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

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文1

险种选择各不同

养老保险是投保人按期交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按照约定的领取方式、领取年限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养老年金受领者在领取年龄前死亡,保险公司或者退还所交保险费和现金价值中较高者,或者按照规定的保额给付保险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养老保险有传统型、分红型、万能险、投连险,这些类型的养老保险分别适合不同特点的人群。

保守人群――传统型 传统型养老保险的预定利率是确定的,因此日后在什么时间领多少钱是投保时就可以确知的,这一类型适合于理财风格保守、不愿承担风险的人群。

抵御通胀――分红型 分红型养老保险一般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往往低于传统险。值得注意的是,分红险在预定利率之外还有不确定的分红利益,主要起到抵御通胀的作用。分红又分为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两类,现金分红在每年可直接兑现,保额分红从长期积累的角度看保障作用更为明显。

收入不稳定――万能险 万能险大多也有保证收益,一般在2%~2.5%,有的也与银行1年期定期利息挂钩。其交费、保额都比较灵活,对收入不稳定的人群比较适合,相应的其强制性理财的功能也就弱一些。

高收入者――投连险 投连险是各类型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而风险与收益同在,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的一类。它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全部由客户自负。保险公司为客户设立有不同风格的理财账户组合,其资金按一定比例搭配投资于风险不同的金融产品。投连险投资性较强,而养老保障的稳定性、可靠性较弱,适合风险意识强、收入较高的人群。

金额大小有差异

养老保险配置金额多少需要根据自己的养老规划来确定。

首先,确定实际需求的养老金额。这取决于3个因素:寿命长短、现在的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测。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及其他投资收益作为补充;中低收入家庭可主要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其次,确定养老金需求缺口。养老的资金需求可以从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渠道获得。可根据商业养老金在实际所需要的养老金额中所占比例来确定养老金缺口。

最后,确定实际的养老保险保额。收入水平和资金状况决定了消费者所能承担的养老保险水平。

交费形式要弄清

养老保险的交费方式有趸交和期交两种方式。趸交方式的养老保险相对较少,而期交的养老保险相对来说具有约束消费者储蓄的功能,所以消费者多选择这类保险。

由于在相同的保额水平下,交费年限越短,总的保费支出越少,但年限过短资金压力会较大,所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选择较短的交费年限。

领取时间要有数

在投保之前,要对领取时间、领取方式、领取年限进行清晰了解。

领取时间

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有多种选择,且在未开始领取之前还可以更改。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4个年龄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投保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老保险领取时间。

领取方式

养老保险的领取方式有趸领、期领、定额领取3种方式。趸领是在约定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期领是在一段时间内每年或每个月定期领取养老金。大多数人习惯选择期领。定额领取的方式与社保养老金相同,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

领取年限

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限有终身领取和保证领取两种方式。终身领取养老金虽然说是终身,但一般终止年龄为88岁或者100岁。保证领取年金一般承诺10年或20年的保证领取期,若被保险人没有领满10或20年,其受益人可继续将保证年期内的余额领取完毕。

购买原则要坚守

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投保人还需要遵循以下几项购买原则。

组合原则 从一定意义上讲,年金保险只是保障老年生活中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老年人容易出现较大的医疗支出,而年金保险不能保证这些大的费用支出的可行性。因此,购买年金保险时一定要搭配一些意外险、医疗保险,才能真正抵御风险。

综合比较原则 年金保险的整个时间达到几十年,如果通胀率走高,那么日后拿到的年金就会贬值。目前市场上的年金保险产品多为定额给付型,即在投保时就已确定未来每年可领取的年金额度。而一些成长型年金产品则可以在保证资金安全增值的同时,无论在年金积累期或是年金领取期,都以分红的形式不断增加年金领取额度,并不设上限,可以充分抵御通胀的风险。

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文2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组成。随着物价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活成本的逐年提高,不少老年人退休后都多少会感到,仅仅依靠养老金,很难继续维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质。同时,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仅靠职工医疗保险也并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投保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人们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砝码。但商业养老保险种类多,个人该如何选择呢?下面让我们看看杨旭是如何做的。

擦亮眼睛 分清险种

作为某上市公司的高端管理人士,年收入大概在300万左右的杨旭,虽然自己和其妻子都有社保,但是为了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有保障,更加有品质,他对商业养老保险也是兴趣浓厚。

他首先通过多方研究了解,对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养老险产品做了全面的认识,统计发现除了传统型养老险外,还主要有分红型养老险、万能型寿险以及投资连结险等多种养老产品。面对纷繁的养老产品种类时,也没有让杨旭感到眼花缭乱,反则非常淡定,毕竟这关系到以后的晚年生活,要极度重视。因此,为了选取适合自身的产品,他对此进行了多方面比较,从中得知原来这几种产品还有着它们不同的特点

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日后从什么时间开始领,领多少钱,都是投保时就可以明确选择和预知的。而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不过分红险在预定利率之外,还有不确定的分红利益可以获得。

万能型寿险是一种长期的理财手段。这一类型的产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部分也有保证收益,目前一般在2%-2.5%左右,有的也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利息挂钩。此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万能型养老险投入比较大,且不宜提前支取,否则将损失高额的手续费。

投资连结险是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当然风险与收益同在,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的一类。同时它也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手段,但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客户全部自负。

养老保险 谋定而后动

有了这些认识,或许对于一些保守的消费者来说,一般会较青睐传统的固定利率养老保险产品,认为别的养老险过于“花哨”,存在一定风险。不过,杨旭认为,在目前的低利率时代不适宜购买养老险这样一种长期储蓄险种,还是选择有分红功能的产品为佳,以便将来市场利率上升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

于是,杨旭开始着手规划购买方式。36岁的他,选择了一家有实力的保险公司买了商业养老保险分红型加重疾险。个人养老金保险的年缴费大约在10万左右,交十年;重疾险年缴费约1.3万左右,缴费期20年。具体规划如下:

保障规划表

险种 保障额度(元) 年缴费(元) 缴费期 保障年限

定期重大疾病保险 50万 约1.3万 20年 70岁

个人养老金保险(分红型)

8.2万 约10万 10年 终身

保费合计 约113万

他的保障利益

1、36岁-70岁,疾病身故保障62万,重大疾病保障62万

2、70岁以后,疾病身故保障12万,重大疾病保障12万,同时用到期的满期金作为养老补充

3、60岁,领取个人养老金保险累积红利约40万(按中档红利计算),该红利可转换为增额养老金领取,也可以直接全部领取。

(1)如红利不转换养老金,则领取方式如下:

每年领取82000元养老金(或每月领取6833元左右)直至终身。若被保险人领取养老金未满10年身故,保证给付10年。

(2)如红利转换养老金,则领取方式如下:

每年领取约105000元左右养老金(或每月领取8820元左右)直至终身。若被保险人领取养老金未满10年身故,保证给付10年。

各种计划统计完毕后,杨旭终于算是松了口气,不管如何,以后的养老问题是解决了。

Tips:

普通白领养老补充储备方案

基本资料

陈女士,45岁,教师,月均收入10000元,年缴保费:20000元

保险方案

险种 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

缴费 每年交20000元,共交10年,交至55岁。

保险期间 保障至被保险人80岁。

保险利益

一、养老金领取,被保险人选择60岁开始领取,每年领取13600元,也可以月领取1133元,一直领取到80岁终止,共可领取272000元,如果每年的养老金不领取,还可以复利累积生息,一直到80岁一次性可领取365437元。累积生息可以有效抵御通胀利率变动的影响。

二、现金分红,此产品在一投保时每年都有红利分配,因该产品现金价值高,所以能带来高额的红利。

三、身故金,如果是在约定的领取年龄前因意外身故,给付保费的200%,最高给付40万,疾病身故给付所交的保费,如果是在约定领取年龄后身故,身故金给付时把未领取期限各期内年金的数额的总和一次性给付给受益人,该领取的跑不了。

选购五原则

看了他们的养老规划,或许你已经对养老保险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选购,或许还存在一些疑惑,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选购技巧吧。

一、定保额。确定保障额度是在购买养老险之前首先要考虑好的,这主要是综合考虑未来的养老资金需求缺口和自己现在的经济承受能力。因为每个人在退休后对生活品质和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一句话说的好:“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很多人幻想退休后要到处旅行,这是要根据口袋里的资金决定,还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等无法确定的因素,所以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养老金的总需求。测算方法:先计算退休后资金需求和收入的差额,然后再计算商业保险金在填补这个差额中占到多少比例,就可以直接反推出自己每月或每年需要领取多少商业养老金,也就能马上找到对应的保额 了

二、定领取方式。领取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目前商业保险养老金的领取有趸领和期领两种方式。前一种是到了约定的时间保险公司一次性付给保户一笔养老金,这种领取方式适合打算退休后进行二次创业或者退休后有一个较大计划的人群;后者是分期给一小笔养老金,可以月领和年领,适合细水长流型的老人。不过,一般还是期交比较好。

三、定领取时间。领取时间也可以理解为领取年龄,这个领取时间是可以在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与之协商好的。不过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与退休年龄衔接,这样在退休之后就立即有养老金领取,生活上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四、定类型。养老保险的类型主要有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连型三大类,这几种类型的产品是随着收益越高风险也随之越大的,其中以投连型的风险最大。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来决定。

五、定领取年限。领取年限分两种,一种是保险期间为终身没有最低领取年限,保证被保险人活得越长这一险种越划算。另一种保险期间是定期的,同时会设定保证领取的年限。

Tips:

选购注意项:

首先,最好购买具有分红功能的商业养老保险。

其次,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期限。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期限越短,相同保障额度下,缴纳的保费总额将越少。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你可以尽量缩短缴费期限,这样能节约投保成本。

最后,早买比晚买好。投保人年龄越小,储蓄的时间越长,缴纳的保费就相对较少。投保商业养老保险,年龄最好在50周岁以下,因为投保年龄超过50周岁,需缴付保费比较高。

另外,在购买养老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确定自己大概需要投保多少的商业养老保险。设定每个人60岁退休后可健康活到85岁,只计算伙食费,每天每顿伙食费按10元计算,那这25年间的伙食费要花去10元×3顿×365天×25年=273750元,再加上一些基本医疗费用,养老金的数字还要增加。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还应选择有增值功能的养老险。

二、目前市场上的传统型和两全型养老回报额度较为确知,投入较少,适合一般工薪阶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由于投入较高,适合投资意识较强,高收入人群。

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文3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思考

一、我国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于1997年开始实行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再次革和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企业以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缴费费率为20%,职工以本人上年度工资为基数,缴费费率为8%;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费率为20%。符合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国务院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之不相适应的环节越来越多,突出问题如下:

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缴纳方式从现收现付转向部分积累模式,在转制之前退休人员没有账户积累,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当前现收现付和部分基金积累混合的基金筹集模式也使养老金收不抵支,再加上有少缴、漏缴及不缴现象使个人账户变为“空账”,而且这个“空账”有扩大的趋势。

2.养老保险覆盖的范围面狭小、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困难。国家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也没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还存在吃皇粮问题政府为之买单,导致财政负担加重。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到目前仍只有50%左右。

3.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由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力度不够,尤其是缺乏相关激励措施导致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制度仍然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商业保险等其他补充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地位、范围不够明确。

4.基金筹集模式和收支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现阶段,基金积累进而现收现付相结合的模式是我国运用的养老保险经费模式,但从社会统筹基金方面来看,仍处于现收现付的状态,且资金比例超过20%以上,个人账户部分却不足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增加。现阶段,我国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4岁,若从国家规定的60岁退休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个男性需要领取14年的养老保险金。其次,女性的平均寿命与男性相比普遍较高,但国家对女性的退休年龄规定为50岁,因此,女性需领取的养老保险金超过24年。

二、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主要内容

目前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其保障水平、覆盖范围和基金筹集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为代表的传统型养老保险;以英国、日本为代表的福利型养老保险;除此之外还有混合型养老保险,国家型养老保险和储金型养老保险。任何一种制度都不会是绝对的完美,传统型养老保险强调待遇与工资收入及缴费(税)相关联,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它贯彻的是选择性原则,并不能覆盖全体国民。福利性养老保险保险贯彻“普惠制”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国民,但保障水平较低,退休人员必须参加其他辅助型保险才能维持生计。各国都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图建立日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

1.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经过多年的运作形成了由普通制度、农业制度、特殊制度、自由职业制度构成的覆盖全员的普惠性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结构由基础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层次组成。但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迅猛增长,法国退休金入不敷出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公共部门与私立部门的养老保险差距的不平衡性,法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有:

(1)延长退休年龄,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延长至65岁;

(2)打破养老的社会不均衡性,缩小养老待遇差距。为缩减公共部门与私立部门的养老保险差距,统一了两者获取全额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规定同样的推迟退休年龄;拉平公私部门之间的缴费费率,规定十年内将公务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从7.85%提高到10.55%;

(3)优化强制投保与自主选择的多层次保障结构。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保险,雇员,雇主分别按应保工资的6.55%和8.2%缴费。缴费满40年,可领取较为优厚的基本养老金,若出现不足的缴费年限,则应根据相应比例实施扣减。国家要求养老保险补充缴费率大约是工资的10%左右,通常是由雇员和雇主分别负担,国家对税前列支政策进行开放。商业性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加入,它包括各种互助保险和商业保险,缴费率根据利率逐年变动,政府提供税收减免。

2.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由国家直接管理和运作的“国民年金”。第二层是由国家进行管理和运营的“厚生年金”第三层是由企业自己管理和运营经营的“企业年金”及“个人年金”。前两属于公共养老金范畴。尤其是“国民年金”,是日本的基础性养老金,几乎覆盖全体国民。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老年人福利设施,由家庭和社会共同养老。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解决养老金收支平衡问题,日本对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1.保险费的提升。每年按照0.354%的幅度对缴费费率进行提升,到2017年,对保险费缴纳的比例由原有的占工资总额的13.58%向18.3%进行提升。2.对每年支付被保险人员的保险金数额实施逐年降低。计划到2023年,逐年将平均养老金支付额降至50.2%。3.养老金发放方式的调整。即根据物价跌幅,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额。

3.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德国养老保险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自愿保险等多种形式组成。法定养老保险覆盖从业人员的90%。最大的特点是实行代际协调制度,即由目前工作的人员承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随着德国人口老龄化和失业现象愈加严重,政府的财政不堪负重,德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

(1)提高退休年龄,控制提前退休。决定从2012年开始将65岁的退休年龄逐年提高至67岁。

(2)实现养老金缴纳和支出平衡。为使养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适当降低领取养老金比例,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就业人员缴费比率。

(3)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间的平衡。政府对个人参与法定养老保险并同时对私人养老保险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规定对现有的就业人员每年对一个附加养老金进行投保,投保额度逐渐递增,国家不仅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助及税收优惠政策外,政府部门还每年计划支出70亿欧元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贴,并运用一部分生态税向养老基金中进行补充。

三、对我国养老保险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纵观国外养老保险改革,可以看出,现有的各种养老保险模式各有优缺点,各国养老保险都是在循序渐进改革中不断修正完善。国外养老保险改革经验,引发以下几点思考:

1.延长退休年龄或延长缴费年限。延长退休年龄势必给本已不堪重负的就业带来更大压力,但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提高,现规定的退休年龄应适当提高,德国、英国的渐进模式值得借鉴:每年增加6个月的工作年限,10年后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社会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规定使得很多人的工龄可长达二三十年,实际缴费年限会远远超出15年的退休条件,而且相对而言,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可以适当增加缴费年限。

2.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应该尽快实现并轨,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从而减少财政支出。还应通过完善法制规章,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同时应进一步明晰缴费与待遇之间关联性,提高人们参保的积极性。

3.积极推广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计划及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随着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必须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只有尽早规划,提前积累,才能缓解老龄化压力、增强养老金的可持续水平。

四、结语

伴随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近期媒体报道养老保险改革方向已明确,诸如未来个人账户将放大,企业缴费有望减负,尤其是确立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平稳过渡的原则。如何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我们必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文4

60多岁的老人贩毒只为养老,匪夷所思吗?

今年3月23日,现年已逾60岁的郑某,在携带125克返回遵义的途中,被当地民警抓获。郑某称,自己没别的本事,只能靠贩毒养老。

无独有偶,2009年10月,辽宁营口大石桥市警方曾抓获一名76岁高龄的贩毒人员孙某。根据孙某的交代,他1990年来到大石桥市,在那生活20年,没有一个儿女过来看过他。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感觉到依靠儿女养老不可能了,想让自己晚年生活得更好一点,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多赚钱,最终干起了贩毒养老的勾当。

虽然从法理上讲,郑某和孙某都是罪有应得,但是很多人从感情上对他们都表示了同情。同情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除了铤而走险,还能做些什么来养老?

养老金空账1.7万亿元

近日,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的一组数据,引发了关于“亏空”和“养老”的热烈讨论。据他介绍,截至2010年底,中国个人账户记账额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等于账户有1.7万亿元的缺口。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更预期,“如按照目前的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

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个人和企业分别按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8%和20%缴纳保险费,从理论上讲,记入个人账户基金的保险费为个人缴纳的8%,企业缴纳的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但在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基金被用于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支出,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3月7日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养老金收入大约为1.3万亿元,支出约为1.2万亿元,略有结余。据此,胡晓义称:“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如果仅从全部养老金收支来看,胡晓义上述表述符合事实。但国内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养老金目前收支仍有结余,但实际上全国多地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资金全部参与了收支核算,实际上是个人账户资金参与了社会统筹支付,也就是将未来的养老金填补了目前统筹资金的“窟窿”。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目前中国城镇职工按照工资的8%缴纳养老金并建立个人累积账户,雇主按工资总额20%缴纳养老金,由政府建立基本养老金统筹账户。但是社会统筹账户收不抵支,占用了个人账户的资金,形成了养老金收支缺口。

与巨额养老金空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中国内地有1.85亿60岁及以上老人,65岁及以上人口也达到1.23亿,占总人数的9.1%,规模超欧洲老年人口的总和,中国的老龄人数已经占世界首位。 与日俱增的老年人口,对养老金无疑是个考验。

以房防老概念新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这句歌词让听者心酸,是因为它道出了现今的一个实情:独生子女时代,且不说“养儿防老”的念头,光是赡养老人的责任就会让很多人喘不过气来。

传统的养老思想正在被修正,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的养老方式,“以房养老”便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国外较推崇的一种养老方式。

“ 以房养老” 实际上就是“ 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去年,中信银行首家推出了养老按揭贷款业务。

据介绍,该“以房养老”业务要求借款人为养老人本人或法定赡养人,养老人本人须年满55岁,并且拥有2套或以上住房。贷款金额根据担保物价值和养老人养老合理需要的资金确定,计划累计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价值的60%,且每月实际发放的养老金额不超过2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利率按照央行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或上浮1.2倍左右。以一套估值100万元的房子为例,消费者最多可从银行贷款60万元。假设贷款期限为10年,则每月可得养老金4000余元。

如果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推广,也不失为一种养老的新选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以现行的规定,住房使用权只有70年。人老了,房子使用权也相对短了,有的离规定年限只有十几年,有的甚至只有几年。房子使用年限减少,价值就低,不仅本人抵押不划算,而且购买者也不划算,因而,在实行“以房养老”之前,还得明确房屋70年后的结转,如此才抵押得实在,他人买得也放心。

金融投资稳收益

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计算,假如男性准备60岁退休,退休后每月需花3000元钱,按平均寿命80岁来计算,则要为自己准备20年的养老金。不考虑通货膨胀,则需要0.3×12×20=72万元养老金。所以,为养老金做准备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金融投资,其中包括基金投资、收藏品投资等。

对于完成积蓄养老金的目的来说,投资理财最首要的条件就是“稳健”。因此,选择金融投资的手段储蓄养老金,就要选择保本保息相对稳健的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比较普及的选择是基金,由于可以一笔投入,也可以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不定期不定额,所以投资比较方便。不过基金品种繁多,预期目标的收益率不同,风险偏好也不同,因此在投入时点上,利用一次性投入和定期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更利于辅助养老。

国债也是不错的选择, 它的门槛较低,不需要太大的投入,每年定期购买国债或者进行储蓄,依然采取定投的概念,只是按年为单位。目前,电子国债分为3年和5年,年利息分别为5.58%、6.15%,略高于存款,而凭证式国债除3年期和5年期,还有一年期,利率为3.85%。

商业保险不可缺

商业养老保险无疑是社会保险的有力补充。据悉,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组成。政府提供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体系的基础,据统计,其发放的目标替代率不超过58%。2011年,全国月人均养老金水平是1 5 3 1元,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企业为职工安排的企业社团补充养老金计划,这种形式在中国刚刚起步,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员工之外,“企业年金”对很多人仍是陌生的名词。这不仅不能保障个人退休生活水平,也无法应对养老所需的医疗、护理等额外支出。此外,就是个人选择的补充商业养老保险。

投保商业养老保险,首先要全面地考虑自己的养老保障需求,可自己列个清单,然后清楚自己的工作年限以及在生命周期内财产的几大分配途径,再结合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选择投保的额度。但一般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准侧,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额度应该占到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25%-40%。

目前市场上有养老功能的保险产品主要有传统型、分红型、投连型和万能型等几种。有保险专家指出,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投连型和万能型的风险比较高,建议一般工薪阶层选择传统型和分红型保险。

退休后领取社保养老金金额计算方法

目前社保养老金可以从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两方面领取

1. 个人账户的资金全部由个人缴纳,以您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8%为计算标准。例如,您每个月缴纳的缴费基数为5000元,那您每个月需缴纳400元放入您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会按照1年期定存利息来为您计息,这也就意味着,个人账户未来领取的钱全部都是您自己存的钱。

2. 统筹基金的资金由企业来缴纳,以社保缴费基数的20%来缴纳,到未来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领取。计算的方法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指在退休年龄退休时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指所有各年缴费基数的平均值)×(缴纳养老金年数)%。

举例:郭先生30岁参加工作,预计60岁退休,假设城镇预期寿命为80岁(同时不考虑利息因素)。假设郭先生平均每年按照5000元/月的缴费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退休时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0000元,那郭先生在60岁退休时月领养老金为多少元呢?

计算:退休时,养老金缴纳年限=30年,规定计发月数=(80-60)×12=240月月领养老金=个人账户+社会统筹账户

=每月缴纳工资基数×8%×12×缴费年数/计发月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缴纳养老金年数)%

=5000×8%×12×30/240+(20000+5000)/2×30%

=600+3750

=4350(元)

* 链接

国外养老模式

新加坡:两种形式来养老

老年人在新加坡被称为乐龄人士。62岁以上的乐龄可以从公积金账户中领取养老金度日,政府也允许老人将自己拥有的祖屋或私人房产进行部分或全部出租,以换取租金养老。

除此之外, 新加坡以房养老还有一种形式: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申请将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或金融机构,由这些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仍居住在自己的住房内,待其去世后,房屋产权由这些机构处置,进行抵押变现并结算利息,剩余的钱则交给其继承人。

英国:以房养老

英国人退休后得依靠国家养老金,而这部分钱在2010年是每人每周97.65英镑,只相当于以最低工资水平工作两天的收入,这对于维持一个相对舒适的晚年生活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多数英国人通过以房养老的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

美国:结伴养老

在美国,对于那些在意老迈亲人独居的迁居者来说,一项叫“家庭共享”的社区倡议可能帮助他们得到慰藉。芝加哥老龄化办公室在早些年就推出了“家园共享”计划:将60岁及以上,年龄段相仿,又有兴趣共享一个家的个人,以合得来为前提,进行甄选和配对。

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文5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前,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还不广、社会知名度还不高、征缴保险金还有一定难度。为此,广州市易明市场策划有限公司与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协调合作,共同对广州地区进行了一次关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研究,为有关具体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为政府行为也需要专业市场调查研究作了一次有力的没注。

一、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可以清楚地知道公众对于社会保险了解熟悉程度及认识盲点,以选准最终对象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

市场调查的品牌(企业)提及率,是反映公众或消费者对某项事物、产品或企业(机构)的了解熟悉兴趣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从本次调查中反映出:尽管社会保险在覆盖人数方面,无疑要比商业保险高得多;但在社会知名度方面,社会保险却比商业保险低许多:在第一提及中,社会保险机构(包括广东省、广州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及基金管理中心,单选)的总提及率为18.6%,而商业保险公司(包括中保寿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友邦保险等)的总提及率为81.4%;第二提及(经提示,复选),社会保险机构的总提及率为62.5%,商业保险公司的总提及率为137.7%。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据被访者说,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很少组织职工干部学习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文件,个人也无办法进行更多咨询了解。因此,约76%被访者对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应有权利和义务不甚了解。远远没有了解商业寿险公司和购买寿险保单的兴趣高。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制度:即由个人、企业、国家合理分担费用以取代过去由企业、国家包揽的传统型退休养老制度。正因为它是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险事业,若公众对于关系到将来个人长远利益的社会养老保险及缴费事宜膜胧无视,当所在企业、单位经营困难或其他原因而不参保或欠缴社会养老保险金从而侵犯公众个人权益时,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切实维护。因此,把社会保险宣传教育的重点从以企、事业单位为主转变到以公众个人为主,这是从社会范围提高社会保险意识、解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金征集困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最根本途径之一。

二、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可以了解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保险制度认同程度及自我保障意识水准,从而使政府意志和公众倾向达到默契统一。

认同性评价,可以反映被访者对某项事物不同看法,经过统计该项数据即可得出被访者(代表整个地区公众)的主要评判倾向。(1)在关于“社会保险是一项政府行为”方面(复选),被访者对此表示了较高认同率:社会保险具有“政策性”为54.8%,具有“保障性”为62.6%,具有“社会性”为36.9%,具有“福利性”为40.1%,认为“随生活指数提高调整性”为11.6%。(2)在关于被访者对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重要程度方面(复选):认为“参加社会保险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为55.4%;“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必须参加”为51,9%;“在经济上可以接受”为51.3%;“可以续上以前工龄,不会感到吃亏”为47.8%;“个人所承担的费用比例比较合理”为47.5%;“社会保险有国家立法作为保障、没有风险”为39.1%;“咨询活动/广告宣传/宣传资料”为25.1%;“看到别人参加也想参加”为16.7%;“亲戚、朋友、熟人的推荐”为12.6%。(3)在关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预期目的方面(复选):同意“为了将来退休养老有保障占83.4%,同意“为了‘失业’时能够继续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权利”占79.5%,这说明了公众在对待“养老”和“失业”问题上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保障意识;同意“参加社会保险势在必行”占78.8%,表明被访者对于国家进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有较高的认同感;同意“为将来所作的一种投资行为”占26.4%;同意“因为人民币降息原因”占13.3%;选择“其他”仅占0.3%。

由此可见,政府行为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了被访者的较高认同,它与公众在新型社会养老制度条件下实现个人年老退休的期望目的,本质上并无矛盾。

三、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可以准确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保险和商业寿险的竞争关系,因势利导地加快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社会保险首先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尽管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在立法范畴、实施目的、范围对象、保障水平、权利义务、支付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但从稳定社会、减轻风险等方面来说又有着共同相似的作用,客观上形成了“基本”和“补充”的竞争关系。广州地区本次被访问者,已经参加社会保险和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分别占66.5%和33.5%。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与参加社会保险其他险种的比例约为:社会养老保险占96。6%,社会失业保险占18.3%,社会工伤保险占12.4%,社会生育保险占7.0%,社会医疗保险(待开展)为o%的险种格局。一般情况下,购买商业保险者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而参加社会保险者也可以通过自愿方式购买商业保险以在更大范围内提高抵御风险的承受能力。目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连续工龄可以视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因此社会保险普遍得到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以及30—55岁职工、干部的特别重视。同时,他们又是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代表进行游说争保的主要对象。

从表面看,被访者对于购买商业保险比参加社会保险的兴趣高;但在深层心理上,被访者对于两种不同保险重要性的潜在选择意向上,普遍认为社会保险更为重要。市场调查的比较性指标,可以评价出被访者对两项相关事物之间的选择倾向,如被访者认为“社会保险重要”占56.2%,认为“商业保险重要”占12.7%,认为“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次”和“认为商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次”分别占7.2%和2.0%,认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重要程度各为一半”占12.1%,“无所谓或不知道”占9.8%。该项统计分析研究,可以大致反映出广州地区群众对“基本”保险和“补充”保险之间重要程度的比较选择倾向,这是处理“基本”和“补充”保险之间竞争关系,加快社会保险改革事业所独特具有的深厚社会基础。

四、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可以知道未参加社会保险者的具体原因,改善服务、创造条件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

多项选择性访问,可以分析未参加社会保险者的主要原因(单选):“我无单位不知道怎么参加社会保险“占20.9%,“我已经购买了商业保险认为它更有用”占14.5%,“企业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我没有办法”占12.9%,“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参加”占12.9%,“现在国有、集体企业陆续破产我对社会保险没信心”占9.9%, “我不能负担保费”占9.7%,“我不需要社会保险”占4.8%,“不相信社会保险有真正保障作用”占3.2%,“社会保险属于温饱型作用不大”占1.6%,“国家企业强制参加而我自己不想参加”占1.6%,“我有足够财富不需要社会保险”占1.6%,“其他”占6.4%。概括其中原因有二:第一,与企业单位有直接原因者占45.3%;第二,与个人认识有直接原因者占54.7%。由于社会(养老)保险是强制推行的政府行为,在许多情况下就业者个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必须参加,因此,扩大和疏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途径”就显得更为重要。市场调查本身就是一次宣传广告活动。经过访问调查后,大部分被访者对于了解或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增加了兴趣和意向。未参加社会保险的被访者今后意向是:表示“肯定参加”和“有可能参加”占78.8%;表示“可能参加也可能不参加”占11.9%;表示“不会参加”和“肯定不参加”只占9.3%。另外还有一部分被访者,在这次调查结束后,已迫不及待地到有关单位及机构进行查询。

五、通过市场调查,可以认识宣传“渠道”和参加“途径”两者之间关系,在加大宣传广告的同时,努力提供更灵活、更有效的服务。

社会保险宣传渠道与公众参加保险途径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广州地区公众对于社会保险的了解渠道如下:“在工资中扣除”为50.7%,“报纸介绍”为42.9%,“电视节目”为24.4%,“咨询活动/宣传资料”为23.2%,“熟人朋友介绍”为21.0%,“企业、公司组织学习”为19.1%,“广播电台”为9.7%,“户外宣传”为6.9%,“杂志内容”为3.8%,“其他”为4.7%。

而广州地区公众在参加途径上如下:“国有、集体单位/企业、公司”57.2%;外资、三资企业/公司”6.6%;私营、个体企业/公司”3.5%;“行政、事业单位”27.2%;挂靠单位如“人才交流中心”等2.7%;“自己到社会保险基金中心(交费)”1.6%;“其他”1.2%。

被访者还建议:社会保险机构应该采取更灵活方便的措施、简化交费手续和增加参保途径(注:广州市社会保险机构从1998年7月开始办理“自由职业者”个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手续,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同时,中央、省、市各级的社会保险机构所执行的有关程序标准也应该趋向统一,做到相互接轨,以方便社会、企业和个人,也同时方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和扩大覆盖面本身。

六、通过市场调查,可以把握公众个人养老缴费(比例)观念的发展趋势,大胆而谨慎地推进社会保险改革事业。

随着我国近几年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等,职工、干部已经有了比较强的合理分担费用的适宜能力和不可逆转的自我保障意识,他们认为:“国有集体企业过去是‘铁饭碗’,现在竞争激烈不能依靠一辈子;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个人出小头、企业国家出大头,储备个人将来的退休养老金是应该、值得的!”

被访者在认为可以接受的个人缴费比例方面:他们由于职业收入、工作经历、文化水平、参保险种的情况不同等,故认为个人缴费额占工资收入的百分比标准也有所不同。他们在该项比例的认同方面,各级档次的比例差距不大,远远末形成思维定势,实质上反映了广州地区一般公众对该项分担费用标准的模糊评判意向。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广州地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负担费用部分目前一般在5%以下,而按照国家要求兼顾社会公平和企业效率原则实现个人缴费比例每两年增加1%、最后达到8%的比例增长指标方面,是极有潜力可挖和风险不大的。这对于广州地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率的同时,适时提高个人养老金比例的政策决策及具体操作上,提供了可靠的社会市场依据。

传统型商业养老保险范文6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基金统筹与平衡

21世纪,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2%,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随着老龄化人口比例的攀升,养老保险负担系数也随之提高,加上预期的人口寿命延长、养老保险待遇不断提高、城市大量在职职工提前退休、基金收缴率下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我国正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养老保险平衡危机。

目前,我国在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资金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及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与平衡,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利用率显得尤为迫切。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保险基金概述

现代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退出劳动岗位时,可以从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养老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目前,世界各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

1.传统型。又称与雇佣相关模式,最早被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9年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该模式主要是通过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参保,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负担。在筹资方式上实行“现收现付”,以支定收,事先确定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

2.国家统筹型。该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福利型养老保险,最早在英国创设,目前适用于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优点在于运作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其缺陷为政府负担过重,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另一种类型是前苏联所创的类似于福利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但其适用对象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在职劳动者,实行单一层次保险体制。

3.强制储蓄型。又可分为新加坡模式和智利模式两种。新加坡模式是一种公积金模式,主要强调自我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于在职期间与其雇主共同交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在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智利模式作为另一种强制储蓄类型,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实行私有化,将个人账户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来管理,劳动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基金管理公司,该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效率。

养老保险基金亦称为退休基金,是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实现手段,即雇员在工作一定年限后退休自雇主所获得之给付,可以是一次或定期终身给付。该类基金属于专用基金,具有自身的特性。

(1)社会性。养老保险作为一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社会政策,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在基金的筹集、给付及基金资产的营运上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无论是管理的过程和具体环节均体现了社会或政府行为。

(2)储蓄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个人账户预筹的,特别是积累基金,主要是通过个人账户进行预筹,储蓄起来以备将来支付养老金的资金。

(3)互。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给付实行一定程度的社会统筹,以实现社会互助,减轻劳动者的养老风险。主要表现为:①基金筹措由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负担,并从中划出部分作为社会统筹基金;②基金营运收益,全部并入基金并免征税费,归全体投保人共有,而并不按个人缴费多少分享;③除个人缴费储蓄部分,在投保人死亡情况下,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或未领取完的部分,归入社会统筹基金。

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与平衡分析

1.区际统筹与平衡存在的问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区际统筹与平衡是以行政性区域为观察点的一种分析方式,着眼于地区间的统筹与平衡。从我国目前现状看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且条块分割。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区际统筹层次低且条块分割,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功能不强。自1986年始推行社会统筹及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集模式,从其实施的情况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还较低,调剂范围还比较狭窄,基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大多数还仅限于县级范围或地市范围。同时,经国务院批准电力、交通、邮电等11个行业部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行业统筹,不参加地方养老保险统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统筹基金的供给,尽管行业统筹工作于1998年初月底向当地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移交完毕,并按先移交,后调整原则,参加所在地区的社会统筹,但其实施期间所产生的后遗症以及行业移交前的不规范操作,如扩大统筹项目、调低缴费率、提高支付标准等,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

(2)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区间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养老基金的供给能力与需求压力各不相同,在经济发达、人口年龄结构年轻的地区或城市,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较多,但经济落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地区或城市则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较少,少数地区甚至入不敷出。一方面,部分发达地区或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积累较多;另一方面,部分不发达地区的离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这样,养老保险基金不能在较大范围内相互调剂,使经济发达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不能补足经济落后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欠缺,在总体上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使用效率。

2.代际统筹与平衡存在的问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代际统筹与平衡是以参加养老保险人口的年龄为划分点进行分析的一种方式,着眼于上下代之间的统筹与平衡。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意味着现在在职的一代人既要承担继续供养上一代老人的义务,又要为自己将来养老进行个人账户积累,代际统筹与平衡矛盾已经凸显出来。

(1)现收现付方式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模式下,养老金可由雇主的收入或资产支付,或由政府自雇主及雇员的收入抽税支付,一般而言没有成立基金。这一制度通常在工作人口远大于退休人口,或人口结构年轻时,并无困难,但在老龄化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这种养老金世代移转,无以为继。据预测,中国城镇企业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比例2030年将达到48.95%,2050年将达到55.46%,若采取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基金提取比例将超过工资总额的40%,因此必须成立基金以便积累。

(2)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负担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一般来说,在平均预期寿命和保障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退休年龄提高,则平均享受养老金年限就缩短,养老金负担就能降低。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规定是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特殊工种职工可以提前5年退休,在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的职工可以提前5年退休。这些规定与国际上随着人口寿命增长而不断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相比一般要早退5年~10年。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和企业为减轻职工下岗和失业压力,通过采取提前退休的方式解决老职工再就业难的矛盾。实际上是把就业的压力转移给养老保险,把近期的问题推向远期。(3)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欠缴严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逐年下降已是事实,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1999年为88.84%,其中有部分省份低于85%。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1999年因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不到位一项,就造成欠收养老基金472亿元。目前这一状况并没有好转,各地追缴的呼声此起彼落,巨额欠费无疑削弱了基金的营运基础。

三、对策与建议

1.逐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范围。完善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部分体系,逐步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统筹,并向国家级统筹推进。同时,通过控制和调整个人退休年龄,在社会老龄化高峰临近时控制抚养比,进而达到养老保险基金增收减支。

2.建立层次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体系。结合世界银行1994年基于储蓄、重分配与共同保险三种功能提出的建议,我国可建立三层次养老保险统筹体系:第一层次为基本养老保险,为强制确定给付,省级统筹、随收随付、最终做到部分积累;第二层次是强制确定提拔,个人账户累积制;第三层次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及个人自愿商业保险,视企业和个人的需要办理。而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人口,更要建立多层次统筹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农村集体及个人的自有优势,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防范能力,最终与改革到位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融合,成为未来统一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3.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确保基金增值。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增殖方式是进行证券市场投资。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从1950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在股票总市值中的0.8%上升至1998年的29.6%,而全球主要市场上养老保险基金掌握的股票比例在20年内增加了超过20%。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持完成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报告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预计近两年将达到1000亿元,并在今后几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根据专家经验,当单一机构资金量占市场市值的10%以下时,该资金进入市场将不会引起市场的巨大波动。

但同时,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时,对资金的安全性和回报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一方面需要证券市场为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一个规范、稳健的投资环境,提供适合养老保险基金特点的投资品种;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的控制,注意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品种,如证券投资基金。

4.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殖途径的多源化。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组合形式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而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能够有效地减少其中每一种资产所面临的风险。据有关机构估计,今后十年内我国养老基金结余规模有可能达到1.5万亿元,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投资出路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紧迫。基金增殖途径的多源化无论对于保证养老金定额支付需求,还是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基金增殖的方式主要是靠银行存款利息和购买国家公债实现基金增殖,这种办法虽然能保证基金运行安全,但增殖率极低。事实上,如税收融资、国有资产变现融资、抵押贷款、不动产投资等都可以弥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为其保值增值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5.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体制。首先要加强政府监管部门自身的建设和约束机制,财政和审计部门负有重要的监管职能,要定期公布基金状况;中国社会保障监管委员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专业性监管机构也应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监控;其次需建立基金的自律机构,建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投资标准、投资方向、投资模式等的监控,各地区应设立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工会代表和离退休人员代表等各方面人士组成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营运机构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防止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浪费,以提高其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