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八年级历史;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71-1为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八年级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需要根据学校生源情况、学校未来发展需要以及着眼于培养具有创作性人格特征的学生的需要,设计规划八年级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

八年级抗战史的学习,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活动创设契机,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战史时“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结合南京地方史,笔者逐步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营造探究氛围;组织学生探访集体屠杀地点;探访幸存者;开展历史知识竞赛;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经盛鸿老师开设以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开展图文并茂的历史小报评比;“中学生历史剧创作与表演大赛”……以为中心形成12.13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课程。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日益体现出目的明确、系列化、不断走向精品化的特点,成为学校八年级课程体系中的一大亮点。

一、八年级历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八年级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实施分准备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1.严密规划:凡事预则立,必须重视计划性。9月新学期开始之际笔者就开始规划本学年本学段的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

2.活动的宣传与发动。规划制定后在各班进行宣传,张贴活动设计方案;利用运动会、期中考试、秋游等空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彰显,自行制作宣传海报,自我学习与创作,自行组织表演……在整个过程中班级同学团结协作,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学习历史的氛围逐步形成,探究历史的激情兴趣喷涌而出。

3.制定标准,进行预赛。历史小报先进行班级选拔,必须紧密贴合12.13主题活动的主题,图文并茂,注重形象直观性与反思性,体现创新性。

历史知识竞赛班级在平时教学与测试中进行选拔由班级推荐5人参加年级的决赛。

历史剧的创作与表演:剧本创作要立足历史,带有一定的公民教育,将历史剧的创作表演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鼓励创新,如加入一些改编的情节和现实的讽喻等,尤其可反映90后一代的困惑与心声,但不可流于荒诞。评价标准涉及主题、表演、创新性、道具准备、感染力(现场互动气氛)、时间的把握等等方面。

(二)成果展示阶段

历史小报评选优秀者制作成展板学校橱窗展示;历史知识竞赛决赛中评选优秀者予以表彰;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以晚会汇报演出的形式举行决赛,评选出优秀者以及最佳表演者进行现场表彰;学科讲座根据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邀请专家开设。

(三)总结阶段

由于历史学科活动的延续性,笔者特别重视多方面的总结工作,通常总结分参与学生层面、观看者层面、整个活动过程性总结等等。学生的总结侧重于他们的体会感想,最触动他们内心的地方。其中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最引人注目,留下的印象自然最深刻。

二、对八年级历史活动课程的思考

1.学生期待这样的学科活动性课程。每次活动后笔者都感动甚至钦佩的是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单纯与激情化身的天使,某班同学为了排练倒地的镜头而头部受伤缝针;某班的同学数易其稿,手写的稿子密密麻麻几十张;某班同学全身心投入角色,流下了真实的眼泪……这些只是所有孩子们热情和智慧的一个缩影。

2.活动性课程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活动中展现了学生的智慧,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协调与交流等诸多能力,这在学科课堂教学上是学不到的,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在这样的“活动课程”中学生的成长超乎我们的期待与想象!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情景教学; 课堂氛围 ;积极性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初中思想品德课(也称政治课)给人的影响总是教学方法简单;有些教师常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代替启发式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理论与实际脱节等等。而这些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但可喜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现今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在飞快地改变着自己的“呆板”形象。

今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影响之所以有改变的原因当然离不开教师们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我认为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里,情景教学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让学生们能在活动里学到知识,从而把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所以,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创设教学情景的策略有很多种,我们必须依靠教学规律来选择,因人因时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向大家介绍几种创设教学情景的有效方法:

1 故事情境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例如,我们在教学生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难报三春晖》这一节时就可直接用教材中“小峰和妈妈”这一故事来引入本课的主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让学生通过故事反思自己。

2 角色表演情景模拟法即把情境材料以小品、话剧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表演出来。通过模拟排练,角色扮演,学生亲临其境,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让他们更真切地体验“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乐趣。这种形式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检验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他们乐学、善研的习惯,意义重大。我们可常用一些反映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的情境材料。例如我在教七年级思想品德《文明交往》这一课时,让学生扮演小品《让座》、《购书风波》等,使学生从中领略在交往过程中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 多媒体情境法也就是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如:在九年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教学时,我们可事先播放“我们的家园”课件。课件大量引用图片、图表、短片展示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面临的资源环保问题,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 创设情景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像是辩论会的形式进行针锋相对的讨论等等。例如:在八年级《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的教学中就可针对平日学生与老师交往时的一些行为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反思自己平日里与老师交往时的行为是否正确。

5 漫画情景法即把情境材料以生动直观、诙谐有趣、意味深长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漫画中的人、物、提示语的评析悟出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寓意)以及漫画所提醒人们应注意的经验或教训。这一方法可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在幽默中得以增强。现行初中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插入了很多漫画,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6 实验情景法即把情境材料以直观形象的实验,创设必要的背景,以构成一个整体,展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它可使学生从现象中产生联想,感悟出其中的道理。例如:在八年级《合作竞争求双赢》这一教学中,就可开展很多实验情景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两名同学参加实验。一名同学一手拿针,另一同学一手拿线。比一比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好、最快。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在我们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实物、音乐等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运用。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真正的目的是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从而使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郭受农主编 ,《政治课教学》 1999年出版.

[2] 李甫运主编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0年出版.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3

一、丰富语言,调动热情

要想营造一个浓烈、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激情。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带着呆板、沉闷的气息,那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课堂氛围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松、欢快起来。笔者认为,教师如果想给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动起来”,用充满热情的语调、富有激情的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热情。

笔者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偶尔会来一次“人来疯”。笔者会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摇头晃脑、四肢并用地大声演唱歌曲。如,教材八年级上册开始系统讲中国各个地域的相关知识,笔者就为学生演唱了《彩色的中国》这首歌:“轻轻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平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弯弯的是黄河。宝岛台湾像小船在东海上漂,神州处处好,神州处处好,我爱你啊彩色的中国……”由于学生初一年级音乐课上已经学过这首歌,便纷纷跟着笔者哼唱起来。就这样,还没正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情绪便被笔者带进来。

二、引入生活,情景构建

笔者在和其他教师同仁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个不小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次数很少,也很少开展课堂活动,甚至不少教师仍在采用传统、单一的按照教材逐字逐句讲解的方法,这似乎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的今天有些落后了。笔者认为,一名好的地理教师,要懂得如何将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或者说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地理与当今时事的结合,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将国内外的焦点、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和学生共同探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中,提出经济发展中的不当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引入雾霾问题,然后与学生探讨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加重空气污染,带来负担。并结合国家做出的战略调整,引发学生思考哪些企业要做出整改,如何整改,有污染的企业所设地址的风向、风口的选择,以及对人们生活、身体的危害等。偶尔还会设置诸如“防雾霾口罩真的管用吗”这种小型辩论赛让学生自主思考,闪耀智慧。如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爱上地理。

三、联系实际,运用知识

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是为了老师和爸爸妈妈?是为了考出好成绩?当然不是。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生活实际中有所帮助。因此笔者认为,能让学生信手拈来,随时随地拿来运用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不能应用的知识只是死道理,这样学习的学生也只是个“书呆子”。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结题报告;多元化;分层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音乐学科的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考试制度也由单一的唱一两首歌曲、吹一两首竖笛曲改为多种考察、多重考核的模式。究竟哪种方式是最为科学的、最为客观的办法呢?这是研究者目前面临的问题核心。

(二)问题的解决:

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是以培养有素养的、有一定鉴赏能力听众为主要目的的教材。作为音乐老师,我们面临的是一群参差不齐的学生,这其中有得孩子音准很好,有得孩子却连最基本的C大调音阶都唱不准;有的孩子的乐感很好,能对老师播放的乐曲、歌曲轻松学会并加以处理,有的孩子却唱不准、听不出乐曲或歌曲中旋律、节奏的变化;有的孩子从小学习乐器,有一定的试唱与模唱能力,有的孩子从未接触过乐器训练,对简单的四小节模唱练习都很难唱准。面对这样的学习受众体,单一的考核模式是不能满足多角度、多维度评价学生的标准的,而对于学生而言,有长处就会有短处,每一个孩子都有欣赏音乐、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可以从不同层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从而达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着手建立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呢?

一、将课本内容有机的分块,为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打下基础

七年级的音乐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每册有六个单元,每单元都有一定的歌曲演唱、乐器演奏、欣赏曲目与小组或自我创编的版块,音乐知识穿插其中。教师需要对本单元内容与教授意图有着通盘的考虑,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按一定梯级划分。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你同行》中,教学内容的分层划分:

1.音乐感受:声乐: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2.音乐实践:(1)、曲演唱:《希望与你同行》《我们一起来》;(2)、器乐演奏:八孔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3)、音乐沙龙、露一手。

3.音乐常识:音乐一词由来;音符、唱名、音名、反复记号、上波音的作用;人声的分类;八孔竖笛初识;施光南简介。

这样可以将本单元的内容做一个有机的罗列,划分主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建立确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对号入座

正如笔者所述,多元化、综合的评价方法是让更多的学生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并能超越自我。“分层评价”是较为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要求第一条:以教学目标为基准。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达标度,因此,它评价的内容、方式等应以教学目标位准,各项教学评价和分数,进步程度、评语等,要反映学生达标的程度。”从这段选自《音乐学科教育学》的要求我们将教学模块按照学生的能力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方便了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教学内容、重难点,也方便了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与课堂节奏。

三、深化“分层评价”的内容,将其与实际教授内容挂钩,将“分层评价”做到实处

作为教师而言,要想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在授课之前必须很精心的构思教学环节、撰写很详实的教案。“分层评价”也不例外,教师要想达到“人人有所得”就必须将“分层评价”的内容在教学环节中有所体现。

四、积极做好阶段性反思,将“分层评价”的效应与音乐课堂结合,达到教学互长的作用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中要求。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教师针对这一要求将学生对音乐课堂的评价常规化、制度化,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深入的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将学生的诉求第一时间传递给教师。当然,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最常规的试卷测评,也可以是小组互评、也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同桌互评等等,但评价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问题研究后的反思:

1.分层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分层评价”是整个课题研究的重点,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分层评价”所解决不了的,如:学生的听赏习惯、学生的识谱、试唱、试奏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着音乐课的质量。而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分层是否“一层不变”?

我们现在多划分的评价标准大多是以教师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学生是一个综合的个体,他们会随着知识技能的增加、情感价值的丰富而发生的变化。分层的标准也要随着他们的成长变化而变化。七年级的评价体重中关于知识技能的评价占了较大比重,在八年级、九年级的评价体系中创新与合作是否可以逐步加大比重呢?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分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个课题从去年9月份投标开始到现在结题,研究与准备过程以超过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笔者按照分层评价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准备、认真反思,几乎是将之前的教学案例一一,在这一过程中,辛苦自不必说,更大的感触是收获:学生对于作品的较全面的了解、班级中小组合作、小组互评活动的开展、学生与老师之间亲密的合作等等。我想更大的收获是通过参加课题的研究让我重新认识了教材、认识了音乐课将要带给学生的是一个怎样的育人氛围。我想这可能就是“分层评价”最终的目的:创设让学生、教师都能成长的教学环境。

附: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渴望春天》的分层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课堂 音乐语言 交流

音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语言艺术应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语言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有一定指向性的点缀性音乐,其中包括音乐课中的师生问好、起立坐下、鼓励、过渡、情绪渲染等。音乐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堂音乐课如果过了十分钟也不出现音乐,这堂音乐课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因此,音乐课中决不能缺少音乐,音乐教师应充分运用音乐代替语言与孩子交流,让音乐语言贯穿于整堂音乐课,使学生沉醉于音乐气氛之中。

一、课前准备用音乐交流

(一)进(出)教室

音乐课我都要求学生打铃前在音乐教室门口排好队进教室,上课铃响起后我就会弹奏初中每册书前的《歌唱祖国》,前奏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整队,进入歌曲弹奏后学生边唱边随着音乐节奏踏步走入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好。

(二)准备静心阶段

等最后一位学生就坐后,我就演奏九年级18册《森林之声》A段,舒缓愉悦的音乐让学生马上可以安静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

进教室的音乐可以一周更换一首作品,既营造了一种教学前奏的氛围,对于学生也是一个音乐作品的积累过程。

二、课之伊始用音乐交流

当学生有序地走进教室坐好,教师依然可以不发一言,微笑用音乐来说话。教师以手抚琴弹出( 1 3 5 11 -1 -),学生会自觉起立。

教师弹唱:1 2 3 4 5

同 学 们 好!

学生接唱:5 1 5 5 1 5 5 1 5 4 3 2 1

老 师 好 老 师 好 老 师 您 好 您 好!

再随教师( 1 5 3 1 1 -1 -)的琴声坐下。整个过程轻松、自然、有序,虽然是一些很常规的训练,却隐含着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感受了音乐的节拍、感受了音的跳进和级进,建立了基本的音高概念。

三、课中活动用音乐交流

常规的45分钟音乐课,若想学生一直安静地坐着听教师讲课,那是不可能的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应给他们设计一些合作参与式或自由表现式的离座活动,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如何在活动组织中做到自如呢?可以用琴声来组织。

(一)组织教学维持秩序。如果我想终止某个活动,而且希望学生能够快、静、齐地回座位坐好,或者课堂正处于一片混乱中,可以利用一些欢快的乐曲片段来组织管理,如弹奏九年级18册《森林之声》中的B段2遍,要求学生听到这段音乐立即回位,可以轻松地用琴声、用音乐声告诉孩子们“快回座位做好啦!”“赶快安静下来啦”,同时也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也不用费太多口舌。

不过,课堂组织教学的音乐也不能滥用,要适时地、恰到好处地用,不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组织教学消化反思。对于学生来说,不可能一节课都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老师便可以在课中间舒缓地奏起舒伯特的《摇篮曲》,让孩子们养成安静休息并回想课堂所学的习惯。音乐声一起,学生便自觉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休息,直至七年级下册的《青春舞曲》音乐响起。

(三)组织教学活跃氛围。当《青春舞曲》音乐响起,由指定的领操员带领全体学生做一些头、手臂舒展运动,哪怕只是短短的一遍音乐,对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同时听到该音乐也是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的坐姿,随时进行调整。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原则;方法

新授课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心理学家认为:凡是新异的、直观形象的、灵活多样的刺激物或手段,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良好的学习情绪。一堂课最成功、最关键、最令人关心的就是导入环节。导入技巧在成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反思课堂教学导入,立足课堂实践,尝试、探索、研究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下面我介绍几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

一、兴趣式导入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充分创设情景,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导入新课。

1.实物、图片、形态语言导入法

这种方法能马上导入课文,还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人入胜。如学习七年级上册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banana,pear and apple.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2.游戏导入法

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根据所授知识的特点设计游戏方案;制定游戏规则,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如单词复习,可采取同义词接龙比赛、同根词接龙比赛、头脑风暴等。

3.歌曲、视频导入法

音乐能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视频能使教学达到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效果,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型导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学生的言谈、表演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教学任务。

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法

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巧妙的情境能激发兴趣,诱导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如导入七年级上册Unit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时,教师可以事先带上一把guitar到教室里弹奏,然后问一个同学,让同学互相表演,接着引出Can you dance/sing/speak English?等。让其他学生一起跟着动作说英语,进一步引出新的句型I can play the guitar, but I can’t play the piano….这种方法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直接“入境”,然后尽快地进入语言学习的最佳状态。

2.温故导入法

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或提问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在教学现在完成时态时,可以通过复习一般过去时来引出新知识。

3.预习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在上新课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案例:我在讲七年级下册Unit 10:Where did you do on vacation?这一课前,要求学生做一个小调查(Make a survey),询问全班同学的“五、一”节是怎样度过的,并制成表格形式,然后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三、生活化导入

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方面来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能力。

1.联系实际生活导入

实践出真知。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总有一种亲切感,因而他们愿谈、乐谈。如教九年级Unit10: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第一课时时,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before going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 Do you like mornings? Why or why not ? 然后教师谈到自己的a terrible morning,再谈到Tina’morning.这样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绝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背景知识导入法

用背景知识来预告新授课的内容,也能充实学生的知识。如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4:Reading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教师可事先通过多种途径找到有关志愿者去西部山区支教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来展示。

四、主体性导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三分钟课前演讲、自由式谈话

把学生的值日生汇报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或让值日生汇报当天学生的出席情况、天气情况,或师生就日常用语进行问答。教师也可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话题报告,也可以是看图说话。

2.课本剧表演

新编初中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如教八年级下Unit3:What a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教师可事先让成绩好的同学将课文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表演What are they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再由学生进行排练。教师从学生的表演中,逐渐地导入新课。

总之,“导入”是教学整个过程的开端,它不仅为整个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的确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的灵活运用一定要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广大的一线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逐渐形成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方法为主导、以交际使用语言为目的的新教学理念,如果做到了因地、因人制宜,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就能顺利地调控整个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