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范文1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明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有的虽然离开我们很久很久,但他们的动人事迹代代相传,他们的光辉思想、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光大。我们今天这堂课要了解和学习的是谁呢?
(板书)李时珍。
二、出示像片、介绍人物
你们见过李时珍的像片吗?请看。(提示像片)
师:谁能用黑板上的词语说说李时珍是怎样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蕲春《本草纲目》药物学家医学家
生: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李时珍是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现在谁能把“《本草纲目》”这个词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说一说?
生:《本草纲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
要求:读准音,不添漏字。
思考: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时候,行(xinghang)医是受人鄙视的行(xinghang)业。
师:多音字读哪个音?是第一个击一下掌,是第二个击两下掌。
(学生选择击掌,教师划去错误的拼音。)
师:“行医”是从事医生的职业或做医生的意思,“行业”指职业。“世代行医”指什么?“世代行医”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医生。
师:“鄙视”是什么意思?
生:“鄙视”是轻视、瞧不起的意思。
师: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亲遇到个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
师:三个带点词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药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药方。
生:“对症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药方。
师:“对症良方”的“症”指什么?
生:这个“症”指疑难病症。
师:“疑难病症”是什么意思?
生:难治的病,难以判断的病。
师:这两段话在哪一小节?
生:第二小节。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小节,大家思考:
为什么李时珍能说出良方?
生:因为他学医时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许多药方。
(处处留心,暗自记下)
师:正因为如此,父亲同意他学医,这一节写他学医。
(板书:学医)
师:本文主要写了李时珍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李时珍立志学医,写《本草纲目》。
四、分节读课文,说出各节意思
师:两大组读一、二节,想想第一节讲什么。
师;第三大组读第三小节,想想第三小节讲什么。
师:第四大组读第四小节,想想第四小节讲什么。
师:齐读最后一节,说说这一节讲什么。
师:哪几节同编书有关?可合并为一段,课文重点写编书。
五、讲读重点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三节。
思考: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读后提问)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
生:共有四句话。
师:分小组读四句话,再思考提问。
师:现在教师先讲第一句,另外三句话等会儿请同学上讲台讲。
这一句说了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研究药物。用上“一面----一面——-”连接“行医”承接上文研究“药物引起下文,起过渡作用。
另三句证讲什么?(请三位同学上么讲)
生:第二句讲了李时珍发现的药物收有缺点。
生:第三句讲他想病人吃错了药多危险。说明他时时想着病人。
生:第四句,讲他决心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师:“完善”指什么?
师;李时珍为什么要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生:为了病人不吃错药。
生:因为旧的药物书有许多缺点。
生:因为李时珍处处想着病人,他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愿见到病人因吃错药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决心编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六、练习
1、组词接龙。
3、出示小黑板(4)
药______药_______药______药_________
_______方________方_______方_________方
(1——4组)说“药”,(5—8组)说“方”,每人说一个,先说书上的,再扩展书外,小组讨论。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师:(出示小黑板)请看半分钟后填写,注意记忆方法。
本草纲目医学家药物学家药方世代行医古方
疑难病症对症良方药材药性药效完善
救死扶伤
师:请同学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师:请填对8个以上的举手。请填对最多的报。
师:请最多的同学介绍经验。(怎么记忆的)
生:我是用的归类法。先记有“药”字的词:药方、药材、药性、药效;再记有“方”字的词。
生:我是记每个词的开头第一个字。
导读第四节
师: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3节的方法?
生:读课文思考这一小节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师: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习第四节,小小班讨论交流。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5)
(出示小黑板)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走了上万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师:李时珍为写书作准备,做了三件事,只要两句话就行了,你们读一启遍。
(学生读时教师圈:积累经验;采药;拜访)
师:中间三句话不写可以吗?为什么要写这三句话?
生: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这样写具体。
生;这样写突出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工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这三句话一定要写。
师:课文具体地写了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的可贵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读这三句话。
师;再请同学们插图,想想:这是李时珍在向谁请教?从何见得?
生:这是李时珍在向樵夫请教。我从图上画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来。
师:讲得对,李时珍不耻下问,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请教,为的是编写好《本草纲目》。
三、导读第五节
(指名读第五节)
师: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伟在的著作?
生:因为写这本书用了27年的时间。(板书:时间长)
生:因为这本书字数多,有一百多万字。(板书:字数多)
生:这本书内容丰富,记下了一千八九种药物。(板书:内容丰富)
生:这本书流传广,已译成几国文字。(板书:流传广)
四、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五、扩展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范文2
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讲台上的老师津津有味的忘我讲解,讲台下的学生能跟上思路的寥寥无几,或者睡觉、玩手机,或者学生思维逻辑跟不上干脆忙于别的学科作业现象。整个课堂氛围沉闷、毫无激情。不少高职生反馈没有认真看过课本,课程教学互动少、老师提问少、提问也缺乏吸引力,对课程的认识是深奥、抽象、不切实际、是一门不能选择的必修课。
二、高职院校思修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能将思修课程内容生动的溶于案例内容。一般在高校的第一学期给学生开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它在帮助学生增强“四信”意识、树立科学“三观”、学会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学会正确做人和正确做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引导和培养作用”。[1]现实中的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理论运用和认识的升华。通过将思修课程内容生动地溶于案例内容,案例教学法能够科学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更好的生活于这个世界。”[2](二)案例教学法能将思修课程丰富的理论底蕴润物无声地传播给学生。由于思修课本本身作为教学工具,其中的文本内容因为带有法定概念工具书色彩所以较为单调不生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思修给人的一贯单一、枯燥的印象。一方面将较为书面化的知识以生动的形式再现改变教学内容的生硬;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法,不再是老师全程单独的讲授。教师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解释讲授者、答疑者和学生对案例参与过程中的判决者。在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案例自我认知、自我思考、最后归纳总结。(三)案例教学法能将丰富的实用价值和课程魅力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本来就是引导大学生合理合法社会化的指导书,教材的编撰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各项法律法规、人文修养,是极具有丰富实用性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完全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学生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修人生一课。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重大作用
(一)通过案例教学法,解决目前思修课缺少时间、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自教学内容到方法乃至教学手段上的改革,不但丰富了整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资源,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普遍采用2010年版的教材,该教材本身内容、知识点较多、课时量少,所以部分学生在翻看课本的时候更觉得枯燥。通过在案例的选择上,可以达到一个案例汇集多个知识点,内容丰富不单一。(二)更适合高职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解读、探讨、辩论,甚至只是单纯的记忆模仿都对教学是有帮助的。通过案例教学对概念的基础解读,案例中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能让高职的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检查和对照,寻找差距和不足通过自我反省后道德品质也能够进一步升华进步。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展示更直观、更通俗易懂也更适合高职生的学生特点,
四、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活动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44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任课教师能够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活动安排的合理性,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率、高收获。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任课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讨论。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十分有限,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也是以趣味性为首要判断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小学语文课本主要是以故事为学习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故事讲解,从而使学生明白人生道理和成长道理。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能够和蔼可亲的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需要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完成。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学习。
二、建立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小学语文的课堂内容讲解主要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任课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故事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在讲解过程中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在课堂开始前对学生趣味性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形成极大的学习兴趣。
(一)以悬疑式故事作开头
小学生对身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和探索力,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容开始前设置一个悬疑式的故事,只讲解故事的开端,将结尾留给学生自己猜测。学生会对故事的结局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然就会对故事的结局充满兴趣。这时任课教师再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讲解,学生会对此热情高涨,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然后会更加期待故事的结局并继续进行猜测,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夸父逐日这篇文章时,可以先将夸父逐日的前期故事背景讲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夸父逐日的结局进行猜测,学生一定会针对结局展开积极的讨论。这时任课教师再通过结局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学生理解了之后再对故事结局进行解答。学生便会对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二)从生活的角度入手
小学生平时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任课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故事入手,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进行回顾,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讲解,方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也会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会领悟到从生活中得到的一些启发,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学习,会令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更加细心的观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静夜思》这篇古诗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有没有细心观察过月光从窗户上照进家里是什么样子,学生便会认真思考并对此展开讨论。任课教师再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学生便会对月光照耀的情景记忆尤深,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背诵和理解。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格外留意月光的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内容产生想象,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利用故事背景创设情景剧
前面提到了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通常是以故事、古诗的形式进行编排,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任课教师在讲解这些故事、古诗背景时仍然是以讲解为主的形式,学生并不能做课堂的主人,无法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和古诗背景内容编排一定的情景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扮演角色,这样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需要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校园生活也逐步被校园网络覆盖。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丰富学生的阅历,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很多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可能在课堂中无法创设课堂情景,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向学生展示课本内容的背景,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例如任课教师讲到钱塘江大潮时,可以借助校园网络,让学生看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讲解,学生便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方便学生对文章进行掌握和理解。
四、构建探讨、合作的学习模式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乐于和周围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的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前面提到的对《夸父逐日》这篇文章的结局的讨论,学生在对结局进行猜测时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对同学进行讲解,这一过程中会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教导学生要善于聆听,吸取他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范文4
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
第二课时:四步阅读法,完成小说赏读。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三)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①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②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③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④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亮点探究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在合作讨论与交流表达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三种构想的实施是成功的。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
这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上课伊始,学生还未开口读书,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的充分不相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节课自由读书(自外),并要求在读完后能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事实证明,这个目标实现了。
(二)为学生创设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
这是对话的关键。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篇小说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我设计了四个主问题和四个亮点探究活动:寻读,解决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理读,解决作品的思路,这是学生最易获得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性探究体会构思精美;品读,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并进而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这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说读,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美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这堂课中的四个主问题带出的十个提问,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他人学习中获得高效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首要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关于案例教学法开展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应用策略,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完成小学语文的知识积累过程。
一、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因为学习经验和学习阅历有限,所以,在教学开展中要运用案例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1)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积累知识,把抽象的知识构成变成形象的理解方式;(2)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学中案例的引入能让学生认真思考与学过的那些知识点产生联系,并且学生会主动探究产生什么样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从不同的视角看到问题;最后,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案例教学法的开展要加强师生间的共建,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学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措施
1.精心选择教学案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有教学案例的引进,因为案例的搜集和选择是小学教学开展的关键基础,如果在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影响整个教学案例的顺利实施。案例的类型有很多种,有文字案例、音像案例、视频案例。所以,选择案例要有知识性的特点,使学生对案例阅读和分析后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比如,开展《滥竽充数》这课的时候,里面主要讲述学艺不精,不能再经受推敲的故事,但是小学生从来没有踏入工作岗位,接触更多的相关事件,所以,教师运用音频给学生播放一段同志同声传译时的音频,给学生讲解学习英语的人非常多,但真正能够精益求精的没有几个,这就要求小学生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学习知识的效率和精深程度。这个教学案例就很符合案例教学中知识性的特点,学生在案例反思中可以有所收获,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心态,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2.评析研读典型案例
当选择到合适的教学案例,通过研读开展评价是案例教学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实现呈现的教学案例,仔细分析案例中的具体内容,思考案例中有价值的观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尽快地进入案例的情境学习中,先要对案例中的材料细细研究,比如古诗《锄禾》,教师带领学生先要逐字逐句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教师在幻灯片上播放写作大环境和作者当时的意境,在信息渗透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列举一些案例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中,根据情境提出问题,比如,讲孩子剩饭的故事,提出问题:“孩子在家里为什么不能剩饭?”答案是因为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后期学生能够适应案例教学法以后,最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案例中的因果联系,逐步地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我探究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担任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任
务,所以案例教学法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要避免专业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扭曲,同时限制学生的发展。在案例教学开展中让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得到提升,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也符合素质教学的发展理念。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范文6
完整的“活动单”由课堂、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四部分组成。“活动单导学”并不是漫无目的完全放开,在活动方案部分,教师要注重导学管理。教师导学管理是指教师进行的引导、疏导、指导、开导、辅导等活动,是在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有不确定性,生成空间无限,节外生枝的情况会频现,学生对“活动单”所预设的活动目标、内容等方面会有理解偏差。这决定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导学管理。仅靠教师设计的“活动单”静态导学,可能出现计划跟不上变化的被动局面,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当下情境,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动态调控管理,实现“未曾预约的精彩”。
“活动单”的重点是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自主研习和合作探究等方面,教师的有效导学管理更显重要。吕叔湘先生说:“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自主研习能力的高低是判断学生能否主动地、创造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活动单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自主研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如笔者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播放了此段情节的电视剧视频,激发了学生探究小说的兴趣。在教李清照词时,找来《月满西楼》等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明确目标,讲清方法,点明步骤。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高中的语文教材选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认识。对每一专题的学习,教师要参与指导,有效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从课文着手,教学生先预习,自己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对作家作品、背景只是作适当补充、强调。这样在自主研习这一活动部分,学生知道该学什么,所有的生字词和作家作品背景在早读时便可以自行消化了。此外,还要让学生一边读文章一边动笔,适当圈记关键词句,这也是自主研习部分有效管理措施之一,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通过有效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求,学生会从依附、盲从和定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活动单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是活动的常规步骤,虽然并非每个活动都要步骤齐全,视实际需要而定,但在高中语文活动单中常有一些题目需要学生去合作,只凭个体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学生在“活动单”指引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后,在组长统一组织下,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提出自主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用“兵教兵”、“兵练兵”的方法,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所有成员在相互砥砺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群情低落、乱而无章、优生霸占等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有效管理,和学生讲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和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合作学习还特别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可常常采取小组间的评比策略,形成一套完整的评比方案,由个人到小组,每日、每周、每月都进行学态评选,也是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措施。
从教学实际看,活动小组学习常常乱无章法,学况是随意聊天,恶意争吵。丢失的是双赢、多赢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便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一些层面上的内容,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我们商量的什么”。究其原因是操作对象不唯一,活动方式不清楚,学习汇报各具形态,对于稍简单问题学生抢着参与,不会“谦让”,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易受从众心理支配而不敢开口,不会“自告奋勇”。这时教师要注重改进教育策略,缜密组织,科学引导,采用“轮流发言式合作”,各负其责,让学生“抢中有序”,每个活动小组有2~6人,在小组内部同学有序回答问题,另有同学补充前面同学的答案,还有同学进行总结。
“优生霸占”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最为忌讳的。优生唱主角表面看起来是让学生动起来,其实就是变相的教师“一言堂”,学习小组内部需要的不是观点的压倒,而是观念的碰撞与匡扶。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采用“活动单教学”,此时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见。教师要关注学困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合作技能,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质疑,乐于陈述,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并学会组织,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除此之外还要给予他们心理疏导,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让他们轮流发言。当然,引导学困生积极参加合作学习,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使学困生循序渐进,步步提高,要有耐心、信心、爱心,多想点子,多找路子,才能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到集体的温暖,找到学习的自信,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优生共同发展,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