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1

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65―0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其信息传播速度快、课程参与度高,同时,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同传统方式的教学课程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微课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上更加注重模式的更新。本文剖析微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找准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最终构建出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模式,特别是微课程设计局部框架结构,为下一步微课程设计的应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微课程结构的要素

课程设计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应该从细节抓起,不断地从细节上优化课程设计,提高对课程的掌握度。所以,信息技术微课程应具备以下五个“小要素”:学习主题、学习活动、学习支持、主题资源和学习伙伴,各个要素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的原则

1.要将学科的定向性作为根据。将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作为依据,将信息技术学科培养标准作为主体,将信息技术学科真实学习的理论作为根本,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维以及概念,设计研究并且开展适合学科推广形势与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并且拥有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意义的高品质微课程。

2.要合理、适度地选取和分解知识。在实践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时,要将我们的微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以最简洁、最明白的方式,把内容呈现给学生。

3.要具有创新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了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目的,以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的思想为实践的宗旨,充分考虑学生的“四能”发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出不一样的教学课程以及环境。信息技术微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4.要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开发的信息技术微课程,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更大的帮助,同时开展新的学习方式,不再受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制约,也可以与他们一同学习,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2

关键词:课程审议 教育智慧

课程是由教师、幼儿、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四个要素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课程的基本内涵。课程不只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课程不只是教育情境之外的文本,更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生成和共同建构的一系列事件。课程是否适宜、有效,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要把课程审议列入幼儿园管理工作和教研活动之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甄别、选择、评价、审议等从开发到实施的全过程,学会以开放的思维对课程进行理性的审视,在课程审议中提升教育智慧、实现与幼儿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幼儿园在开展课程审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理论引领,注重观念更新,提升教师的思想智慧

课程审议是教师交流思想、表达观念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审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总结是教师参与课程审议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1.让读书成为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修养、文化素养及组织幼儿园保教实践必备的知识。在开展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学习理论的好习惯,并定期组织读书会、信息会等,提高教师读书、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教师的心灵和智慧。

2.让教育拥有思想

理论阅读是教师不可放弃的责任。幼儿园课程应该“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等,这都是我们在对课程进行审议时必须关注的要素。开展课程审议时,我们应帮助教师明晰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依据,如:

教育法规依据:如《规程》《纲要》中对幼儿园教育任务、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等。

心理学理论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教育学理论依据:新的知识观、资源观与教学观;新的教师观与儿童观;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支架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与整体教育观等。

课程学理论依据:如,泰勒的课程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等。

幼儿园的培养目标

……

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徜徉于理论的前瞻性与实践的现实性之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课程中的观点与行为寻求依据,在理论的引领下促进课程设计与实施不断趋向完善和理性深化,成为教育的思想者。

二、直面教育实践,培育问题意识,提升教师的研究智慧

幼儿园课程不是脱离于实践之外的一种“书写”活动,而是与实践相伴且在实践中进行的活动,它是由一个个相互关联、不断递进的情境脉络组成的,不同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同,因而课程审议的重点也要因具体情况而异。科学、合理的活动目标,优秀、适宜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的教育评价……都是进行课程审议时必须关注的基本要素。

1.课程审议的基本流程

智慧源自实践。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课程审议必须直面具体的教育实践,关注课程对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的价值以及课程的良性发展,力求在理论引领下解决课程实践中的真问题,形成课程决策。课程审议的基本操作流程是: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设计课程时借助理论来策划,在实施课程时有意识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审议课程时更要借助理论来审视。这样,教师的日常保教实践工作被赋予了研究的价值,能推动大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2.课程审议的问题菜单

对课程实践中最真实问题的关注,是教师提升智慧、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课程审议要注意唤醒教师的问题意识,鼓励教师带着疑问去思考我们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确保“以幼儿发展为本”落到实处。

课程审议的问题菜单

所体现的

《纲要》要求

一级菜单

二级菜单

课程开发背景及依据

课程内容的由来、特点、与其他活动的联系,教师对内容所作的加工及依据

课程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关联性

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发展水平、发展需要等的关联性及幼儿的可接受性等

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面临的挑战情况,包括挑战的类型、强度等,课程对教师和幼儿身心发展、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价值

……

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课程目标及依据

课程目标与教育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及近期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关系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关系

课程目标与幼儿已有经验、水平及与发展可能性间的适应性关系

2.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课程资源及依据

实施课程要创设的环境、需要的资源

课程资源与课程目标、内容间的关联性、适应性

课程资源对幼儿学习的支持性及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的适应性

课程实施脉络及依据

课程实施流程、方式方法与课程目标、内容间的适应性关系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3

在设计培训课程时,我们把总目标确定为通过集中培训带动教师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给学员提出的要求是,“带着改革的问题而来、带着改革的冲动离开”。我们推荐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我们建议学员,参加此次培训,一定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回到自己的学校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上,持久地展开一项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所有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也都直接指向一个目标:让学员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建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让学员返回学校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中发起教学改革。为此,我们鼓励学员听了专题讲座之后,能够从专题讲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关键词,把这个关键词变成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在自己课堂发起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在课程设计上,既要严格执行预设的课程方案,又要根据学员的需求现场生成新的课程。我们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学员安排了切合学员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同时,我们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现场生成部分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也邀请部分学员在“教师论坛”“教育沙龙”“教师晚会”等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员相互分享教育经验。

二、隐性课程的特色

让每一个看得见的培训细节都发挥隐秘的看不见的教育作用。第一,我们把传统的秧田式的桌椅摆设变成圆桌式的小组形式。把每一个学员的名字摆在桌面上,为教师能够迅速叫出学员的名字提供便利,也让学员感受到个体被关注、被尊重。圆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员集中精力听课,而且便于学员相互之间面对面地分享知识和交流情感。第二,我们从培训第一天报到时就开始拍摄和积累素材,制作成大约1个小时的“学员培训电影”短片,让学员在结业典礼时现场观看。在制作“学员培训电影”时,我们尽可能让每一个学员都在短片中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影像,让学员从中感受到尊重和惊喜。第三,我们通过学员报到时登记的身份证留意学员的生日,为在培训期间过生日的学员举办灵活多样的生日晚会。另外,我们努力让培训的日常管理隐含教育的力量,比如及时认真评改学员的作业并于当天制作成精致的培训简报,让学员从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中感受到认真做人和做事的风格与精神。此外,还重视宣传的标语和图案的设计、学员书包和笔记本样式的选择、课堂颜色与光线的布置等等。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4

关键词:网络学习方式;内涵;特征;要素构成

人类的学习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直接影响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方式。有学者认为“学习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这里我们深入探讨网络学习方式的内涵、特征及要素构成对我们正确认识网络学习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网络学习方式的内涵

传统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概念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结果论、过程论和活动论。然而学习活动的多层次性、多侧面性、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心理机制等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随着网络学习环境由学习终端时代、微机时代向多媒体和网络时展,网络学习已经绝不只是所谓的“机器学习”。一方面网络学习是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工具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工具特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学习的本质内涵的改变,它又表现出非工具性的一面,即追求自身的学习特性和文化内涵,而这一发展趋势正是网络学习成为未来的人的新型学习方式的特征体现。

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现代汉语词典把方法解释为“关于解放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学习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式、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而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研究者往往把学习方式作为一个组合概念,看做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或认知参与方式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意味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更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等品质,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有人认为“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学习方式同样要由学习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同样,学习工具――学习活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成了制约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麦克卢汉《理解媒体》一文对传播媒介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麦克卢汉认为文字印刷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而电子传播不仅延伸了人的视觉而且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当今时代人类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延伸人的多种感官功能的愿望成为可能。学习工具――学习活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的革新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将成为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学习活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的革命引发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文字印刷、教室、黑板是传统学习方式的主要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因此,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教师、教

材、课堂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是问题的设计者和解答者,教师主宰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学习。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由于学习活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网络学习方式中,学习者可以利用新的学习工具――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中心;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研究者。令人担忧的是,在目前网络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把网络教学或学习模式与网络学习方式等同起来,其网络教学或学习模式的概念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概念中移植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网络教学或学习模式仅仅只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一种“网上搬家式”的外部描述,或者说是对学习计划和范型的组织形式。

网络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也不同于网络教学或学习模式。在网络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网络技术以及数字技术为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评估,以及通过信息的不断反馈,为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式教学提供了便利。网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不同,网络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网络学习方式有着不同于网络教学或学习模式的内涵,网络学习方式不只是对网络学习计划和范型的组织形式。网络学习方式意味着学生应该具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应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以及心理认同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因此,我们在这里把网络学习方式定义为: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网络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和心理倾向的总称。从外在的形式来看,网络学习方式表现在网络学习者借助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媒体――网络来进行学习;从内在的实质来看,网络学习方式体现了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倾向性。

二、网络学习方式的特征

(一)外部行为与内部心理活动的统一

网络学习方式不能仅仅被看成是传统学习方式的一个补充或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手段。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认为网络学习方式是未来学习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学习方式必将影响人的生存方式。网络学习方式不只是一种方法或手段问题,而更是一种心理、行为习惯、人文素质层面上的问题。因此,网络学习方式是网络学习者外在的学习行为与内在的心理活动的统一。一方面,网络学习者通过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空间――网络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学校的学习情景和心理感受。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网络学习方式的两大重要特性。工具性突出网络对学习的技术支持;人文性强调的是人性化的熏陶感染。学习者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网络学习必须走综合化发展之路,让网络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让网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让网络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网络,充分体现网络学习方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传统校园环境与网络资源的统一

网络以其丰富的、可共享的资源优越于它以前的一切媒介而成为新一代教育和学习的有利工具,网络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它能使学习者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其他媒介所不能提供的、能追求大范围的、各种各样的学习选择的真正机会。从学习场所和学习氛围上来看,传统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局限于狭隘的学校环境中。而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中心,学习者在虚拟现实中自由翱翔,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逐步形成了共同的心理认同和网络文化氛围,从而实现了传统校园环境与网络资源的统一。

(四)自主性与协作性的统一

自主性与协作性的统一是网络学习方式的内在属性。网络学习方式是一种个性化、协作化、开放化的自我建构性的学习方式。一方面,网络学习者与网络教师的分离状态决定了其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充分的交流与协作以及开放化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自我建构提供了可能。其次,网络学习是一种多层次、多侧面的、适应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具有多种途径:利用资源的学习,即利用网络化资源进行情境性探究学习;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信,形成网上社群,进行合作式、讨论式学习;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创新性、实践性地解决学习问题。

(五)深度与广度的统一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由于印刷媒体占主导地位,学习者是一个“视觉学习者”(《学习的革命》一文中把学习者分为三种类型:触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文字使视觉功能得以强化和延伸,而“作为视觉功能的强化和延伸,拼音字母在任何有文字的社会中,都要削弱其他官能(声觉、触觉和味觉)的作用。”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不仅仅使学习者成为一个视觉学习者,更要使其成为一个多觉学习者。多种信息与符号的刺激使网络学习者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多层次、多角度之上。“网络的出现是‘多维实在’的一种更加充分的‘显展’。”网络为学习者进行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构成

要素是构成事物的相互关联的基本元素,基本要素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因此,相对于事物的系统构成来说是,基本要素有不可或缺性。要素不是孤立的元素,要素与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要素在自身的内在联系中成为系统,系统又在自身的外在联系中成为要素”,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性存在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征。

一般观点认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是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网络学习是基于连通世界的互联网的学习,它不以地理位置上定点的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网络课堂是全天候,而不是传统课堂的定时开放和定时关闭;网络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流动的、基于文本的多媒体材料,而传统学校教育内容基本上是静止的文字材料;网络学习资源中有从不关闭的、随用随取的全球数字图书馆和实验室等,而传统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却有不便于使用的诸多限制。因此,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既包含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又包含其特定要素。一方面,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的选择要体现基本要素的独特性、稳定性等特性;另一方面,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联性要凸现出网络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在这里,我们认为网络学习者、网络导师、网络和网络课程是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因为没有学习者、没有网络导师、没有网络或者没有网络课程,将不存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1.网络学习者。从广义上讲,任何人不论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工作与否、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可以参加网络学习。所以网络学习者与传统学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对网络学习者各方面的限制已经不复存在。网络学习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的各种需要。网络学习者的学习是意义的主动建构,不是知识的被动容纳。网络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网络其巨大的功能之一是提供给每一个用户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信息的权利和便利。正是拥有了这种权利和便利,网络学习者不仅仅是信息的受众,还是信息的创造者。

2.网络导师。网络导师不仅仅只是充当一位教师的角色,即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和评价者以及网络课程的传送者,而且是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协作者。网络导师不再像传统教师那样通过面对面课堂教学中的命令控制学生,而是靠知识来“赚取”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命令”。所以,网络学习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网络学习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网络学习方式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的、自我建构的知识和能力的生成方式;另一方面,网络学习者是受教育者,依赖于导师的指导,网络学习者的这种自我建构因为网络导师的指导、帮助、协作评价而顺利完成。

3.网络。网络要素从广义上讲包括能支持学生学习的一切人际环境、信息通信技术环境等,在这里“网络”特指基于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因此,网络特别是因特网内含着电脑的存在、网络学习的基本技术支持以及学习空间的存在。因为,网络是电脑的网络,网络的存在已经为网络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和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的所谓“学习空间”已经嵌入了网络之中。而且,网络学习的“学习空间”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这就证明了网络是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也恰恰是网络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之一。

4.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支助服务是网络学习的两大支柱,而网络课程是网络学习资源的核心部分。网络学习依托于网络课程实现,网络课程一般包括四个成分:学习目标、网络课程内容、指导性策略和网络课程评价。网络课程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即网络课程要利于和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专家或学者之间、学生与课程之间、学生与其他网络资源之间、学生与电脑之间的交互。作为网络课程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了,它既包含基于网络的学习内容,并且这一内容随着交互在不断增值。

参考文献:

[1]肖川.学习方式就是人的生存方式[J].中小学管理,2002,(8).

[2]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EB/OL]..

[3]孔企平. 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 全球教育展望,2001,(8).

[4]桑新民.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变革的里程碑[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

[5][新西兰]戈登•德莱顿,[美]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5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目前园林、环境艺术、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园艺、室内设计等专业都开设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但课程教材种类繁多,每个学校选择的教材也不同,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选择了李铮生主编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作为课程教材。该教材分为园林景观基本要素、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剖析3大部分内容。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和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园林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教材内容全面、具体,学生易接受,紧扣专业所需,充分利用案例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但该教材缺乏地形设计和植物景观设计这两方面的内容,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学习内容,如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基础(植物篇)、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知识,以弥补所选教材的不足。

(二)整合教学模块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能够帮助学生就业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总学时72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教学分为36学时的理论课程教学和36学时的实践教学两部分。与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进行了模块教学探索,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两大模块,即园林景观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模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模块,其中实践模块是考察理论知识模块教学成效的手段和主要方法,通过实践模块评判学生对理论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中将36学时的实践教学又具体分解为3个课程设计任务,每个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及设计目标各不相同。第1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别墅花园设计(中式庭院景观)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A3方案,用时2周,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小空间景观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融入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学会传统的造景手法,掌握基本的景观设计方法,独立完成设计方案。第2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城市街头绿地设计(山地水系景观)项目,要求学生组合为2人小组完成一套A3图册,用时3周,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地形和水系景观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园林景观中的人工和自然要素,把握各景观及广场建筑之间的关系尺度,进一步提高学生造景手法的运用能力,学会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各功能布局、用立面图表达景观层次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协调沟通能力。第3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城市广场设计(西欧风格景观)项目,要求学生分为3人小组完成一套投标文集,用时4周,主要目的是强化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帮助学生在设计中创新设计元素,学会协调建筑与环境风格,具有相应的景观处理能力,学会编制设计文本及图集。通过以上2个模块的教学和3个课题设计任务的具体实施,既能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改进教学方法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任教教师,不仅要专业扎实,还要具有极强的实践及动手能力。这需要教师除了积极参与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提高实践能力之外,还要主动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和科研活动,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课程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笔者依据不同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在理论模块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和讲授法为主,在讲授理论中穿插优秀景观案例的赏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实践实训模块教学中,采用项目实验实训、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和对比教学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在课程教学中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文字直观展示和讲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水体、建筑和地形等四大元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选取一些成功案例利用多媒体进行设计方案的演示和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设计构思的理解,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思考的意识。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学习网站,让学生课下进行网上自主学习,补充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案例教学+现场参观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参观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立竿见影的。笔者在理论教学之余,常带领学生去市区及学校周边各大公园、广场绿地进行现场教学,讲解绿博园、紫荆山公园、校园中的景观设计,分析景观中的铺装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植物配置等,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景观设计的美,培养学生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借鉴并超越优秀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三是项目实验实训教学法。这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该教学方法紧扣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培养目标,通过“任务导入—思维启发、设计引导—课堂集中指导、课后单独辅导—总结评价”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与高校和设计院建立项目合作关系,让学生熟悉规划设计类项目的工作程序,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四是情景模拟和对比教学法。采用情景模拟和对比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景模拟中学生可以成为项目设计的主角,以设计评标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锻炼学生的岗位实践应用能力。对比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方案设计过程,在互相对比中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创新和完善考核体系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规划师,要求学生具备园林景观设计知识和景观设计能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要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灵活的考评体系。传统的期末考核多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不能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笔者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和3个课程设计任务,构建了“2+3+5=10”的考核体系,即学生第一个独立完成的设计方案的成绩占总评成绩20%的权重,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个合作完成的设计方案的成绩占总评成绩30%的权重,主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景观设计能力等;最后一个合作完成的投标方案文集的成绩占总评成绩50%的权重,综合考查学生对方案设计的理解、创新程度。通过上述3次测评,可以动态显示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另外,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考核中,还制定了无不及格的考核原则。笔者认为,任何设计都有其独到新颖之处,没有不合格的作品和学生。对一些设计能力较弱、实践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跟踪指导,直到学生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其设计构思和设计实践能力。

结语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6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课程资源的不同作用形式,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多种类型。按照课程资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时空资源等;按照课程资源的来源,可以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的是显性课程资源,比如,实验室、电教室、科技馆、图书馆、科研所、博物馆、教材、教辅等,因为这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直观。而那些更具人文性的如学生、教师、师生的情感和学习的兴趣等隐性课程资源则多被忽视或轻视,抹杀了它们“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本文拟对“学生”这一特殊的课程资源进行解析。

一、学生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利用现状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现在,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都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生命个体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直接决定课程实施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而我们在现实中往往不重视学生特性,没能很好地挖掘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一隐性课程资源。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学生课程资源的内涵

“学生是有学习需要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人,是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即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因为他们是有生命的活的个体,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课程资源,他们有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有自己的认知水平等。“作为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进行的方式、效率和结果。而教学活动又不断地建构着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完善和提升。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变化是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形式。因此,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学生课程资源,将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擘生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专家学者们把课程资源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关注的对象大多是社会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等课程资源,而对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学生,却很少被作为课程资源来进行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程资源认识偏颇

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一直被视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甚至有的人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课程资源即教材”的观念深入人心。的确,到目前为止,教材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新课改的实施倡导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其中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校外课程资源都是物质化的资源形态,这些都把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固定到了物质形态上来,而对活生生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学生这一特殊的课程资源则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人们对课程资源认识偏颇。

(2)传统的师生观根深蒂固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外在的东西,主要是前人遗产的精华部分,而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还不能系统掌握那些传统知识的精华部分,必须依靠教师的系统讲授。因此,在传统教学观里,教师被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当新课改的观念深入人心之时,课程资源中人的因素被渐渐重视起来,理所当然,教师首先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被认为是“教学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即。这当然无可厚非,可在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之时,也抹杀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特性。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和课程实施者并没有摆脱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观念下,学生依然被笼罩在传统师生观的阴影之中,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

既然明白了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就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它,首先应该分析这一课程资源的特点,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二、学生课程资源的特点

1.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都是学生主体性的本质表现。具体表现在新课改中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等得到发挥,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发展,最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2.个体差异性

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是不同的,因此其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差异。尤其是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身心发展都会呈现出不同于别人之处,比如年龄、身高、体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待人接物的态度、价值观等。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上,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身上也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顺序性和阶段性

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一定的顺序,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学生身体发展都是从头部、躯干向四肢,从中心部位向身体的边缘发展的;记忆的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情感的发展是先有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而后出现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同时,学生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学生年龄的不同,身心发展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人在童年期思维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特征是不稳定且形于外;而在少年期,其抽象思维已有较大发展,对情感的体验开始向深与细的方向发展,等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以及课程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4.发展性

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不成熟的个体,不仅他们的身心要得到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都亟待发展。这表现在以下方面,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一个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人,因此,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都与学校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施者要充分顾及学生发展性这一特点,以促进学生发展。

三、学生课程资源的利用

1.课程设计时充分顾及学生课程资源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潜在价值的主体性因素,具有主体性、个体差异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以及发展性等特点。如果不充分顾及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意义。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认识是一条用感性认识做铺垫,然后通往理性认识的路,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爱好等特性。

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这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同时,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并能获得成功的,因而应该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另外,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也就是说,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还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成熟,乃至发展起来。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务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等各方面的需求。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意思是指,学生是完整的人,他们并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不仅具有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具有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的精神生活。同时,他们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求。

再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集中体现在,学生是独立的人,不依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学生不是由别人随意支配或任意捏塑的,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否则不但不能产生很好的结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营养物质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课程设计时要充分顾及学生的特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成为真正发展的人。

2.课程实施时合理利用学生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的中介目标,既然在设计时顾及到了学生课程资源的特性,那么在实施中就要合理利用它。

首先,课程实施时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学生因材施教。同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有时甚至还可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并力图使不想学者想学,想学者学得更好。

其次,课程实施时要利用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因材施教。学生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人,更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人,这表现在,由于家庭、经历、社会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一刀切”,而应充分考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差异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