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1
[论文关键词]精品课程 动态过程 指标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7年来的申报、建设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动态化监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正处在提高品质、加强应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认真总结精品课程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动态过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创新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应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和常规性的工作。
一、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
1 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实时指导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引发了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者对其多方位的探讨,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时地指导了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含义进行了全面解读。顾玉林认为,精品课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五个一流”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张胤等认为,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活动;赵杨群则从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层面进行释义。另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要素着眼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黄存华认为,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手段、评价、制度”等课程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网上后的共享及教学应用是项目重点和落脚点;宋生瑛认为,建设精品课程重心是师资队伍,核心问题是课程内容建设,关键环节是教材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径。
2 网络课程百花齐放,彰显课程个性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是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实体与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使网络课程从形式装帧到内容润色上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实现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多部门充分合作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其课程网站具有为教师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维护功能的特点;王静爱教授以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为例,着重探讨和设计了“中国地理”网络课程的8个结构模块。
3 创设平等竞争平台,涌现大批名校与新秀。经过7年来的申报与建设,精品课程除具有立项项目“殊荣”外,还作为团队教学实力的象征、课程在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以及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的潜在价值等意义,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和推崇。各高校在激烈的角逐中,更加追求精品课程的高质量和个性化,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强校,既有知名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有通过精品课程的不断建设、提升脱颖而出的新秀,如,湖北师范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桂林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有效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工程。
二、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课程目标不断微调与定位、学科动态发展、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的长久的、持续的、不断改进完善、有始无终的动态变化过程,注重过程建设是精品课程质量工程的关键。从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看,过程建设仍然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与现象。
1 六大要素过程建设盲目消极。众多的高校经过轰轰烈烈的精品课程申报,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六大要素(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建设方法与内容的悬疑与模糊,使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其结果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2
【关键词】精品课程;工科;高等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变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课程资源的分布,在我国是不平等的,东西部的差别也比较大,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不平衡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在我国高等学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紧张、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提高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数年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展,在财力和物力上的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继续保持优质的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较大困难。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高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意义重大。本文着重从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四部分分别阐述。
一、高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始于 2002 年,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当时主要从出版社角度介绍了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种类以及相关编写和出版安排。《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正式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肯定了精品课程的必要性。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精品课程与国外实施的开放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精品课程的研究往往与开放课程的研究混合在一起。有些研究者通过研究开放课程与精品课程的概念、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寻求精品课程建设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开放课程绝大多数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为蓝本进行介绍,其间列举了一些其他同类课程及其依托的组织和部门。精品课程的概念统一于教育部、财政部文件内容中的“五个一流”的表述。这些研究总体分析开放课程的优势与劣势及其发展趋势,也在精品课程建设的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共识:主要包括精品课程实行教育资源免费共享、需要依托于信息技术由网络平台充当载体、建设过程中五个要素缺一不可。同时,这些研究都注意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缺点,例如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欠缺规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版权保护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精品课程正是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变为现实。
二、高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意义
1.教授亲临讲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专家教授亲自走上讲台讲授精品课程,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上都有明显的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梯队的逐渐壮大,给教育技术学专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精品课程建设中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验丰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精良教学队伍,以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不太完善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推动下,将不断壮大教师梯队,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3.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将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引向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带动教学现代化,让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学以致用。
4.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的不断加强,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资历深厚的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解决教育技术学专业一直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教学资源的网上免费公开,便于成果的共享和相互借鉴
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教学资源上网免费开放,以便于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优秀的教学经验,可以为更多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借鉴,使更多的课程成为精品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三、高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意目的
根据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调研需要,试从获取、应用、影响和更新四个方面建立运行情况调研模型,通过模型形成调研工具,并实际应用到精品课程网上资源专题调研中。根据调研获得的数据和分析,提炼形成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成功实施的本土化经验,并就项目发展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对策和改进建议,实际推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发展。基于文献调研,对开放教育资源的理念与实践特色、相关实践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引起理论研究者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研究和发展的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发起实施的实践项目各有特色,也存在挑战和不足。如何分析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的实践做法,提炼并共享己有的成功经验,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深入健康发展,以期对推动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借鉴。
四、高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方法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3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精品课程特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
本文为兰州商学院2012教学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精品课程持续性建设问题探讨——以《国际贸易学》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日
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过程中,很多课程往往停滞不前,出现课程建设力度不够、教学方法没有改进、教学资源更新率较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没有使其更好地发挥示范性作用,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我校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的持续性建设为例,探讨应用研究型教学型模式实现精品课程持续性建设。
一、精品课程持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但是,随着一批又一批精品课程的推出,课程的后续建设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课程内容更新慢,缺乏特色。综观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由于课程网站内容结构基本上是以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书上的内容为框架,同一课程的网上资源内容除课程的历史沿革、课程设置等各具特色外,其他的课程内容雷同、缺乏特色。国际贸易学是传统的经济学及管理学的核心基础课,相关的经济类院校都着力于对其进行建设,但申报成功的各个级别的精品课程在内容上没有特色可言。这是一门对国际经济问题进行探讨的课程,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动的课程,然而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很少有新的特点,都是在对经典的理论进行的讲授。我校的国际贸易学属于省级精品课程,但是地方特色却没有体现,如在西部开放的条件下,相关的理论却不在授课的内容当中。网上的教学文件不仅内容相差无几,而且形式也基本一致,缺乏新颖和特色。
(二)网络平台利用率低。精品课程不仅仅是通过网站对资源进行共享,更是希望在网站上搭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一个学校与社会对接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使得信息在两者之间传递,起到好的交互作用。因此,为了申报成功学校花了很多资金和精力,但建成后由于资金及人力的局限性,难以对网络资源的更新和维护,课程对学生学习支持力度不大,缺乏师生互动和交流,网站利用率很低。如,在国际贸易学的课程网站上,设置了网上的教学互动模块,但对于网上答疑、在线讨论及网上咨询等教学互动极少,学生答疑还不能实现个性化,留言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等,已有的功能模块未能真正利用起来。这也意味着精品课程应用受到限制,缺乏交流共享的平台。
(三)应用的教学模式与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不一致。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可见通过精品课程,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研究和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然而,实际的精品课程的内容往往一成不变,对于知识只是从“教”的角度进行罗列,缺少对学生“学”的引导。比如,在国际贸易学的精品课程网站上,学生看到的只有教学文件的内容,缺少启发性的内容。也就是在精品课程中所体现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策略的整体、系统的操作等基本要素。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研究过程中学习,注重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和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培养为最终目标。总之,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
(二)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契合
1、对特色的共同要求。著名学者顾明远教授指出:“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要有所创新,要有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对应于精品课程是指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个性特征,是经过创新性发展的,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和提炼出来的做法和经验,是比较持久的、稳定的独特风格。这种特色意味着作为精品课程不是靠着模仿而形成的,必须是融合地方经济与文化特色、本校特色,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课程建设氛围。精品课程,在当初评审时,已经提炼出或具备了某些或某个方面的特色,现在进行精品课程的持续性建设,意味着在后期建设中需进一步彰显特色,体现优势,提升竞争力。精品课程的特色体现在构建精品课程的各个模块当中,包括宏观的教学定位、教学模式,也存在于具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在教学模式中也涵盖,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对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由传统的“应试型”、“教师为主”、“填鸭式”等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研究型能力得到发挥的弊端进行的变革。同时,当前应用这种模式的学校、专业相对较少,因而本身就是一种特色,将其与精品课程相融合,既彰显精品课程的特色,又有利于精品课程的持续性建设。
2、研究型教学模式对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的推动。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解包括研究主体的认识。在实现该教学模式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树立科研的治学态度,但单是对学生提出要求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仍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来配合和达到学生的要求,比如教师在某一领域研究的深入,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可以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判定等,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也可以不断地丰富,并更好把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要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新发展及时传授给学生,通过学术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的学术内涵,使课程始终具有一个科学而又不断更新的内容体系。这样就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型成果转化成精品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进而推进课程建设成效的提高。
3、内在具有的“五个一流”。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以“五个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一流性”,成为精品课程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特征。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构成的基本因素包括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策略的整体、系统的操作等。两者在这一方面是统一的,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就必然能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形成持续的更新,对于精品课程的“五个一流”也就能够形成巩固,使得精品课程长期保持精品地位。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国际贸易学》精品课程持续建设对策
(一)以研究带动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持续更新和创新。教学内容是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必须注重创新知识和成果向教学内容的及时转化,并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更新教材内容。以国际贸易学为例,该课程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内容本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很多国际经济问题本身就缺乏权威的解释,这就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更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研究”的内涵就是既要求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前人尚未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又要求教师在研究型的环境下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将其转换为教学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与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相融合,将研究成果固化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研究成果”既可以实现持续更新和创新,又凸显课程建设的特色。
(二)网络平台的维护打造精品课程特色。精品课程网络平台持续建设是对“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的体现,它在确保课程网站建设满足申报、展示的同时,要发挥教学应用的功能,实现良好的交互性和全面的教学功能。这就要求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资源,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和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提高课程网站的利用率。同时,根据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习兴趣也是需要一定的网络平台,实现师生在难点解疑、作业辅导、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互动。作为学生的科学研究成果也需通过网络平台来展示。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互动功能的实现,而学生在网络上的互动同时又丰富了网络资源的内容,实现动态的更新,形成良性的循环,实现共同的发展。一个不断更新的课程网站,一个为学生教师共同交流探讨的网站又是一门精品课程的特色的体现。
(三)以研究型教学模式变革精品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对于课堂教学模式又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两大类型。研究型教学模式属于后者。研究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研究过程中学习,注重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和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培养为最终目标。贯彻“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对精品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变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课程网站的通常设有师生交流的模块,在这些模块对学习的内容设定专题,供学生自由交流,提出创造性问题,然后指定教师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相应的知识主题下,完成一个个专题带来的大量任务,通过探究、学习从而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就是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的采用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基于小组的协作式研究型学习方法、基于教学资源的自主式学习方法等。这样的互动通过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利用,既提高对其点击率,又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主要参考文献:
[1]毛自朝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研究性教学的实施[J].高教论坛,2009.11.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精品课程;职业能力
课程是构成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旨在建设以一流教师队伍与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为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而且面临着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行业大背景,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过硬的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从最基础的教育环节——课程建设入手,向课程要质量、向课程要成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并应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优化教育资源、推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有效机制。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确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全力寻求教育与职业的结合点,所有的教育要素应指向就业、指向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也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建设,强调完整性与系统性,应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有效的载体,将更广泛的教育要素与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课程教学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但不是唯一。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必需、够用,技能过硬为原则,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实习)与职业资格证书训练考核三个教学环节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要改变以往三个教学环节相对独立分割,理论教学单纯追求完整性、系统性,实践教学带有盲目性与随意性的局面,可以将专业课程整合为公共基础、专业通用、专业能力、专业实践与专业拓展五大教学模块,将理论与技能、教学与实训、基础知识与操作能力、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明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内涵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上都有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更强调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备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不应按学科需求安排,而应根据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要求明显不同于其他行业。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从社会调查与酒店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摸清酒店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了将服务操作能力与酒店基层管理能力作为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在《客房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从核心能力入手,根据不同岗位(群)的工作需求将其分解为八个专项能力,即顾客本位意识下的接待能力,高度的工作自觉性,熟练的岗位操作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作为一名酒店督导应具备的管理能力与培训能力,并据此制定了职业能力分析表,然后由专家审定,确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
突出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突出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以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为依据,我院进行了课程模块的改造与筛选,以期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精选理论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结构比例合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互动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可以支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改变了以往注重“硬技能”,忽视“软技能”,实训只停留在客房铺床、清洁卫生、餐厅摆台等少数简单的技能操作项目上的做法,形成了涵盖操作能力、接待能力、沟通能力、培训能力、表达能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体系。
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沟通的课程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应着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其实质是使学校教学与职业岗位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推进的关键在于开发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沟通的“双证书”课程,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在前厅、客房、餐饮、调酒等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应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材选用上建立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的技能测试系统。
丰富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
实施“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酒店行业大量一线岗位从事的是技术操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实践性和应用性突出。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由于缺少真实的情境训练,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与职业(工作)技能强化受到许多制约,职业岗位需要的复合能力的培养无法实现。因此,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要有浓厚的技术色彩。我院吸纳了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培训技术,根据“告诉你、做给你看、跟我学、检查”四个步骤的学习规律,建立了教学内容传授、实物与多媒体演示、系统训练与模拟操作以及项目测试与综合考核的“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渗透职业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例如,在《客房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我院的做法是:努力开发岗位技能演示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具可视性、直观性与展示性;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到酒店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对饭店环境与工作特性有更直观的认识;采用讨论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聘请业内人士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使学生了解最新的酒店管理信息;实训课采用小班制、分组制,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训练机会和时间,也保证了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小组项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完成大型作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沟通与协作能力;根据酒店行业重视外语能力的特点,开展双语教学,编写《专业英语》教学辅助资料,并将常用的专业英语内容纳入课程考试范畴;改革与创新考试办法,实行理论与技能“双达标”的课程考核;改变以往重理论考试轻技能要求的做法,配套编写前厅、客房、餐厅《考核指南》与《实训指导书》,明确技能考核的内容与标准。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这是对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重大改革。我院的《客房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网建成了包括课程介绍、师资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试题库、课后讨论等几大模块的互动型网络平台,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精品课程网还包含了大量的专业信息与多媒体教学素材,拓展了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
以产学研结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依据,高职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全力贯彻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针。以服务为宗旨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导向,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高职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建立一套高质、高效的课程服务体系,其核心就是服务,服务标准与服务质量要由学生、企业与社会检验,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有效模式,产学研结合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依靠校办产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第二种是依靠校内的各种模拟实验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种是依托地方酒店企业,在优势互补、双方受益的原则下,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机制。从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第三种形式效果最好。
产学研结合最大的特点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校企合作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酒店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注入了适应市场发展的活力,通过选择与定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国内、国际上的品牌酒店企业建立了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合作基地网络,从而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引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机制,以多种形式密切与行业的交流,共同探索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职教育实践中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深化,为课程建设注入了活力,丰富了精品课程的内涵,扩展了精品课程的外延。我院在开展“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深入委托企业开展专项调研,与企业共同设计教学过程,制定相关教学文件,并根据酒店的运营与管理模式、操作规范与业务标准调整课程内容,实现了专业教学与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我院还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组成联合教学团队,使学生在订单企业接受现场教学,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工学交替,进行顶岗能力的锻炼,增强了职业意识、培养了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提前融入企业文化中,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与就业适应能力,充分落实了“以职业为本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平嶂.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
[2]周跃红.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研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5
一、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进入各地方医学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搜集25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①,并把这些问题按六大方面进行归类,分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经过统计,发现存在问题最多的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问题以及教材建设方面问题。这三项在25门精品课程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6%、44%和40%,其他各项所占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实践教学建设方面问题32%、教学管理方面问题24%、教学内容方面问题20%,如表l所示。
(一)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从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反映的问题看,有56%的精品课程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见表1)。在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中,教师队伍结构和梯队不够合理的占28.6%,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些课程年纪大的教师占多数,而有些课程年轻的教师占多数,没有形成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梯队,不利于课程的持续发展。地方医学院校教师学历和职称不高、教师知识、教学水平不高或不均衡的共占19%,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由于各方面原因对于高学历的人才引进还不够,整体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学校加大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引进力度。教师也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自己的学历、职称和教学水平。地方医学院校教师任务重、教师队伍还不够的占28.6%,教学科研和学术水平不强的占14.3%(见表2)。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的任课教师少,教学任务重,自己支配的时间就相对少了,搞科研的时间自然是不够了,从而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
(二)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教学过程应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在所调查的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反映的问题中,有44%的精品课程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问题(见表1)。在这些问题中,网络资源还未完善的占38.5%。这说明了地方医学院校网上资源建设还比较薄弱,制作的网络课件和多媒体课件较少,即使是制作了课件,也只是书本搬家,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不强的占30.8%,这说明了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差。双语教学做得不够的占7.7%,大班上课,互动差的占3.8%,教学案例不够典型和系统的占3.8%、教学方法和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的11.6%、评价手段有待提高的3.8%(表3)。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地方医学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还需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立体化教材未完善
教材是培养人才最直接、最全面、最关键的要素。在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所反映的问题中,有40%的精品课程存在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见表1)。地方医学院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合适的教材少、尚未编写教材或教材还未出版、习题库还未完善、立体化教材建设不够、教材内容需要优化。其中,习题库还未完善、立体化教材建设不够的共占43.8%。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在教学参考书、习题册及答案、多媒体学习课件、电子教案及试题库等系列教材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加强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为现代化教学提供立体、互动的教学素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合适的教材偏少的占12.5%、尚未编写教材或教材还未出版的占25%,教材内容需要优化的占6.2%(见表4)。有一些课程教师反映,国家优秀的教材是有,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则少或很难找到。这就需要地方医学院校优秀、有能力的教师,能根据地方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编写相应的教材、参考书和习题册等,优化教学内容。
(四)实验、实践教学不足
实验、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则是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之一,它主要培养医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所反映的问题中,有32%的精品课程存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的问题(见表l)。反映实验教学环节不足的占33.3%,教学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占16.7%。这两项都反映了地方医学院校对于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教学能力方面力度不够。实践性,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合格人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综合大学的特性之一。因此,地方医学院校要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习创下良好的条件。反映实验教学环境设备缺乏的占41.7%,教学环境和条件需要提高的占8.3%(见表5)。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教学经费不足,从而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跟不上实际的教学需要。
二、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一)打造一流的师资梯队
一门课程能成功申报精品课程,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力,名师是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且相对稳定的教学梯队。一支优秀的教学梯队要把握三个方面: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兼职教师。1.在课程负责人遴选方面,选用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将课程负责人作为二级学院重点技术岗位,进行岗位聘任,校内津贴分配向课程负责人倾斜,激发其课程建设的积极性。2.主讲教师遴选方面讲究梯队组合,课程主讲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专业方向进行合理搭配,互为支撑。3.充分利用兼职教师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士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
(二)修订教学大纲,强化教材建设,精选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组织课程组教师修行教学大纲,根据“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大纲”的标准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国内优秀统编教材。鼓励教师出版著作、编写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建设特色教材、创新性教材,组织教师编写与现有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或习题解答。
(三)将精品课程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充分利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科研所等部门的特殊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强调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这样精品课程的教学更贴近现实,使学生从精品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收到实效。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形成校、院、教研室三级监控机制
教学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督导专家对精品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教学内容先进性和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科研成果进行跟踪评价。如果发现在原来的基础上没有进一步提高的精品课程,根据情况不一,给予警示、限期整改或取缔等处理结果,督导其加强后期建设。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6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王娟(1979—),女,江苏泗洪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及开放课程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MIT OCW)正式启动为标志,拉开了全球范围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Movement,OER)的序幕。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和OER项目具有相同的核心理念:“开放”、“免费”、“共享”,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及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开展的一项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于2010年结束,历时八年,涉及面广,在三级共享课程体系建设、共享课程门数和共享资源数量、参与学校和覆盖学科专业领域、引起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
2011年,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将组织高校建设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 精品资源共享课(以下简称共享课)是以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高校师生和社会力量参与评价遴选为建设模式,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多级联动、共建共享,通过逐级遴选,形成国家、省、校多级,本科、高职和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4] 共享课作为精品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建设路径、实施模式和精品课程有相似之处。因此,借鉴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建设共享课是当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调查概述
(一)研究目的
精品课程的传播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互的动态过程。[5]对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进行调研分析,旨在探讨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十二五”期间共享课的建设提供策略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高校教师,主要采用网络调研、电子邮件、同事和现场发放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171份。从调查结果看,男教师89人、占52%,女教师82人、占48%,男女教师基本均衡;参与或主持精品课程的教师63人、占36.8%,没有参与的108人、占63.2%;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占14.6%,硕士学位的92人、占53.8%,学士学位的45人、占26.3%,具有硕士学位的较多;30岁及以下的教师57人、占33.3%,31~40岁的81人、占47.4%,41~50岁的27人、占15.8%,50岁以上6人、占3.5%,31~40岁的居多;五年及以下教龄的72人、占42.1%,6~10年的50人、占29.2%,11~15年的25人、占14.6%,15年以上的24人、占14%,六年以下教龄的居多;初级职称的教师30人、占17.5%,中级77人、占45.0%,副高39人、占22.8%,正高11人、占6.4%,中级职称的居多。
(三)研究的信效度
在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为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初始问卷形成后,请部分高校教师、博士生对问卷的维度与题项的代表性、适切性进行评定。问卷主要对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及江苏师范大学的部分教师进行试调查,并根据调研结果修改得出定稿,保证了研究的效度。问卷共32题,大部分试题采用了 Likert5级量表,将定性指标分成 1~5个档次(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为 5、4、3、2、1五等。另经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9>0.80,说明本问卷各题间的一致性或同质性很好,符合问卷的信度检验标准,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
(四)研究内容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调研基于传播理论,主要围绕四方面展开:(1)对精品课程的认识和了解;(2)精品课程的使用现状;(3)影响精品课程使用的因素;(4)精品课程的未来发展。研究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涉及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
三、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精品课程的传播渠道
贝罗于1960年提出了SMCR模式,他认为信源、信息、通道及受传者构成了完整的传播过程,信息传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进行。[6]调查显示,教师获知精品课程的渠道为:上网偶然发现(占42.1%),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通知(占49.1%),同学朋友告知(占28.7%),个人需要专门搜索(占48%),报纸、杂志、电视等离线媒体(占5.8%),其他(占9.4%)。可见,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通知是教师获知精品课程的主要渠道。
(二)精品课程的传播理念
调查可知,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育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占73.1%),促进高校专业和学科建设(占66.7%),促进教学成果和教材的推广(占50.3%),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占48%),部分院校为提高教师知名度(占32.2%),获得荣誉称号,提高学校知名度(占29.2%),受国外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占25.7%),其他(占4.7%)。可见,精品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传播理念已深入人心。
(三)精品课程的传播者
1. 是否需要把关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流量、流向和传播内容的影响作用。[7]精品课程传播者主要负责采集、加工、制作、传播信息、处理反馈信息。分析获知,57.9%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相关人员层层把关。利用回归分析得知,教师年龄越轻,越认为精品课程需要把关,年龄越大则反之。
2. 建设环节的耗时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8]即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及学习者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教学大纲、教学队伍,制定课程开发计划等整体规划环节;网络教学流程设计(即教学系统架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及教学资源设计等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环节;根据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网页资源制作、管理和维护等。
分析可知,教师普遍认为精品课程建设耗时最多的环节依次为:整体规划(占45%),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占41.5%),网站建设(占11.1%)。研究验证了性别、学位、年龄、教龄、职称、是否参与主持精品课程建设与建设环节耗时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四)精品课程的受众
1. 受众需求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信息传播链条上重要的环节,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9]精品课程受众指使用精品课程的信息接受者。分析可知,教师使用精品课程的目的是:备课参考(占65.5%),了解本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占49.1%),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占46.8%),查看设计理念、以便开发网络课程(占33.9%),满足自身兴趣爱好(占18.1%),随意浏览(占4.1%),没用过的占14.6%。可见,备课参考是教师使用精品课程的主要目的。
2. 受众的心理特征
分析获知,不论教师是否参与或主持精品课程建设,都愿意使用精品课程来支持教学(占78.9%)、愿意投入精力建设一门精品课程(占72%)、愿意和他人分享好的精品课程(占71.3%)。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获知,教师在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上与性别、学位、教龄、职称无显著性相关(P值均大于0.05)。此外,53.4%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对工作和学习有帮助,67.2%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意义重大。研究验证了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与精品课程对学习是否有帮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P值均大于0.05)。
表1 主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师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1显示,精品课程工程建设意义对应的概率P值为0.592>0.05,说明教师主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对是否认定精品课程建设有重大意义上没有显著影响。同理经过Levene法检验,性别、学位、教龄、职称与精品课程建设是否有重大意义上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3. 对受众的影响
教师作为精品课程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使用精品课程前后是否有明显变化呢?分析获知,精品课程对教师的影响主要是:丰富了专业知识(占58.5%),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能力(占50.3%),开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占28.7),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学习方法(占28.1%),拓展了交流范围(占24.6%),是评职称的优先条件,教师申报积极性很高(占21.6),满足了兴趣爱好(占17.5%),没什么影响(占18.1%),其他(占1.2%)。可见,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是精品课程对教师的主要影响。
(五)精品课程的传播内容
精品课程借助网络平台传递信息,应对其资源的呈现形式和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这涉及教学大纲、教学资料、视频资源、网络课程、试题库等基本资源,涉及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互动交流工具、支持性软件、学习记录及信息搜素等学习工具及网络课程等拓展资源。[10]
传播过程中,受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只有将信息转换为可以接受的符号模式,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受众才能准确理解信息的意义。分析可知,精品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占60.7%)、网站资源的可获取性(占58.9%)、课程网站存在大量无用信息(占50.3%)、课程网站的流畅性(占49.1%)、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占44.8%)、课程网站的页面设计(占42.4%)等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
(六)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
1. 使用频率
由图1可知,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不高,每周使用3次以上的教师仅占4.1%,使用1~2次的教师占9.9%,35.7%的教师偶尔使用,没用过的教师占14.6%。
图1 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
2. 使用效果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自实施以来效果如何呢?调查可知,仅39.8%的教师认为已建的精品课程(含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在教学中实用性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精品课程主持教师与课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
3. 在国内同行中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
图2 精品课程在国内同行中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低
图2显示,61.4%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较低,精品课程国内同行共享、重用和复用率在总体上呈正态分布,教师的态度均值为3.71,标准偏差为0.892。
(七)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研究是针对精品课程建设和使用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因子分析最初是在1904年由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提出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来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方法。[11]分析可知精品课程共享利用率不高,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精品课程共享呢?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在对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了精品课程使用的影响因素,详见表2。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应检验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所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及检验获知,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大于0.3,单边检验值小于0.05),各变量呈现出较高的线性关系,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通过KMO检验统计量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MO统计量为0.818>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
表3 KMO and Bartlett’s Test
研究进行了公因子分析,给出了被提取的每一公共因子解释掉的总方差列在因子负荷量的平方和(S■■■a■■,j=1,2,…,n)的Total之下,此栏的值实际为各个公共因子的值。表示第j个公共因子对于所有原始可测变量的总的影响程度,即它是衡量公共因子对于原始变量相对重要的指标。[1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四个公共因子,累积解释方差为72.881%。
图3给出了影响因子的碎石图,图中横坐标为因子的序号,纵坐标为相应特征根的值。从图中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最高,对解释所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四个以后的因子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13]第四个因子之前的特征根普遍较高(大于1),连接形成了陡峭的折线,而第四个因子之后的特征根普遍较低,形成了平缓的折线,这说明提取四个因子是比较合适的。
图3 精品课程应用影响因素的碎石图
从因子载荷矩阵和建立的因子模型可知,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除个别变量外) 并不突出,不能对因子作出很好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见表4。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为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通过因子分析,从影响精品课程使用的14个因素中提取出四个主成分,并给这四个主成分重新分类。由表4可知,第一个主要因子由网站资源的可获取性、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网站流畅性、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课程网站的页面设计决定,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710、0.690、0.649、0.763及0.642,可以概括为课程资源因子(传播内容)。第二个主要因子由课程网站的宣传推广、课程网站平台多样、课程网站存在大量无用信息、网站缺少适当休闲娱乐信息,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763、0.649、0.686和0.639,可以概括为课程环境因子(传播环境)。第三子主要因子是个人学习习惯、个人学习动力和兴趣及个人计算机技术能力,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812、0.827及0.668,可以概括为课程学习者因子(受众)。第四个主要因子课程主持教师的影响力、课程所属学校的知名度及同事都在使用,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776、0.665及0.799,可以概括为课程实施者因子(传播者)。
提取的四个公因子中,第一个因子(课程资源因子)的累积方差较大,说明第一个因子影响最大。此外,在四个因子的协方差矩阵中四个因子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说明经因子分析提取后的四个因子之间没有相关性,实现了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根据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的观点:教师、学生、教材或内容、环境构成了课程的四要素,这四个要素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14] 国家精品课程是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实践,因此其建设应考虑师、生、内容和环境的关联性。
四、研究结论
(一)精品课程的传播渠道单一
通过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通知是教师获知精品课程的主要渠道(占49.1%),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离线媒体及其他渠道获知的极少。51.6%的教师认为宣传推广影响了精品课程的使用,多数学校的门户网站没有直接的精品课程链接,或是将其放在二级学院网站,广大学习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获知课程。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高校宣传推广不力,使得学习者没有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用途,没有使它真正成为学习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传播者把关
精品课程采用教育部统筹规划并行政性文件的方式展开,对课程如何建设、建设多少、建设标准、如何评价、评价标准、经费投入、版权机制等均有相关的文件规定和说明。分析获知,教师年龄越轻,越认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层层把关,尤其是整体规划及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等环节更需要多层面把关。
(三)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不理想
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不高,在教学中实用性较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国内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也较低。分析获知影响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主要因子是:课程资源因子(传播内容)、课程环境因子(传播环境)、课程学习者因子(受众)及课程实施者因子(传播者),其中课程资源因子影响最大。
(四)传播内容的设计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
课程内容的吸引力、网站资源的可获取性、流畅性及是否存在干扰信息、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课程网站的页面设计等影响学习者使用精品课程。
(五)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
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兴趣、学习习惯及计算机能力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教师愿意使用精品课程来支持教和学,愿意投入精力建设精品课程,看到好的精品课程愿意和他人分享。
五、建议与对策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支持建设5000门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2013年将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方式建设新课程。[15]精品课程是由教育部主导,高校作为参与主体,逐级遴选进行的项目;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中介,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往往渗透其中。[16]分析可知,精品课程从申报、评审、公示、批准到管理的整个操作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在陈旧管理思想和开放的管理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艰难跋涉的过程,这反映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共享课应汲取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需要统一规划,实现共享。
(一)传播者统筹规划
1. 课程设置合理化
既往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消弱了学校及教师的权利和积极性,也降低了课程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17]因此,共享课建设需要合理规划,体现在课程涉及的专业、学科、课程性质、所属地域等方面,尤其是在985高校、211高校及其他高校,东部高校、中西部高校及沿海与内地高校之间应适度均衡、合理配置资源,对西部地区及普通院校适当倾斜,缩小地域数字资源鸿沟。分析可知,59.6%的教师认为需要对不同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精品课程进行统一规划。此外,教师应积极营造课程传播共享的氛围,并使用课程网站来支持教和学(占67.3%),加大课程的宣传推广力度。
2. 提供专家和政府的支持
共享课建设是政府行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建设和发展,应提供以下支持:提供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占46.8%)、提供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培训(占44.4%)、提供技术培训(占38.6%)、提供课程设计模板(占27.5%)、提供课程设计样例(占44.4%)、提供资金支持(占57.9%)、提供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占57.9%)、提供版权保护机制(占30.4%)、其他(占2.3%)。可见,共享课建设应在资金、统一共享平台、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课程设计样例等方面提供专家和政府的支持。
3. 课程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
目前精品课程在实践中存在重视学校需求、课程发展需求,相对忽视学生需求、共享应用需求的状况。调研可知,80.1%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应考虑学习者需求。实际上,教师创设的资源只有经过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重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共享课应以良好的结构方式来组织课程资源,应提供丰富的信息量,给学习者足够的探索空间,资源应具有多样性、可重用性,重视交互和支持服务,在学习活动组织上应采用多种方式。[18]此外,由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不同,还应提供一些如学术论文、专家讲座、研究工具及相关网站链接等拓展资源。
(二)完善传播内容的设计
1. 完善课程结构设计
共享课应根据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课程内容应模块化,模块化的资源容量较小,易于重构和整合,便于无缝学习;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有利于实现学习内容碎片化,打通不同知识点间的壁垒,满足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建立多重学习通道和立体化学习空间。第二,教学单元需完整化,一个教学单元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测试题、参考的教学资源、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说明等。第三,重要知识应多元化,对于重点和难点要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设置不同的知识单元体系结构。第四,课程结构需开放化,课程结构应尽量开放、可扩充,应为动态层次结构,确保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跳转。[19]
调研可知,79.5%的教师认为需完善精品课程的课程结构,认为精品课程不可缺少的模块是:课程案例(占70.2%)、课程大纲(占69%)、课程录像(占62%)、课程讲义(占59.6%)、素材资源库(占52.6%)、课程讨论及互动(占52%)、参考资料(占46.8%)、课程作业(占41.5%)、课程评价(占39.8%)、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占38.6%)、学习支持工具(占35.1%)、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占33.3%)、知识检索系统(占31.6%)、其他(占6.4%)。可见,课程案例、课程大纲、课程录像、素材资源库、课程互动讨论等是最不可或缺的模块。
2. 教学设计形式多元化
共享课的资源呈现形式应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特点,学习内容应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应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建构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设计形式。通过分析和梳理形成以下几种典型的设计样式:以“案例专题为主”(占69%)、以“问题探究为主”(占62.6%)、以“情景模拟为主”(占51.5%)、以“技能训练为主”(占51.5%)、以“虚拟实验为主”(占24.6%)、以“理论导学为主”(占22.8%)、其他(占7.6%)。
3. 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化
信息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已从传统的文字阅读转化为图案、色彩和影像的思考方式。因此,精品课程的媒体呈现方式应由单一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展示,向互联网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综合化、全方面展示过渡。调查可知,希望共享课媒体呈现形式多元化的教师占80.1%,希望课程采用的媒体呈现形式为:以“视频”为主(占74.3%)、以“文字”为主(占50.3%)、以“图片”为主(占45%)、以“动画”为主(占35.7%)、以“音频”为主(占32.2%)。同时62.6%的教师认为应增加课程视频录像的比重,这也符合当下“视频”为王的理念。
4. 学习辅助工具实用化
精品课程的学习者借助网络媒介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孤独、困惑、学习技能差、缺少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和交流,这就要求教育者应通过各方面的督促、激励、帮助,为学习者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精品课程的使用效果。调研可知,教师希望共享课提供的学习支持工具包括:交流互动工具(如在线论坛)(占60.2%)、支持性软件(如视频播放插件)(占57.3%)、案例库(占56.7%)、学习记录工具(如记事本)(占51.5%)、信息搜索工具(如baidu)(占35.1%)、题库(占47.4%)、在线作业提交批改(占45.6%)、实验库(占20.5%)、词汇库(占16.4%)、其他(占1.4%)。可知,精品课程应提供交流互动工具、支持性软件、案例库、学习记录工具及信息搜素工具等。
5. 互动交流功能增强化
精品课程的交互对吸引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指南、调节学习进程、控制学习深度等方面影响较大。精品课程的交互应具有开放性、多样性、自主性和延迟性等特征,应能为学习者提供同步和异步、适时与非适时的交互功能。但目前部分精品课程的互动教学形式流于形式,如答疑、小组讨论、网上论坛,影响了精品课程的使用效果。分析可知,希望增强答疑和互动交流功能的教师占79%,应加强共享课互动功能的创设和完善。
6. 导航功能合理化
精品课程的信息量大,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导航设计非常重要。导航设计目的是帮助浏览者快速、正确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让学习者明确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导航设计要求清晰、明确、方便、简单,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否则学习者容易迷航,可采用超媒体的形式进行信息的组织,以促进学习者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围绕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全面支持和优化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调研可知,希望增强导航功能的教师占80.7%。
(三)传播环境氛围化
1. 加大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国家精品课程自建设以来,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共享应用,使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高校和学习者,已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重心。精品课程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习者对精品课程了解甚少,许多学习者甚至根本不知道精品课程为何物。究其原因是相关部门对精品课程的宣传有限,没有使学习者真正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用途,没有使它真正成为学习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20]
分析可知,67%的教师希望加大共享课的宣传推广力度。因此,相关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项目宣传推广力度,定期举办课程建设、推广研讨会,为学生提供相关讲座,开展校内、校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21]高校也可通过专题网站、工作简报等形式宣传本校的共享课,帮助师生了解其建设的政策、实施计划及部署。教育部应建设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与国内教育、商业门户网站合作同步展示,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电视专栏、报刊杂志及网络等线上和线下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的宣传,扩大课程的传播渠道,使课程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类人群;并适时参与国际教育合作,让世界了解并参与中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最大限度地参与并受益于精品课程项目。
2. 教师使用网站来支持教和学
分析可知,希望教师使用网站来支持教和学的占67.3%。很多任课教师不知道、不了解精品课程,即使每个学期的多次集体备课、研讨,也很少有人提及精品课程,更不会用这些资源来支持教学。因此,学校层面要采取一些措施告知相关教师,学科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有系统的把握,要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并利用精品课程来支持教和学,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传播效果。
3. 评价机制合理化
精品课程是政府行为,管理机制是层级制;精品课程的评审,国家提出了“五个一流”的建设和遴选质量标准,采取“后置式”资金投入和授予荣誉称号等保障和激励机制;评审指标分为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一级指标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多项二级指标。[22]但这种以自上而下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国家精品课程自2003年起,每年评审一次,对于通过评审的课程,由教育部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通过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公布。但目前部分精品课程在公布周期内存在质量问题,使得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过多的障碍而不愿意再去使用。此外,国家精品课程在荣誉称号有效期满后的后续建设和维护费用没有相应规定,部分课程更新率低、不能顺利访问,影响了其传播共享的效果。
教育部要求的评审主体是专家库专家、校内同事、校外专家及学生,表面看来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合理的,但实际上为数不多的专家评价并不能确切反应课程的真实情况。多数课程仅提供了静态的习题和测验等,学习者难以获得及时的学习评价结果;部分课程提供了在线测试平台,但缺乏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及反思的评价。分析可知,21.6%的教师申报精品课程是为了评职称,为了获得荣誉称号的占29.2%,为提高个人知名度的占32.2%。78.9%的教师认为应转变共享课的评价方式,81.3%的教师认为应完善课程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4. 课程管理生态化
生态资源观强调资源的生命周期是一个由资源生成期、发展期、鼎盛期、衰退期和再生期等阶段组成的循环过程。[23]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管理状况,包括内容的更新情况、网站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精品课程共享使用的现状。目前,精品课程在时效性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应在其生命周期内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分析可知,88.9%的教师认为应加快共享课内容的更新频率。因此,有关部门应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最大程度的共享优质资源,保证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不断运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重组、修改、整合、再创造,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
(四)受众需求的满足
精品课程借助网络媒介传播信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精品课程传播的信息量大,使用者是一个信息体,受到来自各种渠道信息的作用,且信息不等于知识,使用者对这些信息的接收程度如何,对接收到的信息能否进行加工处理,能否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这要求使用者在生理、心理及智能结构上具备一定的素质。[24]因此,应理解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行为,找到受众接受信息后释放能量、采取行动的模式和过程,以指导传播者和媒介将讯息内容用恰当的形式传播出去,从而满足受众的需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等.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J].中国大学教学, 2006,(5): 22~25.
[2] 王龙,周效凰. 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31~37.
[3] 教高[201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4] 教高[2011]8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
[5] [6] [24] 南国农,李运林. 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9] 邵培仁. 传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18]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网络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 [15] 教高[2012] 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Z].
[11] 陈胜可. 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2] 王娟.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87~93.
[13] 朱建平,殷瑞飞. 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4]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6] 周艳,马勇.教师重构课程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80~82.
[17] 王娟,孔亮.精品课程研究主题衍变及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8):95~99.
[19] 张一春.精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0] 刘丽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1] 李敏.创新扩散理论框架下的精品课程共建与共享[J]. 现代教育管理,2011,(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