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文1

P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三级等保;信息安全

1 引言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正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依赖于网络的业务信息系统,比如HIS、OA、财务系统等等,它们提供了日常办公所需的业务,便利了工作。互联网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实现办公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平台。然而,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安全的快速发展,安全威胁正在飞速增长,尤其混合威胁的风险,如黑客恶意攻击、蠕虫病毒、木马等,有可能会给医院的信息网络和核心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建设一个全面、安全的信息系统已刻不容缓。

2 系统现状安全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现状拓扑图如上图1所示,从整个网络拓扑图可以看出,现阶段医院主要有两个网络出口,包括连接医保专网及连接互联网,互联网区域主要提供给外端用户通过VPN连接接入到内部服务器。在安全防护方面,除了在医保专网的出口边界区域部署有防火墙外,其他地方都没有部署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网络出口边界区域缺少相应的入侵防护系统,无法对来自外部的蠕虫、木马、病毒、恶意软件及僵尸网络进行安全防护;

2)在互联网边界区域缺乏相应的防病毒系统,无法对来自互联网的恶意代码攻击、病毒等进行检测和拦截;

3)在内部网络中缺乏相应的安全审计系统,无法对内部的网络行为、服务器访问操作行为等进行审计和日志记录;

4)在Web类服务器前端缺少相应的Web安全防护设备,无法对针对Web服务器的SQL注入、跨站脚本(XSS)、跨站伪造攻击等进行安全防护,同时缺乏相应的网页防篡改系统;

网络内部缺乏漏洞扫描设备,无法对内部服务器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漏洞管理;

5)在内部网络缺乏相应的运维审计系统,无法针对内部服务器、数据库、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的安全运维;内部重要服务器上没有安装防病毒系统,无法对服务器进行安全防护,容易遭受病毒的攻击。

3 建设思路

3.1 建设方法

信息安全体系框架是实施安全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它提供了构建和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理论指南、流程、工具和指标。定义了全面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部署的设计路线和方针。使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在标准化和完备的设计依据中进行,使建设过程具体而可控。从而维护信息价值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的可信性和可控性;形成完备的事前监控预警、事中防御控制、事后审查追溯的防护机制。呈现持续改进的安全运行管理闭环。

医院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会同时依据国家/行业政策标准的指导,因而需要结合现实的业务特点与管理情况,构建各类别各层面信息系统的差异化、本地化保护能力,并通过制订运行管理策略,形成面向当前安全措施及关键系统的运行配置、未知风险的预警与控制情况。

适度化的安全建设思想能够将上述的方法论贯穿于信息资产的运行周期中,使各阶段、各层面的安全机制相互补足而形成体系,避免了安全建设的重复实施和过度投资。

3.2 方案效果

在等级保护要求中,医院信息系统安全提出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入侵防护、恶意代码防范(防病毒)、安全审计、漏洞管理、运维审计、安全集中管理等需求。本次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需要完成以下目标:

1)边界安全防护

在医院专网互联区边界处部署防火墙,对内部服务器进行基础安全防护,实现边界的网络安全访问控制,保证服务器的安全。(利旧)

2)恶意代码防护

在医院互联网边界处部署绿盟NF防病毒系统(NF),对来自外网的病毒文件进行安全拦截,保证内部服务器的安全,实现内部网络的恶意代码防护。

3)网络入侵防护

在医院服务器前端部署绿盟入侵防护系统(NIPS),对来自外网、专网及内部用户的木马、病毒、蠕虫以及各类网络攻击行为等进行拦截,保证内部服务器的安全。

4)Web安全防护

在服务器区如果部署有Web类服务器系统(OA办公系统等),需要在服务器前段部署Web应用防护系统(WAF),对来自互联网的针对Web应用的攻击进行安全防护,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恶意扫描等攻击进行阻断防护,同时,在服务器上部署防篡改软件系统,对文件进行 安全保护。

5)安全审计系统

在医院核心交换机处旁路部署安全审计系统(SAS),通过网络数据的采集、分析、识别,实时动态监测通信内容、网络行为和网络流量,发现和捕获各种敏感信息、违规网络行为,实时报警响应,全面记录网络系统中的各种会话和事件,实现对网络信息的智能关联分析、评估及安全事件的准确全程跟踪定位,做到出现问题时有源可溯。

6)运维安全管理

在运维管理区部署安全运维堡垒主机(SAS-H),对日常所有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等的运维进行详细的记录,保障系统运维的安全性。

7)系统安全管理

在医院运维区处部署漏洞扫描系统,可以利用漏洞扫描系统对网络中的系统、网络设备等进行扫描,第一时间主动对网络中的资产进行细致深入的漏洞检测、分析,并给出专业、有效的漏洞防护建议,让攻击者无机可乘。

在医院内部服务器及主机部署防病毒软件,可以有效地对内部终端和服务器等进行病毒防护,保证系统不会因为受病毒感染而造成系统宕机、数据受损等严重事件。

8)集中安全管理

在运维管理区部署安全管理平台(ESPC),对所有的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状态的在线分析、在线监控、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3.3 项目效益

安全技术设施足以保障系统的核心区域,关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并借助外力形成一定的安全支撑能力,整体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得到保证。

通过完善安全运维管理支撑体系,保证运维的安全、稳定,使得医院信息系统自身具有较高的安全运维能力。

信息系统符合三级等保标准关键要点的要求,确保信息系统通过等级保护测评(覆盖等级保护基本80%以上要素,整个信息系统基本符合等级保护要求)。

4 总结

信息安全没有绝对性,从技术复杂度来说,单一防护模式很容易被突破,只有实施多层防护,才能消除单点隐患。通过建立“一个中心下的三重防护体系”才能增加突破难度,降低安全风险;做到全可达、全可控、全可查。层层防护旨在实现非法破坏“进不来”,即使进来也“拿不走”,即使拿走也“读不懂”,即使有恶意行为也“跑不了”。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管理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理念、信息技术以及医院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变化,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发展思路也应该要与时俱进的不断变化,要根据阶段性的信息安全目标不断的对安全管理体系加以校验和调整,以保证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始终适应和满足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只有做到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建设更健康的、合理的、有效地使医院信息系统更安全。

参考文献:

[1] 迪普科技助力新疆医疗系统[J]. 数字通信世界,2014(4).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文2

近年来,国家对信息安全高度重视,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原卫生部的《关于全面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函[2011]1126号文)指示精神,阜外医院作为卫生行业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试点单位,依据国家相关信息安全政策及技术标准,对医院的重要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整改建设,切实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通过对阜外医院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梳理,并根据业务数据的重要程度和业务安全需求,准确划分系统边界,阜外医院信息系统共有6个定级对象,其定级情况如下:HIS系统为第三级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阜外医院网站和财务为第二级信息系统。由于信息系统彼此间业务关联较大,所以总体上按照第三级进行整体防护体系建设。

本次阜外医院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程的建设,主要是根据四部委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文)以及卫生部 [2011]1126号文的指示精神,从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运行体系等三个方面入手,建设完整的医疗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保障体系:

1. 建立阜外医院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整改建设。通过对内外网网络层面的安全整改建设,达到等级保护第三级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2. 建立阜外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安全管理策略和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安全事件管理、系统建设管理以及系统运维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建设,达到了等级保护第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

3. 建立阜外医院安全运维体系,通过综合运维系统、安全管理中心、信息安全服务等内容的建设,实现了日常安全运维管理,使阜外医院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能够有效落实。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保建设,使阜外医院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成功通过了等级保护第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因此,本次阜外医院信息安全保障工程的建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有效落实了国家政策要求。首先是完成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的工作部署,使阜外医院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确保业务工作有效开展。

通过本次工程建设,确保阜外医院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符合国家等级保护制度要求,确保方向正确、方法得当、结果合规,使信息安全建设工作不偏离国家监管的大方向,这是阜外医院作为国家三甲级医疗机构的地位决定的,是确保阜外医院的权威性、严肃性的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能够有效推动行业安全建设。有利于形成阜外医院信息安全工作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要求的工作机制,为国家卫计委指导各医疗单位进行等级保护建设方面起到试点示范效应。

通过本次工程建设,可以分析清楚阜外医院信息系统数量、分布、安全防护程度等基本情况,研究清楚系统信息安全的各自特点,通过调研和分析,提出全院信息安全工作“一盘棋”的管理思路,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具体要求,实质性推动行业信息安全建设工作。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文3

关键词:企业信息系统安全

引言

信息系统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含的所有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信息系统连续正常运行。

信息系统本身存在着来自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和物理自然环境的安全风险,其安全威胁无时无处不在。对于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而言,不可能试图单凭利用一些集成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安全产品来解决,而必须考虑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因素,全方位地、综合解决系统安全问题,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于企业,而企业的信息系统普遍都经历了由点及面,由弱渐强的发展过程,并在企业内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一体化应用。随着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全面开展以及各种业务系统的逐步深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对信息系统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甚至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信息专业人员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环境,如:设备分布物理范围大,设备种类繁多;大部分终用户信息安全意识贫乏;系统管理员对用户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少数用户恶意或非恶意滥用系统资源;基于系统性的缺陷或漏洞无法避免;各种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严重威胁着信息系统的安全。因此,如何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体系,以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展必须面对并急需解决的课题。

2 企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模型分析

2.1 从关于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2.1.1 解决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要有系统的观念。解决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必须是系统性的不能指望只从任何一方面来解决。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和用户组成,因此信息系统安全包括人和技术的因素;

2.1.2 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动态的、变化的;

2.1.3 信息系统的安全的相对的;

2.1.4 信息安全是一项目长期的工作,需制定长效的机制来保障,不能期望一劳永逸。

2.2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管理和支持力度的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产业化工作的继续进行、对国际信息安全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关于信息安全的法律建设环境日益完善等因素,我国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进展是迅速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相关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我国的信息化仍然存在不安全问题。

2.2.1、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较弱。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各个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特别是“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启动后,各级政府已陆续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由于许多网站没有防火墙设备、安全审计系统、入侵监测系统等防护设备,整个系统存在着相当大的信息安全隐患。美国互联网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公司2007年发表的报告称,在网络黑客攻击的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2.2.2、对引进的国外设备和软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改造。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单位和部门直接引进国外的信息设备,并不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改造,从而给他人入侵系统或监听信息等非法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

2.2.3、我国基础信息产业薄弱,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尤其是信息安全产品。我国信息网络所使用的网管设备和软件基本上来自国外,这使我国的网络安全性能大大减弱,被认为是易窥视和易打击的“玻璃网”。由于缺乏自主技术,我国的网络处于被窃听、干扰、监视和欺诈等多种信息安全威胁中,网络安全处于极脆弱的状态。

2.2.4、信息犯罪在我国有快速发展趋势。除了境外黑客对我国信息网络进行攻击,国内也有部分人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网络犯罪,例如传播病毒、窃取他人网络银行账号密码等。

2.2.5、在研究开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迅速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

造成以上问题的相关因素在于:首先,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在信息产业上的投入还是不足,尤其是在核心和关键技术及安全产品的开发生产上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创新意识。其次,全民信息安全意识淡薄,警惕性不高。大多数计算机用户都曾被病毒感染过,并且病毒的重复感染率相当高。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不安全局面,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输出进行控制有关。

3 信息安全管理中管理因素的应用

在安全保障体系中,“风险评估+安全策略”体现了管理因素

3.1 为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企业必须成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组织。由企业主要领导负责,通过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对企业的信息安全实行总体规划及管理。具体的实施由企业的信息主管部门负责。

3.2 企业应该出台关于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标准。标准中应该规定信息系统各类型用户的权限和职责、用户在操作系统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信息保密;系统的帐号和密码管理、信息安全工作检查与评估、数据的管理、中心机房管理等信息安全的相关的标准,而且在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补充及完善。

3.3 积极开展信息风险评估工作。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工作,主动发现系统的安全问题。

3.3.1 信息网的网络基础设施(拓扑、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

3.3.2 信息网网络中的关键主机、应用系统及安全管理

3.3.3 当前的威胁形势和控制措施。

通过对企业信息网内支撑主要应用系统的IT资产进行调查,对存在的技术和管理弱点进行识别,全面评估企业的信息安全现状,得出企业当前的全面风险视图,为下一步的安全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方向。为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4 加强信息系统(设备)的运维管理,包括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3.4.1 建立完善的设备、系统的电子台帐,包括设备的软、硬件配置以及其它相关的技术文档;

3.4.2 规范系统管理的日常各项工作,包括设备安装、系统安装以及各项操作都进行闭环管理;

3.4.3 建立完善的工作日志,日常的各项操作、系统运行等都必须有记录;

3.4.4 规范普通用户的行为,只分配给各种用户足够应用需要的资源、权限。

4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应用

在安全保障体系中,“防御体系+实时检测+数据恢复” 体现了技术因素。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统建设过程中,需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采用了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的方法。结合多年来在信息安全方面采取的技术手段觉得可以采取的技术手段如下:

4.1 关键的系统采取冗余的配置,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如对核心交换机、中心数据库系统、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关键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可以采取双机甚至群集的配置以避免重要系统的单点故障。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管理。网络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最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影响系统安全因素最多的,很多系统安全的风险都首先是由于网络系统的不安全引起的。在此重点谈一下在网络安全方面需采取的技术手段。

4.1.1 加强网络的接入管理。这是网络安全的最基础工作,与公用网络系统不同,企业的网络系统是企业专有的网络,系统只允许规定的用户接入,因此必须实现接入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采取边缘认证的方式。在笔者的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对所在公司的网络系统进行改造后实现了支持基于MAC地址或802.1X两种方式的安全认证,实现企业内网络系统的安全接入管理。使所有的工作站设备从网络端口接入网络系统时必须经过安全认证,从而保证只有授权的、登记在册的设备才能接入企业的网络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4.1.2 利用VLAN技术根据物理分布及应用情况适当划分系统子网。这样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对网络广播流量进行了隔离,避免人为或系统故障引起的网络风暴影响整个系统;其次是提高系统的可管理性。通过子网的划分可以实现对不同的子网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将故障定位在更小的范围内等;再次是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实现某些应用系统的相对隔离。

4.1.3 加强对网络出口的管理。如在企业内部网络与Internet(或其它不可信任的网络)连接的边界架设防火墙作安全网关,并制定了安全的访问策略;架设了防病毒网关,尽可能将计算机病毒堵在企业内部网络之外。

4.1.4 采用网络运维管理网管平台,实现对企业网络系统监控、IP地址与服务分布查询定位、网络数据流异动报警功能。

4.1.5 在系统上部署网络入侵和安全审计系统,如采用旁路方式接入网络,对网络内部和外部的用户活动进行监控,侦察系统中存在的现有和潜在的安全威胁,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信息进行识别、记录、存储和分析。

4.2 通过桌面管理系统等实现对企业的PC等以及终端用户的行为进行集中的管理。数据表明企业的系统安全事件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内部网络。如何实现对内部用户的有效管理,防止用户有意或无意的滥用系统资源而对整个信息系统造成危害是企业系统信息系统安全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在边缘认证系统的支持下对PC等设备进行集中的监控和管理、对用户行为能有效管理、跟踪是最有效的方法。而桌面管理系统能帮助系统管理人员实现这些目标。通过该系统对企业的IT资源进行动态的跟踪收集,动态生成最新的IT资源清单;对设备异动进行报告。实现硬件、软件资源的远程维护及管理。主动的基于系统的安全漏洞的扫描功能。实现快速的系统安全评估及系统补丁的自动分发,提高IT资源的有效使用率。

4.3 选择合适的防病毒产品,部署安全而有适用的防病毒系统。计算机病毒近年来是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层出不穷的计算机病毒严重威胁着企业的信息系统。根据应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病毒产品来部署企业的防病毒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笔者的经验可以根据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级要求不同可以采取多种防病毒产品、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采取不同的查、杀、拦截策略。如对服务器、重要的系统就应当采取以保护系统的数据安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前提的病毒防护策略,而对PC等终端设备则要采取以不能因它而威胁整个系统安全为原则的病毒防护策略;相反一台工作站的连续运行能力就不是要重点考虑的,如最好能实现PC等工作站的防病毒产中是否安全使用与边缘认证结合起来,不安全的工作站不能接入系统从而保证系的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文4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测评实施

1 引言

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应用深入到各个环节,信息业务系统承载了门诊收费、门诊药房、住院收费、住院药房、医保、财务、门急诊医生护士站、住院医生护士站、电子病历、病案首页、检验LIS系统、检查PACS系统、体检系统等。保障重点信息系统的安全,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完善信息保护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和应急水平,有效遏制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信息系统安全运营环境势在必要。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生信息安全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对于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确定测评对象与等级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门诊人次1000人左右,住院日人次400余人。医院信息系统HIS、LIS、PACS、电子病历、体检等50余个系统无缝结合,信息双向交流。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定级原理,确定医院信息业务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为第2级,其中业务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为2级,系统服务安全保护等级为2级。

2.1 招标比选测评公司

医院通过四川警察网了解到四川省获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有资质的5家公司。医院电话通知该5家公司,简单介绍医院信息化情况,其中有3家公司到现场进行调查,掌握了信息系统情况。然后通过招标比选确定一家公司为我院测评安全等级保护。

2.2 测评实施

2.2.1 准备阶段

医院填报《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申报表》、《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确定安全主管人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医院组织相关人员到市级计算机安全学会进行安全培训学习。确定医院信息安全主管人员协助测评公司人员就医院信息业务系统做调研,提交准备资料。调研内容涉及网络拓扑结构图、线路链接情况、中心机房位置分布情况、应用系统组成情况、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相应的IP地址、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安全文档等。

2.2.2 测评主要内容

主要针对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安全和安全管理两方面实施测评,其中技术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进行5;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

2.2.3 测评方式与测评范围

测评公司综合采用了现场测评与风险分析方法测评、单元测评与整体测评。单元测评实施过程中采用现场访谈、检查和测试等测评方法。就各类岗位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医院业务运作以及网络运行状况;查看主机房、应用系统软件、主机操作系统及安全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设备管理系统、安全文档、网络分布链接情况。检查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技术类测评任务,以及安全管理类测评任务;查阅分析文档、核查安全配置、监听与分析网络等检查方法查证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部署及其配置情况、端口开放情况等;测评人员采用手工验证和工具测试进行漏洞扫描、系统渗透测试,检查系统的安全有效性。

整体测评主要应用于安全控制间、层面间和区域间等三个方面。主要就是针对同一区域内、同一层面上或不同层面上的不同安全控制间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不同区域间的互连互通时的安全性。

医院信息系统运用了身份鉴别措施、软件容错机制、用户权限分组管理、密码账户登录、数据库表中记录用户操作、对重要事件进行审计并留存记录。网络边界处部署防火墙防御入侵,终端使用了趋势网络版本防病毒产品,抵御恶意代码。开启系统审计日志,制定和实施有效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降低系统安全风险。网络进行了有效的区域划分,区域之间通过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安全控制,与社保局、医管办等第三方外联区之间通过防火墙严格限制访问端口。

2.2.5 差距分析与测评整改

通过测评,测评公司写出测评报告,提出整改建议。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要求6,测评公司人员根据医院当前安全管理需要和管理特点,针对等级保护所要求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从人员、制度、运作、规范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建设7,提供技术建设措施,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就各类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能力。医院分期逐步投入防网络入侵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等。

2.2.6 编制报告,成功备案

测评公司编制报告,上报市公安局备案成功,获得二级信息系统备案证书。二级信息系统,每两年进行一次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实施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备案使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护能力增强,有效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

3 结语

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集技术、管理和法规于一体的长期系统工程,始终有其动态性,医院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加强管理,持续增加安全设备以保障医院数据安全有效,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医院信息安全建设要切合自身条件特点,分期分批循序建设,保证医院各系统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以适应医院不断扩展的业务应用和管理需求8。

参考文献

[1]卫办发.〔2011〕85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11.

[2]尚邦治.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5.

[3]王建英,陈文霞,胡雯,张鹏.医院信息安全分析及措施[J].中国病案,2013.

[4]王俊.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体系的构建[J].医学信息,2013.

[5]韩作为.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流程与要点[J].中国数字医学,2006.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文5

随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化,已延伸到医疗卫生行业。卫计委要求三级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定级不低于第三级。本文结合医院实际,介绍了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建设,阐明了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整改、测评四个实施步骤,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等级测评

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在国家重视信息安全的大背景下,推出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统一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随着等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原卫生部制定了《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1]85号),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并对三级甲等医院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作了要求,原则上不低于第三级。从《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可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对象是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的专有信息和公开信息。对信息系统及其安全产品进行等级划分,并按等级对信息安全事件响应[1]。

二、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步骤

2.1定级与备案[2]。

根据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编制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培训教程》,有两个定级要素决定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一个是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另外一个是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对于三级医院,门诊量与床位相对较多,影响范围较广,一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将会给患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对社会秩序带来重大影响。因此,从影响范围和侵害程度来看,我们非常认同国家卫计委对三级甲等医院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限制要求。在完成定级报告编制工作后,填写备案表,并按属地化管理要求到市级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在取得备案回执后才算完成定级备案工作。我院已按照要求向我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同时也是我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了定级报告与备案表。

2.2安全建设与整改[3]。

在完成定级备案后,就要结合医院实际,分析信息安全现状,进行合理规划与整改。

2.2.1等保差距分析与风险评估。

了解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基本技术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主要是由在信息系统中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及安全配置来实现;基本管理要求也包括五个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主要是根据相关政策、制度以及规范流程等方面对人员活动进行约束控制,以期达到安全管理要求[4]。技术类安全要求按保护侧重点进一步划分为三类:业务信息安全类(S类)、系统服务安全类(A类)、通用安全保护类(G类)。如受条件限制,可以逐步完成三级等级保护,A类和S类有一类满足即可,但G类必须达到三级,最严格的G3S3A3控制项共计136条[5]。医院可以结合自身建设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标准进行差距分析。管理方面要求很严格,只有完成所有的154条控制项,达到管理G3的要求,才能完成三级等级保护要求。这需要我们逐条对照,发现医院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与漏洞,找出与管理要求的差距。对于有条件的三甲医院,可以先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分析信息系统的资产现状、安全脆弱性及潜在安全威胁,形成《风险评估报告》。经过与三级基本要求对照,我院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在物理环境安全方面,我院机房虽有灭火器,但没安装气体灭火装置。当前的安全设备产品较少,不能很好的应对网络入侵。在运维管理方面,缺乏预警机制,无法提前判断系统潜在威胁等。

2.2.2建设整改方案。

根据差距分析情况,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实际需求和建设目标,着重于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与数据隐私方面,满足于临床的实际需求,避免资金投入的浪费、起不到实际效果。整改方案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相结合,技术作保障,管理是更好的落实安全措施;从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通信网络进行三维防护,建立安全管理中心[6]。方案设计完成后,应组织专家或经过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评审,以保证方案的可用性。整改方案实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安全措施,提高整体保护水平。我院整改方案是先由医院内部自查,再邀请等级测评公司进行预测评,结合医院实际最终形成的方案。网络技术人员熟悉系统现状,易于发现潜在安全威胁,所以医院要先自查,对自身安全进行全面了解。等级测评公司派专业安全人员进驻医院,经过与医院技术人员沟通,利用安全工具进行测试,可以形成初步的整改报告,对我院安全整改具有指导意义。

2.3开展等级保护测评[7]。

下一步工作就是开展等级测评。在测评机构的选择上,首先要查看其是否具有“DICP”认证,有没有在当地公安部门进行备案,还可以到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站进行核实。测评周期一般为1至2月,其测评流程如下。

2.3.1测评准备阶段。

医院与测评机构共同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制定工作任务与测评计划等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启动前,为防止医院信息泄露,还需要签订保密协议。项目启动后,测评机构要进行前期调研,主要是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运行状况、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及安全管理等情况,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测评工具和文档。在测评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组织机构建设工作,配合等级测评公司人员的调查工作。

2.3.2测评方案编制阶段。

测评内容主要由测评对象与测评指标来确定。我院测评对象包含三级的医院信息系统、基础网络和二级的门户网站。测评机构要与医院沟通,制定工具测试方法与测评指导书,编制测评方案。在此阶段,主要工作由等级测评机构来完成。

2.3.3现场测评阶段。

在经过实施准备后,测评机构要对上述控制项进行逐一测评,大约需要1至2周,需要信息科人员密切配合与注意。为保障医院业务正常开展,测评工作应尽量减少对业务工作的冲击。当需要占用服务器和网络资源时应避免业务高峰期,可以选择下班时间或晚上。为避免对现有业务造成影响,测评工具应在接入前进行测试,同时要做好应急预案准备,一旦影响医院业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8]。在对209条控制项进行测评后应进行结果确认,并将资料归还医院。该阶段是从真实情况中了解信息系统全面具体的主要工作,也是技术人员比较辛苦的阶段。除了要密切配合测评,还不能影响医院业务开展,除非必要,不然安全测试工作必须在夜间进行。

2.3.4报告编制阶段。

通过判定测评单项,测评机构对单项测评结果进行整理,逐项分析,最终得出整体测评报告。测评报告包含了医院信息安全存在的潜在威胁点、整改建议与最终测评结果[9]。对于公安机关来讲,医院能否通过等级测评的主要标准就是测评结果。因此,测评报告的结果至关重要。测评结果分为:不符合、部分符合、全部符合。有的测评机构根据单项测评结果进行打分,最后给出总分,以分值来判定是否通过测评。为得到理想测评结果,需要医院落实安全整改方案。

2.4安全运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施安全等级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它不仅要在信息化建设规划中考虑,还要在日常运维管理中重视,是不断循环的过程。按照等级保护制度要求,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级别定为三级的三甲医院每年要自查一次,还要邀请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并进行整改,监管部门每年要抽查一次。因此,医院要按照PDCA的循环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安全技术与管理上,完善安全措施,更好地保障医院信息系统持续稳定运行[10]。

三、结语

医院信息安全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分批分期的循序改建。还要结合医院实际,考虑安全产品的实用性,不能盲目的进行投资。医院通过实施等级保护工作,可以有效增强网络与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性,有力保障医院各项业务的持续开展,适应医院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需求。

作者:王磊 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文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R],2004-9-15.

[2]GB/T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S],2008-06-19.

[3]GB/T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S],2010-09-02.

[4]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S],2008-06-19.

[5]魏世杰.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思路[J].科技传播,2013,5(99):208-209.

[6]张滨.构建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纵深防护体系[J].信息通信,2014(141):148-149.

[7]GB/T28449-201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S],2012-06-29.

[8]姚红磊,杨文.三级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5,24(2):59-61.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范文6

【关键词】等级保护;虚拟专网;VPN

1.引言

随着因特网技术应用的普及,以及政府、企业和各部门及其分支结构网络建设和安全互联互通需求的不断增长,VPN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组网方式。同时,我国现行的“计算机安全等级保护”也为企业在建设信息系统时提供了安全整体设计思路和标准。如何充分利用VPN技术和相关产品,为企业提供符合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性价比高的网络安全总体解决方案,是当前企业信息系统设计中面临的挑战。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发展轨迹

对于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引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注意,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分析和研究。英国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出版BS7799标准的第一部分《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第二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规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控制要求和实施规则,其目的是作为确定工商业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情况所需控制范围的唯一参考基准,是一个全面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的基础和正式认证方案的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将BS7799标准转换为ISO/IEC 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细则》和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并向全世界推广。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于1999年了GB/T 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标准,把信息安全管理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针对不同组织性质和对社会、国家危害程度大小进行了不同等级的划分,并提出了监管方法。2008年制订并下发了与ISO/IEC 17799和ISO/IEC 27001相对应的GBT 22081-2008《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实用规则》和GBT 22080-2008《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3.信息系统安全的等级

为加快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国家公安部、保密局、密码管理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于2007年联合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就全国机构/企业的信息安全保护问题,进行了行政法规方面的规范,并组织和开展对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同时,制订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相应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审批稿),来指导国内机构/企业进行信息安全保护。

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要求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系统运维管理、安全管理机构等几方面,按照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介质管理、密码管理、通信和数据的完整、保密性以及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具体要求,对信息流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第二级指导保护级,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

针对政府、企业常用的三级安全保护设计中,主要是以三级安全的密码技术、系统安全技术及通信网络安全技术为基础的具有三级安全的信息安全机制和服务支持下,实现三级安全计算环境、三级安全通信网络、三级安全区域边界防护和三级安全管理中心的设计。

图1 三级系统安全保护示意图

图2 VPN产品部署示意图

4.VPN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VPN即虚拟专用网,是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通常,VPN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通过它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VPN可用于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的全球因特网接入,以实现安全连接;可用于实现企业网站之间安全通信的虚拟专用线路,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和用户的安全外联网虚拟专用网。

VPN使用三个方面的技术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隧道协议、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VPN通道的加密方式成为主要的技术要求,目前VPN技术主要包括IPSec VPN,非IPSec VPN(如PPTP,L2TP等),基于WEB的SSL VPN等。

IPSec VPN是基于IPSec协议的VPN产品,由IPSec协议提供隧道安全保障,协议包括AH、ESP、ISAKMP等协议。其通过对数据加密、认证、完整性检查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私有性和保密性。通过采用加密封装技术,对所有网络层上的数据进行加密透明保护。IPSec协议最适合于LAN到LAN之间的虚拟专用网构建。

SSL VPN是基于SSL协议的VPN产品。在企业中心部署SSL VPN设备,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授权用户能够从任何标准的WEB浏览器和互联网安全地连接到企业网络资源。SSL VPN产品最适合于远程单机用户与中心之间的虚拟网构建。

整个VPN通信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4个步骤:

(1)客户机向VPN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

(2)VPN服务器响应请求并向客户机发出身份认证的请求,客户机与VPN服务器通过信息的交换确认对方的身份,这种身份确认是双向的。

(3)VPN服务器与客户机在确认身份的前提下开始协商安全隧道以及相应的安全参数,形成安全隧道。

(4)最后VPN服务器将在身份验证过程中产生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公有密钥将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密,然后通过VPN隧道技术进行封装、加密、传输到目的内部网络。

目前国外公开的相关VPN产品多数采用软件加密的方式,加解密算法也多使用通用的3DES、RSA加解密算法,不符合国家密码产品管理和应用的要求。《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73号令,1999年10月7日)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只能使用经国家密码管理机构认可的商用密码产品,不得使用自行研制的或者境外生产的密码产品。国家密码管理局在2009年针对VPN产品下发了《IPSec VPN技术规范》和《SSL VPN技术规范》,明确要求了VPN产品的技术体系和算法要求。

5.VPN技术在等级保护中的应用

在三级防护四大方面的设计要求中,VPN技术可以说是在四大方面的设计要求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安全计算环境的设计要求中:首先在实现身份鉴别方面,在用户访问的中心,系统管理员都统一建立的有用户的用户组和用户名,用户会通过VPN的设备登录访问中心的应用系统,当身份得到鉴别通过时才可访问应用系统;其次在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和保密性保护上都能够防止用户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和盗取。

在安全区域边界的设计要求中:网络边界子系统的边界控制与VPN功能一体化实现,在保证传输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网络数据包处理效率。

在安全通信网络的设计要求中:网络安全通信的子系统主要是为跨区域边界的通信双方建立安全的通道,通过IPSEC协议建立安全的VPN隧道传输数据。完成整个应用系统中边界或部门服务器边界的安全防护,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间的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加密、身份鉴别及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在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进出的总路由前添加网络VPN网关,通过IPSEC协议或者SSL协议建立VPN隧道为进出的数据提供加密传输,实现应用数据的加密通信。

在安全管理中心的设计要求中:系统管理中,VPN技术在主机资源和用户管理能够实现很好的保护,对用户登录、外设接口、网络通信、文件操作及进程服务等方面进行监视机制,确保重要信息安全可控,满足对主机的安全监管需要。

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设计中VPN产品的部署示意图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