且是具有差异性的消费主体。可见消费是一系列复杂行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亦十分多元。
1969年,霍华德与谢思在消费者决策模式基础上提出“购买者行为理论”,强调将影响消费者抉择的社会、心理和行销要素相整合。该模式从投入因素(如产品的质量、价格、特征、家庭、社会阶层等)、外在因素(文化、个性、阶层等)、内在因素(动机、需求、预期等)以及产出因素(认识反应、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四个变量考察消费者行为。恩格尔等学者则提出“消费者决策模式”,认为消费行为是由资讯投入、资讯处理、决策过程、决策变量四个过程,以及需求认知、资讯搜寻、方案评估、购买与购后结果五个阶段构成的行为过程。两种模式均强调资讯获取与处理在消费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关注环境、心理和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在消费行为中,偏好是消费者感知商品或服务,建立并维系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体现,并且是探究需求与供应之间内在关联的重要途径。偏好是消费者心中对于产品的主观判断,消费者依据产品自身特色,使用经验以及外界刺激形成自我回馈经验并形成一套价值判断体系。米瑞拉-克里斯蒂娜认为偏好表达了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或交易形式的情感契合度,它能够被商品的物质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包装等;商品的附属要素,如标签、名称、使用说明等;以及能够拥有及使用特定商品的相关规定所激发。消费者偏好评估多被用于产品开发与调整,检验产品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利益规模的评估。基于此,本文从消费者偏好角度对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建立认知、偏好与消费行为的内在关联。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论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其中,通过非参与观察与文献研究了解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店内部产品结构与经营现状,参观者在商店内部停留时间。围绕博物馆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认知、消费体验等信息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同时对该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人员及主管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对部分参观者就购买动机、产品认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金沙遗址博物馆建立之初便设有纪念品商店,位于博物馆负一层,装修风格秉承博物馆的古蜀文化之风。该博物馆文创产品均由金沙遗址博物馆纪念品公司设计、生产,迄今已自主开发160余种,联合开发2000余种工艺品。产品设计与开发均围绕古蜀文化从馆藏文物中提取设计元素,例如太阳神鸟系列产品(包括首饰、茶具、摆饰、家装饰品等)、漆器、金沙乌木、古蜀陶器、大金面具摆件、金沙小夜灯、铜小立人系列饰品和海贝系列饰品等。其中,金沙小夜灯、铜立小人系列设计元素提取自金沙遗址出土的铜人形器、四节玉琮、铜牛首、石虎、喇叭形金器、铜鸟等图案。
基于研究动机与理论框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在预调查后对调查问卷进行调整与完善,分别从人口统计、认知偏好、行为意向进行问题设计,并回归分析以检视各变量的预测解释度。此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500份,其中484份为有效问卷。分别在博物馆售票口、展厅及商店内部随机选取样本,其中男性228例,占比47.1%;女性256例,占比52.9%,样本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其中本市居民148例,占比30.6%;外地游客336例,占比69.4%,可见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群体以外地游客为主。然而,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情况不甚理想,光顾博物馆商店的游客以团队旅游者居多,且在商店内部停留时间有限。据调查问卷统计,没有购买过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游客达394例,占比81.4%,游客在商店内部停留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累计百分比达到了89.7%。在对博物馆纪念品喜欢程度的测量中,表示一般的游客达301例,占比为62.2%。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6
关键词:遗产;民族文化;创新创业人才;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2001年,日本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以及各种文化振兴政策。今年2月,日本又出台了面向今后5年的“第二次基本方针”,方针揭示了现今文化艺术振兴的意义,即文化力是国家之力,文化艺术和经济紧密相连,明确指出了“文化艺术立国”的目标,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说:“面向21世纪,文化艺术非常重要,失去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目的。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199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法》,2001年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政府还设立“阿里郎奖”,嘉奖、鼓励那些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不但迫在眉睫,更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现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如何借助市场经营文化产业项目与公益性文化艺术事业,又不能完全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发展,而缺乏专门艺术人才是关键问题。。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如何完善,还存在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四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如何采取的针对性的研究。五是相关部门之间如何协调,行业组织和文化管理部门如何有效的合作,以形成合力,建立起政策规划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六是所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过多,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市场竞争能力减弱。可以看出,艺术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在高校中认知传统文化,创造创新型富有时代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模式也是迫在眉睫。
任何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但相对而言,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态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在民众的真实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因此,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冲击,对这种文化的保护,实际就是对一个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抵制强势文化的侵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为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保持高度的文化主体性,是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在某种意义上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我们才能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责任心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工作,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