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诠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的诠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的诠释

生命的诠释范文1

梁家合先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年开始摄影创作,涉猎题材包括自然风光、建筑艺术、人文风情、数码创意等。曾获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银奖、首届“徐肖冰”全国摄影大展优秀奖、2008佳能“爱美感动”摄影大赛铜奖、第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铜奖、2010“我的城市我的家”全国摄影大展金奖、2010年“美丽深圳”摄影大展年度大奖,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三等奖,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摄影艺术展览银奖等,有50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展中入选获奖,K有多幅作品被美术馆和摄影展览馆永久收藏。

著名学者王国维诠释人生的三阶段,可以适用於大部分的行业,摄影家梁家合先生的经历也是如此:过去,摄影是他业N时的爱好,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进而创造美的途径;後来,摄影为他赢得无数殊荣,国内国际的大小奖项,让他闻名业内、受人尊崇;如今,摄影引导他去领悟艺术的真谛、维M初心的纯粹。在波澜过後、光环之下,梁家合先生通过镜头,还原眼前真实的美景、得享一份怡然自乐、发现一片海阔天空。

摄影是积累

进入全民读图时代的今天,摄影正成为一种被普罗大众广为接受的爱好。不过,拿相机的人多了,是否意味着摄影的门槛降低了呢?资深摄影师梁家合先生从多年的实践经历中得出的结论是:“有一套好的摄影器材,不代表马上就能成为摄影家,因为这与个人的学识、创新意识、生活阅历等有关。”就如他,摄影之路便是从这三个方面的积累开始。

梁家合先生中学时期便喜爱文学。一次,他阅读著名作家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被作品里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传递出的暖暖的情谊所感动。甚至来回翻阅数十次,能虬巡糠终陆诒诚吕础l妒牵美学与文学的萌芽,在其心底悄然抽出了新绿。

“读《平凡的世界》,看作者体验生活以及对生活的领悟,让我懂得了文艺创作离不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唯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梁家合先生在文学方面的积累,加上大学时期学习的工艺设计,都成为其今日摄影创作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一起增长的还有他的社会阅历:“多年前,我选择到深圳发展,在一家出版公司担任编辑,主要从事书籍出版的工作,常常需要找一些文字的配图及照片,久而久之就开始关注摄影。”恰好编辑部里有一套相机没人使用,梁家合先生便用来在休息的时候拍些照片,既是锻炼自己的摄影能力,也为工作备些素材,或投稿到媒体上。此时网络技术尚未发达,摄影还处於胶卷时代,所以好的照片是许多媒体单位供不应求的素材。而随着梁家合先生摄影技术日益提高,屡屡创出佳作,其拍摄的照片被许多媒体裼谩;本每天都有照片被《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裼谩R到绲目隙ǎ让梁家合先生信心倍增,对摄影也愈发喜爱。

“发表的照片多了,认识的摄影人也多了,参加的摄影活动也多了。期间加入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通过这些平台,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摄影,K且享受其中。”当时,全身心投入摄影之中的梁家合先生,似乎着魔一般,只要节假日休息,就背着相机,在深圳乃至全国各地寻找创作机遇。

每当发现喜欢的题材,他便不厌其烦地无数次去拍摄尝试,享受在破解光影峡谷的斯芬克斯之迷中。特别是当时K没有方便快捷、功能多样的数码相机,用的都是笨重且不能重复尝试的胶卷相机,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考验着摄影人的技艺以及专业运用,能有一手出色拍摄手法更显难得。

但梁家合先生做到了,他克服了器材的局限,拍下了整齐恢弘的建筑群,记录了一个个人物的精彩瞬间;他敏捷地判断出摄影的最佳时机,把欢腾的人群变成了极富动感的画面,充分展现出线条与色彩的融洽。一幕幕日常平凡的画面,变成他创作的源泉,留住了岁月,也淋漓尽致凸显了现实的美,以及创作者的思想。还有一件件摄影中的趣事,至今令他回味无穷:“以前我用4*5坐机拍风光,记得深圳赛格广场刚刚建好的时候,我登上顶楼,为了等到拍摄深圳全景的最佳时机,我从下午四点多开始,一直到晚上六七点,四五个小时,只为拍摄一张照片。”林林总总,至今难忘。更可贵的则是摄影带来的感悟,不仅是自己毕生受用,也可裨益他人,同馈影坛:“摄影是一种自我表现的艺术,从摄影师的照片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学识、涵养、经历等等。可见,摄影跟美术书法等其他艺术一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摄影是创新

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银奖、首届“徐肖冰”全国摄影大展优秀奖、2008佳能“爱美感动”摄影大赛铜奖、第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铜奖、2010“我的城市我的家”全国摄影大展金奖、2010年“美丽深圳”摄影大展年度大奖、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三等奖、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摄影艺术展览银奖等荣耀接连被梁家合先生获得,前前後後,他有五百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展中入选获奖。盛名之高,可见一斑。

能让自己在比赛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梁家合先生经年累月的各种沉淀,还离不开他独到的眼界与思想:“摄影需要积极创作,更需要创新――所谓的创新就是技艺之外的补充,这对一个摄影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让自己局限於某些地方,拍出的作品大同小,从而脱离了自我的追求。”何为创新?梁家合先生解释:“真正的摄影人应该有独立的思想,能拍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哪怕是小品,都能看出自己的想法!”

一张好的照片,尤其是纪实作品,往往能让观众第一眼就看出作品背後的故事。可以从画面中读出叙述,了解更详实的地方,因此产生共鸣、打动观众。犹如观赏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作品,给自己带来视觉及心灵上的感动。而非模仿,看到他人拍出好的场景也相拍同样的画面,最後落得与他人作品大同小,毫无特点。对比之下,可见创新之重。

生命的诠释范文2

“生命体验”打开了人对存在及其意义的理解的艺术之门,同时,也给现代超现实主义艺术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尤其在绘画领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生命主题的深入发展,推动艺术家们不断尝试着运用新的材料来创新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绘画语言的表达力。当代艺术家们通过创新艺术表现的手段和载体,力图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丰富而深邃的自由意志表达出来。

从古至今,艺术家们对于绘画材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大发展,很多新材料被发明出来。这就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材质,绘画领域新材料的运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新的绘画材料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媒介,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语言。新的绘画材料为艺术家的无限想象力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可能性,不仅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力,而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韩国青年画家李宽雨( Lee Kwan Woo)的“印章绘画”,就是采用新的绘画材质进行生命体验创作的有益尝试。李宽雨1969年生于韩国果川市, 1996年毕业于韩国关东大学西画系,是韩国当代比较有创意和思想的青年画家。自1996年至 2012年,他已经在韩国开过九次个人画展,并多次参加国外艺术博览会、团体展和友谊展,也曾在中国展览过作品。其作品被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等多处收藏。

传统意义上的“印章”是融合雕刻和书法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明清以降,印章作为书法、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定式。因此,传统的中国画是由画面、题款和印章三部分构成的,对一幅中国传统绘画所做的艺术评价,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但是,李宽雨的“印章绘画”既不是传统的中国画,也不是翻印出篆刻在印章上的“绘画”,而是用一枚枚印章组成的类似微雕的、非常独特的作品。

李宽雨所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材料,这种材料材质轻便,其色青白,可塑性强,通过熔铸造型,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而且在常温下可以比较容易地用刻刀在其上刻划雕琢。这些材料被他刻画为我们常见的私人“印章”的形式,然后他再把这些“印章”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组合构成一幅画作。近观其画,画面是由一枚枚大小不一的韩文印章( korean stamps and seal-signs)、中文印章以及其他图像的印章自由组合起来的。这些印章或方或圆,或大或小,内容各异,错落有致,像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中的排字版一样,鳞次栉比、高低起伏地被紧密地固定在画框内。

这种非常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创作方式,既不是用画笔、用颜料在平铺的纸面上来作画;亦不采用平面的视图、线条和色彩来构图。它用作品自身的“综合媒介”(mixed media)展示了其创作的主题:“固化”和“凝结”(Condensation)。

李宽雨的“印章绘画”的每一幅作品,均没有特定的名称,通通以 “Condensation”称之。我想,这些作品绝不仅仅是要展现一个“综合媒介”的“固化”和“凝结”,而是要表现一个具有更多想象力空间的“生命体验”的“固化”和“凝结”。“综合媒介”既呈现作者敏锐的艺术直觉,也承载着 “Condensation”系列作品的真正内涵:每一枚印章都凝结着每个人斑驳的生命印记;而且,这一枚一枚印章汇合起来凝结着整个人类生命的涌动。

面对李宽雨的作品,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灵感”。我问他:这样创作的灵感是怎样得来的?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述了他自己的学画经历。他自幼喜欢绘画,自己一直在坚持摸索着学画。在中学时,还曾参加过绘画比赛并且获奖。然而,家人却不赞成他学习绘画,认为绘画不可能给他带来稳定的生活。不过,痴迷于绘画的李宽雨毅然顶住了来自家庭的重重压力,独自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并在大学进入了西画系,学习西方绘画。正是其青少年时期这段较为不

平凡的生活经历所带给他的“孤独”体验,使他开始尝试着用西方的油画技巧来表达自己的生命主题。在大学毕业时的画作中,他集中表现了“压抑”而“束缚”的生命体验:人生中无可逃避的“孤独感”。

大学毕业以后,李宽雨回到了家乡。他并不满足油画这种较为单一的创作形态,在他看来,油画并不足以表达他内在涌动的自由意志。于是,他开始考虑用多重材质和特殊手法来表现 “生命体验”这一主题。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间被乡民废弃的房子里,他在废物堆中发现了一枚非常普通的私人印章。就是这枚小小的印章,突然触发了他内心深处寻觅已久的创作灵感,于是就产生了用印章作画的想法。

经过长久的构思和多次尝试,李宽雨终于创造出独特的“印章绘画”。最初他的作品是由收集来的韩国私人印章组合制作出来的。后来,他尝试使用新材料根据创作主题自己制作印章来取代收集大量的私人印章。这不仅解决了收集私人印章来源有限的问题,而且也把印章的表现形式从圆形转变为更为传统的方形,印章的内容也由韩文拓展为韩文、中文、人像以及其他各种传统纹饰图案。现在,除了运用新材料的“综合媒介”创作之外,他还尝试着运用青铜等材料进行创作。

经过多年生活的历练和积淀,如今李宽雨所表现的生命体验丰富而深刻。现在,他的作品已经不再凸显最初那种生命的“束缚”、“孤独”和“压抑”,而是更多的传达出生命沉淀的“厚重”、“开阔”与“自的,你看我规范而刻板的生活好像是很拘束,实际上我的内心是非常自由的。对于他来说,每一幅作品都是未完成的。他可以随时拿起刻刀,根据自己的心情,刻画出不同的印章,表达出自己当下的生命体验。而将这些印章排列组合成一幅画,又是更进一层的生命体验。一枚枚印章象征着一个个生命个体,这些个体的不同组合又构成一幅完整的画卷,成为一个整体。个体生命的意义在这个整体中得到了诠释,其实也就暗示着个人与社会、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

李宽雨的诸多作品都足以令人难忘。他的 “Condensation”2008、2010、2011、 2014等系列作品中有一部分是以佛像为内容。其中,尤以佛陀头像的刻画更为突出。如“Condensation2011”所刻画佛陀,呈静思态,神态安然恬静,配以红色背景,突出表现了这位伟大“觉者”的超然与淡定,俯瞰天下,仿佛一切皆在其掌控之中。在佛陀安详的微笑里,传达出一种生命的不可言喻的庄重和肃穆。由一枚枚印章构成的个体生命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李宽雨还创作了大量的抽象作品。这些抽象的画面虽然没有具象的事物,但是,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那些疏疏落落、密密实实的“印章聚落”,有的像一个宇宙膨胀的原始质点,由它向外如同心圆状扩散爆发,形成时间的“黑洞”;有的形成一系列的色彩的条带区域,像是地图,又像是从太空中拍摄的城市卫星照片“印章绘画”包含着画家自己的个体

由”。诚如他自己所言:我现在作画是自由生命感悟以及他对其他个体乃至整个人类

生命的诠释范文3

希望,如黑夜之光明,照亮前行。希望,如扑鼻花香,沁人心脾。希望,如温暖春雨,洗净人心。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了她生命就会就会枯萎。

小个子拿破仑是昔日的欧洲霸主,被誉为是“战争天才”,一生中光辉无数,高光时刻震彻欧洲大陆。昔日的欧洲霸主,在遭遇了历史上有名的滑铁卢失败后,便被新皇储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永久关押,不得释放。一天,他的世交好友送给他一幅象棋,为了让他度过岛上无聊的生活。拿到这一副象棋后,拿破仑便一个人自己下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传奇人物拿破仑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余生。许多年后,人们争先抢后的要购买那副象棋,被炒到了天价。当人们购买他之后,仔细观察那副象棋,发现一个国际象棋的下面有一个类似于抽屉的小东西,人们打开那个小抽屉一看,里边是一幅地图,是一副如何让拿破仑逃出圣赫勒拿的路线地图,人们一个个惊叹不已。

那么,事实是,拿破仑当时并没有发现这幅地图。一辈子峥嵘岁月的拿破仑居然败在了一个轻而易举的小机关上。可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拿破仑真的想到过逃跑吗?他来到岛上,应该从来没有想过逃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获救的希望。拿破仑一生最大的败笔,不是滑铁卢,而是这么一个小机关。拿破仑如果坚信自己有获救的希望的话,那么他可能会改变整个欧洲大陆,改变整个世界。

改变未来的笔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心怀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便是成功!

生命的诠释范文4

安全,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是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虽然,它很沉重,但却离我们很近,就在点滴之处,细微之中。

尽人皆知的美国挑战者空难事故,仅仅因为一小片隔热瓦脱落,导致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航天工程延期。大家可能都还记得四川开县井喷事故,硫化氢气体泄漏造成特大人员伤亡事故。仅仅是一次防范疏忽,灾难就降临了,数百人死于非命。刚刚上个月发生在台湾的大陆旅行团客车被砸事故,仅仅因为施工方超负荷起吊重物,瞬间夺取了2个人的生命,重伤多人。

对于企业来说,简单不等于容易,小事不等于没事。尤其安全问题,往往小隐患会酿成大事故。把安全的弦绷紧,生产生活就会弹出悦耳的篇章。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把小事作细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工作。在攀登的路上,使人疲惫的不是山路的陡峭,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当你在施工现场,在起吊物下方设有监护人时;当你在检修现场,设有围栏或照明或悬挂警告标志时;当你在危险标志牌前想一想,自我保护意识强一点时。……如果当你把这些看似很小很细碎的事做好时,你就不会发出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转瞬即逝的感慨了。执着于细微处,安全就是生命质量的一根红线。

其实,完整的生命质量不但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包括幸福生活。当路口的红灯亮起时,停下你匆忙的脚步,休息一会,观望一下,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不会有任何损失。当你在工作时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上劳保鞋,也许你会感到失去了自由和舒服,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长久的幸福生活其实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因为事故往往发生在瞬间,瞬间之后就是悲剧。事故对于个人是身体的直接伤害,对家人、对企业、对社会就是破碎的生活及生活环境。安全第一就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我们宁愿为安全憔悴,也不想不为事故落泪。抓安全,既不想听哭声,也不想听骂声,只希望有更多的掌声和笑声。只有分分秒秒的安全,才有年年月月的幸福。抓安全就像是幸福的家庭作业,认真谨慎再多一点,幸福指数就会更高一点,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都需要安全砝码,需要安全的红线维系。安全不是别人要求,而是你、我、大家生命的需要,我们要安全。

生命的诠释范文5

“关注安全、珍爱生命”,一句简单的话语不仅道出了所有职工和家属的心声,更多的寄予了众多亲人的渴盼。原创:它从人性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了“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的朴素道理。我们要以人为本,使全体职工切实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将“要我安全”自觉转化为“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不断开创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的命运紧密相连,是每位职工责无旁贷的大事,需要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只有具备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安全生产上齐心协力、上下同为,才能够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安全生产贯穿企业的每个环节,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和严重威胁。搞好安全生产,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杜绝推委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要从我做起,狠抓落实。作为一名煤矿员工,既要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安全操作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必要的安全自我保护的知识,从而在工作中有效地保护自己,将一切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安全的战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生命的诠释范文6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事关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发展稳定的大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三不伤害”的原则,确保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努力的工作态度,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与辉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广大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和技改建设活动中牢牢绷紧安全弦,当产量、质量、工程进度和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冲突时,优先考虑抓好安全工作,别无选择,安全第一。事事处处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充分发动职工群众与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现象作斗争,坚决做到一切从安全出发,千方百计杜绝、遏制、消除各种不安全现象;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让安全生产,我要安全的警钟长鸣。

安全不是生产指标,欠产了可以追回来,可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任何单位只要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不仅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给我们的精神造成严重伤害,安全工作出了人身事故,想弥补的机会都有没有了,人人都为之惋惜。违规操作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终生残疾事例有目共睹。除了给自己带来终身的伤痛,更需要妻子甚至孩子的照顾,经济情况也因伤痛支出而每况预下,成为因难补助人员。本来幸福快乐的家庭因你的一次工作失误,却一辈子生活在伤痛带来阴影里。因违规操作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给活着的人留下了无尽的哀伤,父母失去了年轻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让白发苍苍的父母在本该安度晚年的幸福生活中如何去承受老年丧子的悲痛,年轻的妻子失去了心爱的丈夫,成为她一生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年幼嗷嗷待哺的孩子将终身无法享受到父亲那博大精深的爱。给欢乐祥和的家庭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沉重打击。

生命不仅属于你自己。生命属于你的妻儿、你的父母和所有关心你爱护你的同事朋友们。珍爱生命,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就是给企业、家庭创造的最大财富。

历数以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无一不与粗心,疏忽有关,工作中的细心和精心,工作时一丝不苟地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杜绝违章作业,是生产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减少和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前提。每道工序、每个岗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而岗位与岗位、人与人之间存在关相互关心,相互照应的关系。当同事需要帮忙时,当一个同事违规操作时,当有人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时,我们就当时时提醒他“安全责任生产这根弦不能松”。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血的教训吧!同事们的这种关心、规劝多了、提醒多了,违规及不安全的举动也就少了。

安全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同时也告诫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与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现象作斗争,我们的生命才有保证,家庭才有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