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模拟会计实务心得

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 会计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5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正面临着社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高专会计学专业未来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学生职业道德的做人要求;二是要突出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融合;三是要突出学生常规本领和复杂应变、开拓创新等特殊本领的培养。为此,我们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核算、理财、管理和营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1]。

1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会计方法与技术是会计学的核心内容。普通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其中,“会计学原理”(也称“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基础、初级会计学”)是专门阐述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及其相关基本理论(基本道理)的会计学科“基础课程”。基础之意,是指“事物之肇端或本原”。“奠土为基,立柱为础。”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会计学原理是学生进行会计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必须做到:亲历亲为、善于思考、撰写报告。

1.1 亲历亲为

亲历亲为,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积极参与模拟过程,承担具体岗位角色,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以获得会计工作的亲身经历。事实上,如果学生能亲历亲为,定会有较大收获;即使模拟中犯了许多错误,这些错误会给自己留有沉痛记忆,但伴随着错误被纠正,自己在实务技能方面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如果不能亲历亲为,只作旁观者,则难以掌握会计实务的方法技能,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会落空[2]。

1.2 善于思考

学贵善思,尤其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善于思考,要求学生面对陌生的企业概况、期初数据、真实的经济事项及其处理要求,必须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分析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再开始做,做过之后再反思“做得怎么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会计专业课程的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会计实务技能,才有可能发现新的技能。平日里,会计人员会经常和数额较大的金钱打交道,如现金的收支,费用的摊提,成本的计算,收入的汇总,预算的编制,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在这当中都包含着复杂而又大量的数学计算。其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需要数列知识;风险大小的衡量,需要概率知识;预策决策分析,需要统计知识等等。所以,想要保证会计后续工作顺利进行,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快速、准确计算能力和技巧。

1.3 撰写报告

撰写报告,要求学生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结束后,撰写并提交一份《会计专业课程报告》。报告的内容由如下五个部分构成:模拟的目的、模拟的内容、模拟的方法步骤、模拟的结果(列出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模拟的心得体会等。报告的质量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人员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核算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水平,而且要具备熟练而规范的操作技能[3]。通过开设会计核算基础、企业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务会计实务等核算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处理会计业务的本领;同时,通过开设会计模拟实习课程,使用与企业完全一致的凭证、账簿、报表、印章,设计不同的会计岗位,营造出企业财会部门工作的场景氛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2.1 全面更新教育观念

会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衡量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水平,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掌握了多少会计方面的知识,而更看重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否具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般说来,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没有多种能力的综合作用,就不可能体现出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中,必须贯彻素质教育原则,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应当在制订与实施教学计划、编写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全面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的教育观念。

2.2 加强会计实务教学资源的开发

会计实务或会计工作的岗位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两类,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以及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每一岗位都有其明确的职责。单位具体岗位设置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且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从事会计工作或担任会计工作职务,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4]。

会计工作离不开书写,尤其是阿拉伯数字、汉字大写数字、汉字金额等。会计书写的质量,既直接反映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水平,又直接影响会计工作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理解、遵循并熟练掌握会计书写规范,有利于提高会计实务书写质量及会计工作的质量。

会计专业课程是指面向工厂、商店等真实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资料,由学生扮演具体的会计人员岗位角色,完全依靠自身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分析理解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并完成相应的账务处理等会计岗位工作,旨在提高会计实务技能,巩固会计专业理论,培养会计创新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会计专业课程,从方法上讲,可以采用单人全岗和小组分岗等多种方式实施。总体流程是:基本书写技能模拟训练,分析企业概况及期初数据完成建账模拟,分析经济业务事项完成会计循环模拟,会计档案立卷、装订和保管。应当遵循:数据统一性、处理规范性、体验式学习和点评式讲授等基本原则。

会计专业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教学,包含了模拟、体验、点评、案例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尽量做好组织准备、检查督导、点评总结等工作;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亲历亲为、善于思考、撰写报告[5]。

2.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了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学习小组的组建是会计专业课程课堂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会计专业课程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会计专业课程水平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团结、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例如,在学习企业的利润的计算方法时,可以运用会计的基本知识,企业的股权资本收益(表现为税后利润或每股收益)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给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财务杠杆风险,是指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股权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的风险。企业的目标是多重的,不能用唯一的数量指标来表达。传统融资方式是指一个公司利用其本身的资信能力为主体所安排的融资。外部的资金投入者(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的投资者,贷款银行等)投资或贷款的主要依据是该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的情况。另外,也正是由于债权人的有限追索权,加之项目融资涉及的当事人多,使得项目债务风险由与项目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的各当事人分担,从而分散了项目的债务风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对企业预算中的利润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

2.4 建立新的学生实习模式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应当在全程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问的关系。具体说来,应当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2.4.1 结合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全面推行案例教学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案例教学,可使学生通过对来自实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增进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从国内外目前开展案例教学的情况看,开展案例教学,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在各门专业课程中贯串案例教学,即结合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若干案例,穿插在有关章节中讲授;二是专门设置会计案例课程,放在各门专业课之后开设。从实施的效果看,第一种作法显然优于第二种作法,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第一种作法,即在会计专业的主干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行案例教学。

2.4.2 进一步完善会计实验中心的功能,强化模拟会计实践的效果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均建立了会计实验室(或中心),在实验室里,让学生在模拟的会计环境里,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模拟处理会计事项,编制会计报表。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一种新模式,收到了一定的实习效果。但是,在会计实验中心内,由于缺乏真实的会计环境,所有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之,会计上还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判断问题,因此,应尽可能多收集一些实际案例,供学生的在实验室模拟,使学生在实验室实习具有较为实际的模拟环境。

2.4.3 建立毕业实习基地,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

目前,高职高专由于实习经费匮乏,实习单位难找,实习时间与求职时间的冲突等原因,学生的毕业实习只得采取由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的“放羊”式的实习方式,使得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欠佳。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状况。在经费方面,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调增高职学生的实习经费,高职高专应从自筹资金中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这两条渠道加以解决;在实习单位方面,高职高专应拓宽与各类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机构等单位的联系,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这些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由学校为这些单位提供财务咨询和人员培训,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在现实的财务环境中,去接触、感受和从事会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结论

学生在本课程学习阶段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熟练程度、关于会计学科特性的思维定式以及对会计学专业学习情感的培养等,都将直接关系到其他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水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要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确保高职高专学生能够有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 史永红.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4-26.

[2] 王,乔雪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6):213-214.

[3] 郭滨辉.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东盟博览,2013(7):46-47.

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文2

会计学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会计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会计学习心得1财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范文之心得体会:会计基础学习心得体会。因大量发生在企业,故通常主要指企业财务。财务随着商品货币经济产生以后,在各个社会形态下都表现为资金运动。如进行商品生产,首先要筹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才能购买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生产。工人除将已耗费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以外,还创造新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由企业通过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另一部分形成企业的纯收入。

产品生产完成后,通过销售收回产品的全部价值。企业取得产品销售收入的大部分,用以弥补生产耗费,其余部分要在投资者、企业和国家之间进行分配,用以弥补生产耗费的资金,又以货币形态开始继续参加生产周转,重新购买劳动对象,更新劳动资料,支付职工工资,实现产品再生产。这样,在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是物资运动,即物资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是资金运动,即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回和分配。前者是经济活动,后者是财务活动。财务虽表现为资金运动,但它并不是资金,而是体现资金背后的经济关系,即财务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金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综合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这一论述,撇开了资本主义特有的属性,其基本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财务。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在的资金运动,是财务的表象,而由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是财务的本质。把两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财务概念。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常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五、税收制度构成的七个要素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关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率,这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程度。

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4、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

一般的按次与按期征收两种。

6、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地方。

一般是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发生地。

7、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

从目的上讲有照顾性与鼓励性两种。

会计学习心得2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丝印器材供销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使我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我将来步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本次实习的目的!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书本上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真的是无从下手。这次实习,我是做会计,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才做了两天,就感觉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变得烦躁了,而会计最大的忌讳就是心烦气燥,所以刚开始做的几天,那真是错误百出啊!!幸好有老会计杨姐的指导和教诲才是我逐步进入状态。

几天过后我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此次的实习为我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

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我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学些什么,加剧了紧迫感,为真正跨入社会施展我们的才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会计学习心得3毕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之后、走向社会之前最真实的一个模拟实验,对于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实习显得尤为重要。此次会计实务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写会计分录,填制各种凭证到记账、报表等一系列实务实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系统的练习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进而加强对我们以前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系统掌握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相结合,并有以下深刻体会。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前提

在实习以前,我总以为通过学习,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已经扎实,主观认为所有的工作都一样,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过程中我才发现,我们平时所学的远远不够,在细节方面更是错误百出,比如我们书写的技能,如金额的大小写、日期书写的规范性等等。此外,我们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账表时屡屡受阻,回想原因,大多都因为平时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经不住实战的考验,这也是我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

通过此次的实习过程我还发现,仅仅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会计人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会计,可以说基本上对会计已经耳目能熟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使我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的会计理论只是纸上谈兵,在财会人员的工作中行不通。

三、足够的耐心、细心是保障

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繁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点。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错漏百出,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我认识到了这一不足之处之后,就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分析,不但速度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财会工作中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会计学习心得4这次暑假,我在机械厂当了回实习会计。近一个月的实习,不仅让我掌握了手工做帐,还学到了学校学不到的会计知识,更懂得了工作的艰辛。

当听我去机械厂实习会计的时候,妈妈又是惊奇又是高兴。妈妈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职业会计,以前曾想让我继承她的会计职业,想把几十年的宝贵经验悉数传授给我。但是一贯都对会计不感兴趣的我没有接受。今天见我主动提出去实习会计,当然是又惊又喜。于是迫不及待的给我上起了会计课。当妈妈讲到自己也模糊的地方,干脆从几层高的书柜里翻出当年的会计书,然后详细讲给我听。大概是继了妈妈的会计天赋,又加上妈妈的真传,我似乎学得很快。

实习不久,到机械厂结月帐的时候了。面对累积一个月的单位发票,我要做的同职业会计一样,就是在一个星期内,手工把帐做好。

手工做帐包括很多道工序:审核发票,填写凭证,制作汇总表,记账,对账,填写报表。为了把这些帐做好,我按照妈妈教的方法一一展开起来。

首先审核发票。原来发票也叫原始凭证。审核发票又分三步:首先审查所采用的凭证格式是否符合规定,凭证的要素是否齐全,是否有经办单位的签章;其次审查凭证上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合法,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完整,大、小写是否一致;最后审查凭证上的数字和文字有否涂改、污损和不符合规定的更正。如果通过审查发现凭证不符合这些要求,那么这些凭证就应该被会计部门退还给原编制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重新补办手续。

然后填写记账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我先将原始凭证按照经济内容(比如“销售收入”,“管理费用”等)分类,再将每一类进行一次统计和写入记帐凭证表。填写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格式统一,内容完备,科目运用正确,摘要简明,填写清晰,金额无误。错一点就要重写。做完凭证,本月的消费情况一目了然。

接着是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手工做帐中为了便于汇总一般采取做丁字帐的方法。把帐中明细科目相同的帐的金额列在一个“t”型表中,左边记借方余额,右边记贷方余额,再把每个t形左右的数据分别合计。不同的丁字帐分别汇总便形成了一张汇总表。汇总表比记账凭证更清晰,详细的表达了该月的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

然后记账、对账。对帐要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账簿中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进行平衡检验,看是否成立。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

最后填写报表。很简单,把做好的各种表上的数据相应填进报表就可以了,没有任何计算。

做完帐后还要进行电子申报和递交报表。电子申报就是把做帐所得的应缴税金通过电子申报软件在网上报告给税务局,电子申报软件会自动从银行把应交税金划转到了税务局指定的帐上。我还要把做好的报表抄相同的若干分,分别交送到各个相关的单位(如主管部门,税务局,财政局等),作为存档。

一直都改不了粗心这个坏毛病的我做起这份工作来,真是吃了不少苦头。每一帐页要结算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器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器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这次的数据并不多,时间也就相对宽裕了,我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这次当会计的心得:会计,就是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数据、资料,通过加工转换为对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的一门工作。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会计里的计算都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需要动太大脑筋。所以就算只会小学的加减乘除,同样可以出色的完成做帐。会做帐并不稀奇。但是优秀的会计却是踏踏实实做帐做出来的,不是考会计理论考出来的。所以只懂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在理论的基础上多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在工作中灵活应变,游刃有余。心细,有耐性是做会计必备的素质和条件。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一项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没有会计工作,政府,企业的财政将会一团糟。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如此重要的工作,能马虎得吗?稍微错一点数据,少看一个小数点、多看几个零,所造成的损失也许不堪设想。大企业,大公司的海量数据,大到不是手工做帐能应付得了的,就算有计算机的帮助,如此庞大的数据,和枯燥的操作、计算,没有惊人的耐性,又怎么能胜任呢?

其实不仅会计一门工作如此,其他任何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任何一个领域,无论学习,科研,还是生活中的琐事,如能保持即心细又有耐性,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会计学习心得5通过一学期的《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帮助我发现了一些本单位现有会计工作中的问题,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发现了我单位内控制度不严,无章可循的问题。我单位没有按照账款分管的原则进行操作,单位领导、会计人员随意经手现金,且长期不与出纳结算,出纳员对现金收支情况不明,因而经常出现差错;为了逃避上级或有关部门的审计、检查、监督,采取隐瞒收入的手段,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这样,不仅会造成“账内”资金与“账外”资金相互交错,而且由于这部分资金在收支上存在的不合理或不合法性,加上长期缺乏正常监管,因此,常常出现乱批乱支乱花现象,这是导致出纳工作出现差错的重要原因。

二、发现了我单位财务手续不全,疏于防范的问题。我单位有的出纳员填写现金支票不规范,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有的借款无据或领款不签字、不盖章,时间一长,容易造成借款、领款人遗忘,或有意赖账,或意外身亡,事后清查账务,出纳员又找不出对方借款、领款的其他证据,只得自己赔钱了事;存在对现金、凭证、支票、存折、印鉴等保管不善的现象,如果遗失凭证或财务室被盗,就会酿成很大的问题。

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文3

一、明确目标、树立自信、不轻言放弃

明确奋斗目标,接下来的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大部分都是具备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有良好的考试心态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但中级会计职称的复习备考时间完全贯穿于繁忙的工作之中,缺少专门的复习时间,只能利用少量的业余时间。因此,当既定的学习计划被打断或者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昂的热情,重新安排计划和学习思路,决不能轻言放弃。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阻碍或者因为模拟测试不理想,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应总结失误,吸取教训。中级考试题型纵然千变万化,也不离其宗,最关键的是对症下药,夯实基础,所以自信心是职称考试中的常规武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失。

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从报名到考试之间共有5个多月的时间,备考三门课程十分充余,关键是收心要早,提早进入状态,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开始太晚,难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压力之下极有可能产生放弃的念头。

今年的新教材较往年晚了整整2个月,也就是说利用新教材复习的时间会比2006年减少了2个月,这是个不好的信号,有重大改动的新教材很可能会使此前开始的复习内容失去意义。但可以先通过网络和杂志了解到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和重大修改部分,提早了解教材的变化方向,做好应对之策。

新教材的迟迟推出使得原先定下的复习计划不得不进行调整,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新增内容的理解和练习上,适当减少对非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对于三门课程的复习时间安排,严格按照《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2:1:1,原因是《中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多而杂,且难点较多,有些内容需反复阅读才能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条理性和逻辑性均很强,容易读懂,《经济法》的内容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只需强化记忆。按照上述的时间安排,周末可以利用1天的时间钻研《中级会计实务》,另一天就留给《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在职人员的业余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这些时间短暂而宝贵,更需要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晚上3~4小时的复习时间可以安排给1门课程,其中2小时阅读教材,2小时做练习,阅读教材时难免会碰到理解难、容易忘的知识点,这时就需要通过做练习来帮助理解,加强记忆。对于总体复习时间的安排上,可以这样计划:3月31日前保证新教材已通读一遍,并做好读书笔记,归纳、总结重点、难点,作为日后复习的重中之重;4月份主要用来做章节练习和精读教材,夯实基础,把握全局;进入5月便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好模拟测试,一方面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培养临场状态。

三、寻求最高效学习方法

(一)教材是考试的指导,精读教材对考试至关重要。 一是《中级会计实务》通读教材找联系,理解记忆多练习。读书时要先看目录,分析本书的逻辑结构;理解后分析各章的逻辑结构;再重点记忆各章中的出题点。有了基本框架,再深入到具体知识点,便可进行系统记忆。如果不分析逻辑结构,拿到书便开始逐行逐行地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以今年教材中的资产减值损失部分为例,该章属于典型的准则改变教材内容的章节。资产减值损失的内容在原来8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基础上作了更改,以前的制度规定:对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公允价值回升后可以转回;新准则对资产减值涉及的资产进行分类,分为可转回减值损失的资产和不可转回减值损失的资产。不可转回减值损失的资产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包括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商誉等。可转回减值损失的资产包括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型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等。这是一个既有修改又有新增的知识点,在复习时要注重从总体上把握,跨章节记忆。二是《财务管理》归类掌握教材体系,牢记公式多做习题。《财务管理》教材的内容很多,公式繁杂,但是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许多章节之间所对应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如投资管理和证券评价中,都大量用到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原理。教材中,用相同的原理说明不同问题的地方很多,如果能够适当归纳,对于用较少的时间来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很有帮助。此外,课程的内容前后的关联度较高,考试题型和内容的综合性较强。往往一道题会横跨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比如:资金需求量预测的比率预测法和每股利润无差别法的结合,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和净现金流量、净现值以及内涵报酬率的结合,杠杆原理和投资中心评价指标的计算以及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向结合。对于上述综合性内容要慎重对待,不但要牢记公式,还要学会灵活运用。三是《经济法》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练习,在练习中提高。《经济法》是三门课程里难度最低的一门,教材内容相比前两门要少,几乎没有计算量,主要是考核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教材中关于比例、时间、人数、资金等数字化的法律规定很多,在复习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不但要掌握有关数字。还应连同数字的出处一同记忆。如某一比例数字,应考虑该比例与注册资本有关,还是与资本总额或者经资产有关,某一时间规定应从何时开始计算;表决通过某项决议是按全体成员还是按出席会议的成员,是以出资额还是以人数等通过。所以,对《经济法》的学习,更应在对法律规定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时要养成多写多记多说的习惯。学会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并记录下准确的法律条文,以备在考试中作答之用。《经济法》综合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跨度大、隐蔽性强、现实联系紧,非常注重答案的逻辑性和法规的准确性,如果以口语或者理解性的语言做答势必会影响得分。

(二)狠抓重点,突破难点,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经验表明,新增加或修改的内容是必考的,是复习备考过程中的重点。阅读新教材之前,首先与上一年的教材在章节名称上做一下

对比,在阅读新教材时注意经常在内容上与上一年度的教材对比,对于发现的新增加或修改的内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重点内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时,对重点内容要多看、多做习题,力求掌握。通过对近年来的试题进行分析可知:《中级会计实务》的重点内容包括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资产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和利润、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会计调整和会计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合并会计报表;《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包括财务管理总论、企业筹资方式、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项目投资、营运资金和财务分析;《经济法》的重点内容包括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破产法、证券法、票据法等。

难点内容往往是复习备考过程中的绊脚石,要花功夫突破难点。有人碰到难点就畏首畏尾,停滞不前,甚至开始祈祷不要在考试中碰到,这种心理是非常可怕的,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认真阅读教材、理解解题思路,反复练习,深刻体会,才能渡过难关。历年考试的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都是由教材中的例题演化而成的,只有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借助辅助资料,收集最新考试信息要顺利通过考试,拥有一套高质量的辅导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复习思路去选择相应的辅导书,北大东奥的《轻松过关系列》比较好,今年的版本较往年有很大的特点:在串讲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时,都会在后面附加上一个相关链接知识点,并再加以讲解和提示,把与该要点相关的、最容易出现的考点加以补充。比如:《公司法》中讲到公司解散和清算时清算组成员的组成时,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之后便有5个相关链接,分别是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营企业、外资企业清算组及破产程序中的管理人的组成情况补充。这个附加解释很有学习价值,一方面进行总结,节省复习时间,另一方面又可以方便加强对关联知识点的总结、记忆,将系统复习贯穿在每一章节中。

此外,积极关注考试动态,听取辅导班老师对考试热点问题的讲解,掌握和收集相关财会杂志与财会网上的资料。此外CPA之夜论坛可以免费下载课件和串讲资料,每天都有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考试热点,包括各个网校辅导班的考试权威们写下的串讲手稿和课件,其讲解深入浅出,各有侧重,对知识点的梳理既有条理又有针对性。每次浏览定会有所收获。

四、反复练习培养考试状态

在通览全书的情况下,重点测试近年来的真题,测试中会发现,以前年度的考题会重复出现在今后的真题中,这就是送分题,在考试中碰到原题会让人自信倍增。测试时严格按照临场考试时间要求自己,掌握时间和进度,按时交卷。做完习题后,善于分类汇总,对于经常出现的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一定要慎重对待,反复研读课本,直到弄透为止。

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文4

一、学习能力培养

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采取的手段包括:

(一)评说典型事例课堂教学中穿插教师个人及身边学习优异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尤其是本专业教授等专业教师的经验,这些事例中有的一直学习名列前茅,有的后发制人,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搭建平台进行交流通过搭建“会计协会”、“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等平台,邀请全国会计知识大赛、CPA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各种证书的考试等成绩优胜的学生,举办经验交流座谈会、报告会等,将其学习目标的确立、坚韧的毅力、系统的作息时间安排等学习精神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经验,介绍给学生,以便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会如何确立目标、怎样做到坚持不懈、如何自主学习,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如可以通过学院搭建的类似“财会论坛”的学术交流平台,快捷地传播和研讨最新财会法规制度,敏锐地把握财会学科前沿,创造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打造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平台,搭建财会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桥梁。还可以组织院系开展“会计科技活动月”活动。该项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负责组织参与各项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参与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热爱,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与研究会计的氛围;进一步宣传会计法、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等相关法规;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会计科技素养等。此外,也可建议学生参加一些类似“会计协会”等学生自发成立的专业活动学生社团组织,这类组织可由学生志愿者自主地组成,以“服务会计,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会计宣传,会计研究”为目的。

(三)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研讨会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iganization)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最早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在世界广泛流传的关于21世纪组织发展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进行战略变革,持续获得创新发展。一方面是为了组织的需要,即为了使组织能够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和机制,以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每个组织成员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教师主讲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学生热情参与,特邀先进学习团队、单位或个人进行经验交流,对更多的人起到启迪与激励作用。

二、实践能力培养

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含实习与实验两个方面。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包括手工模拟实验与电算化模拟实验。

(一)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讲述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在某些章节可适当引入实务教学。如《初级会计学》中的凭证与账簿的学习,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会计凭证与账簿等实物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填写,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易于理解掌握。

(二)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会计课程设计即会计模拟实验,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审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学生模拟会计实务资料进行会计实验,对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理解、感悟所学的理论知识。手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掌握会计的核算程序,理解各个会计岗位职责,熟悉掌握会计核算内容。电算化模拟实验可在手工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会计核算,熟悉主要会计软件,更好地服务于将来的工作。

(三)毕业实习环节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方式,鼓励学生到制造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等完成毕业实习工作。分散式实习,就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按照实纲的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集中式实习,是对那些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学生,由学校统一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实习。毕业实习在课程学习结束的基础上安排,是学生将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的环节。通过实习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暑期社会实践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活动。可以针对会计专业相关内容及国家社会经济的需要,由专业教师与团委辅导员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如可以针对会计行业每年的主题活动,会计专业学生结合该主题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发现不足、激发学习、勇于实践、提高自我。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引发开展创新活动欲望的思想活动,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在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较高层次要求。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中启迪创新思维会计教授等专业教师授课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体会传授给学生,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感悟创新的含义。教师通过学生学习、实践中创新方法与手段的剖析,让学生明白创新就在身边,鼓励、启发学生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在学习、生活、实践环节中捕捉创新灵感。

(二)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以及在“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会计协会”等平台中设立科技创新讲座、征文大赛、辩论会等专栏,触动学生的创新神经末梢,使学生碰撞思想火花,萌发奇思妙想,产生创新灵感。

(三)丰富的专业资料诱发创新能力会计教师将自己的专业期刊杂志等资料与学生共享,有条件的可为班级配备会计专业期刊;会计系各个办公室均可配有会计期刊杂志等最新资料;会计系可设有专业性很强的资料室。通过这些期刊资料,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大量的学术资料,了解会计学科发展前沿,从而诱发学生创新。

(四)参与导师科研课题会计专业教师授课中,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课题情况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毕业设计选题选择导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在导师的影响与指导下搜集整理资料、提炼观点、触动灵感,把握创新点撰写论文,培育学术素养与科研精神,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管理能力的培养

会计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指培养组织、协调与沟通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从事各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组织、协调与沟通等管理能力。

(一)成立“会计协会”等学生专业活动组织在会计系和学院团委的倡议与关心下,由学生志愿者自主地组织成立“会计协会”。从人员的组成到章程的撰写、与主管部门的联系、聘请指导老师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完成。这锻炼了学生组织、筹划、写作、协调、沟通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二)参与会计专业“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等活动的安排会计专业各班级可轮流负责张贴海报、联系报告用教室、记录并报道论坛活动。会计专业学生与会计系教师共同规划“会计科技活动月”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活动通知,学生邀请嘉宾老师参与活动、学生负责联系活动场地、与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协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及时报道反馈活动情况。

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文5

【关键词】中职 基础会计 教学改革

一、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落后。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目的是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会计教学停留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初级阶段,忽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的结果。

(二)自主学习能动性低。

缺乏活力的课堂环境、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寥寥无几的实践操作导致许多学生都对基础会计缺乏学习的热情。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寻找工作机会的过程中这一现象格外突出。在各种内因外因的影响下,大多学生在课外跟本不愿意去吸收新的知识.只是简单的满足予课本上的知识.也不愿意和相关专业的老师交流学习的心得.更不用说主动参加校外招聘活动,寻找实习的机会。

(三)教材内容滞后。

现阶段采用的《基础会计》教材基本上是在传统手工操作的基础上编写的,跟不上时代要求,与现在《会计电算化》发展不相符,没有很好地把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对会计内容的影响涵盖进去。另外,当今的会计教材缺乏经典案例。

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中职教育层次决定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技能型劳动人才。《基础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批对社会懵懂、错失高中升学机会的新生,理论接受能力原本薄弱,更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可言,等待他们的却是陌生的知识、全新的课程,这是教学的现实,传统的与实践脱离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基础会计》课程地位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后续的课程如《财务会计》可看作是它的延伸、扩展与充实。学生通过课程的实践性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掌握会计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操作技巧,初步具备会计业务的动手能力。传统的抽象理论传授与做题,是无法代替真实的实践模拟,只有通过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拟仿真训练,才能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知识的理解,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及内容框架的认识,有了感性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知识才能真正被吸收并加以灵活运用。

(三)中职师资队伍现状决定了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担任教学,而大学教育偏向理论学习,一脉相承的结果,决定了他们的教学偏向理论教学,缺乏的往往就是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而中职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教学,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需要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强化业务操作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多师型人才。教学改革会遇到阻力,但正是因为有阻力,就更需我们加倍付出努力去改革。

三、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发展水平对整个高校的教育平均水平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中职教学经费的投人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老师在课程设计中可开设关于基础会计的模拟实验课。例如:教师可以将同学分组,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出纳、审核、会计等职责,协调操作,对账务明确、操作合理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学生在亲身体验了账务处理的同时,自身的学术修养以及商业意识也会大幅提高。

(二)教学课程与资格考试相联系。

各种不同的从业资格证是学生进入较好的企事业单位的敲门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与会计基础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从业资格考试中对企业实现收人时的销售折扣和现金折扣需要特别区分,在乎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加以强调和反复练习。对从业资格考试中尚未涉及的内容,可以有所取舍的进行教学,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轻学习负担。

(三)结合案例教学。

结合实际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案例会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震惊世界的美国安然公司由能源类佼佼者在几周内迅速走向破产。这样一个大公司的破产之路竟然来源与会计造假,虚报利润达到6亿美元。与安然公司的案例紧密联系的还有其审计‘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其在工作中未能如实披露安然公司会计造假行为,也给自己带米深重灾难。这是与会计基础相关的重要案例,除了课堂讲解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入的讨论,针对讨论结果,上交书面的讨论记录和学习心得。

(四)组织经验交流会。

开展班级的讨论会,分享切身体会,做好笔记。比如,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平时的空余时间去单位实习,通过交流,可以让同学了解会计实务与理论的差别和衔接点,激发他们融人社会,勇于参加实践的兴趣。或者直接邀请校外的会计事务从业人员,通过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激发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向往和学习的兴趣。若条件允许,可以与企业多开展合作,企业多提供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机会。

总之,中职基础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知识,提高技能,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谷丹丹.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初[J].魅力中国.2010,(3).

[2]陈玉蓉.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探索[J].企业导报.2010,(14).

[3]张凯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8,(10).

模拟会计实务心得范文6

参加cpa考试的考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应届毕业生,特别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二是教育系统人士,希望取得“双师”资格证书;三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为事业长远发展而考取证书;四是单位工作在职人员,想充实一下学习生活;五是单位工作前景渺茫的非会计专业毕业生,想通过cpa考试来改变现状。韩晓属于第五类,其在原岗位工作不顺心,打算彻底抛开本专业,通过cpa考试进人会计师事务所,改变“命运”。韩晓以前没有接触过会计学科知识,对其也没有什么兴趣,但因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便冒失地决定参加cpa考试。

2003年4月中旬,韩晓报名参加考试,同时购买了当年的考试指定用书,五本教材加一本法规汇编。本以为当年的9月中旬要举行考试,于是计划一个半月读完教材,细细一算大概每天需要看五十多页才行。韩晓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从第一本《会计》开始按顺序阅读,最后学习《税法》。第一遍看教材时囫囵吞枣,发现很多不懂的问题,就在为此着急的时候,韩晓无意中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会计论坛。论坛里有很多考试心得,当时的聊天室也很热闹,韩晓在聊天室里认识的一位叫“自考名师”的网友,对其帮助很大。韩晓和“名师”经常用在线即时聊天工具联系,向其请教疑难问题,也偶尔在论坛里发帖提问。cpa考试本应于当年9月举行,但到了2003年6月,考试因为sars推迟至冬季开考,使得韩晓拥有充分时间来准备考试。

韩晓刚开始还不敢在论坛的各个分区发贴,即使发贴也非常简单,但还是有很多好心人回帖,给予其无私的帮助。到了2003年国庆节后,韩晓的会计知识水平直线上升,发贴质量越来越高,成为了当时发贴的活跃分子,在与考友的辩驳中,韩晓学到了很多东西。白天韩晓在网上学习,晚上回家看书,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到小区的网吧去上网发贴请教名师解答,论坛成为韩晓心中的家园。结束了第一遍的囫囵吞枣,第二遍熟悉教材韩晓就放慢速度,按照考友的经验,仔细研究所有的重点、难点。看教材的同时结合法规理解,同时做一些习题加深记忆。记得韩晓当时做的习题试题解析,能帮助分析要点,理清思路。到考试的前十天,韩晓几乎“无所事事”,很多时间在看电视,晚上十点后看看书,着重练习综合分析题目。

考试当天,韩晓很从容地迈进考场,考完后虽觉得考得不太好,但后来比对网上公布的考题,经仔细研究后,韩晓估计自己能够通过cpa考试。作为非会计本科生,从一个会计门外汉到通过cpa考试,一共花了300多天,其中最后一个半月辞职在家,其他为在职准备。教材看了五遍,重点内容平均看了七、八遍,模拟试题做了近二十套。cpa考试是体力活,没有别的高招,不能偷懒,不能投机,但可以“取巧”——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事半功倍。

韩晓所在城市为江苏苏州,工作机会比较多。考试结束后一周,韩晓开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还好找到一个勉强糊口的工作。虽然韩晓夫妻都是大学毕业,工作多年了,但存款还不到一万元,且双方父母都需要赡养。工作两年的积蓄都用于偿还上大学所欠助学贷款,加上结婚又花费了一笔资金,韩晓基本上不剩多少积蓄。想起结婚时居然没有钱拍婚纱照,每次老婆看见朋友的婚纱照十分羡慕的样子就心酸。苏州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当时用的是小灵通,花费每月不会超过40元。韩晓很怕家人生病,因为双方父母均在不发达地区,离苏州很远,来回路费就需一大笔钱。也怕同学到苏州来玩,怕招待他们,即使一次消费一百多元,也好像割了韩

转贴于

晓的心头肉一样。临时工作后不久,韩晓通过168查到自己的分数,得知考试通过。当晚韩晓打了五个多小时的电话,后来又到网络论坛聊天,整整一个晚上没睡,他太高兴了!考试通过后,韩晓立即辞掉了那个临时工作,叫了十来个好朋友到本市最好的饭店庆,祝了一下,虽然几乎花了大半月的工资很心疼,但韩晓还是愿意花这笔钱。韩晓夫妻都是外省人,大学也在别的省份就读,所以苏州本地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只有原来一起工作的同事。那天后,韩晓拿着简历跑了二十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本市当时有八十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其在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事务所里呆了一个月,没有任何报酬,没有任何补贴,韩晓还是兢兢业业地学习。因为不熟悉会计实务,韩晓跟前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韩晓没有放弃寻找机会,以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

机会终于来了,本市一大会计师事务所登报招聘cpa及cpa助理,经过重重选拔,韩晓在70多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五个被录用的助理之一。cpa助理的辛苦是很多局外人不能理解的,但该会计师事务所给韩晓提供了广阔天地,韩晓的勤勉和认真工作的态度打动了其同事,尽管每月不到1500元的工资实在太少,但韩晓已经很满足了,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从此改变。韩晓的努力没有白费,半年就转为事务所的正式职工。

2005年初告别了复印、打字、端茶、送水、送文件的日子,韩晓开始接触一些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进入实际的操作中,韩晓后发制人的特点张显无遗,师傅们给韩晓的每一个机会他都认真对待,随着能力逐步被领导发现,韩晓在该所如鱼得水,在师傅们的“残羹冷炙”中吸取营养。2005年度,韩晓的纯收入已经突破了5万元,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刚起步的异乡人来说,这样的开局是非常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