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施工企业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一体化;管理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一、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概念

一体化管理体系,就是按照各自独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将企业的不同要求和目标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对各项管理体系全面融合、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完整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管理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协调运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依靠制度化、信息化等管理手段,实施战略管理,建立创新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背景及必要性

我企业自组建以来,企业迅速发展,施工项目覆盖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和四个国家。管理的范围和深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企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强化基础管理,注重提升管理品质,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程质量信誉评价体系等等。这些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规章制度的执行给企业管理带来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一些问题。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单纯采用一种管理模式,必然难以满足客观需求,如果企业一次次地建立独立不同的单一体系,会带来很多重复性工作,也造成资源浪费,不仅贯彻每个体系的效果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综合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每个体系所关注的对象、目标和覆盖的范围有所差异;各体系要求交叉、重叠;体系文件、内部信息不能充分共享,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要从头再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打破”,而是去“整合”。我们需要找出这些管理体系共同的基本思想和要素,围绕这些要素搭建整合的“一体化”管理大框架,即一体化管理体系。

三、一体化管理体系在施工企业中作用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够使企业管理实现规范化、系统化。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将目前正在实施和将要实施的管理要求融合为一体,将社会、业主、员工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利用某种方式融合在一起,搭建一个规范的工程施工业务管理平台,合理利用资源、贯彻简约易行,确保各项管理贴近实际,有效运行,建立自我约束、自律管理的运行机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企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作为辅助手段,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效果

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编制、识别—运行控制—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实施,完全遵循PDCA管理模式,并以文件支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的标准要求,编制了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等。 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减少部分工作量,建立一个体系,实施统一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各系统、各职能部门及各相关联工作能有序开展、衔接畅通,减少重叠、浪费资源的现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便于企业员工的培训与管理,特别是对于新接任此项工作的新员工来说,通过流程图的识别及程序文件的理顺,能够快速了解、掌握、胜任此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即便于有效开展企业内、外部审核,又给审核员各方面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流程图输出文件,可以思路清晰、井然有序的顺利开展审核工作,大大减少审核时间,但同时对审核员自身专业知识及审核全面性进行了严峻的考验。

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混凝土;生产;依据;质量管理体系

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低价格、高强度、施工简便、寿命长以及工艺成熟等特点,在新时代的建筑工程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符合市场需求,电力施工企业的混凝土单位必须树立质量意识,通过设置相关的质量管理机构,构建完整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水平。

1、电力施工企业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

根据混凝土生产的相关法规要求,混凝土的生产供应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并开展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以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2、建立和完善混凝土质量管理机构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混凝土质量管理机构是其质量管理与实践的基础和保障,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与行业特征,建立符合客观要求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机构,以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及其安全可靠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电力施工企业中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机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任务:对于行政负责部门,它是电力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材料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企业生产实践中的产品质量监管、人事以及行政方面的各事项管理;对于技术负责部门,它是混凝土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最直接责任者,主要负责电力施工企业的混凝土原材料生产技术与生产检测工作。对于财务部而言,其主要是负责企业施工所需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核算及其生产营销费用开支的审批工作;对于生产部而言,其主要是负责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加工以及各工艺的控制和设备维护养护工作;对于市场部而言,其主要负责混凝土材料的供应订单制作、混凝土材料的市场推广销售,同时还负责售后服务工作;对于技术部而言,应当加强与技术负责人之间的有机协调与配合,认真做好配合比管理、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等工作。、混凝土的质量试验检测等工作。对于人事部而言,主要负责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以及日常管理与考核等工作。以上是电力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只有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电力施工企业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电力施工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推行360度的质量管理,做到及时发现混凝土质量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能够符合市场需求。

电力施工企业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内含混凝土质量管理的详细要求的文件来体现。第一,质量手册。它是电力施工企业关于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首层文件形式,主要内容是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注意事项,其中包括混凝土供应企业的管理职责、混凝土产品与质量检测、各项资源管理以及混凝土质量改进等内容;第二,程序文件。它是当前电力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二个层次,主要内容是负责人批准及其控制。对于该程序文件而言,其主要包括混凝土材料的生产目的、时间、人员以及具体生产设备等内容,并对生产实践全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第三,作业指导书。它是电力施工企业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其包括内容有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及其运输服务,因此也是企业混凝土供应全过程的各项工作指导标准。

4、电力施工企业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文件介绍

电力施工企业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文件除包括上述的质量规范要求、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和程序文件外,还包括其他各项混凝土质量管理或检查工作的真实、客观记录。

第一,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记录与表格。在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记录与表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原材料质量保证书、进货记录、去向台帐、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监督抽检、水泥物理检验及其对比记录以及砂石含水率清单和供应商的评审记录等。

第二,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文件资料。对于混凝土配比设计而言,其常用的文件资料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抗压强度记录、年度汇编和质量统计;其次是混凝土配比设计原始记录与年度汇编;再次是混凝土材料生产配比通知单、变更表以及总表;最后是混凝土材料出厂前的检测记录、出厂证明以及供货合同等。

第三,混凝土材料在实验室设备中应用资料。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混凝土材料在实验室设备中的应用资料有如下几种,即管理手册、设备和仪器说明书、自检记录、作业指导书、应用记录表以及维修记录和计量证明等材料。

第四,混凝土生产技术文件。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混凝土生产过实践中包含着很多的相关技术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日常生产任务汇总与调度表、生产自检记录、出车检查记录、生产线检查记录、生产设备维修维护记录、材料生产中的计量抽检以及计量设备的校准记录和生产过程中所处的气候环境状况记录。

第五,混凝土材料出厂与交货信息资料管理。混凝土材料出厂之前与交货之后的相关信息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即发货与进场验收单、出厂质量保障书、施工值班记录、现场抽检记录表、与施工单沟通服务状况记录以及技术交底和质量跟踪记录德国。

5、电力施工企业混凝土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原则应用

第一,混凝土材料质量自控管理机制的应用。实践中,混凝土材料生产过程已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通过电脑管理系统可模拟生产过程,有利于生产监控操作。自动化管控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即下料时可自动补偿,及时准确地进行超差报警和操作提示;输入料量信息时,可及时了解粉料罐的库存信息;称料时,可自动调节落差与扣称。

第二,混凝土生产质量网络管理系统。混凝土生产质量网络管理系统,可确保关键性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可有效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网络管理系统有如下功能:方便财务远程授权发货、确保生产配比的科学化与标准化、及时实现调度管理以及实时监督和调整。

6、混凝土的出厂、验收及售后服务管理

(1)混凝土的出厂和质量验收管理

混凝土材料生产质量,主要取决于入模、成型以及硬化后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相关物理力学性能,因此其出厂以后的现场质管理非常重要。

(2)混凝土的售后管理

混凝土的售后管理要求做好混凝土技术服务和投诉管理工作。一是混凝土技术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书面技术交底、电话跟踪以及施工人员指导等。二是投诉管理工作,包括定期征询客户混凝土的使用意见,及时汇总客户的质量投诉电话,通过书面形式反馈回企业,要求客户投诉在24小时内得到准确答复和处理,影响重大的投诉应上报总经理进行处理。

结语:综上所述,对电力施工企业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的探讨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电力施工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所供应的混凝土质量符合市场要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平波,朱国涛.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7:58+60.

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建设;成本管理

随着建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安全与成本是相互作用的,安全管理好了,企业成本也会降低。而如果建筑企业营利能力和调控能力差、财务管理水平低、经营状况急剧恶化,也会间接导致建筑企业出现安全事故。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建立成本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与措施。

1 建筑施工企业建立成本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呈多元化趋势。而建筑企业产品具有体积大投资大、地点固定、单件性等特点,其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露天高空作业多、流动性强、人员安排复杂、生产技术多样性等特点,为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企业成本安全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通过对安全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并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

2 建筑施工企业建立成本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措施

2.1 提高安全施工的自控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工种交叉作业多、施工周期长、现场可变因素多,搞好文明施工是减少各种施工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筑施工企业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一项具体措施。安全施工时建筑建设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必须全方面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设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职工的业务素质,以及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员工违反劳动纪律和违反规章制度现象时有发生且得不到有效控制,是企业尤其是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的难点之一。很大一部分是侥幸心理与自控意识不强所致,因此针对此施工中应以严格管理,是各级组织和有关部门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应不失时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要加强职工反习惯性违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使职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违章指挥是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误操作的主要原因。并坚持“违章必究,从严治电,奖惩结合”的原则,对反违章行为以及发现异常,避免事故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对违章行为予以批评并予以罚款。

2.2 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阶段,首先要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安全员为主牵头、以各个工程处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领导班子,其中包括各工程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在各个工程处建立个人岗位责任制、奖惩办法、监察制度等,从思想上、技术上重视起来,切实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必须根据施工进度制定出安全的阶段性目标。如各种机械的安全使用性,土方开挖后运、堆放的要求,机械噪声的控制等都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二是加强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督促总承包单位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严格控制承包单位不得将主体工程进行分包。杜绝分包工程的再分包,防止无资质队伍以劳务分包的形式参与工程建设。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健全分包管理办法,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等不规范行为。

2.3 实行目标安全责任管理

目标管理是有体系地使问题明确,并做出深思和决定,它是确认问题、防止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它的最终目标是行动决定,是成果本身。而责任管理是确保目标实现的保障。为确保责任落到实处,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运转有效的责任目标履行状况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通过考核绩效,完善机制。通过奖惩,确保责任落实。无奖惩的考核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目标责任的落实也将变成空话。同时通过考核,不断消除安全保证体系中的管理缺陷,使体系得到持续改进,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考核。其次是目标设定要真实、具体,目标责任管理的首要任务便是找出组织中的明确目标。

2.4 强化安全标准化管理

安全标准化管理就是将标准化工作引入和延伸到安全工作中来,促使企业自觉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将这些内容细化,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全天候地贯彻实施,持续改进,使企业的人、机、环始终处于和谐和保持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包括安全防护措施标准化和安全宣教设施标准化两部分。其中,对用于安全防护的设施,如栏杆、盖板、水平安全绳、密目网、脚手架的搭设及脚手板的铺设,速差保护器、标准工具箱、配电箱、绝缘手套及防触电用具等,凡是需采购的物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安全防护用品质量标准进行采购;凡是需要加工的,按照“有边必有栏,有口必有盖”做法,要求统一出图,按统一的标准制作和涂色。对用于宣传教育的标准设施,如安全措施提示牌、事故警示牌、安全事故回顾长廊等,按统一的规划,大小和规格进行制作。

2.5 建立施工安全评价制度

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在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中,员工成为了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成为了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作为国有施工企业来说,体制的因素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普遍存在。这也就使得员工激励问题成为了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国有施工企业员工激励所存在的问题

1.未能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国有施工企业的薪酬管理方面,相关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领导拿年薪制,管理人员拿岗薪制,而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操作工人却拿的是计件制,且与其所创造的企业价值则没有多大的关系。一些技术工人薪资的提高则往往要依靠职位的提升,而职位的提升在国有施工企业来说却有着一系列的严格的制度。升职无望,其薪酬水平自然升不上去,这也就直接的造成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2.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

就目前国有施工企业的绩从效考核方面来说,目前我国的国有施工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一般施工企业对员工的考核主要是依靠定量考核,而没有考虑定性考核的因素。有些企业甚至都没有制定定性考核的相关制度。即使有的施工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定性考核制度,但其定性考核的结果却主要是依靠相关领导的印象和直觉。这也就使得定性考核对于员工来说并没有完全的做到公平和公正。一些员工的升迁也主要是靠领导对其的看法。这种考核手段也就使得员工对其怨声载道,进而使得员工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

3.激励方式单一,缺乏文化和精神激励

国有施工企业在对员工的管理上,一般情况下都是依靠制度来进行管理,员工和领导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往往都是通过领导下命令来进行执行,这就使得员工和领导之间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沟通的并不是特别的充分。大部分国有施工企业也缺乏一些相应的企业文化。这使得企业中员工的凝聚力不强。对于员工的激励以物质激励为主,缺乏一定的精神激励。因此也就造成了员工对于企业也缺乏一定的认同感。

二、完善国有施工企业员工激励的相关措施

1.科学设计薪资激励模式

要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就要对于目前国有施工企业所实行的领导年薪制,管理人员岗薪制和操作人员计件制进行相应的完善。所设计的薪酬管理体系应将员工的薪酬水平与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进行联系。提高员工薪酬中“活工资”的比例。使得员工的工资与对于企业产生效益进行挂钩。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应采取不同的薪酬制度,以体现出岗位的区别。进一步体现员工的薪酬与为企业所创造效益的正比性。要充分体现多贡献多收入,少贡献少收入的薪酬原则。

2.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企业应做到公平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员工的工作水平和状态。绩效考核制度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员工的考核应是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绩效考核制度,相P人员应结合员工的工作状况准确的不带个人感彩的对于员工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评价。只有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够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实行奖惩并行的激励原则

要充分地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国有施工企业应实行奖惩并行的激励原则。对于公司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因工作的失误而对于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一定损失的员工就要给予合理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谨慎和仔细,避免因为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而造成的工作失误。

4.重视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

国有施工企业在对于员工的物质方面进行激励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当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能够将员工的兴趣,爱好等充分的结合起来,进而促进企业的凝聚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优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够稳定的发展。国有施工企业也要注重这种企业精神文化,可以每年都进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员工”的评选活动。鼓励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朝优秀员工看齐,以自己获得荣誉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国有施工企业只有充分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国有施工企业在对于员工进行合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同时,还重视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以促进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宝珍.浅析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0-11.

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ISO9001:2008标准 过程增值 改进机制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中图分类号:U472.3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1.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的概述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适应国际经济技术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标准,其核心内容是"使顾客满意"和自我改进机制。如今,贯彻ISO 9000族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通行证"。目前,ISO 9001:2008已替代ISO 9001:2000年版,并开始在全世界170个国家的企业及政府部门使用。GB/T19001-2008等同采用了ISO9001:2008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为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用来证明采取该标准的组织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并且通过对标准中体系的有效应用及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条款中提出: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因此,从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体系管理的指导思想上来看,组织或企业作为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有效管理模式。

2.目前施工企业运用ISO9001标准存在的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其中许多企业从中受益匪浅,但也有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条就是许多施工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没有以系统的观念、从施工企业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质量管理体系,致使质量管理体系游离于施工企业整体管理之外,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失去了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环境。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意义重大。如今,重视施工质量体系建设,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运用好ISO9000族标准的建议

3.1管理层应该足够重视和形成意识,体现领导作用

在施工企业实施ISO9001:2008,必须得到领导层的充分支持和全面配合,不仅要看到实施ISO9001:2008之后带来的管理效用,还应该紧密结合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贯彻和应用好质量管理体系。督促和指导全员、全面参与实施ISO9001:2008,把内部的流程、工作机制等环节,调动起来,才能发挥实效、取得满意的效果。

3.2 积极建立完善的系统培训机制

质量管理体系要想在建筑施工企业切实有效的推进与实施,必须建立一支从上到下分层次并充分理解文件并对管理体系的推进实施抱有高度自觉性的体系管理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培养与组成必须依靠有效的培训机制,因此可以说建立完善系统的管理体系培训机制是有效实施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准备。就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而言,建议:要推行分层次、分岗位的培训模式,也就是说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使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具体的说有三点:(1)针对企业管理层的培训。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和实施的核心力量,管理层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企业体系管理的水平,因此对于管理层的培训要达到内部审核员的水平,培训的重点要放在对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管理上。(2)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企业中关键岗位人员是体系推进和实施的骨干力量,因此对他们的培训是系统培训工作的重点,在培训要求上只是对他们的质量意识进行强化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培养和激发其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参与和实施管理体系的能力和意识,并且具备在质量方面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来避免或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此外对关键岗位人员的体系培训还要注重其在实践中发现体系文件的不适应问题并持续改进的能力,培训重点应该围绕运行程序和作业指导文件;(3)对普通员工的培训。实践证明,企业运行中的很多质量问题的发生都是源自于普通员工的质量和环境意识不强,因此,对普通员工的培训重点要放在操作技能、操作程序以及对体系的理解和实施主动性养成等方面。

3.3重视建立和完善体系改进机制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在其标准中对以过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所为的过程方法就是以PDCA的逻辑思维对质量活动进行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善(ACTION),PDCA的科学性体现在它闭环性和循环性,而其先进性在于PDCA循环不只是对上一次循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总结基础上持续改进后的循环,最终实现过程增值的持续改进,这样次次循环,次次改进,循环无穷,改进无穷,这就是质量管理体系追求永无止境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实现产品的能力,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可以说闭环的推进正是体系实施的过程,而实施是持续改进的前提,所以要想获得体系管理良好的实施效果,就要坚持生产、工作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其主要的关注点有:(1)要收集有关信息并做到准确、及时和有效性;(2)要注重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效果分析,找准薄弱环节并跟进整改;(3)要注重每个过程中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有机结合。

3.4配套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激励方面采取措施少,人员相对不稳定,并且一直在片面的、过分的强调结果的作用,这种模式已经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极为不符,因此要想切实在建筑施工企业推进、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大环境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稳定职工队伍,注重过程增值效果。 由于奖惩结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符合标准工作环境的要求,同时奖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会对组织活动中未能完成或满足体系要求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组织或个人的体系意识教育更为明确,从而使体系的推进和实施程度及效果与个人利益实现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最终达到对各级人员主动、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目标,但这里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奖惩激励的实施要以体系运行监测和测量结果为依据,要以过程是否增值挂钩。

3.5充分利用内审的推动作用

内部审核是推进体系深入实施并持续改进和自我评价的主要方法,是按企业内审程序对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标准和法规的符合性验证。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以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开展的,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内审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开展内部审核可以判定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符合性实施,而内审的要点应该确定为:(1)要全面针对标准的所有条款开展内审;(2)要注重内部审核及评审人员的资质及条件的适应性;(3)要做好内审计划的编制及各项原始记录;(4)要坚持实事求是和数据说话,确保对体系推进程度测量的准确性;(5)要充分沟通和确认不合格性质并重点关注对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与改进措施有效性评价。

总之,眼下已经有很多施工企业建立了以ISO9001:2008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真正运行和落实体系标准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和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周亚平。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后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持和完善[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年02期

2.蔡龙宝。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施工运行,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J],2010年04期

施工企业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煤炭企业;工程管理

一、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是造成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当前不利形势下企业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在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功能完善的管理机构和执行部门,对企业内部门和人员进行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和权利,同时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每个环节工作都能在健全的体制中得以顺利实施。但目前,一些煤炭企业为节约成本而大肆缩减工程开支,尤其是安全方面的支出,未设立专门的工程管理部门,经营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无法保证经营管理的进行。

(二)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煤炭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对煤炭行业的管理也不断深化,针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了许多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行业规范。但对于部分煤炭企业来说,为追求单纯的成本控制、提高效益,对于经营管理制度敷衍应付,并未切实贯彻落实到实处的现象依旧存在。这就导致了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形式化,无法保证工程经营管理的力度。

(三)经营管理方法不科学

在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经营管理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受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模式,科学化、专业化不强。此外,由于工程人员多为临时性民工,使得工程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对工程进行统筹管理,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浪费,阻碍工程经营管理水平向最优化提升。

二、提高煤炭企业工程管理质量的对策

(一)优化企业的管理架构和决策体制

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架构和决策体制可以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对企业的运行管理进行合理的监督。煤炭企业的管理架构和决策体制要适应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企业的实际规模相适应,同时,要体现企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和协调运行,能够正确处理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关系。为此,煤炭企业要建立以责任制度为核心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企业管理标准,做好企业运营管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维护等基础性工作。

(二)提高煤炭企业工程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

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突破口。随着煤炭业的快速发展,煤炭施工企业业务迅速扩张,工作地域大大延伸,企业管理跨度也不断加大。当企业进入高效运转状态时,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领导决策缺少依据,管理效益和风险并存。这也使得分工细致、劳力密集型的煤炭施工企业对信息的依赖度愈来愈大,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产,必须加以充分利用和妥善的保护。通常,每项煤炭工程包括立项、设计、施工至维修保养等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又需要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性质的公司和机构参与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往往需经几年才能完成,参与人数众多,工序繁复,期间涉及大量的文件及图纸往来,急需协调管理。特别是大型智能煤炭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在内、外部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包括设计阶段的各种图纸、进度控制; 施工阶段的人员、物料、进度、质量和经济等数据,以及各类政府批文和法律文件等等。建设单位繁多,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管理,已成为优质完成现代化工程的关键之一。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煤炭工程施工企业势在必行的战略举措。

(三)提高审计在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传统的建设项目审计多为事后审计,虽然可以起到查错纠弊,威慑、警示作用,同时,由于审计发现问题大部分已成事实,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也存在着隐蔽工程核实困难、审计发现难以补救、不合理的包干费用无法调整等诸多弊端。因此,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必须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审计延伸。通过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审计机制,可以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通过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审计延伸,可以促进建设单位加强内部监管,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招投标行为,促进监理恪尽职守,完成好本职工作,提高施工单位质量、工期、造价控制意识,规范施工行为。建设项目在建期管理审计主要是围绕在建期各项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审查施工中工程质量、进度、造价控制,施工现场管理,工程材料及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

(四)创新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的管理方式

创新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有效方式,创新是提高经营管理、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物资管理应从计划、采购、验收、付款、供应、保管、配送等实施情况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设计,并形成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劳动等各方面的经营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物资管理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工具从事物资供应和采购,通过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合理配置流动资金,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生产计划的完成。加强物资管理,对降低产品成本、增加效益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生产型企业要实现规范的物资管理,必须有良好的物资管理流程,重点抓好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储备管理和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因此,创建现代的、规范的物资管理体系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