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1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即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要求借助社会性、教育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四个意义:一是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二是突出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特色,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推动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
二、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需要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准备,符合特定的教学要求,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可分析性和启发性。
1.真实性
只有真实的教学案例,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产生深刻的体会,并表达独到的见解。例如,在教学“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选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生熟悉的真实案例,再引入“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内容。这样,学生就自然地进入课堂学习中。
2.分析性
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分析环节,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学案例须可供分析,要经得起推敲,并与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理论相契合。例如,“之争”这一案例,学生可用“国家的安全”和“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3.启发性
案例教学应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争论与探索,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启发性,以使学生思考、争论与探索。例如,教师可通过“小悦悦事件”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拷问自身,反思社会。
三、教学步骤
案例教学应具有明确的教学步骤,以使思想品德教学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最终令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1.提出案例
首先,在提出案例时,不同类型的案例,侧重点不同。例如,课前引导型案例,既要简洁、明了,又要快速引入新课内容。又如,课中嵌入型案例,可略有难度,以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案例时,教师应掌控时间,删繁就简,以求恰到好处。
2.案例讲解
案例讲解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思想内涵。那么,教师应如何剖析和讲解案例呢?这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例如,假鱼翅、知名品牌巧克力吃出活蛆以及七种瓜子检出铝含量等案例。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案例涉及的相关理论(食品安全)。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课本中提到的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后,将课本内容与案例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具体分析包括三点。其一,食品安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若无法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便无从谈起。其二,消费者在购买时,并不知道这些食品存在安全问题,直到媒体曝光或食用后才发现,也就是说,消费者的知情权被侵犯。其三,由于消费者没有获得质量保证的权利,所以消费者购买食品的行为不属于等价交换,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被侵犯。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题目审视答案是否具有合理性。
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往往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双方思想的碰撞能使案例教学不断深入。讨论案例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自主、深入地探讨案例,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具体步骤有两个。其一,制定讨论目标。制定讨论目标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把握方向,明确讨论的中心。其二,营造讨论氛围。具体做法有四个: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二是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三是引导学生适时汲取别人思想的精华;四是设置学习小组,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为学生营造自由、热烈的讨论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总结、点评
在激烈的讨论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其根本原则是:以积极的激励为主。具体有两点:一是教师既要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又应指出他们见解的不足之处;二是教师应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评论,以引领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引人思考。
1.角色不明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不明。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清楚自己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自己准确定位。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惑,适时引导。
2.喧宾夺主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案例,使教学重点不够突出,甚至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案例的设计、分析应以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本。如果可能,最好让一个案例贯穿教学的始终。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体会,更能促进学生将各种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3.“案”“理”分离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案”“理”分离。案例教学注重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急于得出结论,而忽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致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使案例教学贬值。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品德课;实践
前言: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新课改理念的号召下加强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从而使得最终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将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因而加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就成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尝试与运用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具备了生活化的气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能够更好地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在实践活动中。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对于这一学科进行狭义的定义,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燥乏味的学科,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以及记忆,因而很多的初中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没有多大的好感,渐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活化了思想品德课,利用贴近生活的有趣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沉闷的课堂气氛得以改善,抽象的知识得到了具体化的讲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把握更加容易,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开始理性的认识思想品德课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的尝试运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案例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大量案例的运用能够将课堂知识生活化,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三鹿奶粉事件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学生对于事件的了解以及音频资料的欣赏,让学生分析出该事件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原因是什么、以及对于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启示。通过实例分析可以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容易。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
1.经典案例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运用,为当代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音频资料的欣赏可以使得教学知识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缓解了原有的沉闷的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在案例的选择上面,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例如在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选取《神州吟》中的部分片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对于中国国情的变化有一个切身的理解,能够感受到我国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与先进国家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典案例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结合能够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书本的理论知识必须要与实际结合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对于引导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具有枯燥性,因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教学模式下,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注重对于教学案例的收集,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素材能够能够营造更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喜欢思想品德课,爱上思想品德课。例如在对于保护与自我保护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选取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进行分析,如你遇到正在行凶的歹徒,作为路人,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找到帮助他人与保护自己的综合平衡点。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3.关注实时热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时效性,当下的社会热点应该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同时对于热点问题的分析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发散学生思维,时事思想品德是初中思想品德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部分,时事思想品德充分验证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例如在对于国土进行讲解时可以选取时下较为热点的话题事件作为讲解案例,对于该事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爱加深学生对于领土认识的基础上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案例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1.深入分析案例,保障案例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及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但是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选取案例的分析只是停留于表面的分析,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的进行案例分析,那么该案例的引入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同时这也是对于课堂时间的一种浪费,使得学生混淆知识点,适得其反,因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案例数量的控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与本次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的案例进行课堂展现,深入剖析其中的内在联系,保障案例质量,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明确课堂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保障,原有的灌溉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新时期下,应当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选取案例对于知识点进行剖析,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教师只需要发挥其引导与帮助的功能就可以了,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以及思考机会,这样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在探索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结语:新的时期,思想品德课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是巨大,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必须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能够深刻的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尝试与运用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但是在现今阶段,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更好的服务于初中思想品德课。
参考文献:
[1] 白俊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案例法策略[],玉溪师范学院报,2011(9),69―7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初中政治 案例教学法 教学应用
所谓案例分析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人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改全面实施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达到帮助教师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如果案例选择得当,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结合课程特色,合理选例
初中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会学生尊老爱幼、团结集体、尊敬师长等,又包括了基础的社会法律教育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围绕教材内容,贴近教学实际,选择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启发性的案例。如在教授“生命只有一次”这一章节时,教师选择了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这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同学们多多少少都听说过这个事件。教师从投毒者林的投毒行为出发进行分析,这是他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珍惜他人生命的错误行为,得出:在伤害了他人的生命的时候,也放弃了自己珍贵的生命。因为他在毒害他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失去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不珍惜自己生命、不珍惜他人生命的表现。教师借这个事件告诉学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非常宝贵,要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自己的生命活出色彩,用宝贵的生命时间好好为国家做贡献。教师结合课程特色,让学生充分理解生命只有一次的概念,然后学生才能记住这一理论要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 把握教学时机,适时举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把握教学案例的实施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有些例子放在课前讲,能够导出教学内容的主要问题,制造教学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有些例子插在课程内容中间讲,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出前文的主要内容,又引出下文的问题;有些例子放在教学内容之后讲,能够起到升华主题、总结内容的作用。例如:在教授“跨越代沟”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最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邻居与其上初中的女儿。邻居本以为自己能够理解女儿作为初中生的一些想法,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她发现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女儿内心的想法,母亲偷看了女儿的日记。女儿知道后大闹起来,由于也没有理智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双方开始冷战。后来经过母亲思考良久,主动跟女儿沟通并承认错误,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对于自己的关心,最终冰释前嫌。在教学内容结束后,加上这个小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会客观、合理地去理解父母的行为,对教学知识也加深了理解。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标,还让学生懂得了理解父母的重要性。
3 运用正面例子,正确用例
初中政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要以积极向上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崇拜感,让榜样的力量指导学生去模仿、学习。其次,教师举例的过程中,不应该对实践过分地褒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索案例的利与弊,让学生对案例有自己的分析理解。
4 掌握学生特点,典型解例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4
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要达到以下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的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2.掌握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及其内容。
3.理解肖像权的含义,结合实例,能够判断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4.通过学习有关民事权利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财产权的内容,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2.教学难点:知道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著作权,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下一节的学习。
“民事权利知多少”。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
农民小刘年初买了一台农用收割机,后来租给了老李收割稻田里的水稻,双方达成协议:由老李付给小刘1000元的租金,等老李把水稻收割完,再把收割机返还给小刘。
结果,等老李收完水稻之后,老李就把机器卖了,谎称机器被人偷走了,这时两人发生了争执。
思考以下问题:
1.你如何看待老李的这种行为?
2.如果你是小刘,你会怎么做?
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讲解。
其实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讲解的一个问题,关于财产权的问题。
一、我们享有财产权
1.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让学生阅读第75页的案例《被扣的自行车》,带着问题进入
思考:
你如何看待看车大爷的言行?他有权扣留顾然同学的自行
车吗?
1.财产权的含义。
(1)什么是财产权?
财产权所有权指的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如何理解财产权中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呢?
教师对财产权中得四个权力进行分析讲解之后,举例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我们享有肖像权
1.肖像权的含义
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照片、画像、雕塑、录像及其他有载体的视觉影像,依法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
结合第76~77页的案例:《我什么时候拍广告了?》,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内容。
通过此环节,引出以下内容。
2.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活动1:案例判断
(1)在街上发现有违法犯罪的行为,用相机拍下作为证据。
(2)为了宣传植树活动,使用植树者的肖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由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A:合法
学生B:不合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讲解,让学生明确: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和维护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利益,而使用他人的肖像不构成侵权。
活动2:小讨论
(1)结合教材第78页的栏目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说说如何判断侵权行为。
学生讨论思考后回答,最主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知道: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的肖像,属于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三、公民享有其他民事权利
除了肖像权外,我们公民还有享有哪些民事权利呢?
1.财产权。
2.知识产权。
3.人身权。
4.债权。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公民享有的其他的民事权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事权利的了解,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财产权和其他几项民事权利展开,通过案例的方式,将我们享有的民事权利一一呈现出来,理解财产权及其内容,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课后反思及对策:
(一)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后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的针对性不够强。
2.对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
3.学生的互动不够好。
(二)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改进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所举案例必须紧扣时代主旋律,让学生不会感到陌生。
2.要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案例要真实、具体。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5
第一:备好教学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案”下的备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教学案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具备“厨师”的能力。
1.要认真的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不能再单纯从我怎么讲课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了,教师要做的事情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读教材;二是深入研究学生。
2. 必须用好教材,精选开发素材,精选认知策略,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法学法,用好教学手段。
3.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教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 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读书、读活书,进行知识的链接、能力的拓展,使学生有意识地获取鲜活的现实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6. 教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怠。教学案中应该体使教师和学生应学会反思。
综上,我们的教学案设计如下:
我们的教学案经过个人初备、集体复备、个人再备这三个环节。教学案是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产物,而不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学校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的备课机制,要制订制度,落实规范,创设平台,使备课组教师有时间与空间进行集体研究。
第二:用好教学案
找最好的模式不如探寻适合自己的模式,怎样才能使教学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我们是将教学案内化于课堂教学中,重构适合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流程。
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自学――答疑――提升――检测
1. 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课外时间限制性,我们将学生的自学安排在课堂中完成)并结合教学案中的导学部分所设置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作以下处理:
(1) 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 要求学生把预习中的简单问题先自行解决或通过初步的讨论解决,对于复杂的问题在教学案中的学生问题记录栏内作好记录,以便在答疑中解决。这样做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2. 答疑
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作了记录、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通过生生答疑、深入探讨、教师答疑的方式完成。在答疑过程中我们通常作以下处理:
(1) 对教学案中探究部分设置的问题作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2)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学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形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及时解决。
3. 提升
师生归纳、提炼升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虽经过自学和讨论相结合,但获取的认识是零散的,只是初步的结论。因此,需要把已学过的分散知识进行归纳,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寻求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联系图,使之系统化。所以简明扼要的知识结构联系图,是对知识的概括,是对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小结归纳,也是培养学生的系统、发散、创造思维,使学生的自我归纳能力得以有效训练。
4. 检测
学生经过自主、合作学习后,其效果如何,需要经过检测来完成。选取适当数量的题目作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反馈,通过学生达成率的检测来促进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情况。检测题要讲究适量、适度、适时。量不求多,求精,杜绝题海战术;在深度把握方面,每节课上的练习题中,浅题、中档题、难题三者之比为7∶2∶1;在测评时,要注意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6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德行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八德”,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重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既是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深层次内涵。初中思想品德课发掘国学经典《弟子规》内容,从“八德”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对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八德”嵌入德行培养的重要意义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行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八德”分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所谓德行培养,实则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宗旨。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重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初中思想品德课注重对学生的德行培养,将《弟子规》中的“八德”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从“八德”入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有利于培养学生敬亲爱长的孝悌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习惯;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八德”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行,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正视自身不良行为与习惯,形成正确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追求,培养良好的品性。同时,将“八德”嵌入德行培养的课程资源,也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对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行是必然趋势。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嵌入《弟子规》――“八德”的教学思想
《弟子规》成文的时间为清朝康熙年间,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的教育、科学的发展等方面。那时人们所著的《弟子规》,对现代的人们来说,有一些思想内容是有益的,有一些思想内容则为封建思想的糟粕,初中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不能要求学生完全遵守《弟子规》中所说的内容,而应引导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思想得到升华。
1.去粗取精的思想
前人所撰写的《弟子规》,提出的言行准则是符合那个时代的标准的,现代的人或者不适合照《弟子规》中提到的内容执行;或者必须去除《弟子规》中包含的思想糟粕。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古人认为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呢?因为在子女成长的时候,父母给过子女很多关爱,所以,做子女的也应当关爱父母。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当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呢?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提炼《弟子规》中思想精华的时候,可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2.与时俱进的思想
《弟子规》中具有一些封建的思想糟粕,这也不意味着《弟子规》不值得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а生以这些思想糟粕为镜子,找出正确的学习方向。比如,《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它是说当父母责备子女的时候,子女不能与父母顶嘴,只能顺承自己的父母。这段话是不符合现代教育学理念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当我们的意见和父母不一致,父母开始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育学的理念来思考思想品德问题,让学生从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中找到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方法。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果应用与时俱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就能让学生把古人的思想和现代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知行合一的思想
《弟子规》中有一些内容直到现代依然值得提倡。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把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比如,《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是讲文明礼仪规范的,直到现代,人们依然认为这套文明礼仪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照这套文明礼仪来做,争取做一个具有思想品德修养的中学生。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嵌入《弟子规》――“八德”的有效途径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不仅是新课改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宗旨和归宿。教育的实质就是育人,这是教育的前提,离开德育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当今世界学校德育目标的共同走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则注重学生个性的体现,正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强调培养民族精神。但是从我国中学阶段德育实施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德育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德育尚未真正落到实处,使得学生在适应社会时出现各种问题,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种形势,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弟子规》,以“八德”培养学生的德行,就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现状的出路。
1.对应教材,选准德行嵌入的切入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弟子规》,实现对学生德行的培养,需要找准德行嵌入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德行的重要目标。就以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教师“可有可无”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参与课堂兴趣欠缺,课堂教学效率普遍偏低。深入发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很多内容与《弟子规》中的“八德”息息相关。比如,八年级第一章课标内容为“体会父母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其中第一课时“爱在屋檐下”和第二课时“我与父母交朋友”就与“八德”中的“孝”密切相关。选准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思想,就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孝”的真谛,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嵌入《弟子规》的重要目的。
2.探索实效实用的情境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情境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不仅实现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拓展,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具有重要作用。深层次发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征和《弟子规》“八德”本质,在选准德行嵌入的切入点的基础上,利用实效实用的情境课程资源,实现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在教学“教师伴我成长”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师生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2015年感动中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事迹,生动的故事使得学生将注意力牢牢集中于课堂教学中,学生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并深入思考。所以,实现德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嵌入,还需要积极探索出实效实用的情境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从而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德行的重要目标。
3.巧妙导入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适当导入案例,不仅可以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也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探讨教学案例的过程中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德育教学背景下,将《弟子规》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八德”入手,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案例的重要作用,以教学案例说明“八德”的具体内容,让学生真正对“八德”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八德”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教学“友好交往礼为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一单元与“八德”中的“礼”理念相同,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课堂教学中,教师选用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孔融让梨”,让学生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识,再读“孔融让梨”的故事,通过分析这个故事,明白“礼”的内涵,并将其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而且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八德”培养学生德行,必须重视教学案例导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八德”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融合,既是两者理念不谋而合的基本要求,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作为礼仪之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将“八德”嵌入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对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 顶.既晓之以理,又导之以行――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知行合一”教学策略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