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资金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资金风险范文1
一、财务风险的基本含义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指的是任何企业都会遭遇的,其通常是指的是企业内部在进行财务活动时,有时会出现无法预测以及管控的状况出现,因其致使企业整个财务运转出现问题,使得企业可能实际所获得的利益与预期相比较误差较大,这样企业所得到的收益将会低于企业的亏损,这种情况就是财务风险的基本内涵。无论什么企业还是单位在财务管理活动中都是需要重视财务风险的,而由于财务活动有时串联整个煤炭生产经营的,因此相关管理层应该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1.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煤炭企业没有相应方案来解决由于负债下降以及资产增加而致使的流动性困难。其就无法依赖负债增加或者是通过合理的成本快速的将资产变现,以此来获得足够充足的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身企业的财务产生影响,提高企业风险。流动性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不能准时、准确的将资金、债务等等方面的问题有效解决。从实处说,就是企业的偿付能力及变现能力不足,在企业的资金循环中,其循环的风险性就提高了,因此这也可称作现金不可偿还和流动资金不足风险。2.存货风险在煤炭企业的日常发展过程中,维持一定量的存货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它的库存却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一旦出现存货积压问题,其就会冻结企业的可利用资金,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极大的影响;倘若存货太少也会致使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并不能及时提供原材料进行生产,这就对企业产品生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上述都是因为存货风险的产生而影响了企业的日常发展,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存货堆积,降低企业的资金流通,相反若是存货不够,就会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损害企业在客户中的形象。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主要分为营业风险、存货变现风险、生产风险和采购风险。经营风险指的就是在企业工程企业工程的生产销售环节中,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变动性使得企业的资金流通产生波动,因此这样的话,企业的收益就存在一个不稳定的情况,这就叫做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从具体方面来说的话,采购风险就是指在原材料购置的时候出现了变化,这样就很可能会造成所制作的产品不能不能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风险指的就是当技术、能源以及信息等方面出现变化进而使得生产变化,导致企业可能会收益不确定的情况,或者是由于原材料库存量不足所引起的无法持续生产所造成的销售停滞等等;而存活变现风险就是当产品市场产生了变化致使销售产品变得困难的可能就是存活变现风险。4.投资风险投资主要分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投资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由股东掌握的投资就称为直接投资。而证券投资就不一样了,证券投资与所投资资金企业的利益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其通常就是一种单一的收益方式,即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利息。因此投资风险主要就是这两方面的风险,在资金被企业投入到生产销售环节,由于市场的变动所产生的需求变化,导致了投资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这次的投资就以失败告终了。这种有失败的概率的投资,就是有风险的投资,就是投资风险的产生了。5.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就是当宏观经济以及资金供需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时,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在融资过程中因为外来的资金所带来的风险则称之为筹资风险。而利率风险、财务杠杆效应和汇率风险等就组成了筹资风险的主要部分。在经济市场发生变化时,银行等所投资的利率产生波动时,影响着筹资投入的风险称为利率风险;而当企业通过融资杠杆这一手段时,企业的即得利益出现不确定的状况称之为财务杠杆效应;而国际上货币汇率的变化会导致企业在国外方面发展的收益更加难以预测,这样的一种风险就称为汇率风险。
二、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探究
(一)煤炭企业财务内部管理风险
1.经营亏损风险。煤炭企业的三大特征主要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在企业进行煤炭工程时,往往就需要大量的前期的投资,而且在之后的销售过程中,其销售方式缺少足够的针对性,其多数呈现出粗放性生产经营,其极易形成煤炭囤积,致企业销售以及生产流程滞停,这些最终会引起整个煤炭企业出现收益亏损的状况。2.财务管理不合理所致使的风险。某些煤炭企业其目光较为短浅,其通常是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期的战略目光以及策略。当下的某些煤炭企业大肆进行投资,并且不对其开采项目进行节制,同时其资源利用效率也并不高,开采以及储备严重不匹配,上述问题都会致使财务的资金流动产生堵塞,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降低整个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下去,企业的盈利情况一直是赤字状态,所以最终企业也就只能走向倒闭了。3.组织结构风险。对于大多数煤炭企业,其基础层都是较为庞大的,但是由于煤炭企业不注重管理方面的意识,就致使企业缺乏了适合煤炭生产的组织结构,而且也没有相关的企业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具体问题就是企业内部职权不明、财务管理不够透明以及缺乏相关的信息结构,这些问题导致的企业风险,就是组织结构风险了。4.安全生产风险。我国监管煤炭行业的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要求,但是多数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问题上多数是敷衍性的处理。而且的在煤炭企业中缺乏足够的预算编制,因此许多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通过减少预算来达到增加施工项目中的预算,这种方式是存在极大的风险的。这就是煤炭企业工程中所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
(二)外部环境风险
1.政策风险:政府相关部门对煤炭行业方面有严格的监控制度,因此煤炭企业的生产方面就必须按照规定政策来实施,所以这样的话,在相关部门改革煤炭行业方面制度的时候,企业就容易受到影响,比如企业在工程生产中,政策一旦发生变化,所要求的甚至就会不一样,原来的工程甚至就必须放弃,这就是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2.政治风险:煤炭资源其被称为工业粮食,其从侧面表明属于不可再生一次性资源。煤炭资源获得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并且对该资源的发掘相当重视,因为煤炭行业已经不简单是商业的竞争,其关系着自身国家的发展情况,因为其关系着能源安全。综上所述,政治风险是煤炭企业无法避免的。3.利率以及市场风险。在煤炭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流动资金的成本加重,银行的利率变化等等都会对企业的收益产生一定量的风险。而市场风险是由于煤炭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基于该原因对于资源的消费矛盾的竞争愈加激烈,其使得煤炭资源价格更加剧烈的波动。然而由于资源配置以及市场分布的不对称使得煤炭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剧烈,因此较大的市场风险时刻隐藏在煤炭行业中。
三、煤炭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所采取的优化措施
(一)依据客观规律制定风险策略
为了让煤炭企业能够实时监控风险信息,就必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监控煤炭企业的成本状况,库存量堆积情况、成本质量问题等等,只有充分把握风险产生的过程以及源头问题所在,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解决方案,才能使得煤炭企业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当财务风险出现时,煤炭企业通常会采用几种方法。比如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回避。风险控制中又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从目标层面分为预防性和抑制性,抑制性控制指的是已经产生了风险,然后通过一系列解救措施降低已经产生的风险损失;预防性控制则是指将风险发生之前通过调查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策略降低企业风险。在我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融资实施负债下运营公司的模式就是我国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最真实的运营模式。但是从部分负债经营的案例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缺陷:一是煤炭企业缺乏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二是企业的目的性投资方向错误,总是投入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三是投资前可行性报告的准备不充分以及面对财务风险缺乏相对应的预备措施。因此虽然在煤炭企业的工程项目中,适量的负债经营是有效且正确的,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煤炭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固定资产,这样就能保证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底气的施行。最后就是在企业的负债经营模式中,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是否能准时、准确的偿还债务,因此当企业的负债比例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时,煤炭企业的负债偿还负担就不是那么大了,然而在现实企业中,并不是简单的这样,一旦煤炭企业的借款利率低于利润率时,就会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形。所以综上所述,负债经营这一经营方式必须恰当合理的适用于煤炭企业当中。
(二)明晰财务分析机制,构建持续
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收益,这也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而构建持续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就能更好的管理控制企业的财政状况,在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方面是企业的发展潜力、经济效率、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盈利能力通常是由成本费用与收益总额的差值所表示的,且能准确的表示出企业工程项目的收益能力;此外,其表示的就是支出每一单位资本所能够得到的利润,这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正比。因此,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类似,通过这一系列的财务预警指标来构建财务预警机制,同时充分掌握财务分析机制。
(三)煤炭企业风险管理部门重视财务活动中风险干预工作
对于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环境,筹资就是企业开始经营发展的第一步,但是若是在后期没有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风险管理方式,那么对于企业筹集的资金预期收益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筹资风险自然就诞生了。接着就是在借入资金时,仅仅就考虑了所有者的投资,这部分资金可以较长期的进行使用,且并没有需要偿还本息的负担,因此在这部分资金使用的同时也进行良好的控制的话,其存在的风险也就只是在于经营的不可预知方面了。再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借入资金的情况,煤炭企业通过财务杠杆效应获取相应利益的时候,借入的资金通常会被用来进行负债经营,这样的话,就容易出现无法确定收入状况以及无法预知是否能够按时偿还负债的情况。然后,通过金融渠道所取得的资金,煤炭企业经常会利用再投资的方式来处理,其主要方式有投入证券市场、开设生产项目以及用于商贸活动等,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并不是所有投资项目都可以按时进行,并按量完成,这就使得这些投资的收益无法得到确切的保证,即有风险性;而且有时投入生产的收益性并不是很好,甚至会产生一定的亏损,这样就使得企业的盈利降低,偿还债务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有些投资尽管没有出现亏损,然而其收益比银行的利润还低下,而且并不能超过同期银行的存款利益,这就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然后就是在对企业投资风险制定相关徽章制度时,其中最需要坚持的一项原则就是要积极主动的进行风险投资,这样就能够得到较高的利益,虽然其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是只要理智的分析投资情况并避免贸然行事,这样就能让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相应获得利益的几率就会增加了。然后针对上述这.情况,企业必须要科学的开展应收付账款的业务,这样才能构建客户稳定健全的信用机制,这也能够让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级别更加明晰。最后煤炭企业的财务循环最末端的环节就是收益的分配,这还涵盖了企业的股利分配以及财务的留存收益。其中股利的分配就代表着股东增加财务的需要能力,而留存收益又能够使得资产规模扩大的来源更加宽广,这两者相互制衡但是又相辅相成。针对当下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端的水平也迫切需要提升,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对这两环节投入更多的资本就。但是企业任然存在利润过况,同时分配股利的能力又较低时,企业相应的股票价格就会收到相应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该企业股票持有者的利益,因此当企业出现收益分配风险时,就一定要重视这方面风险,制定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四)优化煤炭企业资本结构并且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不够优化的资本结构以及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还有就是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都是当下煤炭行业比较常见的问题。这就需要煤炭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的特性与内部的财务结构来构建自身企业的资本结构,通过这样构建的资本结构才能够达到降低资产负债比率过高所引起的偿债风险,或者就是由于权益资本太高所引起的经营运转风险。要想有效的降低该行业企业的高负债率与高筹资成本,煤炭企业就必须要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同时加速自身企业证券化的发展,采用各种现代金融工具拓展自身的融资渠道以及模式,采用多种方式使得煤炭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化。
四、结束语
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指的是该企业所有关于财务的活动中,因为外部环境无法预测以及内部自身无法控制等的因素的影响,其使得煤炭企业在一定的时期以及一定的范围内所获取的经济收益与预期的相比较有所不同的可能性因素。而煤炭作为一种敏感资源,其企业自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煤炭企业在防范各类财务风险时,同时也要对政治风险进行重点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升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煤炭企业长远稳健发展的目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浅析了煤炭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管控的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对煤炭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范选志.煤炭企业资金管理及财务风险探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3):00168-00168.
[2]孙爱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营者,2016(14).
[3]成雪梅.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5,35(8):85-87.
财务资金风险范文2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资金结算;风险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和意义
近年来,为了提高企业价值管理效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财务管理转型,将财务管理活动向集团层面的协同和业务层面的管控两个方向延伸,实现财务的管控创新和落地的目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企业集中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正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中兴起与推广,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集中管理方式。
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资金管理的变化及存在的优势
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随着会计和报告业务高度集中统一,作为企业运营血液的资金管理活动也更加集中统一,具体体现在:预算管控高度集中统一、账户管理及使用集中统一、资金管理集中统一、货币资金收支高度集中,以利于公司进行资金调度调节、投融资活动的开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规模发展。通过逐级上报、逐级下达、逐级分解、期中预警跟踪、期末考核来实现预算的集中管理,通过集中开设唯一、专用的结算帐户、集中分配现金流预算、集中进行支付结算及收支两条线管理来实现账户和资金的集中管理。
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资金结算存在的风险
(1)系统支撑不到位使资金集中结算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目标,资金集中结算必须借助网上电子流程进行审批、处理、传递数据,对财务核算系统、资金支付系统及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关系统及系统之间都存在一个检验、优化、升级的过程,各级成员企业对于结算模式的变化带来管理上的改变也需要一个适应期。因此,存在系统支撑不到位而产生的系列资金安全隐患。(2)资金预算集中管控和资金结算集中管理流于形式。近年来,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都趋向于高度集中管理,主要通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进行资金调度、资金结算管理和预算管控。但因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相关内部审批流程较复杂,内部管理制度较严格,难以满足成员企业的紧急生产运营资金需求,使得实施资金预算和资金结算集中管控存在抵触而流于形式。建立FSSC后,因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结算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成员企业的资金存量、流量和流向难以把握和监控,部分成员企业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欠发展,存在很多实际情况难以满足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加上系统支撑不到位,使得资金预算集中管控和资金结算集中管理效率低下,甚至流于形式。(3)资金集中结算使用网上电子审批流程存在安全隐患。因全面实行电子流程审批报账及支付,涉及到的操作系统和操作人员众多,因操作水平、安全意识、硬件配置、安全措施不到位及网上银行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因资金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递都集中于开放的或局域的Internet网络系统,加上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资金控制系统中某些职责分工、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失去作用。光、电、磁介质也不同于纸质介质,可以被不留痕迹的篡改、截取和泄露。(4)会计核算的不规范性使得集中、统一、规范及优化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存在一定的流程管控风险带来的资金管理风险。建立FSSC后,会计核算、资金结算、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检查工作等都面临着新的变化,会采取一些新的方法进行处理,如部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部分核心业务内部实行流水线作业。因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差异,需要一个培训期间,因业务流程处于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需要一个提升期间,因外包业务的扩展,存在新的管理风险,等等。这些新的问题需要摸索新的方法来处理,必然存在一些流程管控风险,很多时候直接体现在对外服务的窗口资金结算这一节点上,存在资金管理风险。各级成员企业对资金结算风险意识不强,预算管控工作不精细,发起付款申请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存在大量不规范的现金结算业务等,资金结算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存在不规范的操作、未及时做好日清日结工作等,都存在一定的资金安全隐患。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金结算风险应对策略
(1)加强系统支撑,高度重视系统开发支撑工作。要做好系统需求及升级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系统需求调查、评估和验收工作,不仅要注重高危型和危急型信息安全漏洞,也要关注中危型和低危型信息漏洞,发现漏洞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堵塞,并建立应急响应制度、制定好相关应急措施。形成系统支撑常态化、系统开发延续性,定期对系统的效能、效率和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评估。通过以上措施为资金集中结算保驾护航,逐步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金结算安全性和效率。(2)加强预算管控和资金结算规范化管理。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结算后,要进一步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统一预算、统筹安排、合理使用、精确管理、简化流程,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细化水平和整体效益。财务部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明确自己的财务管理职责,定好位站好岗,加强协作,将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进行无缝衔接。建立预算管理和资金结算信息平台,完善共享机制,对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集成和实时控制。加强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资金管理风险防范措施,逐步建立成员企业的授信评价体系与风险预警机制,跟踪了解成员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确定资金风险及信用等级,重点做好流动性风险、内部操控风险、经营性风险的防控工作。并强化审计监察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成员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规避风险,打造资金安全防火墙,减少经营风险。(3)进一步防范和化解网上银行信息传递处理及内部资金管理控制失效的风险。根据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加密技术。制定适应网络系统的控制体系及相应的岗位责任牵制机制,电子数据传递通道应封闭且严格责任界限,并对数据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实时备份加密保管,对关键数据,如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薪酬发放数据,在采用电子流进行传递的同时,也采用纸质介质进行传递和保存。要重视培养既懂电脑知识又有丰富财务金融理论、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针对我国网上银行监管不力的现状,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作,提前做好突发状况的相关预案,提高资金结算安全系数。(4)推进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标准化项目,并不断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工作流程优化,通过不断优化流程、统一标准来控制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结算风险。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被大大的集中,为规范财务核算和管理,实现统一规范的操作,提升基础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控制风险,通过推进核算管理、流程控制、业务稽核、会计报告等多环节的标准化,实现统一的核算细则、统一的原始附件、统一的取数来源、统一的审核界面、统一的关键流程控制点、统一的会计报告管理,并践行标准统一、先进性、独立稽核、风险控制、公平公开通报考核原则。同时,也要进行内部工作流程的优化,包括对外包业务的管理,对其内部业务操作流程、内部管理流程等进行优化和统一,对员工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内部质量分析、加强内部稽核检查监督及绩效考核考评工作。从而,做到从外到内双管齐下,加强管理推进标准化,做到集中、统一、高效,在工作流程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资金集中结算管理风险,提高资金集中结算效率。
参 考 文 献
[1]傅谨新.会计人员应关注网银批量上传打卡开资的风险[J].财务与会计.2011(2)
[2]周珣,刘忻.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10)
[3]朱琳静.浅析我国出版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2(4)
[4]杜恒国.企业资金管理浅探[J].企业导报.2010(8)
[5]曾建光.信息安全漏洞风险与会计年报的及时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0)
[6]左亚涛,尹卫平.网上银行管理模式的效用及注意事项[J].财务与会计.2011(9)
财务资金风险范文3
【关键词】 财务风险;资金流;内部控制;体系
一、风险导向下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涵
(一)资金流的概念界定
资金流(fund flow)有别于资金的概念。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资金流是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随着商品、实物及所有权转移过程中发生的资金往来的流程。举例来说,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购买原材料,需要支付货款给供应商,从而形成资金流出;从物流的角度,资金流是指企业在销售完商品后,客户确认商品购买后将资金支付给企业或者企业形成应收账款的过程;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看,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网络交易资金流包含了交易环节以及支付结算环节两大部分,资金流的状态转换意味着商品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交易过程的发生。
本文认为资金流应从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角度来进行定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使企业的各个构成要素都处于不断的能量交换之中,资金流成为连接企业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以及实现企业对外进行交易等各项活动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资金流事实上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一系列的生产交易活动中所产生的资金的动态表现,企业的很多活动都会以价值的形式出现,例如企业工资的发放、企业对外销售产品,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企业资金的流动。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资金流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不但包括了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等,还包含了企业经营、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静态形式的资产(如应收账款、预支付款)以及动态形式的资产(大多由正在进行交易的项目活动产生)等。结合以上论述,本文认为资金流是企业供应链中的剂,是企业进行价值分解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支撑和表现形式。
(二)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涵拓展
资金流内部控制不但包括了静态形式资金的控制,还包括了动态形式资金的控制,资金流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结合的概念。资金流运动的最终目标是产生更高的价值,但是这一切要以资金流的平稳运行为基础,即以不产生风险或尽量不产生风险为基础。资金流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诸如筹措风险、投放风险、配置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这些大多是由于财务结算、财务信息共享以及资金管理无法在一个完全畅通的平台下运行而产生错误的财务决策造成的,因此企业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建立一种风险防范机制,从而形成了关于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理论成为目前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点。从风险的角度来看,资金流内部控制不但要提升资金在运动中更快地进行形式的转化,从而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弹性,并且必须以财务风险有效规避为前提。资金流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保证资金流的通畅性、安全性、平稳性以及增值性,如果这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资金流内部控制不但是关于资金方面的控制,更是一个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免疫系统。结合风险管理理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定义为:以保证企业资金流的通畅性、安全性、平稳性为基础,实现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子控制系统。
二、资金流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控制的关系分析
(一)财务风险是资金流运动的结果
财务风险的发生与资金流运动的平稳性具有内在的联系,财务风险包含了资金筹措风险、投资风险、经营性财务风险以及流动性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是资金流运动过程中一个典型表现。企业在面临内外部复杂环境时,常常由于信息无法共享、交流不畅而产生不合理的财务决策,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风险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资金流没有合理科学的财务决策作为保障,导致资金流不能够合理流动,从而发生资金风险,进一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资金流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财务风险则是与资金有关的企业内外部交易活动中资金的使用、配置与管理产生的,其典型的特点是资金的流动性不足,陷入财务困境或财务危机当中。资金流内部控制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内容的建立和完善,使有关资金筹措、投资以及经营性财务信息实现共享,构建了交流通畅,决策科学的信息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应保证企业资金流的平稳运动,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提升财务风险的控制效果
首先,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有助于防范资金筹措风险。筹措风险又称为举债风险,是财务风险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借债或者融资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和配置不当,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通过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分配与配置,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使企业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防范筹措风险。
其次,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防范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证券投资,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对于企业未来的经营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减少由于盲目投资而带来的资金损失与风险。通过全面的资金预算与管理,加强对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收益。
再次,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性财务风险的发生。经营性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供、产、销等几个环节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企业资金流运动的不平稳或者滞后所带来的风险。在这几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一些损失或者价值变动。经营风险又称为营业性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以及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资金流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资金流运动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由于资金流动环节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原材料采购时,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容易导致实际付款与平均付款的偏离,如果不进行资金流方面的控制,就可能由于提前或延后付款而带来一定的资金损失。应收账款变现同样如此,如何降低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加强赊销政策的执行与实施,都涉及到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这些可降低企业经营性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最后,加强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流动性财务风险。流动性财务风险是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不足,从而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流动性不足往往是由于存货、应收账款或者现金流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流动性财务风险一般是指企业资金不能正常进行转移来履行企业债务或付现的责任。流动性财务风险包括变现力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两个方面。资金流内部控制就是要严格规定资金流在运行中的各个形态,保持合理的资本形式,从而减少由于企业资金不正常、不合理的流动而带来的变现力风险与偿付风险。在流动性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的管理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资金流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资金流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子系统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应从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中实现进一步的拓展。资金流内部控制无论是资金的保值还是增值,其实都是为了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资金流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资金流内部控制视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子系统,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科学设计来完成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资金流运动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二)优化资金流管理与控制的模式
资金流管理与控制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与资金流管理模式息息相关,资金流管理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虽然关于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有些是固有的制度安排,但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内容必须与资金流管理的模式相匹配,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平台进行资金流管理与控制模式的优化,成为一种趋势。为了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进行资金管理模式的创新。资金管理与控制模式的优化,将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改变过去资金流管理的不当形式,本身就意味着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改进和创新。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通过价值分解的形式来进行的,其中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资金的特性决定了财务预算的内容和方向。资金存在的形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状态。货币资产与变现性很强的非货币资产都是资金的表现形式。资金的流动性比较强,可以自由地进行聚合与分割。资金在配置的范围与形式、重组的状态以及转移上都很少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些都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客观的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对于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做到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一个岗位资金使用的控制;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做到强化资金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监督、事后分析与考核。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但可以提高企业集团的资金整体使用水平,更可以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优化信息资金流平台,建立资金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网络信息技术使关于资金流的信息处理融入到了网络信息平台之中,使资金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率和监督控制常态化与动态化,并且将资金流内部控制嵌入到了企业每个部门和单位,拓展到了企业的每个角落。资金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资金使用情况监控:及时反映整个企业的资金动态情况,实现资金使用与配置监控功能;二是资金存量分析:对全部结算资金余额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资金的使用提供有效根据;三是资金流量分析:对结算资金流量的内部与外部比率进行分析,对资金的使用和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四是资金流向分析:对结算资金流量的流入与流出分类,按结算单位、按付款单位、按预算项目类型进行分析,为企业集团的上下级关系分析提供可靠依据;五是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将实际结算资金量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预算管理提供分析数据。通过建立资金流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但可以减少由于资金管理制度实施带来的风险,更可以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功能,从而优化资金管理功能,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结束语
资金流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子系统。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通过资金流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资金流的通畅性、安全性以及增值性,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总体来看,资金流内部控制作为一个财务风险控制的子系统,将在企业财务风险规避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风险为导向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资金流内部控制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玉环.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J].会计之友,2008(12,上).
财务资金风险范文4
一、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现状
(一)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内涵 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在传统的观点上仅认为是债务的关系,有外债就有风险,没有外债就没有风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财务风险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同时,财务风险也是资本价值经营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价值逐渐集中于商品产品,风险也在不断地积累,基本流通过程中的价值量的增加在企业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支付的资金,慢慢形成风险投资。因而,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最开始形成于固定资产的支付,只要固定资产没有大规模使用,就可以尽量避免资金的财务总风险。在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中,资本的流通过程起着双重身份,转移过程又是积聚过程。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财务风险处处存在,就是风险的转移和积聚过程也是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问题。
(二)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表现形式 企业资金运用中,资金及组织关系的协调问题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资金筹集、投放、回收和分配是财务的主要方向,而这些现象则从不同的方面体现着不同的关系。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中,财务风险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价值等,体现了各种关系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因此,企业资金运用中企业关系中的不确定的因素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又给企业的理财事务带来风险,这也说明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不是一般的筹资风险,而是一个大范围有着广泛外延的一个风险概念,而这样的风险又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
然而在企业资金运用中,它又涉及到企业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企业内部、企业环境、企业的运作又需要它的支持,基本渗透于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企业资金运用中,财务风险又不像其他风险那样仅仅影响到财务的一部分情况,比如企业的经营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等,最多仅影响到其财务的账目上,不会对企业造成毁灭式的破坏。然而财务风险则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各种不确定的、难以控制的因素会在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过程中引起各种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成果与预计财务成果相背离,因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而这些因素又是企业在资金运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风险的集中体现,最终造成财务风险。
二、企业资金运用中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管理环境不断变化 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变化是一种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资金运用中而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在这样的多变环境下,经济环境、法律、市场、社会文化、资源等因素是这些变换因素的原因。虽说这些因素不在企业的内部而在企业的外部,然而在企业的资金运用中却起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外部因素并不像某些固定因素那样容易发现,甚至这些因素是不能被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所以这些因素在企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变化,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比如,原油价格提升就会使得与之相关的企业的成本开始上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益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企业管理模式不适当 企业在资金运用中,企业管理者没有注意到其自身的因素,盲目追求利润,不断进行规模扩张,这样财务风险就很容易产生了。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节奏加快的信息时代,很多管理者并没有看到后期的风险,而是盲目追求个人的业绩,不断地进行规模扩展,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扩大规模就会使企业的发展更好,并没有意识到这却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然而,追求利润并没有错误,作为一个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企业这样的心理并没有错误,然而错误的选择不仅不会产生利润还会产生负面因素。因为利润的产生是以企业的各项良好发展为前提的,这些发展的前提具体表现在企业是以各项资源的发展为前提的。这些资源因素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资金及人才等。只有这些生产资源以最大的形式产生其作用,才会使企业在同等的情况下占据优势。
(三)企业筹集结构不合理 企业在资金运用中,资金结构不合理,导致各种问题出现。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企业内部筹资决策的长期失误,再加上目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常常会影响企业内部人员的决策。而所有的因素又是以负债资金在企业的总资本中占有重大地位而表现出来。
同时,由于贷款机制不是很健全,不少企业钻法律漏洞,大肆筹资举债,这样就更加增加财务的负担,造成企业资金构成的失调,不合理的资金结构不断出现在企业里,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严重不合理的资金结构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企业出现生产过程中断等问题,资金不能周转,货物不能及时更新,造成客户的不信任,订单减少,接着资金更少,货物、客户不断减少,陷入了无限恶性循环中。不能按时偿债,不能给客户好的交代,最终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的风险、负责赔偿的风险,甚至破产的境地。
三、企业资金运用中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 在企业中,管理者的财务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来自于管理者的意识,因此管理者要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重视财务风险从而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因为管理者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等的错误而对企业产生不好的效应,最终使企业可以更好地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同时良好的企业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效益。重视人才的使用,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甚至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可以全面的提升,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从而使企业能从这些方面进行发展和管理,使财务工作顺利进行,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最终形成完善的体系, 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最终使财务风险于无形中销声匿迹,使企业的效益达到理想中的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在企业资金运用中,科学的决策方法非常重要。而这些科学的决策有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们在决策过程中,能将企业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等或者是无法预计的因素更要考虑到。而正确的决策则需要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要从企业的各种具体的实例中得到佐证,将企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最后由公司人员一起讨论出最佳方案,进而对各种可行方案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为防范财务风险应该对各种因素作出认真详细的分析报告,找出其可能出现的规律和趋势,并根据这些规律趋势制定多种应变措施,来实施企业的管理方案,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最终达到防范的效果,实现企业在资金运用中防范财务风险的目标。
(二)建立财务预警分析体系 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是竞争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不仅仅是管理者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更要管理者在企业的资金运用中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最终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使得财务风险可以被防范于未然。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对所有的现金进行预算。大多数企业要靠流动资金来发展,因此在较短的时期内,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预警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流动资金,而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这样就可以及时识别企业的发展进程和有利因素,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利益。
其次,管理者为了明确影响财务管理的具体因素,需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企业不仅要靠短期的效应更要依靠长期的效应,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此,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这样就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利,以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三)加强筹资风险管理 企业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出现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效应和风险,企业在资金运用中为了应对风险,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针对筹资风险的构成因素,相应地制定方案,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其独特的风险应对措施,选择一个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来完善企业的管理层次。
同时,企业要合理控制资金的流通,考虑到企业是否可以应对不一样的风险,同时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这些信息的详细考虑就会使企业的管理者更加明确自己的控制目标和发展计划,最终选择合理的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而企业再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使企业进入不好的境地,避免企业在资金运用中的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最好的效应,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不至于破产。
(四)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要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坏账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建立健全企业的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地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实质上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企业财务保障实施的过程,企业身处于市场竞争风险之中,充满了危险性,只有在获利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资金运用中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现阶段面临着极大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在资金运用中要注重防范财务风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 使得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筹资风险》,《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财务资金风险范文5
关键词:财政扶持资金 税务风险 会计处理 投资 贷款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大爆炸以后,中国各级政府为帮助各中小企业顺利度过危机难关,加大力度实施了各种资金资助和扶持。主要反映在企业账面就是受到的各类财政性资金增多,有些企业严格依照《企业会计证准则》来对企业取得了财政扶持资金予以处理,但也不乏一些企业账务“五花八门”,给税务处理带来了不小困难。基于此,笔者以为企业接受财政扶持资金应高度注意其税务风险及会计处理。
一、企业财政性资金的税务处理
从税务方面来说,财政性资金指的是企业从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获得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是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国家投资,指的是国家以投资者的名义按照相关规定投入企业,并增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
企业取得的财政性资金不仅仅包括政府拨款,还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对于直接减免的税款,只有增值税应该并入应税收入,其他税种的直接减免额不能并入应税收入。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税收形式都属于税收优惠,也就是税务部门征收足额的税款,然后由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退还已经征收的全部税款或部分税款。出口退税款不能并入收入总额,因为出口退税是企业购进货物已经负担的部分,退换的是上一个环节的进项税,不是本环节的税收。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采取各种财政补贴等变相“减免税”形式给予企业优惠,都应该计入企业当年的应税收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收入总额的不征税收入指的是企业从政府部门和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性资金。不征税收入在计算纳税得时候,可以在收入总额中进行扣除。不征税收入还要满足以下条件:企业必须提供用于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对拨付的资金有具体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方法;企业对拨付资金进行单独的核算。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的费用,在计算税款时,不得进行扣除,用于支出形成的资产,在计算折旧以及摊销的时候,不得进行扣除。
根据《通知》的相关规定,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税款、由国务院和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和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允许在税前进行扣除。企业缴纳的其他不符合上述审批管理权限的基金、收费等,不得在税前进行扣除。
二、企业财政性资金的会计处理
从会计方面来说,财政性资金指的是企业从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获得的财政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目前,我国财政性扶持资金主要包括国家直接投资和资本注入的财政拨款,企业项目工程投资补助和专项经费补助,贷款贴息以及专项补助资金,政府转贷和偿还性资助资金,弥补亏损、救助损失和其他用途的资金。
根据《财务通则》,财政性资金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可以分为权益性资金和收益性资金。国家直接投资和资本注入的财政资金,计入企业实收资本和股本,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政府转贷和偿还性资助资金,资金使用以后要求返回本金的财政性资金,会计部门应该计入借款处理或者付款处理,作为负债管理。以上两种情况属于权益性资金,其他属于收益性资金。对于财政拨款资金,国家有明确规定的,按照规定进行执行处理,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则由投资者共同拥有;企业贷款贴息以及专项经费补助资金,作为企业收益性资金;企业用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以及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的收益资金。
区分财政性资金的性质时,主要是看资金是无偿取得还是直接取得的。资金的无偿取得是指政府不会因为补助企业而享有资金的所有权,而企业不需要偿还资金,这同政府进行采购和借货、所有者进行投资的经济活动是不一样的。资金的直接取得是指企业直接从政府获得货币性资产或者非货币资产,获得经济效益,比如税后返还以及先征后返的形式。如果直接减免税款或者出口退税,就不属于直接获得财政资金的范围,因为没有涉及到转移的资金支持。在实际操作中,税收补助的形式不同,它们的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指的是政府无偿补助给企业货币资产以及非货币资产,但是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所投资的资本,实际上就是政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特殊因素可能造成损失而给予的财政性资金补助。
另外,对政府补助进行确认的时候,需要根据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进行确认。政府补助包括资产补助和收益补助。资产补助是指企业取得政府补助,属于递延损益,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在该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进行平均分配,分次计入各期损益。该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应该还没有分配的递延损益余额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收益补助是指用于补偿企业后期的损失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在取得补助时,确认为递延损益,在费用确认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当用于补偿企业的损失费用以及相关费用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结语
总之,当企业接受财政扶持资金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是否属于不征收收入,然后进行税务处理。对于应该并入纳税所得额的财政性资金,应该根据会计处理以及费用支出,确认是否损益,然后考虑具体的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1]刘金霞.试析企业财政性资金的会计处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5):101-102
[2]王淑霞.李伟毅试析企业财政性资金的财税处理[J].商业会计,2011(36):34-35
财务资金风险范文6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投资;风险控制
1投资风险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1.1投资风险控制的概念
投资风险是指一个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的时候,由于受到外部及内部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存在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甚至丧失本金的风险。投资风险控制是指相关部门或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企业进行的投资进行预测、评估等形式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将风险降到最低。
1.2投资风险控制的意义
(1)投资风险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维持自身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投资风险和不必要的投资损失,抢占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风险控制会降低商业交易的风险,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帮助企业规避交易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2.1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的指导、调节、促进和约束,进而到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2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向,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各项制度政策都要与国际接轨,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实现企业风险投资控制的必然要求。
(3)实行企业财务控制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有效防止企业违法和企业效益的缺失,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然要求。
2.3企业风险投资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管理者往往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不高,缺少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的经验。且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家长制”,在投资或融资的决策过程中,不是依靠科学的财务分析,而是依靠“家长”的个人经验,投资或融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2)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在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足,不健全的法律法规导致部分企业钻法律漏洞,法律制度的约束性较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只能依靠已经暴露的危机来进行识别,经济纠纷大量出现。
(3)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往往存在组织建设不健全,人员配备混乱的现象,这不仅使职能部门的职权得不到完全的发挥,也起不到相互监督的作用。缺乏相互监督的企业内部容易出现企业财务管理缺失的问题。
(4)欺诈、违约及拖欠款现象严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存在很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盲目投资,盲目赊销,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5)对客户信息不能全面、客观的掌握。由于企业运营成本低,利润薄,所以企业大多不设置专门的部门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记录和评价。企业信息管理制度的缺乏增加了商业风险,影响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3财务管理过程中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企业项目投资风险予以控制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的具体项目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强化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程序中的评价与审查环节
在审查与评价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组织健全性进行审查,企业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管理水平、投资项目风险大小以及生产经营的性质等特点,在财务人员的指导下,让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其中来。逐步建立起一个结合了企业风险管理负责人、专业管理人、外部风险管理服务以及非专业管理人员于一体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在整个体系当中,整个体系以风险产生的原因、产生的阶段等为依据,在企业投资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实时调整,并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据来确定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职责、利益、权力等,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3.2分析投资环境,合理确定投资规模
企业应该根据预投资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竞争程度等进行分析,尽量选择没有高度垄断问题存在的行业(公共事业),且竞争性较低的行业来进入。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应该对企业在进入该行业之后能够在该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市场需求量等进行预测,只有对市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对投资风险予以充分的防范。再次,通过规模投资的方式化解投资的成本风险。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投资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对应的规模投资,不能通过形成规模投资效益,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高、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增大投资规模来实现企业投资成本的节约,最终实现投资效益的增加、投资风险的降低。
3.3保持主业发展,充分利用闲散资金
从现代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来看,任意一个企业都应该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使企业的产品与服务都能够达到行业的领先水平,使自己企业的主业得以稳定发展。这样,企业后续的投资和发展才能有动力、有潜在能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够为了所谓的多元化投资而选择那些和企业主业相关性不大的投资项目或者是两者之间利润率相互独立的项目来进行投资。这样不仅分散了企业的资本,同时还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源从主业中分离开来,使得企业主业失去发展前景。
4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日趋激烈,而投资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投资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于投资风险而导致企业经营受阻,企业发展受限等成为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杜凤云,岳丽红.浅议现代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管理[J].管理学家,2010(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