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向量笔记

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形成性评价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探讨高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及其应用,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概述

高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客观评价,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高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①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数学活动的参与度等,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以此对教学方法与计划进行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②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形成性评价,对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和调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例如,有学生在某个知识环节学得不扎实或有所疏漏,以致于遇到难题无法下手,陷入不懂不会的境地。要及时发现,及时找学生分析原因,查漏补缺,帮学生建立信心,采取补救措施,激励其跟上整体学习的节奏。

二、高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措施

1。做好评价前的准备

高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做好评价前的准备,告知学生评价内容、方式和标准,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课时作业与跟踪练习进行评价时,可以告诉学生评价内容为作业上交情况、完成时间、完成质量和存在的问题,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评价标准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同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要把学生进班成绩、各次测验成绩,纵横变化态势绘制成表格或者图形进行对比,这样形成动态示意图,直观形象地分析出其学习升降情况。这样,老师就有了评价的依据,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比较学生在实施形成性评价前后的变化,准确地进行动态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或吸取教训,及时查漏补缺,纠正偏差,改进学习方法,力争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据此制定切实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形成性教学评价的作用与价值。

2。明确评价任务及对象

高中数学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评价任务,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例如,在“正弦定理”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平面几何、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和向量数量积等知识间的关系,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辩证统一,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明确评价对象为学生,依据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对学生个人进行独特评定,从而使形成性评价得到学生的认可,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明确评价的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中,教师需要坚持全面性的原则,注重评价内容多元化,确保评价内容可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例如,在“直线与方程”的教学中,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图象和直线方程概念,掌握直线倾斜角与斜率概念,以及直线斜率公式;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直线倾斜角与斜率概念,掌握直线方程形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间距离;教学难点:让学生对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合理运用。高中数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形成性评价内容为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时的表现和笔记记录情况等,以及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态度、意识与价值观等,这样全面的评价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在教学形成性评价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这样既可以确保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全面性,又可以让教学形成性评价得到学生的认可,使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形成性评价工作。

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数学课;路径;学习能力

一、做到前后知识的链接,构建学习框架

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个学习部分虽然是分开来讲解的,但是在内容的连接上和衔接上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要把所学的知识整理成一个框架,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每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要及时查漏补缺,对于存在的疑难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新课开始之前要学会对已学知识复习和对新知识预习,这样才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于熟悉的知识一般会感觉到学习轻松,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益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在具体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新知识,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在预习之后,学生要主动地结合一些试题去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然后再回归课本,反思自身的学习,形成知识汇总和落实学习的重难点。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做个有心人,能对新课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基础知识有一个认识,为了有效地开展预习,学生可以采用教师的导学案,这样既能做到针对性的预习,又能检测预习的结果。

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之前,就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工作:

1.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 ),值域( )。

3.指数函数y=ax(a>0,a≠1)的图象必过特殊点( )

4.指数函数y=ax(a>0,a≠1),当( )时,在(-∞,+∞)上是增函数;当( )时,在(-∞,+∞)上是减函数。导学案中的知识预习从定义到实践,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只要学生认真地去阅读和思考,这些基本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虽然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只要学生认真地听课,做好相关的练习,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可以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高中生必须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这些好习惯成为提升学习能力的法宝。课堂上要认真做笔记,及时地做好相关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生切忌被动地接受,而要学会及时反思和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想方设法地给予解决,切忌拖延,否则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在学习上,学生的智商差距不会很大,最主要的还是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为此,高中生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做到不耻下问,努力学习,有质疑精神,这样一定会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三、巧用经典案例授课,提升练习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它需要一定的练习作为辅助,需要经典的案例给予诠释。所以,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选对辅助教材,在练习题的选择中也一定要做到精简,有代表性。我们这里所说的练习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开展题海战术,让学生每天都浸泡在题海之中,而是有选择地练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学生也可以购买一些优秀的辅助练习题本,摘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试题来进行深度的剖析,并学会总结与反思,掌握既定的做题策略。实践证明,高中生在充分的数学练习之后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突破口的寻找,也有利于构建知识框架,融合相关的数学知识,以便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如,在学习完“平面向量”之后,针对可能出现的考试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例题。如:

1.已知a和b的夹角为60°,|a|=10,|b|=8,求:|a+b|;a+b与a的夹角θ的余弦值?

2.已知ABC中,A(2,-1),B(3,2),C(-3,-1),BC边上的高为AD,求点D和向量■等。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文3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效率;方法;学生思维

高中生的思维意识和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必须在一线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整合教学内容、学情和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统管课堂学习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个学习部分虽然是分开来讲解的,但是在内容的连接上和衔接上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要把所学的知识整理成一个框架,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每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要及时的查缺补漏,对于存在的疑难问题要及时的给与解决,新课开始之前要学会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预习,这样才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之前,就可以利用导学案就行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工作: 一般地,函数(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值域( ____);指数函数 的图像必过特殊点(_____);指数函数 ,当(___)时,在上是增函数;当(___)时,在上是减函数。导学案中的知识预习从定义到实践,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只要学生认真的去阅读和思考,这些基本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虽然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只要学生能认真的听课,做好相关的练习,掌握好相关的知识是可以很好的掌握数学知识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生必须塑造和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这些好习惯成为提升学习能力的法宝。课堂上要认真做笔记,做好要及时的做好相关联系以巩固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生切记被动的接受还要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想方设法的给与解决,切记拖延,否则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在学习上,学生的智商差距不会很大,最主要的还是那些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为此,高中生要树立积极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做到不耻下问,努力学习,有一点质疑的精神,这样一定会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在如在学习《圆与方程》的时候,标准方程的表达式是,圆心为(a,b),半径为r。对于不同的圆心位置,表达方程式又是什么呢,这时学生就应该激发发散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总结。依据公式可以推导出:圆心在原点的;圆心在x轴上:;在y轴上:;与x、y轴相切:。这样就会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对于特殊的问题进行简便的解决,做到触类旁通。在《圆与方程》这个章节种,经常会考试到让学生断定两圆的位置,依据元的性质和圆的方程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总结了,判定的主要标杆就是看两圆的连心线长 与两圆半径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当 时,圆 与圆 相离;当 时,圆 与圆 外切;当 时,圆 与圆 相交;当 时,圆 与圆 内切;(5)当 时,圆 与圆 内含。当明了这些关联之后,遇到这类问题就直接可以采用计算公式来判定了。

三、做个有心人,及时的做好学习反思和总结

高中数学有自己的有特殊性,也有学科的特点,主要的就是数学课需要一定的练习作为辅助,需要经典的案例给与诠释。所以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选对辅助教材,在练习题的选择中也一定要做到精简,有代表性。我们这里所说的练习并不是大张旗鼓的开展题海战术,让学生每天都浸泡在题海之中。而是有选择的练习,针对性的练习。数学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学生也可以购买一些优秀的辅助练习题本,摘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试题来进行深度的剖析,并学会总结与反思,掌握既定的做题策略。实践证明,高中生在充分的数学练习之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突破口的寻找,也有利于构建知识框架,融合相关的数学知识以便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如在学习完《平面向量》之后,针对可能出现的考试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典型的例题。如:已知a和b的夹角为60°,|a|=10,|b|=8,求:|a+b|;a+b与a的夹角θ的余弦值?已知ABC中,A(2,-1),B(3,2),C(-3,-1),BC边上的高为AD,求点D和向量AD等。

四、要重视错题的再利用

对于数学学科,做题是必须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规律、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平时教学中我主要是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详解。不管填空、选择还是解答题,对于错题我会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用红笔写出解题过程。一个单元以后抽出时间来进行错题回顾。考试前对章节错题就行讨论、反思。数学教学中题目之多可谓层出不穷,题型之多可谓千变万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解题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在于满足解题的数量、过程和结果,我们更应该加强解题后指导学生对错题的精心分析与反思,重视错题题的辐射作用,理解潜藏于错题题本身的其他功能。

总之,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就能做好的,而需要我们在数学解题指导中,一定要讲求一个“活”字,要牢牢树立“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的思想,对待数学题要既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要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文4

一、新课导入――习题设计要以学情为重点

高中数学知识前后章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应设计适当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温故知新。这样的习题应以教材为中心,承上启下,浅显易答,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表示法”一节时,初中已经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高中阶段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三种表示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因此,在导课环节,教师可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在比较、选择函数模型表示方式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概念的整体理解,而不再误以为函数都是可以写出解析式的。

课堂练习:

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x(x∈{1,2,3,4,5})本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f(x)。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函数概念中的对应关系、定义域、值域是一个整体.函数y=5x不同于函数y=5x (x∈{1,2,3,4,5}),前者的图像是(连续的)直线,而后者是5个离散的点。由此认识到:“函数图像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

二、课内自学――习题设计要以教材为中心

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内自学,为配合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尝试让学生主动的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材内的例题或习题为重点,也可适当拓展变换条件,体现基础性与思想性。

例如,在讲解“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一节时,为了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向量的有关的概念,灵活地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习题:

例1.已知向量a、b,则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a|>|b|,则a>b;

(B)若|a|=|b|,则a=b;

(C)若a=b,则a∥b;

(D)若a≠b,则a与b一定不共线;

例2.在ABCD中,=( )

三、交流反馈――习题设计要以易错题为主

通过学生自学,对教师呈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交流,中下游学生讲解、分析,优生点评、拓展,学会把问题理解透彻。学生交流评价时,其他学生暴露的问题是矫正补救的核心,也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较为浅显的易错题,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如在讲解“不等式及其性质”一节时,有的学生存在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不清或不等式的转化考虑不全等问题,容易解题出错,因此笔者设计了如下习题供学生讨论。

1.设则使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部分学生错选B,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不清,“或”与“且”概念不清,正确答案为D。

2.不等式的解集是:

部分学生错选B,不等式的等价转化出现错误,没考虑x=-2的情形。正确答案为D。

四、课内探究――习题设计要以实践为主体

教师在充分理解科学探究的目标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探究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要以作业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既是探究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又是探究的对象。在教与学中,教师如果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探究思想,就会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进行椭圆概念的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实验――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根长度为定长的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所得图形为椭圆。

(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①椭圆上的点有何特点?

②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

③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

④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

(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通过上述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征,完成了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

五、达标检测――习题设计以查缺补漏为主

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292-01

引言

高中笛Ц拍罱萄С晌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实际的教学中轻视概念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有针对性地提出高中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新数学概念的内容,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这个数学概念,并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的是如何形成的。

1 数学概念概述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在数学知识系统中数学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数学推理与证明的都需要依据数学概念才能进行;因此,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概念通常包括名称、定义、属性和例子四个方面。例如“三角形”这个概念,“三角形”这个词组就是概念的名称;“在同一平面内有三角之和为180°”就是概念的定义;“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属性有:在同一平面内、三角形、三角之和为180°;符合概念定义所要求的特征的具体图形都是这个概念的例子。

2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利用技术手段

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丰富经验性理解。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呈现概念不同的表征形式,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知识形成广泛的联系,使技术的优势得以发挥。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理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手段相互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思维层次及水平,为概念的形式化与结构化的理解奠定基础。比如,利用电脑,通过数学软件,来更直观的展示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作出的图形和二次函数图象抛物线有何异同?能求出这条曲线的方程吗?怎样建系最合适?教师组织学生再次分组进行实验研究并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由一种方程形式y=2Px猜想得到其他三种不同形式的方程。

2.2 结构化的教学

形式化理解关注单一的高中数学概念或其他知识,没有把与其有关的概念拿来一起比较、分析,发现其异同或是否有层次关系.所以理解的丰富性的程度和精确性都有所欠缺。所以,当概念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紧密复杂的关联性,清晰的脉络时,学习者对此概念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与精细,更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要求概念的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教学设计,为形成高中数学概念的结构化理解保驾护航。比如:偶函数概念:一般的,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为什么不加上:“-x在函数f(x)的定义域内,即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而暗含在f(-x)=f(x)中”。

2.3 科学合理运用“数学史”

重视知识形成中学生要充分参与,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式化建构过程,高中数学概念学习也必然要遵循这个理念。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一个高中数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更要知晓其曲折的发展与完善过程,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形式化的抽象概括。更为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技能,提供数学探索能力,收获成功的体验,增进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为结构化的理解提供保障。比如: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先提问:谁最先使用“函数”一词?随之可以较少使用者―莱布尼兹,然后介绍他的生平:生于莱比锡,他8岁自学拉丁文,14岁自学希腊文,15岁入莱比锡大学法学系,是罕见的“神童”、作为:写下了大量数学笔记,也有他引进的常量、变量与参变量等概念等。

2.4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数学概念都是用文字叙述的,且文字精炼、简明、准确,对有些数学概念的辨析简直需要“咬文嚼字”。为了深刻理解数学中的概念,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概念,重点部分需学生大声朗读,仔细领会概念的含义,提高对新概念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排列概念引入: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这个定义的理解就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辨析:一是“取出元素”,而且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这就说明只有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相同,顺序不同或者元素部分相同,顺序一样,都是不同排列。

2.5 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

在概念课的教学中,教师需精心设计生活型问题,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热点联系起来,使数学概念不只是空洞的理论,让学生经历从学习数学概念到建立数学模型,再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的概念,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比如:向量的和与差:已知河中的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15km/h,有一艘小船的时速是30km/h,船自南向北行驶,那么,该船的实际行驶方向和速度是多少?如果要求小船实际上由南向正北方向行驶,那小船应该怎样行驶,总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3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

每个数学概念的产生和形成,同时深刻理解并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第一关。数学概念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懂,还要使学生领悟蕴藏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基本解题技巧,要通过概念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乃至数学素养的提高,以达到三维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高中数学中概念较多,它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及其特有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数学定理、公式和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为了深刻的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仔细领会概念的含义,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数学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技术手段、结构化的教学、科学合理运用“数学史”、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等策略,使课堂教学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切实搞好数学概念教学,充分发挥数学概念教学的指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伟伟.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高中数学向量笔记范文6

关键词:普通高中;文科;数学成绩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普通高中一般在高二第一学期便按文理科来分班。从学生的选科情况来看,大多数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都选了理科,而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选读文科。以我校2010至2011学年度本人所教的文科班高二(5)为例,这个班的学生在分班前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市统考中,数学合格人数仅为7人,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为50至70分(150分制)。据了解,许多普通高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对此,笔者认为,文科生的优势与劣势一般在于数学科,普通高中文科生的数学成绩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可作为任教普通高中文科班的数学教师,当务之急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及适应社会的需要打好基础。

一、普通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大部分文科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抽象思维也较差,不能灵活运用概念、公式、定理等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如,概念学习中不能解决“语言文字”与“数学符号、式子”之间的互译问题;不注意公式、定理的记忆;不注重基础知识,对课本的例子、习题没有做到真正理解和运用,只满足于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没有认真演算及规范地书写,较注重课外的“考题”,结果在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或者书写格式不规范;学习方法欠妥。一部分学生课前没有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或不做笔记,不专心听课,课后只是完成作业甚至不做作业,不会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组合、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因而成绩变差,逐渐地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二、教学探究与实践

1.改进教学方法

我借鉴了深圳实验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做法,针对每一个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反复推敲课堂导入语。首先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优化教学方法。然后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本、对所设计的问题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接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讨论,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课堂练习的设计、布置,包括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培优练习,每节课的练习时间为15~20分钟,尽量多做些基础题,对拓展练习可适当作提示,使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注意观察学与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表扬优秀和进步生,努力从不同角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中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更新教学手段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我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用几何画板等制作动画课件,使用多媒体再现知识体系及知识的联系、迁移过程,具体形象地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增强理解,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如“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对称性”“平面向量”“算法初步”等内容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与黑板的运用相结合的教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不感到紧张,又不感到厌倦,始终心情舒畅,沉浸在“乐学”的求知氛围中,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重视学法指导

针对普通高中文科生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我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结合实际,我曾作了“当代管理与数学”“近代战争与数学”的专题讲座,用大量的实例说明:当代管理中,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先进行各种调查,然后运用数学统计进行分析、预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说明学好数学的价值。“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提高了学生寻学好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并开展了数学的学习方法专题讲座,教会他们正确的学法,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认真预习,带着问题专心听课,适当记笔记,积极回答问题,多动笔计算,独立完成作业,善于总结、归纳,注重课本的基础知识,多看、多解、多记一些典型题。同时要认真做好错题录,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实践证明,以上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2010至2011学年度,本人任教的高二(5)班(文科班)在第一学期的期末市统考中,该班由原来只有7人及格增加到30人及格(流水改卷方式),受到领导和同行的称赞。第二学期该班的数学成绩进一步提高,在市期末统考中,合格率达到85.6%,优秀率为24.5%,超过市、县的平均水平。

三、改进不良措施

回顾一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普通高中文科生的数学成绩是可以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否恰当。因此,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数学的目的

即学好数学不只是为了高考,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继续学习及适应社会的需要打好基础,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2.教师要尽力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有效的、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研究、指导,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关键的作用。

3.要解决好高一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问题

因为很多高一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有的学校的高一数学教师多为新的毕业生,经验不足,且不熟悉教材,教法还无法适应学生的情况,尤其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因此,以老带新的问题显得更重要了。况且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更高。此外,高一数学内容多、课时紧,客观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