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1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结构的不断变化,医护人员越来越重视患者在手术室中护理,护理质量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还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细节护理[1]。本文对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手术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区间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35.12±2.34)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34.65±2.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具体如下:在手术开始之前,向患者询问其基本资料和病情,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手术流程、手术团队以及手术方法,并鼓励患者配合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障手术室内的环境清洁,并将手术用药和器械准备好。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推回病房,并进行记录。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三方面的护理,具体如下:①对患者进行术前细节护理。首先,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和手术环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理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形成积极的沟通模式,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疑虑,并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此外,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要对手术器械和手术用品进行检查,保障手术用品和手术器械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正常使用。②对患者进行术中细节护理。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询问对手术室环境的满意度,并在手术麻醉之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手术。③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之前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接受情况等。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患者术后的饮食和运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的执行情况、术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情况、术后对患者病情关注和记录情况及术后指导。护理质量的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患者满意度评分:满分为100分,85~100分为非常满意,65~84分为满意,0~64分为不满意[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分析,数据用?字2检验,如果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9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护理相对于医院中的其他工作来讲,综合性较强,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接触的时间也相对较多。优秀的护理人员的不仅要有责任心、爱心和职业素养,还要在护理的过程中注意细节方面的护理。手术室是医院中相对较为密闭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内,患者的身体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情绪波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细节护理的护理方式可以让患者身心放松,并缓解焦虑、恐惧的情绪,从而保障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与医生进行积极的配合,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实施细节护理,需要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细节护理是现代手术室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通过细节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手术室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凤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02):237-238.
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优质护理;胃癌手术;满意度;焦虑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61-02
在患者胃壁粘膜上表层细胞较易表现出胃癌的情况,近年来,伴随着胃癌患者例数逐渐增多,胃癌患者的死亡率也表现出居高不下的现象【1】。为了探讨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临床通过优质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49例胃癌患者加以干预后,成功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状态,并且提高了护理后满意度,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9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9例以及对照组49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胃癌疾病护理方法的不同;观察组(49例):男36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46岁~8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85±3.31)岁;对照组(49例):男39例,女1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47岁~9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86±3.32)岁;观察两组胃癌手术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明显(P>0.05)。
1.2 方法
临床选择基础护理干预的方法对对照组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在对照组胃癌手术患者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对观察组胃癌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
1.2.1 将基础护理进行有效细化
护理人员需要将胃癌手术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力度有效加强,将首问负责制进行有效落实,并且进行有效执行,将以往的被动护理模式进行有效转变,确保护理无缝隙的特点,针对每一位患者,确保可以将护理工作有效落实。对于疾病情况较为复杂的患者,尤其针对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患者,需要将基础护理工作力度有效加大【2】。
1.2.2 将护理服务力度有效改善
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其同胃癌手术患者的沟通力度有效加大,通过交流以及沟通,确保护理人员可以对胃癌患者的疾病情况加以了解,从而确保对患者提供最优化护理服务干预,将患者的个人负担显著缓解。此外针对护理人员在同患者沟通过程中相关情况需要加以要求,需要保证语气温和,并且富有亲切感,对于患者的相关需求可以做到有效满足【3】。
1.2.3 有效树立新型服务理念
要求护理人员针对人性化护理理念需要进行认真学习,将以往陈旧护理理念进行有效转变,确保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做到换位思考。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潜能进行充分发挥,针对服务精神可以做到有效发扬,将团队精神显著提高,最终将护理人员具有的护理服务意识显著提高。
1.2.4 积极开展健康宣教
针对胃癌手术患者,积极展开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针对所患疾病,可以保持正确态度进行面对,从而将自我保护意识显著提高,对于胃癌手术的具体过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讲解。对患者介绍临床选择的麻醉方法,使得患者了解手术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相关风险事件。此外对患者讲解完成手术后可能表现出的疾病并发症,并且讲解并发症的具体预防措施。
1.2.5 将护理人员道德修养显著提高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展开职业道德的学习以及行为规范的学习,确保其医德医风保持良好,将自身相关的护理信念进行有效完善,将自身责任感以及护理人员的事业心显著提高,最终可以有效实现护理过程中以胃癌患者为中心。
1.2.6 将心理护理力度有效加大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其往往会表现出严重的心理波动,从而内心较易出现焦虑以及紧张等系列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要采用简单的语言同胃癌手术患者之间展开相关沟通,将患者的焦虑状态显著缓解,将患者的求生信念显著提高。
1.3 评价标准
选择我院自主完成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满意度调查,调查总分为100分。选择焦虑自评量表针对两组胃癌患者的焦虑状态实施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所有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焦虑状态评分以及护理后满意度评分实施t检验(以 表示),当P
2、结果
在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以及焦虑状态评分方面,两组胃癌疾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
3、讨论
针对胃癌手术患者临床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对胃癌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可以将患者的认知态度显著提高,将患者因为疾病导致出现的恐惧以及焦虑感显著缓解,从而将患者的不安感显著缓解,从而将护理后满意度显著提高。
本次研究中,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胃癌手术患者,同实施基础护理的对照组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成功改善了自身焦虑状态,将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凸显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加以干预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在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以及提高护理后满意度方面,可以发挥满意显著,最终为胃癌手术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春艳,马书单.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9(18):31-34.
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影响分析
医院手术室是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换种说法,手术室的管理水平对医院医疗和服务水平以及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一些医院中,对手术室没有进行比较明确的定位,把其当成是服务的一种场所,就会使手术室中相关的护理人员以及麻醉师等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够使整体协作性和工作效率发挥出来。所以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把手术室中的安全护理进行充分的定位,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院护理人员有32名,年龄大约为22~45岁,手术间有10个,年手术量为2200人次。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开展前后位主要的时间截点,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任何系统差异。观察护理安全前后的患者满意的程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 采用的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①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在以前手术护理的工作中,工作只是比较单一的配合手术,对患者进行了完全的忽略。自从医院开展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以来,手术室护士走出手术室,在进入病房中,要经过术前访问、手术中的安全护理、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等[1~3],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患者的安全为中心,保证了手术过程中的全程服务。但是针对大多数的护理人员学历较低,所以要通过相关的教育,比如:成人高考、网络大学等方式,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压力也是特别的大、时间上也是不稳定的,急危重症患者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这就要求护士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手术室工作是否完善,对手术患者的救治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器械护士在给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默契配合等,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但是针对危重患者而言,手术室中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对手术患者的生命有着直接的影响。②加强相关的队伍建设,在提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队伍的专业技术,要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岗位培训。一方面是根据专科发展的需求,针对护士悟性、护士性格进行专长培养,缩短专科培训的周期,促进护岗位速成。另一方面是提高护理安全的管理,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指的就是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①采用爱岗敬业精神,培养成合格的护理人员;②采用人文关怀机制,关心爱护护理人员,并尊重护理人员,不断的激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③采用目标责任制,对不同水平的护理人员定制不同的目标,促进护理人员实现自我价值。④为护理相关人员创造一个舒适、关系融洽的良好环境,同时对护理人员的量化要进行考核,充分的利用经济杠杆调动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③注重点,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比较琐碎并且很繁杂,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和细节。?我们要抓好重点患者护理,例如:危重手术、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等为主要的护理重点;?要对护士进行培训工作,将新来报到的护士、实习护士、在工作中经常粗疏易出现问题的护士进行重点的对待,就新护士而言进行岗前基础培训,针对各科室进行不同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要对工作落实的程度进行抓好,严格的践行监督和检查,实行窗前交接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医院的服务质量。④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成立相应的护理质量小组,让基层相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到护理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护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保证护理共组的质量。质量是一个单位生存的命脉,安全是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常抓的就是护理安全。一定要严把质量,对安全隐患要及时的发现、消除,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服务的护理工作。⑤建立手术室质量管理的小组,其成员主要有护士长、手术室护理骨干、质量控制人员等,科护士长、护士长以及控制人员要组成质量管理体系,采取一些定期的评价以及随机抽查的结合方式,对手术室的环境以及药品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提高手术质量的改进。
2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提升,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对手术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和回访中。发现患者的满意程度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见表1。
3讨论
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手术护理的定位进行明确。护理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护理风险的系数,保障患者的人生安全,做好护理高风险的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敏.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25(12):123-125.
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4
手术室安全管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我院手术室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建立手术室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目标管理。几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手术室护理安全注意要点
①接错患者,特别是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护士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②手术部位错误,特别是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③手术安置方向有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循环呼吸。④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良,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利,结扎线不牢,吸引器连接管道堵塞,全麻过程氧气管道供氧突然压力不够等。⑤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拉勾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⑥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力电极固定不稳脱落,致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⑦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液体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⑧切口感染,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间空气消毒不达标,参观人员太多或有上呼吸道感染人员进入手术间。⑨术中病理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①手术室的一般制度: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考核制度。②安全管理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前查、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手术开始前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高频电力。③清点制度:术中三人三清点制、即术者、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合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新设备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并认真学习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
加强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会。加强三基训练及技术操作培训,以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
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护理管理 安全防范 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43-01
近年来,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手术室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提升手术工作质量,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1存在安全隐患环节
1.1 接措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问。
1.2 手术安置方向有误 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1.3 器械准备不全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1.4 清点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1.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要,造成脱落和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6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志保存不当或丢失。
1.7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2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
2.1 管理方面: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业务人员培训不足、缺乏专业的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人员、缺乏强有力的管理监督机制,进而造成手术室内操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和能力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缺口明显,合格的护理人员更是缺乏。一般手术室的护台比要求达到3,但是手术室常常达不到这一比例。这也是手术室出现疏漏的一大因素,并容易被安全管理者忽视[1]。同时手术内新技术的革新及应用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并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安全管理者应提供护理人员充足的培训和学习,否则将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护理难度和相应的护理安全风险。
2.3 手术室的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因素:手术室内要做到严格消毒,做到100%无菌条件,一般手术室和器械消毒不能做到专人负责,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在查对工作中容易疏忽懈怠,容易出现失误和疏忽进而导致手术出现问题,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
2.4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手术室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重地,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手术护理单的填写,它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3]。手术护理记录中常出现漏记、错记、涂改,以及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等代为签名的一些现象容易造成潜在的法律隐患,出现医疗纠纷时给护理人员和手术人员带来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3 安全管理对策
3.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1.1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1.2做好手术室查对工作:当患者进入手术间前就应当核对好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以及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术前用药情况,核对后须患者家属签字确认;术前需要护士、医生、麻醉师三方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确认后方可进行手术;术中要求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刀等所有器械物品,以免遗漏;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护士将就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等与病房护士交接[4]
3.1.3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末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末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5]。
3.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呜。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3.3 加强业务学习 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会,要求护士每人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
3.5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选拔一批年轻的、有手术室工作热情、责任感强、能力全面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手术室护理队伍中去,对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重新编排,合理调整各个班次的工作时间,激发已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手术室上台护理人员始终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高质量的手术护理工作中去
3.6增强工作责任心,调动工作积极性手术室存在护士少,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为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护士长应根据工作量合理性排班,在手术多、手术时间长时应加强人力投入,避免护理人员过于疲劳,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平时手术少时让护士获得弹性休息,缓解工作压力,保障手术多时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中,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 体会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指南,一根离不开的拐仗,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对管理者来讲,便于管理上按章办事,举一反三,就可能将差错或事故消灭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 洪.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外医疗杂志,2010,32(5):135.
[2] 张嘉阳,刘宇.手术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惫感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401..
[3] 郑 霞.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杂志,2010,29(12):194.
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研究分析;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13-01
引言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整个护理工作实施的流程之中避免患者出现规章制度规定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心理及机体功能上的损伤、死亡。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以在当下安全护理是保证医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总的来讲,安全护理对于确保患者的健康、保证最佳治疗效果、合理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等,均有着重大意义,此外,提升安全护理的效益,也可切实增强护理水准,减少质量缺陷,故是当前医疗工作之中的客观需求,需严肃对待。
1.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隐患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手术室护理的任务较为特殊,故广大护士需掌握较广泛的专业知识,具备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还需有极强的应急能力。在实践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手术室护理之中新条例的出台,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大挑战,故还应当对政策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当前手术室护理任务相当繁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如管理控制不善,则极有可能出现缺失,再加上岗位工作的特殊需求,所以管理难免会出现缺失,进而导致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填写不标准、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情况。
1.2手术室环境隐患
环境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患者对生活和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对手术本能的会产生恐惧感,故对手术室的环境,应格外关注。舒适的患者不仅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还可提升手术进行过程当中的配合度,缓解其心情,提升护理效率。但是当前手术室护理中以下问题依然比较明显:第一,手术室内设备仪器的噪声,诸如电凝、吸引器、麻醉机噪音等,会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由此导致护士不良心理反应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第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手机和电话在手术室之中广泛使用,其难免会对仪器设备的运行产生干扰;第三,手术室环境较为寒凉,患者于清醒状态之下进入手术室,寒凉环境会使得其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进而降低工作效率;最后,手术室的相对无菌区和无菌区等划分缺乏明显的界限,如若仪器设备堆放过多,则会导致手术室护理出现管理死角,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易产生污染,对患者安全和护理产生直接威胁。
1.3用药错误及切口感染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用药错误和切口感染。在手术室护理之中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且用药品种较多,故对护理要求极高,尤其是器官移植手术及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输液路径往往相当多,极易出现护士不熟悉患者病情、缺乏用药知识、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在对患者的切口护理中,未执行严格无菌操作程序、手术室内空气消毒不科学等,均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故应加强重视。
2. 防范对策
2.1制度的健全
针对手术室护理,需首先建立起相应的制度。针对消毒隔离、仪器设备管理、查对清点等等建立起健全的体系,针对手术室护理应确保安全防护到位,成立相应的手术室管理小组,施行严格的PDCA质量管理制度,由护士长随时进行抽查,及时查找问题及时修改。针对护理中易出现的差错进行科学性的防范,以切实提高工作质量。
2.2工手术室境的改善
在手术室护理中需考虑患者需求,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保证良好的环境。第一,应对手术室之中的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添加适当剂,且减少设备运行的噪声,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第二,严格禁止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使用无线通讯设备,以免对仪器产生干扰;第三,针对手术室环境的布置,应尽量避免单调,墙面设计需采用暖色调,麻醉呼吸机、监护仪以及吸引器等应摆放至室内侧,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恐惧感;最后,明确划分手术室相对无菌区、无菌区及非无菌区,设立醒目的标识。
2.3预防切口感染及药品安全使用
最后还需做到安全用药,加强切口的防感染。在手术室之内无菌物品应与非无菌物品进行分开的存放,定期检查。手术过程中严格限制餐馆人数,手术室器械应使用含氯消毒液等浸泡一定时间后才可洗刷打包,对手术室内的操作台、物品、墙面等,应严格执行消毒程度,消灭室内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针对用药建立起相应安全制度,术中严格检查。药物使用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重点对药物剂量、浓度、药物名称和有效期等进行检查。确认核对无误之后方可使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的技术含量较高且安全隐患较多,整个护理流程的工作强度相当大,故应当作为医院建设和医疗安全管理的重点项目。在实践中还需对隐患控制预防安全措施进行严格的制定,重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个人素养的培养,方可降低安全隐患,切实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从根本上避免医患纠纷,有效的确保手术安全,保证广大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 浅谈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J].中外医疗,2009,2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