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资产评估学 案例教学 模式

产评估学是一门专门讲授评估理论与方法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资产评估在产权交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这就要求在大学相关课程讲授过程中更为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资产评估学课程在教学别注重采用评估理论与评估案例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案例教学的形式受到课堂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难以充分展开案例内容,让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索,特别是资产评估学课程中涉及机器、房产等资产评估中对于资产实际状态的考察基本无法在课堂完成,从而使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目前,网络技术及相关教学平台的发展,使我们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技术手段拓展案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营造更好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案例,从而优化案例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

一、传统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的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主要是课堂中教师提供案例基础资料,学生在课堂上了解资料并结合所讲授内容简单思考后,进行讨论或者直接由教师全程讲解案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这样的案例教学形式造成了诸多问题,首先,学生没有参与感,缺少主动探索案例的积极性。由于了解案例资料的时间有限,且绝大部分时间是教师一人进行案例教学工作,学生缺乏参与感,很难激起其学习的激情,做到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从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无法了解比较详细的案例内容,特别是资产评估学课程中资产评估实务要求对于被评估资产的实体状态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课堂上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影响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考评机制单一

资产评估学仍主要以期末试卷的分数作为主要的考评形式,而试卷考核中内容更多的是关于资产评估中涉及的理论,对于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更多办法进行考核,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及对于实际的资产评估工作的适应能力无从考察,从而较难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这对于资产评估学这门更偏向于实际应用的课程来说是需要改进的。

(三)强调理论,忽视实践

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考核机制单一,导致资产评估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强调理论,忽视实践。课堂中教师提供的案例资料往往背景信息简单,只是在学习了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后,根据对应方法提供相应参数,指导学生计算评估价值,而实际的资产评估工作中,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工作的重点,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如何选择评估方法,在选择了评估方法后如何参照被评估资产状态、用途及所处环境等因素选择确定各个计算参数,最后进行评估价值的计算。目前的案例教学恰恰仅关注了如何去计算,对如何真正地进行实际的资产评估工作重视不够。

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实施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的资产评估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中积极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案例教学平台,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传统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下结合教学实际,设计网络环境下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

(一)收集案例资料并

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做好网络环境下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在案例选取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情境契合。所整理的案例资料要与对应章节知识点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案例的学习掌握对应知识点,难度与深度要适当,达到完成案例分析能够覆盖基本的知识点的要求。(2)选择经典案例。要选择多重教材中共同使用,并能很好地与对应知识点结合的经典案例,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反映社会现实。(3)开放式,以启发思维。案例分析的问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其主动进行探索,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深入理解案例。(4)紧密结合现实。案例的选择要紧密结合现实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在网络环境下,做到定时更新添加最新案例,选择剔除已经过时陈旧的案例资料。同时,尽量做到线下实习和线上案例结合,总结线下评估实际案例,对网络案例进行更新。

在网络环境下,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以多种形式充实案例内容,比如以图片、视频、flash等形式展示案例中涉及的资产状态等资料,使学生能更生动地感受案例内容,深化案例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传对应章节教师授课视频及相关知识视频,辅助案例教学。

(二)学生自主探索案例内容

在案例教学平台的规定时间内,学生必须完成对应知识点的案例分析作业。在案例分析中可以自动编组或者学生自行组成案例分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案例分析任务。每个小组的案例分析资料是不同的,这样可以督促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案例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可以对具体的案例资料留言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以便于教学过程中修正错误,充实、完善案例内容。案例教学也可以采取学生在网上提前了解及思考案例资料,课堂上集中进行分析讨论的方式。

(三)网上互动交流

在教学平台上设置交流讨论区,以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教师答疑等交流互动功能。交流讨论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论坛为基础划分的各个课程的专属讨论区,在讨论区内教师可以布置相关案例分析任务,学生可以发表案例分析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及教师讨论,或者提出对课程的各种合理建议。另一部分是即时通讯软件的链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实时互动,让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充分交流。

(四)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分析的最终成果。案例分析的内容包括案例背景分析、问题诊断与分析、备选方案的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论等。案例分析报告可以在系统内提交,或者可以将报告提交到课程讨论区内的作业区。在经过多重形式的案例资料的了解,学生的主动探索及与同学和教师的充分交流后,案例分析小组或学生按要求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并提交。

(五)交互式案例评分

案例教学作为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考察也应当成为最终课程考核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教学平台上,最终案例分析报告的评分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并取加权成绩为最终案例分析成绩。如果资产评估学课程没有最终笔试考核,可采用几次案例分析报告成绩平均作为最终成绩。如果资产评估学课程最终有笔试考核,则案例分析成绩作为平时成绩。交互式案例评分方式是在学生或者案例分析小组在系统中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后,报告可以被教师评分的同时,被分配给其他案例分析小组或者学生,最后综合教师和学生的打分的加权分数为最终判定分数。教师和学生的打分都需要有相应的评语,便于指出问题,明确打分依据。交互式的案例评分方式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并引导学生通过对其他案例分析报告的评判思考自己案例分析的优劣,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网络条件下使这一评分方式更为便捷。

三、网络环境下资产评估课程案例教学实现基础

(一)丰富并及时更新案例资源是前提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案例资源,如何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更好地充实、更新案例是实现的前提。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下,案例通常都是教师通过教材或课件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模式下的案例资源势必是有限的且不便于及时依据新的经济事件进行更新。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在教学平台上,可供存储并可向学生展示的案例资源可以更丰富,重点在于如何充实、更新案例资源。由于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存在,案例的更新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网络学习中遇到的适合作为案例的新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快捷地分享到教学平台的案例中心,更重要的是鼓励教师参与实际的资产评估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案例,提升授课能力,同时,与资产评估机构建立合作,通过评估机构积累、完善案例资料。

(二)可行的技术支持是支撑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资产评估学的案例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应用目前先进性与易用性结合的技术,基于网络环境,搭建一套适用的教学平台,实现并完善案例教学中案例资料库、课件分享系统、评分系统、交流平台的搭建及功能完善是实现此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与支撑。

(三)教师与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愿望是关键

案例教学资源与技术条件是实现此教学模式的客观保障,但教师与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愿望是关键因素。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产评估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运用新技术与新平台的积极性,特别是要通过培训、参与到系统优化等活动,让教师更主动地参与系统建设。通过鼓励教师到评估工作实际中去,提升教学与实践能力,配合技术平台,提升资产评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剑锋.案例教学模式在资产评估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6).

2.蔡报纯,郭磊.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经济,2013,(21).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例教学;软件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75-03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航运管理、交通运输等管理类和工程类本科专业的限选课程。涉及很多的知识点,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管理学、决策论等相关领域。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有着间接和直接的作用,从间接方面讲,它提高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形象的知识含量,从直接方面讲,它通过对企业管理人观念、常规管理活动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两个贡献来作用管理人的观念:一是对管理人个人的贡献,二是对企业的贡献。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人个人的贡献是指提高管理人的办公效率,可从实用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考虑,“实用”方面考虑是指供管理人使用的办公软件必须简单、易用和好用,“心理”方面考虑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满足管理人的权威感、名誉感和优越感。对企业的贡献是指信息化必须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这两个贡献或贡献的倾向将促使管理人改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看法,并对其持积极肯定和坚决支持的态度;进一步,还将启迪管理人的思维,使管理人把信息技术引入到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正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企业各部门根据其自身需求,有的自行开发了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购买了相应的软件系统,鉴于软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用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因此,如何更好地教授与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成为高校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任务重

任课老师需讲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方法,数据整合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管理技术,辅助决策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对象持久化技术,软件测试方法,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内容(见图1)。因此,课程内容繁多,考虑课时所限,单独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很难熟悉、掌握课程的内容。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更新快

1.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已逐渐从早期的主机集中式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C/S模式)再到如今广泛应用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B/S模式)的方向发展。B/S模式是从传统的C/S模式发展起来的计算模式。C/S是松耦合系统,是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进行对话的,由客户端发出请求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经传递机制送回到客户端来,而B/S模式是把C/S模式的服务器端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分解成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同时也简化了C/S模式的客户端,仅保留其表示功能,从而成为了一种典型的三级结构模式:表示层、处理层和数据层。

2.程序设计的语言。已由最初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如C语言)发展到如今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VB、Java、.net);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C++语言。Java是一个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以引用取代)、运算符重载(operator overloading)、多重继承(以接口取代)等特性,增加了垃圾回收器功能用于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用再为内存管理而担忧。在Java SE 1.5版本中,Java又引入了泛型编程(Generic Programming)、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等语言特性。

3.数据的采集方式。由原来的人工录入发展到如今的条形码、RFID、GPS等物流网设备的采集。

条形码识别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是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由一组排列规则的、黑白相间的、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这些条状符号对应着不同的数字,能够很方便地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并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系统一样,RFID系统也是由信息载体和信息获取装置组成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简称。提供车辆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要实现以上所有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要素。

4.互联网核心技术。逐渐从Web1.0(以数据为核心)发展到Web2.0(以人为出发点)。

Web1.0以门户网站等技术为代表,强调内容的组织与提供;而Web2.0技术以Wiki等自服务模式为主,强调自服务和内容由使用都自动生成。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

5.系统整体观念。由原来的独立系统开发逐渐延展到现在集成系统的开发。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正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企业各部门根据其自身需求,有的自行开发了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购买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在建设时期、开发技术、使用设备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其相互之间很难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满足各级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需要,系统集成为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金的开发多数针对信息系统集成的框架体系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的相关技术两方面进行阐述,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仓库技术、中间件技术、SOA架构、决策技术、WSH架构、异构数据整合技术、Web Service技术等。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多样

各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高校几乎都出版了相关的教材,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偏重点不相同,教材和授课内容上的差异也较大,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授课不能采用“拿来主义”,必须结合学校特色开展教学。

二、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注重理论教学,缺乏案例教学。部分老师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强调理论的介绍,忽略了案例的作用,不仅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甚至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材,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致使教学与生活脱离、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了真理形成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案例教学是加深学生理解、增强记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目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学案例的改革过程中,编制的许多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仍然处于浅层次,低水平,况且是凌乱的几个点,不能贯穿成一条线,很难在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中全面展开应用。期待从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同仁和专家们,共同研究探索,资源共享,使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过分强调案例教学,讲授知识少。一味地强调案例教学,案例充分,所讲内容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但是讲授的内容相应会有所限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点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讲授。案例教学需要师生双边互动,一般耗时较多。如果授课内容较多而课时受限,就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建议在讲授重点内容时,精选案例,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案例法教学。如果不考虑学科的特点过分强调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无异于一般举例,这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3.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由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主干课程,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的学习重点也应该有所偏差,根据专业特色。案例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涉及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的各个方面,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成为知识的载体,它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能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有用性”更鲜明地体现出来。实践探索证明,案例教学的确是教学的一种好的方式,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难点,探讨多种方法。

1.结合专业特色,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其主干课程,授课时要从真实软件项目中总结、归纳软件开发全过程作为案例,包括: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运行与维护等。针对如航运管理、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选定物流管理系统、水路运证系统等学生熟悉的领域中的开发过程作为案例,将会加快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综合考虑课程约束,制定恰当案例辅助学生多视角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专业不同,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课时安排有时也存在差异,如课时为72学时、54学时和36学时。对72学时,可以选用一些涉及面广、业务逻辑复杂的信息系统;而对36学时,最好选用一些结构简单、功能少的小系统。

3.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对案例产生疑问,循序渐进掌握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选定之后,每次课程结束时,提出下一节课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给学生留充足的课后时间来分析探讨、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课堂上,直接针对问题,引导学生来尝试解决,除非难点问题,直接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决绝办法,并举一反三。

四、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目前多数都在课堂讲授,在机房上机实践。未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可能会将该课程搬到实验室,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实际项目,不仅使学生学到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学到如何快速、灵活应对业务、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燕,李桃迎,屈莉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左美云,邝孔武.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孙志恒,郁红英,王晓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5]邓三鸿,许鑫,王昊,岑咏华.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9).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元评价;方案

0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为基础,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2003 年 2 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实验)》颁布,并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新课程。我省于2010年也相继实施新课程改革,到目前为止已有4个年头了。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已具备课程改革的理念。但通过对我省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还存在一些弊端:

重“教”轻“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讲解、技能的培养,却轻视了教学评价的作用。

重“形”轻“思”。信息技术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评价的环节,但并未实现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功能。

重“形”轻“法”。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虽然已具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比较重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是评价方法单一,不符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要求。

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要求

1.1 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1]

1.2 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小组评价,在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

1.3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同时,高中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3]

2 信息技术课程多元评价方案的设计

2.1 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建立在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价值观的基础上,以促进和保障教育创新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把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标。[4]多元评价要做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

2.1.1 评价目标多元化

教学评价要充分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2.1.2 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评价主体上,应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参与学生学习评价活动的人除教师以外,还可以是学习伙伴、家长、专家、学生自身等。重视自评、专家评议、小组评价、互评等的作用。

2.1.3 评价内容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学习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都拥有这九种基本智能,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从学生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对学习者进行综合的评价。

2.1.4 评价方法多元化

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可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一般应用与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教学效果更好而不断的进行教学评价。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5]

2.2 信息技术课程多元评价方案的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中课程改革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是实践操作性很强,所以不能以最终的学业水平考试作为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案。笔者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元评价方案进行系统研究后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元评价方案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元化评价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的。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确定评价对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目标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进行一系列的评价活动并整理分析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将评价结果反馈于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依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修正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开始新一轮的教学评价活动。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不断地将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6]学习者从一个水平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即习得知识的过程,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是通过意义建构完成的。学生在进行知识建构时,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构建,另一方面是对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教学评价类型时,既要重视总结性评价,也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图2是笔者建立的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方案。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而正常的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诊断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情况,判断他们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7]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学年或学期,也还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活动开始之前实施。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查看以前的相关成绩的记录

在学年或学期开始时,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以前的相关成绩的记录,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判断他们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必要条件,设计出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

(2)摸底测验

测验是为诊断服务的常用手段,其题目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课堂观察

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对学生进行观察,从表情中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并及时的调整教学。

(4)讨论法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可以迅速地收集到相关信息, 为教师逐步形成诊断意见提供足够的数据。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教学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的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8]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电子档案袋评价

巴莱特教授将电子档案袋概括为 “电子档案袋应用电子技术,允许档案袋开发者以多种媒体形式收集、组织档案袋内容(音频、视频、图片、文本)”。[9]在电子档案袋中可以包括学习日志、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反应学生学习过程的连续性作品、学习成果、作品的评价标准等。教师通过电子档案袋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科学公正地评价。

(2)量规评价

量规评价是指教师为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设计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供学习者对照检查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用的指标体系称为量规。学习者通过使用量规,可以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10]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课堂学习评价量规。课堂学习评价量规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的参与度、学习效果四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课程的认真、积极、自信等情况给予学习态度的评价。判断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从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根据教学三维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即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

(3)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是由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给出解决该类问题的典型范例,学习者可以参照这些范例中解决问题思路、方法,对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教师所提供的范例可以是教师或他人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11]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来展开教学。教师所提供的案例可以是一些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一些失败的案例。成功的主案例中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分析失败的案例时,教师要找出解决问题时所犯得的典型错误。

(4)实践报告

新课程要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师生互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在特定单元的学习后,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实践课题,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做好实践报告的记录工作,探究后以作品展示的形式汇报探究成果并完成实践报告的撰写。以小组成员自评、小组间互评的形式为主,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方案的设计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以对评价者所取得的较大成果做作出全面的鉴定、区分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方式来实现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地域差异。学业水平的主要题型有两种:试卷测试和上机测试。

总之,合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多元评价法,才能有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过程性发展情况的掌握,不断地修正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4]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5][6][7][8][12]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护理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30-04

一、社会价值

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厘清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必要性,二是可行性,三是实效性。[1]关于必要性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护理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有人认为护理信息技术就是护理技术融合信息技术;更多人认为是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在形成的共识为:护理信息技术是集护理、管理和信息三方技术有机合成的新兴职业技术,它能促进护理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变传统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范围领域,给人体康复带来便捷和实惠。关于可行性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教材、教师和实训条件等三方面。至于实效性问题,主要集中于教学效应和学习效果方面。课程改革创新所追求的理想效应和效果,经过医院、学校和企业三方教师的共同努力、临床的实训操作和课程的改革实践等,已初见成效,形成以下社会价值。

(一)迎合岗位需求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临床护理实践之间比较突出的差距在于护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内护理专业大多不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而临床护理的信息化水平日新月异,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十分普及。新进医院的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取得注册护士资格者),上职岗位培训的第一项就是学习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否则无法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学校率先实施《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2]正迎合临床护理岗位应用的实际需求。

(二)培养当代护士

当代护士与传统护士之间的明显区别,不在护理理念的理解和护理服务的态度上,而在于护理服务的手段和方式上。数字化的护理仪器设备和信息化的护理技术应用,使当代护士明显胜出传统护士。擅长应用护理信息技术的临床护士,能够很快克服难题,找到方法对策,实现优质护理,满足健康需求。关键在于她们的护理技术和方法的信息化,能彻底改进效率低下的传统护理流程,多快好省地实现护理目标,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拓展护理服务的领域范围。

(三)缩小院校差距

现代医院的信息化走在学校的信息化之前是不争的事实。所谓“零距离”培养人才,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开展院校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与教科研同步。尽管如此,院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建设仍是学校的“短板”所在。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3]实现院校之间人才培养接轨,最终能带动学校护理人才培养的信息化和护理实训基地的信息化。改革的积极效果是:在护理人才培养中,明显缩短院校之间的信息化及管理差距。

二、课程建设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重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和创新教学方式等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目标的内容应纳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尤其是在《方案》的第一部分“学制与培养目标”中,要明确描述护理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护理信息知识,掌握临床常用的护理信息技术,必须具备的护理信息素养等。在第三部分“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中,应阐述护理信息化的价值和岗位需求,护理信息采集处理与护理服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列出《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在第四部分“主要课程与设置”中应将《护理信息技术》列入专业必修课程,规定教学总学时及学分,提出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实训要求。

(二)课程教学体系重建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含有横跨护理、信息、工程、管理等四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根据知识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该课程应列入专业课程体系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若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考虑,其教学应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实施为宜。因此,需重建护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融入《护理信息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重新开发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案例分析等七方面进行阐述。即《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具有应用性、技术性和职业性;基本理念是培养信息知识丰富,信息技术能力突出,信息素质良好的当代护士;基本设计思路是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护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相渗透,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补充;课程目标由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三方面组成;内容标准分六个模块(后述,详见“教材开发”第二项内容――结构组成模块项目),每个模块由内容标准描述、案例分析和应用建议等三部分组成;实施建议包括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四方面;案例分析则从医院临床护理一线的应用实例中选取。

(四)教学方式创新改进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分别落到来自医院、学校和企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肩上。团队人员均是《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建设课题组成员。课前实施集体备课,编制授课计划,参与“五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教研与“两课”(研究课、示范课)评比,安装实训模拟环境。按照“理实一体化”和“教科研”相结合模式组织授课,以实用为先,需求为重,效率提高为本,实施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

三、教材开发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材开发。国内《护理信息学》等相关书籍数量少,内容窄,理论知识偏重,实践应用不足,改革创新程度不够,难以胜任护理服务信息化需求。

实践中,《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开发分为规划、实施和完善三个阶段进行。规划阶段着重解决内容、形式、体例和争议问题;实施阶段重点解决装备、实验、试讲和质控问题;完善阶段注重评价、取舍、调整和提高问题。课题组应对能够全程参与并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开发人员精心选拔,以保障上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鉴于《护理信息技术》的内容、形式和体例结构对教材的生命周期和开发前景至关重要,以下再分四点阐述。

(一)内容紧贴临床应用

关于《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取舍,取得的共识是:紧贴临床护理应用,[4]明显提高服务效率,具备普及应用前景,体现护理理念的信息技术率先纳入。以实用、先进,能够为护理服务带来实效,为护理对象带来实惠为原则选材。不分国家和地区,不拘专护和特护,凡有先例已在临床应用的护理信息技术,兼收并蓄,分类筛选,保证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如护理信息管理应用技术、物联网人体生命信息采集技术、[5]循证护理技术等被率先列入教材内容。

(二)结构组成模块项目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现分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护理信息管理平台操作、临床护理信息技术实务、护理文书信息化拓展、护理科研信息采集和护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内安排4 ~7个学习项目,累计有28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内安排3~5个学习任务。[6]

(三)强化实践技术操作

六个模块各含3~ 4个学习项目,均以案例导入法引入项目学习的主题。围绕主题,突出技术应用与操作。技术技能的实训操作,既符合护生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又切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还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训性质,由此确定《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实训实践课程的地位。

(四)安排思考实训作业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授课总学时规划在36学时(2学分)内。课后思考与实训作业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拓展部分,包括问题思考、调查研究、创新设计、文献查阅、技术循证、探索讨论等,都不是常规的是非题、选择题、判断题、解释题和问答题。让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走进医院和社区,其目的是拓展护生视野,扩大实践范围,深入临床护理,密切院校合作,培育信息素养,强化操作技能。《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已于2011年8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四、教学改革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要求其教学方式应有新颖性和创新性。教学团队两学年的实践教学,基本形成以下共识。

(一)案例导入教学

从众多的护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中挑选出具有典型教学价值,反映客观现实问题,能够揭示问题本质且正在护理服务中实施的项目,以故事情节方式讲述,引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本质,阐明内在道理,寻求技术解决方案。这样的导入方式也为护理信息化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思维空间。

(二)实践穿插理论

教学改革实施提倡教师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前提下,穿插基本原理的阐释,贯通技术与应用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应用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三)一线护师授课

让临床一线护理带教授课,尤其是让参加医院护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有国外医院访问阅历、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护理服务的护师授课,比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授课效果更好。她们有专业护理技术,有信息技术应用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护理信息化的精髓,上课生动直观形象,临床实际联系紧密,护生非常欢迎。

(四)模拟医院环境

医院护理信息化环境与校园护生实训环境之间的差异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是医院提供见习环境,二是医院管理软件开发公司提供测试环境,三是学校提供仿真环境。实践表明,三种环境组合才能解决《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问题。开始阶段,第三种解决途径比较现实。因为医院要求正式在岗护士凭密码身份才能登陆系统环境,软件开发公司不可能提供数百个操作工位给学生使用,唯有学校建设仿真实训基地,才能解决批量实训的问题。提高阶段,需要三种途径结合,建设医院仿真环境的实训教室,移植部分临床护理数据建库,让护生进入仿真的医院信息系统,体验护理信息处理的实际流程。

五、观念更新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般由医院、学校和企业三方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承担。各位教师对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观念(课程观),正确的课程观将决定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和采用的教学方式,从而呈现不同的教学质量。

《护理信息技术》的课程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1)课程面向广阔的健康护理领域,不分时空,城乡社区,直至每位居民;(2)课程重点关注临床应用,实用为先,质高为优;(3)课程难点是把握技术要领,包括深刻领会、重点把握、融会贯通护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的技术等;(4)课程宗旨在于培养护生心智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地完成课程规定的若干教学任务。

更新《护理信息技术》课程观,目的是让授课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持续创新教学方式。

六、反思建议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已有两个学年,尚需从以下六方面继续改进。

(一)“院校企”三方合作开课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离不开医院、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合力。医院临床护理服务需求是新兴课程建设的原动力,信息技术开发公司是课程建设的技术保障,学校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力量。学校成立由“院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为《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量体裁衣,把脉问诊,科学规划《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方向,开发切实适用的课程教材,解决实验实训的软硬装备问题,促进生动活泼的课程教学,改变当代护士的培养模式。

(二)实验实训室可建在医院

教学实践证明,在医院进行部分实训教学效果更好。学校可出资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医院建设仿真实训室,在医院网络环境下实践操作,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护生操作的数据安排在专门的实训数据库中,不会影响医院的正常业务数据。实训操作的数据可实现安全监控与保护,不泄露病人隐私信息。医院环境能方便护生现场观摩临床护理信息化的仪器设备操作与运行。[7]

(三)作业练习结合创新设计

课程教学的作业练习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和校内,要面向医院护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护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调查和观察思考。让学生知晓各地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激发解决多样化、个性化、家庭式护理的创新设计热情,组织创意设计护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项目作品或方案。护理信息技术的创意设计或实施方案,能将课程教学引向实用创新阶段,也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引进课程教学。

(四)改进教学方式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所有教学内容既很实用又具吸引力,需要的是放宽视野,拓展思路,面向应用,深入调研;学会观察,善于分析,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五)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的“双师型”要求,实际是指教师既有临床护理技术,又善信息技术,还要懂管理技术;既能动手应用,还能参与开发。社会需求是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推手,也是教师成才的机会。职业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师跨专业培训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的主要途径。

(六)新教材应滚动开发,不断更新

跨入21世纪,医院信息化在国际、国内信息化的带动下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未来医院的电子病历和社区的健康档案、市民一卡通、卫生服务一卡通、医疗物联网等应用将在全国迅速普及,《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将列入所有护理专业的教学之中,其本身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滚动开发,完善体系,才能适应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玲,华危持,王新宇,等.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31).

[2]陈玲,华危持.数字化医院背景下护理信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1(22).

[3]彭鹏.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4).

[4]杜宏,朱永健.护理信息技术在病区工作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4).

[5]范德兰,张艳,王再超,等.物联网应用与临床护理的创新发展[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4).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导向;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66-02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概念,因为它无可置疑地融入了信息技术这一迅猛发展的科技力量,再集成人和信息的威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发挥出强大的“1+1>>2”协同效应,从而变成当代企业决战全球化市场的通行证。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面对这种管理信息化的大环境,社会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的信息化管理人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正是以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综合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的一门独具特色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以学生为中心导向开展MIS课程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兴趣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1.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计算机基础以及信息技术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其中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多,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性。MIS课程的学习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而且实践性的应用也很重要。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开发中小型实用的MIS。

3.综合性。从广义上说,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一个组织在建设MIS时,可根据需要逐步应用个别领域的子系统,然后进行综合,最终达到应用MIS进行综合管理的目标。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

4.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理论、决策理论等相关学科构成MIS的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边缘学科。

二、本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需引入MIS学科前沿知识。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政府办公中的广泛应用,给MIS学科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MIS学科基础理论中涉及的技术方法落后,那些已经随着科技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篇幅,而那些MIS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却没有被纳入教学之中。因而有学生大发感慨:“老师只讲他们知道的,根本不讲我们想知道的。”

2.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专业。目前,MIS课程教学存在不同专业使用相同教材,分配相同授课时间,教学大纲定位不当等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性质不同、背景不同,因此对信息系统的认识角度、掌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较强,经管类专业则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和应用MIS的综合能力强。

3.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背景薄弱、程度参差不齐。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为学习MIS课程的学生数量非常大,涉及的专业也比较广,从教学实践中来看,学生之间所掌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差距非常大,这给授课老师带来一定的难度。

4.学生认知理念有偏差。很多学生认为毕业后根本无需从事任何系统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工作,或者根本不感兴趣从事系统开发相关行业的工作,因此,认为本课程学习内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5.教学实践环节薄弱。MIS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和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充分地理解和领会,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教学中由于实践内容的安排不合理、不充分、针对性不强,使得理论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课程内容与生活和社会应用环境不贴近,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感到内容较抽象、空洞。

三、以学生为中心导向组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

1.教学思路

根据笔者在MIS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探索,针对以上的问题分析,认为MIS课程应做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导向组织教学。

首先,教学活动的本身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现和阐释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的讲解,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在这一活动中,只能以学生最终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获得为目标,所以,学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其次,MIS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MIS课程的课程内容体系跨度大,涉及了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的知识,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又赋予课程本身以新的内容。这就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预备知识体系。总之,努力让学生成为组织教学的中心,MIS课程的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得到保证。

2.教学实施

参照国内外同行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从实践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导向开展MIS课程的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瞬息万变的企业生存环境要求管理者从宏观上了解信息技术的功能和趋势。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管理中思考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战略问题,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有自己的发言权。例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习MIS的根本目的,是学会利用MIS来提升组织的效率和业绩,学生应从管理学的角度向技术逼近的方法学习管理信息系统。MIS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管理思维、管理方法和竞争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竞争策略;密切关注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发现其内在的商业价值;知道如何参与到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熟悉各种应用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学会从战略的高度来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使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人是MIS的主体。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相对弱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突出强调管理的作用,显示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

(二)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展开教学

MIS课程要求学生有较系统的预备知识体系,学习的先导课程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管理学、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为MIS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在MIS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先导课程的学习情况,初步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否则,就可能导致学生听课时不知所云,感觉课程难度大,甚至放弃继续努力学习。笔者在给本校二年级的交通学院学生授课时,发现学生在学习MIS课程之前,只学习了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管理学和数据库技术等课程并未涉及过。基于学生这样的知识结构,就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前导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专业术语,并引导学生从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逐步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初步尝试,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课堂内容,不刻意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编程和系统的实现等具体环节,而是着重帮助学生树立MIS的基本概念,培养基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把重点放在MIS的规划、分析、引进和应用上,通过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案例教学

课堂授课主要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关键性的概念和知识。而案例讨论主要侧重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概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利用小组内同学的讨论,达到互相启发的良好效果。案例教学法已被证明是管理科学类教学的最有效方法。正如实验对理工科来说一样,案例分析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MIS课的案例教学中,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选择题材丰富的各种案例,包含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失败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并贯穿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实施的各个阶段。笔者曾采用中远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作为MIS课程的前导案例,使学生了解到信息化建设给物流运输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本课程浓厚的兴趣。

此外,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注意案例教学步骤的规划与实施。第一,学生自行准备阶段。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把案例材料和相关思考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二,小组讨论准备阶段。将学生划分为由三至五人组成的小组,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第三,小组集中讨论阶段。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意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在这一阶段,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扩展和深化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第四,总结阶段。总结可以是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的方式,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以便对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四)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加大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就MIS课程的实践教学来说,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研,通过参观企业已建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让学生了解企业M1S的结构和功能,融书本知识与模拟操作为一体,这样更加贴近实际;也可以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负责人来校讲座,针对该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讲解分析。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外项目锻炼,让学生到软件公司、网络公司和各种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的调查,或直接从事系统开发设计、网络和系统维护、网页设计等工作,甚至参与管理信息系统或其他管理问题的诊断和创新研究,让学生体会MIS的实际结构和系统运行的特点。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要求学生尽量获取所关联公司相关人员的评定和反馈意见,明白自己的所长所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学有所长。

四、结束语

以学生为中心导向,开展MIS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要求。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导向的组织教学是很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存在,围绕学习主体展开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在MIS课程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具有先天的必然性,以学生为中心导向的教学过程组织具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徐生菊.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6

专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皖教〔2019〕23号)、《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中国教师研修网依据专家团队精心设计的实施思路、全国范围内2.0项目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炼梳理,结合合肥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升合肥市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培训对象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凡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在岗在编教职员工均须参加)。

三、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引领校先行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指导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将优秀成果辐射影响其他学校,促进全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全员推进。

在此基础上,合肥市中小学全员教师,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通过60学时的教师全员混合式研修(包括网络研修30学时和校本研修30学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覆盖校内外全场景,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与学校教学、德育、行政服务等各项工作融合创新的问题,紧密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教科研活动、德育与学生发展、行政与后勤等方面的常态工作机制,以课例研究、优质案例资源库建设等为抓手开展研修活动,实现“一课多点”的课例开发,在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任务及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考核测评的同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的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四、实施方案及目标

本次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主要包括项目启动期、整校推进期、测评总结期三个阶段。通过“引领示范、骨干先行、全员研修、片区入校、考核认证”的整体实施策略,实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1.项目启动期(5-6月):中小学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

在开展教师需求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等调研基础上,以中小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融合创新示范课例三大任务为抓手,确保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理解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文件的目标任务,能够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科学制订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本校校本研修主题及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推进策略,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1)政策引领,聚焦方向

通过专家政策解读和平台演示,帮助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切实领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工作目标与具体任务,引领学校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更好地落实指导学校实施信化教学校本研修和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校本考核。

(2)案例赏析,模范参考

通过片区引领校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参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为培训指导者提供校本研修计划制定与实施参照,在观摩研讨的交流活动中,初步规划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

(3)方案制定,融合创新

在政策领会和案例评析的基础上,分校讨论,融合创新,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指导教师开展“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研修,助力教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阶段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集中讨论、校本研修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为期1-1.5天的线下集中培训;其中学校管理者1天,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为期1.5天。

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1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一天

8:30-8:40

开班仪式

领导致辞

/

项目组

8:40-9:40

政策解读

省提升工程2.0政策解读

专题讲座

市教科院信息中心田钰主任

9:40-9:50

平台演示

平台使用演示

/

项目组

9:50-10:00

问卷演示

【问卷演示】演示说明教师信息化调查问卷

/

项目组

10:00-11:00

整校推进实施路径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整校推进的路径与策略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4:30-15:30

“一课多点”课例展示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示范课例分享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5:30-17:00

整校推进方案制定

【分校交流】校级管理者与培训指导者讨论、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

交流讨论

/

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上午

8:30-11:30

校本研修计划制定

【分校交流】培训指导者与教师骨干讨论校本研修计划与“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开发

交流讨论

/

            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

上午

8:30-10:00

校本研修策略

“一课多点”校本研修策略

专题讲座

中国教师研修网徐守磊

10:00-11:30

案例展示点评

融合创新示范案例展示与点评

展示点评

/

2.整校推进期(6月-11月):教师全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

各学校管理者和培训指导者组织全员教师学习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平台30学时网络课程,开展30学时校本研修,共60学时混合式培训。

(1)网络研修

中国教师研修网在平台上开发、提供专门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课程资源,包括:

①师德教育、课程思政、教改前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德育课程;

②信息化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热点、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互联网学习与创新、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合肥市能力点解读及应用软件等专题通识课程。

③覆盖30个微能力点的多学科、多学段的案例解析课。

(2)校本研修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针对性培训任务: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制定,在骨干教师带动下,教师全员掌握“一课多点”课例研修方法,形成可以涵盖多个微能力点的单节课或单元课课例,并鼓励教师参与市级优质课评比以及全国云研修课例分享活动。

考虑区县学校教师参训实际情况,分多种方式开展校本研修:

①整校独立开展校本研修。校级管理团队由校长领衔,教学主管校长、教导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构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带领管理团队,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负责制定本校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研修管理与辅导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教研组及一线教师按照计划开展任务驱动式研修。

②片区引领校协同开展校本研修。基于部分学校教师较少、信息化实施条件较弱等现实情况考虑,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将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学校作为片区引领校,吸纳乡村教学点或参训人数较少的学校教师加入,由引领校协同管理和指导本片区的校本研修活动。

(3)专家团队指导(9月-11月)

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建立分学段、多元化的专家团队,遴选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和熟悉中小学教学的高校专家(以本地优秀专家为主),开展以片区为主的典型教学问题答疑、观摩指导示范课等指导活动,实时跟进培训过程,保障培训效果。

3.测评总结期: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总结提炼项目成果(11月-12月)

本次培训考核依据《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细则》,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完成不同角色(教师学员、学科教研组工作坊坊主、学校管理员)的60学时培训任务后,教师全员在合肥教育云平台提交至少20学分的能力点认证材料,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

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通过筛选整理优秀作业、研修活动案例(规划、方案、教学设计、课例视频等)等培训成果,建设积累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优质案例,促进本地优质案例资源的共建共享。

序号

成果名称

形式

1

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方案集

文档

2

学科校本教研活动方案集

文档+图片

3

优秀个人研修计划集

文档

4

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5

“一课多点”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6

专家指导视频库

视频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

合肥市教育局负责本次项目的统筹管理工作。中国教师研修网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提供全过程的教学教务、后勤保障和质量检测等工作,确保实现项目质量、进度和项目目标,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疫情防控

根据《安徽省复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规定程序和要求,在培训期间,将按要求严格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积极配合培训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培训场所、设施设备和使用耗材等消毒工作和人员体温检测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附件1:网络课程资源

附件2:三种角色考核细则

 

中国教师研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