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之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之旅

非遗文化之旅范文1

关键词: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的宗旨是保护、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国家必须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延续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杰出创造,其保护和旅游开发研究,在国内备受关注。宜兴,素以“洞天、竹海、陶都、茶洲”著称,“中国陶都,生态宜兴”的形象深入人心。基于宜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地方性文化旅游产品,使游人徜徉于生态优良的自然环境中,感受文化,品味历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对宜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宜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兴是一座“千年崇文”的江南古城。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就有陶器的生产。悠久的制陶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赢得了“中国陶都”的美名。此外,宜兴自古崇文尚教、人才辈出,还流传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起舞的动人传说。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1]。宜兴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下:

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数量众多,涵盖民间工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曲艺、民间美术、文学、民俗、杂技与竞技类、传统医药九个大类。其地域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深广。

二.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理念在世界上已经取得共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并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联合国官员爱川纪子认为:“传统的文化表达必须适应现代生活才能保证生存下去,挑战在于找到积极的、具有社会基础的、合作性的方法来保证无形文化遗产在将来的生存和活力。”[2]所谓“合作性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双赢的方法:即既要给当地土著带来效益,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又要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而实现这种“双赢”结果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就是对旅游业的开发和借助[3]。

有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组成因子,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旅游开发有助于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原生环境、为其保护给予经济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有助于民众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增强、有助于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合理利用,才会使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舞台化,使部分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产生了质疑。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发展旅游时,不能以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价,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并科学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种必然选择。宜兴选择以旅游开发的形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行的,但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时,应尽可能降低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开发,以合理旅游开发来促进有效保护,即保护性旅游开发。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过程及开发后的综合效用可见下图:

三.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策略

(一)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原则

1.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一方面,全面普查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保护现状等,进一步认识其文化、经济、社会等价值,逐步形成宜兴上下全民保护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开展相关规划,正确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尽可能避免忽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现象。

2. 以人为本

这里的“人”,既包括当地居民,也包括旅游者。针对当地居民,应鼓励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活化文化旅游资源。针对旅游者,注重旅游主体的旅游体验,营造情感氛围,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3.特色性与文化性结合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开发特色性旅游产品。强调特色的同时,要突出地方文化内涵,注意特色性和文化性的完美结合,展现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以及相关旅游产品的深厚文化内涵。

(二)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1.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宜兴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的主要依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陶器制作技艺为龙头,加大梁祝文化的开发与宣传。

宜兴以“中国陶都”的形象示人,因此打造陶器文化旅游品牌有着一定的市场基础。在陶器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紧扣制作技艺,充分利用紫砂陶器的工艺表现造型、材质与品质、理趣、良好功能以及陶器与绘画、陶器与文学、陶器与茶文化等的关联,设计陶器文化观光游、主题游和修学游。其中,修学游要带有强烈的探索和研究的性质,以追求深远意味、升华精神意志为目的。宜兴陶器文化旅游的终极目的是“让您的生命更精彩”。

梁祝传说在我国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家喻户晓。因此,梁祝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对于宜兴旅游营销有着积极意义。宜兴现有梁祝文化节(即观蝶节)的开展,针对现有节庆,可基于文化情结,明确爱情主题,找准市场定位,突出亮点,形成规模效应。

2. 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

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注重个性化、参与性和创造性。依托男欢女嬉、宜兴丝弦等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从视觉、听觉角度,使游客获得娱乐和审美体验。依托紫砂陶制作技艺、青瓷制作技艺等,从触觉、运动觉角度,随着触觉深入、新奇感的获得,使游客获得娱乐、审美、教育及超脱现实的体验。依托宜兴乌饭、桥豆腐干制作技艺等,从嗅觉和味觉角度,使游客获得娱乐体验。

3. 选择合理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主要有博物馆、文化生态旅游区、主题公园、实景舞台剧等。在宜兴的丁蜀古镇、祝陵村、阳羡茶场,按不同的保护模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丁蜀古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持完整,可利用与当地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陶资源,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区,进行原真、动态、整体和可持续保护。祝陵村,相传为祝英台诞生地。梁祝传说由通俗文学而戏剧化而艺术化,并以民间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形式传播,成为了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可参照《印象·刘三姐》、横店影视城的开发模式,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把梁祝文化放大,把那些具有表演性、参与性的节目展现出来,展示其历史文脉和地方韵味。阳羡茶曾为朝廷贡茶,早在唐代就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说。在阳羡茶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茶馆,建筑外观设计成茶壶形状,整体风格做到古色古香。茶馆内部装修上,墙面悬挂一些具有宜兴民间特色的手工刻纸、烙画等。在茶馆,可以一边品茶,一边吃高塍猪婆肉、徐舍小酥糖、和桥豆腐干、杨巷葱油饼、官林荤油糕等茶点的同时,还可领略宜兴的民间曲艺。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生态休闲游是宜兴旅游的主要定位,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宜兴生态休闲的主题内容离不开非物质文化。因此,要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精心设计宜兴旅游线路。善卷风景区与梁祝文化、宜兴茶场与阳羡茶制作技艺、宜兴陶瓷制作技艺与中国茶文化相关。旅游开发中,进行联带开发,将相关的文化因素有机、有序组合,围绕共同的主题,调动有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因素,最大限度地营造文化氛围,开发爱情寻根之旅、茶文化之旅。

5. 加强区域旅游联合开发

旅游实践发展中,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得到认可,它能够实现区域之间旅游发展优势互补,或者优势共享和优势叠加,从而为参与合作的各个区域提供更大的旅游发展机会,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走区域联合开发的道路。具体而言,可与中国瓷都景德镇联合,打造“中国陶瓷文化鉴赏”精品旅游线路,与宁波合作,打好“梁祝文化”旅游品牌,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交流,共同协商线路组织和联合促销等。

四.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宜兴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法律、财政、教育科研等角度,保证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EB/OL].http:///zt/dmjt/fwzwhyc/dbxxmml/gjjml/5492119.shtml.2012-3-01.

[2] 爱川纪子.无形文化遗产:新的保护措施[EB/OL]. http:///news_show.asp?newsid=7760

非遗文化之旅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分类;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22-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分类,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故它是今后的立法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准确的法律分类更便于依法保护,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存在的利益冲突。以下我们试图通过对各种分类的比较考察,以得到适宜于法律保护的分类。

一、现有相关法律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目前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定暂行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些法律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分类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分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1]254。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的分类

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3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第二类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作了规定,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这两个官方文件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暂行办法》和《公约》所囊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貌似相同而实质有着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暂行办法》更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把非民间性的这部分排除出去,这种分类更符合我国传统和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和急需抢救的实际情况。

《公约》在制定的过程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54而关系到一个国家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就要结合《公约》和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划定并分类。《暂行办法》中充分考虑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但其中不涉及严格法律保护、调整范围问题,只涉及申报的便利性,这在文化学和人类学意义上是适当的,但是在涉及法律保护、利益调整时这种分类显得无能为力。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2011年3月获得通过。该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诞生,结束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从大的分类来讲,《暂行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即实物(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使实物得以表现和展现的场所即文化空间。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的分类,后者的表述更为具体、形象。此外,后者也更具有包容性和涵盖性。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暂行办法》相比有很多优点,但就其分类来说或从分类的标准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没有实现突破。归根到底,它是将文化学、人类学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简单应用于法律领域。目前看来,作为行政法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宏观上确立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私人之间的利益调整、鼓励民间(或社会)保护等微观方面作用十分有限,这种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分类不当导致的。

二、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分类

与官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不同,学者们还从其他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学术分类。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作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各种口头表述,也包括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戏剧、音乐等表现形式;(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重要的节庆、游戏、运动等仪式;(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包括时空观念、宇宙观等;(5)传统的手工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包括传统的冶炼等传统工艺技术和实践等;(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3]。显然,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界定也是通过对所有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纳并将其进行分类,再进一步抽象、概括的结果,其分类和《暂行办法》中的分类基本对应,只是个别地方表述上略有差异。虽然在分类上它与《暂行办法》并无实质上的不同,但它对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另外,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下称《手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更加具体和详细,它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6大类,即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与竞技等[1]13-17。

《手册》中每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两层,第一层为以上所述的16大类,第二层是对第一层的细分,并均设一个“其他”类作为收容类。这种分类办法既能够把现存并且已经普查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归其下,又能够把每一类中还没有发现的部分通过“其他”的设定囊括进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系统。这种分类具体直观,同时兼顾了外延的周延性。

学者向云驹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书中,作者采取了以文化的载体性特征作为分类原则的“人体文化”的分类法。作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做一种典型的“人体文化”,将其具体形态分为口头文化、体形文化、综合文化、当下的造型文化四大类[3]。这样的分类,能够让我们比较准确地划分范围、确定对象、把握性质。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分类不能简单地应用于法律领域。

三、上述分类的法律分析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手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三种分类都是基于文化学、人类学或社会学上的分类,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分类很清晰,也符合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但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分类也是造成法律分类问题的渊薮,《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是以上视角分类的再现。要清楚在涉及法律保护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自己分类的原则和标准,这不仅涉及学理的合理性,同时还涉及操作的便利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分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和标准,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的分类,符合社会学的某些标准。

在法律上,借用文化学分类或以社会学的标准被归为同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一定具有相同性或类似性。比如,同样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七夕,相比之下,春节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七夕则不同,在西方情人节的冲击下,没有多少人在意中国的这个“情人节”了。虽属于同一类,但二者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会给法律保护带来难处。因此需要在现有《公约》或《暂行办法》规定的和现有分类的基础上,在不遗漏的前提下,从法律的视角和标准对这些对象重新进行分类,由于用一种具体分类标准可能还不能够穷尽所有的保护对象,所以我们可能要以多重具体标准进行分类,尽量穷尽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这些分类标准必须遵循“节俭原则”,否则也会给法律保护带来更大的困难,从而违背初衷。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前述六类,如前文所述,它与《暂行办法》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因而其分类依然不是法律上的分类。这种分类表面看来也是具有科学性的,但由于不具有法律性(可操作性、便利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的过程中,当相关主体之间发生利害冲突时,其弊害就显露出来了。从性质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一部行政法,它规定了保护、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国家有关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职责以及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在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保护、保存工作或行为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方面,相对于它的传承和利用,具有一定程度的静态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传承和利用,在传承和利用关系中,传承人和利用人就不单纯是行政管理相对人,而具有复杂性。这些人的传承行为,同一行为可能承载了不同的法律意义。同时,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很难确定的,或者是很复杂的,进行利益分割时,就很难清楚地划定界限了,这样,冲突的发生就在所难免。显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只有有限的意义,它也无法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规范所有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行为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非遗文化之旅范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遗产保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保护和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既能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其传承,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保继刚,1993)。按照旅游文化学的归类,旅游文化资源一般分为有形旅游文化和无形旅游文化。无形旅游文化资源是指语言、生活习俗、氛围等非物质形态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分类表中(见表1),从表1来看,H大类人文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有部分重合,但是也有一些并没有体现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一些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归类上存在盲区。随着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及申报,作为旅游资源分类的H大类人文活动,也应及时对新的旅游资源分类进行调整,增加适合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旅游开发的优势

所谓开发旅游资源,实际上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旅游开发中,一直以有形旅游资源为主,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无形旅游资源也逐渐得到重视。尽管在一些旅游开发中,盲目规划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破坏了其原有生态,如一些世界遗产因为保护和开发不当,有被摘牌的危险。但这并不是说旅游开发就是不合适的。旅游开发,必须协调好其自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遗产为本,适度开发。

旅游开发,能够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扩大当地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一项独特的资源,只有通过必要的开发,让更多人了解接触这一资源,才能使其吸引力得到最大发挥。也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宣传文化品牌,提高其价值。而借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开发旅游业,能促进旅游目的地的迅速发展。如在广西旅游,游客都想听一听“刘三姐”。阳朔打造的“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对“刘三姐”这一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促使当地社区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旅游开发能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为当地社区带来收益。现实的收益能让当地民众自发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传承,如果让当地民众与关心遗产的人进行自发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区形成之后,会经历旅游地生命周期。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退或复苏期。根据旅游区所处的不同阶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三)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文化真实性。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商品展示给游客时,当地民众的生活不得不变得舞台化。本应在特定节庆的场合才展示的一项技艺、曲艺、服饰等内容,现在却面对旅游者一遍一遍的演出。对当地民众而言,这样的频繁演出,已经没有了文化最初赋予的意义。这与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初衷背道而驰。游客出游是为了追求真实性,商家过分追求盈利,将文化商品化和舞台化,对游客与当地民众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文化侵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并适当进行旅游开发,能吸引众多游客的到来。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通常也是与主流文化交流较少的区域,原因是这些地区相对封闭。而经过开发宣传后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的到来必然伴随主流思想和文化在空间上的传递,当地社区民众也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受到新的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地民众刚开始对待旅游,一定是一种欢迎和热情的态度,但当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之后,他们的生活、意识就会发生变化,以致对游客的到来开始抵制,厌恶甚至发生冲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整理,把适宜开发的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

(一)真实性开发策略

从旅游产品中创造真实。对当地民众来说,如果旅游者数量过多,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因此,从旅游产品中创造真实,既能最少影响到当地民众生活,对游客而言,又能感受到他们想追求的真实性。如传统曲艺、杂技、音乐、舞蹈等,开发者可以通过对传统技艺的深入了解,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上,提炼和编导节目;也可以策划相关节庆活动,开发节庆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项目可以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旅游开发利用。节庆旅游能够借助举办各种赛事、盛会,把多种遗产项目合在一个节日内集中体现,增加节庆整体的吸引力,扩大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发展。

体验旅游。应用了体验营销策略的体验旅游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旅游,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提升和深化。体验旅游关注个性、强调参与、注重游客心理,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旅游者参与、旅游者互动、旅游者创造等方式实现旅游者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技艺类的项目,如剪纸、制陶、舞蹈等,能开发为体验项目,让游人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二)保护性开发策略

博物馆保护模式。博物馆作为一种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不仅是展览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主要窗口,而且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一个地区的博物馆,是对该地区留存下来的或已成为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展示窗口。博物馆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能使旅游者在短时间内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种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是“活态”文化。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能够对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于其所在的地区,维持其原有方式,减少对当地民众影响。事实证明,划定文化生态区(村),认真加以保护,是使民间文化艺术立体生存的有效方式。

(三)文化性开发策略

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是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形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无形旅游文化资源,它所体现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旅游开发须注意利用和保护好无形文化。无形旅游文化资源在开发上更具有难度,首先开发者需对非物质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旅游开发形成的是有形的商品,如何把无形文化转化为旅游者能感受的有形商品,需要开发者在认真把握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把文化加入到商品中,让旅游者无论从整体环境还是体验旅游项目中就能感受到文化氛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它的吸引力才是长久的。因此,开发者需要从长远眼光的视角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判断,以免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本意应是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带动当地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需要更多的约束与引导,从而达到各方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文化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

2.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R].200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2003.

4.谢元鲁.旅游文化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李天元.旅游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当议[J].经济地理,2003(1).

7.李荣启.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重庆社会科学,2006(4).

非遗文化之旅范文4

2005年12月,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作为出品人、张伟平为制片人、张艺谋作为编剧和导演拍摄了电影《千里走单骑》。因影片中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顺地戏说成是“云南面具戏”,2010年1月,安顺市文化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名义对影片导演张艺谋、制片人张伟平、发行方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侵犯安顺地戏署名权向法院提讼。安顺方面希望判令导演张艺谋、制片人张伟平、发行方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分别在《法制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中缝以外版面刊登声明,就影片《千里走单骑》侵犯“安顺地戏”署名权消除影响。同时他们希望判令北京新画面公司停止发行影片《千里走单骑》。2010年5月11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2011年5月24日10时安顺地戏”状告电影《千里走单骑》侵犯署名权一案在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宣判。法院认为,安顺地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依法保护,但张艺谋及其执导的影片不构成侵权。对宣判结果,安顺方面表示不服,决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05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安顺地戏”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国务院将“安顺地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此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案”之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此案中,安顺市文化局的诉求被驳回,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应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思。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上述第1 段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之前,《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认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可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无论是从传承的主体还是传承的形态,都与国际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如出一辙。

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具备两个特性即非物质性和价值性,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日韩等国经验,要想申报世界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没有这几项硬条件作保障,要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无论是公约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重视了其“价值性”却忽视了“非物质性”,将各种“工具”、“实物”及“制成品”等亦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上“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体现出任何特色,充其量不过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同题异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一)国际上的法律保护模式

美国主张以“合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反对国际层面的立法,更反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框架。

欧盟及其成员国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支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国际立法模式,主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具有操作性的权利制度,并积极筹划准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TRIPs之中。

(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二项的规定,第一类中的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可以作为口述作品享有著作权,第二类的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同样享有著作权。因而,这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第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有可能成为专利法上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当这些技艺取得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或成为商业秘密时,便可受到专利法和的保护。第四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中也有许多内容如工艺、木雕和人体艺术等可以视为美术、建筑作品,有些当其附着于产品而作为商业用途时还符合外观设计的法律要求,因而可分别受到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的保护。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

所谓公法保护模式主要指通过行政法规、规章等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主要有行政法保护模式和刑法保护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第七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第三十八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九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本身的性质及其规定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属于典型的公法保护模式。

《刑法》作为一种保障法,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行政法规或措施和知识产权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法律保护手段,而刑法是最后的保障手段。当行政措施和民事措施对越来越突出的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的时候,刑法作为“其他一切法律的制裁力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刑法保护的重要性便逐渐凸显出来。刑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通过知识产权罪刑规范的保护。《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侵犯知识产权罪大致可分为四类:侵犯商标权的犯罪有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专利权的犯罪有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有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有侵犯商业秘密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内容可取得知识产权,侵犯这些知识产权的行为达到严重程度时,就可能构成《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所规定的侵犯知识产权罪;第二,通过附属刑法规范的保护。例如2006年12月1日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第(二)项规定,,致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及其环境遭受破坏的;第(三)项规定,贪污挪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经费的。再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实质都是利用罪刑规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之旅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变;原真性;敬畏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未来的关系如何演变?

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谁为鼻祖的问题,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历经久远。最初,两者互不依赖地存在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实质出发,就是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其具有时间上的久远性和内容上的意义性。从这个角度讲,它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甚至可以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而旅游的溯源要从本质上看,应从古代的皇帝巡游、学士科考、诗人的浪游就可以开始。我们不禁会惊诧,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来界定时,一切都起源很早。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关于事物的属性和概念界定变得复杂起来,会辅以更多的技术性限制和要求。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界定、标准都是约限在特定时代之中的,必须是和社会现状相吻合的,同时又具有当下性。但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对事物本然的探讨,也堵塞了追根溯源的路径。

比较两者的起源其目的在于获得这样一种认知:两者最初是没有任何关联的,或者说关联性不大,各自也按自己的轨道发展,交集并不凸显。但现在,两者逐渐显现出高度关联性。甚至出现为了进入旅游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各种方式,如申遗、保护、开发、修建、重建、恢复、升级、复制等,经过一些列整容,进入旅游的世界。而旅游似乎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门槛,用一种高度包容的态度和宽容政策吸纳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撇掉原真性,无限放大化真实的或不真实的或并不客观存在的遗产,来为自己填充内容。概括起来,旅游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丰富自身;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旅游,是为了重获和加强识别,提升地位或重塑内在和进行自我保护。随着两个世界内的元素不断相互注入,最终的演变趋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合为一体,两者界限变得模糊,言此结果是否是个理想模型或近似乌托邦式的猜测,要看两者的发展态势和融合程度,但至少可以确切的是两者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与以前相比。

2.融合过程之旅游的角色:入侵者还是保护者?

文化商品化、遗产舞台化甚至泛滥化的现象是学者们所专门讨论过的论题。旅游的介入,一方面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空前的观摩、保护和重视,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免疫性有时也并没有抵抗住旅游作为入侵者所带来的伤害。允许或轻视旅游用卑劣的手段改变自己、翻新自己,为的是创造一个夺人耳目甚至哗众取宠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最后断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宝贵之处———原真性。

言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凶煞的入侵者还是和平的保护者,应看人们特别是对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继承和传承责任的主体对之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接受改变但抱有底线,还是任凭开放性地接受一切改变的并把改变看做创新的原动力,抑或坚决反对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切改变。坚持固守和秉承高度创新都不是最佳做法,前者容易遏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和创新,而后者则容易使之失去原真和变成四不像,最后失去特色而沦丧于社会中。所以,对此应该采取中庸之道的态度,扣其两端而竭之。允许变,但是有底线。

3.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的意义:创造敬畏的审美

提及旅游,人们更多地从获得快乐、愉悦、放松的角度去体验。由此,便有游山玩水、乐活好玩之说。但这只是旅游多个侧面中的一面,旅游也会带给人精神的洗礼,人们通过旅游不止只获得快乐,还获得一种敬畏,体味一种凝重,寻求敬畏也是一种意识的审美活动。

审美的“美”字,不以事物的积极面和感受的愉悦性为衡量、标准,事物的非积极面和感受的沉痛性也是审美的范畴之内。美有多种,审美不以对象的好坏为界,而是以精神获得宣泄和共鸣为准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带来了敬畏的审美内容,和旅游审美世界中的愉悦相平衡,丰富了旅游作为审美活动的内容,也迎合了各路旅游者的体验需要,特别是老年人以及一类有着非同寻常的精神上具有悲痛审美需求倾向的人。

一直以来,旅游业被视为朝阳产业,不仅是发展前景可观,被人看好,还因其给人带来的放松感。但过于朝阳化会使整个产业处于膨胀状态,缺少敬畏和某种严肃性的元素会使朝阳化走偏,会带来社会伦理与道德的松弛,环境的掠夺,经济极限的零突破,也就及早地结束它的生命周期。因此,需要施以一定的紧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可以收敛它的朝阳化。

从这个意义说,我们需要把旅游塑造为既俗又雅,既欢又畏的具有综合审美感知的艺术活动,不断地丰富它的审美内涵,使旅游沿着科学的道路越走越远,这是今后学界和业界共同的任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大为.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J].黑河学刊,2007,129(3):51—52

[2]王振艳,高玉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问题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97—99

[3]刘永彦.浅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36):197

[4]储少莹.大审美经济视野下的体验式旅游[J].服务经济,2006,11:50—52

[5]韩薇.旅游主体审美修养的缺失与培养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8,3(57):46—47

非遗文化之旅范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途径

一、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实证调研

(一)居民调研

1.基本信息。居民调研累计发放23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90份。统计显示,从性别分布看,男性和女性居民分别占比54.2%和45.8%;从年龄结构来看,以46~55岁和56岁以上中老年居民为主,累计占65.3%,中老年居民是苏州评弹关注核心群体;从学历来看,以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为主,占比63.7%;受年龄结构的影响,职业分布以自由职业者和其他(退休)为主。2.传承情况。苏州评弹传承和开发问题参考欧阳正宇的研究。苏州评弹传承情况调研包含三个问题:传承基本情况;喜欢苏州评弹的理由;苏州评弹理想的传承方式。苏州评弹传承基本情况统计显示,189位居民对苏州评弹“了解”或“非常了解”,这符合苏州评弹作为江南曲艺代表的事实。同样,对“您对苏州评弹的喜欢程度”“您对苏州评弹的掌握程度”的调研结果也相对理想,“喜欢或非常喜欢”“擅长或非常擅长”分别占74.2%和51.1%。然而,“您对苏州评弹的传承情况”调研结果令人失望,“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居民仅有38.42%。部分居民表示,这些年政府做了很多的努力,但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很喜欢苏州评弹,懂的人越来越少。以上数据显示,平江路居民对苏州评弹的民间传承情况并不十分满意。事实上,苏州评弹不仅旋律优美(52.5%),可以缓解居民生活压力(41.7%),更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69.1%)。相对于政府保护,77.9%的受访居民坦言,民间传承应该是苏州评弹最好的传承方式。3.开况。苏州评弹开况调研包含三方面内容:①旅游开发的态度;②政府期望;③个人参与意愿。85.79%的居民对苏州评弹旅游开发持积极态度(同意或非常同意),他们认为苏州评弹丰富了本地的旅游产品(66.84%),旅游增加了苏州评弹修复和保护的机会(60.53%)。政府在苏州评弹传承开发中起重要作用,74.74%的居民对“政府重视苏州评弹保护,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持积极态度。多数居民参与苏州评弹的传承与保护意愿比较积极。以上数据表明,平江路居民对苏州评弹的旅游开发持乐观态度,他们愿意参与到苏州评弹传承与开发进程之中。

(二)游客调研

1.基本信息。游客调研累计发放28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88.92%。数据统计显示,从性别分布看,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比41.6%和58.4%,可见女性是苏州评弹的重要市场;从年龄结构来看,不同于居民调查,以中青年旅游者为主,18~25岁、26~35岁和36~45岁分别占比19.3%、20.6%和28.9%,中青年旅游者是苏州评弹关注主要群体;从学历来看,以本科文化程度为主,占比54.4%;职业分布则相对广泛,学生、企业、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累计占比75.6%;去年全年旅游消费相对较高,24.1%和34.9%的旅游者选择“3千元至6千元”和“6千元至1.2万元”;了解苏州文化(56.3%)和度假休闲(51.8%)是来苏州旅游者的主要动机。2.了解情况。59.3%的受访旅游者了解或非常了解苏州评弹,这可能受到调查地点的影响。本次调查在平江路展开,评弹欣赏是平江路茶楼的主要活动。由此,多数旅游者可能现场聆听过苏州评弹。近一半的旅游者是从旅游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渠道了解苏州评弹,这揭示出苏州评弹在宣传营销中主要依赖第三方,自身主动性不强,这与79.5%的来苏州旅游者有兴趣参与评弹相关表演或展示活动形成强烈反差,更多的宣传投入和体验活动应当引起市场营销组织的关注。3.体验情况。调查显示,旅游者对观看过的苏州评弹的展示或表演满意程度一般,这可能与苏州评弹单调的表演方式相关。“您参与苏州评弹旅游活动主要的阻碍因素”一项调查显示,不了解(41.7%)或产品参与性不强(38.2%)是两个核心原因。受访旅游者认为,苏州评弹应加大宣传(55.6%),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51.3%)。与此同时,景区应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受访游客对景区休闲设施(24.1%)、卫生情况(22.6%)满意度并不十分理想。

二、解决苏州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问题的途径

(一)政策法律层面

1.健全法律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准则,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条款,进一步细化《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依据地方保护工作出现的特殊性问题及时出台政策条例,完善保护工作机制,在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基础上,形成代表性传承人与各相关利益群体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地进行。2.明确利益群体法律关系。现实和理论中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存在利益共生和冲突的事实。对此应通过以下途径来予以化解和管理。(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市场监管,进行冲突调适。为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应给予倾斜。对表演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大力扶持,积极争取为其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如昆曲《牡丹亭》的巡演,不仅提升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还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对于以实物为载体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条款,在商标的注册、工艺流程及外观设计的专利申报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不仅能起到保护项目原真性的作用,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合法权益。(2)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化解经济利益分配的冲突。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相关群体的关系,并以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公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以此来化解因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冲突。(3)建立便捷的信息查询系统,构筑顺畅的沟通渠道,化解因误解和沟通交流不畅引起的矛盾。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公示,并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进行防伪认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网上信息查询系统,防止仿制品以假充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进而影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和声誉。构筑以政府为后盾,民间协会为主体的沟通渠道,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在旅游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通过政府寻求解决良策,从而化解因误解和沟通不畅所引起的矛盾。(4)做好宣传教育,纠正不当观念,避免因角色定位错误和错误立场发生冲突。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基础教育的课堂,从娃娃抓起,从小就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观念,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针对意识的形成、观念的树立、地方自豪感的确立等多维度进行宣传,从而避免因观念、角色定位或立场等所引发的冲突。(5)政府应充当“仲裁者”的角色,对各方难以自我调节的冲突进行权威仲裁,以做到对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统一管理、有序发展和高效保护。

(二)实际操作层面

调研显示,平江路居民对苏州评弹民间传承情况并不满意。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因此建议采取分类开发的手段。一方面,对吴歌等社会知名度较低且已丧失生存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大保护工作和宣传力度,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与发展。主要以抢救性保护为基础,保护部门、社会组织要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据采集、记录、整理、立档、保存、研究、出版和建立名录,建设良好的数字化媒体保护信息环境,最大程度保留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状,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破坏性保护。另一方面,对昆曲、苏州评弹、核雕、苏绣等社会知名度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以生产性保护为主,通过调查、规划、生产、流通、经营、销售等手段,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回收投入资本,产生经济效益,建立合理分享机制。努力做好旅游提质增效工作,从而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到人民日常生活中,得到活态性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

(三)舆论导向方面

游客调研显示,近一半的旅游者是从第三方媒体信息渠道了解苏州评弹,可见苏州评弹宣传营销自身主动性不强。有形遗产旅游在目的地营销、历史场所中占有重要地位,目的地几乎完全依靠有形遗产的建成环境来发展地方旅游产业经济,带动服务产业的发展。相反,地方政府部门、市场管理组织却时常忽略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优势。对地方品牌或目的地品牌必须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针对特定市场和目标群体采取行动。为此,依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和服务,在确保长期可行性和访问量的基础上宣传、推广营销目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力建构和推广时尚与传统兼具的目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形象。2.实施长期的目标,强调社区参与,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自豪感,并且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进行宣传,作为巩固目的地正面形象的重要手段。3.注重伙伴关系的营销,积极与商务伙伴整合营销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调服务质量、基础设施、产品组合和扶持政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转化为资本,提高效率和公平。

(四)协作共赢方面

1.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效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行为。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应科学、超前地规划文化遗产地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的前提是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相结合,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明确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进行旅游开发的部分,在开发中注意避免产生各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定期跟踪调研开发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提出措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同时,综合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要求,多方参与规划,避免盲目开发、过度利用和破坏性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问题。2.塑造旅游品牌,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组合。建议设立专门的旅游品牌建设和监督机构,采取不定期、多方联合检查的方式,对旅游产品和营销机构、市场集团和个人经营进行突击有效的检查,实施多方监督,清除旅游市场中质次价高、旅游者重复投诉的不良产品,消除对旅游者的误导,减轻负面事件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树立信誉良好、知名度广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获取超额的经济和社会价值。3.不断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新局面,满足旅游发展求新求异的需求。建议组织专业团队,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和旅游营销市场机构合作,遵循遗产地发展规律和旅游市场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保持苏州古城旅游的旺盛活力。

三、苏州无形文化遗产向有形旅游资源转化的途径

(一)收集影像资料,收藏实物载体

无形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特征之一。苏州评弹文化虽然依赖具体形态的物质载体,但其审美价值、根本属性和精神价值并非只能依赖物质形态向公众展示。影像资料的收集和实物载体的收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至关重要。苏州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需求尤为迫切,全市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各种多媒体资源,具有难以估量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随着发掘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量的持续不断增长,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程势在必行。应该建立忠实记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的数据库,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这不是简单的数码拍照、录音录像文字记录,而是在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忆库,完整记录,再次查看时可以最为本真生动地还原出来。如此,一是可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是对于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完整的“封冻”,便于日后遗产的复原与开发利用;三是便于研究者查找数据资料,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工作;四是为学校实施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展示传统技艺

政府主导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是其有效保护方式之一,组织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展示活动能有效保护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从而推动地方文化繁荣,打造城市主题文化。苏州拥有丰富的传授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政策、资金支持、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为传统技艺提供更高的平台和更有力度的扶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静态”展示与“动态”展演、物质展览与商品销售、主体展示与群众互动的结合,有助于在本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形成较高的社会声誉。具体来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一是以博物馆、展览厅等静态展示方式为主,借助3D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使游客体验传统技艺的美感;二是在展示区域内设计一些灵活、生动的体验活动环节,鼓励游客参与雕刻、刺绣等传统技艺制作活动,从工具到成品,既可展示又可销售;三是借助各类展览活动推广传统技艺,开展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特色的文化展示活动;四是重视与传播力较强的影视、娱乐节目合作,持续扩大传统技艺的社会知名度,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以此不断扩大传统技艺的受众群体。

(三)表演传统曲艺

表演是传统曲艺最直接的传播方法。重新解读和演绎是传统曲艺传承的必经历程,应借助创意手段挖掘其新价值和现代意义,赋予其当代审美情趣,在解读和演绎中丰富、补充和完善传统艺术精髓,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昆曲和评弹是苏州传统曲艺的对外名片,苏州要借助昆曲和评弹的知名度普及和宣传传统音乐和舞蹈,并通过创新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与演奏环境。苏州传统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一是参与综合活动;二是举办专场演出;三是参与海外举办的音乐节、艺术节。具体来说,组织专门演出团体,支持各团体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小桥流水人家的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空间充足、氛围良好的展示物理空间。依托新媒体手段布置模拟生产场景,通过表演者现场表演和适时邀请观赏者互动等操作方式,向公众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的美妙,引起参观者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共鸣,积极开拓演艺市场。例如苏州书香世家平江府酒店是一家文化主题酒店,每天下午安排古乐、评弹、昆曲、茶道、香道等表演,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舞、油画、装置艺术碰撞出火花。

(四)再现传统节庆礼仪和风俗

传统节庆礼仪、风俗的再现是融合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传播、弘扬工作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途径。围绕传统节日、传统节庆礼仪和风俗的时间和主题,或结合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开展活动,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播最有效的形式。苏州可举办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周活动,将传统民俗传承与现代营销创新结合,从吃、看、玩、穿、游五大方面宣传老苏州民俗文化,焕发苏州民俗节庆活动新的生机活力。

(五)开发旅游纪念品

传统手工艺品的旅游纪念品开发是一种结合艺术和技术的生产方式,它将制作对象情感化,将思想和感情倾注于纪念品中,因此传统手工艺品的旅游纪念品以个性化的、特有的色彩、线条、图案等显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可制作纯手工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也可利用先进设备批量生产具有地方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如木雕、刺绣、水乡服饰商品等,以满足外来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贾鸿雁,徐红.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RMP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102-105.

[2]孙九霞.旅游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选择[J].旅游学刊,2010,25(5):10-11.

[3]王鹤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N].中国文化报,2008-7-16

[4]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28(9):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