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任务型教学法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任务型教学法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任务型教学法案例

小学任务型教学法案例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法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170-03

经济法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广泛开设,可以说该门课程是提高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由于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抽象性法律条文繁多,并且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与学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将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入课程教学,能很好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类型设计

在经济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之前,应当对案例进行精心设计。首先,案例最好来源于现实,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分析。大量的司法案例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些案例源于生活,与时展同步,是教学案例的重要来源。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应当要对真实案例进行一定加工,比如适当简化案例情节,使其与教学知识点更契合,适当调整案例难易程度,让学生能通过一定的分析完成任务。所以,教学案例应当要源于生活,但又必须通过教师的设计使其高于生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可以按以下四种类型进行设计。

(一)工作情景型案例

工作情景型案例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在工作中需要实际操作的事务。比如在“合同法”章节中,在讲到合同的订立时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合同的内容,教师如果单纯从法条规定的角度跟学生阐释,诸如我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八个方面,该规定涵盖了合同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强制性规定。由于该条款内容达八个方面之多,并且抽象而枯燥,学生记忆起来困难较大。但如果在教学中引入一个工作场景,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工作场景:A公司预计在春节前购进一批年货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经过公司高层讨论决定向B农业公司购进苹果作为春节福利,假设你是A公司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拟订一份苹果采购合同。学生通过案例代入后,在拟订合同之前,需要了解合同必须要包含哪些内容,结合苹果采购这一具体事务,哪些问题需要着重约定,合同的格式应当怎样处理。在解决了这个案例以后,学生对合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工作岗位上拟订合同类的文书也会更得心应手,师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也会提高。

(二)角色冲突型案例

角色冲突型的案例主要运用于一些现实中常见,但法律规定的处理方式与我们的生活经验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的案例。比如在讲授“”一章节中,就是人在权限范围内,以被人的名义从事法律行为,其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人承担的法律行为。学生对本身的理解应当不难,但是当学到的类型中的表见的时候,难点就出现了。表见的难点在于,人看似有权,但实质又没有权,但与之交易的第三人并不知情,这种行为应当怎么处理?教师这时可以设计角色冲突型案例,让学生通过扮演中的不同角色,来进行分析、辩论。在将班级分组后,不同组别承担不同角色的扮演,一组承担人角色,一组承担被人角色,一组承担第三人角色,一组承担法院的角色,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论。学生通过激烈的辩论,最后发现,法律之所以规定表见为有效,是为了更好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案例的引入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法律规定的内容,更深刻地理解了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目的。这种身临其境的辩论,学生对最后得出结论的理解,远远超过教师单方的说教。

(三)原因启发型案例

原因启发型案例,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给出了一个事发的原因,让学生沿着原因去寻找结果。这种类型的案例多适用于推理性较强的知识点。如在讲授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的问题中,可以设置這样的原因行为:一名10周岁的小学生,每天去购买零食吃,在与商店老板熟悉后,开始向商店赊账,三个月以后,该小学生赊账金额高达一千元。商店老板向其父母索要,遭到拒绝。接下来让学生分析,事情应当如何进展。学生在分析该案例过程中,既需要思考事实问题,也就是商店老板的损失怎么办,又要考虑法律问题,即小学生的行为在法律上有效吗?为什么?当学生对事情的发展进行了一番分析和考量后,对民事主体行为能力的法律规定的相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结果反推型案例

结果反推型案例,是指在案例设计上教师采用结果先出现的倒述的方法,让学生先接触一个法律后果,然后再去寻找法律上的原因。比如,顾客在逛商场的时候,寄存的物品丢失了,该损失发生后,应当由谁承担。那么学生就必须分析这个事情,商场做了什么?顾客做了什么?双方是什么法律关系?从而分析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头脑风暴、发散性思维提出很多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都对应着不同的法律后果,而对不同可能性的分析和判断,就能极大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积极的思考与分析,学生可以知道涉案双方在该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分配情况,将来学生进入社会也能更好地适应各种角色,合理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二、案例运用的节点安排

教学案例运用时间节点的设置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因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教材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经常在章节开始前设置一个引入案例,但由于引入案例过于复杂,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过多,从而难以对即将学习的学生起到启发、引入的作用,反而让人望而却步、知难而退。因此,不同的案例应当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插入,才能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最佳效果。

(一)章节前的案例运用

在开始学习一个章节前,学生往往对所学知识还没有认识,这时案例运用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章节学习前的案例设计不能太难,太难的话会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设计得过于简单也会产生相反作用,过于简单的案例,难以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那些生活中常见、但又需要一定的辨识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适合放在章节学习前使用。

以“担保法”章节为例,在学习之前可以设置这样的案例:甲乙双方签订合同,甲方出售给乙方货物一批。甲方对乙方的履约付款能力心存担忧,于是要求乙方支付一定的金钱,以保障合同的履行。请学生思考,乙方会计在付钱时应当将这笔款项写成“定金”还是“订金”?这样的案例,首先是简单、常见,学生很容易有代入感,其次又需要适当的专业知识进行辨识,能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法律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章节中的案例运用

在章节学习中,教师往往需要对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设置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个时间节点运用的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案例的分析点要能准确指向相应知识点,同时又让学生能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以经济法中“公司法”内容为例,我国公司法中一个难点问题就是公司设立的投资问题,法律对于不同的投资方式有不同的规定,教师如果直接进行法条讲解,会很枯燥,学生难以记忆。教师在讲授这个问题时,可以设计一个公司设立的案例,那效果就不同了,如:拟成立甲公司,A股东愿意投资现金,B股东愿意投资房产,C股东愿意投资专利基础,D股东因为没有其他财产可以投资,但其有开货车的技能,愿意以开车的劳务进行投资。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投资方式是否可以运用?为什么?应当怎么运用?学生通过思考、比较,可以逐渐让答案浮出水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正向和反向的反复思考,学生会对“为什么”引出的答案有很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在后面的其他企业法章节,如“合伙企业法”章节遇到类似问题,可以自行分析,得出答案。

(三)章節后的案例运用

章节学习完成后,案例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所学知识的串联与运用。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当设计难度较高的综合性案例。综合性案例必须要将章节中的不同知识点、甚至不同章节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让学生分析,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综合性案例分析难度大,适合让学生分组进行,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进行充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整合与运用。同时,综合性案例适合以模拟法庭、模拟辩论等方式进行,真实的司法实践活动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角色的扮演更加能让学生感同身受。通过综合的真实演练,学生就能掌握法律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法律知识技能,并运用于将来的工作中。

三、案例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熟练运用案例教学法,会大幅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教师除了必须在案例的设计与运用上下足功夫以外,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案例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每天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接触大量的信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会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改变,而法律教学案例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载体,它会与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这也让其在教学中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但是,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案例的使用上忽略了案例的更新,经常用一些陈旧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学生会因为觉得案例离现实生活太远,而对案例分析丧失兴趣。如何更新案例?如何让案例内容更吸引学生?其实教师只需要多关注时事,多关注社会热点即可,比如结合近几年高发的民间借贷案件,讲解合同法与担保法的知识,结合疫情讲解法律对不可抗力的规定及立法意图等,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激发学生更强的知识探索欲,也让课堂更为活泼有趣。

(二)案例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的各种媒介,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案例教学与微课的制作与运用相结合,将经济法教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做成微课案例,供学生学习使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典型案例,建立网络资源库,供学生自主学习。

(三)案例教学与课程考核相结合

课程的考核既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关注的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考核是教与学的风向标。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重视法律案例实务分析,就应当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突出案例分析与实务操作的比例。一是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侧重对法律规定条文的记忆,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点,而如果在传统考试的题型中加大案例的比例,则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注重案例分析,比如在选择题、改错题、分析题、写作题等题型中都加入案例分析。二是将实训成绩纳入考核。如在期末运用综合性案例开展模拟法庭实训,考核学生的实践、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并将实训成绩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考核成绩。总之,案例教学必须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任务型教学法案例范文2

关键词:教育;社会;联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32-03

在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拷问日益严峻和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学校教育怎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答案只有一个:更实际的教材,更丰富的内容,更多的设备、更多让学生有事可做的机会,更多地淡化校内校外的差距。比较有成效的教学法都承认,从课程学到的观念必须实际应用。一个人必然曾经有过或正在接受能找到解决疑难之道的经验,他的思考才会有效。所以,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与实际接轨,在学校和社会建立联系的环节当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

一、高校社会联系网络现状

目前高校教育除了在学校范围内的活动以外,还扩展到社会的其它层面,主要包括:政府机构、社区和企业三种。

1.政府机构联系

高校与政府机构的联系在农村和城市表现为不同的形式。由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相对越来越复杂,表现在政府机构的设置就是机构专业化,部门分工细化,条线部门的管理职能各司其职。高校和城市的政府部门建立联系,主要表现为参与不同的政府部门业务相关的活动。

一般来说,有这样一些表现形式:除去教育主管部门本身以外,主要有主管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部门,大多是各省市的党委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公室;主管科普工作的部门,一般是省市的科技委员会,同时还包含其下属的科技工作协会;主管青年工作的部门,一般是共青团,虽然共青团本身是一个群众组织,但是这并不改变其政府部门属性;主管各类文化体育工作的部门,这里面的种类比较复杂,尤其包含了各种专业协会,例如作家协会、青年文学理事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各类体育协会,等等。

高校和这些部门的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完全相同,其本质原因是所有的政府机构呈纵向延伸。如果针对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政府设有对应的部门,形成纵向管理体系,他们就能够很好地和学校及其学生建立联系。从这个角度分析,相关人士就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党委宣传部包括精神文明办公室和共青团,在学校拥有比较多的话语权。

党委宣传部包括精神文明办公室主要提供的平台有两种,一种是和整个城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工作相联系的青年志愿者的工作,以上海为例,最著名的案例是上海科技馆的志愿者活动。这个志愿服务平台是由上海市文明办牵头,由全市所有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批次,组织周末的学生讲解志愿者到上海科技馆提供服务。另一种是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工作,利用宣传的优势,把高雅艺术演出送进学校,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艺术舞台品质的提升提供元素。

共青团和学校的联系途径就更加地畅通,包括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科技创新这几大类教育活动的主战场,都是共青团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着力推进的工作,团中央和地方团委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这些活动提供资源支撑。

其它的政府机构和学校的联系比较随机。目前的情况是,如果有多余的资源或者本身已经有和学校联系的通道,他们会和学校合作。以福建科协牵头的海峡两岸学生辩论赛为例,最初的起因是福建省本身肩负着和台湾增加沟通和联系的责任,那么建立青年人之间的联系就是最好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联系方式,如何推动这样的工作,福建省科协就通过和本身就经常联络的厦门大学组织的辩论队开创了第一次辩论比赛。

这样的案例说明,和政府机构的联系对于双方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政府能够更好地完成其本身的工作,而这些拓展对学生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也是符合教育目标的。

在农村的联系表现为和当地的政府机构合作,一般是乡政府或者村委会。合作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去当地社会实践。第一次去的时候,乡政府或者村委会提供一些必须的帮助,并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如果社会实践的内容符合当地经济建设或者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实践的成果能够很好地服务当地建设,学校就会和当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最终形成一种相对长效的教育基地。

2.社区联系

高校和社区的联系随着社区发展的不断成熟,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趋势。但是,高校目前和社区的联系非常松散,分布也呈不均匀的状况。社区的概念是从西方社会治理的概念里引入中国的。自1986年民政部提出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开始,社区开始逐渐完善,在北京、上海、天津等试点城市形成了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兴办各类服务设施为主要形式,面向社区全体成员提供多层次服务的社区服务网络。

这些服务的提供,主要是政府买单,提供服务给居住的社区之内的居民。参照美国的做法,社区最初的服务都是非常多的志愿组织或者志愿者个人提供,尤其是学校和社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居住在社区的学生参与社区的服务,是他们必须完成的学校任务。目前,我国的一些社区也开始借鉴美国的做法,引入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项目,涵盖了教育服务、卫生服务、体育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等等。在这些服务当中,大学生以集体或者个人的形式参与其中。

3.企业以及社会公益组织联系

此处提到的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不是指学生到企业实习、为工作累计实际经验的那种联系,也不是指企业本身为了提升自身影响力或者提升自身形象而直接发起的公益活动、有学生参与的这种联系,而是指企业的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部门和学校直接建立联系,和学校一起设计相关活动,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参与相关活动。

能够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必然是具有相当规模、自身生存压力不紧迫的大型企业。有很多企业采取直接赞助学校学生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联系比较简单,其组织的活动和学校本身的活动没有区别,甚至企业元素都不会直接出现。但是,还有另一类资助形式,企业不但出钱,还出人出力,一起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同时完成企业本身的利益诉求,比如建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员工教育机制,等等。

二、其它地区的相关做法

1.美国的公民服务

美国公民服务的项目有着基于不同层面运作的项目,其中包括了基于学校层面运作的,也有基于社区、社会层面运作的。本文主要是简要地分析一下与学校相关的公民服务,这样的公民服务主要在五个方面实行:①作为一种文化期望嵌入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②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强制性的成分融入课程体系中;③作为可供选择的、志愿的成分嵌入课程体系;④作为获取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⑤作为行为训练或纪律惩戒的一种措施。[1]一般来说,与学校相关的公民服务形式,既有一般的“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也有把理论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根据1993年“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Trust Act of 1993)的表述,服务学习是:“①是学生借以通过积极参与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组织的、并迎合社区需要的服务活动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方法;②与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或者社区服务项目以及社区协调运行;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④整合并提高学生的理论课程或者社区服务项目的教育蕴涵;⑤提供系统的时间,让学生或参与者能反思他们的服务经历可见,社区服务和服务学习都是公民服务具体开展的形式。[2]

2.新加坡社区服务活动

新加坡社区服务计划(Community Involvement Programme),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的归属感与献身精神。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学生可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美德,并且跟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3]

新加坡的社区把“睦邻友好”关系作为主要内容,使社区成为亲身参加思想道德实践的有利场所,对营造思想道德实践的社会氛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是新加坡进行“国家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社区服务活动使学生增加了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新加坡中小学现行学生上午上课、下午不上课的半天上课制,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学校的校内外活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是新加坡进行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早在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就制定和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包括:“好朋友”计划;关怀与分享计划;负起校内的领导责任;到福利收养所和儿童组织服务;清洁环境计划;临时服务如春节慰问活动、慈善乐捐活动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身体力行结合起来,有利于实行知行统一。[4]规定中学阶段的学生每年至少要完成6小时的公益劳动,初级学院的学生每年至少要完成4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工作。通过社区活动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社区服务活动使学生增加了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新加坡政府积极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为一体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并建立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营造良好的国民教育氛围。

3.香港的社会实践

香港学校与社会志愿团体或服务机构合作,在学校成立制服组织,这类组织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均有自己的制服。他们以不同的特殊形式吸引学生参加。例如童军、红十字会、交通安全队及圣约翰救伤队,等等。这些组织会开展各种具有其组织特点的活动,对学生产生不用的影响。比如步操训练、野外活动、参与服务,等等。不同的活动会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品格与特征。组织化的操练尤其能够训练学生的纪律和服务精神,体会群体归属感和自豪感。另一种形式的实践学习活动,则是来源于社会服务机构的义工服务计划。通过专业的社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以后,让他们到医院、弱能人士中心或老人院,进行探访,开展义工服务,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学习如何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同时,学生还能够学习沟通技巧和照顾他人的技能,并感受帮助别人的喜悦。

三、高校建立社会联系网络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中国高校的社会联系网络没有突破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没有完全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参照美国和新加坡的做法,和社区的联系必须和学校教育整体方案相配套。从社区的选择开始,社区的地域属性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建立有其自身的特点,知名的大学都直接隶属于教育部,而次一等的也隶属于所在省级政府,其服务当地,尤其是服务所在社区的意识比较淡漠。学校在定义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时候,没有把社区服务认定为教育的重要平台和常规化基地,而是有一种层次不对等的偏见,这样的偏见使得大学生社区服务没有深入的建设,没有学校形成建制的开展常规的社区服务,对于学生自发地参与社区服务也存在认定问题,仅仅停留在社会实践一个小小的部分和层次。由此可以看出,社区服务教育平台的拓展空间还非常巨大。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以这两种方式加入到和学校的合作中来。但是,这样的联系也有其随机性,普通高校难以获得这样的资源,重点院校在合作当中也存在着没有确立联系流程、规范合作形式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问题。怎样规避其盈利的特点,更好地把这些优质企业的资源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还存在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2.设立合作机构资质认证环节

把社会公益组织作为教育的延伸,对于学校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香港地区在这个方面已经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公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的生活形态,并不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发展得出的结果。虽然我们时常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公益事业更多的是在国门开放、社会现代化进程当中,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一种变化。这就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中国社会还没有生长出太多的自发的公益组织,或者说中国社会形态本身还没有一个开放的、自发的社会组织生长的土壤,更不用说公益组织。目前社会上的公益组织,除了政府自身的比如公益基金会、红十字会等庞大的机构以外,更多的具有影响力的组织都是国际公益组织在中国的分会,比如自然基金会、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等等。这些公益组织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虽然声称其不受任何政府和个人影响,其经费来源大多是热心公益的企业和个人,但是以西方思维建立的组织,其意识形态本身和我国是不同的,学校在选择和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的时候,就必须非常慎重地甄别这些组织的性质。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安全的意识,否则容易走向教育目标的背面。

参考文献:

[1]Arenas,A.Bosworth,K.& K wandayi,H.P(2006)Civic service through schools:an international pare: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36,(1).

[2]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Trust Act of 1993.Public Law[EB/OL].http:///pdf/cncs_statute,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