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1
一、存在问题
课程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基础不均衡。
高职教育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工学结合的社会意识、企业意识相对落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的配套制度、环境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距离。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我院在示范建设的过程中努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沟通,寻求各方的大力支持。目前,“校政企”合作新平台的构建初显成效,地方政府支持职教发展的政策正在推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逐步提升。但要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尚需一定的时间与资源予以推进。
(二)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实践时间。
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艰辛的颠覆性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等体现改革成效的指标生成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收集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三)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的能力有待提升。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任教师的参与,但原有的专任教师队伍课程开发经验不足。经过长期持续培训与培养,专任教师队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在教学一线中不断实践新理念,探索新课程开发的成熟思路。
二、未来工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各项工作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建设中出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基础不均衡、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时间较短、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升、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评聘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资源欠缺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已有的建设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加以验证和推广,因此,进一步深入推进示范建设,在新的起跑线上争创新佳绩是急切且必然的。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
在已经取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专业管理委员会、教职员工和学生等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多角度多形式接触企业,不拘一格寻找校企合作伙伴,取得企业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融汇各种资源,提升内涵,形成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推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典型。
(二)进一步完善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已有的新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课程开发团队教师的专项培训,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思维与教辅人员理念的快速转型,动员全院师生员工积极以创新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实践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并持续收集课程教学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向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取经,推进校企共建课程、教学方法、配套教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配套研发,在推广实践新课程体系中检验示范建设成果。
(三)加快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步伐。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当前职教界学者对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课程的工具功能上,即课程建设围绕生产世界、围绕职业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而进行,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再到课程价值的取向,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即局限于人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局限于人的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素质,而对于人自身的发展、对于精神生活的建构却关注不够。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高职课程势必在目标、内容、价值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一、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一味地迎合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色各样的需求,成为“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的温度计”。①课程建设紧密围绕经济生产和市场需要,强调实利、有用的专业知识,强调技术的力量,而对那些与生产世界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如意义、精神与价值等则不屑一顾,从而使课程“只有表层次的社会指标,而无深度的人性关怀”。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就在于对生产世界的适应。在这一观念支配下,课程被当做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只注重“如何用手段达到目的,至于目的本身的价值是否为人类理想的终极价值则在所不论。”③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
(一)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
课程内容紧密地与工业社会和市场化需要相联系,课程中只见生产世界的知识与规则,只有成熟、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即可以明确表征的技术知识,对具有个人性质的不能明确表征的个体知识、本土知识重视不够。课程学习缺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实践课程也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按照预定程序,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验证活动,学生缺乏独立操作、自己摸索、体会以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的个人经验也未能有效地融人课程之中。
(二)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
课程只注重求“真”(关于生产世界的知识、原理,原则等),忽略了求“善”(技术道德,即对技术的合理利用)、求“美”(职业审美愉悦)。缺乏深层意义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即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智态度。正如有学者在总结今天的职业教育的特征时所指出的:“……在教育目标中,‘理解’(understanding)与‘欣赏’(appreciation)让位于‘技能’(skill)与‘胜任能力’(competencies),‘会话’让位于对生活与环境的‘适应’,‘沉思’让位于‘做’与‘制作’。”“这种教育追求的是更高的技术效率,仅仅是为了传授技能,排除了理智与审美的因素,通常不考虑职业的全部理智背景及社会意义。”④
(三)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
课程只注重与物质、经济福利或“工作世界”相联系的技术技能训练,重视考工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获得,而较少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因而课程所注重培养的“能力”必然浸透了“操作”、“训练”、“谋利”的色彩。课程蜕变为训练“机器人”的工具,丧失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体验方面的价值。
二、高职课程建设的走向
教育要实现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有限的目的”,即指向谋生的外在的目的;另一种是更为重要的“无限的目的”,即指向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的目的。在全球化时代,面对科技的发展和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加强人类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性的完美显得更为重要。高职课程建设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其核心内容是课程的内容、目标和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与价值。
(一)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上,走出单一的技术知识模式,将实践知识纳入高职课程,实现技术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两种表现形态。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 (declaf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两类。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解释“为什么”的问题,这类知识即我们所说的理论知识;程序性知识则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即经验知识,属于改造世界、改造事物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它的对象是实践活动,这种关于改造事物、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知识也就是广义上的技术知识。⑤程序性知识根据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技术的知识”(technical knowledge),这种知识表现为一套明确阐述的技术规则,它是可以言传的,是那种能在书本中发现或找到的知识,是通过纸笔测验可以加以检测的知识;另一类是实践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这种知识不可能作为一套明确的规则阐述出来,是不可言传的,仅能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加以表演或演示。⑥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M.)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为“缄默知识”,可言明的技术知识一般是成熟的、规范化的知识,而缄默的技术知识即实践知识则是在获得一定的客观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对个人经验、本土文化及人文知识等融合而生成的一种个人性质的知识。技术知识的两种表现形态的划分对高职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冥思行动”和“制定行动”而言,更强调其“进行行动”,即“做”的行动,⑦因而他们需要的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即技术知识。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围绕技术知识来进行,但是根据上文分析,技术知识可分为明确表征的客观技术知识和默会的实践知识两类。而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论基础主要是客观主义,⑧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明显地存在着将高职课程等同于客观技术知识的倾向。不可否认,(客观)技术知识在高职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高职课程仅有客观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高职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个人性质的经验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比技术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更能体现高职课程知识的特色。因此,超越单一的技术知识,从注重单一的技术知识到注重将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将实践知识真正纳入高职课程,应当成为当前高职课程建设中在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问题上的一个主要奋斗目标。
(二)在课程目标确立上,从单纯重技术技能训练转向重实践智慧培养,注重技能训练与道德修养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现,合理利用技术
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的三要素(知识、技能与态度)中,不仅技能占有较大比例,而且知识和态度的选择与安排也常为技能的要求所左右。⑨高职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做”和“行动”,即将技术知识运用于生产现场或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或创造新产品。技术技能的获得对他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高职要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传授是不行的。这是因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技能涉及的终究只是技术的效率问题,它涵盖不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在饱尝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之后,已深刻地感受到因精神文明匮乏所引起的恐慌。因此,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合理利用技术在当代社会日显重要。
对技术的合理利用是一种技术行为“向善性”的表现,是一种实践智慧的体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对“行动”的三种形式——theoria,poesis和 praxis作了重要的区分。其中的Praxis,即“进行行动”,是旨在努力达到并维护一种道德向善的生活形式的行动。这种进行行动其实即我们所称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将道德知识与行为倾向结合起来的行为方式,即求善行为。⑩这种智慧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仅用智力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智慧含义是不同的。它主要是指主体在知识的获取、运用和生产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向善性”,此外,它也蕴涵了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合作性、和谐性等“善”的倾向。对高职学生来说,行为的向善性意味着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的经济与技术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技术能力很强,如果缺少行为“向善性”的理念,缺少实践智慧,技术反而可能成为制造罪恶、伤害甚至毁灭人类的工具与“武器”,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高职课程建设应顺应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重视学生技术伦理观的形成,重视品性德行的陶冶,重视实践智慧的养成,课程目标应从单纯的重技术技能的训练转向重实践智慧的培养,注重将技能训练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模范地执行社会技术原则,用技术造福全人类。
(三)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走出单纯围绕生产世界对人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思维框架,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与内在精神建构二者的有机结合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90年代初引入我国。这一课程观对改变世界职业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向起了积极作用,是对传统学科型课程的一大变革,它更好地体现了职教课程的特色,也更有利于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随着人世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低技术岗位渐渐消失,智力成分和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岗位不断涌现,因而职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将更为突出。
但是,职业能力终究只是人们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一种能力,是人的一种外在发展形式,表现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始终是与生产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我们把“能力”理解得多么丰富和宽广,它也无法涵盖人的发展的另一个方面: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而这些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将职业能力作为高职课程的全部价值所在是有悖于教育宗旨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谋求幸福生活的需要的。职业能力是一个人胜任工作、生活幸福的基础,但它并不必然保证工作出色、生活幸福。因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该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
高职教育与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它终究还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训练。杜威曾经告诫过我们:“训练不同于教育”,训练“只意味着特定技能的获得,天然的才能可以训练得效率更高而不养成新的态度与性情,后者正是教育的目的。”(11)雅斯贝尔斯更为明确地阐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提高。”(12)如果高职教育只教人“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而放弃“为何而生”的内在目的,(13)让人不能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那它也就“失去了一半的人性,失掉了一半的教育”,(14)从而演变成一种训练“准职业者”的活动。因此,在高职课程的价值取向上,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超越技术生成与精神建构二者的对峙,是高职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主要奋斗目标。 [注 释]
① 胡炳仙,泰秋田.后现代知识观与大学理想重构 [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②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③陈来.人文主义的视界[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49.
④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35.247.
⑤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2.
⑥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6).
⑦⑩[英]W·卡尔.技术抑或实践?——教育理论的未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
⑧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范式的演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6).
⑨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75.
(12)雅斯贝年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3
关键词 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59-01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在园林、园艺、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专业中都作为专业主干课。课程范围包括各类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工厂区绿地、居民区绿地、农业观光园等[1]。由于该课程综合技术、工程、艺术等内容,因而要求学生具备精湛的技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严谨的科学设计精神和创新精神。目前,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对设计任务难以下手,对所学的理论无法运用自如,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理论,对其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授课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仍然是以理论课时为主,授课的模式都是先讲理论,而抽象概括的理论不免空洞,缺乏感染力。尽管目前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大量图片加以说明,但学生单从图片仍难以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在实践中比较盲从,无法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例相结合,由此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造成学生缺少主动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
1.2 实践课程虚拟化
在实训阶段,所给的设计任务大多是虚拟的,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学生无法到真实环境中去体会,没有体验设计过程,也无法掌握实践设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设计作品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实践课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建筑小品的尺度把握不当,植物、建筑材料、铺地的选材没有考虑到经济实用性,主题的表现抽象等。一些学生也反映学校的实践实习课程缺乏实用性,与社会脱节。
1.3 考核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是理论试卷和图纸形式,考核方式单一。理论考试通常是临考前背诵,考试结束后也很快忘记理论知识。图纸形式的成果也不明显,学生经常套用其他的优秀设计作品,或没有章法的随意“填充”,缺乏创新,学生的潜能没有完全发掘。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削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园林规划课程改革的建议
2.1 构建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2]。在园林规划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即教学过程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操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的方法。新型教学方法的授课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将组织学生在外界环境中实地调查、测量、拍照、记录,由此做到按需教学。学生可以亲临设计作品中,分析设计目标的整体布局、景观小品、综合规划、造景手法等内容,通过亲身感受空间尺度,客观评价园林设计的优劣。最后学生可以实际测量设计,绘制平面图,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进行创作。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发挥的空间也明显扩大;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身份,将以指导、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要制订设计项目的整体内容,设计任务的每个细节均由学生操作,由教师管理和调控整个动态教学过程。项目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对设计项目的整体操作制订计划,然后再思考、建构知识体系,最后组织小组交流,每个组对负责内容要作最终总结、演示和答辩,最后由师生研讨评价小结等自主过程。
孝感学院项目教学法课题组在教学中实施了项目教学法,以校园内生态园景观规划为题,以实际项目为例进行教学。首先,分析项目设计的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具体任务,分发设计任务书,监督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核对、补充所收集的图纸资料。如:现状的建筑、树木等情况,水文、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同时,带学生到现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艺术构思阶段。项目设计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场地及环境行为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设计的布局、设计的原则以及苗木的情况,确定全园的总构思,经过分析、研究,着手绘制图纸。学生有差异,进展有快慢。教师要巡回,了解、检查、督促、指导学生操作项目进程,把握教学动态,掌握全局,帮助后进,解决困难,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各小组完成初步方案后,组织一次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其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各小组将方案以多媒体演示的形式,派1名同学讲解,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当指导。教研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参与整体设计活动的效率和综合能力。
每个组的设计任务完成后,由组员代表在30~40 min内向其他小组展示规划设计成果、阐述构思、叙述过程,由教师主持、引导、鼓励。其他学生可针对项目作品提出问题,由主讲人解答问题。通过小组式交流讨论,对设计项目的每个步骤均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和理解[3]。
2.2 与设计公司合作
设计公司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且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便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岗位。学生首先对设计任务书解读、分析,与甲方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带领学生对现场进行勘测、记录,对相关项目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再结合各类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挥创意思维,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形成符合设计任务要求的创意构思。创意构思成熟后,运用图形语言,将创意构思形成设计方案。获得甲方签字确认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方案具体化。依据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用规范的图形、符号语言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具体的图形表达。配合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协助甲方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选定各种面材的样式、质感、色彩。通过引入典型设计实例,使学生最直观地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效果较好[4]。
2.3 建立多层次考核体系
实施项目教学改革后,检验教学成果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过程,考核体系是考查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的标准和依据。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重视教学结果,不仅容易造成设计的形式单一和抄袭风气,还无法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和思维方法[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主要传授设计过程和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不仅重视教学结果,还应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实施项目教学法后,在考核方面,将教学内容分解,每个小节由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师担任指导者,即节点教师。每个节点的教学中,由指导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依据包括学生的调研报告、基址分析、课堂陈述、课余讨论、方案生成、最终的表现图纸、小组合作及社会实践能力等。当结束一个设计项目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结果包括多名教师的考评,可有效降低教师的主观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而且便于因材施教,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和缺点。该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观念和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潜力[6]。
3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欲望,使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就业意识,明显提升了教学质量[7]。通过明确设计任务,基于专业的理论知识,构造以设计过程为主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实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项目设计教学”[8]。通过设计和实施每个项目,力争使学生的设计思维建立在对现场的理解和地形尺度的把握之上,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景观规划的原则和理论,最终使其设计的作品具有可实施性。另外,通过学生的交流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胆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增进其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认识。
4 参考文献
[1] 赵丽艳,汪殿蓓,李国元.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214-215.
[2] 焦泽昌,李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3(4):44-46.
[3] 陈建新.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199,201.
[4] 罗德泉.以项目为核心的室内设计教学法――室内设计课程改革探索[J].天府新论,2008(6):245-247.
[5] 李春梅.21世纪园林专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园林,2001(4):13-14.
[6] 商书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06-108.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4
一、研究对象
文章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贵州某高校大三的学生,为了使本次的调查数据具有说服力,从大三所有141人中随机抽取了100人进行发放问卷,其中男生72人,女生28人。被调查的学生调查结果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有效率96%。分析显示问卷的信度a=0.721,适合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该校体育舞蹈师资情况
该校的体育舞蹈教师缺乏,专业不对口,比赛经验少,从学校毕业后再也没有参加过关于体育舞蹈方面的培训和比赛,据了解,该教师专业并不对口,只是对体育舞蹈特别感兴趣,属于中途学习,读研期间参加过比赛,毕业后在该校工作,主要担任的是体育舞蹈教学工作,在校期间,学校没有组织过教师进行培训。体育舞蹈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毕业后一直没有培训,是跟不上体育舞蹈发展的需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进步就是一种倒退。更何况,一个学校只有一个体育舞蹈教师,没有更多的技术交流和切磋,时间久了,技术也很难进步。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的体育舞蹈教师不多,在体育舞蹈课上某些套路教学就要要求教师即会男步也要会女步,比如在拉丁舞中,不仅表现要女性的妩媚,同时也要表现男性的刚劲有力,这就对体育舞蹈教师本身的要求更高。
2、体育舞蹈课中的场地与器材
体育舞蹈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必须有一定的设备,场地和器材是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效果,据调查,体育舞蹈课的场地是室外篮球场,和健美操、形体课公用一个场地,篮球场地显然很不适合上体育舞蹈、形体之类的课程。音响也是老师自带优盘的移动设备,上课时搬来搬去,篮球场没有电源,有时忘记充电整堂课就靠口令来完成。篮球场处在一个学校主干道的旁边,人员来往密集,车来车往,很容易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一般舞蹈之类的课程起码要有一些镜子、把杆、音响等辅助器材,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有些动作借助镜子比完全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因为学生们看不到自己的错误,教师的指导只能是片面的,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动作都能指导到位,毕竟学生上的是大课,不是一对一的指导,通过镜子等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的改正,即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开设的情况由以前的第八学期改为现在的第五学期,原因是大四开设的时候学生基本都在写论文,找工作,对开设的课程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了,更不要说让他们去学好,这个变化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课程的开设的内容也是有过很多的变化,最早的时候开设的是拉丁中的伦巴和恰恰,但是由于拉丁对身体的素质要求很高,一般人的身体素质是完成不了的。但是还要保证课程的进度,结合本校的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原因,就更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虽然体育专业的身体素质较好,但是由于时间较短,一周只有一次课。体育舞蹈在体育专业中的课时仅为36学时,这样短的课时要学好一个舞种都不够,何况体育舞蹈中有10个舞种,所以,想让学生掌握并熟练应用也是很难做到的。体育舞蹈包括竞技性的体育舞蹈和一般性的大众体育舞蹈,为了更好的推广体育舞蹈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由原来的竞技性改成大众性的体育舞蹈,学习的内容页改为简单易学的交谊舞和相对好学的华尔兹。内容上的变化也引起更多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总体上来说,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
3体育舞蹈课程兴趣分类
调查上面的表格是让被调查的同学对所喜欢的舞蹈进行多项选择,其中水兵舞可能有很多同学不是很熟悉,选择的人较少,只有23%,选择较多的项目是华尔兹、交谊舞和恰恰。这个选项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更喜欢简单易学的,难度加大后,可能是由于课时较短,不能完全掌握、抑或还没有找到这种舞蹈的感觉课程就已经结束了等原因导致的。
三、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建设对策
1、加强体育舞蹈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
体育舞蹈是一项专业很强的项目,它需要不断的培训和学习,世界在发展,很多的知识都需要更新。尽量保证教师每年都有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这种培训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由教师自己或者学院联系培训机构,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教师们掌握更多的技术和知识。通过这种学习,它可以让教师掌握更多的技术和规律;通过学习,可以使教师们在一起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基本设施的投入是上课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有较好的效果,学校建设一个形体房,它不仅仅是上体育舞蹈,同时也可以上瑜伽、形体、健美操等课程,资源共享。由于安顺特殊的地理位置,经常阴天和下雨,那么有了这么一个形体房,我们也能够保证教学进度正常的进行。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建设;对策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淡薄
高职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职业取向,它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生学习动力受阻,近50%同学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电子商务活动的实质是商业而不是技术,对于一项商业活动来说,赢利才是最重要的,网络只是一种手段;目标不明确,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务的有机结合;缺乏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学习兴趣淡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激情是评价学生的最高标准,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激情豪放,成就自我。
(二)教师专业技能与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方法欠缺创新
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过硬;教师结构不够和合理,教学经验不足。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发展方向、趋势不够明确;思想观念陈旧,深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致使所选教材的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做到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只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缺乏创新。
(三)校企合作薄弱,学生岗位适应性差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岗位的能力低。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施校企合作,通过构建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代商务活动中,解决实际运行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早日做出贡献。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思路及对策
高职电子商务的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针对各高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以培养目标为主线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把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作为基本内容,确保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设备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等能够顺利开展和实施,促进电子商务课程实施能够紧紧围绕“文化课为基础,专业课为主题,开展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设思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保障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内容的科学性和方向的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专业n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高职应该打破常规,坚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与师资培养,力邀校外教授、电子商务行业及相关企业专家,与本校教师一起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实践基地建设等。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掌握并分析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行业的需求变化,适当地调整和完善课程建设、设备建设、教师建设和实训体系,最终形成成熟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一)培养目标
调查分析发现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战略性、经营性、营销实务型以及技术操作型。因此,基于这一思想,现确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能够胜任各种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如公司网络销售、后台客户服务、网站的构建与维护等,兼备综合技能的、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级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课程内容
各个学校可以根据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高职学生各自的能力以及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培养目标详细地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电子商务营销专业方向、网站开发与维护专业方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向等,针对不同的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其中,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某学院已经将电子商务专业分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和法律几个方向这就使得这样一个宽大而广泛的电子商务专业有了非常准确的专业定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构造专业方向模块时,对专业的设计不应该太窄太细,应该在打造好坚实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到高职、教师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就是要适当增加特色选修课,使得学校能够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为了符合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开拓学生全方位的知识面,并按照企事业的需求不断更新调整所开设的课程,以此,主要考虑以下几个专业方向:
1.电子商务的营销专业方向。建议这个方向的课程内容为:电子商务与金融、网络营销与策划等。
2.电子商务网站维护与开发专业方向。建议课程内容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与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编程原理等。
3.电子商务认证专业方向。建议课程内容为:电子商务认证技术、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电子商务法律等。
4.电子商务证券专业方向。建议课程内容为:电子商务金融管理、电子商务证券投资与分析等。
5.电子商务财务专业方向。建议课程内容为:会计学原理、网络财务实训、电子商务网络电子支付。
6.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建议课程内容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经典案例分析、物流系统设计等。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6
【关键词】精品课程 制度缺陷 质量保障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40-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实施了精品课程制度,投入了一定的建设经费,重点建设一些重要的课程,在教材编写、教学改革、课程网站、电子课件、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成果申报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进与完善,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并通过持续的努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品课程的建设确实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精品课程制度本身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既影响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化与有效性,同时也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管理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体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精品课程建设制度的主要缺陷,并借鉴国内外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构建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效果与效率的普遍提高。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制度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制度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这些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申报制度的缺陷
各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采用申报评审制度,这种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许多院校的精品课程审批缺乏标准,以被评审者的科研成果以及评审者的主观感觉为依据进行评审,评审专家也存在非专业状况,常常出现确定的精品课程建设者并不是本课程最优秀的主讲老师,甚至从未上过本课程的情况。即使精品课程的评审是公平的,由于精品课程建设是长期的,存在有上无下的现象,随着人才引进以及教师授课变动,还会出现精品课程的建设者不是本单位的最优秀教师或已经不讲授本课程的现象。
2.建设标准发生扭曲
许多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侧重建设者的科研成果,忽视教学与教改成果。这种现象是由于精品课程的申报与结题验收均把建设者的科研成果作为要求和标准,似乎科研成果多的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一定好,而教学效果很好缺乏科研成果的教师很难通过申报与结题的评审。这种科研成果导向,使得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发生扭曲,许多精品课程的建设流于形式,建设者不精心提高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而是用科研成果来替代精品课程建设,使得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多而效果差。
3.存在名义建设者与实际建设者的现象
由于多数高校精品课程申报标准发生畸形,使得教学效果好而科研成果相对较少的教师难以取得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使得精品课程的审批向领导以及科研成果多的教师倾斜,领导及科研骨干取得精品课程,既没时间上课,也没有精力从事精品课程建设,便成为名义建设者,而课程的真实建设者是那些有建设能力而不能取得立项的任课教师,这种现象在高等学校中非常普遍是精品课程建设制度缺陷造成的。
4.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不规范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必须要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宣扬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评价标准的扭曲相对应,精品课程网站多在宣扬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成果以及部分教学成果,许多网站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窗口,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以及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得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也流于形式,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评价制度的缺陷
评价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应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既要克服偏重科研成果忽视教学内容建设的现象,又要尽量减少主观评价方式。特别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上要进行规范,根据建设内容确定评价指标,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评价,通过评价检查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途径
完善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制度,提高建设质量与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高等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还要不断对建设的内容与标准进行修改与完善,才能够通过动态管理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持续提高,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探索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途径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1.形成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环境
环境建设的目的是塑造组织文化,良好的环境是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这种良好的环境包括领导的重视、建设者的责任与积极的建设态度、规章制度的完善、建设的程序化与规范化、评价合理化与公正化等。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建设,形成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良好的建设环境,利用环境本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和作用,促使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人员按照规范的行为和程序进行有效地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建设目的。
2.实行动态的申报与建设制度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分阶段进行,并应取消“终身制”,根据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实施动态的申报与建设制度,选择最优的建设者并组建最佳的人员组合;建设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具体的管理效果实施建设控制,重点培育与建设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精品课程,讲求建设的效果,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高效化与规范化。
3.修正与完善建设标准
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标准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只要标准正确,精品课程建设才能有效。在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标准建设相对比较薄弱,许多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很不完善,而且还存在很大偏差或错误,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速度及效果。因此,修正与完善建设标准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在建设标准的不断修正与完善中才能逐渐提高建设效果。
4.提高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质量
精品课程网站是动态反映建设成果,加强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站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中,应注重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的规范,特别重视与学生互动功能的建设,能够及时了解精品课程建设中学生的感觉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站建设宣传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解决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提高。
5.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有效的保障,通过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及效果的评价,可以检查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规范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提高。
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上分析了其中的一些主要对策。在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抓住主要的建设内容进行重点建设,同时注重精品课程的全面建设,就会不断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基本结论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等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探索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主要制度缺陷,分析了这些缺陷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了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孙 涛.精品课程群建设模式及优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
2 刘丹平、吴 洁.在互动实践中保障高校教学质量持续提高[J].江苏高教,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