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1
2017年,在一场“国际临床科室管理年会”上,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发表了《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的主题演讲。他发问:“什么叫医疗?医疗起源于同情心,人贵在有同情心。最初人们因为看到有人受苦受难就去帮他,这叫做医疗。什么叫医院?中世纪时,基督教派的社会有很多流浪的、无人管的乞丐穷人。因此,他们设了一个场所让他们缓解苦难,最后慢慢形成了医院。因为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这个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叫交易”。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医药分开的全面启动,面对新的形势和激励的竞争,各大公立医院如何创立和提高患者认可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求诊体验感,在合理范围内获得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医院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近年来,全国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屡屡见报,发人深思。据了解,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至2014年共发生医疗纠纷事件380例。这些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较为多元,主要可分成违规操作、业务能力低、服务意识不强及医疗设备等。
根据相关素材,结合多方面、多层次的走访调查工作,搜集病患及家属的相关诊疗经历,现将我省在医院服务质量、医患关系、医护人员素养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如下。
主要问题:
1. 共500人参与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93%的人认为医院窗口服务需要改善。综合来看,门诊服务主要存在三大问题:51%的人希望窗口服务人员提升专业知识;22%的人认为导医及相关工作人员态度欠佳;22%的人希望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办事效率。
2. 专家号一号难求。走访杭州市几家三甲医院,基本每个科室的专家出诊时间多则每周3次,少则每周1次,每个专家每天可挂号均数为50位,一号难求;专病门诊出诊时间绝大多数科室仅为每周半天到一天,只有极个别科室为每周三天及以上,供不应求。
3. 医生专业水平欠佳,误诊率较高。长期以来,医院好坏的衡量都偏重于医药技术、医院规模、疾病预后生存率,而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院服务质量被忽视。医生责任心不强,不注重病史询问和全面体格检查,只关注患者求诊前任医案“重蹈覆辙”,或只想到局部,容易造成误诊。
在候诊室,有不少患者表示求诊了几家三甲医院,都是费尽精力排到专家号,等候数小时,进诊室三五分钟就被打发。据一名病患家属反映,他带家人求诊了共三家三甲医院,做过七八项检查,病因模棱两可,但皆开了一堆药;直到被亲友推荐来第四家医院,医生一看他带来的磁共振报告,马上确诊,才知道之前几个月的治疗全在浪费时间和金钱。笔者就此问题咨询认识的一位公立医院医生,她提出;误诊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很难界定,一般误诊都不算,除非像手术部位搞错或是化验单有很明确的指标显示,但没发现,影响患者后期治愈的,“否则医生看病就是排除法,哪里不舒服就针对哪里,真的通过局部看整体的有经验的医生很少,所以运气不好碰到的医生没排除出病因也有可能……”。若长期以往,社会对医院、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很难提升。
4. 床位紧缺,决定权在高层。病患在医院办理住院床位预约登记手续,即被告知回家等候,往往等上数天甚至数周仍等不到床位;辗转托人,甚至有内部医务人员暗示“打点费用”,少则两三千,多则上万。据一位医护人员透露:三甲医院大部分科室的床位确实紧张,但并不是对外公开的“满床”,一般都会预留不少床位,决定权在高层;也有医务人员用于炒作,谁高谁胜的。
5. 医德医风不佳。虽然目前管制加严,病人住院前都会和医院签署拒收红包的条约,但个别医务人员为了经济利益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收受红包的现象仍然存在。
早在1988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就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并要求各地医疗单位围绕《规范》建立员工个人医德档案,以此为载体推动卫生系统的健康发展。但医疗事故不断、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屡见不鲜,亟待提升。为此,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1. 医院内部设立医患沟通调解室
专门负责接待投诉并整理汇总,引导医患双方平和处理纠纷问题。针对反映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改进信息;对纠纷多发、高发的科室进行内部管理,层层把关,级级落实;同时,以法律法规为后盾,严惩任何损害医生、患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破坏医院公共财产的行为。
2. 建立多部门联动调解机制
建立由卫生行政、公安、司法、鉴定机构等多部门组成的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各部门之间协同运行开展工作。通过“一站式”的方式,将调解程序简单化,也方便化解各种医患纠纷,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3. 建立医德医风考核体系
把医德医风纳入医院考核体系,确保医疗工作科学、规范、有序。通过职业道德文化宣传,提升医生职业的自律性,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医院应根据误诊导致的后果严重程度及病人或病患家属的投诉事实与医生收入相挂钩,医疗事故赔偿按照比例扣到当事人,并计入医德医风考核;如扣分较多,直接影响个人评先评优晋升晋职。
4.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明确各部门医生、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规范自身的操作技能与工作行为;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各项人力资源得到最佳优化配置。
5. 提高信息透明度
医院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医疗机构和医生再诊疗过程中,应对疾病的原因、相关的并发症、预期的治疗结果、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患者;对手术的患者,术前要进行知情告知手术步骤过程、手术风险、替代方案等。
6. 建立严格的竞争上岗机制,实施内部监管行为
提高医务人员从业门槛,建立健全符合各医院特点的人才选拔和聘任机制,进一步深化医院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对考试合格人员进行岗前职业培训,从源头上把握关口。对医务人员实行集管理、竞争上岗、定期轮岗、末位淘汰,使医院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局面。
7. 医院医务科/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章立制
设立实施内部监管机制,定期及不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医院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工作。
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2
>> 借鉴“印度医保模式”完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评价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林权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迪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厘清及立法初探 浅析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流动妇女的育儿环境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 浅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词汇学习问题及建议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型养老保障模式构建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惠农支付服务的难点及建议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养老问题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李琦,谢红莉.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21(10)
[3]王伟.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云秀清,周欣桐,钱晨.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证分析[J].阴山学刊,2012,(2).
[5]李华,李佳.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8,(4).
[6]吴师法,刘钦.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厘清及立法初探[J].湘潮·理论政法论坛,2007,(1).
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3
设计(论文)题目:论我国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的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医闹”现象的发生:患者家属围堵医疗机构,殴打甚至杀害医护人员,甚至在医疗机构滞留患者的尸体或者设置灵堂等等。医患关系本是鱼水共存、唇齿相依的关系,医患双方的利益应该是统一的,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种种暴力事件也是时有发生。因此,通过法律途径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对于减少医疗暴力事件的发生、缓解医患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纠纷案件专业性强、争议大、矛盾突出,是司法实践的热点和难点,所以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解决这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法谚有云:“举证责任分配是民事诉讼的脊梁。”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自然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举证责任的分配关系到医患双方实体权利能否实现,关系到医患双方在诉讼中的胜败,因此,如何在医患双方之间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如何让医患双方公平的承担举证责任,是医疗侵权诉讼的焦点之所在。
所以,我选择了“医疗纠纷制度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作为我的论文主题。对于此篇论文,我打算从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入手,比较国外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找出我国现在实施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只有合理的分配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才能公平公正的解决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对于本文,拟从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入手,比较国外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找出我国现在实施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提纲如下:
一、我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举证责任由患者承担
(二)第二阶段:举证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
(三)第三阶段: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
二、外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一)过错原则——专家责任体系
(二)“说明责任”分配
(三)过失大概推定原则
(四)表见证明规则——生活经验法则
三、现阶段我国区分医疗纠纷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1.学理上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2.立法上不同归责原则下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二)不同医疗纠纷类型下举证责任的划分及其缺陷
1.医疗技术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2.医疗伦理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3.医疗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四、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
(一)举证责任缓和制度的充分适用
(二)专家辅助鉴定制度的建立
(三)降低医疗风险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一)我国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
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之前的“谁主张,谁举证”阶段;
第二阶段,2002年4月1日以后至2010年6月30日以前的“举证责任倒置”阶段,医方就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及没有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第三阶段,201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施行以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实行区分类型确定举证责任的制度,一般由患者证明医方存在过错,医方在特定情况下就医疗行为没有过错进行举证。就目前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实行区分类型确定举证责任的制度也存在着学历上的分类与立法上的分类的分歧,以至于在举证责任分配上也存在分歧。
(二)外国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
外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使用比较广泛地有以下几种类型:
1、欧洲大部分国家将医疗行为责任归入专家责任体系。专家责任的核心要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专家责任基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技术性被赋予了高于一般人的注意义务;
另一方面,专家只负过程义务,而不负结果义务。
2、目前英美法院主要采用“说明责任”分配法则。在事实说明自己法则之下,原告无须对被告的过失行为举出直接证据,仅需依据情况证据,基于普通常识判断,即可推论被告过失存在及被告行为与原告之损害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令被告负责。
3、在日本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程序中,司法实务中经常引用“过失大概推定”原则作为医患双方举证责任分配的指导原则。
4、德国的医疗纠纷诉讼程序中一般适用“表见证明”理论来分配举证责任,其主要源自英美法上的“事实本身说明过失”原则。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合理的分配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为目的,通过了解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以及外国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问题的建议。你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不同根据下我国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2.现阶段我国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3.如何完善我国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外国关于此问
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4
【关键词】边防部队;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方法;建议
口腔疾病是边防部队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边防部队驻地偏远,条件艰苦,官兵患口腔疾病后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口腔疾病一直困扰着边防官兵,严重影响着守边官兵的身体健康,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提高[1],因此,边防部队的口腔卫生勤务保障需要加强,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急需开展,工作程序急需规范。最近我院组织巡回口腔医疗队,对边防部队进行巡回医疗,历时35天,行程1563公里。口腔健康检查630人,组织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上课12次,板报11个板次,电子小报一期。充填牙齿228颗,牙髓治疗52颗,口腔洁治235人次。对基层部队家属进行口腔检查治疗48人次。培训边防连医生、卫生员处理牙科急症10人。边防部队官兵要求得到口腔保健的呼声很高,对本次活动非常欢迎。现将我们开展基层官兵口腔疾病防治的工作方法和建议如下:
1工作准备
工作的设备准备,动用了平战两用的携便式牙科器材:牙科治疗椅(一个),气泵(两个),医师坐椅(两个),综合治疗机一台(无口腔灯),洁牙机(一台)。由院修理室进行安装调试后,工作状况良好。器械、材料如调拌刀,充填器,扩大针,牙钻,积各种粘固剂及牙髓、根管治疗药物等。
工作的组织开展,原则是不影响部队正常的工作、操课、学习、生活。
2工作内容
2.1以班为单位进行,作活动动员后,开始行口腔健康检查,检查问卷填写情况,填写调查表,并以每个官兵存在的口腔健康问题有真对性地逐个给予指出,告诉其解决办法,一人不漏。记录需要进行治疗的人员。
2.2确定性治疗:对需要进行洁牙治疗的人员进行洁牙,对早期龋齿进行充填。
2.3对需进行牙髓治疗及根管治疗的病人进行有计划的治疗,不能完全治疗者,记录名单建议后送治疗。
2.4对患有冠周炎的患者进行冠周冲洗,并指导连队医师及卫生员处理牙科急症:冠周炎、急性牙周炎、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牙裂等
2.5对于阻生智齿,建议患者择期拔除。
2.6进行口腔健康宣教,组织讲座,出板报。主题:爱牙、健齿、强身、提高部队战斗力。口腔宣教的内容:介绍口腔卫生勤务;口腔健康与战斗力;口腔卫生技术;刷牙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保健牙刷;牙膏的使用;牙刷的维护;口腔健康的要素及条件;结合边防特点,讲授军事环境对口腔健康的影响;展望我军未来的口腔卫生勤务。
2.7深入到班排,了解牙具的使用及摆放情况。
2.8增送小册子《口腔卫生保健》《军人口腔保健指南》。复制并发放光盘《武装牙齿,提高部队战斗力》。
2.9活动后期,增送洁牙机及部分器械、材料给卫生队,并依检查发现的情况讨论部队的牙防建设。
3工作建议
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官兵在口腔保健方面存在误区,刷牙存在的问题很多,不能做到有效刷牙。大多数官兵对保健牙刷无认知,有过半官兵未使用保健牙刷,少数人牙刷使用时间过长。大多数官兵对于口腔卫生勤务、口腔健康和战斗力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有部分连队班牙具摆不合卫生要求。有一部分官兵对牙防认识不足,参与不积极。因此我们建议:
3.1中心医院每年组建2-4人的口腔医疗队对边防一线官兵进行巡回医疗,切实解决广大守边防官兵的口腔健康问题。这个医疗队应与其它医疗队分开,在每一个边防连工作5-7天/次(按60人算)。
3.2考虑到边防的特点:偏、远、散、小的特点,建议对守边的军一级单位所属医院配发口腔流动医疗车。这台装备车应具备有在高原、高寒地区工作能力。
3.3口腔巡回医疗队的工作应效仿这此活动进行工作,以收集每年的口腔资料,以真正了解口腔疾病在部队的流行规律,且在纵向上检验口腔宣教、医疗的效果。
3.4兼于每个人的牙合形态都不相同,可以做为鉴定身份用[2],建议在部队建立每一个官兵的牙合模型的计算机档案,这在战时或其它相关的军事环境下特别有意义。
3.5对于口腔健康与战斗力关系要加大宣传力度,应制作多种形式的以口腔保健知识为内容宣传活动,宣传口腔卫生保健。
参考文献
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5
一、基本情况
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于2003年开始起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立,方便了广大城镇居民常见病、慢性病的就诊,一定程度上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缓解。
1、建立了组织和制定相关政策。市政府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及《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奠定了组织基础,提供了政策支持。
2、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情况:目前我市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6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特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9所,社区卫生服务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1个。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及设备情况:业务用房15000余平方米,大部分为租用房屋。设备有X光机,彩、黑白B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电解质测定设备,心电图机、心电除颤仪,重症监护仪以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相关仪器设备。
5、探索“一体化”管理试点的情况:特区镇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的模式:统一设置标准、统一人员聘用、统一交纳养老保险、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口调运、统一业务管理、统一目标管理、制度统一制定和实施,统一办理医疗事故保险。规范了管理,提升了服务质量,方便了居民就医,做到了小病不出社区。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主客观原因,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市、县(区、特区)两级财政投入不足。我市从2003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各级政府在此项工作中都无经费投入。直至2007年中央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分别按辖区居民数人均4元和2元予以补助,并规定市级、县两级财政分别补助2元。现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已到位,而市、县两级财政至今未到位。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广大居民群众在就诊就医过程中,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基本取决于其是否为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未列入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因此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居民相对较少,致使机构收入微薄,生存和发展困难。从调研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多重医疗、轻服务,预防、保健、康复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基本未发挥,09年各级财政补助不低于20元/人。
3、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是基础设施差,无业务用房;二是队伍不稳定,无固定编制,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高,缺乏社区卫生或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服务能力低,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医疗服务、保健的需求。
4、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认识不足,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力度不够,社区卫生服务开展难度大,工作难以推进。
5、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外关系亟待理顺。由于大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私人举办,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卫生、社保、疾控中心、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之间关系不顺、协调不够,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意见建议
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确立“公共公益政府主导”的理念。建议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管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3、加大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4、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现有的卫生服务中心站(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为私立医院和诊所,大多考虑自身经济效益,为居民实施公益性卫生服务意识差。建议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制为公办,市中心城区将原来的4个街道办事处的4个卫生院改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镇卫生院转制建立。城关由中医院或人民医院建立。同时,建议推广特区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实行“一体化”管理,这样既合并了机构,又解决了统一和规范管理的问题。
5、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我市的社区卫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几个途径解决:一是根据省编委的规定,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30人编制,管理部门要根据规定落实好编制,服务站技术人员可以采取聘用制,人员可根据需要通过招考等方式逐步补充。二是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到院校、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开展规范化培训,逐步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三是依托大中型医院采取对口帮扶的方式,建立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互动的卫生服务机制,鼓励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
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6
关键词:新医改;医疗设备;绩效审计
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医疗体制改革。过去的一段时间,新医改的重点在于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打破与重构、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药械供应改革等方面,并且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新医改的推行目的不仅在于改革医院内部的薄弱环节,而且在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践行相应社会责任,让患者获得良好的就医环境。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对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这说明新医改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医疗设备是医院增长最快的资产之一,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是医院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医疗效率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大量医疗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也为医院带来了诸多难题。202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从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生产等多个环节做出详细规定。医疗设备的投入与使用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是医院应当考虑的问题,于是医院内部需要通过绩效审计的方式对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问题,以新医改作为背景思考完善建议,以期为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新医改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目的
1.破解医疗设备管理痛点的重要方式
总体上来看,医院医疗设备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要求高等特点,由于医院工作人员有限,所以医疗设备管理难度较大。虽然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但是设备管理的痛点一直未能破解。而借助绩效审计的方式,从医疗设备的采购,到使用再到效益评价,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检查的全面覆盖,并且医院也可以及时发现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因此,绩效审计对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来说必不可少,也为设备管理难题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解决途径。
2.提升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医院医疗设备使用中的重点在于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指医疗设备的使用能够为医院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社会效益则是指设备的使用为患者带来了多少便利,解决了多少医疗难题等。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内部绩效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在医疗设备采购等环节的短板与问题,有利于对医疗设备的效率性、效益性、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关数据与信息。借助绩效审计的结果,医院及医疗设备的供应商将对医疗设备的生产及使用进行完善,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的目标。
3.医疗体系改革的有效推动力
新医改已经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在原有改革成效的基础上更加追求改革质量和效能,从而推动我国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作为医院增长最快的资产之一,医疗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直接影响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对整个医疗体系改革的效果产生影响。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发现问题后,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有利于医疗环境的改善,进而对于医疗体系改革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绩效审计也有利于推进医疗设备不断完善,并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而这些方面的提升也将对医疗体系改革产生正面影响。
二、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重点应当是与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等环节息息相关的内容,应该从医疗设备的计划、采购、资料归档和效益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1.对医疗设备购置前的相关手续进行审计
一是审查是否对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绩效审计人员主要检查医疗设备购置前,是否由设备使用科室提出购置论证资料并上报,是否进行了集体决策,是否通过计算成本回收期、投资效益等数据计算得出购置可行性。二是审查医疗设备的相关购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绩效审计人员重点审查医疗设备购置计划是否按要求填制申请表,相关责任人是否按照规定签字确认,审批环节是否符合医院设备采购制度的规定,从而对医疗设备的购置计划进行全面审计。
2.对医疗设备采购环节进行审计
一是采购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规。审计人员主要检查医疗设备采购资源是否与医院财务预算相符,采购资金是否能够满足真实采购需求,上级单位拨付的设备采购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二是医疗设备采购价格是否合理。审计人员应当审查医疗设备价格是否存在高估虚报等问题,相应的采购人员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不合规行为。三是对医疗设备采购发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计。主要审查医疗设备购货发票、入库单等,查验相关票据是否规范、准确,相应信息是否填写完整,从而保证医疗设备采购环节合法合规。
3.对医疗设备合同订立、归档环节进行审计
一是审查合同条款是否规范有效。审计人员主要针对医疗设备购置合同内容的真实合理性进行审查,相关合同条款是否准确全面,是否对付款方式及后续设备维护等内容进行了约定。二是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审查医疗设备采购完成后,是否真实投入使用,付款是否符合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后续维修保养、增值服务是否合情合理。三是对合同归档管理进行审查。审查医疗设备订立的相关合同是否及时归档,是否归类进行保存,相应的归档管理是否符合医院制度的规定。
4.对医疗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计
效益性是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重点内容。经济效益方面,主要审查利润率,设备使用率、完好率、故障率,设备的各项成本以及设备投资回报率等,绩效审计人员应当着眼于医疗设备产生的真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审计人员主要对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治疗效果、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程度、患者使用满意度等内容进行审计,从而获得真实的社会效益信息。对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审计结果,最能体现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三、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存在的审计问题
从现状来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增加了绩效审计的难度。对于医院来说,绩效审计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1.审前调查不足,审计准备工作不扎实
审前调查是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基础环节,也是获得绩效审计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绩效审计结果。一是绩效审计审前调查不够全面。有些医院的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仅使用了查询、访谈方式,仅对部分医疗设备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主要是由于绩效审计人员有限,有时为了加快审计进度造成实地调查不足。二是绩效审计人员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审计作风不够扎实。有些绩效审计人员碍于面子或者关系,在审计工作推进中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对医疗设备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挖掘不够深入,造成绩效审计结果不够客观。三是缺乏对医疗设备真实使用情况的掌握。绩效审计人员对于医疗设备使用相关的科室与人员,未进行多次走访,因此获得的设备信息缺乏准确性。
2.绩效审计流程相对固定,深度不足
审计流程是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制度执行,但是如果不知变通仅采取固定流程开展绩效审计,则会与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实际需求脱节。一是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流程更新不及时。从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实践来看,由于近年来医疗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相应的绩效审计流程却并未更新,流程相对固化,对绩效审计实践形成了一定阻碍。二是对绩效评价指标缺乏深入分析与思考。从一些医院的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结果来看,绩效评价指标仅选取了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基本指标,对于指标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绩效审计结果自然也会产生偏差。
3.审计实施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相关问题的存在也会阻碍绩效审计效能的提升。一是审计人员对医疗设备缺乏必要了解。绩效审计实践表明,一些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无法深入挖掘相关问题。因此审计人员仅能对设备使用率、故障率等表层数据进行分析,对医疗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功能缺乏探索,既不利于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得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二是绩效审计方法不够科学。在医疗设备的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将科学审计方法与医疗设备本身的数据采集、处理过程相结合,或者融合不够紧密,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审计成本,也不利于精确审计结果的得出。
4.审计报告环节缺乏严谨性
出具审计报告是医疗绩效审计的收尾阶段,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审计报告出具前未发出审计意见征求稿,或者未召开科室座谈会。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将自身权力扩大化,对绩效审计程序执行不严谨,直接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得出审计结论,并未征求被审计主体的意见,因此出具的审计报告也缺乏客观性,并且难以令相关主体信服。二是审计报告缺乏针对性,对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表述不确切、不深入。医院内部绩效审计人员容易受到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等相关主体的牵制,从而对审计中的一些问题避重就轻,审计报告中对于医疗设备采购等阶段问题的表述也不够完善,无法获得医疗设备真实的经济效益等情况,绩效审计自然也就失去意义。
四、新医改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完善建议
新医改下,医院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医疗设备的绩效审计也需要从审前、审中、审后阶段进行深入思考,得出科学化的完善建议。
1.强化审计基础,做好审前调查工作
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审前调查就是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基础,因此审前调查工作应当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是绩效审计人员采取多点调查方式。审计人员不仅要通过查询、访谈、信息收集等方式获得医疗设备的详细信息,还要通过实地调查方式对设备的真实存在性进行检查,避免虚增虚报等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全面识别医疗设备管理相关的问题,并了解医疗设备的真实使用情况。二是绩效审计人员要始终保持严谨、廉洁的工作作风。“不自知不贤,不自制不廉”,审计人员首先要对自身有清晰的定位,遇到问题多从自身查找原因;同时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在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工作中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意识。
2.优化绩效审计流程,注重深度分析
新医改下,医院要对医疗设备的审计流程进行重新识别,不断完善。一是及时更新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流程。绩效审计流程要随着医疗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强调及时性,不能与实际需求脱节。同时,审计流程也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对相关主体形成约束的同时,对审计人员形成正确引导。二是注重绩效评价指标的多维度分析。审计人员首先要选取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同时进行横向对比、纵向深入分析,要从多角度进行切入分析,保证绩效审计的完整性与全面性。这样得出的绩效审计结果也更具参考价值。
3.构建完善的绩效审计工作机制,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实施
完善的绩效审计工作机制不仅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进,而且有利于绩效审计效能的提升。一是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势在必行。审计人员只有对医院的医疗设备有充分了解,才能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以便得出客观的审计结论。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更新,适应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需求。二是绩效审计方法要注重科学性与多样性。新医改下,医疗体系改革不断推进,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绩效审计的方法也要适时调整,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找到最适合的审计方法。
4.出具有信服力的绩效审计报告
一是绩效审计报告要遵循客观性与完整性原则。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报告的出具要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征求了被审计主体的相关意见,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与此同时,绩效审计报告内容应当完整,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不应遗漏。二是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绩效审计报告中提供的信息要有利于医疗设备管理的改善,有利于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不能是无用信息。特别是在新医改背景下,实用性的绩效审计报告对于医疗设备使用效能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三是要遵循建设性原则。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要有针对性,能够解决现有问题并指导未来,有利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否则,绩效审计报告将失去实际意义。
五、结语
新医改下,医院如何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能力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医院资产中,医疗设备的管理始终非常重要,从采购到使用环节,都容易引发违法违规行为。因此,需要通过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来识别相关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本文认为,医疗设备审计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审前、审计流程、审中和审计报告阶段,就此也提出了完善建议。一是强化审计基础,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二是优化绩效审计流程,注重深度分析;三是构建完善的绩效审计工作机制,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实施;四是出具有信服力的绩效审计报告。随着绩效审计效果的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将持续提升,相应的医疗服务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2021(05).
2.尹静雯.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内部审计研究.财会学习,2019(36).
3.秦毅,顾玉华,吴晓.医院大型设备绩效审计方法探讨――基于全成本核算及净现值法.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