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包管理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包管理细则范文1
外包是指企业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移给第三者执行。《哈佛 商业评论》证实,它是过去75年来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概念和经营手法。(注:[英]查尔 斯·盖伊,詹姆斯·艾辛格.企业外包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4.)通 过外包,企业可以有效地借用外环资源,获得成本优势;也可以改善企业焦点,使企业 更有效地专注于核心业务,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然而,如何界定核心业务从而制定正确有效的外包策略并非易事,这是一项战略性的 决定,必须根据企业的客观情况和实际环境作出决策。
一、企业外包的原因及策略概述
1.外包的原因
外包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自制和外包决策。当企业决定对原先自制的产品或服务改为 从外部购进时,就会寻求外包。在过去的十年里,为了生存和发展,公司管理层开始削 减工作人员,关注增值活动与核心竞争力,力图把公司规模缩减到“适宜的水平”。( 注:[加]米歇尔·R·利恩德斯,[美]哈罗德·E·费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12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96-200.)
外包的最根本原因在于降低运营成本,包括资本成本、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等,以获 得成本优势。此外,外包的其他原因还有以下几点:(注:Andrew Kakabadse,Nada
Kakabadse.Smart Sourcing[M].Palgrave,2002.27-29.)
(1)改善企业焦点,更有效地专注于核心能力和单项业务,重新构造企业内的整个流程 ;
(2)降低风险,企业本身的资源、能力是有限的,通过资源外向配置,与外部的合作伙 伴分担风险,企业可以变得更有柔性,更能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3)扩大核心业务的技术投资,获得新技术、新技能;
(4)增强变革能力;
(5)提高服务质量,等。
2.外包的策略概述
(1)自制/外包决策矩阵
是否外包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任一组织都存在如图1所示的外包矩阵,只是因 采用自制和外包的比例不同,各象限的大小亦有所不同。
注释:
①Michiel R.,Leenders,Randy P.Kudar,Anna E.Flynn,Douglas Clark.Fleet
Management's Contribution and Outsourcing[J].An unpublished research report for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leet Administrators[R],1995.
象限1表示应该自制且目前确为自制的职能、任务和活动;象限2表示应该自制却在外 包的职能、任务和活动;象限3表示应该外包却在自制的职能、任务和活动;象限4则表 示应该也确实为外包的职能、任务和活动。象限1和4比较稳定,因为事物的现状和理想 状况相符。而象限2、3则不然,由于一些经济或非经济因素,它们都有改变现状的压力 。明智的管理人员会果敢改变现状,从一开始就避免落入象限2和3。图中虚线表示无法 明确最佳决策到底为何的模糊区域。对于落在虚线里的,尤其靠近图中央的那些职能或 活动,需要比对区域外部的活动进行更仔细的分析和判断。
(2)外包策略矩阵
外包策略中普遍推崇的观点是:把企业内部的资源集中在那些核心业务活动上,而将 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
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在决策外包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个矩阵(如图2所示)。
注释:
③Robert J.Easton & Tian Bing Zhang.Supply Chains in Asia: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Accenture Viewpoint,2002.
埃森哲的结论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把企业内非关乎核心业务而又不会令企业被排 除出供应链的业务和工作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代劳,企业便能以较低成本获得最好的 产品和服务。(注:张家敏等.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3.45.)
转贴于
(3)外包决策过程
外包决策取决于许多因素,每个企业必须基于自己的目标、目的、长期战略等来评价 这些因素。图3表示外包的决策过程。
注释:
①Mary C.Lacity and Rudy Hirscheim,Implic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3.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外包策略分析
许多业务外包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未能正确地选择应该进行外包的业务,另一方面 就是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因此,外包策略的制定应考虑以下三条原 则:
1.核心业务应以能否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为衡量标准
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希望借助外包策略改变以往垂直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塑造更有弹 性、专注核心业务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同时,将大量过去在非核心业务上低效率使用的 资源投入企业真正的核心业务上,从而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改善 客户关系,保持并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可能。但是,不少企业将核心业务和主要 业务混为一谈,浪费了大量资源,以致不能及时调整竞争策略,贻误战机,最终被市场 所淘汰。
核心业务应以能否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为衡量标准。核心竞争力应该满足四 个条件:应当是有价值的、应当是异质的、应当是不能完全仿制的、应当是很难被替代 的(巴尼,1991)。因而,企业核心业务,应该包括以下五种资产(如图4所示)。(注:周 海炜.核心竞争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8.)
基于上述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根据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技术的领先 程度,我们可以把公司大致分为四类(如图5所示):分别是行业领导者A、受威胁的领先 者B、威胁者C和追随者D。
图5中A表示在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并拥有领先技术和开发能力的行业领导者。它们大多 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注: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7- 78.)而仅保留核心部分,它们有能力保持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并不断开发出新的竞争优 势。比如,耐克公司,它只保留了研发与营销服务两个附加价值最大的环节,而将除了 关键技术部分(耐克鞋的气垫Nike Air System)之外的其余生产全部交给外部供应商来 完成。由于资源的集中使用,耐克公司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运动鞋供应商之一。(注:[英 ]查尔斯·盖伊,詹姆斯·艾辛格.企业外包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 4.)
B表示行业中市场地位仍居前列、但已经不具有技术优势或者欠缺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 。它们目前所拥有的技术已被竞争者普遍掌握,核心竞争力不体现在技术方面,而体现 在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畅通的营销渠道、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等方面。此类 企业应将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集中精力尽快吸收或开发新技术。可以通过与 一些拥有领先技术或技术开发能力,但市场地位尚处于弱势的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实现 优势互补,迅速形成新的技术优势。一些具有技术开发能力但是缺少营销渠道的小型公 司是它们理想的合作对象。
C表示拥有领先技术或开发能力,但市场地位仍处于弱势的公司,它们是行业中的威胁 者,特别对B类公司构成威胁。这类公司没有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能力,也 尚不具备购并目标公司的资金实力,因而希望通过与拥有渠道优势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 公司形成联盟,以期迅速实现利润目标,提高市场地位。在这种情况下,C类公司应该 将核心技术留在企业内部,在与其他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时应十分谨慎,必须注意对知识 产权的保护。
D表示在行业居相对落后地位、且不拥有领先技术和开发能力的追随者。这类公司尚未 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要尽快与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寻找机会学 习新技术或培养自己的顾客群,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选择外包策略时应以保护核心竞争力为前提,同时,不要忘记外包也能够为企业 挖掘新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2.“重心下移”策略——核心业务应向供应链的下游延伸
随着产品周期不断缩短,需求变化迅速,顾客成为主导生产的原动力和供应链的指挥 者。对企业而言,从顾客的需求、购买行为和消费偏好出发进行生产至关重要。要想在 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有效的顾客关系管理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根本。顾 客关系成为企业真正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唯有牢牢把握它,企业才能准确把握市场需 要变动的脉搏,才不会被竞争者所取代。因此,企业的核心业务应尽量向供应链下游延 伸,尽可能贴近顾客,缩短与顾客的距离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及品牌 忠诚度。(注:尤建新,杜学美.以最终顾客价值为导向的供应链管理.管理发展与工业 工程论坛[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2-18.)
企业外包业务的选择可参考图6所示,从A到B表明企业外包的过程。最上层的外围业务 指日常辅助业务,是主营业务的附属,企业从此获取的利益有限,外围业务的外包已被 管理层广泛认可和实施。中间层与核心业务关系较为紧密的,它包含企业获取利润所依 赖的资源,这部分业务流程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企业中较活跃的外包领 域是物流和零部件的制造业务。最下层是客户关系,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这 是企业关注的核心部分。客户关系是企业真正无法被取代的资源,是一家企业获得和保 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企业而言,任何资源都可以从供应商处取得,但是千万不要天 真地把客户关系这项资源外包。
过去,企业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在非核心业务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注意力 投向与顾客关系密切的核心业务上,并持续增加所投入的资源。他们更倾向于经营一个 精简而不是臃肿的大型公司。企业内部的过程管理正逐渐让位于目标达成和价值实现。 当然,这并不表示一切与核心活动无关的业务都应进行外包,但企业最终应该把主要精 力放在客户关系上,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外包策略。
很多知名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将维修工程、全 球据点的地勤服务由当地同业接手,而将精力倾注在另一项焦点资产——乘客身上 。同样,台湾合作银行(Taiwan Co-operative Bank)将账务管理、信用卡、计算机交易 记录、支票交割、现金往来和自动柜员机等业务都交由第三方承包,他们将业务重点放 在客户的满意度,强调与客户接触是至高无上的。(注:Andrew Kakabadse,Nada
Kakabadse.Smart Sourcing[M].Palgrave Macmillan,2002.29-62.)
一个有趣的比喻可以形象地说明“重心下移”策略的重要性: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 正如赛场上的拳击手,身材过高(喻过长的产业链)会使重心太高,影响稳定性,易受攻 击,必须适当降低高度(喻通过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进行纵向解构),以降低重心,提高稳 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必须保持较好的灵活性(喻根据具体环境制定有效的外包策 略),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3.“弹性”策略——针对具体的产品特性和业务类型,选择适当的外包策略
“弹性”策略是指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和业务类型,公司应选择不同的外包策略。它 体现企业管理外包关系、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与不同竞争网络中的供应商相互配合, 通过有效管理一种或多种供应商关系进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首先,企业应该根据产品质量、成本和市场导入速度的不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外包 策略。企业选择外包的专业提供商之前,必须明晰产品对外包服务的要求。在保证质量 的前提下,成本和速度哪个应是优先考虑的因素,不同的产品要求不同。
根据产品需求量的稳定性不同,产品可以分为普通型和时尚型。普通型产品满足人们 的基本需要,需求变动不大,因而需求量可以准确预测,并具有产品生命周期长和利润 率低的特点,比如普通食品、日用品等;而时尚型产品则具有需求量难以预测,产品生 命周期短和利润率高的特点,比如时装、手机等。对于普通型产品,成本是最重要的考 虑因素,企业要求外包业务提供商能够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服务。低库存是普通型产 品的追求目标,绝大多数在Wal-Mart销售的产品都属于此类。而对于时尚型产品,速度 则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外包业务提供商必须能够对难以准确预测的需求作出迅速的反 应,尽可能降低因产品脱销或存货过时带来的损失,这就需要供应商提供一定缓冲存货 和应急生产能力,因而生产的速度和灵活性是时尚型产品的追求目标。世界公司(World Company)是日本一家居于市场领先地位的服装市场商,它在低成本的中国分厂生产基本款式的服装,而在日本生产流行款式的服装。因为尽管在日本的生产成本高,但是能够迅速地对新的流行趋势作出反应,流行款式的高利润足以补偿较高的生产成本。(注:[美]马歇尔·L·费希尔.合适的产品供应链[J].哈佛商业评论,1997,(3).)
其次,企业要根据业务的不同类型,发展不同的供应商合作关系。根据合作关系的灵 活性不同,企业与外部服务提供商之间存在多种外包合作关系(如图7所示),其中两种 极端的合作形式是短期单一合同关系(最具灵活性)和相互持股关系(最具稳定性)。在两 者中间还有很多种折中关系,如共同开发关系、长期合同关系等。
对于长期稳定型的业务,企业可选择稳定性高的关系类型,反之,对于市场变动较大 、缺乏稳定性的业务,企业应选择灵活性高的关系类型。
管理外包关系本身就是一项核心能力。原因在于管理外包关系的能力是外包项目成功 与否的关键,不能有效地管理外包关系意味着没有获得竞争优势,服务购买者与服务提 供商之间的关系不佳将直接影响到服务提供商所提供服务的质量。
外包管理细则范文2
1984年,瑞典学者理查德?诺曼(R. Norman)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提出了“关键时刻”管理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在西方学者中引发积极反响,普遍认为其是提高企业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该理论随后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被成功应用,进一步证实了“关键时刻”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所谓“关键时刻”,是指客户与企业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资本资源)发生接触的那一时刻[1]。各个企业由于性质不同,其“关键时刻”亦有所不同,但每个企业向顾客展示服务质量的机会均是由一系列“关键时刻”构成的。企业只要加强对这些时刻所涉及的时空环境和服务内容的管理,就能创造出良好的服务质量。
二、加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管理的必要性
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外包人员流动、外包质量能否达标等,这些风险均对档案安全和外包质量构成威胁,需要通过加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管理加以防范和控制。
(一)档案安全是开展数字化业务外包的先决条件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档案工作者的首要职责。令计划同志在出席全国档案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从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确保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2]。杨冬权局长指出,严禁外包公司留存、外泄数字化档案信息,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3]。2012年,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外包管理的通知》[4],力图通过加强管理,杜绝外包过程中的失泄密隐患,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对档案馆开展数字化业务外包这项工作来说,加强管理是确保“档案实体不丢失、信息内容不泄密”必由之路。
(二)档案数字化质量是开展数字化业务外包的目标所在
1.档案数字化质量面临的挑战
对档案部门来说,档案数字化时间紧、任务重,抢抓进度的同时对质量提出了挑战。杨冬权局长在2013年《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下大力气持续地开展传统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的目标[5]。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各级档案部门面前。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为例,如果按照原工作进度(该馆于2009年3月启动馆藏档案数字化一期工程),初步估算出全部馆藏档案实现数字化,需要300人用10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目前馆内在职工作人员仅160余人,那么全部馆藏档案独立完成数字化大约需要200年。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抢救和保护历史档案的形势需要,急需借助外部社会力量来辅助完成这项工作。而浩大的工程、紧张的工期,对数字化工作的预期成果和成品水平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2.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目前,许多档案部门都在以业务外包的方式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依靠外包公司提供的专业和优质服务,加快档案数字化的工作进程。但档案数字化外包并非十全十美,如在数字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案卷标题拟写不够准确、图片扫描不够清晰、后期加工不够精细等问题,对档案信息化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外包服务质量事关档案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档案馆只有加强外包服务质量管理,少返工甚至不返工、不误工,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档案数字化建设任务。
三、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管理理论是诺曼通过对盈利企业的研究而提出的,因此,该理论同样适用于赢利性企业――外包公司。同时,“关键时刻”管理作为一种理论或手段,对任何需要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机构来说,都同样适用。因此,对档案数字化外包的需求和管理方――档案馆来说,同样需要加强“关键时刻”管理。
(一)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的主要内容
档案数字化加工的程序繁多,涉及档案数字化前整理、鉴定、修复及扫描加工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更多的工作流程,每个流程又细分为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工作环节。以数字化前整理阶段为例,一般流程大致包括制定数字化前整理方案、档案提调出库、档号确定、调整和编立案卷、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秩序整理、卷内文件秩序固定、重份档案处理、档案保护性处理、初级开放鉴定、案卷封面编目、填写备考表、案卷包装、编制目录、质检与验收、情况说明及清点移交等共17个环节。由于各单位情况不一,各个环节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开进行,但业务流程必须能把握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确保各环节设计缜密,力争错误最小化。从档案实体进入数字化场所中的那一刻起,外包公司便参与其中各环节,根据各档案部门外包要求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外包人员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但多会涉及调整和编立案卷、拟写案卷标题、扫描、后期加工等大部分工作环节。
(二)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
按照“关键时刻”管理理论,我们可以把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关键时刻”,如档案数字化前整理阶段的“关键时刻”有:工作人员交接档案阅卷时、拟写案卷标题时、重份档案处理时、档案整理装订时;档案数字化扫描加工阶段的“关键时刻”有:扫描档案文本时,扫描图像的倾斜角度调整时,扫描数据保存时,数据格式转换时,数据备份时,等等。
这里,我们只列举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一部分“关键时刻”。事实上,除了按照数字化各个阶段划分“关键时刻”,我们还可以根据外包公司人员与档案馆工作人员、档案原件、数字化加工场所、数字化加工设备、设施之间的接触,划分出一系列“关键时刻”,通过对这些时刻的管理,加强对档案实体及信息安全的保护,提升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整体水平。
四、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管理
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涉及到档案馆与外包公司两者,是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对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关键时刻”管理就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加强档案馆自身管理
实施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是一个科学管理的过程。档案馆实施业务外包必须确立全新的管理理念,要有战略眼光,追求变革和相互信任的胸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确保外包过程中的档案安全和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具体来说,必须“筑牢”四道防线:
1.制度防线――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细则
业务外包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与管理策略[6]。档案数字化外包涉及到人员、安全、财物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档案馆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无则制定、有则完善、有缺漏的尽快补充、需调整的尽快修订、已过时的尽快清理,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2.环境防线――使外包过程时时刻刻处在可控状态下
充分考虑档案数字化场所的环境安全,建设标准、规范、安全的工作场所,配备高效、实用的档案安全监控设备,使处于数字化状态各个阶段中的档案始终处于安全、可控、有利的环境中,确保“一件不丢,一件不坏,一件不乱”。
3.人员防线――安全和质量宣传教育时刻不得松懈
要进行经常性的档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宣传教育,对档案馆自身工作人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培训和演练,增强保护档案安全的意识和本领。对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馆内人员有责任及时上报、协调配合处理。
4.保密防线――严禁外包涉密档案、加强自查
进行数字化外包的档案都必须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严禁外包涉密档案。档案馆要定期开展对外包档案内容、安全措施、管理手段等方面的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只有采取安全保密措施,具备安全保密条件后,方可继续外包。
(二)加强对外包公司的规范管理
所谓对外包公司业务行为的规范管理,是指档案馆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促使外包公司人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支持与配合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具体活动。
1.加强外包过程的控制和监督
明确外包业务工作职责和任务,用合同和制度进行约束;签订保密协议,制定保密工作条款;加强档案安全教育。档案馆要求外包工作需要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应在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张贴上墙,或通过设置公告牌、LED显示屏滚动显示等形式宣传,要求外包人员时刻遵守。对于违犯的人员,档案馆应责令外包公司及时整改教育。
2.加强对外包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对外包人员的前期培训和过程中的即时指导都是非常必要的。对档案馆来说,因为历史变革原因,馆藏档案可能存在诸如档号复杂、一卷多宗、卷内文件混杂、档案霉变破损严重等问题,因此,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卷内文件排序困难等具体问题,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到的特殊情况,因此,在需要时,档案馆人员应随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外包管理细则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运业务;问题;改进措施
一、商业银行营运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财务收支及财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基础管理存在不足
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会计科目中的个别账务处理不规范。据对某商业银行的调查,该商业银行某~号手续费支出科目,向发卡行返还收单业务手续费,而没有冲减相应会计科目的收入金额,会计处理不合规。
(2)使用经费账户划转资金对外开立保函。前述商业银行新大楼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临时占用绿化带人行道等公共资源,于2012年2月中旬向某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具金额为50万元的非融资性保函,并使用经费账户划转50万元作为保函的保证金,保函注销时,该商业银行缴存的保函保证金产生4万元的存款利息,该笔利息收入已经于2014年9月末冲销。
2.个别专项费用奖励办法存在短视行为
2013年末与2014年上半年,前述商业银行分别针对储蓄存款进行专项考核,其中2013年按照后五日的平均余额,2014年上半年按照平均余额的2.5%0匹配费用,存在的问题如下:
(1)没有对该项费用效果和效益进行事后评估,而在2014年上半年继续开展针对储蓄存款的专项奖励。2013年三季度末,前述商业银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一百多亿元,而截至年末储蓄存款比三季度末多出近十亿元。各经营单位均超额完成专项奖励任务,并超额取得专项费用奖励。2014年初,前述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便开始下降,基本稳定在一百亿元左右,尽管在6月末有所冲高,仍然较年初减少近二十亿元,降幅约为13%,遂前述商业银行又推出增加日均存款的专项奖励方案,前述商业银行对储蓄存款的拉动主要依赖专项奖励办法,不利于自身的长期发展,存在短视行为。
(2)奖励费用比例偏高,营销费年底突击使用。例如2013年底,前述商业银行针对储蓄存款专项奖励共匹配近五百万元费用,占全年营销费用总额的百分之六左右,单一专项费用奖励达到全年营销费用的百分之六左右,费用奖励比例过高。
(二)商业银行会计营运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业务印章的管理欠规范
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营运主管保管的会计业务印章交接欠规范。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个别支行营运主管保管的会计印章办理交接时,没有由机构负责人或者上级部门指定人员监交,而是由网点综合柜长或者二级账务柜员监交。例如2014年9月下旬的某两日,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营运主管保管的汇票专用章、结算专用章等印章交接的监交人均为二级账务柜员。
(2)个别会计业务印章没有入系统管理。前述商业银行业务处理中心及异地支行保管的用于向当地人民银行或者其他同业机构办理现金领解现以及资金划拨业务的预留印鉴没有入印章管理系统管理。
2.营运外包以及委托业务管理存在缺失
(1)个别委托业务操作不合规。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与当地工商银行签订了现金管理服务协议,委托工商银行某支行保管现金款箱(包括箱中的现金、贵金属)以及人民币应急取款业务,明确规定不办理应急存款业务。但是调查发现,该支行仍然在工商银行办理了现金解现业务,2013年以来,该支行向当地工商银行办理现金解现业务共计一百多笔,金额合计也较多,该支行的实际业务操作与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内容不符。
(2)营运外包业务管理不到位。前述商业银行营运业务中,对会计业务凭证扫描补录业务服务、会计档案保管服务以及银企对账传递业务服务实行了外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前述商业银行没有制定业务外包应急预案,没有配备应急后备人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法切实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第二,签订的合同内容存在疏漏。按照商业银行关于会计凭证扫描补录外包业务相关管理规定,外包人员进入工作区域不得携带手机、照相机以及移动存储器等设备,但是前述商业银行与服务商签订的《服务合同书》中仅明确了“员工不准携带移动存储设备(如软盘、U盘、MP3、移动硬盘等)进入工作场所”,由此导致在前述商业银行服务已五年的工作人员不知晓商业银行的上述规定,日常工作中将手机带入工作场所,并且前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人员也未予纠正;第三,没有将已经扫描的凭证及时入库保管。例如,2014年10月某日现场检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某九天已经扫描封包凭证仍然存放在扫描工作室内,没有及时入临时档案库保管。第四,对外包业务的检查监督不到位。前述商业银行制定的外包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检查辅导人员应按月、季度对外包业务进行检查,但是检查辅导员没有按照制度要求落实检查工作。
3.国际业务的基础管理及个别业务操作存在瑕疵
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对客户申请审核不严,导致已经开立银行保函进行二次修改。2014年1月某日,前述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对外开立预付款保函1笔,担保金额一千多万美元。调查发现,由于前述商业银行单证中心审核不严,导致已经开出保函受益人名称描述错误,前述商业银行两日后向受益人银行发出保函修改电文进行变更,业务操作存在瑕疵。
(2)风险参与申请书填写不完整。抽查业务档案发现,前述商业银行个别风险参与业务申请书填写不完整。2013年3月初,某物流有限公司向前述商业银行申请办理OA项下出口风险参与业务,金额近八百万美元,客户出口风险参与申请书中仅填列风参币种与大写金额两项内容,其余合同条款均为空白,存在一定法律瑕疵。前述商业银行为某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某市某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等客户办理的出口风险参与业务也存在类似问题。
(3)柜员设置与实际不符。目前前述商业银行外汇系统中设置5名系统柜员,其中包括2名交易员和3名管理员。调查发现,某临时用户于2006年建立,截至调查日还没有注销;某交易员和某管理员已经调离国际部,但是系统账号仍然没有变更。
4.没有严格执行外汇管理政策,个人外汇业务存在操作风险
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购汇人民币资金来源于非直系亲属账户。2014年1月初,前述商业银行营业部连续为4名客户办理个人购汇业务,金额均为5万加拿大元,并且所购外汇资金全部汇至境外同一账户。调查发现,上述客户购汇资金全部来自某客户的个人账户,经办支行没有能够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亲属证明材料,与外汇管理规定不符。
(2)没有能够识别客户拆分办理手持现钞结汇行为。2013年10月,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连续为5名客户办理手持现钞结汇业务,结汇金额合计近二十万港币,并且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均转入另一人账户内,上述交易符合外汇管理局规定的拆分特征,经办支行没有能够主动识别上述可疑交易并及时上报。
(3)没有能够主动识别客户拆分办理超额外币提现的行为。2013年7月中旬至下旬,7月末至8月初,某客户连续在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办理欧元现钞提取业务,每日提钞金额为七千多欧元,均接近当日提钞限额,符合外汇管理局规定的拆分特征,经办支行没有能够主动识别上述可疑交易并及时上报。该支行同一时段为另一客户办理的欧元现钞提取业务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电子银行与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线上收单业务管理存在欠缺
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截至2014年6月末,前述商业银行新增线上收单有效商户几十户,完成年度计划的128.57%。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线上收单业务手续费的标准不统一,费率的设置从千分之二点五至千分之七不同分布。前述商业银行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线上收单业务的手续费执行标准,也没有明确费率上报和审批的相关流程,造成前述商业银行现有线上收单业务执行的手续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商业银行营运业务的改进措施
(一)财务收支及财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1.总体思路
(1)商业银行应该对经费账户使用严格控制,按照《财务管理手册》的要求管理经费账户,对经费账户对外划转资金开立保函的交易,应做事先审批研判,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财务资源浪费。同时应该规范有关会计科目的使用情况,不得混淆收入和支出,规范财务核算。
(2)商业银行应该对各项业务通盘考虑,配置财务资源,避免短视行为,促进自身业务全面、健康地l展。
2.具体措施
(1)今后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手册》相关规定,对经费账户加强管控力度。同时加大会计科目合规性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2)商业银行要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比。2015年,商业银行对现行的费用配置模式作了调整。商业银行将紧跟其改革导向,在今后的费用资源配置上体现对效益增长和基础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将狠抓负债业务发展质效。在当前“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已经充分认识确保负债日均规模抬升才是业务发展及盈利增长的第一要务。为此,商业银行想方设法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内部支撑来保障负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将强基础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心工作,通过不断夯实客户基础,扩大客户群体,以基础性客户带动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稳步发展;同时加大项目营销力度,通过实质性项目带动来增强前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稳定性。
(二)商业银行会计营运的改进措施
1.总体思路
(1)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会计业务专用印章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对会计业务印章的管理,明确责任,合规使用,确保安全。
(2)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会计营运业务外包管理办法(暂行)和关于规范会计凭证扫描补录外包业务管理通知的要求,加强对外包人员及外包业务的应急管理,配备外包应急后备人员,确保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同时,应加强对委托业务的管理,严格按照服务协议办理业务,规避资金风险和会计操作风险。
(3)商业银行应该及时调整柜员设置,提升业务处理准确性,夯实外汇管理基础,规避操作风险。
(4)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及《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办理个人外汇业务,防范政策风险。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前台柜员外汇业务的培训和监督力度,提高柜员外汇业务处理水平及商业银行内部自查自纠能力。
2.具体措施
(1)加强对业务印章的交接管理,并做详尽的业务约定;业务处理中心及异地支行必须将相关印鉴入印章管理系统。
(2)重新签订有关现金管理协议,按照相关规定修改并与服务商重新签订《服务合同》,着手制定业务外包应急预案,再次要求风险管理员严格按制度要求落实检查工作,完成对已扫描凭证的及时入库。
(3)对全辖网点会计主管及外汇经办人员再次进行政策培训,加强对个人分拆业务的监督。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个人分拆业务的非现场核查手段。
(三)电子银行与信息技术的改进措施
1.总体思路
商业银行应该细化其线上收单业务的管理细则,明确线上收单业务手续费的费率标准,规范收单业务手续费设置的审批流程。
外包管理细则范文4
关键词 编目 业务外包 调查 广东省 分类号 G254.1
1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现状
本次调查通过电话和同行之间走访等形式(调查时间从2007年9月3日至2007年11月20日),对20所广东高校图书馆(其中隶属教育部2所、国务院侨办1所、广东省16所、广东省教育厅1所)的采编部主任和相关编目人员进行调研。选取的图书馆中既有大型图书馆又有中小型图书馆,涉及的范围广,代表性较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实行编目业务外包的图书馆的数量、实行编目业务外包的模式、外包的工作内容、是否继续实行编目业务外包等方面。
1.1 图书馆实行编目外包的情况
被调查的20所广东省高校图书馆中,正在实行编目业务外包的有14所,占调查总数的70%;曾经实行过现在没有实行外包的有1所,占调查总数的5%;没有实行过编目业务外包的有5所图书馆,占调查总数的25%。可见,现阶段广东省70%的高校图书馆都正在实行编目业务外包。
1.2 编目业务外包的模式
在14所编目业务外包图书馆中,有10所采取了让承包商到馆加工的模式;其中有3所既采取到馆加工模式也采取馆外加工模式,采用过到馆加工模式的图书馆有13所,占总数量的92.9%。可见,现阶段采用承包商到馆加工的模式比较多。在调查中得知,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承包商的编目、加工人员到图书馆内,图书馆比较好控制编目质量和加工质量。也有少数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外包模式,如中山大学东校区新馆成立时,因新馆在建设中,旧馆环境差而采用了馆外加工模式,现在则采取到馆加工模式。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因其图书分类的特殊性,对综合类图书的外包采取馆外加工模式,对专业图书的承包采取到馆加工的模式。
1.3 编目业务外包(中文图书)的工作内容
14所实行编目业务外包的图书馆中,有11所实行了中文图书编目数据的全部外包。分析其原因,大多数图书馆反映,采取编目数据全部外包是因为短期内要完成大量图书的分编任务。3所实行部分外包形式的图书馆,其中1所是刚采用编目外包形式,对书商提供的数据尚处于试验阶段,所以采取部分外包形式;1所是专业性较强的图书馆,对部分专业方面的图书只外包690字段以前(不含690字段)的书目数据,对综合性的图书采取了编目数据全部外包的形式;还有1所是不信任外包商的编目数据,只外包图书加工业务,对书目记录工作不外包,如表1所示:
由以上可知,现阶段广东省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对招标采购的中文图书实行全部编目业务外包的形式,只有个别图书馆根据本馆图书的特点,对外包内容采取机动灵活的形式,即对综合性图书进行全部业务的外包,对专业性强的图书采取部分内容外包。
另外,在调查中了解到,有4个图书馆明确表示除中文图书外,其它语种的图书编目业务不外包,大多数图书馆没有明确回答,一些图书馆则表示书商对外文图书能做编目数据则做,否则就交由本馆人员来做。
1.4 是否继续实行编目业务外包
对于是否继续实行编目业务外包,5所图书馆表示可能会坚持长期编目外包;9所即64,3%的图书馆具有不确定性,说要根据本馆图书的采购量或外包商的书目质量或领导的决策等具体情况才能确定。从调查的数字可以看出关于编目业务外包,广东很多高校图书馆尚未制定长远规划,只是针对现阶段出现的编目任务而纷纷采取外包,或只是把部分编目业务外包作为确定书商的附加服务运作,尚未出现取消编目部而将编目永久性完全外包的图书馆。
2 广东高校图书馆编目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书目数据质量
在编目外包过程中,各高校反映最多的就是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大部分图书馆认为由服务商提供的书目记录平均错误率在2%-5%之间,有3所图书馆认为错误率在10%以上,甚至有1家图书馆认为在外包初期,错误率达到30%以上。可见,现阶段国内书商的编目质量有待提高。
在分析编目外包中具体书目数据错误项目时,很多图书馆反映外包商提供的编目数据错误率最高的首先是905字段的典藏地点。究其原因,现在的许多高校在合并、扩招中出现了多校区、多专业的现象,各校区的文献资源建设的侧重点不同,在典藏分配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外包商编目时对各校区专业情况了解的不是很清楚或出现混淆,因此错误率较高。随着分编时间的增长,会略有好转,但有时因外包商编目人员对图书内容的不理解,也会出现典藏方面的错误。其次是905字段的索书号问题,特别是使用著者号的图书馆反映此项外包数据出现较多错误。著者号取号的方法有使同一作者的同一类型的图书排列在一起的优点,但随着图书出版社的增多,特别是近年来出版社出版同一作者图书的不规范化使得一些图书馆的著者号取法越来越复杂,外包商因不熟悉各馆著者号的复杂性而频频出现取号错误的现象。如有一个图书馆因这方面外包数据出现太多错误,在外包的过程中不得不把本馆的著者号改为流水号。调查中还发现,有多个图书馆因905字段数据质量太差,有收回905字段的意向。另外,外包商提供的书目数据在标准化、规范化和完整性、准确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录入错误、分类不当、著录形式不统一、多卷书没按要求著录、复本书处理失控、西文图书中文格式编目等。
2.2 图书加工质量
图书加工工作看似简单,主要包括贴登录号、粘磁条、盖馆藏章、贴书标和胶带等。但在实际外包加工过程中,各高校反映还是会出现技术加工层次偏低等问题:如磁条漏贴或贴得不隐蔽,影响了藏书安全;登录号漏贴,影响图书馆的财产登记;登录号贴得不符合要求,如有的登录号贴在图书题名上,影响图书的直观性;覆盖登录号的胶带贴得不平整,降低了图书的出借速度;书标贴得高低不一,造成新书上架时不美观;书标贴错,造成两种不同图书索书号互换等,而且以上这些错误往往当时不容易发现,要在上架后或出借时才能发现,直接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有些书商为了降低成本,尤其是异地加工时,会使用品质较差的磁条和条码等,图书馆编目部门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制止,为今后的管理留下隐患。
2.3 系统安全风险
编目业务无论是实行全部外包还是部分外包,它
都要求图书馆将管理系统或编目系统开放给书商,这样,图书馆管理系统安全风险大增,可能会受到外来的恶意攻击,会破坏本馆数据库,导致图书馆工作受到影响。另在外包过程中会遇到编目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或出现乱码,或因机读格式不同造成转档错误,或需多次传输才能成功,尤其是遇到转换编目9字段馆藏数据部分,这都需要引起图书馆的高度重视。把编目系统开放给书商的图书馆,还发现有时书商编目人员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类型及典藏的作用不十分了解,会误改一些数据,如改动图书类型,使图书从汇编或专著改为工具书,在一些图书馆会造成图书不能外借;或者改动文献的典藏地点,使图书的具体存放地址和电脑的典藏地点分家,给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带来不便,也给图书馆的系统管理带来不安全因素。
2.4 对编目人员的影响
随着编目业务外包工作的开展,编目人员自然会受到一些冲击,会产生一定的忧虑和思想波动。一些编目人员在受访问时情绪低落,他们担心管理人员会不惜牺牲精确的编目为代价,换取快速编目;或者随着编目外包公司的兴起,中小型图书馆不再需要专业的编目人员,对编目外包表现出拒绝接受、生气与沮丧的反应。认为编目业务的外包,极大地浪费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一些编目部门也充满焦虑、失望,感觉有较大的压力,他们觉得自己失去对工作和生活的控制权、对围绕外包项目的不确定性感到忧虑、担心工作内容发生改变、觉得自己会丧失和被剥夺掉工作权利或者受到威胁。编目人员的这种情绪有时可能会影响整个图书馆对编目外包的认识。
3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发展对策
3.1 确定本馆编目业务外包的适当范围
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发展是图书馆实行编目业务外包的决定因素,因此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编目业务外包时,应根据图书馆整体战略性发展因素来确定本图书馆的核心业务,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确定本馆编目外包的范围。如有的大、中型高校图书馆整体编目业务实力较强,参与全国性的联机合作编目项目的共建,并对网络资源编目项目等编目前沿业务具有研究和开发能力,其编目业务就是其核心业务。编目外包时可考虑只外包那些简单的、重复性的编目工作等。其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建设一参与联机编目的共建工作,可为外包商提供良好的书目记录源,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也促进了编目业务外包健康快速的发展。
3.2 制订严格的编目技术管理标准
规范有效的技术管理标准有助于向图书承包商传递明确的质量要求和实施规则。在调查中发现,很少有图书馆对编目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编目细节做主动、详尽的说明,一般是到加工完成图书验收时才提出外包商的某些项目不符合要求,这直接影响了业务外包的质量和速度,因此从编目业务的需要出发,建立一套图书馆内部的编目技术管理标准是保障编目业务外包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图书馆监管外包质量时的必要依据。在制订详细的编目技术质量标准时,应把一些编目准则和具有本馆特色的服务详细列出方案,如机读目录格式的规定、有关分类规则及最小层次款目的规定、馆藏记录的规定、特殊著者号的取用、图书加工应注意的事项等,并对编目质量定义主要错误和次错误,规定不同错误的错误率等。编目技术管理方案的内容越详细就越有利于外包业务的操作和实现外包业务的规范化,有利于外包质量的提高。
3.3 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
在制订规范有效的编目技术管理标准的同时,图书馆还应对编目外包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外包前对书商编目加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掌握本馆的分类法,特别是掌握具有本馆特色的分类加工细则等。同时在一定的成本控制下,图书馆派出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编目人员成立新的业务外包管理机构或组织,对外包商所提供的所有书目数据进行抽样检验,通过样本数据对承包方质量进行推断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限时修改,达到高效控制质量的效果。如Lam,V.在2003年对美国和加拿大正在从事外包的53个学术图书馆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43个图书馆(占81.13%)都对外包编目进行质量控制。大多数情况下。双方图书编目员和资深图书馆助理或者技术人员都参与到质量控制程序中,正是基于有效的质量控制,大部分图书馆的编目业务外包并没有使高质量的编目工作受到影响。
3.4 建立或完善编目外包的评估制度,落实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具有控制与管理的功能,能在一个层面上了解一项活动的进度和状况。特别是针对编目业务外包,绩效评估更能针对事前的决策及事后成效进行探讨,以便及时调整政策,修正偏差,并为以后图书馆开展编目业务外包活动提供相关参考意见。目前,广东高校图书馆虽然普遍实施编目业务外包,但编目业务外包评估制度和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建立或建立的不完善,一些图书馆在对编目业务外包绩效评估时,着重对是否按合同日期完成编目任务或编目质量高低的考证,而对于编目业务外包所需花费的隐性成本,如对编目业务外包数据的质量审核上所花费的人力、物力等往往忽略。因此,从编目业务外包的目的出发,从其所要实现的实际效果方面考虑,在业务外包工作的各个环节设立评估方案,建立评估指标和方法,并落实评估的每一个环节,以求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降低业务外包风险,使编目业务外包真正达到降低图书馆运作成本、提高资源效率、改进服务质量等作用。
3.5 对系统安全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编目业务外包过程中,图书馆要注意系统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燃,尽量避免将本馆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通过Internet完全开放给书商,对于由于业务需要而必须开放的,则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安全系数:首先是强化信息收集的操作系统内核,使用定制的安全强化的操作系统,去除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功能,减少系统漏洞,从而达到提高收集的安全性目的;其次,在收集上使用专用防火墙,保证这个隔离网关自身的安全性,从而达到保护安全信息专网的目的,而对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自身内部安全问题,采用加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分级用户管理的措施,对承包商的编目人员开放必须开放的权限,防止权力滥用,防止超越权限的内部行为发生,一经发现其超越权限的行为,则给予重罚;再次,通过网上信息传输加密等手段来保证编目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求编目服务商必须配合各图书馆自动化作业系统规格,避免因系统不兼容性造成转档时出现乱码或因机读格式不同造成转档错误或不能转档等。
3.6 做好原编目馆员的安置工作
对于因编目业务外包对图书馆编目人员的冲击,图书馆有必要采取妥善措施,合理安置受外包影响和冲击的编目人员:①增加编目人员的多种培训,以承担更多的非编目任务,或使其顺利转到读者服务或信息咨询等工作中去。另外,当图书馆不能解决所有富余人员的工作问题时,推荐他们到外包商的队伍中去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②对部分专业水平高的编目人员可以成立新的业务外包管理机构或组织,从事外包业务的规划、管理、实施和验收工作,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加强对业务外包的管理,进而推动外包工作的顺利进行。③对一些资深的研究型编目人员,则可让他们从事编目业务工作的研究,如对FRBR书目模型的研究,对网络资源和电子期刊编目的研究等。图书馆尽最大努力妥善安置受外包影响的编目人员的工作,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还可以降低外包风险。
外包管理细则范文5
关键词:电子银行;外包;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6)11-0051-04
近年来,在全球银行业兴起的电子银行业务(Electronic Banking Bussiness)大大改变了银行业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务模式,不仅银行效率得以提高,服务成本得以降低,而且商业银行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特征,例如服务内容的开放性和服务对象的全球性,传统业务和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以及银行与外包第三方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等。[1]虽然这些新特征并不必然带来新的风险,但其无疑会增加和改变传统银行业务实践中的风险结构。因此,各国银行监管机构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相应的专门监管,而其中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活动的监管则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优势分析
外包(Outsourcing)是一个外来词,其基本含义就是将自己本可以做的一些事情委托给其他人去做。由于电子银行业务对信息技术及网络安全都有着极高要求,而这就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在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收益的商业规则下,银行往往选择将电子银行业务中的软件开发、信息处理、硬件维护等部分或全部外包给更为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去做。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银行之所以倾向于选择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通常是基于如下的考虑:
1.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电子银行外包可以让商业银行转而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专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据调查,美国有68%的信用卡业务都是通过非商业银行机构来实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业务本身而非后台支持,因此银行没必要雇用大批的网络高手来维护网络,交给专门的网络公司去做就行了。
2.更好地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根据管理学理论,优秀企业通过将价值链中的不同环节外包给更为专业的公司,从而节省资源获得规模经济。例如,根据美国Forrest调查公司的一项统计,美国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建立并维护一个Web网站,头年的费用是22万美元,而将此工作外包给网络公司仅需花费4.2万美元。
3.获得新技术和提高服务效率。IT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电子银行的技术外包不仅可以使银行内部技术人员获得更多接触新技术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摆脱一些繁杂的日常事务,从而大大提高技术支持的响应速度与效率。四是发展战略和风险规避的考虑。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网络技术的运用更给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而通过与专业外包服务商的利益捆绑,银行可以围绕最新科技的发展趋势来发展各项新兴业务以抢占市场先机,并因此减少了很多系统维护管理和技术开发失败的风险。
二、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分析
电子银行业务外包在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会给银行带来新的潜在风险,并且给传统的银行监管体系出了新的难题。撇开就业等社会问题不谈,从经济与法律角度分析,电子银行业务外包本身也蕴涵着许多隐患。
1.信誉风险。银行业最为核心的资产是信誉,而外包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质量低下将会影响银行的信誉。例如由于IT外包供应商的原因硬件设备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或软件系统存在漏洞等致使银行客户受损(包括客户在业务操作方面的不便利以及在资金、机会方面的损失等),即使这完全是由于IT外包供应商的过错也同样会大大影响银行的社会形象与信誉。
2.技术风险。在技术选择上,银行必须选择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撑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因而当各种电子银行的解决方案纷纷出台时,商业银行选择与哪一家公司合作,采用哪一种解决方案都将是电子银行存在的一种潜在风险,一旦选择不当,将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机会损失与利益损失。同时由于核心技术由外包公司掌握,外包公司或其职员利用工作便利来从中获利的道德风险也不可不防。
3.法律风险。由于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环境,再加上网络的无国界性与各国监管机制的差异性使得电子银行业务外包中存在着相当大的法律风险。例如,外包过程中银行客户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商业秘密和技术专利的归属问题、跨国诉讼的司法管辖权问题等都可能对银行的审慎经营造成巨大冲击。
4.系统风险。银行业是一国金融发展的核心,其对风险管理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某些IT核心技术的垄断,在IT外包行业也存在着若干寡头公司,因而可能产生某一国(地区)的多家银行过于集中依赖某些外包服务供应商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连锁效应。另外从长远来看,过于依赖某些跨国公司的技术外包还可能不利于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甚至可能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
三、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监管的域外经验
银行业是个对风险管理有着异常严格要求的行业,而电子银行业务的外包有可能把本属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责任及合规要求转移给不受监管当局监管的第三方。在此情况下,银行机构如何有效控制外包带来的运营风险?监管机构如何确保外包供应商在外包过程中履行了其监管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监管当局已经陆续对此作出反应,以监管报告、建议或指引方式将电子银行业务的外包活动纳入到其原有监管体系中。
1.美国。早在1990年1月,美联储就通过一份监管声明提醒金融机构注意订立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igital Platforms,EDP)服务合同的潜在风险,美联储最为关注的问题是金融机构所签EDP服务合同中是否含有对其原有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不利影响的条款,如责任免除条款等。而美联储纽约银行1995年的一封监管信函则明确了外包服务安排报告规则,即无论任何银行服务机构都应该在首次签署外包服务合同或者履行合同后的30天内向合适的联邦银行机构报告这种关系。
另外,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还了一系列旨在阐明银行管理IT外包风险方面职责的指引与公告,例如《FFIEC对外包技术服务的风险管理指引》(2000年)提出了由董事会负责外包引入和风险管理的原则;《FFIEC对技术服务商(TSP)监管手册》(2003年)概述了TSP风险的监管流程与方法;《IT外包技术服务检查手册》(2004年)为监管人员的审计检查提供了相应的程序指引。
2.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2001年12月的《外判》对本地银行业的的外包活动表达了相当明确的监管态度,它虽然并非专门针对电子银行,但其中载明的一般监管方法及有关技术外包的管控措施等均对电子银行外包具有参考价值。在《外判》指引中金融管理局明确只要被监管机构的外包安排具备周详的计划和妥善的管理且不会有导致损害客户利益的情形发生,金融管理局就不会干涉。[2]
而所谓“周详的计划和妥善的管理”则包括了以系列的特殊管控措施。首先,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银行应审查其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源与专业知识,而在将关键技术如数据中心操作外包时,还应由独立第三方作出独立评估报告,报告将提交金融管理局备案。其次,在同外包服务商签订协议时,金融管理局强调应清楚载明外包服务商的履行标准和服务水平。再次,在外包安排存续期间,银行应对外包服务商实施持续充分的监控和制定有效的应急计划。最后,为了防止外包风险的过于集中,银行还应尽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的外部服务商。
3.瑞士。1999年8月,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SFBC)了针对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外包指引》,允许金融机构在未经SFBC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外包。但该指引规定外包必须得到董事会的同意方可实施,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并要求金融机构将外包业务纳入内控体系,外包合同必须明确允许SFBC、金融机构及其内外部审计机构对外包服务商进行必要的监控,同时某些核心管理职能是不允许外包的。
此外,伴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监管者也逐渐意识到,外包所带来的风险往往是超越国境的。因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3年先后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及《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管理与监管》,为电子银行业务(包括外包)的监管提供了高级指导。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综合各国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指出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控制首要原则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该对与电子银行业务的有关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建立全面和持续的尽职调查制度与监管程序来处理银行与外包第三方的相互关系。[3]
四、我国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监管的实践与法规建设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外包势头也发展迅猛,各大商业银行都相继开设了电子银行业务,其中四大商业银行都选择了自主开发核心技术与辅助业务外包相结合的道路,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则选择将更多的信用卡业务、网络银行业务外包出去以降低运营成本。但在电子银行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对其的监管还处于逐渐发展和不断探索中。目前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监管事宜主要由银监会负责,关电子银行监管的法律框架也已初步确立,主要由《电子签名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和《银行业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暂行办法》等组成,而其中2005年颁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是我国首次出现“外包管理”字眼的法律文本,其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发展和监管可谓意义深远。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及自助银行、ATM等均纳入电子银行业务范畴,扩大了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监管范围,改变了长期以来部分电子银行业务监管无据的状况。[4]同时《办法》突出强调了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评估工作,要求金融机构聘请有资质的安全评估机构,至少每2年对电子银行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而为了应对新兴的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风险,《办法》还明确了许多具体的监管措施:(1)规定金融机构在选择电子银行业务外包服务供应商时,应充分审查、评估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实际风险控制与责任承担能力。(2)规定金融机构应当与外包服务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外包服务供应商的保密义务和保密责任。(3)规定金融机构应建立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风险的应急计划,并应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实现外包服务供应商顺利变更,保证外包服务不间断的应急预案。(4)规定金融机构对电子银行业务处理系统、授权管理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等涉及机密数据管理与传递环节的系统进行外包时,应经过董事会或者法人代表批准,并应在外包实施前向银监会报告。
笔者认为,《办法》的上述规定已经吸收了很多国外监管的经验,并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有所考虑,它的出台既是我国监管当局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对监管工作的一项适应性创新,也是一项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在改制上市及发展过程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但是《办法》仍存在一些不足,诸如要求金融机构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可靠性和公信力进行保证并不尽合理。此外对金融机构的责任规定也过于严苛。
五、健全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监管体系的思考
虽然我国已经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监管制定了比较明确的规章,但是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
系,而且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纸面上的法律要变为行动中的法律无疑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实践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很多监管人员对于电子银行外包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各地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和执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有关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监管体系,以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良性发展。
1.在监管的价值取向上,银监会应该综合考虑监管的安全目标与金融机构的效率追求,实现金融安全与交易效率的平衡发展。银行是基于提升效益目的而实施外包的,因此监管当局不能仅仅为了监管的安全价值而不顾银行的效率价值。笔者认为,银监会应在谨慎基础上支持银行业更多的外包活动,这也是应对入世后更为激烈的银行竞争所必需的。当然银监会应始终坚持以下两个原则:第一,确保银行业外包活动处于银监会的有效监管之下;第二,确保银行机构合理制订外包计划和妥善处理外包风险。
2.银监会应进一步细化现有的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监管规则。现有的外包监管规则总体而言仍偏于原则性,因而需要在既存原则框架之下尽快出台更具操作性的监管细则对监管人员的监管范围、权限和监管程序予以规范。此外,电子银行外包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密切关注电子银行的最新发展动态,适当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丰富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的内容也极为必要。
3.监管部门还应加强有关客户金融信息隐私保护的力度。在电子银行业务外包活动中,最易遭到侵犯的客户合法权益就是客户的金融信息隐私权,例如2005年美国信用卡第三方服务商(Card systems SolutionsInc.)的系统被黑客侵入,造成包括MasterCard、VISA、American Expres在内高达4000多万信用卡用户的数据资料被窃,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监管当局应该尽快规范电子银行隐私政策,督促银行和外包商共同采取措施安全保障措施来防范此类风险。
总的来说,在构建与完善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银监会应当关注市场的新变化和电子银行实践中的新问题,充分征求市场各方主体意见和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适时出台明确的监管指引与清晰的操作规则,尽量减少监管的滞后或缺位。同时,银监会还应贯彻技术中立原则,为市场创新留下充足空间,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在规范性与灵活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 郭俊秀,丁洁.电子银行监管立法刍议[J].福建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3,(10).
[2] 余素梅.香港电子银行监管规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J].环球法律评论,2006,(2).
外包管理细则范文6
论文摘要: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与设备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价值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行了探讨。
引言
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加之用工成本的上升,设备在企业的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但是设备管理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相应的增长,甚至有些企业还在相应地减少,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购置设备、购买备件、设备维修,以花钱为主,又不直接参与生产,导致企业的重视力度不足。
企业通常将“维护”视为一项必要的生产成本,并通过使用廉价劳动力和采用本地生产的备件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维护成本。与此同时,企业更愿意将优先级放在新的投资项目、降低能源消耗和安全生产等领域,反而忽视了这些领域都与维护工作有着莫大联系。经验告诉我们,维护工作对整个企业的运营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维护不当,设备将无法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率,企业也无法达到应得的利润。
1 企业设备管理概述
除了推行和贯彻全员生产维护(tpm)的思想外,“工厂设备维修”也日渐成为一种管理技术而非操作技能。同时,对于一个优秀的设备维修工程师或生产主管而言,承担着车间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重任,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以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
精益式设备管理就是对现有设备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和升华,其核心理论“用最少的费用,创造更多的利润;用最少的生产人员,创造更高的效率”,就是8个字“费用、利润、人员、效率”;从设备这个主要的生产资料入手,直接参与生产,通过持续改进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涉及多方面的领域,如维修技术、质量检查、生产工艺、人力资源、备件管理、产业链合作等;将设备管理更加的边缘化,更加强调部门件的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无疑是更多的,更加的适合中国企业现有设备管理的状态。
它主要由3个大方面构成:1)设备审计。就想是体检一样,发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的成本环节,再对症下药;2)职能生产操作。即最大限度的保证生产各个环节的流畅性,包括从质检、工艺、维修、操作等各个方面的保证;3)设备大修理和技术改造。
2 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的确立是根据设备管理系统的职能的总体范围来制定,内容的划分可依照以下原则:企业的生产经营内容各不相同,生产规模大小不等,设备种类千差万别。因此,要以同类设备的多少,各种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维修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各种岗位及人员数量,并考虑尽量精干高效。按照专业技术和层次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制定专业技术岗位和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的同时,还要建立协作的机制和协调的部门。
设备的一生是由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设备的运行期的管理工作,而要管理好设备,就必须参与设备的前期与后期的工作。
设备管理人员职责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拟订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制订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细则;对车间设备员和班组设备员进行业务指导;参加设备事故分析,督促车间采取防范措施,检查各车间的设备完好状况和维护保养情况;参加新设备的验收、交接和质量检查;对无证和违章操作或造成事故者,有权停止其使用设备,并报告领导处理;有权检查各车间维修和各种统计工作。
3 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
人力资源培训是组织为了提高员工在执行某项特定工作或任务时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或培养其解决问题之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在进行实地培训之前,需要开发培训教材(包括辅助教材),教材开发由培训中心组织编写,现场专家参与其中。
培训内容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tpm -全员设备保全管理;设备点检定修制;设备抢修和故障排除;预防性维修管理;设备可靠性管理;维修文件管理;大型维修的工期控制;维修零配件的管理;维修的外包管理;设备的利用率与维修管理中的参数体系;维修人员与维修费用;做好维修工作中的计划与控制;维修零备件与材料的库存优化。
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制订有关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维修人员的职责、维修的范围与分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和设备的报损制度、设备维修申请与维修报告制度等。
另外,应该建立和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发展一体化机制,调动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员工参加各类培训的考核结果要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强化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工资制度,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使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进一步倾斜,增加工资的激励功能,对为公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予以重奖,突出优秀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展示人才的荣誉价值。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体制。对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考核、职称的评定,要看其在仪器维护、设备管理等工作中的业绩,并作为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设备管理、生产操作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4 结论
随着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大幅提高,企业对设备的依赖程度正日益加深,开始向生产设备提出零事故、零非计划停机时间、零速度损失、零废品的要求。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与设备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力敏,张飚瑞.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流程和人员绩效考核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08(10).
[2]黄强.市场经济下对建筑企业设备人员的管理探讨.cmtm,2008(3).
[3]黄异,王涤非.提高人员素质抓好管理细节确保设备低耗高效运行[j].中国设备工程,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