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

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0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即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制订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落实职业理想的实施计划。笔者通过两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来看,许多中职生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指导、提升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势在必行。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认知不清。中职生的年龄大多为15―18岁,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试探期。试探期内个体的特点是:通过学校活动、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一番探索,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作出暂时的决定,选择职业时有较大的弹性。但目前中职生在生涯规划中对“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认识不清。

2、职业认知不明。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与实践性突出的教育,学生进入职校学习是对职业的第一次认识和接触,是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次思考和探索,有60%左右的学生不了解将来要从事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对职场的真实状态更缺乏体验。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与企业实习环境也存在一定差距。专业教学和实验实训仍以理论为主,缺乏先进而真实的技能系统训练场所,致使他们过低估计了职业对自身的技能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

3、职业意识不强。一些学生虽认同专业,但对职业深层次的涵义与内在要求认识模糊,不能很好地回答“为什么立业”、“怎样成就大业”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职业主动性差。不愿从干脏、累、差的工作开始,不愿从基层干起。二是职业适应能力弱。因人际关系紧张改换工作、因工作环境复杂改换工作、因工资低没有发展前景改换工作的现象屡屡发生。学生在不能适应工作的情况下选择逃避,频繁地另谋职业,他们不从自我职业意识找根源,有的将责任推给用人单位,有的积郁成疾成为心理疾病患者,有的甚至迁怒于社会。三是不能很好地遵守企业要求和职业规范。职业意识缺失,职业主动性、适应性明显不足,是影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一大障碍。

4、职业目标模糊。大多数中职生没有测试过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从而导致职业目标模糊。调查显示,一大半以上的职校生是中考的失败者,在中职学生中,自卑者、盲目者、好动者、贪玩者居多。其主要表现,一是得过且过,经常从事一些与职业探索无关的活动,逃避研究自我、探索自我、开发自我。二是对自己的兴趣、素质、性格、能力等评估不足。据调查,有近一半的中职生不能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对于避免职业生涯设计目标的盲目性特别重要。

二、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主要方法

1、认真自我评估,形成正确定位,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职业认知能力。中职时代是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学生在职业倾向方面并没有完全定性,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他们的性格优势和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分析的时候,最好采用“SWOT”分析法,即把优势和弱点分别列出来,把现实中的机会和威胁分别列出来,然后把机会和优势结合起来,尽量扬长避短。教师还应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力、兴趣爱好、社会和现实的需要进行审视,不断完善自己,及时修正自己的目标。通过认识自我,让学生掌握自我分析与评价的方法、步骤和标准,对自己作出科学测评,完成最终的自我确认,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2、分阶段施教,深化学生将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思维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可以职业类型测试、专业介绍、职业前景、讲座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厘清学生发展思路,定位学习目标,为中职生今后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二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应以分析人职匹配、制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推动他们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而进行探索;第三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主要围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职业道德、入职教育等展开,让学生尽早实现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3、注重职业技能训练,构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学生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作为中职学校应完善学生学习制度、各类奖优罚劣制度,营造比学习、比技能的良好竞技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刻苦训练,立志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校要以学生的职业训练与开发为主线,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学生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者不可偏废,进厂实习、校内训练二者需要兼顾,要将职业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在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增强职业责任感,密切校企联系,缩短职业认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提高学生在职业活动中的社会适应能力。

4、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责任能力。学校应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以职业分析为手段,明确岗位流程、工作责任、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加强学生劳动纪律教育、产品质量意识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针对目标模糊的学生,应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道路,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方案;针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帮助他们坚定“劳动创造生活,职业改变未来”的信念,敢想敢做,敢于尝试,积少成多,增强自身职业素质;针对朝三暮四的学生,应帮助他们抛弃幻想和杂念,促使他们脚踏实地,认准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

总之,中职教育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设计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认清当前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前景,引导他们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概述: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风景园林。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不断扩大,城市重心不断向城市边缘迁移,因此,城市中风景园林规划的区域不断增大,同时在城市发展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对策和建议进行了分析。

一、城市风景园林的重要作用

1、城市风景园林是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城市风景园林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内涵的体现,展现的是城市的魅力。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包含多种元素,当地的风土民情、气候特点、生活习惯、建筑特色等等,这些内容被设计者融合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再加以升华,以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居民在见到这些景观是会产生共鸣,加深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城市风景园林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风景园林中都有体现。同时风景园林对于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促进作用。所以,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

3、城市风景园林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居民的生活与城市环境是分不开的,城市环境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气、废水不断的向外排出,致使城市环境受到污染。城市合理的风景园林建设,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可以净化空气,保证空气质量。居民在良好的环境下生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城市的归属感更强,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二、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用时的限制

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通常是由政府主持的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有时会导致设计不到位、不完善,实施中监督不到位,未按规范执行出现粗制滥造等现象。

2.景观园林规划的管理还处在静态被动的管理模式,其法律地位有待提高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项城市建设和规划工程,是需要协调、统筹和管理的。由于组织结构上、业务流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各项职能发育不同步,使得政府各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战略性、全局性、统一性的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行业法律法规,随意改变设计作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3.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未按节约型园林的要求进行设计

各城市绿化建设成本高,效益低,距离建设节约型园林还有很大差距。而这些很大程度上与规划设计有关。具体体现为:在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人员基本不考虑植物群落的科学规划,在设计中一味迎合求新求异心里,过分崇尚外来物种及热带异域风情,忽视了树种的生态习性和乡土植物的应用,在景观营造中“奢侈化”现象严重,不仅绿地建设费用成倍增加,也大大增加了绿地养护成本,未能达到以最少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4. 景观园林设计模仿之风盛行

景观园林设计模仿之风盛行,许多作品均为东拼西凑抄袭而来,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肤浅而花哨,基本不考虑项目的人文文化、地理环境、周围的气候等因素,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功能对人性的关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园林设计的要旨应放在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再现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大环境的景观类型,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也是体现其景观特色的所在,才能避免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设计出具有灵魂又有血肉的优秀作品。

5. 景观园林设计不科学

一部分景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是由一个单位实施,导致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领导,并不是最科学的,这样就会引发很多问题的出现。如:种植的植物都是具有高利润的树木,只种植自己有的树木。这些都严重的妨碍了景观园林在中国的发展,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追求经济效益以及满足领导的要求。

三、对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对策与建议

1.行政管理的科学合理

决策者需具有专业素养,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体现人文关怀性和独特创新性,这些才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思维。准确的设计立意,确定准确的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环境建设中,对其形式、性质、功能等准确定位。

2. 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传统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景观区。所以,一个地区文化传统的体现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和捷径。 例如巴西著名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将巴西当地独特的地址特征与风景园林景观工程完美结合,表现出他独特的个性以及非凡的艺术才能。布拉德・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景观设计是一件艺术品,对比、结构、规模和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它首先必须有思想。”只有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具符合时代气息又有灵魂的好作品。

3. 加强设计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个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经济适用、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与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工作态度、个人的综合素质等有很大的关系。依靠专业培训教育机构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大力培育技术性、基础性人才,建立面向国内外的开放性、多层次的人才队伍,通过培训使设计人员充分掌握行业发展动态趋势、新植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的历史沿革、周围环境、地形、水体、植被,不断创新和学习新的设计理念以突出城市的个性化。

4. 注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家风景园林在设计和规划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如:图形、文字、模型,还有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无论是谁,当别人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时,就可以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知识产权得到保护,才能维护设计者的利益,鼓励创作积极性推动创新。

5. 群众参与设计方式

风景园林在规划和使用时都讲求以人为本,广大群众是直接的使用者,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其切身利益。目前,设计者、决策者、受益者三者之间有一条狭隙,园林设计应摆脱这条狭隙,设计者和决策者要多了解公众的需要,坚持公众参与,广大群众也可以对这两者进行制约,让更多人参与到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决策中,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约束,这样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降低违反法律规定暗箱操作的事情,让风景园林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语

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与该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建设好城市的风景园林,达到园林规划设计所要讲究的意境美,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彰显一片地域的风采,完美诠释一个区域的人文风情,尽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10

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特点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现代的建筑工程技术

1、 智能建筑

综合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设计建筑物内的电力系统、安全防盗、通讯设备等,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建筑环境,实现建筑物综合管理自动化、远程通信的有效合作。

2、生态建筑

一门新的建筑工程技术,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综合性的运用一系列学科知识,包括建筑物理、材料科学、建筑设计、气候学等。运用该项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了建筑综合耗能,减少污染。结合生态环境,尽可能的为人类的需求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自然的室内环境。

3、绿色建筑

该项技术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在不破坏基本环境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健康。为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技术要求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自然的使用空间。

二、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所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除了拥有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水平并能够解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外,还要能够应对各种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难题。

2、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不断紧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吸收到先进国家的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也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优化,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3、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每个部分又都包含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对这一系列技术的掌握,在初学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际运作中还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便对于所做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根据实际来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使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

三、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1、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对钢结构安装工程的吊装技术、焊接技术要求增高。其中焊接技术逐渐形成了集材料控制、焊接水平控制、射线检测焊缝等多功能为一体的WMS 焊接管理技术,从而加强对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的监控吊装技术也进行了革新,在鸟巢施工中我国独立创造了计算机控制多吊点分散载荷吊装技术,从而使得液压提升器集群作业时的控制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好的完成了鸟巢安装工程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可谓是百花争艳,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以上都是比较热门的建筑技术。可以得出现代建筑技术几个特点,技术种类繁多可满足各种需求,建筑的本质不再是单纯的居住要求,节能意识高,多为绿色建筑,和自然协调发展,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破坏,技术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多样化,可进行建筑家居,也可办公、观光、避险等,建筑物的保存周期长,坚固性更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更系统化,技术的发展空间更大。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会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过渡

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促使相关专业的人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积极展开对管理学、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的涉猎和学习,以提高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种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会成为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趋势。

3、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4、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5、院校会加大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关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导致优质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的稀缺,在就业市场上,这一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高校做好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使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

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自身发展中,也会继续将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凸显出来,通过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业内良性竞争机制,会使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利军.地板采暖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2] 蒋艳平,滨,刘有智.现代木结构房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J]. 山西建筑. 2011(09)

[3] 陈景涛.岩土工程中的数值方法[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12)

[4] 唐岚.干混砂浆促进建筑业低碳节能发展概述[J]. 中国废钢铁. 2010(05)

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文4

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

职业生涯设计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了解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体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职业生涯设计包括对择业的偏好、意向、期望等观念的研究,也涉及就业准备和对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旅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意识缺乏。调查显示,当前旅游类专业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情况相当普遍。有62%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有33%的大学生不够明确,表示“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近20%学生表示“对前途比较迷茫”,而只有5%的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有30%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个人兴趣、气质、性格特点等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近60%学生没有做过职业测评,更不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到了毕业时往往就会茫然不知所措,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更谈不上对今后长远的职业规划。旅游类专业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设计的盲点,无疑增加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受传统意识的冲击,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认可度偏低。中国传统观念里,认为从事服务工作的职业是低人一等的,这种旧意识对大学生择业会产生影响。另外,酒店、导游是吃青春饭的观点也使得大多数学生没能将旅游职业看成自己追求的终身职业,在舆论压力或父母压力下放弃在旅游行业工作。这种对职业的偏见及短见是现阶段旅游行业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我国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仍以分数为基础,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些考生只是凭一时兴趣,或是对旅游和酒店行业的新鲜感、好奇感,填报了该专业;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所报志愿已录满,被动调剂到该专业。当他们经过专业学习和实习,对本专业和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有人会发现该专业与自己当初报考时的想法大相径庭,或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在旅游行业发展,于是产生专业与意愿的背离。这种对职业的不认同感就会促使他们在毕业时选择其他行业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旅游类专业的学生往往“终身职业”观念缺失。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这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存在的一个特殊的就业问题。在旅游院校举办的招聘会上,经常可见到这样的场景:很多酒店等服务型的单位急需人才,学生对此却反应一般,问他们自己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很多人也说不清楚。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旅游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就业稳定性差,跳槽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各类旅游院校缺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由于对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是由于学校的人力、物力、资金缺乏,导致当前还有一些旅游类院校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工作。许多学校只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者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就业讲座。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存在“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等问题。上课的教师有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只是空谈理论,不能针对旅游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使得职业生涯辅导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对策

开设正规的职业生涯辅导课,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提供正确的自我评估教育。根据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学校应该在学生入学时就开设正规的职业生涯辅导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引导,借助于职业测评和性格测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全面客观地思考职业发展问题。比如,自己的性格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自己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是管理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擅长哪些技能,是逻辑分析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根据学生个性评价的结果,结合专业就业趋势及就业环境等客观因素,帮助学生设计符合其发展的职业生涯和培养方案。例如对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应鼓励他们多选修相关课程、注重外语学习、留意酒店行业发展动向等等。帮助旅游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获得全面的专业、行业信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职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服务。这已经不能解决大学生职业发展错位等一系列问题了。事实上,旅游专业的学生从刚入校时就需要针对职业方向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调整。这涉及到个人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学校应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职业发展讲座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有关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旅游职业的性质及发展空间、旅游就业环境等信息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注重合理的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从近几年的人才市场现状来看,学历很高而能力一般已成为市场对毕业生的新“恐惧”,旅游行业尤为如此,“能力大于学历”已经成为行业选才的通用标准。决定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能力、敬业精神以及对自己的正确定位。旅游行业的选才标准决定了旅游专业的教育必须要突破传统。

首先,培养学生的“能力”观念。学校要把这种“能力”观念的培养放到各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真正激发其个性发展。其次,根据旅游专业职业市场的需求,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增加职业教育及实践培训课程的比例,开设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观念和责任感。最后,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安排实习和培训活动,一般在三年级进行。实习与培训可以使学生与社会近距离接触,了解市场竞争,在理论转化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差距。注重职业生涯设计的长期性,提倡务实的就业观。职业生涯需要规划,不能有短期行为。要让学生意识到一个成功者是靠长期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并且成功的路径不是唯一的。对就业而言,不能简单地去看公司开出的薪水怎么样,一个单位的发展机会、职业生涯的前景都非常重要。认为高职位和高薪就是成功的职业生涯往往会导致盲目从众。在职业生涯中,个人也不能完全决定自己一定是成功或失败,职业规划只是减少这种风险而已,因此,让学生放低眼光,选择合理就业是十分必需的。工作经验是在工作中磨炼出来的。要承认,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期望方面也应该有理性。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克曼指出,学校教育最多只能占一个人一生的1/3,其他的2/3是教育,一方面与早期的家庭教育有关,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是来源于工作地点的培训和不断学习。他认为,人们高估了学校教育在一个人一生中的作用。大学生在就业时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容易造成期望值过高而落空,以致最后对就业牢骚满腹。#p#分页标题#e#

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步骤

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文5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水生态是现代化城市文明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现阶段,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规模急剧增大,污水排放量猛增,一些污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到了自然中,造成部分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对城市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水环境治理工程迫在眉睫,市政部门要真正认识到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推动城市的发展。

1市政工程水环境治理现状

1.1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环境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水体受到污染,人们的健康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诱发各种疾病。水资源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的淡水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在当前的城市中,水资源用量巨大,而且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这种城市用水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严重不符。有的居民不具备节水意识,在用水方面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部分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不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发展理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对于各种节水设备缺乏应有的重视。在个别企业管理者的眼中,引入节水设备没有意义,只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为了节省设备购置费用,一直采用传统的工艺设备进行生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且污水的排放量也比较大,对城市水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2缺乏正确的行业发展理念

在城市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上,当前部分企业缺乏正确的行业发展理念,只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在错误理念的引导下,城市水环境问题频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阻力。以工程建设领域为例,无论是建筑工程建设还是水利工程建设,部分人员在工程的规划设计环节,经常忽视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没有站在生态角度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升房产销售额,会在水域周边建设大量的建筑工程,这些沿河的建筑工程项目规划严重缺乏合理性,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会直接排放到周边流域中,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没有考虑水生态,盲目对水体进行阻隔,使得水生态循环系统受到了严重影响,大量的物种因此消亡,水流的自净化能力急剧下降。有害物质的大量累积使得水体不再循环,逐渐成为死水,形成黑臭河道,严重损害城市形象,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3工业废水排放量猛增

工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工业领域中包含大量的行业,在大部分城市中,工业经济都是城市的经济支柱,城市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往往非常重视。在政策环境的带动下,我国的工业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在各个城市中,工业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而且企业的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导致工业废水排放量猛增,对水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虽然我国的环境部门针对工业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规范要求,制定了排放标准,但是由于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工业废水排放监测难度大。同时,废水排放还具有隐蔽性的特点,监管死角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河流中,导致城市水环境质量直线下降。工业废水中包含的大量有害物质会造成水体生物死亡,使河水发黑、发臭。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治理的难题,市政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市政工程中水环境治理策略

2.1大力宣传节水思想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节约用水的思想非常重要,这也是当代公民必备的思想,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加强节水宣传,提升公民节水意识,同时,也要积极地引导企业,把企业也带入节水行动中,营造一个全民节水的氛围。政府方面要注重宣传方式的合理性,拓展宣传渠道,以各社区为基本宣传单位,印制宣传册、微信公众号文章,宣传节水思想,通过多途径的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激发人们的节水意识。同时,在节水宣传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人们采用正确的节水做法,改变之前的不良习惯。政府部门可以举办以节水为主题的大型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节水氛围,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缓解我国的用水压力,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2城市建设要以水环境保护为基础

从城市建设上看,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入水源中,必须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或城市绿化灌溉等。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必须进行沉淀,沉淀产生的油污、淤泥等需及时清理,然后才能循环使用。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工程的规划设计环节,站在生态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优化,合理地进行工程选址,在工程建设环节减少水污染,避免出现死水,提升水资源自净化能力,建设生态堤坝,加强水域周边的绿化,提升物种多样性,实现水环境的高效治理,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2.3加强工业废水治理

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因,工业废水的治理非常必要,这也是工业企业必须完成的任务。工业污水的有效治理,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只有在资金的支持下,工业污水治理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可持续发展是工业企业唯一的发展方向,企业方面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生产过程中调整发展重心,调整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工业污水治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企业要有具体的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充足的资金,引入专业的工业污水治理技术和设备,结合当前的实际生产情况,优化工业污水治理体系,采用最先进的治理工艺技术,为高效的工业污水治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企业要对自身生产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精准确定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成分,根据分析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理工艺设备,必须保证有效去除工业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企业决策者需要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节水技术以及污水处理技术的引进,严格限制污水排放,加强自我管理。与此同时,城市环境监督部门也要定期对企业排放情况进行测评,发现不合格的排放问题就要及时处理,消除工业发展对水生态造成的消极影响,实现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打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2.4加强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

水环境的有效治理离不开各种技术。由于城市水域中有害物质的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需要加强技术的引入,利用各种先进的污水治理技术,实现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现存多种水环境治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等。在这些技术中,生物处理技术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处理工艺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应用优势明显。生物处理工艺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比较低,而且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相对显著。这种处理工艺不涉及化学药品的投入,因此不用担心二次污染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在废水中加入含有微生物的淤泥,微生物在代谢的过程中,会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处理,整个过程非常高效,而且不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

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 建筑设计 重要性

一、我国建筑设计节能减排现状

(一)能耗大、排放高

我国建筑能耗主要来自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电及热水等方面,其总能耗量超出一次能源总能耗量的30%以上。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从而使建筑物不仅成为能耗“大户”,更是城市碳排放“大户”,城市碳排放的60%以上,都源自于建筑排放。虽然我国建筑总量较大,增长较快,然而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十分有限,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小。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房屋建筑每年都在大规模增加,其中新建房屋面积已达到世界总建筑面积的一半,然而节能建筑面积却不到10%。若我国城乡规划的总建筑面积达到400亿立方米以上,则只有不到4亿立方米为节能建筑,因此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有很长路要走。

(二)起步晚、发展慢

相对于欧美发展国家来说,我国建筑设计对节能减排应用的起步较晚,且发展较为缓慢,一是当前仍存在大量建筑,因结构、材料使用不合理问题,从而导致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的存在。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高出10%-25%左右,其中每获得1立方米混凝土,就需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耗水量也是发达国家的30%以上,而废水回收利用却不足发达国家的25%。二是我国建筑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建筑能耗超出发达国家的2-3倍左右。以北京市的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采暖期,平均能耗达到20.6瓦/平方米,而同气候条件的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采暖期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比北京市接近节能2倍。而全国建筑采暖更是平均超出欧美国家的2-3倍以上。由此可见,我国节能建筑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从而使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既面临着挑战,又大有发展前景。

二、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应用的必要性

(一)国际环保与节能意识加强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重要难题,同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也成为全球理念,并得到持续而大范围的推行。目前,国外一些国家,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广泛采用低碳技术、并加强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监督,从而使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例如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的实施,利用科学管理及有效措施,将建筑垃圾进行量化处理,从而使其具备可再生功能。在荷兰,70%的建筑废物都可以得到循环利用,并制定了相关法规来实施监管,对建筑废物做到了有效处理。同时,节能省地型建筑、生态建筑、花园城市、智能建筑等发展理念的构想,也都包含着低碳理念的发展。因此,在国际环保与节能意识不断加强的时代背景下,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利用将势在必行。

(二)国内节能环保发展的需要

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创造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我国确立了2020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比同比2005年下降40%-45%。从而使节能减排正式成为国家必要要行使的一项责任。从今年的总理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看出,不论是“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还是“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都显示了政府在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上所下的决心,由此可见,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利用,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

(三)建筑设计本身发展的需求

建筑能耗高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当前,由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及环保理念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我国现存建筑,基本上都是高能耗建筑。这种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给建筑行业及社会造成了大量的建筑能耗,从而加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负担,阻碍了节能环保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节能减排对于建筑设计本身来说,应当成为其在设计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三、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的实施对策

(一)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减排

建筑规划设计时,一是需要根据地质、水文及地形状况,做到合理选址;二是选址结束之后,需根据选址气候条件,作出合理合计,从而使节能减排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并可在建筑物周围增添一些绿化设计,从而起到调节气候的效果;三是完成人工湖的设计,做到对建筑物周边气候的适当调节,进而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建筑立面设计中的节能减排

建筑立面设计中,需充分发挥节能设计作用,在为功能区间提供足够采光同时,使建筑空间品质得到提升。建筑立面设计在应用节能减排时,需以简单设计手法,通过增添一些木材、石材及玻璃元素,来完成对建筑立面形象的有效构建,并通过对模数理念的运用,来使建筑结构比例更加协调,使立面形象得到多样化展开,从而做到对现代建筑理念的有效展现。

(三)建筑内部单体设计中的节能减排

建筑内部单体设计也可以称为是建筑内部各个组织结构设计,其设计内容包含了对单一建筑的墙体、屋面及门窗设计。在这些单体建筑的结构设计中,也需要做到对节能减排理念的有效应用。

在门窗设计中,由于其是属于薄壁结构并且是热能消耗中的最薄弱环节,在建筑物能耗中占据了重要比例。因此这就需要在门窗设计时,需对门窗绝热性能做到有效改善,同时通过对门窗比例与朝向的调节,来对门窗节能效果做出改善。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对门窗气密性做到充分把握,并做到对气密性的有效控制,来提升门窗保温功能,同时也需要对高质量居住要求的满足。

在房顶设计中,由于房顶处于房屋顶端,并与外界做到长期接触,因此十分容易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房顶设计时,要对房顶保温设计做到进一步增加,并根据需要来设置蓄水层、隔空散热层等隔热层。同时还可以在建筑顶部种植适量植物,来起到一定的节能减排效果。

在楼板设计中,由于除了需要突显楼板造型之外,还需要对建筑内部结构空间作出考虑,因此在设计时,依据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可把建筑循环水管设计在吊顶中,然后利用水循环调节室内温度。这一设计不仅能够对能源要求较低,还能够有着较好的气温调节效果,因此可以广泛应用。

总结: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消耗、环境破坏等问题,都与现代化国际社会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相违背。因此,在处理这一矛盾时,要求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不仅需要对节能减排理念的充分应用,还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建造出节约能建筑,满足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与节能意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彭梦月,潘支明,徐永模,孙芹先.欧洲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实践和启示[J]. 建设科技. 2010(09)

[2] 王孟迪,陈劭锋.2013年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进入快速推进阶段[J]. 科技促进发展. 2013(06)

[3] 王海波.促进节能减排在建筑中应用的对策与建议[J]. 科技信息. 2010(17)

作者简介

姓名:谭海东

出生年月:1973年9月

籍贯:广西防城港市

性别:男

学历: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