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土学历提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土学历提升范文1
专题写话,重在训练
结合文本插图,练“仿”――仿写 笔者在执教若干届低段学生后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写句子时,往往只能写简单的几句话,而无法将内容写具体、生动。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仿写,让学生明确仿写的内涵,从方法、表达等方面真正认识仿写。引导学生对文字精雕细琢,对语段千吟百诵、字斟句酌,写一句话、一个片段,持之以恒,自然“润物细无声”。
结合文本插图,写“长”――续写 结合文本插图进行续写练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引导孩子进行想象续编,孩子的写话兴趣表现得颇为强烈。由于在续写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愿望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形象思维被激活。各种创造性的情节、对话以及细节不时闪现,出奇见新。学生感到续写了一次作文,思维似乎活多了,脑子似乎聪明多了,续写锻炼了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产生了精美的续文。
结合文本插图,求“变”――改写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词,内容浅显易懂,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很顺利地将这些古诗词改成写景或者叙事的现代文。一则小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调动推理、联想等思维方法,写出语句优美的叙事写景文章,且角度各不相同,新意迭出,可谓一举数得。学生每完成一次这样的看图写话训练,在阅读分析材料、作文立意构思等诸方面都能得到极好的训练,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和自信就会油然而生。
日常练笔,重在点拨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不可能每天都专注于写话训练,学生亦无精力在这样的情形下反复练习,日常随机小练笔是在阅读生活中随机进行的书面表达练习,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写话教学。
组词成句,寓教于乐 这是在低段学生刚进行起步写话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组词成句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动态生成句子概念,建立句子书写格式的正确表象。如《窗前的气球》这一课,笔者让学生先观察插图,然后出示一些词语,要求学生将这些词语连词成句,并试着复述课文。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思考,将词语连成完整的话。比如,教师出示词语:科里亚、传染病、病房、静静地、呆呆地、摇摇摆摆、笑脸、米沙、拴着。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有的便回答出:“科里亚得了传染病,在病房里不能出去,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觉得真没意思。一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飞到窗户前,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笑脸,是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科里亚高兴地笑了。”学生们对此类连词成句的写话说话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但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还能将写话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良性循环。
说“画”写话,培养兴趣 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说,说完以后再画下来。笔者让画好的孩子来说自己画了什么,再适当点拨关键词语,然后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画写下刚才说的内容,要求写完整、写清楚。
积累词句,受益无穷 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它们既各有分工,又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最好的老师。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又可以使学生广泛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有:一是落实课内积累;二是开展课外阅读;三是教师让出黑板。
多元展评,重视反馈
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孩子们的缺点显现出来,并及时予以纠正,同时也必须让他们的点滴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肯定,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格(见图示),详细记录看图写话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表现,交给学生互相评价,星星上限为三颗,努力将写话的细节问题落到实处,而后再由老师填写评语。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形成爱写的良性循环。学生写完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有展评的必要。可以通过墙报展示、刊物展示来进行展评。
本土学历提升范文2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强调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点,本文从强化自主学习教育引导、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创建自主学习环境、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入手,对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应用型 高校 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教育形式,其教育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并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管理、建设、生产、服务等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大学生既要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而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使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成为适应时展的优秀人才。
1 强化自主学习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高校应从新生抓起,通过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进行导向性、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制定自我人生规划,从而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我们要根据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定制《大学生成长表》、《学业规划表》、《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帮助学生树立短期、中期、长期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使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其中,《大学成长表》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兴趣爱好、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创业等几个方面出发,让学生了解每个学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在大学阶段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便于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学业规划表》要包括学生继续深造的条件、途径,报名、考试的时间以及需要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使学生清楚相关课业的知识储备量;《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要包括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就业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通过开展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引导,能够为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搭建良好平台,从而显著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 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
2.1 自主学习设计
教师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包括大学生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了解他们的不同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依据确定学生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帮助学生明晰自学思路,同时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学环境,确保“教”与“学”同步。
2.2 自主学习实施
教师应在教学开始阶段告知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程序安排和评价形式,使学生建立起学习期望,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且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布置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和自我学习特点作出选择,从而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策略。
2.3 自主学习评价
自主学习评价要转变传统的教师权威性评价方式,使评价以形成性的评价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此,自主学习评价要积极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加强对学习过程和所学内容的领悟,同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了解自主学习的成果和不足,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主学习策略。
3 创建自主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高校要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优质资源和硬件设施。首先,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和学生特点,建立科学的自主学习体系,适当缩减理论课的授课时间,保障学生拥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课外科研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解决生产中、科研中以及社会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高校应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机房、图书馆等场所,建立健全实验室、机房、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再次,利用校园网络创建主题学习网站,将授课课件、学习资料以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上传到学习网站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领域。
4 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将自身定位于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优化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运用讨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布置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为学生创建主动参与、自主研讨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教师还要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 结论
总而言之,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自主学习资源,拓展自主学习空间,保障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为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平珍.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12(9).
[2] 冯石岗.李春华.关于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本土学历提升范文3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合并绩效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引言
在财政部、中注协“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的感召下,以1998年脱钩改制为契机,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掀起了合并的浪潮,此后,合并风起云云,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合并浪潮,本人搜集了自1998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中注协的相关数据和以往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两次合并浪潮的合并绩效进行了分析。
二、理论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应当在保护市场机制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一方面,某一产业的产业组织性质保持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压力以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产业的单位成本处于最低水平。植草益根据CRn将市场结构划分为高寡占型(CR8>70%)、一般寡占型(40%
三、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2002-2010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本人从市场集中度、市场占有率、业务增长率和人力资源状况角度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两次合并浪潮进行了绩效评价。
1. 市场集中度
图1显示了2009年-2009年审计市场集中度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审计市场集中度状况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审计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低,在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内,国内审计市场集中度CR8始终没有超过70%,和国外相比,这一指数相对较低,例如美国的审计市场CR8在过去的40年间,始终大于95%。根据植草益的市场划分理论,我国的审计市场仍然处于高寡占型和低竞争型之间。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上的市场集中度仍然很低。CR12-4在过去将近将近十年的时间内都没有超过10%,按照植草益的市场划分理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结构属于分散竞争型。
2.2007年是个分水岭。在2002-2007年间,CR4、CR8、CR20呈同方向,几乎同等增长率的增长,但是考虑到,指标CR8包括CR4,CR20包括CR8,所以该阶段市场集中度的增长多是由于CR4的增加引起的。2007至今,当CR4、CR8呈现下降的趋势时,CR20仍然呈增长的趋势,我们还可以发现CR10的负增长率绝对值小于CR4的负增长率的绝对值,所以可以判断,CR8的下降是由于CR4的下降引起的。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2002-2007年间,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多是由于国内的审计市场过度集中于国际四大;2007年至今,审计市场份额开始均向国内所。这一结论也暗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合并联合,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
图2中直观的说明,2008年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前百家的收入比例由54.78%下降到44.30%。图2可以看出,2008年之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增长率高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2008年以来,本土会计师事务增长率显著高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增长率,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增长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中国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经历了一个U型的发展过程,自2008年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3. 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资源,高学历、年富力强的注册会计师是事务所发展的核心资源,只有拥有一批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取胜。郭慧(2008)选取了2003-2007年中注协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中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数据,实证中得出,注册会计师的年龄结构与事务所的收入的相关度在5%的水平显著,另外,注册会计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也正说明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与年轻的注册会计师,高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正相关。然而,和四大相比,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注册会计师年龄及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一、国内所60岁以上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为6.34%,而国际所为0,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这一比例为4.13%;国际会计师事务所40岁-60岁的执业注册会计师比例为3.41%,而国内所这一比例为24.51%,明显高于国际所,这些数据显示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老龄化的一个现象。
二、国际四大硕士以上学历执业注册会计师比例占31.37%,而本土所只有10.47%,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只有8.27%。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学历大部分为本科及以下。这显示了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学历结构的一个弱势。
尽管目前这一状况仍然不尽人意,但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联合,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3年60岁以上的执业注册会计师的比例为20.35%,2010年下降为7.26%;硕士以上执业注册会计师的比例由2003年的4.67%上升为7.95%。显示了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更加年轻化,硕士及以上学历占的比例明显提高。
三、结论
(1) 两次合并浪潮中,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在行业合并浪潮中逐步提高,但仍然处于分散竞争型的市场结构,通过做大做强、合并联合形成寡头垄断性审计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自2008年以来,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市场占有率、增长率显著高于国际四大。
(3)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向比,我国职业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但是,通过事务所不断合并联合,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都呈现一个令人欣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植草益,产业组织论,筑摩书院,1982
[2] 赵琳,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资源整合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3] 焦云,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5月
[4] 郭慧.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因素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11期
本土学历提升范文4
近年来,我国会计事务所迅猛发展,会计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提高,本文从处理会计事务所与其会计人员的关系角度进行了简要论述,通过抽样进行实证研究,并用本土10事务所的发展与国际四大事务所进行对比,找出优劣势,同时从会计人员的角度进行考虑,探讨了二者最终如何实现共赢,在促进会计事务所发展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发展前景,共同推动整个会计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会计事务所;发展;国际四大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会计人员;共赢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本土事务所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近些年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与完善,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且可与国际上一些事务所比肩的会计事务所,可以进行独立审计,但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任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诸如经营规模小,收入偏低,执业范围狭窄,内容单一,缺乏对国外市场的认知和开展国际业务的经验,同时事务所内部控制也存在缺陷等问题。经济活动的增加,经济业务广度和复杂度也进一步增强,这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仍紧缺,而普通的会计人员却人数较多,而注册会计师经验缺乏,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仍然是个需要长时间解决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将选取全国规模较大的10家会计事务所,对其规模以及会计人员结构作简要分析,同时与国际上四大的进行对比,得出事务所发展壮大的创新性思路;另一方面,我们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从业动机,职业道德,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的管理等对会计人才市场的健全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1 事务所现状调研
在对事务所研究方面采取的采用的是实证研究,选取的事务所有: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这10所国内大型的会计事务所,他们是我国百家事务所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其规模大,拥有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多,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些大所大多都经历了合并,其中一些事务所成功之路尤为令人惊叹,可以反映大型事务所的发展趋势,因此,这10家大型事务所能够在总体上大致能代表我国大型本土会计事务所人员的结构和规模情况。
对这10家事务所的数据分析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会计事务所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增长,一种是集聚性增长,即通过完善事务所内部结构,拓展业务范围等方式逐步实现收入和规模的增长;另一种则是通过粗放的集中性增长,即几家会计事务所通过与其他会计事务所的兼并重组来实现收入和规模的增长。而我国事务所的壮大增长之路大多是通过粗放扩张的道路来实现的,这是由现实状况决定的,在这一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单从这10家注册会计师的转况来分析事务所发展的种种情况。
1.1 注册会计师比例
近年来本土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比例在不断的上升,说明各事务所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兼顾了人员素质的提高,招进了大批的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是通过了全国统一的考试,在知识结构,专业胜任能力上比非专业人员有着明显的优势,这有利于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提升自己在业界的竞争力。当然,现实中,事务所不可能全部招注册会计师,它也通过积极鼓励从业人员考取注册会计师来提升会计人员的能力,这也是注册会计师人员比例上升的一大原因,这从客观方面也反映了事务所希望有一定比例的注册会计师,及高素质的人才,希望普通的会计人员能有意识的提升自己,这样不紧提升了会计人员素质和业务质量,也在事务所内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1.2 年龄结构
2007年-2009年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调研得出的数据表明08年和09年的年龄结构基本上市保持不变,通过计算得出注册会计师三年的平均年龄为38.56岁,36.14岁和36.34岁。07年到08年平均年龄下降比较明显,说明有更多的年轻的注册会计师进入事务所工作,而另一方面,事务所的中间力量由40-60岁的中年注册会计师构成,原因无外乎中年注册会计师经验丰富,业务熟练质量有保证,同时中年注册会计师对年轻注册会计师可以起到监督,指导和培养的作用,对人才素质起到间接地提高作用。
1.3 学历结构
2007-2009年注册会计师学历的结构比例:根据调研得出的数据表明注册会计师主要来源于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员,这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偏重实务,同时进入门槛低有关,相对来说待遇薪水还可以,以致于许多毕业学生力图进入会计事务所工作,而事务所也乐于用这一批“廉价劳动力”,会计工作的繁琐,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以及工作性质的枯燥使事务所需要一些年富力强的员工,而相对来说这些会计人员的工资还不是很高的,所以对事务所来说还比较划算。此外,我们注意到08年到09年,这10所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增长了82.34%,博士注册会计师增长了233.33%,这说明事务所不仅仅注重普通会计人员的引进,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吸收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对人才结构的优化。
1.4 与“四大”的比较
接下来我们将本土事务所与国际事务所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不是说国际四大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在比较过程注意对本土事务所和国际四大的优缺点的把握。国际四大事务所与本土事务所最大的差别表现在注册会计师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上,前者为18.53%,后者为64.63%,从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看,四大平均达到三千多,接近四千,而本土所仅仅一千多,这说明本土所在规模上还与四大有着较大差距,这是由于现实中具体表现为国际四大发展时间较长,业务种类比较多,经营范围广范,而本土所为后起之秀,经营业务比较单一,说明本土事务所需要进一步拓宽市场,开展多元化经营。从注册会计师的比例上看,本土所注册会计师比例较大,具有潜在优势,但现实情况是,这些注册会计师有相当部分业务能力和经验还不够成熟,因此人数的优势并没有给本土带来较大的优势,但是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从年龄结构上看,四大以年富力强为主,中老年员工较少,而本土事务所中老年会计人员相对较多,这固然存在着中年会计师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等因素,但比例相对过高,这对于员工的更新换代不利,而老年员工较多也不利于接受新的知识,比如计算机的等新的科技技术的掌握,这要求事务所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方面进一步提供高,既要年富力强,又要跟的上时代的节奏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从学历层面可以看到,本土事务所存在学历较低的现象,在硕士学历层面与国际四大有较大差距,而这种高级的会计人才正是未来我国会计行业所急需的,这要求会计事务所优化结构的同时,还要对人才选拔的方式进行改进,以获得事务所发展所需的高级会计人才。
此外,很多会计事务所是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中,很多事务所为了业务的需要迁就客户,在审计上放水,岂不知这种事一旦发生,无异于饮鸩止渴,不利于事务所品牌的打造对事务所声誉也造成恶劣影响。另外事务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事务所对已查明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隐瞒不披露,而是审计能力不足,对上市公司信息审计仍存在重大疏漏,这对会计师职业道德产生重大压力和威胁。要求事务所遵循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的要求,而会计人员自身应不断提高,才有利于事务所的长远发展。
2 会计人员方面
2.1 现状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900多万的财会从业人员,其中高级会计人员才6万多。而且目前注册会计师不过13万,而其中具备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不过6万多,被国际认可的更是少的可怜。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至少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
会计人员的从业结构上看,我国会计事务所人员有43.4%是经过介绍来的,24%是个人求职的,只有0.96%是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会计事务所的,这种人才选拔方式还有待该进,未来的趋势来看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将是主力军。
2.2 建议
针对求职者对事务所的不同动机,有以下一些建议,对于喜欢从事会计工作的人,进入事务所是一条正确的选择,可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奋斗,而对于实实在在的求职者,只是谋生的手段也可以进入事务所,如果在行业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则继续进行,如果发展前景不大,则可转入其他行业,这是人之常情,也有利于事务所真正吸收到能甘心工作的人,这对于以人力资源为本的事务所而言最为重要,要让最想在这里工作的人发挥最大的作用,多培养忠诚度高的会计师。
此外,会计人员在薪酬待遇方面以及社会的对其满足度方面得到充分满足时,更容易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这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都有很大的作用。
现实中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交叉性,很多会计工作者知识结构中并不单一掌握会计知识,尤其以应用型为主的会计人员,在大专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财会专业的学生基本都要学习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这对于会计人员以全面的角度看待会计工作,在处理业务中真正层面上理解会计事项有极大的帮助,这些在提高审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时至关重要。
3 关于处理两者关系的建议
通过表格的比较,以及前文中对本土10大事务所数据的分析探讨和会计人员行为的分析上,我们认为在处理事务所和其工作人员关系的问题中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互相折中,满足互相之间的需求,具体而言:
一是两者应该协调发展,任何一方大的突进和落后都必然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事务所盲目扩张必然会导致开支的增大,人员素质的降低,导致业务能力下降,最终发展速度还是要降下来,会计人员素质得不到提高,但普通会计人员过多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长期待遇及发展前景的不明朗可能回事从业人员丧失信心,转而投入其他行业,因此两者应该协调发展;
二是事务所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把培训当作体现公司文化、帮助员工发展、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进而增强事务所核心能力,加大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引进,在基础条件牢固,人才资源储备充分的条件下大力扩展市场,包括在国际上参与竞争;
三是就会计工作人员而言,要想获得较好的工作待遇,在从业之前就应该把握准方向,一旦进入事务所,就要在事务所中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此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工作中应该遵从职业道德,力图从自身做起防范杜绝舞弊行为。
四是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应该努力为事务所和其会计工作人员的协调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创造条件,进行积极引导,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事务所和会计人员形成一定的监督,逐步形成健全合理的体系和制度,这对于增进职能部门的建设,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4 结语
会计事务所与会计人员的关系处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整个市场的良性运转都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打造本土的高水平的事务所和会计人员,是本土事务所在国际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从长远来看,高水平素质的会计人员慢慢会散步社会各行各业,对国民经济各个体系的核算,财务信息的客观真实起到极大的监督作用,是我国整体经济在质和量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贺霞.2010年我国38家会计事务所收入过亿
[2]朱瀛,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中国商界,2008(4)
[3]季春铭.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和发展[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2.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2008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的通告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2009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的通告
本土学历提升范文5
一、调研形式
1. 实地调研:走访全市3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46家农业事业单位。
2. 问卷调查:分别发放《滁州市高层次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问卷》266份,回收243份,回收率91%。
二、农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1. 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村实用人才6820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3.04%。其中生产型人才30690人、占45%,经营型人才13640人、占20%,技能带动型人才10230人、占15%,技能服务型人才8865人、占13%,社会服务型人才4775人、占7%(见图1)。
2. 农业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全市农业技术人员12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0人、本科学历245人、大专学历377人;正高级技术职称6人、副高级技术职称135人、中级技术职称456人、初级技术633人。
3. 样本单位高层次农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样本单位高层次人才284人,其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80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93人、高技能人才11人;35岁及 以下37人、36~45岁88人、46~55岁137人、56岁及以上22人;博士学历6人、硕士学历25人、本科及以下学历253人;正高级技术职称11人、副高级技术职称158人、中级技术职称32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0人。
三、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问题
1. 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贴本”,认为农业是投入性行业,越重视投入越多,且对GDP、对税收贡献有限,不愿意投入农业行业;二是“歧视”,认为农村实用人才是无学历、无职称、无视野的“三无”人群,自身发展潜力小,示范带动作用不大,不愿意培育扶持;三是“专营”,习惯性认为只要有官办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就能解决农业科技发展要求,不愿意建设农村人才队伍;四是“外流”,认为离开农业有奔头、脱离农村有面子,大量农村年轻人曲线“跳龙门”,不愿意扎根农村。
2. 分类模糊。农村实用人才分为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五个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农民职称分为技术员、技师、高级技师三个等级,在分类、层次、等级上没有刚性标准,划分不清,造成评定和管理不够系统规范。
3. 结构失衡。一是人才的总量不足,全市2014年农村实用人才6.8万人,占农村人口比例偏低,与农业大市地位不匹配。二是结构不合理,从从业领域上看,生产、经营型实用人才占65%,而管理和服务型实用人才偏少;从分布上看,88%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事业单位中,而3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只有30人,户均不到1人;从年龄上看,样本单位高层次人才年龄在46~55岁的有137人,占高层次人才总数48%,年轻的人才偏少,年龄大的人才居多,人才层次缺乏梯次性。(见表1)
4. 流失普遍。随着教育普及,农村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有所增加,但离农现象明显,转移增速明显高于新增增速。据2010-2012年系统调查,高中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从11.3%上升到16.2%,年递增19.7%,但同期转移比从6.9%上升到11.3%,年递增28%(见表2)。
5.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滁州市对人才工作比较重视,推动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但调研中反映我们做得依然不够,41%的高层次农业人才认为全市在队伍建设上存在支持力度不够,58%的人认为激励机制不完善,45%的人认为经费投入不足,49%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见图2),83%的单位每年参加半月以上脱产培训的人数在10%以下。
四、推动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一)以政策为基础,完善农业人才管理体系
1. 完善认定制度。农业人才是一大类人才群体,决定其评价与认可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定标”,与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技术职称、农业技能等级等标准有机结合,制定农业人才认定标准,进一步制定出高层次农业人才认定标准;二是“建库”,建立农业人才库和高层次农业人才库,分类管理;三是“自律”,鼓励建立农业人才行业协会,推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行业自律;四是“评价”,建立以业绩、贡献为依据的评价尺度,实行定期评鉴高层次农业人才,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2. 完善考核机制。完善农业人才考核机制,创新激发“新动力”。在考核导向上,既要重视对人才“量”的比较,更要强化对人才“质”的考核,着眼长远,从人才成长性、引领性、示范性等多维度去考核;在考核指标上,探索差别化考核,根据产业实际、人才需求类别不同,科学设置人才考核目标,统筹做好农业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在考核方式上,建立人才项目绩效动态评估机制,探索资助资金柔性拨付机制、人才项目退出机制,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考核氛围上,营造鼓励创新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放心放手大胆创新干事业。
3. 完善奖励政策。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的作用。一是定期开展政府主导的人才评比活动,对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进行重奖。二是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人才奖励,提供晋升、加薪、培训等机会。三是大力宣传优秀人才,营造尊重、关心和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农业人才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与信心。
(二)以项目为载体,建立本土人才培育提升通道
本土人才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能够用得上、留得下、稳得住、出得力。调研中,62%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就地取材,优先培育本土人才。
1. 优化涉农项目。一是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吸引本土人才就地创业、兴业。二是完善支农项目设置,明确将人才开发和培养作为项目实施的必要内容,明确农业人才参与项目实施。三是探索建立以自然人为实施责任主体的支农项目新模式。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法人代表、农民合作社社长、家庭农场主、回乡年轻农民工等直接申报项目,安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等直接带项目进村,既能保障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率,又能让人才充分得到实践,加速人才成长。
2. 建立实训基地。依托全市8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农业人才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引领示范、科技孵化、综合服务等功能,鼓励和支持农业人才入区承包租赁试验田、创办企业和服务机构,开展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兴办各类经济实体,边学边干,在创新实践中成才。
3. 加大培育力度。聚焦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合理规划扶贫培训、退耕还林培训、农业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范围。重点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水平、产业规模和带动能力,促使3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加速向高层次农业人才蜕变。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出一批新生代农业人才。加快实施农民职称评定和农业职业技能鉴定。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专项培训,提高生产管理人员水平和科技研发能力。
(三)以服务为引导,推进高层次农业人才转型
1. 农科教结合。树立“大推广”理念,继续推动农业系统内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的“小农科教”融合,加速实用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应用能力。探索“大农科教”结合新模式,围绕全市农业产业需要,特别是农业二、三产业需要,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推动地方高校培养农业企业管理、食品加工、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急需的高层次农业人才。
2. 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目前涉及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很多,但存在基础薄弱、管理分散、结构单一、服务狭窄、时效性滞后、准确性不足、可用性不强等缺点。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政府应该整合现有“三农”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主导建设集技术查询、实时监测、生产诊断、视频培训、供求服务、价格查询、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信息综合平台,满足农村人才创业发展的需要。
3. 农业科技人才技能融合。进入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农业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存在并扩展蔓延,并显性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公里”,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技能是解决农业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人员大多是有“一技之长”的“专才”,在“大推广”理念下,政府应该推动“专才”向能够掌握多种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全科”式高层次农业推广人才转型,为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提供综合性的技能服务。
本土学历提升范文6
关键词: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 ;培训目标与实践; 5C标准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东盟一体化的逐步实现,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汉语走向更高层次、更广泛的大众群体。为从根本上解决泰国汉语师资短缺问题,泰国政府2005年制定了《发展汉语教学战略规划》,并于2008年9月同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联合启动“中泰合作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项目”。由此,孕育而生的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项目成为解决泰国师资缺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问题的重要方式。
基于此,本文考察了现行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状况以及《国际汉语能力》、《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际汉语教学大纲》)三大标准对该培训项目的指导作用;讨论了新形势下培训工作呈现的新问题,并提出在5C标准指导下培训工作的新思路。
二、现行泰国汉语本土教师培训模式
五年来,中国政府在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力于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以及因地制宜的培训方案。
1、 专题讲座式培训
此类培训是以国家汉办组织专家、学者“走出去”,到泰国国内就汉语语法、词汇、汉字教学的某个专题进行讲座,培训时间控制在3天以内。主要以加强汉语语法、词汇用法、汉字教法等汉语知识为培训核心。教学强调短期见成效,体现跨文化交际教学,同时还有以提高汉语口语和展示中华文化才艺等方面的授课。
2、 教材、教法推介型的培训
介绍新教材、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及新教学课件的运用。此类型培训旨在使泰国本土汉语教师了解当前的国际汉语教学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优秀的国际汉语教材,增强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教材使用能力和汉语教学水平。
3、 “请进来”汉语强化培训
“中泰合作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项目”启动以来,每年100名左右泰国高校毕业生受益,他们享受由中国国家汉办提供奖学金赴华强化学习一年,归国后直接充实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师队伍。承担培训项目的高校结合国家汉办为泰国编写的汉语教材,安排以提高语言技能和教学水平为主的课程,实现一年内HSK水平至少上升两级的目标①。受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与中方教师探讨汉语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推进泰国汉语教学的发展。
同时,为期两周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也让诸多的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受益。不同课型的教学法、中国历史和民俗文化以及教学观摩和文化体验、等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参训教师们对中国文化、历史的认知,还有机会亲力亲为中国的汉语教学活动,为汉语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平台。
4、 专科、本科学历培训
在对泰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模式中,学历培训较非学历培训,避免了时间短、不系统等教学缺憾,以其系统性、全面性,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汉语能力的教学特点得到参训教师的认可。强调培养专业化汉语人才的痕迹一一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中:1)教学目标明确:为泰国中小学提供优秀汉语教师队伍。2)培训的主干课程设置了汉语本体知识及其语言教学理论、教学法。3)评价指标由各培训机构自行评定培训工作的成效。HSK过级率是评价指标之一。
为了解培训目标、评价机制与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一致?与汉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是否一致?本研究对完成专科、本科学历培训以及参加过两周汉语培训项目的80名泰国本土汉语教师②(目前已回到泰国从事汉语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0%的教师在“培训重点”一项,都选择了汉语语法知识。在同一份问卷中,又涉及了参训教师返校后,教学单位对其工作成绩的评价由何而定?80份问卷中72份的选项为:学生对教师的打分和学生HSK的过级率。同时,研究还针对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提问参训教师“你的学生最想学什么?”。80份问卷中的60份选择了“如何与中国人交流”。反映出教学对象当前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从上述数据看出,培训目标、教学评价与教师能力之间关系是一致的,但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汉语学习需要还存在一定偏差。
三、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指导思想
2007-2008年国家汉办先后出台了《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2年重新修订)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三大标准,为全球汉语教学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它对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产生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尤其是《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对全面阐述了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了依据。《标准》涉及五个模块,十项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的基本观念范畴、基本原则、基本能力等都提出了要求。它应该被看做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教师标准”、“汉语教学专家”、“综合型教师标准”,而不是“入门型”、“合格型”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③,其主导思想是以培养专业化语言能力为核心。
显然,《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目标也存在一些距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为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单位提供合格的交际型汉语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匮乏的现状。
相比之下,新《标准》(2012版)大幅度减少了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评价标准,重点强调了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③项基本能力④。对教师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元文化意识;中外文化主要异同的比较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技巧,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等能力做了详细描述。这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教师们不仅要掌握一定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还要有全局意识、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
显然,这是对中国本国公民成为优秀国际汉语教师的衡量标准,如果照搬拿来指导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能完全融合的地方。第一,学科与专业性的焊接点。除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等两三门课程外,本土汉语教师培训课程几乎等同于中文专业的课程。第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的焊接点。大多学历培训课程着重提高教师的语法、词汇、汉字等基础知识的容量,轻视一些培养汉语教师教学能力所需的必备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课程)。培训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很少,不能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来深化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验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并提高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第三,课程设计与参训教师职业发展的焊接点。汉语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对汉语教师今后职业发展的关注不够,表现在缺乏在职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的延续性。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与教师的个人成长不能同步。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缺乏长效机制,没有从教师成长的整个历程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第四、新旧评价指标的焊接点。虽然,培训目标指出,要培养交际型的汉语教师,但对培训教师的能力评价主要停留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教师对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被看重,教师的跨文化语言教学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四、新形势下的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
随着泰国“汉语热”的不断升温,汉语教学走进社区,走进更多的中小学、幼儿园。学习汉语的目标和汉语教育市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完成简单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中泰两国各个层面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加之教学对象的汉语学习目标,即未来的职业走向呈现多样化趋势,教师对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应倾向于提高交际中的汉语能力。
因此,动态发展的汉语教育市场对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汉语人才?在积累了一定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各培训机构应当思考的问题。
尽管目前泰国教育部还未制定出全国性、针对某一语言的教师标准,但从泰国教育部出台的外语(汉语)教学大纲中对外国语(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汉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会简单易懂的中文并为今后的汉语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了解汉语的思维表达方式。由于汉语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有很大区别,因此学生不仅仅只是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把语言作为一项工具去学习别的东西,在与别人交流沟通中,能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生可以据此原则流利合体正确的使用语言。为了更好的使用语言技术,学习者更应具有尽多使用语言的机会,不管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外。教学设置是为了和实际的学习目标一致,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以需要增加许多活动,既要有语言技巧的活动,要有训练学习者自学能力的培养的活动,使学习者终身学习收益。”,我们可以窥出这样一个期望值:汉语教学是要让汉语学习者成为运用型的学习者。
基于上述考虑,新形式下的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工作目标是为泰国教育机构提供交际型的复合型汉语教师,而不是培养汉语言学专家型的教师。
五、5C标准对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启示
《全美中小学中文教师资格标准大纲》中提出的5C标准强调了culture文化理解体验能力、connection触类旁通联系能力、comparison语言文化比较能力、communication在多元文化社区中学以致用能力和沟通和交流能力。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核心的5C标准,指出外语(汉语)教学不是培养语言学专家,而是培养具有实际沟通能力的外语(汉语)人才。这一核心思想更符合新形势下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实际,它与三大标准互为补充,对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培训对象一直存在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常常出现不同汉语水平的本土汉语教师同在一个班级接受培训的情况。那么,通过分达标等级对培训对象开展不同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本土汉语培训的理想状态。5C标准从实际交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外语运用的三种模式:语言沟通交际模式(The Interpersonal Mode)、理解诠释交际模式(The interpretive Mode)、表达演示交际模式(The Presentational Mode)。这三种外语运用模式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应达到的三级目标和实施的三种基本教学模式。
1、能进行意思表达与沟通的一级目标
对于初级水平的培训对象,培训工作希望他们能通过教学中的积极讨论、协商,通过观察交流对象的反映,确定如何在交际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并随时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解释,从而达到意思表达与沟通的一级目标。这一目标也恰恰反映了本土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够察言观色,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对汉语理解的反映作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及教学进度等,让教学设计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
2、能进行意思和文化内涵诠释的二级目标
对于没有语言交流障碍,有一定语言知识积累的中级水平培训对象,培训工作应培养他们能够读出书面资料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能对书面资料进行意思和文化内涵的诠释能力。对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会应培养目标的改变而不同。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学活动可以依据大量的报刊阅读资料设计小组讨论。教师主要担当组织者、引导者和解惑者,教学对象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3、能进行自我消化和再演示的三级目标
对于具备坚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的高级培训对象,表达演示交际模式主要培养在交际双方没有意思沟通的情况下,通过写报告、做演讲等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强调自我展示,运用汉语再发挥的能力。对于这样层次的培训,可以组织汉语演讲、撰写小论文或发表评论等教学形式,为具备高级汉语水平的参训教师提供一个更加宽泛的展示平台。
应该说,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树立科学、发展的教学理念,建立动态的评价指标,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培训工作永远焕发活力。
[注释]
①中国新闻网,2010-9-16
②教师来自泰国尖竹汶府、帕府、达府、楣榄府、曼谷、清迈等地。国内受训地点为云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云南玉溪师范学院。
③参见李泉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
④参见邵滨 邵辉 新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比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3)。
[参考文献]
[1]王建勤 汉语国际推广的语言标准建设与竞争策略,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1)
[2]李 泉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
[3]姬建国 跨文化教学意识与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4]冯忠芳 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发展的历时考察与标准研究,2011年优秀博士论文
[5]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北京: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2
[7]国际汉语能力标准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