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美学课程的期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美学课程的期待范文1
[关键词] 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优化原则
多媒体教学由于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如何使多媒体教学从低层次徘徊向高水平发展,深化和优化多媒体教学,为高校教学改革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棘手课题 。本文从美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化原则入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此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要以人为本,避免技术化对人的地位的褫夺。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不能也不应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只有“人”才有资格做教学的主人。技术从属于教学活动,属于工具性范畴,是为教学的优化服务的。
美学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是具有一定生活审美经验和审美批判眼光的十八九岁青年学子,仅仅掌握一些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概念,不是他们上美学课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他们更需要通过积累厚实的美学素养,建立一种纯正的审美趣味,塑造健全、和谐、自由、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同时,他们本身作为独立个体,亦具有一定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应当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价值意义和人生价值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绝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审美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单纯被塑造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他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培养者,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的使者。机器与技术不能代替教师的角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深邃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及厚实的文化素养,组织和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师生交往实践中,教师展现出的对社会、人生所持的价值取向、立场态度及整个人格形象,均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长久影响学生。这些单凭机器和技术是无法实现的,要靠师生的言语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碰撞。教师绝不是光盘的放映员,课件的讲解员。设计得再好的课件都只是辅的工具,它们不能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主动思考。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特点。
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影响和主导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文专业偏重于应用人才的培养。美学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因其务虚,缺少实用性,其地位正被弱化。其实,美学和哲学作为人文学科,偏重于人的灵魂精神、健全人格的养成,要高于一般的技术和技巧层面,因此,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兼顾知识、素养、能力三个方面。就美学来说,教学目标至少包括这些方面:其一,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其二,培养学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和鉴赏乃至创造美和艺术的能力;其三,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改造和美化自身。当然这只是总的目标,它还要具体落实分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于每堂课每个教学步骤。
针对教学内容,尤其要注意教材的处理问题,大学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观点陈旧,倡导学术独立思考创新及关注学科前沿,于是有人完全抛开教材,另起炉灶,我以为要具体分析,一是假设你学养深厚,自造体系的确优于教材,二是考虑学习层次,比如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的不同,研究生教学强调学术创新,本科教学要在基础常识的普及上再讲提高,一味新异奇,并不合适,对教材要有适度的尊重。三是美学课理论性强,学生听课后,除笔记外,教材是他们课后消化复习的基本凭借。我尝试过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式是大致用教材的观点框架,但内容更新,对局部观点进行修正、辨析、深化、质疑;另一种方式是否定书本的框架,自己构筑一个能自圆其说的体系,但尽量吸收书上的局部观点,尤其在举例及常识性的问题上,尽量靠拢书本。似乎前一种方式相对顺利一些。比如高教社朱立元主编的《美学》属于目前高校使用范围较广的教材,它把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分为学科导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我除把审美活动论内容压缩到导论中外,大致就用它这个框架,同时认同它所说的美是生成的核心观点,但对所谓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及生存实践论美学,我以为教材尚未厘清,那只能简要评述,同时我又补充了被这本书摒弃的美的本质的探讨及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问题。
针对学生特点,尤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鉴于美学和哲学天然的亲缘关系,目前几乎所有美学教科书,均是哲学美学,对于缺少中西哲学背景,主要是缺少西方哲学背景的中文系学生来说,教师处理不当,常常让学生觉得是上哲学课,总是概念打圈,推理演绎,抽象之极,云山雾罩,味同嚼蜡。学生总是问,美学为什么不能是鲜活的呢。如朱立元主编《美学》中的那段生存实践论美学涉及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和马克思实践论哲学,学生觉得难懂晦涩。还有西方认识论阶段美学和语言学阶段美学,均让学生头痛。给中文系学生开设西方哲学史通识课程,这些问题当然好解决,但这涉及整个课程体制改革,难度很大。如何应对危机,我尝试过一些方法,一是对一些最重要的跟美学关系密切的哲学概念,还是要介绍,但要做到深入浅出;二是侧重艺术美学,加强艺术欣赏,尤其是联系文学现象,让美学活起来,用美学原理来解读文学,如对于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丑和荒诞这些西方美学范畴,均有对应的文学艺术形态。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让美学的教学像Aesthetics这个词本义所指的那样,做到更具有感性的性质。让以往只能在美术馆欣赏到的书法绘画,在音乐会听到的音乐作品,如今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使美学课充满浓烈的艺术氛围。当然艺术作品的选择也要合适,既要选择真正有代表性作品,同时要紧扣美学理论进行讲解,实现理论思辨和艺术感受恰当结合。
三、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说多媒体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适时性和适度性。
适时,是指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教学呈现为过程性的活动,从教师角度说,包括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讲解与分析、点拨与答疑、拓展和延伸、归纳与总结诸环节;从学生来说,呈现为诸如温故而知新、感受与思索、质疑与讨论、运用与创新等认知步骤。只有把多媒体用在教学环节中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新课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可诱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热切期待;强调知识重点,解释难点时,运用多媒体呈现分析过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评作业时,多媒体中实物投影可将学生的习作直接置于屏幕上展示,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举一而反三;学生阅历不足,所见狭窄时,多媒体可以展现实景,延伸思维空间。总之,只要使用的手段和时机恰到好处,达到教与学同步,内容与形式统一,就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适度,是指要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量和度的关系。在“量”上,多媒体教学有高密度、高效率的优势,易发生让学生“吃不了”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必须找到最合适的信息传递量,比如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现在不少美学书都将其视为假问题而予以回避,笔者认为,只要承认美学是哲学的分支或者承认美学是哲学性人文学科,就必须对美的本质这样最基本的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历史上美学之所以具有魅力,也在于人们对美的本质作出了许多富有思辨性和启发性的回答,我们不必对美的本质提供某种既定结论或为美下一终极定义,但应当让学生知晓这一探索的过程。只是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谈何容易,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我们在短时间内可以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再到中国当代后实践美学一路全部呈现出来,但绝对是信息量的大爆炸,没有上过西方哲学史课的中文系学生,很难消化掉。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分清主次详略,科学、合理地控制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古希腊美学上,先略讲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苏格拉底,重点讲柏拉图的千古之问及亚里士多德的整合。然后跳到德国古典美学,介绍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命题即可,从审美心理角度对美的本质探讨可在美感章节中涉及,分析美学的对美的本质的质疑可以点到为止,对中国当代美学大讨论四派观点不必分析各自短长,而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政治文化背景,对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则可让有志于美学研究的同学课后去关注。
“度”的把握,主要是指不要滥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不要片面追求图文并茂、声情动人、直观形象。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情况,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哪些多媒体技术,何时何地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度,滥用只会损害教学自身的规律发展。它只是一种辅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
四、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指美学的多媒体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其一,是多媒体课件本身的制作,要善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媒体主要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在选用这些媒体时,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接受心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比如美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可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尽量用文字媒体来呈现;需要图片或视频的,尽量用适应学生的视觉心理的简洁形式。
其二,是多媒体教学要计算投入和产出,提倡实用和产生高效。
就实用和高效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化从教师角度来说,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既轻松省力又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说,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见识和眼光,拓展能力。
教师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设计了美轮美奂美的教学课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其敬业认真可钦可佩,但这不是优化,优化应该是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是以最少的投人,获取最好的效果和最高的效率。
此外,多媒体教学的美学原则也非常重要,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体现出美学的原则,尤其重视运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过程要有美感,简言之,就是让美学教学美起来,把美学课讲的美一点,让美学教学过程真正进入一个审美化的过程,成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既是上述各原则达成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美学教师所要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青.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80-183.
对美学课程的期待范文2
(一)美育在健美操教学中有助于陶冶情操,追求动作美、心灵美的最高境界
美是健美操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搞好健美操教学的根本。人的行动总是受到一定的情感支配的,人的感情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情感的开发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使人的心灵得于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
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欣赏和体验体育实践中的美,需要感觉、知觉联想、想象,也需要一定的理解“欣赏者的多种心理活动始终伴随形象可感的具体的特征,而不只是抽象的思维”。体育美育能启迪学生由抽象思维指向直觉思维,由认识真理走向发明创造,体育美育中感性和理性的相溶性,正是抽象的理性返回到感性世界的中介,即由智力认识走向智力创造的中介,将智力结构的逻辑思维模式导向自由直观,从而完善和充实智力结构,使人由素材达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存在达到无限存在。
(二)美育渗透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美育、体育、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体现在能全面培养人才,它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这个有机体着眼的是整个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它能从更高的角度去体现人的素质和理想。
体育美育可以提高体育实践者的理性形象。国外美学家提出人类自身美的三层次结构:外在美——性格美——心灵美。体育实践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美标准概念,改善精神面貌,使他们在思想、情感、情操方面得到陶冶,从而达到外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美育教育在健美操课中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健美操运动技术机能的掌握能力,还能有助于个人气质和修养的塑造,形成良好的体态,优雅的风度,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美育渗透能有效塑造美的形体
许多调查表明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课,已对学生的身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近眼、脊柱侧弯等发病率增高,许多男生不挺拔,女生不丰满,给人造成委靡、迟钝、怯懦的感觉,所以学校健美操课程应在指导思想上参照美学研究的成果,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和措施(包括家庭作业来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获得健与美的发展),这就是说,要通过系统!科学的学校教育,使学生的器脏神经系统、身高、体重等发育良好,具备适应外界环境的生命活力,同时又在动作、形体和姿态上具体育美的风度,从而显示出活泼、大方、矫健的青春朝气,体现出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形象。
二、开展美育渗透的思路构想
(一)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美学鉴赏能力
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是进行美育渗透的第一步,也是做好美育渗透的关键环节。体育审美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受教育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享受和感悟,除了受制于审美对象和客体的存在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审美能力的高低,自然受到人的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诸因素的制约,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受教育的结果。而审美教育对于人的审美能力的造就和培养,则是最基本的一种教育形式。
要求教师在健美操教学和形体练习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美,不仅能使美育作为文化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健美操课的教学,使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和发扬,而且能使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在总体的效果上达到美的境界。
(二)在教学环节中具体实施美育渗透
1.明确美育的目的和任务。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人格美,即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掌握美学基本知识。旨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方法:对学生,体育理论课中
增加美学基本知识讲座;对教师,作为知识结构更新的内容之一,纳入教师高素质的培训活动之中。
3.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制订体育活动中各(下转第106页)(上接第94页)项美育指标,进行各种培训活动,例如体育舞蹈就是体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的最好活动之一。
4.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组织专题研究小组研究体育课程中美育开发,在体育理论课中加一些美学知识章节,使之逐步形成体育美学之学科体系。
三、结语
1.美育渗透在健美操教学中起着引领教学思路,融会教学目标,贯穿教学始终的作用。
2.在健美操教学中进行美学渗透势在必行。
3.通过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美学鉴赏能力,然后在教学设计中加入美学内容来逐步加强美育渗透,使健美操教学质量日益提高,课程形式灵活多样,不断丰富。
摘要:健美操课程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此项课程也越来越受大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女大学生。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结合相关杂志和资料,针对在大学生健美操教学中开展美育渗透展开了探讨。
对美学课程的期待范文3
一、加强学习与思考,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
在美术欣赏中,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审美享受。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并把自己所学付诸于美术欣赏教学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博览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把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放在首位,这方面主要有两点:
(一)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二)为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经常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除了关注经典美术作品外,还应该关注当代的发展动向,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思考其原因,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也可通过浏览美术杂志、上网查阅等渠道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并充分利用一切积极的形式和途径,加强交流,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情感发展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更重要。如果沉甸甸的责任和渊博的知识伴随着的是漠然的情绪,那么,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消极乃至失望、沉沦和彷徨。学生又怎能自主学习呢?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校里,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接触。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和谐愉快、情景交融的良好氛围,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幻灯片、视频、挂图等一切可以挖掘和利用的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活泼向上的场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学习。
三、灵活“授之以渔”,传授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对美学课程的期待范文4
美术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的精神面貌,若内心喜悦,学起来便有声有色,画面涂的颜色也非常鲜艳。但情绪一旦低落,色彩就显得暗淡无光。所以学习美术一定要乐学,在愉快的气氛中来接受美的熏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学美术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由此可见,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提高课堂效率,它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虽然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美术课常规教育,但是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为美术教师提供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手段,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育势在必行。
二 把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恩格斯曾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就教育教学而言,不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学,它们都应当是同一种广博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永远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有限的封闭系统。无论在中国或外国,文学与美术、诗歌与绘画一向有着紧密的联系,宋代苏轼的《韩干马》诗曰:“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这足以说明诗与画是密不可分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古往今来,大量的汉字都能以“图画”的形式绘出,只是因为年代久远,不断演变,有些已无法再现了。但语言文字与绘画是对“孪生姐妹”却是不争的事实。肯定地说,美术与语文的结合,不但可行而且必行。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与美术巧妙结合的舞台与契机。
三 音乐与美术不分家
在绘画时,如果加上轻柔的音乐,内心会感到非常平静;如果加上欢快的音乐,就好像画出的景物也是“活”的一样。所以选择一些适合的轻松愉快的音乐得以渲染,在音乐声中想象,在无形中启发,画起来会更有劲,有利于技能表现和创造性的发挥。看了徐悲鸿的《奔马图》仿佛听见骏马自远而近的“铁骑突出刀枪鸣”的音响;凡是看过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的人,都不会忘怀途中的小被悠扬的笛声陶醉的神情。
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拿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一成功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让学生们讨论,应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学生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多数都取名为《老农》),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我们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接下去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深化、拓展了人们的绘画想象力。
四 数字符号在美术中的应用
美术自古就和数学联系紧密。古希腊人十分重视艺术形式与数学比例的联系,他们在对形式规则进行了各方面研究后,确立了5∶8的黄金分割率,并且按这一比值设计和创作雕塑与建筑。古希腊艺术全盛时期的雕塑家伯留克莱托斯也喜欢以数的比例关系来研究人物雕塑,他确定了人的头与身体是1∶7的比例关系。他的这一观点又逐步发展成为后来的1∶8、1∶9的比例标准。
在小学美术中,数字符号一般直观地表现在画面上,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纹样》,所使用的图形可以是三角形、菱形、圆形等,画面非常直观地告诉你,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可以用到画画中来表现你想要的图形。不仅这样,画面的构图方式也是利用三角构图、菱形构图等。
五 英语在美术中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公共场合有一些标识或一些标志,它们可能是这个地方的神话传说,也可能是这个场所的代表,
也可能是某一件物品的名称,这些无不是美化了的英文字母。在课堂上同学们会利用英文字母的排列,或把他们变形,或做成手工,作为这堂课的兴趣所在。不同的颜色在美术中叫做色彩,明亮的色彩会给人欢快的感觉,给眼睛的冲击力也就更大一些,所以,英文加上明亮的色彩会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六 美术与体育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
对美学课程的期待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的价值;初中生物的价值
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的年龄段基本位于12-16之间,是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知识积累,了解世界,树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对孩子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生物学更是如此。生物学给孩子系统科学的介绍了人类自身、其他生物以及生存环境等等生物知识,这些内容不仅仅在知识上为后续的高中生物打下基础,更为突出的是这些授课内容涉面非常广,包括物理、化学、医学、美学、艺术、生命科学、地理等等。不仅能帮助同学们科学的认识生命、认识环境、认识自我,而且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解决问题、与人沟通的能力,引导同学们树立环保、可持续等科学的价值观,带给同学们最纯粹的美学熏陶,提高美学素养。
一、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认识环境
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认识环境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价值目标。认识自我,知道自己的出生、成长,了解自我身体构造,器官功能等等。认识生命,意识到人类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生命体,其他动物,绿色植物,细菌真菌等等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特征,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合理的存在。认识环境,城市、农村、森林、荒漠、大气、海洋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紧密的联系,共同构成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物是一门科学性非常突出的学科,用科学的观点去看世界是生物的特征,动植物、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他们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都是生物的研究对象,学习生物,也就是学会科学的看世界。例如性教育,性教育的缺失与不科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性教育在传统的中国理念中一直属于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的范畴,在教学中大多教师避而不谈,导致正处青春期发育期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更易产生各式社会问题。而生物学,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展规律,这些内容与人口、生育、性教育都有很强的联系,[1]通过生物课渗透性教育,是用最科学的解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在生物教学中,始终围绕这一基本价值目标进行,是每一个教师所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学习知识始终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学以致用对同学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读懂自己、读懂身边的生物、读懂环境,明白如此之多奇妙的生活现象,产生更大的动力关注在课堂学习上以及课后的实践中,反过来可以作用于教师的授课,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频繁而且富有趣味,真正做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观察、思考、提问、理解、实践。
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学科中价值观的教育内涵是具体而丰富的。
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观,生命是自然界最可贵的存在,炎热的赤道、干涸的沙漠、黑暗的深海,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有生命的存在。含羞草、莲花、刺猬、仙人掌等等生物都用自己的方式不断与环境相抗衡,努力生存,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学生们在感动的同时,也发自内心对生命充满敬意,充满热爱。
培养环保意识,初中生物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阶段,教材中涉及环境知识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往往渗透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用显著。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生物课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油然而生对伟大祖国的崇敬与热爱,我们拥有一样的肤色,黑头发,褐色眼睛,我们都是中国人。祖国万里河山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沙漠、草原、森林、平原、高原都有我们的同胞,不同的民族,一样的中华儿女。我们的家园同时也会被破坏、污染、浪费等等,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在生物学习中,能带给学生更多有关祖国有关同胞的具体而深刻体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于同学们来说非常的重要,知识可能会模糊遗忘,但是价值观将深刻的影响的他们以后的身心发展,对于同学的一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传授理性科学知识的生物课,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份责任,教学是一个良心工程,我们很难去期待学生们自己领悟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们应当尽自己所能,引导孩子,在讲授生育、人口等知识时告诉他生命的不易与珍贵,在讲授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时告诉他社会是我们的,祖国也是我们的,我们应当用爱用包容用知识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等等。相信,内心阳光积极、富有热情与责任感的孩子,他的一生将会过得快乐幸福而且有意义。
三、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何渗透到生物课的教学中,教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更展现出一种对美的渴望、探索,通过生物课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不局限于个体所展现的美,不局限于自身的美,能看到大自然的美,能看到世界的美,能看到生命的美。生物的美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藏的,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是这种美能够形象化出来,给难以抽象体会的学生们更为具体的感知,例如,介绍莲花生理特征过程中,善用“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等称赞,引导学生感叹莲花坚强,努力适应环境的同时,体会莲花那一份淡然清雅之美,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简单的生物知识学习上升为美学欣赏。无论是欣赏美、发现美、还是创造美,都是建立在对美有一个大概的感知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包容理解与欣赏的态度看待其他生物、看待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美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四、与人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材的编排设计非常重视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性板块,这对于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生物实验通常需要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员协调合作共同设计、操作、总结等等,高频率的团队合作锻炼,对于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会有明显的积极效果。同时初中生物非常强调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发现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言之,生物科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包括人)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课程为在美育、生命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3]并且在注重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作为学校只有真正认识到生物学的价值,才能进行合理的的课程设计,做好学科成绩与考试制度的衔接,改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中选优,强化教师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学生们的未来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樊文平.初中生物对学生青春期的性教育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3(09).
对美学课程的期待范文6
(一)审美能力界定
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主要从形式上感受美,并获得美感的能力。它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是审美鉴赏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对于缺乏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1]就是说,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鉴赏美的能力是在感受的基础上,对美的辨别、理解和评价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如果美丑不分,就会走向美育的反面。美的创造能力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美是审美活动的最高成果,也是美的归宿和美育的最终目的。
(二)如何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培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美理想的培养。因为审美理想在创造美的活动中起指导作用,它支配着美的创造目标,并激发创造动力;二是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美的创造需要感知、理性,更需要情感和想象;三是发挥个性特点,创造出新意。人人都发挥出自己的特点,自由地追求美,那么创造出的世界才是全面的、和谐的。真正的人生就是要为创造一个美的世界而奋斗,在创造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本身的美和完善。
(三)审美能力与专业技能
1.强化审美能力培养,提升个人竞争实力。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先生曾说:“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2]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实质上来说是情商的培养,一个拥有很强审美能力的人同时就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不仅仅会充实和完善个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会成为和他人有效沟通的桥梁,在当今社会,高情商比高智商更重要,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调查,仅仅因为高智商取得成功的人微乎其微,而高情商则可以为一个人搭建起很好的平台,在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当中,高情商的重要性是早已经被证明了的。高智商主要是个人的,而高情商的影响则是群体的。所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实质上就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当所有竞争者都拥有同样的专业技能时,情商的重要性就会突显出来。
2.培养丰富审美情感,塑造立体丰满人格。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而塑造完美人格的关键在于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它主要是通过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的创造力,形成平衡和协调的心理结构,并间接地影响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最终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有美学课程,这是一个优势,通过美学的学习使大学生的知、意、情三种心理功能都得到发挥,逻辑思维能力、道德意志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培养出心理结构完美、个性和谐、情操高尚、多才多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塑造丰满立体人格的关键所在。
二、审美心态与职业期待
1.调整审美心态,摒除功利之心。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认为,美在形式。也就是说,美是和功利严格对立的。如果涉及到内容和功利,那么美就变得不纯粹了。作为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依附美虽然可能和功利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只有在超越物质功利的前提下才可能真正实现对美的欣赏。因此,这里所说的审美,就是要求和功利拉开距离,追求在生存的压力下容易丧失的愉悦心态。大学生身处校园与社会的交汇地带,很快就要面对一个无情甚至残酷的生存境况。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追求有利于将来就业的名誉、财富等等。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功利意识,使他们不会安心于对知识乐趣的求索,这种心态如果持续下去,从大学带进工作,必然由于强烈的功利之心和他人关系疏远,情商缺失,建立起仅仅以利益为链条的关系网,这样不仅对个人的长远发展不利,而且容易为他人所排斥,一个人成为一个孤岛。
2.积极心理建构,坦然面对窘境。全面发展完美的人格心理结构包括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审美教育就是建构人的审美结构,以美的感受为最终目的,美则是融合了真和善的感性结构,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释放的性质”[3]。审美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观的因素,从而有助于创造心理的形成,这是“以美启真”;审美又具有自由意志的因素,因而储备了能跨越生死,不计利害的道德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以美储善”。这就是说,审美教育有助认知结构和伦理结构的建立,有助于智力和品德的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伦理的人、理智的人,同时又是审美的人。而对于一个人格完善、心理结构健康的人来说,生活中的困境并不会那么令人望而生怖,崇高的对象带给人的那种升华力量会激励他勇对困难,开阔的心胸真正能让其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三、审美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1.丰富审美情趣,构建独立人格。美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之中。审美教育正是借助于美的事物和美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刺激与启导,使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开拓。人都有爱美的天性,人的生活需要欢乐,人人希望得到愉悦,得到美。美育过程是一个自由自觉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进行自我运动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被美的事物所吸引,主动地、愉快地、自觉地追求美的人生境界的过程。在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得到升华,不知不觉间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丰富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席勒在谈到美育的特点时曾说:“美育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美育王国的基本法律”[4]。这不仅指出审美教育是用一种自由的方式进行的,而且还说明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取得更多的自由,即成为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