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推广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推广方案范文1
为拿下美国医疗信息化190亿美元的大单,Google推出Google Wave来部署医疗信息化。Google Wave诞生于2009年5月Google I/O大会,以其创新的技术,一度被称为“新Web时代的实时沟通平台”。
但是仅仅1年零3个月后,Google就宣布于2010年底正式关闭Google Wave。
Google Wave是Google推出的信息分享、协作、平台,是一个实时交互的交流及协作在线工具,它包括Email、IM、维基、社交网络、项目管理等。Google Wave还开放了免费API,使得其他应用开发公司可以将自己的开发成果轻松地自行整合到Google Wave中去。简而言之,Google Wave相当于当时网络技术的整合体。但是Google Wave最后失败了。这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是一个典型案例,可操作性差、不兼容以及用户迁移困难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为,Google Wave操作复杂,界面与以往界面不同,与当初浏览器技术不兼容,大量用户抱怨不懂怎么用,开发团队拖了将近一年才为Wave提供了6种模板,以操作向导的方式告诉用户可以怎么用。同时,Google Wave缺乏与其他产品的整合,另一方面违反用户使用习惯。用户已经习惯于应用Email以及IM进行沟通,如果要应用Google Wave,则需要说服用户以平滑的方式替换已有的广受支持的在线通信技术。对于一个定位在沟通、协作工具的产品,“网络效应”是推广时的首要考虑,而Google Wave大部分拿到邀请码的用户,都只是新鲜了几天,就不再上来了。为什么?因为自己的好友、团队成员都不在Wave上,甚至即使有资格帮他们申请邀请码都非常困难。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从Google Wave的失败中,反思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要与现有系统有效结合,促进医疗机构及民众平稳地从现有系统中迁移。
经验一:避免华而不实,提高可操作性。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逐渐进入医疗领域,出现了众多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各大医院也纷纷布局医疗信息化建设。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医疗信息化,不至于使得医疗信息化上马后成为空置的设备,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方案,不能盲目上信息化系统。同时,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厂商也需要做好产品设计,设计操作性强的系统,便于使用。
经验二:做好顶层设计,有效对接现有系统。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软件开发商和医院大多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际需求建立相应的医疗信息系统,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性,即使已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医院也存在着软件开发随意性大,开发软件难以满足日常服务需求等问题。国家卫生部门应加快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定并尽快出台,统一建设标准,从根本上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要结合医院实际,有效对接已有医院信息系统,从整体上规划医院信息系统的病历、门诊和住院管理等模块的功能,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医疗推广方案范文2
近日,青岛市物价局批复关于IBM开发的医生会诊人工智能产品沃森肿瘤的收费。据此,医院可根据自愿原则,与病人双方协商并签订协议确定具体收费标准。这意味着,医疗人工智能产品作为医疗服务项目,其商业化临床应用和推广受到主管部门认可。
沃森是当前医疗领域应用相对成熟的智能机器人,也是全球最早进入临床的产品。据其中国地区分销商百洋智能科技董事长付钢透露,目前沃森肿瘤已经在八省落地,预计年底覆盖150家三级综合医院。
但在本土化过程中,如何获取各医院医疗数据和诊疗方案,克服国内医疗信息数据孤岛,并打动医疗机构和医生接受这一新事物以及让患者为高价埋单,都是沃森无法回避的问题。
医生助手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新发癌症病例约429.2万例,其中,281.4万例癌症死亡。在治疗方面,国内外存在巨大差距:国内所有癌症患者的平均五年生存率仅为30.9%,而美国已达到66%。
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发现不及时,体检体系不发达,中国50%的肿瘤患者入院就已是晚期患者,美国只有10%的入院患者是晚期患者;二是因为国内肿瘤整体治疗规范水平不够。
“要解决几百万人的肿瘤治疗,一定是通过更先进的工具提高医生的效率,提高一线医生的诊疗水平。”付钢表示,肿瘤患者对于治疗方案、健康状况确认的需求非常旺盛,以往很多肿瘤患者会在进行治疗后或者在发现病情前就去一线城市甚至国外的医院进行治疗。这也是其引进沃森健康系列产品的主要出发点。
“沃森的开发是给医生做助手,而非取代医生。”IBM沃森健康中国区总经理郭继军说。
据了解,沃森“学习”过程类似AlphaGo,由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MSKCC)历时四年半训练出来,它汲取了300多份医学期刊、200余种教科书、超过1500万页的论文研究数据以及基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的癌症治疗指南和MSKCC在美国100多年癌症临床治疗实践经验等,并保持每月更新。
目前,沃森健康已研发出3种肿瘤科产品:沃森肿瘤、沃森基因解决方案和沃森临床试验配对。IBM沃森健康总经理Rob Merkel介绍,沃森产品目前已在13个国家开展临床应用,并很快推广到20多个国家。其中沃森肿瘤和沃森基因解决方案分别于去年8月和今年6月被引进中国市场。
以沃森肿瘤为例,接受患者预约后,肿瘤专家与患者实行面对面交谈,根据患者病历情况,择病情重点现场上传关键词至云端,经过沃森的数据库从中筛选和抓取有用的诊疗内容,并输出四项内容:治疗方案描述、治疗方案遵循了哪些指南和治疗思想、帮助寻找到患者的临床医学证据以及用药建议,同时会评估患者采用该方案的疗效与风险,最终由医生决定是否采取。目前沃森的诊断治疗范围涉及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胃癌、卵巢癌和宫颈癌等治疗领域。
据称,和顶级专家组所给出的治疗方案相比, 沃森肿瘤的治疗方案已达90%以上的符合度,逐渐成为肿瘤专家的重要智能助手。
“沃森其实就是一个国际多学科专家的肿瘤会诊意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晓春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今年4月底其所在医院沃森国际肿瘤诊疗中心开诊并接诊第一批病人。目前已经接诊了256个病人,其中沃森肿瘤对33个病例给出的诊疗方案,与MIT专家做的治疗方案比对一致率是96.8%。 沃森是当前医疗领域应用相对成熟的智能机器人,也是全球最早进入临床的产品。
在张晓春看来,对资深专家而言,沃森肿瘤还是太年轻,其提供的方案更适合用于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对肿瘤规范治疗缺乏认知的医务人员。用沃森肿瘤培养年轻医生、带团队,尤其对非肿瘤科室的医生非常有用。
据了解,使用沃森肿瘤和沃森基因组学均需自费,沃森肿瘤价格是4500元/次,沃森基因组学为5000元/次。
本土化挑战
根据规划,沃森肿瘤今年底将进入中国150家三级综合医院。其在国内运营服务经销商除百洋智能科技外,还有杭州认知网络科技公司。
百洋智能科技首席营销官王必全透露,目前已经接到很多医院的合作意向,按照市龇从η榭隼纯矗医院引进速度和规模可能远超规划,实际引进沃森肿瘤的医院会在150-300家之间。
广受追捧的背后,其应用实效和商业化成果仍有待时间检验。
“还是本土化不足的问题。”张晓春说,沃森肿瘤提出的方案都是基于欧美国家的病例,尤其是MSKCC的专家的一些成功案例,而肿瘤治疗在人种、基因上是有差别的,沃森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否适合亚洲人群还有待研究。在药品方面,国内自主研发的肿瘤靶向药如果在欧美国家没有上市的话,暂时也未被纳入其认知系统中,这给中国医生的诊疗带来了一定局限性。此外,针对病情比较复杂的肿瘤患者,比如一些经过多线化疗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沃森肿瘤还不能很好地解决。
纳入本土化案例及数据是其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郭继军表示,IBM将会从帮助医疗机构提升绩效、基于国内医疗转型需求的层面出发,解决数据整合问题,并逐渐积累和吸收中国医生及研究人员的论文和循证研究成果。
但这并不容易。据了解,获取训练医疗人工智能所需的数据,主要是采用合作和并购方式,成本很高,数据来源的正当性也常受质疑。这一模式在国内开展起来可能颇具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各医院系统并不相连,也没有统一规范的临床结构化病历模型标准,不同医院的病历书写存在差异,非结构化的数据导致很难做到高效率的大数据挖掘。而且,由于国内临床病历缺乏规范,不少临床实际治疗、诊断细节在病历中无法体现,此外,与国外患者离院后延续性的随访体系不同,国内患者离开医院失访率非常高,临床病历和高度碎片化的数据实际价值有限。
对于医院而言,引进沃森的成本也不小。张晓春并未透露具体引进费用,但据她介绍,沃森肿瘤软件不能直接在医院HIS系统运行,需要另建系统并单独设立专门的诊所。
而推广沃森产品,国内医务人员的培训不可或缺。“如果沃森在全国铺开,至少要训练一万名专业的肿瘤医生。”付钢表示,肿瘤科是非常专业的科室,具体对于每个病人在不同的治疗场景下,用好这一助手,需要与医生沟通互动并开展培训。
据付钢称,目前百洋已经筛选了500家医院,配备相应的医生培训工程。这将付出大笔的培训费用。
医疗推广方案范文3
成功防控非典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文件,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强化医疗机构中疾病控制的职能和作用,对疾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控、促进居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正值医改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体现,如何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群众得到实惠、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的长效机制是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肿瘤防治、慢病预防、心理卫生、口腔保健、紧急救护等5个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四年多来,我市在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正逐步成为促进群众健康的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的内涵。陈竺部长对我市发挥公立医院优势,推动防治结合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卫生部确定将我市作为创建防治结合型公立医院试点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树立“以病人为根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对当前群众健康面临的疾病谱变化的巨大挑战,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的进程,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服务模式转化,进一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模式。
(一)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各医疗岗位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各类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二)建立一岗双考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可量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三)建立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机制,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
(四)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任务完成率达100%,就诊患者及家属群众受益面达100%。
四、试点范围
2012年,在市级健康教育基地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即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
五、工作内容
(一)健康促进与教育(健康促进医院)。将医院建成可预防疾病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基地,在就诊前、中、后过程中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宣传、生活和行为干预(运动、膳食、心理等)、健康管理等服务,改善就医环境,建立与社区互动式的密切联系,为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
(二)传染病防治。感染性疾病科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呼吸道、肠道发热门诊、传染病科病房);疫情报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的腹泻、发热及流感样症状监测;院感消毒及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伤害、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监测及死亡报告;疑似食源性疾病、职业病监测及报告、精神类疾病监测与报告;建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口腔疾病等可预防疾病的行为干预、健康管理等防治结合方式。
(四)妇女儿童保健指导。妇女儿童健康咨询、行为干预、健康管理。
(五)心理咨询与疾病康复服务。心理咨询、心理干预与心理疏导,康复指导与服务等。
(六)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院前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心理治疗、传染病防治等处置。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的院前干预;危重病、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紧急救治、各种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猝死的急救。
六、进度安排
2012年1月-2月:市卫生局制定《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方案》;
2012年2月-3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妇儿保健中心、中心(肿瘤)医院等机构分别制定《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精神卫生、口腔卫生、院前急救和伤害预防知识、妇儿保健、肿瘤与职业病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
2012年3月-4月:各试点机构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和科室岗位工作规范,3月底前上报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组织培训和具体技术指导;市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核算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及疾病预防控制科室设置;
2012年5月-9月:各试点机构组织实施;其中7月份各试点机构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自评,并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阶段性评估;
2012年10月: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评估,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规范;
2012年11月:召开全市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创建工作经验;
2013年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市卫生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领导小组,曹勇局长任组长,牟新民副书记、魏仁敏副局长、张华副局长任副组长,组织人事处、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疾控处、医政处、应急办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核定科室和人员编制,核算服务成本,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财政保障政策;组织工作评估和督导检查,推广经验做法。
各有关单位要完善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对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收集、上报工作进展信息,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估评价以及经验总结与推广等。
各试点单位要根据《试点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科室岗位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并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口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中心(肿瘤)医院在制定本单位方案并开展试点的同时,要制定医疗机构行业相关业务工作规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制定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工作规范,并负责牵头组织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定期效果评估。
(二)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长效机制。在医改框架内会同财政、物价、人社等部门核算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制定财政保障、价格保障、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体现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体现预防保健服务价值,引导医疗机构“防治结合,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取向。积极争取市编制部门核定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和精神卫生、口腔疾病预防等社会防治机构设置,在医疗机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和设备,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防治结合管理,提高疾病监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康复保健等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医疗推广方案范文4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在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数十日,各界人士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反馈的意见来看,大家对征求意见稿的满意度较低,许多人士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总体来看,这次征求意见稿对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则性问题阐述较多,具体执行措施层面上的问题涉及较少,医改执行力度以及如何执行仍然困扰着大家。
怎么做是个问题
医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历时两年左右的时间才姗姗而来,虽然在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但在整体宏观思路上进行修改的可能性不大,只会在具体配套措施的执行层面上有所变动。
医改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明确了政府在医改中的主导地位和资金上的投入,但考虑到中国国情,广覆盖的医疗保障面临着低水平的保障,首先是保障普通老百姓的就医问题,至于民众更高的医药保障需求就只能借助各种商业医疗保险和自身负担。因此,在医药行业销售链中,中低端市场的药品需求格局会受到极大影响。
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中,方案的思想是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二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优化医院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等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将在本次医改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医药品的销售将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医院的临床推广工作将重心下移,尤其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为主的处方药的销售终端将下移。新医改方案针对医生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几乎没有,因此,针对医疗机构药品销售的主要模式将不会改变,只是重心下移。
医改所倡导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等,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等全国人民。医疗保障体系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药品的市场需求和份额,为药品市场销售的不断扩容奠定了基础。同时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药资源重新合理分配也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带来新的契机。 【谈机遇】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对药品销售的营销工作影响主要在于:一、营销工作终端下移是发展趋势;二、低水平的医疗保障对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中高端医疗药品服务影响不大;三、低端市场所需求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普药销售的市场份额将会迅速放大,市场竞争格局将会更加激烈。
工业和商业公司:
抓住核心 抢占基层
针对医药工业企业,尤其是以生产处方药为主的制药企业,其生产的药品首先必须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的药品报销目录。至于本次医改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前医改征求意见稿中只有筛选原则和使用指导,没有具体内容和措施。
抓住核心目录
有人认为,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限定在500~800种之间,国家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全部或按一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这类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利润空间受限,市场推广力度因费用问题而受到限制,如果能够获得国家强制性使用也会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个人认为,这些药品的执行力度和到位程度值得怀疑,而目前收入水平较其他大型医疗机构相对偏低的基层医疗机构,面对就医患者不断增长,用药量不断增大,基层医生“久旱逢雨露”的机会来到了,但能否真正完整执行下去是个问题。
因此,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能否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核心问题,其一在于能否顺利进入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报销目录,其二在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能否强制性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实现销售量的突破,其三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是否需要经历再一次的降价洗礼,医疗机构能否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和基本药物的用药比例要求。如果没有以上关键因素的明确指导,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统一制定和将难以执行到位。
面对中高端人群使用的药品若能在不降价的前提下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当然是好事,毕竟多了一条产品增量的途径,但若价格降得太厉害,进与不进都没有多大区别,只要能依然抓住几个核心医疗保障的报销目录,销售影响不会太大。
制药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所生产的药品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医改带来的医疗保障体系资金多分一杯羹。
抢占基层资源
制药企业的药品销售,尤其是处方药销售,营销工作下移是医改将带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医改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和倾斜,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份额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目前许多企业重点工作的大型医院今后将是我们学术推广的重点,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教育和培训指导的作用,而基层医疗机构将是临床推广工作的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与大医院之间的差距决定了营销工作在下移过程中,模式必须有所调整,半学术推广将会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第三终端营销工作将会把县级医院纳入营销管理的范畴之中,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指导和培训作用决定了其在未来营销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新医改方案中,药品销售份额的最大受益者是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各医疗机构(包括数量众多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配送资格将是医药商业公司市场竞争的关键点,当这些医疗机构的配送资格不是被惟一一家医药商业公司独占时,医药商业公司的竞争格局开始展开。这时,医药商业公司市场开发和销售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医药商业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1.终端市场的开发和维护能力;2.配送和网络建设能力;3.销售人员终端市场的服务能力;4.市场开发和销售的资金实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医药商业公司要注重销售部门人员配置和能力建设,以及配送能力和范围的发展。
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
多元化,基层化
本次医改方案最不得利的就是医药零售企业。基层医疗机构大力发展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的回归,直接影响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零售药店要在本次医改中扭转劣势,除了加强零售药店药品销售便利的优势外,还应该增强零售药店对顾客购药的药学专业服务功能和其他促销活动的氛围吸引,不断提升药店的品牌美誉度和信任度。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也会促使零售药店经营的品类进行符合医改后市场需求的调整,更加符合“大健康”的经营理念,加快零售药店多元化经营的步伐。
医疗推广方案范文5
医疗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使中国医疗机构的IT投入与卫生总花费比例严重失衡,中国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和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例较国外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以上所有这些都预示并决定了医疗信息化大发展时期的到来,同时竞争也将日趋激白热化。
在各医疗机构决策者与CIO忙于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大力加强医疗集团化、规模化以及信息化的同时,国内外独立软件提供商(ISV)、系统集成商(SI)以及其他解决方案提供商(SP)也在加紧闭门修炼,对中国医疗行业市场这堆诱人的“金矿”跃跃欲试。与此同时,HP、Intel、Microsoft、Oracle等国际IT巨头的加入,以及IBM、BearingPoint等国际咨询公司的参战,将使这场战役越演越烈,这将有助于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全方位的和谐医疗卫生环境。
中国医疗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经历其不断摸索与自我调整的阶段,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飞速增长、医院管理年、“十一五”规划以及加入世贸组织(WTO)等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医疗行业的产业形态及竞争格局、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与服务模式、人民群众的看病渠道和消费心理在2004年后继续显现出巨大的变革。
根据IDC的研究报告《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2006~2010年预测与分析》显示,2005年中国医疗行业整体IT花费总量为50多亿人民币,比2004年预测的49亿人民币高出1亿多,这主要归因于各医疗机构都在大力加强自身基础架构的建设并加大对硬件设备的采购力度。另外,全院级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普及和电子病历(EMR)的热需引发了市场对存储解决方案需求的强劲拉动,因此硬件产品的出货量超出了预期。其中硬件占绝大部分(IT硬件占46.8%,网络设备占24.2%),而成型的软件产品占13.1%,IT服务占15.9%。IDC预计到2010年,医疗整体IT市场将达到120多亿人民币,其2005年~2010年的复合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9.2%。届时,软件产品占整体IT花费的比重将上升到20.7%,服务上升到19.8%,而包括IT硬件和网络设备在内的硬件比例则将从2005年的71.0%下降到2010年的59.5%。
医院采购行为分析
IDC中国垂直行业研究部分析师陈羽先生认为,随着中国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我国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开始从以财务管理为主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临床支持为主的第二阶段。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从财务管理系统转向CIS(临床信息系统)、PACS(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RIS(放射科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系统,以及网络管理、安全软件等。系统的应用水平也已从单机任务的计算机IT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的部门级信息系统阶段,向集成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同时也更为注重医院内外部网络的进一步建设。此外,发达地区内的各大医院正在努力实现医疗行业信息化创新,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的目标,将通用性治疗变为个性化治疗,以便更好地分析并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成本分析、流程再造、联机分析、数据仓库等技术正在被引进到实际应用中。
医院的医疗信息化决策流程会因为医院的类型或其他方面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较为相似,一般要经过:需求提出――战略规划和立项――预算和预算申请――预算审批――投资――软硬件平台评估和选择――解决方案评估和选择――供应商评估和选择――项目实施。部分医院将部分流程合并(如解决方案与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合并在一起),或者将部分流程分成几个流程,但是实际的流程基本相同。在整个流程中,一般是由对信息化要求较为突出的科室或由对医院信息化了解程度较高的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提出需求,上报至医院管理层进行具体战略的制订,在做出具体的人事和财政安排后,由信息中心参与负责项目的规划、方案选择和实施等工作,并提出决策建议,而战略决策和最终决定等工作通常由医院的主管领导决定。
一般医院会设有专门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或者招标办、采购委员会,他们会不同程度地参与医务信息化的决策流程。有的医院考虑到相关信息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够,在最后解决方案的评估和选择过程中,会通过邀请数位行业内专业人士组成评估小组,对多位厂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考察评估和比较,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最后的采购决策,即有一个区别于普通招标的“议标”过程。还有一部分医院的医务信息化投资是由上级拨款,或者是由上级进行区域性的总体规划的,这时上级机关通常会参与决策流程。经济条件好的医院一般采用全面建设的方式,即先确立总体规划,统一购进机器,统一开发。中小型医院一般先确立总体规划,从科室逐一推广,科室一级在决策流程上具有一定自。
在采购流程中,对于与原始硬件提供商有良好合作关系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一般会代替医院负责项目硬件的采购,以争取到更为优惠的价格,信息科、医院设备科或医学工程处会参与协商;也有的项目是解决方案提供商只负责项目实施,硬件由医院向相关厂商或商直接购买。
一个较大的项目的实施规划一般会采取分期的方式来逐步完成整个系统的构建。而有些医院也通过分期的方式来对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项目实施能力和服务质量进行考察和评估,因而有些医院的项目可能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只签订一期的合同,只有通过了一期项目的评估,解决方案提供商才可能拿到下期项目的合同。此外,也有一些医院考虑到不同解决方案提供商有各自的优势解决方案,因而也会选择不同提供商来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现在有些医院考虑选择集成能力较强的厂商负责整个项目过程及选用该厂商的一个解决方案,同时集成其他厂商的优势解决方案。
在最终用户的调研中发现,医院对信息化项目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各医院间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交流也渐渐增多,有项目立项的医院在前期也会做相当的调研工作,医院信息技术人员的对项目评估方面的能力也较以前有所提高,能够对不同厂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劣进行一定的评估。而项目流程的整个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决策者仍然是医院的最高领导层或者是主管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负责人。
分析师建议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逐渐的多元化、细分化与复杂化,行业IT建设将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在空间。
针对目前的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特点,陈羽先生建议:
1. 对于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讲:第一,建议分派顾问或研发人员到各地事业部,深入了解用户实际业务,加快对市场及用户需求的反应速度;第二,增大研发力度,真正以病人需求为导向,通过IT解决方案使病人得到方便;第三,围绕社区医疗大力拓展产品线及整体解决方案,增强自身系统集成能力;第四,与大型跨国企业谋求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最后,加强内部及对渠道的管理,开源节流。
2.对于各级医疗机构来讲:第一,还是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为医疗质量环节提供监测和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第二,加强基础设施、数据、应用和工作流的整体设计与管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第三,重视外包,通过外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转移风险;第四,走医院集团化道路,注重服务营销和品牌推广;第五,观望政府部门相关政策法规,理性地选型、采购和实施。
Juniper推出M120多业务边缘路由平台
日前,Juniper推出了特征丰富、可扩展性强的多业务边缘路由平台M120。M120多业务边缘路由平台的传输速度高达万兆,加上灵活且具成本效益的服务配置,能够帮助传统移动通讯提供商、有线运营商和大型企业更迅速的向下一代融合式IP商用及家用服务迁移。
M120基于Juniper的下一代数据包转发引擎技术I-chip。
I-chip利用最新的芯片技术提升效率,令M120具备优秀的可扩展性和性能,并能够在单一平台上支持100,000多个逻辑接口。
M120为应用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功能,并增强了可扩展性,让提供商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每个平台支持的服务和客户数量。这不仅提高了服务灵活性,还降低了单个用户的成本。 (李瀛寰)
Netgear推出ADSL2+调制解调器路由器
美国网件(NETGEAR)公司近日了一种具备无线功能并基于802.11n草案规格的ADSL2+调制解调器路由器。RangeMax NEXT无线ADSL2+调制解调器路由器DG834N集中了ADSL2+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四端口10/100M交换机、SPI双重防火墙和符合11n草案的NETGEAR RangeMax NEXT无线局域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了较快的数据吞吐速度和较远的传输距离。
DG834N适用于家用或小型办公市场的完整联网。 (李刚)
华硕“宽翼”系列无线网卡上市
医疗推广方案范文6
2010年1月26日。为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北京市政府在医疗卫生科技领域启动了“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并具体分三阶段组织实施。其中第一阶段为2010—2012年、第二阶段为2013-2015年、第三阶段为2016-2020年。至今。一期工作目标已顺利完成。3年来。通过聚焦市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等相关委办局形成联动。密切合作、协同推进,以项目引导的方式集聚首都医疗卫生领域的优势资源,搭建科技支撑体系。已形成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过程的科技攻关与管理新格局。探索出一条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之路,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向临床转化,让科技更多地服务于民生健康。
加强顶层设计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编制历经一年多时间。针对重大疾病的筛选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的科技支撑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在征求百余名医疗卫生领域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讨论,以“四高”为标准(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科技在疾病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程度高)筛选出严重影响市民健康的“十大疾病”作为医疗卫生科技工作重点。据悉。这十大疾病(即肝炎、艾滋病、结核、禽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四类重大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宫颈癌和乳腺癌、抑郁症、慢性肾病、脊椎和骨关节病等六类重大慢性病)患病率约占疾病构成的75%以上。死亡率约占死因构成的70%以上。
随后,为充分调动首都优势医疗机构科技力量。北京在全市范围内遴选首都十大疾病领衔专家。建立十大疾病科技支撑体系。目前。已形成12位领衔专家和80余名核心专家组成的十大疾病专家团队。以“3、5、2”模式构建了由88家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研究示范网络(每个疾病领域按3家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构成研究示范网络)。实现了人才、信息、病例资源、成果等全要素整合。覆盖“科技创新、技术评价、示范推广”的全链条。为科技攻关工作持续开展奠定了基础。
方案的实施使得北京在全国率先搭建了大规模疾病研究公共基础平台。其中“十大疾病临床数据库和样本库”是全国率先启动的、遵循国际标准的临床资源平台,由京1213家医科院所参与建设,目前约保存临床信息2.8万例、样本23万例,可为疾病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药研发与评价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原始性创新资源、基础资源和技术支撑;“六类重大慢性病流行病学综合调查研究”是全国首次大规模同步开展的集六类慢性病为一体的流行病学数据调查工作。可科学、全面地反映北京市六大慢性病发病、死亡以及危险因素等相关状况。为首都慢性病防治规划、政策和干预策略的实施及慢性病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突破国际前沿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实施以来,十大疾病的前沿创新研究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取得了重要突破。先后筛选出以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生物芯片、结构生物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代表国际医学前沿领域的十大研究方向并组织相关研究工作。
其中,清华大学施一公团队在世界上首个解析了NAT家族蛋白UraA的晶体结构和枯草芽孢杆菌内蛋白酶体调节亚基MecA-CIpC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2篇,其研究成果将为新型抗癌药及老年痴呆预防药物的开发提供重要靶点线索;北京大学饶毅团队分析了ToM和共情两种行为由基因控制的程度,提示基因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影响人类共情的神经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程书钧院士领导其团队正在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肺癌自身抗体标志谱的、用于肺癌诊断和预后的检测技术方法。对提高肺癌诊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贺勇教授研究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前期(轻度认知障碍)在全脑网络水平上功能整合的下降,其在《Biological Psychiatry》,为理解该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早期辅助诊断的影像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升了我国认知神经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团队发现并初步验证了4个新型血液肿瘤标志物在血液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将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监测的通用性提高到90%以上。
同时,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落实“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在国际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科学家,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共培养9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7位科技新星。以及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
推动科技惠民
2011年7月,制定并北京人健康标准——“北京人健康指引”34条,编辑出版《北京人健康指引》指导手册;2012年初,由10位院士审定、推荐,1000余位专家参与编写的《健康大百科丛书》与广大市民见面;针对北京市居民慢性病威胁。开展口腔疾病防治、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防治和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阳光长城计划等,2011年北京市18~79岁常住人口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到73.7%。
一期工作开展以来。加强了成果产出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以学术水平高、惠民效果好为标准。从已形成的科技成果里评选出“十大创新型科技成果、十大惠民型科技成果”。
肝炎领域。制定了我国慢性乙肝患者纤维化的诊断界值。被纳入《中国乙肝防治指南2010更新版》,为今后临床诊断乙肝纤维化提供了充实的科学依据。对乙肝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推动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提供了数据支撑。制定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方案。使病死率从“十五”期间的51.7%下降至27%。
艾滋病领域,建立了中国首个大规模的MSM(男男同性恋)高危人群动态随访队列及世界最大最全面的HIV急性期感染者队列,研发了用于HIV感染的核酸集合检测方法。使检测成本从每份1000元降低至20元。采用国产抗病毒药物,优化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价廉、效优、毒副作用低的艾滋病首选治疗方案。写入2011年新版《艾滋病诊疗指南》并在全国范围推广。节省相关医疗费用上亿元。
结核病领域。建立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和监测平台,参与国际多中心项目,开展氯法齐明及吩嗪类药物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世界上第一次采用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RCT)评价奥司他韦和中医药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内科学年鉴》,获得国际认同。成为“传统医药走向世界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心血管疾病领域,搭建北京急性心梗信息监测平台,获得了北京人群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基础数据。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策略》共识方案。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心血管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单导管”法和“2C3L”术式并系统建立了我国房颤导管消融的技术和方法。
脑血管疾病领域,制定“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规范”,并成为卫生部推荐性行业标准。
糖尿病领域,在全市36家医院进行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建立了北京市糖尿病高危人群队列,开发了生活方式管理软件,从而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规范及个体化的管理。
慢性肾病领域。建立IgA肾病患者信息网络平台。以此为基础建立全国血液透析登记系统,为国家医疗政策和保障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控制与监督提供平台。
精神疾病领域,制定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社区康复技术并向全市16个区县进行推广,成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绩效考核指标。
脊柱和关节病领域,制定的“脊柱外科导航技术临床规范”、“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已成为卫生部行业标准。导航技术的应用使脊柱外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精确性由41%~87%提高至97.16%。针对严重复杂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研发关键治疗技术。使其畸形矫正率由国际上48%提高到70%以上,手术水平居于国际前列。
创新机制体制
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加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强化科技计划的顶层设计。强调医学研究不同阶段由不同科技计划支持。实现了“基础研究一前沿技术研究一临床研究一成果推广”全链条覆盖。总体形成以“十大疾病”为重点,各研究链条有效配置、系统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库制度,实行“及时组织、及时议定、及时入库、适时启动”,形成常态化的项目组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