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文1
一、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音乐欣赏是听众接受音乐的一种表现,是听众认可作曲家和演奏家作品的标志。这种认可也使得音乐变得更有意义。同时欣赏也是听众对音乐艺术的一种回应和反馈,在这样的接受过程中,听众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表现,从而使大脑更加富有音乐意识的创造性。初中音乐欣赏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过程,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艺术修养会得到提高,从而可以解决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因此上好音乐欣赏课对于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老师缺乏对学生引述修养提升的意识,加之中考不考音乐,导致教师不重视音乐教学,不重视欣赏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另外音乐欣赏也是一个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人收听同一首乐曲,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有年龄的差距,因此在音乐的欣赏方面也存在差距。另外学生方面的因素,由于学生的年龄小,音乐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对音乐的节奏、强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缺乏理解,也是导致音乐欣赏课效果差的一个因素。
三、欣赏课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度挖掘学生情感,这也是学生审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情感可以带动学生的音乐认识和审美理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音乐作品中,走进艺术家的心灵,走进音乐创造的世界中。另外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欣赏的范本。流行音乐是学生喜欢的,他们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流行乐的明星,教师可以将流行音乐作为活用教材的一个创新方式引入课堂中,以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教师应该在遵循新课改理念的原则指导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以便实现高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文2
关键词:音乐的力量;初中音乐;音乐欣赏
一、音乐的力量
从进入学校学习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音乐课,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是国歌,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那时的我们,还小,并不会真正理解这首歌对于全中国的人民的意义,老师也不会强烈要求我们一定要能够理解它的内涵。我们知道的只是,“它是我们的国歌,国歌的意义在于表达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可是每当广播国歌放起,我们会在操场站的整整齐齐,举起我们的右手向国旗致敬。虽然这一系列的动作是老师教我们的,可是每当我们敬礼时,心中不禁充满了力量,腰挺的更直,手举的更高,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好多,可以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是国歌带给我们力量,带给我们自信,将全中国人民,紧紧的凝聚在一起。
二、初中音乐
初中的学习目的,为的是初三的那次中考,可谓人生中最重要考试中的第一场,对待沉重的学习,大家渴望的是时间多一点,再多一点,再多一点。为什么还要把不重要到可以直接忽视的音乐课,放入其中?
初中音乐,如你想,如果考虑学习成绩,考虑还有重要学习任务的我们来说,音乐可以不存在。不存在,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因为在考试中,没有这一道“音乐题”。可是,撇开学习,对于每天承受多面压力,身心极度疲惫的同学来说,音乐可以让他,学会放下,休息一会,让他极度紧张的状态可以缓解一下。努力学习,是好的,通过努力考得好的成绩是好的,学校不只是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希望我们成为“积极向上的学生”,不只拥有好的成绩,更拥有健康的身体与愉快的心情。
音乐,它虽不来自于医院,不是由专家研究而出,但它却可以治疗医院所不能治疗的“疾病”(我们的心理健康)。在沉重的学业中,因为有了音乐,使我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激情。
三、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首先是让学生自己去听,是对于每个学生情感亲身体会的实践经历。而在沉重的学业中,音乐无非成了老师与同学除了课文,数字外,心灵上的沟通,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提高自己对审美的见解,让同学的身心健康与学习两者平衡。又因为每个同学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与生活经历。音乐因此对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这时,需要我们的老师给以学生正确的引导方向,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与伟大。
四、方案实施
1.正确态度
在初中,由于考试安排了很多强化训练,往往有些主课老师会由于时间不够占用学生的一些副课的时间,或者,音乐课的老师给同学上音乐课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同学作业多,而只上半节音乐课,另外的时间给同学做作业,所以在学校,老师都不重视的课,学生又怎会重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样是不对的。
教育专家在每一年级安排的每一门课程都是有根据性的,都是为学生所需要的。每一门课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在学校,学生们自己会根据课程的需要去抉择哪些课程是重要的,重要的就好好学,不重要的就随便带过,学生是被动的,在这时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与启发。
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很微妙的情感。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人或物。“没有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这么多的为什么,我就是喜欢”。
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会比做自己不喜欢或也谈不上不喜欢的事情做的更好。我们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每天持续反反复复的做,我们会觉得无比的无聊,心情无比的郁闷,可是当我们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动力。兴趣很重要,这需要老师对学生的激发。
3、情境引入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比较开放性的课,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它没有标准”,它不像其他的学科有规定的思路,与方法,有正确与错误,它有自己的艺术体现,随着不同的人,影响也不一样。对于艺术来说,它是通过声音对人的心灵产生影响。心灵的影响最感性的是“故事”。
音乐欣赏首先是让学生去“听”,听什么?“听音乐,听歌词,听音乐背后的故事。”
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会先放一段具备代表性的音乐,例如《我爱我的祖国》,欣赏完了之后,老师会开始对这首音乐开始进行讲解,包括这首音乐的来源与背后的故事,将课程故事话,感官化,会更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对此更深入的了解这首歌,这时也彻底喜欢上这首歌,并希望自己会唱这首歌。学习音乐,从理解开始。
4、感受音乐
在初中,上音乐课是老师与同学心灵最靠近的时候。
对于初中的课程,学生因为学业要求被迫去学所需要的课程,哪怕自己学的过程中很累,还是出于需要,好好的,努力的去学,并学好,学生永远感觉是被老师拉着走,学生在老师身后追赶着,渴望能够赶上老师的步伐。学生的心理是急切的。而音乐欣赏课,老师会和同学一起去感受音乐,在前行中,老师会带领学生往前走,学生赶不上,老师会停下来,等学生赶上来一起走,或者回头让学生赶上进度。学生的心理是舒适的。
5、进入音乐世界,从音乐中成长
音乐世界,让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想象出来的,何不认为是音乐创造出来的呢?
音乐的存在在于创作它的人在特殊的环境下有了灵感,然后凭着感觉创作了它,创作人将自己的情感在音乐中发泄的淋漓尽致。让听的人感受音乐的最深处,感受创作者的世界,例如《梁祝》,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最后两人死去化成蝴蝶终于在一起。死去变成蝴蝶,使得故事神幻化了,在音乐的背景下,虽结局都死了,却让我们感觉他们死后会幸福的在天堂生活着,在那里,他们会有自己孩子,会有自己的家庭,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虽然后面作者在音乐中并没有表现出来,但作者这种美好的心态,让我们这么想象着,这就是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在何时,我们都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我们的每一天。
五、总结
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兴趣,欣赏观,培养爱好者,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跟随音乐的步伐感受音乐,不仅仅把音乐欣赏课当做一门课程,把它当做自己的需要,在你,累的时候,伤心的时候,开心的时候等,听一段音乐,累的时候得以变得轻松,伤心的时候得以缓解,开心的时候得以舒心,让音乐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文3
一、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其中需要满足学生的视、听、感、触、动等方面需求,从而使得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情境中感受、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丰富情感。
由于初中学生的个性较为张扬且自制力较弱,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极易出现学生参与性不高,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真正融入音乐情感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生活情趣图片、音乐家肖像等其它图片资料,或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根据音乐来创作音乐剧[2]。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幽美的背景图:一轮满月,高高挂在江面上,江中点点的白帆若隐若现,近处是茂密的芦苇丛,一阵微风吹过,江水泛起点点涟漪,打碎了洒在江面上的银白色的月光,带来仿佛从天边传来的优美的音乐。在这样的场景中,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心随风动,思绪随着美妙的音乐飘到远方。
二、多元化音乐欣赏,增加欣赏教学趣味性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其对新鲜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而在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则极易导致学生出现无趣、乏味等现象,从而失去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流行音乐能够直接的表露人内心的情绪和宣泄不同的感情,让那些听者“情绪化”,特别是那些让人愉悦的音乐作品,更能够让人在听后产生各种积极的情绪,让人奋发向上。音乐作品其独特的个性就是能够让听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寻找到心灵上的共鸣[3]。例如:在欣赏《走进》时,学生在聆听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的雪域风光、秀丽山水、民风民俗等知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神奇又迷人的的向往之情,从而激发兴趣;如欣赏《渔舟唱晚》时,教师可以先轻松的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曲子,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辨别主题音乐。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前在音乐欣赏课学生精神紧张,课堂气氛单调的问题,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运用鲜活的语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愉悦、轻松的情绪,从而表达出音乐的美。
三、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音乐赏析能力
音乐是一种十分需要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音乐作词作曲人对这句话的感受是最深刻的。音乐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教育相比,它不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因此在音乐学习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能够随音乐一起变化,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
(一)采取视听结合教学法。音乐属于是一种听觉艺术,但是仅靠听觉来欣赏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欣赏音乐教学时应该在听觉基础上充分结合视觉感受,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一种夜晚静谧氛围,展示夜空下的美景,然后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在美丽的氛围中参与视听、学唱,这样便自然而然的加深了对《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感体验及认知程度。
(二)利用合作学习模式生化静态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小组,待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之后开始分配各个小组任务,让学生结合音乐作品开展合作表演,以此来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例如:赏析《音乐之声》的主题插曲《DAORENMI》时,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画方格边跳边唱,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感到快乐、轻松、在轻松的音乐旋律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也使学生的人格、思想等方面都有了一种新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真实的流露出来,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净化自己的人格、心灵[4]。
四、创作引导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搭建舞台,鼓励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再创作。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文4
一、欣赏多元化的音乐,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流行音乐对小学生有着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将流行音乐有选择性地引入欣赏课当中,以鲜明的时代感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贴近日常生活、表达朴素的人生哲理、直白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有些传统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只奉高雅音乐为经典,把一切流行音乐贬得一文不值,却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时代感和多样性。高雅音乐严肃理性有余而通俗活泼不足,对于生活经历少的初中生来说情感上不容易产生共鸣。而一些流行音乐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更真实直接地表达了人的情绪、人的感情,能激起听者的共鸣,正好填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隙,受到学生欢迎也就水到渠成。其实我国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大批反映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具有较好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我们应该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流行音乐。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经过教师的引导和筛选,流行歌曲在音乐欣赏课堂当中也同样可以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从而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
二、明确树立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完善自我”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淡薄,依赖教师和课本,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敢对老师的教学内容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师辛勤的教学并没有带来轻松、愉快及丰硕的成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师在课堂中的形象,创造新颖的课堂和谐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在讨论某一问题时的论点只是个人观点,每个学生应该都有自己独创的观点,要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真诚相待,要让学生敢于表述,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要将自己今后的创造发明付诸实施。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点、论点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正确的。学生在思考问题前或在提问之前,总是考虑教师讲的是什么观点,自己的观点看法是不是符合教师的观点,而教师有时在评论学生发言时又会流露出一些倾向性,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选择自主思考时的依据。所以,在改变课堂教学观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完善自我”。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我想,学生在通过音乐欣赏的同时,可以展开自由的想象翅膀去自由联想,并各抒己见,畅谈感受。这样,学生才能走进音乐,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最终达到“完善自我”。
三、选材要灵活多样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拘泥于课本内容,应适当选择一些流行音乐。虽然现在的教材中已经加入了一些流行音乐,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而且因为流行音乐的流行性很强,课本中选编的流行音乐往往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虽然众多的流行音乐良莠不齐,但教师不能以偏概全地视流行音乐为洪水猛兽,应该客观地认识到,流行音乐中也有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积极教育人的作品。比如,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周杰伦,视其为偶像,有些教育工作者一味地批评他的音乐。但我却认为,他的某些作品是很有意义的。如《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曲,歌词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爱和尊敬,同时教育听者要尊敬长辈。这对普遍正处于叛逆期,甚至与父母产生严重隔阂的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易学易唱,让学生听这样的歌曲胜过老师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
四、深刻体会意境,适当加以引导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文5
初中生处于身心转变的关键时期,外界的新奇事物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而音乐欣赏课是一个感受平台,有助于初中生舒展、调节身心。也就是说,经过长久地聆听特定乐曲和反复吟唱,学生必定会形成自主性感知意识,有利于今后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创新
依照客观层面的观察,音乐欣赏单元的确是音乐课程系统化教学的特定调试媒介,它善于利用各类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表现技巧、音乐形象等进行感悟交流,引起初中生情感、思想的共鸣。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借助特定的美感效应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日常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带有丰富情感内涵和新奇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日后树立独特的音乐欣赏角度以及专业化发展前景产生积极作用。
一、创设生动的导入情境
音乐是借助声音表述主体内心情感细致化的行为艺术。在讲解初中音乐欣赏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科学地感知音乐作品,理解音乐的规则,然后适当地彰显人本服务的特性,注重开发学生个体音乐听觉感知的系统化。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演示名曲,使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听觉享受。在欣赏特定的音乐作品时,教师需要在关键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式解说,同时设计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无限联想。笔者相信,经过教师的逐层引导和调试,必定能让学生深入地感知音乐情境,奠定深厚的音乐基础。如在《中国人民进行曲》欣赏课上,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开场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庆阅兵现场的激荡场景,使学生逐渐融入到歌曲的节奏中,甚至有部分学生还会跟着音乐的节奏高声歌唱。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后续课程内容和技能训练的拓展。
二、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
结合实践调查,笔者发现,良好的音乐课堂交流氛围,能有效调动学生个体长期研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并积极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探析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意识地开发和设计小组探究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师生同时扮演倾听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标准的音乐听觉感知和演唱技能协调水准。当学生倾听完特定的音乐作品之后,教师需要结合作品的体裁格式、时代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状况进行系统解析,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影视材料,争取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作品。在整个教育行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听到或看到的内容设置成问题,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保留整体的认知印象,然后逐层赏析和重点聆听。如在讲解《万马奔腾》作品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作品,直观地呈现出马头琴的音色特性,然后运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万马奔腾的情景,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较快地融入到作品的内涵中。表演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表达情感的过程,它不仅是技能的展示,还是表现学生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渠道。表演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重在学生充分、无拘束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当学生在表演中尽情发挥自己的表演潜能时,他们就能从这些表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理解、有所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系统化的讲解,需要教师关注众多的细节,包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系统化补充音乐歌唱的表演单元等。为了营造活跃的音乐欣赏交流课堂,教师必须事先科学认证和有机审视教学环节,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拓展人文素质,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作者:蔡冰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南环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垚.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问题”探究[J].学周刊,2011,(19).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文6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课程 教学体会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066-01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音乐欣赏课程的设置对于审美能力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在音乐欣赏课程当中学生不但能够感知到声音、韵律、节奏的存在,同时在音乐中可以找到心灵中最美的一面。音乐欣赏课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大纲中也明确了音乐的作用,即音乐应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关系到学生的文化素养,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人文素质。同时,在中学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功能,通过这些名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也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几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
一 欣赏课教材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在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属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及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如优美、活泼的,开朗、奔放的,兴奋、激昂的,悲惨、哀怨的等。
二 音乐内容应多元化,扩大音乐视野
当前,各种形式的音乐竞相发展,音乐种类形式多样,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加强了各种文化信息的交流,就当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流行音乐来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带来的影响较大,作为音乐教师应该适当选取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乐曲到课堂中来,以鲜明的时代感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贴近日常生活,表达朴素的人生哲理,直白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教学中应摒弃传统教学中满堂都是高雅乐曲的现象,学生对于这些严肃性的曲目兴趣不强,经常感觉这些曲目脱离时代,与自己平时生活中所处的音乐环境不同,因而兴趣丧失。反过来,流行音乐为什么可以流行,是因为它更真实直接地表达了人的情绪、感情,能激起听者的共鸣,所以传唱的人多,覆盖面广,因此应该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流行音乐,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经过教师的引导和筛选,流行歌曲在音乐欣赏课堂当中也同样可以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
三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内容的融入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当学生融入到音乐之中时,个体的情绪、感情亦会随着乐曲的变化而变化,以此来达到情绪、情感陶冶的目的。课堂中常用的情感体验方法有分组体验法、视听法、唱奏主题法三种。
1.分组体验法
把班级分成若干参赛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个竞赛组别,让学生结合所听的乐曲对其分别以其他形式进行表演出来,可以通过诗歌、舞蹈、表演、绘画等方式表现出自身的感受,以加深自身对于乐曲的感受。
2.视听法
这种方法会让学生兴趣特别高涨,音乐虽然是听赏的艺术,然而在音乐欣赏中如果结合视觉的功能,能发挥视听的作用创设音乐情境,通过视听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
3.唱奏主题法
每首音乐作品都有主题,它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唱奏主题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风格、特点得以感知,又能亲自体验,记住音乐,体验音乐内涵。
四 鼓励创造表现,发展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的,同志曾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音乐教育的创新,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它能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表现力。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而创造性活动恰恰有助于通过多种探索途径提高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欣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为欣赏者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青少年学生具有好玩、好动、好奇、想象力丰富等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可抓住这一特点,鼓励他们有独创及与众不同的感受与见解。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体会乐曲所表述的内涵,在美妙的乐曲中感受美的存在。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爱好、兴趣,在欣赏课内容的安排与设置上要能够有的放矢,所选教材内容及教学手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感受到乐曲中所表述的美。
参考文献
[1]郑云.初中音乐欣赏学习中的几个为什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