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范文1

盛新凤:前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一直被一种二元对立的极化思维操纵,非左即右,非此即彼,一直在做一种钟摆运动。极化现象的产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迂回徘徊,停滞不前,造成了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近年来我读了一些书,如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古代建筑学、中医理论以及圆美理论等,接受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回过头来再去思考语文教学问题的时候,发现我们只有用一种“和”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事物因“和”而美,语文教学也可以因“和”而美。克服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课堂境界应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记者: “和美”语文的基本教学主张又是什么呢?

盛新凤:“和美”语文,这个“和”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儒家的“中和”、道家的“妙和”与释家的“圆和”。要把不同的事物加以综合,形成“和”之态,就要把极化的事物进行融合、融通。“和美”语文就以“融通”为关键词构建了自己的理念体系。融通之一是雅俗共赏,这是一种优课观。阅读教学“雅而不俗和者寡,俗而不雅则无精神滋养”。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趣。雅俗共赏的阅读教学,正是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达到“共赏”的目的。融通之二是显隐结合,这是一种学习观。内隐学习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语文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揭开内隐学习的神秘面纱,充分发挥内隐学习的巨大威力,还应把内隐与外显两种学习方式紧密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融通之三是主客相生,这是一种师生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不断变换、冲突,直至胶合,使课堂生成一种“有冲突之和美”。融通之四是言意相谐,这是一种性质观。“言”和“意”是个相互转化的过程,由“言”到“意”的转化策略有:据言悟意、由言带意、创言补意。由“意”到“言”的转化策略有:由意带言、循意识言、会意生言,最后达到“言”“意”共振。

记者: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体是多样的,刚才您也提到过“和美”语文对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了分类研究,现在能不能结合具体的文体来谈一谈,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寻找不同的融通点呢?

盛新凤:好的。文体不同,教学各异,关键是要找准不同的融通点。如导读写人文章,表里融通是阅读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描写人物外表的语言切入,在逐层朗读、感悟中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塑像”,塑有形的外在形象之像和无形的内在精神之像。叙事类文章的最佳融通点是事理融通,应紧紧抓住事件中耐人寻味的“细节”细读品味。写景文章应该把感受景物之美与体会作者情感融通起来,找到最佳融通点――情景融通。状物类文章,既要感受物之“形”,又要感受物之“神”,做到形神融通。民间故事的特点是用虚构的情节表达人民真实的情感,教学的抓手是虚实融通。诗词类文章,要在诗(词)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使诗(词)境与语境融通。

记者:在历时10余年的教学研究中,“和美”语文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盛新凤:“和美”语文主要是从“哲学观”“美学观”“生态观”三个层面开展研究的,历经三个阶段。

研究初期,在哲学思辨“和”的基础上,抓住“融通”这个关键词,在四个领域构建“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显隐结合的学习观、言意相谐的性质观、主客相生的师生观”。又针对课堂微观层面的极化现象,研究了细节上的“融通”方式。

2008年到2010年,我们提出了“圆美”的审美形态研究:“和美”语文努力追求和谐婉转的圆润之美、流动变化的圆转之美,最终达到含蓄蕴藉的圆融之美。重塑了“和美语文”课堂教学美学观:走向实践的和济之美,调和融通的和融之美,和畅圆润的和润之美,两极平衡的和谐之美,和乐喜悦的和悦之美,行云流水的和舒之美。和而不同,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2011年至今,针对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我们进行了生态观层面上的“和美”教学研究,建构了“以练导学”“和美”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优化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教师艺术巧妙地引导,导练融通,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整体语文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课堂呈现实效之美。

记者:看来,“和美”语文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不断思考,不断深入,不断创新。能不能跟我们具体说说什么是“以练导学”?它同“和美”语文又有什么联系呢?

盛新凤:“和美”语文提倡“主导与主体”融通的理念,即以学生的“学”为主,辅以教师的“导”,两者融和、贯通。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导学意图的训练是能促进教师“导”和学生“学”相融的胶合剂,能发挥导学训练的最大功能,也能有效建构“练”“导”“学”“和美”融通的教学格局。基于此,从课堂操作的微观层面,我们提出了“以练导学”建构“和美”课堂的教学构想。

“以练导学”旨在通过设计多维、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辅以教师得力的引导、指导,利用课堂冲突,将师生思维推向巅峰,将课堂引向高峰,享受思维碰撞的快乐,创造课堂的精彩与生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努力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这种课堂“生在前,师在后;练在前,导在后”的模式,“练”是载体,“导”是路径,“学”是落点。这里的“练”指一切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课堂所有生命活动的轨迹,包括口语、书面语、情感、语感、审美、思维等训练,形式也很多,包括朗读、品味、体验、圈画、书写、游戏、实验、表演、辩论等,其操作程序主要有“先练后导”及“边练边导”两种。

记者:盛老师,“和美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您带领着学员到各地做“和美”语文的学术交流,取得了很好的反响。目前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盛新凤:到目前为止,我已带了两届工作室的学员。我们工作室采用“任务驱动、层层挂链、内外兼修、多向交流”等策略,把“和美”语文的理念和实践操作策略以点带面地向整个区域辐射。几年中,全区共组织过20多场大型“和美”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最近几年,我们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练导学”建构“和美”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两个省级课题进行了生态观层面上的“和美”教学研究。

首先,针对传统课堂的训练时间往往集中在课堂的某一个时段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以练导学”最佳训练导学时机的探究,摸索出了“课前练习,找准方向”“课中训练,交叉进行”“课后练习,实践提升”三种具有各自优势的训练时机。

其次,我们总结提炼了“训练板块清晰明了”“训练内容指向语文”“训练方式追求情趣”“导学过程相互推进”四个训练过程的操作要义,研究开掘了“点拨学生理解文本”“帮助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法”“熏陶学生的情感”等训练的多重导学功能。

现在,我们的两届学员正一起从两个角度着力研究“训练环境的差异策略”。一是通过对写人记事类文体、诗歌类文体、写景类文体、寓言类文体、说明性文体等不同文体特性的研究,构建了不同文体的“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二是聚焦听、说、读、写等不同的要素,思考开发了“以读导学”“以说导学”“以写导学”“以听导学”等有关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新课型。

记者:“和美”语文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了哪些成果?

盛新凤:“和美”语文的研究在国内属首创,这几年“和美”语文的研究受到了专家、同行及各级各类杂志的关心、指导和扶持,我深表感谢!“和美”语文在大家的关心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范文2

【关键词】整合 兴趣 写作能力 思维创新 阅读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以电脑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声无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给社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也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作一下讨论。

1 整合的教学模式

第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动态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种多样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取。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根据教学需要,我可以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朗读,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写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3、超媒体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理解及表达方式。各种字处理软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写作效率,而且也丰富了写作方式和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使学生掌握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检查语法,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同时,在使用电子媒体工具的写作中,让学生能够使用符号、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等各种形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比如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插入专业符号等。在这种模式下写作的学生,比使用传统的写作工具更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三、通过归纳整理、思维创新以求改变。

小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交给的任务后,老师要进一步尝试使用适合的方法对学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处理,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保留有用的,去除无用的资料。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浏览、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处理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信息初步形成学习体会,从而达到思维的创新。

第四、让学生实践操作,自由探究。同志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传统的课堂,总是太看重书本上,认为只有读课本才能算是学习。而信息技术的教学,为学生创造出了很大的学习空间,因此让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既是文本新课学习内容的运用和巩固,又是文本学习内容的补充和扩展。所以实践操作,自由探究,是网络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新学内容,让学生多浏览相关网页,进行趣味作业,动手、动脑,很有兴趣地轻轻松松地完成作业,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可以留给时间让学生围绕课上学习的内容,自由地在网上搜集其它相关资料,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实践证明,利用网络资源,扩充信息量,拓宽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领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优异的条件。

2 整合的教学实例

第一、课文的学习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认为部分教学内容在多媒体上以直观的形象表现出来,无法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造成了学生的惰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本人认为,要启发、拓展学生思维,不必限制于课文内容,应该从实践入手,所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可行的。

第二、多看图

看图作文中,有不少图画表现出的是一种动势,尽管动感强烈,可毕竟无法展示过程。若学生对该内容缺乏直接经验,在表达时势必束手无策。我们设计了课件,将有些过程制成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育效果。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第三、多读书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现在的小学生怕阅读,特别是抓不住中心或者主题,总是感到茫无头绪,如大海捞针。要让学生根据其中的阅读形式自觉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适时地提出"你读懂得了什么",以此作为突破口,从而使他们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知道每一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手段。

第四、阅读扩展

中外名家喜爱雨中景色的有很多,其中还留下许许多多的佳作。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反响很强烈,马上找了许多的"雨"作品,有叙事文、散文、诗歌等,并归好"春、夏、秋、冬"的类别。

事实证明,利用网站资源多读好书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体会,效果明显,为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为实现新大纲所提出来的阅读要求提供了一条捷径。

3 整合的可行性

由上可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是可行的,这是由各自的特点决定的。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范文3

关键词:校本化;改编文本;整合练习;拓展阅读;编写教材

众所周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课程能否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需要一线教师“自己创造和选择出合乎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影响,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教育影响做出改组或改造,如对教材内容的次序、结构进行调整和重新安排,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是对已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等等”。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开放创新的精神,遵循母语教育规律,汲取中国传统语文教材的精华,借鉴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具有“新、实、简、美”的四大特色。但再好的教材,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和教师、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不一,也无法适合各个层次学校和各个层面的学生需要。笔者尝试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阐述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参与教材校本化开发和使用的意义和途径。

一、教材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经过十多年新课改的洗礼,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落实却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不少“穿新鞋,走老路”的“假课改”现象。这就正如徐玉珍教授所说的:“教师们的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立开展的。每个教师不管上面的政策如何,一旦进入教室,关上门,这里便是他们的天地。”而如果教师能够主动地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之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学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新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则容易推进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达到实施新课改的初衷。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

再好的教材客观上也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实际,从而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最典型的如各种现行教材的城市本位立场,农村学校使用这样的教材,如果不对教材实施校本化改造,其适应性和生命力无疑大打折扣。另外,实施新课程成为国家意志后,行政的干预同样也限制了国家层面的课程研制。当课程改革成为一个行政任务时,行政的规划和管理既提高了改革的研究和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限制了课程研制的时间和深度。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举措还没有得到充分而广泛的讨论或考证和验证,就不得不成为改革的文本和供学校学习的材料。毫无疑问,这样的材料需要经受学校校本化开发才能赋予实践的意义。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倡导教师积极地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让教师真正从工作中获得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成为有生命活力的专业人员。学校和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场所。教师对既定的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不断进行反思,并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其具有更强的批判反思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四)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材的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是对国家、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再加工”,是课程校本化开发活动的重要内容。确切地说,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就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反映了课程实施的调适和创新取向。它是基于学校现有资源的校本化实施,是基于学校学情的校本化实施,因此,它带有强烈的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如“和田十二创造技法”、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华东模范中学的“双通道”办学模式及课程设计、华东师大一附中的“环保课程”、北京十一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等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和成就了课程本身,也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主要途径

(一)根据语法规范,适度改编文本

课文系统是语文教材的主体内容,选文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材的质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坚持文化性、时代性和审美性并重的价值取向,即写人的务求真实可信,叙事的务求质朴平实,抒情的务求情真意切,描写的务求赏心悦目,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但由于苏教版教材在选文时坚持“少搬多编”的原则,加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有些选文不可避免地缺乏审美性和经典性,甚至还有些科学性的错误,此时适当改编,特别是引导学生参与改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小池塘》中有这样一句话:“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这句话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前一分句的主语中心词应是“水波”,后一分句的宾语中心词应是“大眼睛”,如果缩句,整个句子应缩成“水波像大眼睛”,很显然,这既不符合编者的原意,也不合语法规范。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将这句话改成:波光粼粼的池塘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海伦·凯勒》中有这样一句话:“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这个句子实际上隐含了一个逻辑错误:因为“喊一声‘妈妈’”和“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相比,“喊一声‘妈妈’”要容易得多,不能“喊一声‘妈妈’”更能体现命运对海伦的不公和残酷,逻辑上更进一层,在句子中理应置于“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之后。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我没有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揣摩,去发现,去改编。事实证明,通过仔细研读,反复揣摩,近半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并改编出新句子。还有近半学生,或由于语言感知能力不强,或由于缺乏深入思考,与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擦肩而过,坐失了学习语言的良机。

(二)根据知识体系,适度整合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基础性练习(尤其是基础性字词和诵读练习)所占比重较大,在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练习“少而精”的要求下,阅读练习、读写结合练习在数量和形式等方面都略显单薄。而《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则对阅读与写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中高年段,更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要落实这些具体的要求,离开具体的练习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适度整合课后练习,以落实课标的训练要求。

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詹天佑》文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你对“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理解的?仔细阅读有关课文,画个示意图,给大家说一说。

这一练习纵深感和层次性都有所欠缺,对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回避课后这一问题,而将这一问题变换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

默读课文,试画一个示意图,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再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上陡坡的方法。

虽然这两道练习比较相似,但这种提法,融合了课程标准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小组讨论),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再如,教完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早》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学习文中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方法,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教室或卧室。

这道题以课文的语言的输入为基础,有效地将观察生活、运用方法和语言输出结合起来,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三)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拓展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都有配套的补充读本,用好补充读本,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但补充读本有些选文与教材不够贴近,与学生生活较远,这时,适当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储备,而且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品位。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前,我先向学生推荐了《丰碑》《马背上的小》《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等4篇课文和《七根火柴》这部小说供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读完这些作品,获得了关于、关于的一些初步知识,为理解文中杀骡子的决定提供了背景知识支持。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结合练习6“诵读与欣赏”的要求,组织学生欣赏、学唱《组歌》,以进一步了解,学习语言,升华情感。

再如,学习了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海伦·凯勒》后,我在班级开展了“师生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地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向深入。

(四)根据课程标准,编著校本教材

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于班级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的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可能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计划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的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变革计划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从规划开始,就为学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预留了空间。因此,学校根据课程标准,整合自身优质资源,编著校本教材,既是实施新课程,增强新课程现实力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在盐城,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例如,盐城市马沟小学从1994年开始,十几年如一日,在学校开设写字课,并先后编著了《写字入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校本教材,学校的写字特色日益彰显,先后被评为“盐城市(写字育人)特色学校”“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成为当地践行新课改的一面旗帜。

再如,盐城市北龙港小学,充分挖掘当地民间丰厚的剪纸艺术积淀,编著了校本教材——《学剪纸》,倾力创建精致、高雅的剪纸文化,剪出了一片素质教育的新天地。2012年3月28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中国教育报道”栏目还以“江苏盐城:剪出素质教育新天地”为题报道了北龙港小学打造剪纸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闻。

总之,新课改始终需要人们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追求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的本质。只有落实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才能赋予理想的课程以现实的力量,新课程改革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参 考 文 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范文4

关键词:小班教育;儿童多彩学习生活;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33-05

一、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研究缘起

(一)基于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

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基于儿童身心发展。首先,儿童是多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个性,我们要对个性迥异的儿童实施不同教育。第二,每一个儿童自身是多彩的,他们各自的素质、发展可能性都非常丰富,这也决定着教育必须是多元的;要针对儿童以感性为主的特征,给儿童多方位的刺激,激发他们某一方面或多种发展潜能。第三,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交融会形成新的多彩,我们要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有规律,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机会,儿童一定会发展得更精彩。我们追寻儿童多彩学习生活,不仅是基于学校本身的一种现实,更是基于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

(二)应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建构主义理论也告诉我们:任何学习,不经过儿童的内化和吸收,是无意义的。我们强调“学习生活”,而非“教学生活”,就是因为新课程所依据的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育要以儿童为本,要以儿童的学习为本,以学定教。因而多彩学习生活课例研究,要从儿童出发,站在儿童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既然是以儿童为本,我们面向的就是每一个儿童。每一个儿童又是不相同的,所以每一个儿童的学习生活也是不一样的。由此,我们要面向每一个儿童设计多彩学习生活,这也是“多彩”的应有之意。在儿童与多彩学习生活中自觉形成儿童观,课程改革就能逐步走向成功,“儿童发展”也会从理想逐步成为现实。

(三)聚焦“四色学习单”的文化生长

2009年初,我校以小班化教学为背景,立足课堂,构建了以“四色学习单”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四色学习单是用四种颜色鲜明标识的,四种颜色可以代表不同的学习角色,可以分成不同的学习内容等。四色学习单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它由最初的四色作业单,生长为四色任务单、四色交流单、四色探究单、四色创意单……成为学生多元适性成长的文化载体,其所蕴含和表达的教育理解在于――每一名儿童都是独特的、个性的、精彩的、亮丽的,每一个小组都是独有的、生动的、变化的、美好的。[1]可以说,我校课堂研究中颇具特色的四色学习单,正悄悄地生长着为儿童设计多彩学习生活的教学文化。

(四)突破小班化探索的研究瓶颈

虽说很多学校加入了小班化研究行列,但关注的多是理念建构和教师怎样“教”,对儿童学习生活尤其多彩学习生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小班化最大的优势在于,小班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小班化是一种班额的变化,更是基于班额变化的一种教育理念、行为的变化。针对小班化和小班化教育之间存在的距离,我们提出“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理念。多彩学习生活就是让每一个孩子过不同的学习生活,而小班化教学环境下,就可以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多彩的学习生活,小班化教育就应该建构儿童多彩学习生活,小班化教育能更好地实现多彩学习生活。我们作为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有责任、也必须引领儿童过好多彩学习生活。我们的课题就是以小班化教育为背景,立足课例研究,研究“儿童多彩学习生活”,推进学校小班化教育的发展。

二、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内涵与特征

小班环境实际指的是小班化教育的背景。小班化环境是在常态化的学习与生活中,关注“每一个”的环境,重视“这一个”的环境,融合“我们的”环境,是散发浓浓“儿童文化”味道的环境,是儿童尽各自所能“生长”的环境。[2]可以说,小班环境是内涵丰富的环境,始终追求每一个儿童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目标,始终追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儿童的发展。

儿童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基于儿童个性化学习的特征,通过生动、精彩、适性、快乐的教学组织,和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多形式的学习情境,使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个性化发展。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不能局限于教室,可以走出班级,走出校门。儿童学习生活不仅有集体的生活,还有个体的生活;学习生活本身不只是上课的生活、作业的生活、考试的生活,还有发展兴趣、张扬个性的生活。

课题组从儿童的角度、生活的角度、学科的角度等多个方向进行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特征的研究,认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内涵特征是有童趣、有意义、有选择、有个性。这四个“有”的逻辑关系是递进的,是有内在关联性的,多维的关系也促进了儿童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童趣”指小班化教学要站在儿童立场,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激情,引发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人去领悟、去探索,使学习生活充满趣味。

“有意义”是指多彩学习生活是一种以素养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生活中全身心投入,不仅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情感和人格也获得了丰富和完善。

“有选择”是指儿童在多彩学习生活中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自由选择能让人身心放松,更好地投入学习。

“有个性”指教师应尊重儿童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儿童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研究载体与分析

(一)课例的呈现与分析框架

“课例”是研究的抓手,它以攫取实际发生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某个小的研究问题为主题,通过对教学问题和教学现场的再现和描述来揭示教与学的改进过程,讲述改进背后的观念和认识。儿童的学习生活融合在一个个鲜活的课例之中,课例研究承载着对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分析与思考,同时也更有利于推动儿童的多彩学习生活。

1.课例研究的类型

(1)问题呈现型: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设法找到恰当的理论和策略来解决问题,以问题唤起反思和变革的行动。

(2)经验分享型:强调利用故事和叙事来获得知识和沟通能力。整个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资源、开发资源、拓展资源、共享资源的过程。

(3)理论验证型:尊崇理论价值,认为教学是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结果,课例为印证理论、检验理论提供了实据。

(4)研究反思型: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课例真实地记载了教师成长历程,其中包含甘苦与困惑、迷茫与挣扎以及反复探寻之后的豁然开朗。

2.课例的分析框架

课例分析由以下四方面的要素构成:

(1)主题与背景

课例是一个个真实的教学案例。首先要交代背景,然后要阐明研究问题,即研究的主题。这个主题应围绕“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来确定,要有现实的研究价值,切口要小,便于掌控和深入。

(2)情境与描述

课例研究基础是课堂教学实录和对实际教学过程的描述。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反思几方面,描述课的改进与变化。其中,可以有选择地运用《汉口路小学多彩学习课堂观察表》等,做定性定量分析。此外,还可对课堂教学中的轶事和突发事件等,采用教育叙事手法进行描述,力求准确、客观、生动。

(3)问题与讨论

围绕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特征,结合课堂观察中所发现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执教老师有什么困惑或两难的问题,师生之间发生了什么冲突,不同学生之间有何不同意见等,所有这些问题是如何发生的、怎样解决的,都有必要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在此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对关键片段的分析和讨论。

(4)诠释与研究

对课例的解读,除了具体的描述,还需要对其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理性的诠释。课例研究试图以课说法,发现和提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核心问题。比如:在研究设计中是否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符合儿童个性化特质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体现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四个有”。

(二)课例的深度分析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学习生活的多彩,是从一节节多彩课堂开始的。我们着力通过一节节课例研究,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彩学习课堂。多彩学习课堂以儿童学习活动为中心,围绕儿童实际需求,创设符合儿童个性化特质的学习情境,提供多种参与机会,引导学习过程;通过恰当评价和反馈机制,帮助儿童掌握学习过程,督促有效学习的发生。

课题组收集的课例覆盖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多彩社团课程。全校1-6年级所有教师参与课例研究,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从“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四个要素进行课例研究,我们的研究步伐正行进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班背景下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以单纯应付考试取代全面发展,以单一的学习成绩作为判定学生发展水平的最终标准,以牺牲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获取测验卷面的“成功”等,使得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枯燥单一。我们通过一个个研究课例,努力做到:

呈现多种教学资源,创意多彩课程。如南京大学和我校仅一墙之隔,我校教师共同编写的《小学・大学》微型图本,即充分发掘南大“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其中《校训》一课,教学前,先让学生去南大采访,了解校训的由来和变迁,并与我校校训比对,形成问题。上课时汇报讨论:我校校训和南大校训的关联,再上网搜索其他大学的校训,说出感兴趣的校训以及原因。从众多校训中感受什么是校训,为什么要有校训,能否为自己的家庭和小组设计家训或组训。最后进行口语交际《家训或组训诞生记》。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调查、研究、发表观点,学习资料丰富、学习方法多样,学习所得多元,彰显了教师利用地域资源进行课程设计的功力。

设计多样教学形式,创意多彩课堂。如从同课异构对比中寻求更有意义的学习、从走班制让学生感受不同老师的教学个性……课题中期汇报时,尝试由三位老师同上一节课《南大的建筑》。三位教师根据学情,提供便于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一节可选择的课例研究就诞生了。本节课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分别由三位老师指导“建筑文化组”、“数学测绘组”、“美术创想组”的学习。让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师生在一种互助形式下完成教与学。整节课体现课堂学习的选择性,彰显了学生个性,展示了有趣的多彩课堂学习生活。

建构多种教学样式,创意多彩生活。老师们在研究中创造了多种教学样式,体现了鲜明的教学个性,给学生的学习生涯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如周婷老师的“情趣导引―美读浸染―个性绽放”的魅力语文,王蕾老师的“尝试作画、不断发现”的教学思考,朱静老师的“你动、我动、大家动”的律动课堂,徐皓明老师的“四色分层 五步教学”模式,何世民老师的“多彩 丰厚 灵动”的风格……都是以追求学生自主发展为教学目标,在缤纷多彩的课堂中,学生的个性空间得以放大,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愿望能够因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不断得到唤醒和强化。

2.小班背景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和践行

学校除收集整理所有老师的课例,还在学生中开展了以“我们喜爱这样的美丽课堂”为主题的课案书写活动。从学生写的课案中发现,学生对开放的、形式多样的课堂很喜爱,尤其对以“四色学习单”为组织形式的课堂活动更加偏爱。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创设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平等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学生获得自由、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从课例分析和学生的课案中,我们也可以窥见:

有童趣皆有可能。如苏教版第二册14课《鲜花和星星》生字学习,“真”这个生字是难点。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来看,低年段儿童空间直觉虽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直觉的精确性和分化性发展水平不高。[3]基于这样的学情,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真”就像一个“斜带十字小帽,身穿条纹上衣,脚蹬八字小皮鞋”的娃娃。这充满童趣的比喻,调动了儿童的有意注意,儿童在趣味性学习活动中准确掌握了生字词的书写。

有选择才有个性。小班环境下的课堂,更能体现教学的灵动,这种灵动给师生营造了一种可以选择、彰显个性的多彩课堂学习生活。对学生来说,一次自主选择意味着增加一次塑造个性的经历。如张璇老师的课例《Food》一课,老师将学习分为了课前活动与课堂活动两个部分:

【课前准备】在前一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相应的小组,课后进行了调查研究活动。

红:Find some photos about the food at the Food Festival.

黄:Find the English names of these food on the Internet.

蓝:Introduce what they are made of.

绿:Show all of these in English.

【课堂活动】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形式来展示。

这样的设计为儿童营造了有选择的学习生活。课前准备的四色讨论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这些主题进行分组活动。课堂活动中的成果展示环节,学生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成效。这一过程,学生各显神通,自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以提升,课堂也更加生动。

有意义成就发展。当然有童趣、有选择的课堂并非一味追求“趣味”和学生自愿,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以学习者学习素养养成为核心的“寓教于乐”,也才能真正实现多彩课堂的价值追求。

如《分数除法教学》一课,看似内容简单,其实对学生思维水平要求很高。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数学体验活动:“9/10米的花布给小猴做衣服,可以做3件,做一件要多少米花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画一画、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计、求解、比较、分析、交流、验证、归纳几个环节,从而真正领会分数除法计算的科学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上课例让学生经历、体验,让学生在自由的时空里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发现,自信地表达,快乐地运用,让数学生活充满理趣,正是对理念新课程的有力佐证。

3.小班背景下学校办学理念的验证和丰盈

课例研究的背景是基于学校课堂特色“四色学习单”,在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四色教育”的构想。四色教育中的“四色”可以指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也可以泛指四种颜色的共同体、融合体。“四色”其实是多色、多彩,寓意不同人的不同本色和天性,寓意在教育过程中人在人和人、人和环境相互交融中的成长与变化。“四色教育”承认和重视“人”的先天个性与差异,又重视后天教育教学对“人”的改变与提升,由内而外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应然状态,体现了我校小班化教育“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价值追求。“四色教育”即在充分尊重学生天性和差异的前提下,通过丰富多彩、不断生成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为学生打造充满童年梦想、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

“四色教育”是“四色学习单”的提升与超越,是一个具有校本特点的教育概念。它是在前期关于四色学习单的教学研究中,和现在进行的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课题进程中,融合学校文化的梳理与反思,自然生成的一种教育形态,是学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代表。它为学校小班化教育的高品位、高层次发展提供了策源与愿景,是学校下一步发展的整体设计,必将促进学校办学品牌的形成和办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共同成长。可以说,“四色教育”是学校课题研究进入新阶段后的理性思考与愿景构想,更是学校小班化办学新的规划与行动纲领,它倾注了汉小人无限的教育真情与教育智慧,进一步丰盈了“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

四、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研究成果与反思

一是深化了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认识。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引导和建构老师们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力图深度改变课堂、改变教学,真正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努力构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二是撬动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变革。在研究中,以“儿童多彩学习生活”为抓手,形成了适合小班课例研究的呈现与分析框架,催生了教师研究方式的嬗变,撬动了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是促进了学生的生动活泼的成长。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有童趣、有意义、有个性、有选择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投入教学过程,品尝获取知识的愉悦,师生在多元、多向、多层次互动中释放天性、彰显个性、快乐学习、自由成长。

四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文本材料。围绕课题前期研究,出版了五本专著――《魅力语文》《四色学习单文化生长》《边玩边学语文》等,还有《小学・大学》《花样可乐・健身足球》两套校本教材,其中《四色学习单的文化生长》一书获得南京市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校本教材《花样可乐・健身足球》已于2014年11月被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收录在校本教材15项推荐共享名录中,《小学・大学》微型图本的创意实践被《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报道。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课例不断推向省、市内外,让兄弟学校老师分享。数十篇论文、课例获省、市一等奖,多篇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期刊上,其中三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学校形成了论文集《儿童多彩学习生活:一种校本化的理解与认识》与课例集《伴随儿童的成长脚步》。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

我们的一个个课例是属于课堂的,同时也是学校四色教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课例研究”成为文化脉络的延续、创新和生长?这是我们一直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例研究的呈现与分析框架还不能完全凸显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特质,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在研究中发现,现阶段我们对儿童多彩学习生活内涵的理解与把握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婷,叶海豹.四色学习单的文化生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