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途径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的健康飞速发展中承担后勤保障的作用。它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科研活动、交流和管理的记录,是体现一个学校教学和办学水平的标志。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成为众多高校普遍关注的课题[。
1 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档案管理的程序比较复杂,由于管理结构和管理层次的滞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仍是目前主要的管理方法,严重制约了科学化档案管理的发展水平。
1.1 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当今高校的档案管理,主要还是传统的手段和模式。无论是材质分析、档案管理环境和档案保管方法上都没有创新。他们大多认为档案管理是一件机密的事情,所以把档案束之高阁,放在极为隐蔽的地方,这就造成了档案借阅的不方便,查阅困难。还有就是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服务者,档案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无法充分自主地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2 服务模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馆藏结构导致了服务模式较为单一,没有跟随时代的脚步发簪。档案管理的工作并非只有传统的文书整理、收纳,还应该加强信息化的管理[3]。还有就是很多档案管理都是封闭性的,这就导致了只有学校需要的时候才会打开馆藏,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服务职能,就连平素师生的需求都无法满足,大大流失了档案管理的服务职能。
1.3 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管理手段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手工整理,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还不健全,管理机制较为落后,无法利用计算机进行馆藏资料的有效整理。虽然很多高校将计算机档案管理列入日程,但是目前来看执行的效果一般,大多流于形式。
1.4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档案管理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虽然高校已经开始为档案管理配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是由于传统服务模式的影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无法认识到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大多都是被动提供服务。很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不够,大多都为年龄偏大的职工,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熟练程度还是很低的。对档案资源也不甚了解,无法主动提供服务,再加上很多高校都没有把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所以就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
2 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途径
信息时代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对于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优化当前档案管理模式,提高科学化水平,是关乎高校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2.1 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正确的观念是档案管理科学化进程的第一步,只有学校领导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对学校的影响,将其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纳入学校长期的发展计划中,以《档案法》为依据,让师生养成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科研中进行档案管理的意识,全面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为科学化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小组,一般由校长等学校的领导来直接负责,各部门的负责人也要参与其中,通过专门的管理小组来实现档案管理中各项事务的有序进行,比如经费、管理手段和管理设备采购等问题的决策。构建一个全新的档案管理环境,摒弃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与时俱进,科学化管理档案。
2.2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一个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是能否顺利完成档案管理的关键因素,完善的工作机制可以保证档案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同时也需要全体师生和学校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建立基本的档案管理制度,通过考核来完善,并付诸实践;其次是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每一个部门的考核中,对于具体的部门是否完成了工作进行严格考察,并关联到每一个人的年终考评和晋升考评,提高人们科学化管理档案的意识,实现档案管理的全方位和高质量开展;最后是要对高校中具体部门的档案管理提出一个具体的明细要求,建立责任制,实现档案管理的有据可考,立卷严格,立案保护,不断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2.3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只好的人才队伍是做好档案管理的核心。随着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支持。在信息化时代,要不断完善人员配置和素质提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认识到档案管理师一项服务工作,要主动提供服务,而不能一味的做被动服务索求者。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现代管理方法,比如配备索引工具、建立数据库、加强个人档案管理等来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3 结论
档案管理在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认识到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重视程度,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以及服务意识来加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与时俱进,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久龙.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4):197-197.
[2] 郭淑霞.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0
[3] 李娟.更新档案管理理念 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107-107.
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健康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89-01
健康档案是指与个体健康有关的更广义的信息资料,它涵盖了居民基础健康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信息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通过建立、管理和利用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掌握辖区内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变化趋势,能够进行高危人群筛选,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和健康康复等服务,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因此,卫生主管部门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达标验收中,对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很高。如建档率>90%,对育龄妇女、儿童、65岁以上的老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等进行系统化档案管理。现结合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情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发现,有些居民健康档案的数量虽然按期完成,但不能保证质量;部分档案仅局限于记录社区居民与健康相关的基础数据。这些档案无法与居民个人、家庭成员健康变化相联系。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缺乏指导意义;也有的符合要求的健康档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连续利用而成了“死”档案。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1.1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投人不足,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要把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引入政府工作目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要调整卫生经费的支出结构,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安排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这些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如政府投入少,使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靠自己的创收来获得经费补助;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政府投入,完全靠自收自支,驱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营利性方向发展,无法抽出人力、物力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服务质量的提高及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1.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观念陈旧。社区医护人员对健康档案的重视不够,现在社区中的医护人员大多以前从事过临床工作,他们的思想仍停留在门诊或常规慢性病患者的访视上,并没有将健康档案当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备工具。由于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和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偏见,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自信心;不少人认为从事全科医学低人一等,服务工作中缺乏积极性,这些医务人员对健康档案的利用、回访和更新,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影响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质量。导致花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的健康档案,由于得不到定时更新,成为了“死档”。
1.3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制约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效率。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主体是社区医护人员,如果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低,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指导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往往导致居民对社区服务人员排斥的现象。杨瑶等170名大于18岁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进行健康管理的医务人员学历和技术职务较低,73.5%的居民不接受社区医师,60.6%的居民首选就诊于三级综合医院.仅有35.3%的居民就诊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可见,没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社区卫生服务将寸步难行。因此,必须进行全科医学培训,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能力得到全面升华。
1.4社区居民身份复杂,居所易变。社区居民在年龄、民族、性别、知识层面、等方面差异较大。老年人语言表达、听力、视力有所减退,不同的民族语言都影响居民与社区服务人员的交流;女同志对社区诊疗技术有偏见,只信任大医院;一些重点疾病患者,隐瞒病史难以沟通;低层次居民对建档作用不理解,高层次居民大多有公费医疗认为没必要在社区建档。而且辖区内人员流动性较大,存在人户分离和租住户问题,如年轻父母为让子女上好学校,跨区落户,人户分离;有的居民建档后又另租他处居住,造成档案的漏建和重建。最后居民担心某些个人信息外泄,大多采取回避的方法,或者是避重就轻,隐瞒病史,使得居民健康档案的推行严重受阻。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投人,完善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将难以长期开展下去[3]。社区卫生服务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发展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4]。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投入,增加社区居民预防保健经费,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提供经济保障:必须完善补偿机制,实行居民健康档案有偿管理,从而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保质保量的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①鼓励、支持社区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全科医学培训,转变医护人员的观念。②利用医疗系统优势组织社区医护人员轮流到急症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外科皮肤科、小儿科、心电图室等部门进修学习;③组织有关专家轮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指导,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力,为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传帮带。
2.3完善健全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可制定一系列有关健康档案的法律法规,完善档案收集整理、资料归档、保密、统计、借阅登记、鉴定销毁和开发利用等管理制度。确保在不泄漏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隐私的前提下,对健康档案进行有效、动态和科学的管理;积极将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应用于居民健康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做到居民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适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居民能够随时随地掌握自己最新的健康状况。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
2.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和建档意识。充分发挥广电、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结合全国高血压日、世界肝炎日、预防接种宣传周、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要通过媒体、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宣传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了解、认识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认识程度,从而更好地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
[2]沈培林.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J].社区医学,2011,20(11):20-22
[3]程建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0(24):18-20
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范文3
一、提高各级领导对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重视
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是档案利用者,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即是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档案要求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在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普遍的偏见,认为其是“形式工作”“机械劳动”,甚至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称之为“半退休式工作人员”。总之,目前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同样如此。因此,应当提高各级领导对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妇幼保健与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主要工作议事日程中去,在年度经费预算上,给予此工作足够的经费支持,将档案管理工作放到各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年终考核中去。
二、 明确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其最基本的职业责任是保证档案管理的及时性、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同时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对于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保证所管理的妇幼保健与计生档案的完整性――不被损坏,做到所管理档案的安全性――不丢失,同时还应担保证所管理档案的有序性――规律摆放,不凌乱。
三、加强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是保证工作保质保量有序完成的关键。对于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前提之一。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其管理的对象是数量庞大、凌乱、毫无规律的纸质材料,档案管理工作更是一项琐碎杂乱、大量消耗体力、脑力的工作,如果没有成熟的规则制度对工作内容及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约束,就会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杂乱无章。所以各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应当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自身的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同时,上级领导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中心的指导与监督,使得档案管理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化、细心化、标准化和规划化。
四、加强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与考核
虽然目前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人依然是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加强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一方面必须吸纳一批对档案管理具有创新思想、技术熟练、专业技能高的专业人士进入妇幼保健与计生档案的管理的工作岗位上;另一方面,应对现有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余培训,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建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改善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懒散、消极的工作态度。
五、 树立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法制意识
档案是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钥匙,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档案把往复不断的现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使瞬间变成永恒,成为人们进行反复观察和研究历史现象、准确寻找事物发展规律的可靠依据。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抽档、修改档案甚至故意损坏档案的行为是违反相关法律的。所以,对于妇幼保健与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档案管理的法制意识,提高其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范文4
健康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是现代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纵观健康管理学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史,主要有以下特点:
1.1学科发展性健康管理学的学科内涵、理论基础、方法路径、标准规范、法规制度、人才建设等体系建设尚不够健全,有待不断发展创新、丰富完善。
1.2技术集成性该学科优势在于多学科融合与集成创新,其技术发展必须在吸收、借鉴相关学科内容方法的基础上,集成创新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技术。
1.3需求多元性健康管理对象是不同职业、团队、阶层、年龄、健康状况的社会人群,其健康管理标准、要求、重点都不尽相同。为了满足多元化要求必须突出个体化、个性化服务。
1.4服务持续性根据“健康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的整体健康管理观,健康管理是循环往返、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服务必须持之以恒,延续于服务对象的整个生命过程。
1.5信息主导性“零级预防”是指导健康管理的重要理念,需要将健康体检结果与遗传因素、生作者单位:310007浙江杭州,杭州疗养院,
2.健康管理专科
中心活动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状况、心理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健康风险与健康问题,提出干预方案,并多重分析对比。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必须加强配套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海量健康数据云储存、云计算。2健康管理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实践在深入分析上述健康管理学科特点基础上,我们将护理服务有机地嵌入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串接并整体重构。
2.1服务架构系统化
依据“功能独立、过程牵引、协同高效”的原则,依照健康管理6大功能区,配置市场维护部、客户服务部、体检运营部、评估干预部、技术研发部、质量控制部等护理服务组织架构,增设前台业务指导接待员、健康管理师、客户经理、专职导检员、信息维护员、质控员等岗位,重组健康管理护理服务组织体系。
2.2服务布局人性化
利用视觉色彩系统和绿色盆栽,设置军人专享区、女宾区、内镜区、血管检测区等人性化功能区域,分别建立健康管理宣传栏和特色项目介绍的宣教橱窗,统一制作各类检查注意事项和爱心贴士等温馨提示。在各区设置定点工作人员,开展健康关怀服务,如无障碍(绿色)通道、健康讲堂与咨询、茶艺表演、高龄专职引导,健康指导手册发放及轮椅、女性专用品、便民箱、糖果等应急物品配备。
2.3服务流程规范化
在3C模式[顾客(custom—el")、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的影响下,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模式成为健康管理关注的焦点,因而流程式管理在现代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不同岗位和不同专业间贯通衔接的方式,做到点面结合,逐项完善院级、部门级、部门内的三级流程重建,设计各类服务的新的实用表单,以“面一点一面”的循环方式在健康体检的前、中、后各环节,规范运作健康体检预约、导诊、科间协作、为兵服务、结果评估与干预、个体健康管理、咨询服务、客服呼叫等后续服务流程。实行护士长一线主管负责制,通过看、听、沟通、意见征询等多种渠道准确把握各项流程与其他专业管理的融合,解决跨科之间的矛盾,第一时间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服务流程可追溯性,达到服务流程最优化和服务效能最佳化。
2.4服务标准制度化
根据服务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客户需求,区分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需求、不同病种的特点,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界定健康体检前、中、后各环节的服务内容,制定单项与综合、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工作标准与规范、岗位说明和考评机制。完善投诉处置机制和应急预案,设立投诉部门和意见征询,建立各类服务补救预案和服务问题登记本,从人、物、设备、环境、方法等层面全面塑造具有稳定性、及时性、系统性、细节性的服务管理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
2.5服务技能专业化
健康管理学的多元性决定了护理专业发展的多元化。围绕健康管理的工作特点,努力增强从事健康管理的护理人员在评估与干预、沟通、评判性思维、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异议处理、教学和知识综合7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实施多样化学习培训途径,如国家健康管理师资质认证培训、继续教育、参加学术会议和各类培训班、参观见学等。专题进行服务礼仪、对客技巧、呼叫服务、服务流程情景模拟等内容的特别培训和跟班作业指导。在护理单元内开展角色扮演、服务性学习、小组合作3种形式的健康管理专业知识普及、业务项目实践、健康知识讲座、健康问题小组探讨等内容的护理教学工作。将健康管理学理论知识融入护理学专业建设,为护士创造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技术、参与管理和交流探讨的机会,促进健康管理学指导下服务技能专业化发展。
2.6服务支撑信息化
在实验室信息系统(U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心电系统与健康体检系统对接的基础上,我院相继建造了呼叫中心和智能排队等信息平台。数据的实时联接使护理人员能在不同位点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有效调整体检运行,实现标本留样、排队取号等项目的自助服务,达到体系运作的最佳效率与质量。同时利用开展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掌上信息应用(APP)等健康管理媒体技术和联网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24小时在线的自我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网上健康体检预约、健康信息采集、健康评估、在线报告查询、专家互动咨询、紧急医疗救助、远程健康监测等功能。
3深化健康管理护理服务模式的思考
3.1加强健康管理理论
学习与研究开展健康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将健康管理学护理服务理论研究成果融入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逐步丰富和完善健康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并有所创新。
3.2强化健康管理专业
护理人才培育健康管理学的护理工作是由多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单元组成的。服务内容多,角色转变大,能力素质要求高,工作时间场所不固定,工作形式多样化,是现代护理学的创新过程。目前由于精简整编,护理人员队伍梯次不明显,要全方位满足客户的健康服务要求,打造护理服务品牌,亟需增加护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培养力度。
3.3更新健康管理护理工作思维
由于健康管理学护理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服务理念的认识还相对滞后,个体化健康管理学护理服务经验不足,要实现由传统护理向策划、预防、体检、跟踪和调控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健康管理学护理转变,必须调整护理管理者工作思维,促进护理创新的质的突破。
3.4规划健康管理学科护理建设
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范文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患者3545例次,涉及8个社区155个行政村的群众,共计6.8万人。
方法:主要服务形式有门诊随访调查、到村户上门服务和收住传染病医院病房的患者等进行调查沟通。对所有传染病患者均实行分类建卡、统计、正规报告疫情,并与服务前后询问记录患者及家庭成员对实行社区传染病隔离治疗,居家隔离观察,住院严密隔离治疗管理的认识和态度。组织疾控中心专家先后培训传染病监测管理的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120人次。结果
社区传染病种类:社区传染病分布仍以病毒性肝炎为主[1](68.5%),其次是流行性感冒(18.7%),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前患者对传染病隔离治疗的认可率为46.5%,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后患者的认可率达85%,较前显著提高(P<0.05)。
社区传染病调查结果:结果见表1、表2。
讨论
社区传染病患者监测管理的特殊性[2]:社区中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具有活动自由,病情轻的特点,有较多与健康人群密切接触的机会。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及健康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后得到明显好转。
传染源控制及疫情报告[3]:社区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疫情报告,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更应严格控制[4],难以隔离治疗的病种,及时转送县传染病医院诊治,以防扩散蔓延。
消毒隔离:首先做好环境消毒及患者隔离。根据传染病类型,认真执行各病项隔离措施。所有污染物品均作消毒处理。
健康教育;做好与社区患者、居民的感情沟通和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宣传疾病预防措施和保健康复知识。增强社区群众对传染病隔离治疗等服务措施的认知。通过宣教沟通,使原来对传染病防治、隔离消毒治疗不理解的患者与群众改变了思想认识,从而使认可率上升到85%以上。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坚持科学治疗,不要盲目用药,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尹爱红,何申芳,徐佳春,等.山东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考核的初步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3,9(3):145-146.
2 王勇,石唤银,文琴音.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医学创新研究,2006,3(8):124.
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范文6
现代人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竞争和挑战,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断在衰弱、老化,甚至病变。目前,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各种“文明病”、“富贵病”发病率连年上升,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个巨大人群将对健康管理产生迫切需求。
过去50年,中国在城市实行职工公费医疗制度,而在广大农村人口不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福利。所以,国民所享有的医疗保健服务也是低水平的。随着我国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和家庭的健康问题。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我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除了以健康的四大基石(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来保护健康外,维护健康还有三个要素:足够的健康意识、医疗资源的充分保证、专业的健康管理。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医疗市场的需求远远大于医疗资源的供给,很难达到人人享有优质医疗保健的服务。参加专业的健康管理,可长期(终生)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判断您的疾病指向,保证您的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在最早诞生健康管理的美国,健康管理发展日益迅速。目前,有7700万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健康管理计划的享用者。
健康管理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因此,美国的权威专家预言:“21世纪是健康管理的世纪!”
以美国为例,实施健康管理取得了如下好处――
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
健康管理参与者与未参与者相比,平均每年人均少支出200美元,这表明健康管理参与者总共每年节约了44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
减少了住院的时间
在住院病人中,健康管理参与者住院时间比未参与者平均减少两天,参与者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比未参与者平均少509美元。在4年的研究期内,健康管理的病人节约了146万美元的住院费用。
过程慢,但回报快
健康管理是一个慢性过程,但参与者在两年或者少于两年的时间内的投资回报为:总的医疗费用净支出平均每年减少75美元。
那么,如何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呢?
如果您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您可以在当地选择一家应用了健康评估分析技术并可以帮您管理健康的医疗专业机构来实现您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