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1
国内外“视野与文化”的权威调查表明:如果一个班级超过25个学生,教师就会顾此失彼,严重影响课堂效率,于是“小班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新课改的热门话题。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小班化教学进行探索与归纳。
新课标指出: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传统人数众多的班级教学根本不能得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只能从大众化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也是产生后进生的死角。小班化教学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充裕的时间、空间及资源,那么在初一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初一新生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体育课堂的全员真正参与,是我们体育教师在小班化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案例描述】
小班化教学主要是指人数低于30人的班级名额配置,学生在小班化的活动之中能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展现小班化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本次研究设计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案例,具体情况如下:
一、准备部分
播放《灌篮高手》的主题音乐,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出你知道的NBA篮球明星?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他们的篮球技巧吗?谁最会远投?谁投篮
最准?
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师肯定大家的热情。
师:下面谁能用老师手里的篮球给大家做一个篮球技巧?(不允许投篮表演,模拟动作就可以。)
生代表表演。
师:这节课老师要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技巧“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下面老师先表演一个(师表演)。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看录像“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请同学们回答:这项技巧中有什么特点呢?从这些动作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讨论。
设计意图: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到音乐后学生拥有了较为高昂的体育运动精神,同时也体会到了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入趣味化的体育空间,进而减轻了对篮球技巧训练的难度感受。第二,引发了学生的关注,自主发现问题。教师让同学们说出篮球明星,学生的关注度被吸引过来,同时也就更为重视这些篮球技巧问题,能够仔细观察、自己揣摩,进而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巧妙之处。
二、基本部分
1.练习运球
师:下面我们来分小组吧。(师按照不同的层次分成三个小
组,每小组8人。)接下来各个小组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运球练习任务:任意运球、球绕环、原地单手运球、运球急停急起。怎么练习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组长到我这里来汇报。
小组长:A组采用了每人每种练习三次的方法;B组采用了每人练习一次,优秀人员示范几次的方法;C组采用了组长示范,然后各人练习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考虑要让学生能够形成足够的体能训练,并保证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根据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自主练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2.“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讲解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许多练习,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练习了。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明确“拍球转体、跨步换手、保护加速”的动作方法。
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师:下面小组内练习,不理解的可以观看录像。
设计意图:保证了学生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师也要深入各个小组进行随时观察,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练习的机会,并对录像内容有相应的指导。
3.练习展示
各小组练习基本动作之后,教师让各个小组同学进行展示。先由一个队运球,其余两个队评价,加上自我评价的分数得出总分。练习部分是体育课堂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全程进行指导,这也是小班教学的优势所在,可以让每位同学得到充分的指导。
4.技术提升合作
师提出:从原地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行进间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从无人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消极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再到一对一体前变向运球突破上篮,逐步巩固技术。请各小组的同学自主练习,分别设计攻击、防守双方,注意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出手力量,然后进行练习。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活动。生小组内练习,教师指导。
5.游戏活动
师:同学们知道奥运会的标记吗?
生:五环。
师:下面我们就画一个大大的五环,然后玩一个游戏。各个小组的同学要越过障碍,跑完五环,用体前变向运球穿过或绕过一个个障碍。
各小组:自己利用体育器材共设置五个障碍。
游戏开始,记录时间和障碍越过的情况,评出优胜者。
设计意图:以上这三个部分都属于练习的内容,但是第一部分是技术提升的练习,因此要求各小组必须尽快完成,而且教师也要做好指导工作;第二部分则属于游戏活动,为了凸显体育的趣味性,教师请各个小组的同学自己设计障碍内容,使得学生感觉到了课堂教学的愉悦感受。
三、结束部分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拍手歌”的音乐节奏一起唱、一起跳吧!学生们围成一圈唱歌和跳舞,身心愉悦,模仿动作,完全放松。教师小结、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布置课后内容,安排器材回收。学生有序归还器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后自觉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注意科学锻炼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功能;措施
一、体育游戏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目前,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的学校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强烈教育意义又具有强烈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例如“不怕远征难”,通过设立的“大渡河”、“雪山”、“草地”等障碍,在这种极富有竞争性的游戏中,学生们相互追赶、互帮互助穿越各个障碍、险关,最后获得胜利到达“延安”,不仅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了学生迎难而上、坚强勇猛的品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现代心理学明确表明,行为和情绪困扰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的阶段,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困扰也会随之消失,而有一些儿童摆脱这些困扰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所以说,为了使民族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儿童普遍接受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众多辅导手段中,体育有效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儿童的的偏差情绪可以得到调节、误解得到澄清、情感得到激发、心理需要得到满足、集体主义得到培养。
(三)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
通过将体育保健知识、人体运动知识、体育名人、体育竞赛知识、日常生活、基本知识等与体育有些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学到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的知识,使智能和智力以及创造力得到开发。
二、安排游戏活动到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中的一些措施
(一)发动学生,参与编排
新的课程改革一直在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课堂上,笔者经常让学生参与编排设计游戏。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练习,可以在同一种游戏过程中创造多种取胜的办法,在同一种游戏过程中变换多种条件和规则,用同一种器材创造出多种游戏和练习方法,在体力中比智力,在智力中比技巧。
例如:学生认为“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小鸡的数量太多,当小鸡的小朋友很容易摔倒,他们就八只个游戏进行了创新。方案一:在地上画一个圆圈,作为老鹰的家,有一小组的同学扮演老鹰他们手拿呼啦圈,准备套住小鸡;其他同学扮演小鸡,小鸡分散在操场上;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鸡妈妈和鸡爸爸,负责警告和抢救小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评价方式的灵活多变,最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创造潜能被激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根据小学生的生长特点合理选择游戏
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游戏内容,不同的年龄应选择不同的游戏。
低年级的学生爱好形象的模仿,爱好戏剧性的动作。游戏的内容大多是富有情节的,而且他们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加强了,这就说明儿童有着迫切要加入正在组织的游戏的愿望,他们喜欢新颖、多变的游戏;对单调、枯燥的活动不感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教材内容转化成千变万化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乐趣,锻炼身心,掌握知识与技能;在教学时有音乐伴奏所组织起来的游戏,会使动作做得更加协调与优美,还可以运用故事与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如“看谁反应快”等,这种急起急停的训练可以提高一个人对刺激物的反应速度,这对体育教学或训练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高年级游戏与低年级的游戏有一定的区别,这是因为少年儿童的游戏所占的地位要比学龄儿童的游戏少。少年的兴趣愈来愈转向各种学习、社会活动的形式上去了。许多少年活动性游戏的范围虽然变得狭小,但却更加巩固了。少年游戏中,比赛性很强,但没有情节的游戏比较多。他们喜欢做一些竞赛性带球游戏,它包含着竞赛性游戏的许多技术和战术的基本动作,有固定的成员和严格统一的规则,有规定的场地、器材和比赛时间。这对巩固教学成果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在这年龄段,女孩的肺和心脏血管系统机能比较差,肌肉组织比男孩差,在需要有耐力、过分紧张用力和动作非常迅速的游戏中要比男孩差。因此,在力量、速度方面可降低女孩的要求,这样就有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另外,在游戏活动中,还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根据情况变化,运用各种适当的活动方式来完成游戏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福林等编. 体育游戏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郑岩平. 素质教育中体育游戏的运用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3
有研究报告指出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大至可以分为四类家庭结构、三类教育方式,四类家庭结构是:隔代抚养型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父母都下岗家庭,三类教育方式是: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如何能够在及时掌握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有的放矢的、主动加强对这些学生的针对性教育,使无论是课堂教育教学还是其他各个方面中,都能积极、主动的接近、关怀,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庭安全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自信和阳光,最终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打好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成功转换问题学生的一些事例,进一步来强调在目前加强中职学生家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事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问题学生”小奚是我刚刚送走的一届学生,记得他刚刚到班级时,是一个根本不会惹人注意的学生,也许是因为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在头一个月里,他表现得非常安静,不怎么说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上课时睡觉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他当成了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没有太引起我的注意,但是没有多久,就先后有学生和课任老师来跟我反应,他不但上课带头说话,而且不服从管理,多次在课堂发生了与任课老师顶嘴的现象。这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以来,真是不多见。我开始注意到他,并且跟他经常谈心、交心,尽可能地多关心他一些。刚开始好一点,但是好景不长,而且性质更严重,开始带领一些学生不上课,带头逃课。我非常气愤,给他所带领的学生分别打电话,其他人都回来了,就他一个人没有回来,而且态度特别强硬,愿意开除就开除。我马上联系家长,将他这种情况通报家长,并且要求家长必须到校,否则马上开除。第二天,我见到了他的父亲,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啊,态度特别和蔼,在了解家庭情况中,原来小奚的父母双双下岗,靠在外打工维持一家的生活,平实根本没有人管他,放任自流,他在初一时学习还是很好,但是到了初二时就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念书了。我也初为人父,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从自身也开始反省,对小奚应该给他更多的时间,更需要耐心,多关心,而从他的家庭,我与他父亲做了非常好的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并且根据他青春期叛逆但又有一点点讲义气的性格,希望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多关怀,并且多听取他的意见,慢慢引导他有担当,做正确的事,只有尊重了父母,他才能尊重其他人。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英语;体验式教学
一、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求
现代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词汇、语言的单向、线性的灌输,它更是课堂生态主体间一种信息和情感的多元互动体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一种情感或认知的英语教学环境、“以任务为基础”营造一种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学习体验为重心”架设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平台。全面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活用英语语言的实际能力。
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1.学生情况
(1)无锡高等师范学院财金系2012级某班学生,班级共有学生42人,女生36人英语基础整体较好,英语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较强。男生6人,性格整体比较腼腆,大部分英语基础比较差,英语表达积极性不高。要求全班男女生分成7人一组一共6组。
(2)学生要求完成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英语教材第二册 Unit 6 watch for fun! Warming up和 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预习工作,在英语课堂上每一组要将各自准备的英语影片片段表演出来,并且让其他小组猜一猜他们各自表演的是哪部英文影片的哪个桥段,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电影类型的英语表达,用英语介绍影片各个角色和大概故事情节。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英语课学习,使学生真正的体验英语学习情境氛围,学生不仅是他们节选的各个英语电影桥段的体验者,同时也是本次英语的主体体验者,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总结提高。
3.教学方式和评分标准
(1)本单元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电影,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电影类型的英语表达,通过课后节选小组喜欢的英文电影到学生自己模仿表演出其中经典的英文桥段,除了增强学生对英文影片的感性认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合作,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拓宽英语学习途径,让学生在体验表演中学习英语。
(2)教师通过各小组的表演,对各小组作出及时点评,同时各小组间进行打分评价。
三、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案例总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思维交流的工具,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点的同时,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优势,这要求教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一种观察事物的视角,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1.学生主体
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作为“全人”作为课堂主旨,教学者要充分发挥英语的“工具”作用,注重利用工具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形成对语言知识的初步感知,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持久的内在动机,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这也有利于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独立、高效、自主的英语学习者。
2.情境化合作体验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教师不仅应熟练掌握英语,而且须懂得如何通过使用该语言进行教学,并能使学生通过使用英语而掌握英语。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多良莠不齐,教学者适时的给学生整体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比力求在短时间内压迫学生进入英语环境或记多少单词和句型更科学有效。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情境”,即教师为学生创造的语言交际活动较真实的场景和相应的交流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乐学,然后才可能好学。
3.体验式英语课堂提升空间
在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证明,体验式英语教学对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是有效的.学生通过在课堂和课后的英语实际体验,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掌握并拓展知识,提升英语综合技能 。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求将真实的社会活动中的一些因素引入课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情景之中,学习者要明确所完成的各项语言交流“任务”是有实际意义的。高职院校的体验式英语教学中,必要地让学生阅读相关英文资料,了解一些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常用话语的英文表达从而将课堂语言活动与课外语言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相联系,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表达。
四、结语
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真实有效的交际活动体验和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培养语言使用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从而创建一个和谐平等、开放互动的高校英语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反思性英语教学的实践思考》黑龙江高教研院,2011年第8期
[2]刘援.《让英语语言能力在“体验”中升华》中国大学教学,2003(7):43―44
[3]徐洪利.《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口》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5
摘 要:在会计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教学相统一呢?笔者认为,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案例教学”学习模式,是会计课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对于《基础会计》这一门理论性与技能性都很强的课程来说,能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仍局限于把案例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来应用。因此,有必要就会计专业课中开展案例教学进行探讨。笔者在教授《基础会计》课程时,根据这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对案例教学在本课程中的运用作了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 案例教学法; 思考; 探索
一、“案例教学法”的提出与思考
所谓“案例教学法”[1],就是把教学内容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在老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下,通过让学生搜集与处理、分析与交流日常熟悉的生活案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提出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是基于如下思考:
首先,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自主发展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2]: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们的教学目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
第二、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探究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关注点。我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从而在设计这一教学方式时,我的基本认识是:
在教学理念中,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关注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关注作为自然人的学生的个人尊严。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是有效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1.新授课案例教学模式
在新授课时进行案例教学是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如下:
⑴学生阅读、分析案例
根据教学进度,在上完理论课的同时,提前把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并要求学生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如在学习《基础会计》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时,我们挂出这样一个案例,要求学生分析;
暑假期间,在某大学教会计的刘老师遇到三位活跃于股市的中学同学。他们中一位是股票买卖的证券公司的经纪人,第二位受资产经营公司之托任命于某上市公司的董事,第三位为个人投资者,当问及如何在股市中操作时,三位的回答分别是:
第一位:分析股价涨跌的规律,不看会计信息。
第二位:凭直觉炒股。
第三位:关键是获得各种信息,至于财务信息是否重要则很难说。
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论,并提出你的见解。
⑵学生小组讨论
在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研究、分析获得自己关于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小组讨论阶段。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补充。在互相讨论交流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互相启发、提高的目的。
如在学习《成本计算》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案例:
某公司精简机构。对于职员张山来说有三条路可供他选择:(1)继续在原单位供职,年收入30 000元(2)某快餐店愿以每月500元的工资待遇请他,收入打对折(3)辞职,搞个体经营。
结果他决定自己投资30 000元,开办一家酒吧。
下面是该酒吧开业一个月的经营情况:
(1)预付半年房租9 000元。
(2)购入各种饮料8 000元,本月份耗用其中的2/3。
(3)支付雇员工资1 5000元。
(4)支付水电费2 000元。
(5)获取营业收入50 000元。
试评述张山的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
⑶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案例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互动能有效地开展,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熟知案例陈述的背景、事实、观点、材料外,还要谙知案例所反映或蕴涵的方法、规则等知识,以便引导学生概括出来。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案例教学的成效起着实质性影响。在课堂互动中主要采取的是两种形式:一是对抗与合作式,教师不参与,由学生相互之间提出观点、反驳或辩解。二是角色扮演式,教师指定一些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然后令他们观点彼此交锋辩论,通过换位思考,提高学生全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如在学习账户与复式记账时,要求学生以同桌为组,一人负责出纳角色,一人负责会计角色完成各自的职责(完成后再互换角色):
某厂于19*1年1月1日开业。截止1月10日,该厂共发生了六笔经济业务,如下:
(1)现金400
(2)银行存款 20 000
(3)材料 4 900
(4)固定资产 170 000
(5)应付账款 30 000
(6)营业费用 1 000
请说明这六笔经济业务的内容。(注意:这六笔经济业务入账后的结果必须产生题目所列出各账户的余额)
⑷总结与点评
这是新授课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要求学生写一个案例分析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进行反思、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最后,教师要对此次案例讨论作全面点评。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要解决的问题
1.确保课堂教学案例的来源。
“案例教学法[3]”是通过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多样化来支撑课堂教学,其核心在于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学生课外时间去搜集案例是其中一个方法。同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第一,班级或学生订阅《财会月刊》等财经杂志;第二,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上这些,保证了课堂足够的案例来源。
2.发挥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指导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围绕问题搜集案例、展示研讨案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撒手不管,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有所作为。
第一,按照学生自主组合、不同层次学生搭配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每节课的案例由一个小组提供,每组确立一个核心发言人,其它组员进行补充。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制作的课件、材料的投影、甚至学生的阅读,以小组循环滚动的方式进行。
第二,教师提前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小组点评的内容必须配合课堂教学进度,点评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遇到出现重大财经热点,教师就指定案例内容。比如,学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财政部关于会计工作改革的文件;学习《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会计法》制定过程的材料;学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时,要求学生搜集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素材,等等。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备课,作好充分的课前预设。
四、“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首先,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的,认识是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而形成的。这样就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枯燥,学生厌学的局面。
其次,较好地达到了“以生为主”[4]的目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只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引领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感受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中,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查找搜集相关材料,自主设置研究相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主体,养成兴趣,体验探究,掌握方法。
第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案例,使学习过程达到自主化、活动化,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例如:在“会计的含义、特点”的教学上,学生从“家庭生活”这一常见的现象去发现、体验,使教学贴近生活,达到了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 对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是有效的,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案例教学法”,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展创新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 小学安全教育工作 心理安全 硬件措施 软件措施
在新课改背景下,校园安全教育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某位小学校长曾说:“学校的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紧抓不放、时时关注的问题。”如果说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主人公的话,那安全教育就是保镖,是学校正常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保证。
纵观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就硬件措施而言,主要有校园内各项设施的安全保障工作,包括教学设施和学生课外活动设施,当然还有遍布校园内部的摄像监控系统、门卫保安系统;而就软件而言,主要以学校进行的各项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形式呈现,包括面向家长和面向学生两个层面的活动,互相补充,力求从学生及家长的意识上强化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获得安全教育效果。
除了从硬件和软件这两方面着手安全教育工作,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眼于心理的安全教育活动得到重视与提倡。新课改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同样反映了心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的小学学习时期,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在小学低年级,他们具有明显的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高年级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等特点。当然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时期,心理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具体表现为过度焦虑、孤独感倾向较重、厌学、自卑感、依赖性强且独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等方面。
在如此敏感而特殊的心理过渡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多种威胁,究其原因不外乎家庭和学校教育在某些环节上的缺失。一方面,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一些家长的溺爱和过分保护让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独立性越来越差,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低,在学习生活上稍遇不顺便不知如何应对。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心孩子的作业和分数,而很少关注孩子本身的成长,对他们的兴趣、能力、爱好等缺少关注。或者,孩子在学习上出现某些问题时,家长 不是耐心开导,而是粗暴对待,这些不可避免地使小学生产生自卑、紧张、焦虑的情绪,害怕失败,厌恶学习,甚至厌弃生命。
另一方面,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看心理安全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尽管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倡导多年,但是部分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势头并未减弱。教师业绩与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挂钩,教师只能加大对学生成绩、升学率的关注,增加作业量、补课、霸占副科等,这些直接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心理压力随之增加。另外,学校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也加重了部分学生厌学、焦虑的心理负担。高强度的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等在小学也不罕见。教师、家长、学校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情况较少关心,这些都让现在的小学生从心理上感到孤独、感到压迫、感到无助。
鉴于以上小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方面的缺失与需求,加之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在学校正常的安全教育体系中加入“心理安全”这一环,他们认识到学校背负的责任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在校园内避免学生生理受到伤害,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为必要。一些小学开始建立起体系相对健全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组织,不断推进心理咨询室在小学的普及度和专业性。另外在教师培训中,学校越来越注重培养或者引进心理教师,同时鼓励普通教师多接触心理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对于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能够防患于未然。心理安全教育的推进应该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相互协调,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但是结合现实情况,学校要建立起一个相对健全的心理组织机构还有一定的难度,从机构的设立,到人员的配备,再到日常运作,不断与学校本身教学管理相适应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这些都对学校的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学校在完成这一工作的时候不免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端。因此,在笔者看来,心理安全教育与其依赖组织建设,还不如着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心理安全教育应更多地与师德挂钩,师德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方面,如果一个教师能够细腻地关注到班上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而洞悉其情感动态,把握其心理状况,一旦学生出现某些端倪,教师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归正。另一方面,师德高尚的教师不会在课业上给学生过多压力,富有人性关怀的教育有助于孕育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这一点毋庸置疑。
总之,小学心理安全教育工作不应丢了“心理安全”这一环,认识并重视它,真正获得全面有效的安全教育效果,需要更多教育人士的努力与投入。
参考文献:
[1]魏颖.我国心理教育思想初探[J].教育研究,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