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1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时化的背景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过去普遍见到的彝族民间口弦弹奏,现在只能在高山农村偶尔见到;被称为彝族“木器艺术之乡”的美姑县候果莫乡会木器雕绘艺术的民间艺人已很少;星象学是彝族民间的常识课,而今彝区农村能熟练运用星象知识的人已越来越少。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或传统表演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便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顺应了当今各国的需要,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标志着全世界从此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共同的认识。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春天的到来,这为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机遇。在这个机遇中,有的已开始了保护工作,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彝语得到了规范和发展,成为国家学历教育的合法文种;又如已经搜集、整理、编译出版了大量的彝文古籍文献;再如已向“文化遗产名录”进军,火把节、彝族年、漆器等成功申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等等。但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没有形成全民族的共同认识。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研究、挖掘、整理、宣传、弘扬发展的行为和过程,是把文化资本发展为价值资本,并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行为和过程。总体上来看,彝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已从盲目状态逐渐进入到自觉状态,但对民族内部各种群体层面上的人群而言,“自觉”程度是不一样的,从目前来看,知识精英层面上的人群认识是比较统一的,文化自觉行为也是比较强烈的,但处于领导层面上的人群内部的认识是参差不齐的,甚至有些人对文化自觉行为持抵触或反对态度;对于大众层面上的人群大都还处于自然传承的盲目态度上。这些都有形或无形中影响到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工作。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还不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公约》,明确指出,“承认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贡献。”但是目前在彝区普遍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体认识不明确,因此大多数地方没有健全或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管理机构,也没有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到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普遍价值的评价工作。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升温,一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关爱、企业竞相开发的对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彝族文化本身的传承特点,把民间文化艺术作为猎奇、招商引资、旅游的手段,往往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这种做法虽然有些可以理解,在表面上确实反映出地方政府、企业对彝族民间文化的关爱和支持,但实际上却在有意无意间剥夺了彝族民间社会传承本土文化的权利,使节日变成大会,使“民俗”变成“官俗”。例如:彝族原生态的傩戏“变人戏”(彝语称为“撮泰吉”),是彝族重要的信仰民俗,以前尽管不那么专业,但充满原始气息,是了解彝族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但一些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为了让其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在改编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其他乐舞因素,使得其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变得越来越淡薄,原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已开始发生剥离。这种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摧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法。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山头主义”。彝族是一个跨省区、跨境而居的民族。除了我国外,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有彝族居住。因此在有些地方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往往只着眼于本地区,无视有些文化事象的民族性和整体性,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把一个完整的文化事象的内容和品相肢解成七零八落,这种文化认识上的“山头主义”严重破坏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全民族性和完整性,从而影响了对彝族非物质文化事象普遍价值的认识。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保障和得以顺利实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国早已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我们彝区各地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影响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忽视情境保护、破坏性保护现象。“文化遗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事象”和文化“情境”,而我们只注意“事象”的保护,没有保护文化的“情境”的情况是很突出的。例如已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的“火把节”和“漆器工艺技术”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注意了文化事象标志特征,而不注意保护文化事象的内容和情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目前仍然存在着“保护”的内容不清楚,“保护”的手段和方法没掌握的情况。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探索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当代许多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文化转型的困难,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保存现今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还要综合现实环境考虑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因此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综合考虑。本文从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出发,对如何有效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一定阶段的历史文化的记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视野。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应当切实树立几个观念:一是要树立文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与脉的观念、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人类永恒财富的观念;二是树立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着人类的和谐、和平相处的观念;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观念,形成上下联动、上下互动的局面;四是在传承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通过加大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从而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第二,坚持“抢救优先”原则,把抢救濒危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摆在优先地位,抢救下来、记录下来,以免人为地酿造出“人亡歌息”、“人亡艺绝”、“人忘技失”的悲剧。
第三,对传承人要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给予相应的经济资助和政策照顾,重要的是保证后继有人,不让任何一项重要的遗产失去传承。同时开展逐层多级的保护制度,全面和整体地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的生态。
第四,在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重视文化“情境”保护,防止出现只注重提取文化遗产事象而轻视保护“情境”的做法。
第五,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内容的完整性,防止随意增减以杜绝“伪民俗”的出现。
第六,依托全国彝学会及各个省、市、县的彝学会,开展彝族民间文化普查,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保护协作组织和研究机构,建立彝族非物质文化及其传承人资料数据库,并完善必要的保护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此外还可以尝试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社会的先进做法与先进理念,从而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结语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2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远古先民就发明了陶埙、骨笛、石罄等乐器,懂得了在狩猎和祭祀活动中吹奏乐器。赤峰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蒙古族音乐和中原地区的汉族音乐在这里共生共荣。这里有皇宫雅乐、汗廷音乐、寺庙佛乐、民间番乐、杠房音乐,民间秧歌舞蹈,说唱曲艺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因此,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发掘、收集、整理,使得这些非遗瑰宝在新世纪重放光芒是赤峰音乐人的责任。
关键词 :游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19-02
一、赤峰文化概况
赤峰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肥沃的文化土壤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地域性的文化。赤峰地区相继发生了6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4000多年的草原青铜文化、1000多年前的契丹辽文化、800多年前的蒙元文化四次文化的高峰;100多年前,又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瑰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戏曲、古拙朴实的民族民间美术、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风情,构成了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文化长廊。由晋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安波抢救整理的昭乌达民歌《牧歌》,被中外音乐家改编成声乐和器乐作品,成为20世纪音乐经典。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蒙古族民间歌舞《呼图歌沁》、藏传佛教密宗乐舞《娜若·卡吉德玛》、清代蒙古族宫廷音乐《蒙古乐曲》、《赤峰雅乐》等,在区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呼图格沁》等八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入自治区名录。
二、民族民间歌曲的地域特色
昭乌达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组成部分,有着鲜明民族地域特色。昭乌达民歌从内容上分主要有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
(一)礼仪歌。礼仪歌主要用于婚宴、节日、生日等喜庆场合。如歌唱纯真爱情的翁牛特旗民歌《达古拉》、《孟阳》,巴林民歌《翠玲》、《恋歌》,敖汉民歌《洪格尔博热》,以歌唱英雄、颂扬夺标赛马骑手的巴林民歌《铁青吗》,祈祷幸福、祝寿的巴林民歌《欢宴歌》,敖汉酒席之歌《四泉》,喀喇沁民歌《喜庆歌》、阿旗民歌《神灵的敖包》等。礼仪民歌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叙述性特征。歌词多为四句一段,为分节歌唱形式,在不同音韵上反复叠唱,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二)牧歌。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歌唱,以赞美家乡、骏马、歌颂英雄为主。如阿鲁科尔沁旗民歌《祭罕山》、克什克腾民歌《欢乐的家乡》,巴林民歌《穆和勒哈达》、《双亲》、《赛罕山》、《江木伦》,阿鲁科尔沁旗民歌《春三月》、《云青马》,克什克腾民歌《海尔汗山》,《色仁扎布》等。牧歌的歌词抒情性强,注重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悠长、徐缓、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牧歌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的徐缓;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章。
二、民间歌舞与秧歌
赤峰民族民间舞蹈与秧歌是春节期间人们表演的一种传统民间歌舞形式。由于赤峰特有的人文环境、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使赤峰民族民间舞蹈和秧歌有着很强内在的联系,内容也多有交汇,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藏传密宗佛教乐舞《娜若·卡吉德玛》。喀喇沁八代王爷满珠八赞尔派其弟拉玛布仁钦到西藏学习佛教经典,公元1788年得号高门活佛,取回《娜若·卡吉德玛》经卷。1795年在下瓦房村八岭崖下建善通寺,拉玛布仁钦为第一任活佛,从此,招来众僧信徒前来诵经学舞。舞蹈动作的主要是以四十多种纷繁多变的密印手势为艺术语汇,此舞仅在喀喇沁旗善通寺表演,在内蒙古独一无二。它具有委婉、细腻、亦歌亦舞的表现形式,表达人们渴望平安太平的愿望,是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赤峰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挖掘,1994年《娜若·卡吉德玛》舞的全部图、文、曲谱资料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它融歌、舞、祝赞词于一体,是一种十分高雅的寺庙艺术。2004年,中央电视台在《走遍中国》栏目中作了介绍, 2009年被列为首批市级和第二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呼图格沁》(又称“呼图格沁”)蒙古语称求子为“乌仁呼图格归牙呼”。好德歌沁,是祝福、求子的意思。此歌流传于赤峰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一带。近年来备受关注,关于它的起源,有古老傩戏说,宗教查玛说、蒙古秧歌说。因为它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戏剧特征,被誉为蒙族戏剧的雏形。《呼图格沁》吸收了汉族秧歌的表演形式,将《西游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充实到秧歌之中,只是舞步有所不同,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增强娱乐效果。它融歌、舞、韵白于一体,体现了音乐舞蹈乃至韵白的祝赞词本民族艺术特征。著名民间戏剧理论家曲六已先生评价《呼图格沁》是“蒙古族民俗仪式剧”,它对后来的蒙古族戏剧、舞蹈创作有重要影响。中央电视台在《走遍中国》栏目中播出了“好德歌沁”专题。2007年被列为首批内蒙自治区非物质遗产名录。
四、赤峰蒙古说唱艺术
赤峰市内的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最主要的就是“好来宝”和“蒙古说书”。好来宝流行于今赤峰市南部的喀喇沁旗,相传已有700百多年的历史。“好来宝”的篇幅有很大的伸缩性,有三言两语,有的十行百行,其乐曲有十几种。好来宝与蒙古说书,从内容、形式、表演风格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好来宝,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是富有音乐感的口头文学。蒙古说书,蒙古语“乌力格尔”、“胡尔齐”。早期主要是由民间艺人演唱的民族史诗,如《格斯尔》等。《格斯尔》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蒙古族《格斯尔》史诗流传地域横跨中国、蒙古、俄罗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活形态民间史诗。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尔》的发祥地。1巴林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始终把格斯尔奉为伟大的英雄、英明的君主,对他极为崇拜,建寺庙、塑金身、顶礼膜拜,表达对这位伟大英雄的敬慕,格斯尔已被神化,成为神灵。《格斯尔》说唱体式史诗,被学界誉为活形态的史诗。2001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巴林右旗为“民族曲艺之乡”,2009年, 巴林右旗被文化部命名为“格斯尔文化之乡,2009年,《巴林格斯尔》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格斯尔》史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英雄史诗《巴林格萨尔》引起了国际格萨尔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五、赤峰古乐的特点
蒙古族音乐中的宫廷音乐、寺庙音乐多由寺庙的喇嘛代代相传。赤峰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如汗廷音乐、皇宫雅乐、王府雅乐、寺庙佛乐、民间番乐、杠房乐等在民间音乐,由十番会、十王会、杠房班等民间乐队于寺庙乐队在重大祭祀、庆典演唱。
(一)阿鲁科尔沁旗汗廷音乐。蒙古族语的“汗廷”就是汗王处理军政事物的“宫廷”及蒙古汗帐。汗廷音乐是民间的祝赞词、蒙古长调等歌舞音乐进入了宫廷之后,经乐师加工而成,是王室举行祭祀、庆典、朝贺、大飨宗亲等活动的音乐。汗廷音乐主要分乐声、乐曲、乐舞三个部分,乐声是有词的歌,乐曲是器乐合奏,乐舞是为舞蹈伴奏的音乐。从林丹汗时代到今天,宫廷音乐已经有400多年历史,是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蒙古族宫廷音乐,这对蒙古族现代音乐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音乐价值。2011年,内蒙古林丹汗宫廷音乐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喀喇沁王府雅乐。据考证,清代皇太极获得蒙古族林丹汗保存的蒙古族宫廷乐谱后组成了蒙古乐队。1644年,顺治帝把蒙古族乐队编入到番部乐,“傍什处”管理蒙古乐。1692年,康熙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到喀喇沁郡王嘎啦藏时,康熙把一套蒙古族宫廷乐谱和乐队的乐工作为陪嫁赐给和硕端静公主。王府雅乐承袭祖制,当时只有在王公贵族喜庆、迎接、宴飨等重大场合中演奏,演奏的乐曲有《牧马歌》、《如意宝》、《贺圣朝》、《大合曲》等,以显示礼仪的庄严。近百首单曲和套曲的王府宫廷雅乐和演奏乐器,是蒙古族先民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对于深入研究元代蒙古族宫廷音、清代的满族宫廷音乐和蒙族乐器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喀喇沁旗王府雅乐被列入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赤峰市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工作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心血。《赤峰古乐集成》这部古曲集成收集了流传在赤峰地区的汗廷音乐、王府雅乐、赤峰雅乐、宁城十番、赤峰佛乐等,堪称是目前最珍贵的古曲荟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在新世纪重放光芒。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物质来承载的、固定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动的、靠世代口耳相传的,极易失传。赤峰民间音乐是各族人民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做好赤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整理、保护、展示传承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普查手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乌国政.昭乌达民歌[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
〔3〕刘增军,等.翁牛特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M].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2013.
〔4〕侯锡文.铁笔春秋[M].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2009.1.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3
摘要: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近年来,以船会友,以节招商,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总结当地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转贴于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R] 2008(19)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4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以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称“非遗第一大国”。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首届非遗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探讨了非遗文化与大学教育教学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对“非遗传承”作了特别诠释———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换句话说,“正规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方式之一。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由此将推广普及到其他高校,校校传、师生传、生生传、代代传。高等院校逐渐成为非遗传承的全新阵地。笔者以“非遗”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的论文数量有1066篇。以“非遗”和“高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同样的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仅仅303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把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无几。在学术领域,徐建锋(2014)开展了“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徐红日(2014)在《非遗高等教育传承过渡性研究》一文中,对非遗融入教育教学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乔海燕(2015)开展的“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研究”、杨燕妙(2015)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等,对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李欢(2014)、马丽华(2015)则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地方性与非遗的传承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2017)成为国内第一所将系统的“非遗”文化资源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他们以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很好尝试,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条发挥非遗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历史,汇聚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方向引领教育,既蕴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气度、文化素养,更是凸显“做中学、学中做、教中传”的典型职业场景;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曾经是短板,实操技能是强项。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断前进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度连续提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新形势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构成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大投入,“走出去,引进来”。高职院校采取激励措施,政策倾斜,职称优先,鼓励学校教师外出充电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师”进校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课程设置时,传统文化课程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从大一新生持续到毕业前夕。课程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渐进,文化素养逐步提升。除了课程设置外,第二课堂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讲座、主题文化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文化审美陶冶情操,学生会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责无旁贷。过去,民间师徒制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大众化推广,有的非遗传承人面临断层。优秀的非遗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大众推广、社会知晓。高职教育的非遗文化传承一定是积极有效的补充方式。具有文化底蕴和科研优势的高职院校环境适合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实操能力和文化素养。首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具有本土非遗相关的课程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架构时,有义务有责任将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科学整合进来,进而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解读非遗文化资源必须结合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和高职院校各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科学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例如,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动漫设计、旅游管理、经济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深度推进专业建设;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校企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打造高职生态校园,促进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创建非遗文化共享研培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承担保护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责任。一方面,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发掘和保护,也需要我们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来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来诠释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也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莺歌柳书;非遗;传承与保护
莺歌柳书是2008年由山东省菏泽市申报的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①口述史最先于20世纪出现在美国,作为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也被我国广泛应用于非遗及其他各人文学科领域中。莺歌柳书在发展过程中遗留资料较少,且目前是濒临消失的状态,好在传承者们的居住区域相对集中,故笔者以传承人口述史为视角阐述莺歌柳书的现状。本文口述史材料基于对莺歌柳书传承人的多次采访整理而成。
一、莺歌柳书发展历史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是由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中国曲艺集成•山东卷》(下)中说:“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是由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但从目前尚存曲目已难看出两者的明显联系”②;李梦华老师也在《菏泽曲艺的“活化石”--莺歌柳书》一文中论述了莺歌柳书可能存在的五种流变,其一就是莺歌柳书是由明代柳子戏曲牌【莺歌柳】发展而成,但从曲调唱腔对照来看,已难看出两者联系③;何丽丽在其博士论文《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④从伴奏乐器、节奏、旋律及旋法等多方面论证曲艺类莺歌柳书完全是柳子戏【莺歌柳】的简化版,两者的联系是紧密的且是显而易见的,了“已难看出两者的明显联系”说法。笔者翻阅大量专业书籍坚持莺歌柳书是柳子戏曲牌【莺歌柳】发展而成的观点。菏泽地区最早的莺歌柳书艺人是清末民初曹县仲提圈的张瞎子(1848--1928),其弟子为曹县张保亮和定陶曹志田;曹县张保亮的再传弟子为曹县郑庄郑玉昆(1904--1976);郑玉昆晚年又将莺歌柳书技艺传授给曹县郑文祥和菏泽的高志军、平。第二部分莺歌柳书的发展现状将以莺歌柳书传承人的口述史为主,并参考笔者的多次田野调研。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的整理均为笔者在2020年9月至11月末完成。为叙述方便,口述史不以问答形式呈现。
二、莺歌柳书的现状
笔者于2020年11月30号至菏泽市曹县郑庄乡寻找藏匿在民间唱莺歌柳书的老艺术家——郑文祥老先生。寻找过程算是顺利,据资料显示郑文祥先生1946年或1950年生人;笔者找到年纪相对大的老乡询问,大家对郑文祥先生很是熟悉,大家都知道街上有个唱曲儿的先生。见到郑文祥老先生很是亲切,家里非常朴素,像大多数曹县农村家庭一样,不同的是先生家里摆放了几张很显眼的关于莺歌柳的证书和奖书。郑先生今年高龄73岁,由此看来网上资料不准确,应是1947年生人;老先生自谈有个乳名儿“刘根儿”,街上认识他的人都这么喊。郑先生8岁开始学习莺歌柳书,其老师是曹县邵庄镇郭庄的郑玉昆先生(现已离世),在这期间也学习了山东琴书,且郑玉昆先生也只有郑文祥先生这样一个学生;郑文祥先生20多岁的时候,由于家庭和生活原因,就不经常学习和演唱曲儿了。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9年,2008年莺歌柳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菏泽市文化局命名郑文祥先生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莺歌柳书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6月山东省文化厅命名郑文祥先生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莺歌柳书代表性传承人。市政府和省政府层面开始对莺歌柳书重视起来,在莺歌柳书被评为国家级非遗后多次邀请郑文祥先生录制莺歌柳书,对即将消失的这一曲艺文化施行抢救性的保存;而且每年会给传承人六千多元的补助。老先生说08年09年那会儿孩子们正好也稳定下来开始自己的生活,他和老伴儿可以享受日子了。据郑先生描述,他的老伴是给他伴奏最多的,老伴拉曲,他唱曲;老伴刚开始不会拉弦,耳濡目染加上他的点拨,日子久了便无师自通了。郑先生说经常载着老伴到曹县的广场和公园里一晌一晌地唱,冬天冷了便唱得少,也有好多围观的人,但是大部分都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他都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有时候唱莺歌柳书时间久了会随性改口唱段山东琴书,就这样反反复复唱,也不会心生厌倦,觉得让大家听到传统曲艺自己心里也特别开心。笔者总结:郑先生平时演出和休闲演唱的曲目都是传统留下来的,在这过程中没有创新,更没有关于莺歌柳书的创作班子;郑先生教学生也是倾囊相授,那么目前看来,莺歌柳书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目前保存的算是“原汁原味”。郑先生中间收过很多个学生,但坚持下来并唱得地道的只有平老师一个人,其他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不会唱曲儿了。现在莺歌柳书的传承人只有两位,一位是73岁高龄的郑文祥先生,另一位是他的学生——54岁的平老师。两位传承人老师都在尽全力寻找下一代传承人,唯恐莺歌柳书在此出现断代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的梳理
(一)莺歌柳书濒临消失。莺歌柳书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辉煌过,也曾萧条过,目前已经接近消逝,主要体现在这一曲艺形式面临无人传承的状态,不禁引发思考,存在200年之久的莺歌柳书为何在我们这个时代濒临消失?(二)传承人严重缺乏。经笔者了解,菏泽当地高校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早在2014年便让学生学习并演出莺歌柳书,并在平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下将《偷诗》搬上舞台,但此后并没有学生坚持下来。没有学生自愿长期学习这一曲艺形式,是目前莺歌柳书存在专业传承人较少的主要原因。(三)群众被隔离。在走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当地人对于莺歌柳书是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在很多人心中更是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但莺歌柳书目前少有社会参与,当地人对当地的宝贵文化没有熟悉的认知;也就是郑长铃老师所提出的“民众被隔离”。民众被隔离,没有社会的广泛参与,这种保护终究是无根之木,事实上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⑤民众参与进来,让更多青少年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学生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熟知当地非遗文化是当前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四)精神财富不被重视。莺歌柳书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已经与当代的社会生活有了隔阂与距离。隔阂越大,距离越远,消逝的速度便会越快。当代社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传统的曲艺形式似乎不再符合大众审美。莺歌柳书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由许许多多精神财富累积而成,莺歌柳书面临失传足以以小见大,当精神财富一点点被剥离出去,可想我国传统文化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根魄,我们如何挽救历史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⑥中第七条有明确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笔者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针对莺歌柳书存在的以上问题,总结出以下应对措施:分别从官方建设和艺人本身建设两个层面出发。(一)官方建设。1.相关文化宣传机构应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从官方层面让大众认识到非遗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莺歌柳书已接近消逝,在此情况下应增加演出次数;增多演出场所;举办非遗文化的专场研讨会、展览会等等;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听见并感受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博物馆、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任何文化形式的保护与传承都脱离不了群众,只有让大众了解认知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才得以更长久地存在。2.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虽然越来越多的文化被列入省级或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单位之间分工不明确;被保护的文化被分层;文化遗产所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保护的认知发生偏差等。针对莺歌柳书的保护与传承,我们要认清一个实质问题,即我们要保护与传承的是莺歌柳书这一曲艺形式的技艺、唱腔、具体内容等多个方面;而不是片面地保护莺歌柳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名分。在实质性的保护工作上,不能让保护工作只是成为一个口号,不应把非遗名录项目从文化的整体性中抽离出来。目前莺歌柳书赖以生存的土壤是鲁西南菏泽地区,我们应把保护莺歌柳书所在地区的社区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时注重起来,保护好生存环境,是非遗文化存续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是保障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生活,只有传承人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的建设中。3.当地教育部门应适当地对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包含的文化形式。培养当地青少年、高校学生学习传统曲艺,使其了解非遗,了解文化遗产对于当代社会、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教育部门可以提倡教师在音乐课堂和实践课堂中开展莺歌柳书的相关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同时学习传统曲艺,为传统文化注入更多年轻的血液。相关单位已将遗产名录不断地更新、确认、立档、研究、保存,我们当代人的任务就是如何在生活学习中做到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与振兴。(二)艺人建设。1.提高数字化。莺歌柳书发展到当前依旧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这种保存传承方式虽然可以将艺术经验更直观地传达下去,但是显然也存在许多弊端。在条件的允许下,传承人可适当做好对当下曲艺的资料记录、视频记录,提高传统曲艺的理论化、多媒体化,让大众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2.增加市场化。面对莺歌柳书社会市场的急剧萎缩,艺人老师们应当在官方部门的帮扶下努力使这一曲艺形式走向市场,并开拓市场,让观众可以进入剧场欣赏莺歌柳书演出中所讲述的故事。3.推陈出新。历史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固然宝贵,但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留存少不了创新。在传统曲目的基础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些创新呢?我们应该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下大众口味的作品,让越来越多的新一代人继续传播,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历史,生存于当下,或存续于未来。保护与传承就是保护当下的文化遗产,传承历史遗留下的文化,在上迎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艺术文化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从保护的角度而言:面对莺歌柳书这一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该消除隔阂,拉近大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带着合适的方法融入到非遗文化世界,其实恰巧是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遗产丰富地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②《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82年12月:第1281页。
③李梦华,《菏泽曲艺的“活化石”——莺歌柳书》,曲艺,2020.10。
④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04。
⑤郑长铃,《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贾磊磊等主编《建构文化江山——第二届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年版。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19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新媒体时代,民族博物馆的功能、价值、服务范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延续传统的陈列、展示、收藏功能,对民族博物馆而言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借助新技术,创新思路,丰富途径,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已然是当前民族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必要选择。
1 突出展示功能,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示和陈列,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展出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物件、资料等,能够使广大群众接触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由于部分民族文化具备无形文化属性,因此在展示活动中不应仅展出作品、成果等,而是应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音像、图片、场景的全面展示,使传统艺术、手工艺等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地展现于参观者的眼前。另外,还可定期举办专题表演活动,将每个民族所独有的非遗文化,以民俗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实现直接、生动的非遗文化展示,以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
2 善用官方网站,培育文化自信
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文化部门对民族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支持,目前,许多民族博物馆已具备相当数量的信息化馆藏资源,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官方“网上博物馆”网上博物馆,其较之传统的博物馆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通过网络可以为不能到现场参观的人们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有效扩大受众范围,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地浏览民族文化信息,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的实效性。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将铜鼓的制作过程、侗族芦笙舞蹈的表演等上传到网上博物馆,利用网络向广大群众传播民族文化,借此增进群众对广西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起到宣传文化的作用。借鉴此类做法,利用网络途径开展宣传、推广、文化传播活动,进而唤醒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并吸引不同地域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注意力。
3 关注移动互联,丰富服务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全面兴起,人们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并善于运用微信、QQ、微博等APP进行娱乐、交流,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无疑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途径的必然趋势。利用多种常用APP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宣传活动,能够使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群众主动参与公共文化交流、传播、创新活动中。对此,民族博物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推送民族文化常识、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弘扬民族文化。除此之外,民族博物馆还可通过社交软件、官方微博等推送民族博物馆的活动信息,如:民族文化夏令营、主体民族文化展览、民族艺术表演活动等,以提升各年龄、各阶层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作用。
4 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地域文脉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碰撞和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靠言传身教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不断被淡忘乃至遗失,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使不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绝迹的危险,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而民族博物馆,更是被赋予了明确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研究和展示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地域文化,完善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对此,民族博物馆应积极承办、组织学术研讨活动,联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高等院校、教育部门等,积极举办非遗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使非遗保护得到学术层面的支持,并组织专家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制订科学的指导计划和方案。此外,民族博物馆可向非遗产业方向拓展业务,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承、弘扬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研发中,应有意识地突显非遗文化魅力,遵循民族文化传统,以提升利益参与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适应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5 结 语
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公共文化领域,在大众文化传播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应审时度势,借助新技术创新文化服务途径、服务方式,拓展文化服务内容,以真正承担起现代民族博物馆的文化服务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沫华,陈大元.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J].文化遗产,2015(2).
[2]周婷婷.民族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功能之辨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